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想品德课件 好儿童 要谦让

合集下载

主题班会课件——谦和礼让

主题班会课件——谦和礼让
8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 空更宽阔的是
人的胸怀。
—雨果
9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 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 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 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 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 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 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 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 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 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 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 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 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15
7、上课时,老师为了照顾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而把 讲课的速度放慢了,我会:
A、不听课,自己在下面玩。 B、认真听课,把知识牢牢地记住。 8、当遇到一个自己并不优秀,却总是嘲笑他人的人 时,我会: A、当众指责他没礼貌。 B、微笑着对他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16和赏识时,我会:
19
20
1、如果某位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 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也不问,老师的这种 做法,是宽容吗?
2、如果有同学破坏学校的花草树木,我 们看到了也当做不知道,这是宽容吗?
21
3、如果有个同学老是把班里的桌椅撞歪, 往地上扔纸屑,同学们看到了都不管,心 想:就让它脏让它乱好了!这是宽容吗?
4、考试的时候,同桌不会写,偷看我的, 我很配合的把试卷给他看,这是宽容吗?
2、得4—6分的同学,说明在遇到很多问题的 时候,你都能体谅别人。但是有些时候,你 又因为太过计较,而和朋友闹得不愉快。总 的来说,你是一个比较容易相处的人。
3、得7-10分的同学,说明你是一个很宽容 的人,你从不计较别人对你的态度,对待别 人的过失,你总是怀着体谅的心情。相信你 一定是一个很受同学和朋友欢迎的人。

好儿童要谦让

好儿童要谦让

好儿童要谦让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

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

3、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二)情感目标: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2、能体会到谦让别人时的愉悦心情,被别人谦让时自己的感激心情。

(三)行为目标:与同学相处时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到别人,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别人。

课前准备CAI课件(两只小羊过河动画、课文录音、课文插图、儿歌《谦让歌》、文字分析题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1、出示两只小羊过河活动动画课件(边出示边讲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有一条很深很深的河,河上有一座独木桥,为小动物们过河提供着方便。

有一天,小山羊东东正忙着过河请奶奶到家里做客,小山羊强强正打算过河请大象大夫给妈妈看病。

这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呢?(课件展示两只小羊在独木桥上相撞的情景)他们互不相让,结果会怎样呢?它们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小结:独木桥给大家过河带来了方便,可两只小羊心中却只想着自己,都想抢先过桥,结果都掉进了河里。

2、谈话引入课题:过渡: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应该学会谦让,能谦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好儿童要谦让》。

(板书课题)3、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孩子们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件展示:书上插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二、学文晓理。

过渡语:刚才老师讲的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P27,结合课文的第一小节看课文的插图,边看边想: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3、孔融为什么拿了个最小的梨?请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的2——5小节。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板书:在好处面前能让人)5、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是怎样夸奖孔融的?(课件展示爸爸的话)谁能用高兴、夸奖的语气读一读爸爸的这句话?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上让:让年龄比自己大的,下让:让年龄比自己小的)6、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7、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板书:互相谦让)过渡:“孔融让梨”的故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为什么还一直流传到今天呢?请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齐读课文的第6小节。

中班社会教案谦让

中班社会教案谦让

中班社会教案谦让一、教学内容本课节选自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我们遵守规则”,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谦让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谦让,体会到谦让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谦让的含义,认识到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谦让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谦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讲述一个同学在排队领午餐时,主动让出一个位置给了一个刚好迟到的同学。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同学的行为是什么?这种行为有什么好处?2. 讲解谦让的含义(10分钟)讲解谦让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到谦让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如:排队等候、分享物品等。

3. 讨论谦让的意义(10分钟)4. 实例分析(10分钟)分析一些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谦让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

通过分析,让学生体会到谦让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5. 随堂练习(5分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谦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6. 谦让行为展示(5分钟)六、板书设计谦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的好处——个人:快乐、成就感;集体:和谐、凝聚力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列举一个自己在生活中实践谦让的例子,并说明体会。

