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细胞生物学-课件2-11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第11章-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学第11章-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
(2)不同细胞对同一化学信号分子可能 具有不同的受体。如:Ach分别引起骨骼 肌的收缩、唾液腺的分泌。
(3)不同的细胞通过各自的受体,对胞外信号应答, 产生相同的效应。如:肝细胞肾上腺素受体和胰 高血糖素受体结合各自的配体激活以后,都能促 进血糖的升高。
(4)一种细胞具有一套多种类型的受体,应答多种 不同的胞外信号,从而启动细胞的不同生物学效 应。
(3)自分泌(autocrine):
细胞对自身分泌物产生反应,常见于病理 条件下。如:肿瘤细胞合成释放生长因子刺 激自身。
(4)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细胞兴奋后,动作电位的传递,引起突 触前突起终末分泌化学信号,扩散至突触后细 胞,实现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2 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contactdependent signaling):即细胞间接 触性依赖的通讯
(3)气体信号分子: 第一个发现的气体信号分子是NO,可以进入细胞直 接激活效应酶,参与体内众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2. 受体(receptor)
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大分子, 通过和配体的结合,经信号转导作用,最终表现为生 物学效应。
▪ 受体的结构特点:
多为糖蛋白,至少包含配体结合区和效应区2个 功能区域,分别具有结合特异性和效应特异性。
▪ 特异性 ▪ 放大作用 ▪ 信号终止或下调特征 ▪ 整合作用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一、细胞内受体与基因表达
细胞内受体活化的机制:
激活前:受体和抑制性蛋白结合成复合物 激活后:如果甾类激素和受体结合,导致抑制
性蛋白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使受体暴露出 DNA结合位点,激素-受体复合物与基因调 控区(激素应答元件,hormone response element, HRE)结合,影响基因的转录。

细胞生物学课件章细胞通信和信号-PPT

细胞生物学课件章细胞通信和信号-PPT
细胞生物学课件章细胞通信和信号
FUNCTIONS OF CELL MUNICATION
Gene transcription Cell proliferation Cell survival Cell death Cell differentiation Cell function Cell motility Immune responses
Controls on Cytosolic Calcium
(三)其她G蛋白偶联型受体
1、化学感受器中得G蛋白 • 存在于嗅觉和味觉化学感受器中,类型繁多,不同细胞具有
不同得受体,感受不同得气味。 • 气味分子与G蛋白偶联型受体结合,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产生cAMP,开启cAMP门控阳离子通道(cAMP-gated cation channel),引起钠离子内流,膜去极化,产生神经冲动, 最终形成嗅觉或味觉。
Chemical synaps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Three conformatio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Ion-channel linked receptors in neurotransmission
二、G蛋白耦联型受体
• 通过调节cAMP得浓度,将细胞外 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
主要组分: • ①激活型受体(Rs)或抑制型受体
(Ri); • ②活化型调节蛋白(Gs)或抑制型
调节蛋白(Gi);
G-protein linked receptor
• ③ 腺苷酸环化酶: 跨膜12次。在Mg2+ 或Mn2+得存在下, 催化ATP生成 cAMP。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细胞通讯和细胞信号转导培训讲学

细胞通讯和细胞信号转导培训讲学
➢ 两种信号转导途径 G蛋白偶联方式 结合配体激活受体的酶活性
➢ 细胞应答与信号级联放大
1.细胞应答 细胞对外部信号的应答通常是
综合性反应,包括基因表达的变 化、酶活性的变化、细胞骨架构 型的变化、通透性的变化、DNA 合成的变化、细胞死亡程序的变 化等。这些变化并非都是由一种 信号引起的,通常要几种信号结 合起来才能产生较复杂的反应, 而且通过信号的不同组合产生不 同的反应。
表1. 某些激素的性质与功能
名称
合成部位 化学特性
主要作用
肾上腺素 肾上腺 酪氨酸衍生物 提高血压、心率、增强代谢
皮质醇
肾上腺 类固醇
在大多数组织中影响蛋白、糖、脂肪的代谢
雌二醇
卵巢
类固醇
诱导和保持雌性副性征
胰高血糖素 胰α细胞 肽
胰岛素
胰β细胞 蛋白质
睾酮
睾丸
类固醇
在肝、脂肪细胞刺激葡萄糖合成、糖原断裂、 脂断裂
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
很多不同类型的细胞都是通过cAMP浓度的变化引起细胞的应答(表5-4), 在无脊椎动物中cAMP也可作为第二信使起作用。
组织

