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学知识及相关练习

合集下载

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常识

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常识

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常识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常识:
1.光的直线传播: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它会沿着直线传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物体,因为光从物体出发,沿着直线传播到我们的眼睛。

2.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

当我们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的像,它与我们的实际形象是对称的。

3.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它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因介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米/秒。

4.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可以用于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杠杆原理指出,当一个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5.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做惯性。

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

这些只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常识,物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了解这些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知识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知识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知识1、闪闪一银河,风吹不起波,遇热河水涨,遇冷河水落。

(猜一物理实验仪器)2、一个老汉,肩上挑担,为人公正,偏心不平。

(猜一物理实验仪器)3、无词歌(打一物理名词)4、一心只读圣贤书(打一物理名词)5、暑假补课(物理学科名)答案:1、水银温度计2、天平3、光谱4、光学5、热学6、淘汰赛(打一物理名词)7、火炬接力(打一物理名词)8、心切切盼儿归(打一物理名词)9、闹矛盾(打一物理名词)10、咱们工人有力量(打一物词)答案:6、输出7、热传递8、等离子9、摩擦10、功11、泵上去石,石浮水上(打二字表示一物器械)12、上下一体(打一能量单位)13、潜入敌人心脏工作(打一物理学家名)14、景德镇的作坊(打一物理名词)15、黑白颠倒(打一摄影器材)答案:11、水泵12、卡13、伏特14、磁场15、底片16、外面口字少一,里边口字多一,上面正差一笔,下面少欠一点。

(打一物理名词)17、悄悄过河(打一物理名词)18、一个小铜人,臂在肚子里,电荷一下去,双手就举起。

(打一物理器材)19、孔明的儿子拍照(打一光学名词)20、心有余而力不足(打一光学名词)答案:16、同步17、密度18、验电器19、小孔成像20、光心21、俺大人不在(打一电学名词)22、抑制怒火(打一物理名词)23、只见熊走,不见足迹(物理名词一)24、敢怒不敢言(物理名词一)25、冲胶卷(物理名词一)26、大脚走路,一分为二(物理名词一)27、千里相逢,三星伴月(物理名词一)28、木匠干活(物理名词一)29、不会走的“马”(物理器材一)30、尺子(打一物理名词)答案:21、电22、大气压23、能24、空气25、现象26、距离27、重心28、杠杆29、砝码30、能量31、瀑布(打一物理名词)32、离婚(打一物理名词)33、死胡同(打一物理名词)34、稍微放心(打一物理量单位)35、谁敢砸瓮救溺童(物理名词一)36、归途(打一物理名词)37、功课不好怎么办(物理名词)38、不重生男重生女(物理名词)39、大家都来量体温(打一物理名词)40、待到朱颜改物理名词(打一物理名词)41、铜雀春深锁二乔(打一物理学家名)42、爱好体育(打一物理名词)43、“镜中人”打一字是什么?答案31、直流32、绝缘33、断路34、微安35、(司马)光能36、回路37、(应-用力-学)38、轻子39、比热(容)40、等容变化41、居里夫人42、热运动43、入(因为平面镜成像上下一致左右颠倒,所以镜中人)。

30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其基础学习知识原理讲解

30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其基础学习知识原理讲解

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物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知识讲解

物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知识讲解

物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物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经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物理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也同样存在于我们身边,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①顾客买瓷器之前,会敲打商品,根据其声音来判断瓷器质量的好坏。

因为有裂缝的碗、盆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远比正常的瓷器差,通过音色这一点就能把坏的碗、盆挑选出来。

②人们发明了声呐,用表测量发出声音到听到声音的时间,利用声速就可以测出我们与高山或高大建筑物的距离。

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就产生了回声。

③在医学方面,体外碎石机利用的就是超声波,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引起结石激烈震荡,使之碎化。

这主要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性质。

④通过监测次声波就可知道地震、台风的信息。

因为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减速很小,所以能传播得很远,通过监测传来的次声波就能获取某些自然灾害的信息。

二、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①人们行走时,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难,这是因为接触面摩擦太小的缘故。

鞋底做成各种花纹也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

②在各类机器之中加入润滑油,这是是为了减小齿轮之间的摩擦,从而来保证机器的良好运行。

③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是充分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

④在地铁站中,乘客需站在黄线以外,这是因为当列车经过时,与人之间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若隔得太近,则会被大气压强给“推”到列车上,从而有生命危险。

三、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①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②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

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从而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③夏天天气炎热,容易中暑。

可以涂抹酒精或清凉油等沸点较低的物体,通过汽化吸热使皮肤表面温度降低,以此解暑。

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100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对应的物理知识.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4、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5、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6、有时候从保温瓶中倒出一大杯开水后,瓶塞会跳起来是因为外界的冷空气乘机钻入保温瓶,瓶塞寒上后,冷空气被封闭在瓶子内并与热开水发生了热传递,冷空气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就把塞子抛出瓶口,这时只要轻轻塞上瓶塞,然后摇动几下保温瓶,使开水蒸发出大量水蒸气,把冷空气这不速之客从保温瓶中赶出去,然后按紧瓶塞后就无后顾之忧了。