答案:略2. 请家长观察学生在家庭中的谦让行为,家长签字确认,并写上评语。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组织一次“谦让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谦让的快乐,培养谦让的良好品质。

活动形式可以是故事分享、小品表演、情景剧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课节选自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我们遵守规则”,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谦让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谦让,体会到谦让带来的快乐。

我会谦让课件ppt

我会谦让课件ppt
东汉时期,孔融四岁便懂得把大梨让 给哥哥们,自己吃小的梨。这个故事 体现了谦让的美德,成为千古流传的 佳话。
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良好 的成长环境,多次搬家。在邻居的影 响下,孟子懂得了谦让,最终成为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现代社会的谦让典范
公共交通中的礼让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给老人 、孕妇、残疾人等需要帮助的人 让座,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明素 养和谦让精神。
相互促进
谦让和竞争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促进,推动个人和社会 的进步。
适度竞争
在竞争过程中,应保持适度的压力和动力,避免过度竞争导致身心 疲惫。
平衡发展
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应追求谦让与竞争的平衡发展,以实现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竞争中的道德底线
不损人利己
01
在竞争中,不应采取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社区和谐的共建
在社区生活中,居民之间互相尊 重、礼让,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 与安宁,是现代社会谦让精神的 体现。
个人生活中的谦让体验
家庭中的谦让
在家庭生活中,兄弟姐妹之间互相谦让,不争不抢,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与 稳定。
朋友间的谦让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不过分强调自己的立场,是建立 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谦让的历史背景
传统文化中的谦让思想
教育中的谦让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让被视为一种 重要的道德品质,被广泛推崇和实践 。
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 庭开始重视谦让教育,将其作为培养 孩子品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代社会的谦让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 转变和社会的进步,谦让的观念逐渐 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实践。

学会谦让 第四小组主题班会PPT文档33页

学会谦让 第四小组主题班会PPT文档33页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学会谦让 第四小组主题班会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思品教案-好儿童 要谦让

思品教案-好儿童 要谦让

思品教案-好儿童要谦让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的谦让精神,让孩子懂得与他人分享、友好相处。

2.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教会孩子学会退让、包容他人。

教学准备:图片或故事书籍,显示“谦让”、“分享”、“友好相处”等关键词。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教师展示图片或故事书籍,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听故事,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图片或故事中的孩子是什么样的行为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出示显示关键词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点讲解:1. 谦让的意义:谦让是指在与他人交往、争执等情况时,能够主动退让、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2. 谦让的好处:谦让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强友谊,在争执中保持冷静,使自己更加成熟和有魅力。

示范行为:教师通过身体语言和言语,示范出谦让的行为,例如在和另外一个人争执时停下来,退到一边,等待对方发表意见。

或者主动将自己的事物分享给他人等。

角色扮演:教师与学生进行小组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境,让学生模拟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表现谦让的行为,例如,两个学生争夺同一本书,一个学生主动把书让给另一个学生。

反思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角色扮演的情景,以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类似情况。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以及对于谦让的认识和体会。

延伸活动:学生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自由发挥,创作一个小故事或漫画,表达谦让的重要性。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人如何表现谦让,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察。

教学反思:该教案通过图片或故事书籍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谦让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示范行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谦让的行为,并通过讨论和分享,深化学生对于谦让的理解。

通过延伸活动和作业,巩固学生对于谦让概念的记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好孩子,要谦让班会11

好孩子,要谦让班会11

好孩子要谦让——一(4)班主题班会(一)什么是谦让师:一(4)班的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欧老师想和你们分享一个《孔融让梨》故事,(多媒体2)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老师可喜欢里面的人物孔融了,想知道为什么吗?就让我们进入故事王国。

(师讲故事)师: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老师喜欢孔融的原因是——师:是啊,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是大家的榜样,他在好处面前不争、不抢,能让着别人,这就叫谦让(按课件)一起跟老师读。

