四年级数学下册知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3、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4、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①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④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

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6、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7、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1)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

3、小数的读写法。

20.309读作:()它的小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单位4、20.309中2在()位,表示()个(),3在()位,表示()个(),9在()位,表示()个()。

小数的单位换算①低级单位名数÷进率=高级单位名数。

②高级单位名数×进率=低级单位名数。

长度单位:1厘米=0.1分米 1分米=0.1米 1米=0.001千米质量单位:1克=0.001千克 1千克=0.001吨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0.01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0.01平方米85克=()千克 2.05吨=()吨()千克8千米50米=()千米 930米=()千米65平方分米=( )平方米 6.0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比大小1、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2、将下列小数从高到低排列3.24 3.424.32 2.43 2.04小数的加减法1、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求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加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1与0.10的它们大小相等,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A-B-C=A-(B+C) A+B+C=A+(B+C)实践应用:1、把0.09改写成分数是(),把0.91改写成分数是()。

2、2.1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把它改写成两位小数是()3、2.4比()多1.58;3.8比4.4少( )。

4、5.27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组成的。

5、8.34中的3在()位上,表示()个(),4在()位上,表示()个()。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训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训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训答案人教版1、11.2020·北京,1,4分)已知集合A={-1,0,1,2},B={x|0<x<3},则A∩B=( ) [单选题] * A.{-1,0,1}B.{0,1}C.{-1,1,2}D.{1,2}(正确答案)2、41.若m2﹣n2=5,则(m+n)2(m﹣n)2的值是()[单选题] *A.25(正确答案)B.5C.10D.153、已知2x=8,2y=4,则2x+y=()[单选题] *A 、32(正确答案)B、33C、16D、44、已知10?=5,则100?的值为( ) [单选题] *A. 25(正确答案)B. 50C. 250D. 5005、x3可以表示为()[单选题] *A. 3xB. x+x+xC. x·x·x(正确答案)D. x+36、20.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OD是∠BOC的平分线,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21.A.∠COD=∠AOBB.∠AOD=∠AOBC.∠BOD=∠AODD.∠BOC=∠AOD(正确答案)7、已知a+b=3,则代数式(a+b)(a-b)+6b的值是(? ????) [单选题] *A. -3B. 3C. -9D. 9(正确答案)8、5.如果某商场盈利万元,记作万元,那么亏损万元,应记作(??)[单选题] *A-8B-8万元(正确答案)C.8万元D.89、5.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任意两点,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DB的中点,若AB=a,MN=b,则线段CD的长是()[单选题] *A.2b﹣a(正确答案)B.2(a﹣b)C.a﹣bD.(a+b)D.10、7.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上,小明向西走米,记作“米”,如果他向东走了米,则可记作()[单选题] *A-2米B-7米C-3米D+7米(正确答案)11、f(x)=-2x+5在x=1处的函数值为()[单选题] *A、-3B、-4C、5D、3(正确答案)12、第三象限的角的集合可以表示为()[单选题] *A. {α|180°<α<270°}B. {α|180°+k·360°<α<270°+k·360°}(正确答案)C. {α|90°<α<180°}D. {α|90°+k·360°<α<180°+k·360°}13、14、在等腰中,如果的长是的2倍,且三角形周长为40,那么的长是()[单选题] * A.10B.16 (正确答案)C.10D.16或2014、49、如图,在△ABC中,∠A=30°,∠ABC=50°,若△EDC≌△ABC,且A,C,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BCE=()[单选题] *A.20°(正确答案)B.30°C.40°D.50°15、椭圆的离心率一定()[单选题] *A、等于1B、等于2(正确答案)C、大于1D、等于016、一人要从5 本不同的科技书,7本不同的文艺书中任意选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单选题] *A、10B、11(正确答案)C、35D、1417、6.数学文化《九章算术》中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与负数.若向西走9米记作米,则米表示()[单选题] *A向东走5米(正确答案)B向西走5米C向东走4米D向西走4米18、5.将△ABC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的关系是( ) [单选题]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正确答案)C.关于原点对称D.将原图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19、4.同一条直线上三点A,B,C,AB=4cm,BC=2cm,则AC的长度为()[单选题] *A.6cmB.4cm或6cmC.2cm或6cm(正确答案)D.2cm或4cm20、25.{菱形}∩{矩形}应()[单选题] *A.{正方形}(正确答案)B.{矩形}C.{平行四边形}D.{菱形}21、从3点到6点,时针旋转了多少度?[单选题] *60°-90°(正确答案)-60°90°22、22.如图棋盘上有黑、白两色棋子若干,找出所有使三颗颜色相同的棋在同一直线上的直线,满足这种条件的直线共有()[单选题] *A.5条(正确答案)B.4条C.3条D.2条23、下列表示正确的是()[单选题] *A、0={0}B、0={1}C、{x|x2 =1}={1,-1}(正确答案)D、0∈φ2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0是自然数B.0是正数(正确答案)C.0是整数D.0是有理数25、25.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8|>7B.﹣6<|﹣6|(正确答案)C.﹣|﹣7|=7D.|﹣5|<26、8.一实验室检测A、B、C、D四个元件的质量(单位:克),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结果如图所示,其中最接近标准质量的元件是()[单选题] *A.+2B.-3C.+9D.-8(正确答案)27、48.如图,M是AG的中点,B是AG上一点.分别以AB、BG为边,作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BGFE,连接MD和MF.设AB=a,BG=b,且a+b=10,ab=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单选题] *A.46B.59(正确答案)C.64D.8128、向量与向量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单选题] *A、两者方向相同B、两者方向相同C、其中有一个为零向量D、以上三个条件之一成立(正确答案)29、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若AP=PB,则点P是线段AB的中点B.射线比直线短C.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D.过六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以将这个六边形分成4个三角形(正确答案)30、30、等腰三角形ABC中,AB=2BC,且BC=12,则△ABC的周长为( ). [单选题]A. 48B. 60(正确答案)C. 48或60D. 36。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一)口算除法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1)算除法,想乘法;比如60÷30=( )就可以想(2)×30=60(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

