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学案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二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教案

附录:附录1:实验材料与仪器附录2:《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实验学案(见P6)附录3:预想的实验方案(见P9)附录1: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小金鱼、胰岛素、10%葡萄糖溶液、蒸馏水实验仪器:烧杯、消毒的注射器、玻棒、量筒、纱布、标签附录2:《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实验学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2、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1)科学性原则(2)对照原则(3)单一变量原则(4)平行重复原则3、掌握激素生理作用的研究方法: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阉割移植法、同位素标记法等二、胰岛素的发现史资料1:科学家发现:切除胰腺的狗,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从而吸引蚂蚁光顾。
资料2:科学家发现结扎狗的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只有内部的一团团细胞——胰岛具有活性,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
资料3: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胰岛中提取到胰岛素,并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狗获得成功。
请根据资料,提出探究问题并作出假设: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三、实验设计提示1、背景资料资料1——激素研究方法及特点资料2——鱼类简介鱼类没有唾液腺,鳃弓的内缘着生滤食器官——鳃耙;胃肠分化不明显,但肠管较长,胰腺较为发达,具有较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鱼鳃部有发达的毛细血管网,浸润在外界水环境中,可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资料3——血糖失衡症状人类血糖过低时,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昏迷直至死亡,注射葡萄糖可以缓解该症状............;血糖过高则会出现糖尿。
小白鼠血糖过低时,会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甚至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
2、实验材料与仪器(见下图)①实验材料:小金鱼、胰岛素、10%葡萄糖溶液、蒸馏水②实验仪器:烧杯、消毒的注射器、玻棒、量筒、纱布、标签四、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操作1、小组合作,合理分工2、遵循实验设计原则...........的实验方案........,小组商讨科学、易操作、现象明显(1)取材、分组、编号从鱼缸中取出条大小、活力相似的健康小金鱼.............,分别放到只装有等量清水的烧杯中,并用标签纸进行标号,分别为组。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主要有胰岛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TRH 垂体――→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2)实验验证过程: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线]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1)含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调节过程[据图填空](1)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乙:促甲状腺激素(TSH)。
(3)作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调节方式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4.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2)在血糖含量低的情况下,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转化为血糖(×)(3)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的分解(×)(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5)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6)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可以是垂体(√)(7)激素一般对所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一定的特异性(√)(8)甲状腺激素可为细胞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新陈代谢(×)2.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解析:选B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由卵巢等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甲状腺和垂体分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教案
课型: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相互之间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体会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1、促胰液过程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难点】
1、血糖平衡的调节。
教学流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二章: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必修三)

课后作业
1. 简答题:请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答案: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以电信号的形式快速传递信息,调节生命活动;体液调节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达到全身各处,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两者在生命活动中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显微镜、实验器材、生物学模型等。
2. 课程平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教学课件、相关学术论文等。
3. 信息化资源:互联网、生物学数据库、教育软件等。
4. 教学手段: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引导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2. 论述题:请论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两者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联系在于,两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神经调节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也可以影响神经调节。区别在于,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范围准确、局限,而体液调节反应较慢,作用范围广泛。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2课时(精品教案)

必修3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概述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b. 列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c. 举例说明人体血糖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d. 概述激素调节特点。
e. 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a. 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b. 通过对书中插图、照片等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a. 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b. 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体验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的方法。
二、教学要点
a.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b.血糖平衡的调节。
三、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四教学流程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 mg/dL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a的含量会减少B.X只参与激素调节。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复习课教学设计

