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九中2016年上期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月考测试卷一、基础过关(16分)1、用古诗词原句填空:(10分)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②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③无言独上西楼,。

④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⑤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⑥白头搔更短,。

⑦ ,胡天八月即飞雪。

2、根据要求填写原句.(6分)(1)《次北固山下》一诗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两句诗是,。

(2)《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情感的诗句,。

(3)同是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二、阅读理解(54分)〈一〉马说(15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5分)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泠光之乍出于匣也。

④山峦为晴雪所洗,,,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⑤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⑥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⑦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⑧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0、本语段选自,作者是(朝代)文学家袁宏道,公安派的创始人。

(2分)11.填写文中空缺的内容:(2分),。

12.解释加点的字:(2分)①泠光之乍出于匣()②红装而蹇者()13.翻译句子:(4分)①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②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4. 本文作者写景善用比喻,而且贴切新奇。

根据提示找出相关的比喻句,然后再作简要分析。

(3分)例句:分析:15.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个句子?这段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主旨句:心情:<三>记承天寺夜游(13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西充县张澜学校2015-201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罾.zēnɡ忿恚..fènhuì裨.补bì喑.哑(ān)B、怫.然fú徒跣.xiǎn 休祲.jìn 可汗.(hán)C、襁.褓(qiáng)汉沔.miǎn 信.大义xìn 臧否.pǐD、崩殂.cú麾.下huī引擎.jínɡ斟酌..zhēnzhu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略输文采禁固竞折腰原驰蜡象B、一代天娇沉寂披衰衣温声细语C、红妆素裹僵硬戴斗笠朦朦胧胧D、断章取义分外沁园春强聒不舍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试题大全

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试题大全

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试题大

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试题大全
》》》2016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月考试题(人教版)
》》》2016年初三语文上册月考试题(附答案)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2016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人教版)
》》》人教版2016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6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月考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月考试题(人教版)
》》》2016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试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官方公众平台--精品初中生正式上线啦,大家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也可搜索微信号“zk51edu”或者直接输入“精品初中生”进行关注!!我们每天会为大家推送最新
的内容哦~。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1-5单元).doc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1-5单元).doc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卷)(人教版)(考查范围:1-5单元,侧重第4、5单元)qq469031126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发窘.(jiǒng) 诘.难(jié)朴.(pǔ)刀根深蒂.固(dì)B.祷.告(dǎo)狡黠.(xiá)庖.官(páo)孜.孜不倦(zī)C.汲.取(jí) 嗔.怒(chēn)麾.下(huī)文采藻.饰(zào)D.怡.情(yí)尴尬.(gà)绰.刀(chāo)吹毛求疵.(c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滞碍桑梓不求堪解不言而语B.班师后襟豁然贯通轻而义举C.禀请攀谈对答如流持之一恒D.带挈央及惑乱人心纵观统筹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④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次序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秩序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秩序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次序4、古诗文默写(6分)①,村南村北响缲车。

②何处望神州?。

③,帘卷西风,。

④,,日长飞絮轻。

5. 语段修改。

4分)①“季羡林基金会南昌大学奖学金”协议签字仪式在南昌大学召开。

②根据协议,季羡林基金会将通过无偿捐赠设立“季羡林基金会南昌大学奖学金”,用于奖励南昌大学文、理、公、医、艺术体育方面的优秀一本统招学生。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二)、诗歌阅读题
(1)阅读诗歌《沁园春 雪》,完成相关问题。(共11分)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额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5.默写填空(7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
(2)咱们经常使用李白《行路难》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远大的志向和勇于成功的信心。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4)请你再写出两句描述春雨的诗句,。
17.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
18.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以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用原文回答):(2分)
(1)
(2)
19.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什么缘故要在出师之前极力劝戒刘禅任用贤达。(2分)
请围绕“掌声”那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很多于600字。
臣本平民,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当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拜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切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全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那么攸之、袆、允之任也。

九年级上学期的月考试卷和答案.doc

九年级上学期的月考试卷和答案.doc

2015______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济慈(cí)B.喑哑(ān) 丝缕(1ǚ) 襁褓(qiánɡbǎo)折腰(zhé) C.闪烁(shuò) 颤抖(chàn)凝望(nínɡ)留滞(zhì) D.静谧(mì) 遐想(xiá) 栖息(qī)角落(ji ǎo)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2分)A.喧嚷成吉思汗温声细语安慰B. 浸水洗礼根深地固劫难C. 朦胧原弛蜡象覆盖射大雕D.疲倦天骄憧憬荡漾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公益与每个人——。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

——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

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

A.休戚相关因为所以传递B.休戚相关即使也传承C.息息相关即使也传递D.息息相关因为所以传承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了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B、小王对自己能否学习电脑充满了信心.C 、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D、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5、诗文默写。