今天的课堂上,老师就请来了孔融(多媒体3),孩子们,赶快和他打声招呼吧。

师:真是些有礼貌的好孩子。

今天孔融来到我们的课堂,是想找朋友,他呀,想找和他一样懂得谦让,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

想和孔融成为朋友吗?(想)师:懂得谦让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题目上一节班会课,(贴题目:好孩子要谦让)一起用美美的声音读一读。

谦让是对人的尊重,谦让是文明修身的一种体现(板书),下面,老师宣布,一(4)班好孩子,要谦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为什么要学会谦让师:谦让真的那么重要吗?老师带来了歌曲《两只山羊过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多媒体播放视频4:《两只山羊过桥》)师:同学们,歌曲中发生什么事啦?师:谁还记得他们是怎样不谦让对方的呢?师小结:本来,独木桥给大家过河带来了方便,可两只山羊却争呀,吵呀,一点都不懂得谦让对方,不懂得尊重别人,所以才会有这么糟糕的后果呢。

师:他们应该怎样做才对?聪明的你们赶快给他们出出主意吧。

师:是呀,如果小羊们能像你们说的那样懂得谦让,互相尊重,它们也肯定能成为文明修身的好小羊,对吗?可见学会谦让是多么的重要。

我代小羊们谢谢你们的帮忙,掌声送给自己。

(三)怎样谦让师:老师知道你们喜欢玩游戏,今天特意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瞧!我们游戏的工具是——想要玩游戏,还要知道游戏规则。

看,(多媒体5)游戏前当老师说预备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做?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怎么玩?怎样才算赢?师:游戏规则都清楚了吗?老师想先请6个同学来玩,谁来。

好儿童 要谦让_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好儿童 要谦让_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好儿童要谦让_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

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

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

情感: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

行为:1.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

2.与同学相处时,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同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要求编写的。

本课教材选用了《孔融让梨》这个流传久远的古代故事。

本课设五个栏目。

“想一想”栏目,设在课文前,起导入作用。

通过让学生看“两只小羊过独木桥”的图,并思考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议一议”设两个问题:第一题,让学生站在孔融的哥哥、弟弟及家人的角度进行情感体验,体验一下被人谦让时的感受,达到激发情感的目的。

这样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说一说”是在明理的基础上门辨析,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好处、方便时做到讲谦让。

“夸一夸”是通过夸身边同学讲谦让的事例,树立榜样,表扬鼓励讲谦让的同学。

“讲一讲”中课后作业,通过让学生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中“知道讲谦让的传统故事”的要求。

教法建议:1.课上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表演的方式,体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谦让,可以怎样谦让。

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灵活的课件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帮助学生理解到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

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

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

情感: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

行为:1.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

2.与同学相处时,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同学。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为什么要讲谦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一填
1.在好处、方便面前,不争先、 能让人是( 谦让 )的表现。 2.讲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 美德 )。 3.在游戏中,小学生要懂 得( 谦让 )。
同学中谁能谦让? 请你夸夸他,说说他 是怎样做的?
孔融懂得讲谦让,我 们要向他学习呦!
辨一辨
1.发新书时,小强看到有一本新书 封面有一点儿脏,立刻把这本书留给 了自己,把其它书给了后面的同学。 小强这样做对吗?
辨一辨
2.下课了,同学们都想出去玩,但 谁也不争不抢,走到门口时,互相谦 让。同学们的这种做法对吗?
辨一辨
3.课间,玩秋千的同学特别多,终于轮 到小明玩了,他玩了很长时间了,可是还 是不下来。小明这样做对吗?
两只小羊要过独(dú )木桥? 互不相让,结果会怎样?
结局
你们听说过 《孔融(ró ng)让梨》 的故事吗?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融为
什么拿最 小的梨?
答 案
想一想,什 么是谦让?
这是谦 让吗?
是的。噢!我懂了, 在好处、方便面前能够 做到不抢先、能让人, 就是讲谦让的表现。
遇到下面的情况, 你会怎样做?
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