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唐诗与宋词》精品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下)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教学课件

别董大二首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燕歌行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岑参
715~769 河南省南阳人 与高适并称为“高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雨霖铃》
杨柳岸边,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
——叶梦得《避暑录话》
《蝶恋花》柳永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 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南宋婉约派词人
前期:多写自然风光、景物 和个人离愁
后期:多写对故国的怀念
代表作 《声声慢》《醉花阴》
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醉花阴》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 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
孟浩然(689或691~740)是盛唐著名诗人。出身自襄州襄阳 (现湖北襄阳)。字浩然,本名浩,世称“孟襄阳”。孟浩然的诗与 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李白
701.2.8~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四川省江油市李白故里
诗风
豪迈飘逸、清新瑰丽
“诗仙” “诗侠”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
低举疑床 静 头头是前 夜 思望地明 思 故明上月 乡月霜光 。,。,李
白
华光万丈的唐诗
地 位: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特 点: 诗人众多 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流派纷呈 艺术水平高超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课件

尊情笑 ,时涛道淘 念
还应间 小多拍是尽 奴
酹笑, 乔少岸,, 娇
江我樯 月,橹 。早灰
生飞 华烟 发灭
初豪,三千 嫁杰卷国古 了。起周风 , 千郎流 雄 堆赤人 姿 雪壁物
·
赤 壁 怀 古 》
。。
。。。
多笑墙墙天枝燕花
情渐外里涯上子褪
————
却不行秋何柳飞残
被闻人千处绵时红
无声墙墙无吹绿青
情渐里外芳又水杏 《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 代表作 《声声慢》 《醉花阴》 《如梦令》 《夏日绝句》
帘莫有东玉佳瑞薄
卷道暗篱枕节脑雾
————
西不香把纱又销浓
风销盈酒厨重金云
,魂袖黄,阳兽愁
人 。昏半 。永
比
后夜
昼《
黄
凉
醉
花
初
花
瘦
透
阴
。
。
》
苏轼
• 籍贯:四川眉山 • 词风 挥洒自如、豪放飘逸 雄风千里、焕然一新
豪迈飘逸、清新瑰丽 故称李白为“诗仙”
不危 敢楼 高高 声百 语尺 ,, 恐手 惊可 天摘 上星 人辰
李白最经典的诗句(摘录)
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狂傲不羁的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脍炙人口的忧愁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居易
籍贯:
➢ 下邽(陕西渭南市),出 生于河南新郑
诗歌风格:
➢ 语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
18唐诗与宋词

18唐诗与宋词大邑县晋原初中汤云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发展历程2、教会学生以两个时间界点来判断诗人在唐宋所处的历史阶段,并培养学生“从诗中去读出这一阶段历史信息”的意识3、从诗人的故事中获取人生启发。
4、思考李清照前后期作品情感变化的原因,从而感受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诗人的历史贡献,并从他们的故事中读出人生启发,培养学生从诗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意识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情。
三、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四、教学过程(一)最早的文学形式是什么?简介诗歌发展的历程(二)唐诗1.思想唐诗兴盛的原因2.教会学生以755年为时间界点判断唐代诗人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初唐盛唐还是中唐晚唐?)3.李白的出生地?教师列出一些诗句供学生从内容、情感、形式三方面体会李白诗的特点。
4.从诗句中体会李白、杜甫诗的不同点,并讲解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文学作品反映作者的思想,思想取向决定了李杜诗的不同)5.杜甫的《兵车行》中给我们透露了哪些历史信息?6.说白居易故事给我们的人生启发,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三)宋词1.教师由“词兴于唐盛于宋”引出一段历史感悟,教育学生学历史时要多思考,多写启发,才能让自己成为有思想的人。
2.宋词的分类?学生判断两首词的派别?3.从苏东坡的故事中引出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讲述苏东坡对宋词发展的作用4.思考李清照前期与后期词作中情感变化的原因?从中体会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和平安宁,反对战争。
5.列表概括北宋与南宋词的大致内容变化,并要求学生记忆代表词人及作品。
6.给学生提一个学唐诗宋词的建议:“把诗词放在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才能更准确理解它。
”(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的理解为例)。
7.学生回答本课知识点(四)诗词的现实意义对于初一学生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提高作文水平。
教师以一段《我感激》为例教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自己已经学到的有限的诗词资源于作文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四川省盐亭县城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川教版课件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待与何人说!
(婉约词)
(豪放词)
东坡肉
西湖苏堤
《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 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 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 东坡肉烹调法了。
我怀着感激读——唐诗宋词。
多读李白,你会更阳光
多读杜甫,你会更担当
女孩读清照,有才!
男孩读苏轼,乐观!
苏东坡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唐诗宋词会使你更有气 质,作文得高分。 “待你功成名就时,我在丛中笑”这是老 师对你的祝福,也是家长的期望。
喜欢周杰伦,因为他谱的曲好, 更因为方文山填的词好!
朋 友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婉约词 生动细腻地描绘出鲜明的形 象,表达着含蓄的感情
宋词的分类
豪放词 如大河直下,宣泄着逸怀浩气, 豪迈而奔放
判断这两首词属于哪一派?
《雨霖铃》柳永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浪漫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
李白(701.2.8~762) 杜甫(712~770)白居易(772~846)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东)人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生于河南巩县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怎样判断他们处在75唐5朝年的安哪史个歌的特点吗?
义 诗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四川省古蔺县白沙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名师精编学案 川教版