7、双层玻璃中间有一个空气层,而空气不易传热,能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装双层玻璃窗。

8、多油的菜汤由于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因而不易冷却。

9、我国南方有一种凉水壶,夏天将开水放入后很快冷却,且一般略比气温低,这是因为这种凉水壶是用陶土做成的,水可以渗透出来,渗透到容器外壁的水会很快蒸发,而水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改大量的热量,因而使水温很快的降低到和容器外的水温相同时,水还会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使水温继续降低。

20个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20个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20个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1、听自已从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到陌生,是因为自已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骨传导和空气传导的复合2、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液体中都快,中国古代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就已提到士兵晚上睡觉枕着牛皮鼓可及早发现来袭敌人。

3、雨后的空气中悬浮着很多水滴,阳光射到上面发生色散,呈现出白光的七种不同颜色。

因而美丽的彩虹总在雨过天晴时出现。

4、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5、登山时上身稍向前倾,如果把重物放在背囊底部,则重力的作用线常通过人体的脚跟之后,这样,登山时总觉得有个隐形人把我们向后拉扯,产生后翻的力矩,很不舒服。

反之,把重物放在背囊的顶部,则重力的作用线在脚跟范围内,走起来就稳定和舒服。

此外,背囊要尽量靠贴背部。

6、两个喇叭发出的声波相互干涉,形成加强区和减弱区。

因而在校园中散步时,我们常常会发现,走几步会听到广播的声音变小了,再走几步又变大了。

7、热油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100℃,当水滴在油中,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沉入油中并迅速沸腾,会把热油溅起来,并发生爆裂声。

油滴入沸水中时,油的密度比水小,漂浮在水面上,不会发生激烈的汽化现象。

8、从1942年12月2日15点2分,著名物理学家艾立科.费米点燃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为人类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至今,核技术的发展逐渐向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向转移。

可以说,核技术的利用已渗入我们的生活。

核技术可用于高能量射线治疗肿瘤,放射性的临床诊断,辐射加工产业,资源勘探开发、保护环境,灭虫杀菌、食品保鲜和水利工程,辐射育种,发电等。

9、可以用旋转的办法来区分生蛋和熟蛋,很快停下来的是生蛋,因为熟蛋的蛋清和蛋黄都凝成固体,旋转的时候,蛋的各部分都能一起旋转,而生蛋中的蛋清和蛋黄都为液体,当蛋壳旋转时,由于惯性,蛋清和蛋黄会对蛋壳的旋转造成阻碍作用。

物理的生活小知识

物理的生活小知识

物理的生活小知识物理的生活小知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面请看店铺带来的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物理的生活小知识1压强(1)人的牙齿用到了压强的知识。

人的切齿和犬齿比较尖,双尖齿、磨齿的牙冠有尖状突起,这些都是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办法使人便于咬断食物或把食物嚼碎。

(2)人的脚有大小,一般规律是,体型高大的人的脚也较大,这样保证体重不同的人走路时对地的压强基本相同。

(3)人吸气时,胸肌使胸腔体积增大,肺内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大气压把空气压入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肺泡内;当人呼气时,胸肌使胸腔收缩压迫肺使它的体积减小,肺内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大于大气压,从而呼出二氧化碳。

(4)人体血液的流动,是靠心脏收缩产生的压强。

摩擦(1)在人的口腔中,舌头表面是粗糙的,还有上颚上也有纹路,这些构造增大了与食物的摩擦,便于搅动食物或者把食物送入食道。

(2)人的手掌和脚掌上都有特殊的掌纹。

在握力一定时,手掌上的指纹和掌纹可以增大与接触物的摩擦,便于人抓紧要拿的东西。

脚掌上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使人走起路来脚不和袜子、鞋子打滑,更省劲。

(3)人走路时,脚和地面之间产生摩擦,脚用力向后蹬地,相对于地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对鞋底就产生了阻碍脚相对于地向后运动的摩擦阻力,这个力向前,正是这个力使人前进。

简单机械人的前臂是一个费力杠杆。

肘关节是它的支点,托起东西时,物体的重力是作用于它的阻力,肱二头肌施加的力是它的动力。

能量(1)人吃进食物,经过消化,把不能被人直接吸收的大分子变成能被人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经消化道进入细胞,在细胞中发生化学变化,把生物质能转化为化学能被人利用。

(2)人的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还有人的脚弓、股骨和胫骨的弯曲,就像自行车车座下的弹簧一样,能把人行走或跳跃过程中上下运动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能有效减小行走过程中的振动对大脑的影响。

物理学习的奇妙实践用科学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物理学习的奇妙实践用科学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物理学习的奇妙实践用科学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物理学习的奇妙实践:用科学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导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各种各样的现象,而物理学正是帮助我们解释这些现象的学科。

通过学习物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方式,并且用科学的视角解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