骨骼肌 心肌 脂肪 肾 甲状腺 肾上腺 骨 卵巢
表4 . 某些通过cAMP介导的激素应答实例
激素
应答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糖原水解,葡萄糖合成,糖原合成 的抑制
G蛋白被受体激活 G蛋白将信号向效应物转移 应答的终结
G蛋白和cAMP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 蛋白激酶A与底物磷酸化
蛋白激酶 A (protein kinase A,PKA):又称依赖于cAMP的蛋白激酶A (cyclic-A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A),是一种结构最简单、生化特性 最清楚的蛋白激酶。

细胞生物学课件PDF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学课件PDF 细胞信号转导

N2烟碱受体
5个亚基各含约450个 氨基酸,此5个肽链形成 一个跨膜的环,在细胞内 固定于细胞骨架上,每一 肽链跨膜4次,N端和C端 都位于胞外部(如δ亚单位剖面所示)。肽链在胞外 被糖基 化。在胞内被磷酸化,导致受体脱敏,2个α单 位各有1个乙酰胆碱(Ach)结合位点,二者都结合1分 子乙酰胆碱(Ach)后,钠通道开放,细胞除极兴奋。
不同细胞对cAMP信号途径的反应:
在肌肉细胞,1秒钟内可启动糖原降解为1-磷酸葡 糖,而抑制糖原合成。(快速反应)
在某些分泌细胞,需要几个小时, 激活的PKA 进 入细胞核,将CRE (cAMP response element )结 合蛋白磷酸化,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CRE是 DNA上的调节区域。(慢速反应)
细胞的信号转导
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一、基本概念 1.细胞间通讯 2.细胞识别 3.信号分子 4.受体 5.蛋白激酶
二、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 1.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三、信号转导与疾病 1.受体表达性克隆 2.膜受体的检测
学习指导
重 点:
1.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2. 受体和配体的概念 3. 代表性的信号途径
难 点:
1.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 PI介导的信号转导
细胞是如何对细胞外信号产生反应的?















dd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是体内一 部分细胞发出信号,另一部分细胞(target cell)接收信号并将其转变为细胞功能变化 的过程。

细胞生物学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1)根据靶细胞上受体存在的部位,可将手提取分为

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质基质或核基质中,主要是别和结合小
的脂溶性信号分子。

细胞表面受体: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
(2)根据信号转导机制和受体蛋白类型的不同,细胞报名受体分属 三大家族(尤凯他们详细讲述)
①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② G蛋白耦联受体
再有就是一种细胞具有一套多种类型的受体,应答多种不同的 胞外信号从而启动细胞不同生物学效应。
(4)第二信使和分子开关
第二信使:是指在胞内产生的小分子,其浓度变化应应答胞外信号 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行使功能。(cAMP、 cGMP、Ca2+、二酰甘油DAG、1,4,5—肌醇三磷酸 IP3)
特性:
1、电荷选择性: 间隙连接的通透能力与底物所带电荷有关。
2、组织特异性:
由不同连接蛋白所构成的连接子,在导电率、通透性
和可调控方面是不同的。由不同连接蛋白组成的异聚体连接子一般具有通透
功能,但在有些情况下却没有通透功能。如:Cx43与Cx40连接蛋白形成间隙
连接时,连接子没有通透功能。
3、动态结构:
(二)信号分子与受体
1、信号分子:是细胞的信息载体,种类繁多,包括化学信号诸如各 类激素、局部介质和神经递质等,以及物理信号诸如声、光、电和 温度变化等。
亲水性和亲脂性信号分子
根据信号分子的溶解性可分为亲水性和亲脂性两类。亲水性信号分子 的主要代表是神经递质、含氮类激素(除甲状腺激素)、局部介质等, 它们不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再经信号转 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如cAMP)或激活膜受体的激酶活 性(如蛋白激酶),跨膜传递信息,以启动一系列反应而产生特定的生 物学效应。

第八章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共126张PPT)