(共11分)(1)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4)(1)自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隆回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隆回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鸦雀无声(yāo)B. 恍若隔世(huǎng)息息相关(xī)C. 惊涛骇浪(hài)恍如昨日(huǎng)D. 遥相呼应(yáo)恰如其分(qi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耐心辅导,他终于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

C.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色,而且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

D. 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表达生动,让人听了深受启发。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应该明白,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老师严肃地说。

B.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因为它有美丽的花朵和温暖的阳光。

C. 这本书很有趣,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D.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在学习上从不马虎。

4.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寂寞(mì)B. 恍若(huǎng)恍然(huàng)C. 恍如(huǎng)恍然(huàng)D. 恍若(huǎng)恍然(huǎng)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像繁星一样闪烁。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他的成绩一直在稳步上升,就像登山一样,一步一个脚印。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 “她的笑声像清泉一样悦耳动听。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中,出自《岳阳楼记》的一项是:()A.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邵阳市隆回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邵阳市隆回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邵阳市隆回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20分)1. (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你想美好吗?那就读书吧。

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坚持下去,chí zhī yǐ héng________,优美就像,měi bú shèng shōu________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2. (8分) (2017九上·湖州月考) 古诗词名句默写。

(1) 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2) 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3)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

(刘方平《月夜》)(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诵读经典:欣赏温庭筠《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___”月清霜冷的黎明之景;感受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炎炎赤日下农人的矛盾心理……曾经淡忘的情景,曾经模糊的面容,就能与你隔空邂逅。

3. (3分) (2017九上·湖州月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________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________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________4. (7分) (2017九上·湖州月考) 名著阅读。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变化的确很多。

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

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

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

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1)以上语段选自《________》,文中的“你”是________(填人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隆回九中2016年上期月考试卷语文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肖又学第Ⅰ卷(阅读题共69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江州司马白居易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唐德宗贞元十六年,二十八岁的他一举考中进士并且是“十七人中最少年”,十分得意。

唐宪宗元和二年,召为翰林学士,第二年拜左拾遗。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不无自负地说:“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

”他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所以对左拾遗一职很满意。

他忠实地履行谏官的职责:“有阙必规,有违必谏。

”别人每月领的谏纸都用不完,他领的谏纸却不够用,忙得“食不甘味,寝不遑安”。

上谏书之外,他还写下不少讽谕诗,来补察时政,针砭时弊,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他在《与元九书》中具体地谈到了这种情况:“权贵豪近者,相目而变色”,“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

白居易不仅敢于指斥时弊,讥讽权贵,而且还与皇帝争论。

河北藩镇王承宗抗拒朝廷命令,唐宪宗命令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

对此事,不少谏官上书劝阻,白居易则在朝廷“面论”,即与皇帝当面辩论,辞情恳切,论辩周密。

接着他又请求停止对河北用兵,洋洋数千言,都是些别人不敢直说的话,唐宪宗对他的许多意见都采纳了,唯独对他直接和自己辩论吐突承璀的事,弄得自己下不了台,深感不快。

到元和五年,白居易被任命为京兆府户曹参军。

这次改任,名义上是升了,但实际上等于剥夺了他谏官的发言权,这无疑是政治上的一次挫折。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的情况愈演愈烈,藩镇们不秉王命,割据叛乱,互相掠夺,搞得天下不宁。

对待藩镇割据的问题,朝廷内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派主张姑息、怀柔,一派主张武力讨伐。

当时的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都是主战派。

元和十年,宪宗拟讨伐淮、蔡藩镇吴元济,并将机务全部交给武元衡。

而河北藩镇王承宗遣使者奏请宪宗赦免吴元济。

事情转到武元衡处,使者辞礼悖慢,武元衡严词叱之。

王承宗对此十分恼火,上奏章诋毁武元衡,从此结下怨恨。

不久,藩镇们收买嵩山中岳寺僧人在长安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同时把御史中丞裴度刺成重伤。

而这个白居易呢,当时任左赞善大夫,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会说话似的,急匆匆地上书要“急请捕贼,以雪国耻”,言下之意,责怪办案官僚办事不力。

人家群策群力辛辛苦苦在那里紧张侦察追捕,他一个“官非谏职”的闲人,跑出来怪这怪那还指手画脚地干嘛?瞎嚷嚷什么呀?纯粹是站着说话腰不疼。

于是触怒了执政群僚,继任宰相裴度认为他是宫官而不是谏官,不应当先于谏官言事,平白无故地给他加上了“越职言事”的罪名。

当权者正讨厌白居易言事,于是奏贬白居易为江州刺史。

诏书刚出,中书舍人王涯立即上疏论之,说根据白居易所犯的罪状事迹,不适合担任一州之长,于是追诏授白居易为江州司马。

“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

”(《杂感》)白居易满怀凄楚离开了长安,成了“天涯沦落人”。

被贬江州是他政治上的一大转折,也是他生活和创作的一个根本的转折。

从此,那个宁折不弯的白居易不见了,开始了他的亦官亦隐生活。

但是,从我们读者而言,正是他的被贬,才使得他有机会接触、了解社会底层并创作出了伟大的令人百读不厌的《琵琶行》等诗歌,从这一点上说,他又是幸运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一贬江州刺史,再贬江州司马,这成为了他政治上、生活上和创作上的一大转折点。