“通过激素调节”复习课(第 1 课时)教学设计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黄琥城1 教材及考情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2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高考的热点考点,与生活联系紧密,也与生理学实验联系很大。
这部分知识与内环境稳态意义、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等知识有重要联系。
高中试题中常常将这些知识点进行联合考查,复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将这些知识混淆,难于理解透彻,失分也比较多。
以下是近几年广东高考对该部分知识的考查情况:知识缺陷、理解误区清理,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2 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①描述血糖平衡调节过程。
②理解甲状腺分泌调节的过程。
2.2能力目标①培养知识运用、迁移能力。
②通过分析研究激素调节实例,提高识图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拮抗作用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3.2 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4 教学策略注重对动物激素调节过程的理解,熟悉和区分相关的专业术语,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迁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学会分析动物生理实验情境,结合实验设计、评价知识,准确表达动物激素的调节过程。
复习课第一课时着重复习以下考点:人体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设计知识梳理环节让学生晚修时间完成,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教师点拨,并进行考点对应训练,学生相互评价、交流。
4.1 设置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本节课复习的知识与前面复习知识的联系。
4.2引导学生将课堂学案中的知识梳理要点进行汇报、交流,并互相点评,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4.3 限时考点对应训练,学生互相点评,教师指导点拨5 教学过程5.1 设置问题情景,引入课题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是什么?学生回答: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展示知识网络【学生活动1】观察并理解与本节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5.2考点一:血糖平衡调节过程 【学生活动2】学生展示填图和填表的答案,即时反馈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区分情况,汇报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图,互相点评 【教师关注】 1、特别关注学生在交流答案时的信息,检查学生是否已经区分好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部位、化学本质、作用部位、生理作用,血糖的来源与去路等知识。
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学案

高二 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1 学案 课型:新课 设计时间:2012-8-22 预计使用时间:2012-08-27 实际使用时间: 主设计人:杨顶成 审核人第7页课题: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讨论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总结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学习方法】课前预学、自主学习、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预学】阅读教材23页到24页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一、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 1、 沃泰默的实验,实验假设: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递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过程:(1)稀盐酸小肠肠腔 。
(2)稀盐酸 血液 。
(3)稀盐酸 小肠肠腔(去除神经) 。
实验分析: 实验中用稀盐酸代替胃酸,刺激小肠,(1)与(2),(2)与(3)对照说明:。
(1)与(3)对照说明: 。
实验结论: 。
沃泰默的结论:将稀盐酸注入小肠腔内引起胰液分泌,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2、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实验假设: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实验过程: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 制成提取液 注入狗静脉 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在稀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了 ,引起 分泌。
【例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3、激素调节由 (或细胞)分泌的 对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高中生物人教版高二必修3教学案:第2章_第1节_第2课时_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
2.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兴奋在突触中传递过程中,信号的转变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5.人脑言语区损伤症:W区——不能写字;V区——不能看懂文字;S区——不能讲话;H区——不能听懂话。
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据图填空](1)突触: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
(2)其他结构:D.轴突,E.线粒体,F.突触小泡,G.突触小体。
2.传递过程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传递特点(1)特点:单向传递。
(2)原因⎩⎪⎨⎪⎧①神经递质只存在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②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识图连线]2.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的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三、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功能(1)大脑皮层言语区[填图]:(2)功能障碍[连线]:[巧学妙记] 关联记忆言语功能区及受损相应症状言语区不同区域名称的简写英文字母,分别取自相应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如S(speak)、W(write)、H(hear)、V(view)。
S 区受损不能讲话(speak),W 区受损不能写字(write),H 区受损不能听懂话(hear),V 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view)。
2.学习和记忆(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2)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通过激素的调节(2课时)
广州市第83中学 童丽琴 tongliqin@
一、学习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课前预习
1.通过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 其二是 。
2.激素调节是指
3.
肝糖原
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缺碘:大脖子病。
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又呆又小)。
4.机体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激素来调节血糖平衡,其中主要的是分泌的和。
5.反馈调节:
6.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协同作用。
7.____ ___和____ ____对血糖含量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
9.激素调节的特点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后检测:
1.下列每组疾病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是()
A.糖尿病和坏血病
B.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C.呆小症和侏儒症
D.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2.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激素调节的特点()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提供能量
4.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D.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5.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