3、老师的问题:唐代诗歌兴盛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四、巩固提升
1、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
2、有位唐朝诗人,写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他
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
3、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
是
()
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4、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
是()
A、武则天
B、苏小妹
C、班昭
D、李清照
5、唐朝出现很多伟大的诗人,其中人称“诗圣”的是 ( )
A.李白 B.杜甫C.白居易 D.王维
6、人称“诗仙”的
是
( )
A.李白 B.辛弃疾 C.苏轼 D.王维
7、南宋豪放词的代表人物
是 (
)
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李清照
10、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面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这是谁的词?词的名称是什么?他是什么时期的人?
(2)他的词豪迈奔放,归入什么派别中?他和辛弃疾并称为什么?(3)与词里相关的中国古典小说是哪一部?。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18课唐诗与宋词

第18课唐诗与宋词第18课唐诗与宋词知识要点1.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留下姓名的诗人有2300多位,诗歌近5万首,有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多种风格。
李白(豪迈飘逸、清新瑰丽,《蜀道难》《将进酒》)、杜甫(沉郁顿挫,“三吏三别”)、白居易(语言通俗、寓意深刻,《琵琶行》《长恨歌》)成就最大。
2. 宋词分为婉约词(北宋:柳永、南宋:李清照)和豪放词(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3. 唐诗与宋词体裁代表人物作品风格成就唐诗李白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杜甫气势雄浑,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凝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语言通俗,平易近人,寓意深刻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达到通俗的最高境界。
宋词李清照富于真情实感,风格清新、婉约,后期词风伤感宋代婉约词人的代表苏轼运笔挥洒自如,豪放飘逸,雄风千里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使词摆脱乐曲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辛弃疾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意境雄奇阔大,词调沉郁悲凉,气势飞舞把豪放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与苏轼并称“苏辛”随堂练习1. ______(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留下姓名的_______多位唐朝诗人,创作出______首诗歌。
内容丰富,气象万千。
代表人物描写主题名句摘抄边塞诗: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田园诗: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浪漫主义诗歌: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现实主义诗歌: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2. 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________”。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
川教版历史七下第18课《唐诗与宋词》ppt课件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全诗格调高昂,气象壮阔,充满一种有所作为的进取精神,其中“海内
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气象开阔,表现了离别人的乐观开朗,一扫往日离人的 苦闷与惆怅。
继“初唐四杰”后的又一大诗人陈子昂,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思想,他的诗雄 浑豪放,风格刚健质朴,有《陈拾遗集》。他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 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苍劲奔放,极富感染力,让人暇想到无限广阔的空 间,顿时将心中的惆怅一扫而尽,余下的只是袅袅余音不绝于耳。
❖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 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 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 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 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 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 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 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 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 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乃诗人重阳节登高时所作,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景的描写 , 抒发了诗人作客他乡,年老多病的心情。三四句气势开阔,成为 传诵名句。从此诗中,我们足以窥见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此外,他的《蜀相》《登楼》《野望》等也都是传诵不朽的 名篇。 但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却在湘江上一条破船中永远睡了过 去。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唐诗与宋词》ppt课件(精品课件在线)_16

第九学习主题 第4课 唐诗与宋词
返回首页 导入
华光万丈的唐诗 多彩缤纷的宋词
学习与探究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返回首页 导入
华光万丈的பைடு நூலகம்诗 多彩缤纷的宋词
学习与探究
第九学习主题 第4课 唐诗与宋词
红线毯 ——白居易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唐诗与宋词》精品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下)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记住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并理解他们作品的突出特点。
二、能力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的能力。
培养学生恰当地引用诗文引语说明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唐宋诗词的繁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诗、词人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本主义思想。
通过对不同风格的优秀古典诗词的学习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其代表作,苏轼、辛弃疾及其代表作。
二、难点:1、诗与词的区别;2、诗词名流派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
诗歌,你最喜欢谁的?念一首来听听。
引入“导言”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自由发言。
朗读。
二、唐诗
1、有关唐诗知多少?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选一位学生来介绍一下唐诗的概况。
教师注意让学生落实知识点。
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
*4、师或生介绍边塞诗的主题、代表作家、名篇。
利用生熟悉的或教师提供的名篇名句,要求反复吟诵,体会诗歌反映的意境。
*5、师或生介绍田园诗的主题、名家名篇、反复吟诵以体会意境。
自由发言。
阅读、勾画。
阅读、发言、吟诵、体会感悟。
6、选一生来介绍李白其人、其事。
列举名篇。
反复吟诵其中的名句,然后谈体会。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
7、选一生来介绍杜甫其人、其事。
列举杜甫的名篇。
让学生反复介绍、吟诵、体悟。
勾画
吟诵其中的名句,然后谈体会。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
8、选一生来介绍白居易其人、其事。
列举白居易的名篇。
让学生反复吟诵其中的名句,然后谈体会。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
9、唐诗何以取得这么高的成就?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主、客观)。
三、宋词
1、简介宋词兴起的背景与概况。
2、介绍婉约派及其代表柳永、李清照。
吟诵其名句以体验其风格。
3、选一生来介绍苏轼其人、其事。
列举苏轼的名篇。
让学生反复吟诵其中的名句,然后谈体会。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
4、选一生来介绍辛弃疾其人、其事。
列举辛弃疾的名篇。
让学生反复吟诵其中的名句,然后谈体会。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
认真听讲,介绍、吟诵、体悟。
勾画。
四、小结与巩固:抽学生来小结。
P110学习测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