第八章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共126张PPT)
蛋白质。
它介导上游信号转导蛋白与下游信号转 导蛋白的结合,但自身无酶活性。
22
23
信号转导蛋白衔接的分子基础——结构域
① SH2结构域:由约100个氨基酸组成,可识别并 结合蛋白分子中磷酸化的酪氨酸及其相邻的 SH2结合位点
如: Grb2通过SH2与RTK的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结合
24
② SH3结构域:由55~70个氨基酸残基组 成,可以识别并结合另一种信号转导蛋白 中的富含脯氨酸域。
膜受体
可溶性受体
胞外
胞内 PKH
GC GC
具有鸟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受体结构
PKH:激酶样结构域
GC: 鸟苷酸环化酶结构域
50
(二)胞内受体
• 位于细胞质或细胞核内,通常为单纯蛋白质。
• 配体:类固醇激素
维生素D3 甲状腺激素
• 功能:与DNA结合,调节基因转录
51
雌激素受体的分子结构
52
• 结构:为单体蛋白,含400-1000个氨基酸
受体对信号进行转换并启动细胞内信使系统
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
4
二、信息物质
是指携带生物信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一) 细胞间信息物质
由细胞分泌的、能够调节特定靶细胞生理活 动的化学物质
5
分类: 1.按其化学本质的不同分为五类:
① 类固醇衍生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维生素D等
② 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 ③ 多肽及蛋白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胰岛素、
内能特异识别并结合信号分子,进而引起靶细胞 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化学本质:蛋白质,少数为糖脂。
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配体
33
功能:

生物课件第五篇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PPT.ppt

生物课件第五篇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PPT.ppt
每个细胞膜的外表面都分布有众多的蛋白 质分子(或糖蛋白分子)。这些表面分子作为 细胞的触角,可以与相邻细胞的膜表面分子特 异性地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以达到功能上的 相互协调。这种细胞通讯方式称为膜表面分子 接 触 通 讯 (Contact signaling by plasmamembrane-bound molecules)。
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的作用机理示意图
不同的激素-受体复合物结合于不同的激 素反应元件(表1)。结合于激素反应元件的激 素-受体复合物再与位于启动子区域的基本录 因子及其它的转录调节分子作用,从而开放或 关闭其下游基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激素 糖皮质激素
雌激素 甲状腺素
表1 激素反应元件 (HRE) DNA序列(双股)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受体转导生物信号的 特点。
水溶性和脂溶性化学信号的转导
二、细胞内受体的信号转导机理
脂溶性化学信号(如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 前列腺素、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和维生素D及其 衍生物等)的受体位于细胞浆或细胞核内。激素 进入细胞后,有些可与其胞核内的受体相结合 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有些则先与其在胞浆内 的受体结合,然后以激素-受体复合物的形式进 入核内。
3. 自分泌(autocrine)系统以神经介质为主,其 作用局限于突触内,作用距离在100nm以内。
化学信号还可以根据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 化学信号和水溶性化学信号两大类。
所有的化学信号都必须通过与受体结合方 可发挥作用,水溶性化学信号不能进入细胞, 其受体位于细胞外表面。脂溶性化学信号可以 通过膜脂双层结构进入胞内,其受体位于胞浆 或胞核内。
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也属于细胞间的直接 通讯,最为典型的例子是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 胞的相互作用。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细胞信号转导》PPT课件
molecularbiology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第一节细胞通讯第二节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第三节不同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第四节细胞信号转导与医学细胞外信号细胞内的多种分子的浓度活性位置变化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proteinkinaseproteinphosphatasegtp结合蛋白gtpbindingproteinmolecularswitchsgtpgtpgdpgtpgtpgtpg蛋白的主要类型肾上腺素腺苷酸环化酶atpcamp无活性pka活化pka磷酸化酶b激酶糖原合酶糖原分解增加肾上腺素腺苷酸环化酶atpcampg蛋白一类和gtp或gdp结合位于胞膜胞浆面的外周蛋白具有信号转导功能由三个亚基组成非活化形式活化形式proteinactivationpkacampacplcippkacampac11gtp结合蛋白异源三聚体低分子量g蛋白gtp结合形式为活性形式gdp结合形式为非活性形式2130kda称为ras超家族现有50多种具有gtp酶活性13gapgtpaseactivatingproteingtpase激活蛋白sosguanidineexchangefactor鸟苷酸交换因子gefgtpoffgdpgaprasrassosgap第二节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15蛋白复合物proteincomplexesclusters是细胞信号转导分子共同构成的基本工作场所是信号转导过程特异性和精确性的保证是网络性调控的基础signalosomestransducisomessignalcomplexsignalcassettessignalingmodules16转录调控复合物17蛋白相互作用是信号转导复合物形成的基础蛋白相互识别的结构基础蛋白复合物的重要结构蛋白衔接蛋白adapterprotein支架蛋白scaffoldprotein1840proteininteractiondomain19sh2domainsrcsh2srchomologydomainpyeei20sh3domainclassrkxxpxxpclasspxxpxrsrchomologydomain蛋白激酶btkphthsh3sh2催化区衔接蛋白grb2sh3sh2sh3转录因子statdna结合区sh2ta细胞骨架蛋白tensinsh2ptb22phosphotyrosine?sh2?ptbapoptosis?dd?ded?ca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号转导研究领域 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 1991,Nelzer和sokmann:离子通道
• 1992,Krebs和Fisher:
糖原代谢中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
• 1994,Gilman和Rodbell: G蛋白信号传导
• 1998, Palmer,NO的信号传导
第一节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调节
第四节 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 相互作用
第一节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的基本知识
一、细胞通讯的分类 二、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系统的构成 三、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的一些特点
一、细胞通讯的分类 1. 2. 3. 4. 5. 6. 接触依赖型 旁分泌型 突触型 内分泌型 自分泌型 间隙连接型
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受体。其胞内结构域本 身具有酶活性或与酶偶联。
膜受体分类
1.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 2.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on-coupled receptor) 3. 酶活性相关受体 1) 酪氨酸激酶偶联受体 (Tyrosine kinase coupled receptor) 2) 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受体酪氨酸激酶, Receptor tyrosine protein, RTK) 3) 其他酶活性受体
1. 接触依赖型
2. 旁分泌型
AUTOCRINE
3. 突触型
GAP JUNCTION
4. 内分泌型
5. 自分泌型
6. 间隙连接型
细胞通讯的分类
(信号发放细胞-靶细胞)
1. 接触依赖型 锚着于质膜上的信号分子直接接触靶细胞质膜 上受体。如膜抗原递呈分子被免疫细胞识别。 2. 旁分泌型 信号释放至附近基质,作用于局部。如生长因子。 3. 突触型 信号为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 膜(另一个神经元)。如乙酰胆碱与其受体。 4. 内分泌型 信号为激素,经血液作用于全身靶细胞。如性激 素与其受体。 5. 自分泌型 信号释放至周围基质,作用于自身。如细胞因子。 6. 间隙连接型 信号经缝隙连接作用于相邻细胞。如cAMP。