B.白居易深得唐宪宗信任,元和二年,召他为翰林学士,第二年拜他为左拾遗,他十分喜欢这一职位,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C. 白居易在担任“左拾遗”这个职位时,“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把每月领的谏纸用完还不够,忙得“食不甘味,寝不遑安”。

D.白居易从小就很聪明,德宗时期,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就一举考中进士,他是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最年轻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敢于指斥时弊,讥讽权贵,有时还敢当面与宪宗皇帝争论,但往往弄得自己下不了台而深感不快。

B.在《与元九书》一文中,白居易具体地谈到了他写的讽喻诗,能够使“权贵豪近者,相目而变色”,“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

C.在任左拾遗一职时,白居易写了不少的讽谕诗,来补察时政,针砭时弊,因此得罪了朝廷中的不少人。

D.元和五年,白居易担任京兆府户曹参军,这次升官,虽然剥夺了他谏官的发言权,但对他而言,是政治生涯中的一次转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的贬官,表面上是他“越职言事”,不合法度,实际上是因为他闯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成了朝廷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B.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对待藩镇割据,当时的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都主张武力征讨,但当朝皇帝却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C.白居易认为,自己虽然被贬,但有机会接触、了解社会底层并创作出了《琵琶行》等诗歌。

从这一点上说,自己又是幸运的。

D.宰相武元衡被刺以后,满朝文武,多慑于藩镇的淫威而不敢说话,而身居闲散官职的白居易却第一个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可见他没有政治头脑。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一)元和十年,予(白居易)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琵琶行》序言)(二)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曾祖依艺,位终巩令。

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

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

天宝末,献《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左拾遗。

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

明年春,琯罢相。

甫上书言琯有才,不宜罢免。

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节选自《杜甫传》)4. 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降职B. 拜.左拾遗拜:授予官职C.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出:离开朝廷,到地方D. 玄宗奇.之奇:奇怪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时关畿乱离谷/ 食踊贵/ 甫寓居成州/ 同谷县自负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 数人久之/ 召补京兆府功曹。

B. 时关畿乱离/ 谷食踊贵/ 甫寓居成州/ 同谷县自负/ 薪采梠儿女/ 饿殍者数人/ 久之/ 召补京兆府功曹。

C. 时关畿乱离/ 谷食踊贵/ 甫寓居成州同谷县/ 自负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 召补京兆府功曹。

D. 时关畿乱离谷/ 食踊贵/ 甫寓居成州同谷县/ 自负薪采梠儿女/ 饿殍者数人久之/ 召补京兆府功曹。

6.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白居易听了琵琶女弹奏一曲琵琶后,顿生同情之感,于是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许多愉快的事情来。

B. 白居易降职到江州做了司马,偶遇了由京城流落到此的琵琶女,听到她自叙身世后,才感觉到自己的遭遇与她是多么的相似。

C. 杜甫,本来是襄阳人,后来搬迁到河南巩县。

曾祖父名为杜依艺,官位最终到巩县县令。

祖父名为杜审言,官位最终到膳部员外郎,另有传记。

D.杜甫在天宝初年应考进士科没考中。

后来,把自己写的《三大礼赋》献给皇上,获得皇上的好评。

皇上召他来试文章,并授给他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每小题5分)(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译文:(2)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译文: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8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8.作者笔下的“孤雁”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4分)9. 这首诗歌的尾联运用什么表达技巧?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4分)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0分)。

(1)《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2)《蜀道难》中说明了蜀道的艰险,强调飞禽走兽都难以越过和攀爬的诗句是:,。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4)《锦瑟》一诗运用梦化为蝶和魂化杜鹃的典故,宣泄诗人一生政治生活和恋爱失意的忧愤和痛苦的诗句是:,。

(5),。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一(4)题。

(23分)定局楼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

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

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

刘伯温奉诏上了楼。

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

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

叫他平身,又赐了座。

俩人面对面坐了。

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

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

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

刘伯温佯作不解。

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

赌注是大明江山。

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

那潭水未现波纹。

太祖执黑,先落一子。

伯温执白,随便落下。

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杀,伤亡互见,难分难解。

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

刘伯温却专注棋盘。

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

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茶啜饮。

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

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

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

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

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

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

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

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一枚白子。

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

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

日影在悄悄地移。

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

太祖的脸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

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礅。

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就怎么下。

这玉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

刘伯温脸上现出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

明太祖立在定局楼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江山长啸。

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

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