2、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口算。

注意结果用“≈”号。

(二)笔算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直接确定商。

3、商一位数:(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如:62÷30;(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364÷70(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90÷29(把29看做30来试商)(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324÷81(把81看做80来试商)(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104÷26(把26看做25来试商)(6)同头无除商—,如:404÷42(被除数的位和除数的位一样,即“同头”,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即“无除”,不是商8就是商9。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乘法●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不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乘法在计算过程中末尾有时也会产生0. 附:常用数量关系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①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②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第二单元升和毫升●一、容量的理解1.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液体的多少。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1、1升(L)=1000毫升(ml 、mL)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3、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三单元三角形●一、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如:人字梁、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2、三条边都。

四年级下数学(一年级起点)全册基础知识清单

四年级下数学(一年级起点)全册基础知识清单

四年级下数学(一年级起点)全册基础知识
清单
数字与运算
- 了解一位数和两位数的概念
- 认识零及其作用
-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写法
- 研究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 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 掌握乘法口诀表
- 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整数运算
- 了解除法的概念和符号
- 研究进行简单的整数除法运算
- 熟练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数量和形状
- 了解的容量及其计量单位
- 辨别常见的长度、容量和重量单位,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 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和其特征
- 分辨直线、曲线和折线
- 知道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点
- 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和性质
数据和图表
- 能够制作简单的数据图表
- 理解数字统计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和范围- 研究观察和分析简单的图表和数据
- 掌握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
- 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时间和日历
- 掌握日历的基本结构和信息展示方式
- 认识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时间表达方式
- 研究读取和表示时间
- 掌握时间的计算和比较
- 了解日期范围和间隔的概念
金钱和购物
- 认识我国的货币单位和图案
- 研究货币的阅读和书写方法
- 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和换算
- 掌握一些简单的购物计算方法
- 了解价格的表示和比较方法
数字的应用
- 研究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和谜题
- 进行一些简单的智力思考题
-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的基础知识清单,希望能帮助到你!。

四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6、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

2、直线: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

3、线段: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

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4、线段特点: (1)有限长度,可以测量 (2)两个端点5、线段性质:(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3)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一、四则运算定义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一、四则运算定义
4、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二、四则运算定律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 + b) ×c = a × c + b × c 例 题: (4 + 2) ×25 = 4 × 25 + 2× 25 = 150
小结完毕,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二、四则运算定律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 × b = b × a 例 题:25 × 4 = 4 ×25 = 100
二、四则运算定律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 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 × b) ×c = a ×(b × c) 例 题: (25 × 4) ×2 = 25 ×(4 × 2) = 200
被除数=除数×商
二、四则运算定律
1、加法结合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 例 题:40+56=56+40=96
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例 题:(69+160)+40 =69+(160+40) =269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小结
四年级 七班 李张弛
一、四则运算定义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一、四则运算定义
2、在减法中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 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差=被减数-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