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梳理文章结构。

3、学会列小标题,自主学习。

二、学习活动设计(一)预习探究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

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既然是要表现鲁迅先生的,那咱首先要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打开《伴你成长》自学提示1课外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下面再看课本的内容,首先正字音《伴》2其次释字义《伴》3(二)合作交流1、自主读书(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新课标(共27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新课标(共27张PPT)

课文讲解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3、面对这位饱经风霜的车夫,鲁迅是怎么做的?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
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 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 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 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
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切、怜爱、同情)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这里为什么用两个“清清楚楚”?
强调当时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 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 叹了一口气。
有着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课文讲解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就是这样一位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勇敢斗士,悄然与世长辞了,
在万国殡仪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
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
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作者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及赏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去世了,许多人来悼念他。

我望着来来往往的吊唁的人,想到我从此就失去了这样一位亲人,心里十分悲痛。

记得有一天黄昏,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伯父家。

在伯父家门口,我看见一个黄包车夫坐在地上呻吟,他的脚被玻璃片扎破了,血流不止。

伯父走过去,弯下腰,仔细地查看了他的伤口,然后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说:“这伤势不轻,得赶紧去医院治疗。

”接着,他掏出一些钱给了黄包车夫,让他去医院看病,并嘱咐他在家好好休息。

回到家里,我问伯父:“伯父,您为什么对那个黄包车夫那么好呢?”伯父严肃地回答:“我们都是人,应该互相帮助。

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那么社会就会变得冷漠无情。

我们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就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做人要有爱心,要有社会责任感。

赏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亲眼目睹伯父鲁迅先生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的事件,展现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格和人道主义精神。

课文首先以鲁迅先生的去世为引子,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痛之情,也引起了读者对鲁迅先生的好奇和敬仰。

接着,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件,描绘了鲁迅先生的善良和热心肠。

他对受伤的黄包车夫的关心和帮助,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深同情。

在与作者的对话中,鲁迅先生的话更是深入人心。

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指出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鲜明。

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让读者深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同时也启示我们要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新课标
3.次日课堂开始时,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作业汇报和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本课时,我以培养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等方式,深入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我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5.作业小结:我布置了一道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练习。作业布置要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型,使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次日课堂开始时,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作业汇报和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些亮点也是我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三)小组合作
1.在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入理解
•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 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 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在保存着。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送书是伯父对“我”的关心,保存书是 “我”对伯父的怀念。
3、笑谈“碰壁”
深入理解
•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 了。" • 这句话写出了鲁迅的什么? • “把鼻子碰扁了”暗示鲁迅受到国民党反动 势力的迫害。“几次”说明他多次受到残酷 迫害。从幽默的语言中透出鲁迅先生的顽强 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
认识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 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 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 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 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 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 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 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 朽杰作。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PPT课件

很高
喝不 着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孤峰突起: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盛气凌人: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千山一碧:许许多多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

兴国安邦:国家兴盛安定。
悦耳:好听。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重点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沙啦啦,沙啦啦── (听到的声音,实在的事物)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 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初读课文,共同探讨: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
2、作者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
写雨的顺序: 雨前
雨中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 “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 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 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 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观赏 荷花
变身 荷花
回到 现实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桂林 漓江 无暇 翡翠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完壁 归 照


学 习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 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这个
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 乌鸦是怎么样喝到水的呢?
• 乌鸦找到水但喝不到→想办法, • 放石子→石子多, • 水升高→喝到了水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PPT课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人教六年级语文上册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

人教六年级语文上册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
②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 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 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hǔ)传》 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 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 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 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 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
24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③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hàn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④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 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 一点不像。”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①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 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 殡(bìn)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dào)他,向他致敬, 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 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 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 往往吊唁(yàn)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 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⑤“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 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自学第二至第五段。要求是: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中的三个小题。
第二课时
1.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三、初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一、复习旧课。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
四、讨论第三段。
五、讨论第四段。
六、朗读第五段,想想五段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讨论第五段。
二、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三、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一课时
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
课 题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时数
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
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课件。
教学步骤
学习活动
备注
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你是怎么知道的?
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了记号。
1.分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教学重点】
1、教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独立阅读教学策略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收集鲁迅逝世前后的资料。

2、熟读课文。

二、激趣导入
1、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出示鲁迅像)
2、快速读文,想想文题中的“我”是谁?
3、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找出描写“我”在灵前行为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

揭示其与后几段的关系。

三、初读课文
1、自主读书(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四、指导列小标题
1、讲列小标题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文章的段意概括出最简单的话和词语,二是从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句子和词语。

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小标题。

五、拓展练习
老师用课件展示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相关片段,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课文
1、听写生字
2、复述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1、回顾文章内容,了解“伯父”是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学习第四段“救助车夫”,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

①边读边想,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②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作语句,想想这一段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扶、洗、敷、扎”等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的感情。


(2)学习第三段“笑谈‘碰壁’”,体会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想:“笑谈‘碰壁’”这件事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品质?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重点学习:“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①读:首先就是要细细地读句子,看看句子明显的意思是什么?
②找:从句子中找出含义特别深刻的关键词——“黑洞洞”、“碰壁”。

③联:联系上下文把句子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深层的意思。

启发:光线暗,真的会把鼻子碰扁吗?它是用来比喻什么?
(3)自主学习第二和第五段,同学交流。

学习第二段“谈论《水浒传》”,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

(4)默读第五段“关心女佣”,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3、总结伯父的品质
4、学习第一段“深切的怀念”
(1)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段,了解什么事使“我”惊异。

(2)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鲁迅生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因此人民爱戴他。


三、巩固延伸
说说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四、作业设计
摘抄描写鲁迅动作,语言的句子进行体会。

五、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地怀念
谈论《水浒传》
笑谈“碰壁”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