本文将以一些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为例,介绍物理学的奇妙实践,以及如何用科学去解释它们。

一、闪电和雷鸣在雷雨天气中,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闪电照亮整个天空,随后传来的巨响则是雷鸣。

这一现象背后的物理学原理是电荷的运动和声音的传播。

闪电是由云层中的正电荷和地面的负电荷之间的放电所引起的。

当云层中的正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电场强度变得非常强大,导致空气中的电离现象,形成电流通路,从而产生闪电。

与此同时,由于闪电瞬间释放的大量能量,导致周围空气急剧膨胀,形成激烈的震荡,进而产生声音,即雷鸣。

二、彩虹的形成彩虹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常常在雨后或水汽充足的地区出现。

彩虹的形成涉及到折射、反射和色散等物理原理。

当阳光照射到一滴水珠上时,光线在进入和离开水珠时发生折射。

不同波长的光线在折射过程中的角度不同,从而发生色散,将白光分解为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青蓝紫。

这些光线在水滴内部发生一次反射,然后再次折射出水滴。

最后,这些颜色重新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圆弧形的彩虹。

三、牛顿摆和钟摆的运动牛顿摆和钟摆都是一种周期性运动的形式,它们的运动规律可以用物理学的原理来解释。

牛顿摆是由一个重物(比如金属球)和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构成。

当金属球被拉到一定角度,释放时会开始摆动,来回运动。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保守力与动能守恒的物理原理解释。

牛顿摆的运动与重力和向心力的平衡有关,当金属球摆动过程中,重力提供了向下的力以及向心力的作用方向,使得摆动周期保持稳定。

类似地,钟摆也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

当钟摆被拉到一侧释放时,它会随着重力的作用开始摆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民谚俗语中的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下面列举几例: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

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月晕而风"之说。

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

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

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2、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

14、千里眼,顺风耳——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

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15、坐地日行八万里——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 0003.6千米,约8万里。

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6、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17、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18、坐井观天所见甚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19、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

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0、瑞雪照丰年——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

21、霜前冷,雪后寒——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

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22、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23、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

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24、纸里包不住火——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

25、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气体的扩散现象。

26、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

27、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28、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29、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30、下雪不寒化雪寒——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

3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融化.所以下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摻禂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32、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4℃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水面开始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幅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当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天寒。

33、火场之旁,必有风生——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34、一石击破水中天——平静的水面如一块平面镜,可看到天的像,石块投入水中破坏了平静的水面,形成层层水波,水中天的像也就被击破了。

35、瞎子点灯白费蜡——人们能看到世上万事万物,是因为太阳光或用来照明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反射光线进入不了瞎子眼中,所以瞎子看不见物体。

3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显然,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相反,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而形成的东虹,它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37、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参考上则)38、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当“日头低”时,太阳光线和地平线是非常接近的,这时出现虹,虹心必然亦接近地平线,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虹的半个圆弧.若此时空气中水滴很多,分布的空间很广,那么除了可以看到虹外,还可以看到霓,霓顶的半圆弧比虹高且接近天顶,也预示着降雨云已经移近天顶,本地很快就有暴雨下降。

39、照相的底片——颠倒黑白——照相机是应用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照相底片上的像与人是颠倒的.底片上涂有感光剂,人照相时,由于浅色部位反射光的能力强,反射光进入相机的暗箱与底片上的感光剂发生了光化作用,而深色部位由于吸收光的能力强,只有很少的反射光射入底片.这样浅色部位在胶片上感光强,深色部位感光弱.胶片冲洗时,感光弱的部位的感光剂基本冲洗掉,所以呈浅色,而感光强的部位由于发生了光化反应冲不掉,所以呈深色。

40、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压面积增大压强41、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

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42、一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43、四两拨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增大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较小的动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体。

44、水银落地——无孔不入——水银的密度大于组成地面各物质的密度,水银又具有流动性,故它总是沉在其它物质的下面。

45、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光滑且润滑,摩擦力小。

46、鸡蛋碰石头——完蛋——蛋壳承受的压强远小于石头能承受的压强,鸡蛋碰石头,鸡蛋先破。

47、大船漏水——有进无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船破后,船外的水被压进船内,直到船内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内的水也不会向外流。

48、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从诗文中学物理你读过这些诗句吗?它们肯定曾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①“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远上白云间”、“八有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④“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⑤“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现在站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下下这些诗句,发现它们分别描述了:①平面镜成像;②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相对性);③庐山瀑布水和黄河水以及流动的空气蕴含着大量的机械能;④声源的位置声音传播的距离;⑤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从上面的各例可以看出,许多诗文辞句可以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编成问答题,在巩固我们物理知识的同时,又能考查我们的人文素养与能力。

比如:“我国古书《考灵曜》中记述:…人在舟中闭牖(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

‟请解释其中原因。

”题中虽引用古文,但其意浅显,它生动地说明了描述物体机械运动必须有合适的参照物。

给这样的题目作答,既能领略古人作文时的洞察力,又让人对古人掌握自然知识的能力而折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