二、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系统的构成 信号转导的基本模式:
细胞外信号分子被细胞的信号接收装置(受体) 所感知,然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装置(一系列信号转 导蛋白)被依次激活,信号借此逐步传递下去,最后, 特定的靶蛋白(参与代谢的酶、基因调节蛋白、细胞 骨架蛋白等)被激活,由此引起细胞的各种反应。
二、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系统的构成
医学问题:
霍乱毒素如何引起腹泻?
第十一章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
Cell Communication & Signaling
细胞生活在社会中
单细胞:细胞与环境 多细胞:细胞与细胞、与环境
• 细胞生存要求它们能感知环境中信号, 并对之作出反应。多细胞生物的不同 细胞之间需要协调互相关系,共同应 对环境信号。这些需求通过细胞通讯 和信号转导实现。
“饥肠辘辘”“狼吞虎咽” 生理学问题:
什么信号触发胰腺腺泡细胞的 分泌颗粒释放 (胰腺消化酶分泌)?
胰腺
小肠
生物合成分泌途径
胞吞途径
生物合成-分泌途径 3.高尔基体到细胞表面 Biosynthetic-secretory pathwa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74
信号接收位于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部的一类特 殊蛋白质,能特异地识别信号分子(配体),并 以很高的亲和力与之结合,从而启动细胞内信 号转导通路。 1. 细胞表面受体(膜受体) 2. 细胞内受体(核受体)
信号接收装置-受体 receptors
1. 细胞表面受体 (膜受体membrane receptors) -其配体为水溶性
问题:为什么细胞进化出肌质网这样的“ 钙库 ” ?
思考: Ca2+启动哪些生物学效应?
信号从转导蛋白经细胞内信使向下游扩散:
G蛋白激活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导致cAMP大量产生
AC
ATP
cAMP
大量信使分子cAMP迅速扩散,作用于细 胞内各部分的其他转导蛋白或靶蛋白.
信号接收装置
信号转导蛋白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cell"
Albert Claude
Christian de Duve
George E. Palade
In the early 1950’s, …The choice of the pancreatic exocrine cell, a very efficient protein producer, as the object for our studies reflected in part our training, and in part our environment. I was coming from a medical school ... Philip Siekevitz was coming from a graduate school with a Ph.D. in Biochemistry ... Our environment was the Rockefell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But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is selection was the appeal of the amazing organization of the pancreatic acinar cell whose cytoplasm is packed with stack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cirsternae studded with ribosomes. Its pictures had for me the effect of the song of a mermaid: irresistible and half transparent.
动画
•不同细胞对同一信号 如乙酰胆碱有不同反应
2. 信号转导蛋白的“ 分子开关”特性
•信号转导蛋白收到上游信号后迅速活化 ,在活化状态下完成信号向下游传递, 然后自身失活,恢复非活化状态,以接 收新一次的上游信号。 •信号转导蛋白每经历一次 活化-非活化 变换, 就传导一次信号。 •具有这种特征的信号转导蛋白叫作 分子 开关 molecular swicth 。
2. 信号转导蛋白的“ 分子开关”特性
GTP结合蛋白 (GTP binding protein)
G蛋白就是GTP结合蛋白, 能与GTP结合并能水解GTP G蛋白与GTP结合时为活化状态, 将信号向下游传递。 GTP被水解成GDP后G蛋白失活。
二、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系统的构成 信号转导系统的构成:
1. 信号接收装置 2. 信号转导装置 3. 第二信使
信号接收装置: 入室线座(电信号) -膜受体 信号转导装置: 座机 -转导蛋白 信号传出装置: 听筒(声音) -第二信使
细 胞 信 号 转 导 模 式 图
信号:黄体生成素 细胞:睾丸间质细胞 反应:雄激素生成增多
细胞内信使 (第二信使)
靶蛋白
信号转导系统
信号
黄体生成素 LH •信号接收装置:膜受体LHR •信号转导装置:G蛋白、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第二信使:cAMP •靶蛋白:类固醇合成酶系SGEs、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反应
雄激素 生成增多
三、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的一些特点 1. 2. 性 3. 4. 信号组合及其效应 信号转导蛋白的“ 分子开关”特 信号蛋白通过特定结构域相互作用 信号转导复合体的形成
信 号 接 收 装 置 : 膜 受 体
G蛋白偶联受体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
酶偶联受体
信号转导装置 -转导蛋白 transduction proteins
1、一系列蛋白质 2、依次经历活化-失活,构成从膜受体到细 胞核之间的信号传导链。
信 号 转 导 装 置 : 转 导 蛋 白
1.接力蛋白-将信号传至相邻下游分子 2.信使蛋白-将信号传至细胞内另一亚区 3.接合蛋白-通过特定结构域偶联其上下分子 4.信号放大蛋白-生成大量调节性小分子即第二信使 5.信号转换蛋白-将信号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6.切分蛋白-接收一条线路输出至多条
信号分子 信号接收装置
信号转导装置
靶蛋白
效应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构成
• 信号接收装置:受体 (膜、胞内) • 信号转导装置:G蛋白、蛋白激酶、 接合蛋白 • 细胞内信使: cAMP, cGMP, IP3, DG, Ca2+
• 效应分子:

转导蛋白或信使的靶分子
代谢酶、 基因调控蛋白(转录因子)等
靶蛋白:
信号:

物理性-光、温度、压力、辐射等
化学性-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
神经递质、气体等 • 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对环境做出反应及细胞 之间相互通讯、调控的手段。
细胞对信号的反应:
1.细胞质:蛋白质活性改变 2.细胞核: 基因表达改变转录出新的或更多的蛋白质
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内容
• 对环境作出反应: • 皮肤黑素细胞在紫外线照射下黑色素生成增多 • 视网膜视杆细胞的感光作用 • • • • • 细胞之间的通讯: 心肌细胞的同步跳动 运动神经末梢对肌肉的支配 雄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 白细胞的趋化运动
•分子开关有两大类型:
1、磷酸化-去磷酸化 phosphorylation-dephosphorylation 2、G蛋白 (proteine G )上GTP-GD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