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危害对策
白色污染的危害与应对

白色污染的危害与应对白色污染: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包括发泡的塑料餐盒、器具、包装材料和薄的塑料袋、膜、农用地膜等)在其使用后,由于缺少回收利用的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主要集中于风景旅游区周围、河道和道路两侧、农田、湖泊和水塘中,以及城镇的各个角落,这不仅破坏了景观,造成了"视觉污染",而且由于其具有在自然中难以降解的特点,对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
这种由废弃一次性的塑料制品通常多为白色,所造成的"视觉污染"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被形象地统称为"白色污染"。
影响(1)造成"视觉污染":被随意丢弃在环境中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给人们视觉上所造成的"脏乱差"感觉,它破坏了城市、农村和风景区的给人的景观美感,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绪,它也破坏了城市的市容卫生,给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由于其原料--高分子树脂具有极强稳定性的特点,它在自然环境状态难以降解,可以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样大量、长久地日积月累,就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直接破坏有: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减产;被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甚至濒危野生动物)误食,就会导致其死亡等;间接破坏主要是在处理一次性塑料制品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如采用填埋方法,会不断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如采用焚烧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破坏大气环境;另外,在发泡的塑料餐盒、包装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氟氯烃作发泡剂,这将会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3)影响人体健康:近来研究发现以聚苯乙烯PS为原料的一次性发泡的塑料餐盒中残留一定量的苯乙烯单体,这对人体健康有害,国外发达国家已限制PS塑料在食品包装上的使用,或要求对其表面进行涂覆处理,而我市目前仍大量使用此类塑料快餐盒。
白色污染建议书范文

白色污染建议书范文尊敬的有关部门领导:我是一位关注环境保护的普通人,非常关心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白色污染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我急切地希望您能够倾听我的建议,共同努力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一、加强教育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白色污染主要源自塑料制品的使用与废弃。
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离不开人们的购买和使用需求,因此,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消费理念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首要步骤。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宣传片、广告、社会活动等方式,向大众普及塑料污染的危害性,引导公众减少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提倡绿色消费和环保生活方式。
二、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为了有效控制白色污染的扩散,有关部门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一套完善的塑料污染治理体系。
针对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废弃等环节,制定相关的限制和规范,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罚措施。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法律的震慑力和执行力,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三、推广可替代的环保材料为了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应大力推广可替代的环保材料。
比如,餐厅和超市可以使用可降解的纸张或竹制品替代塑料餐具;购物袋可以选用环保袋或可循环利用的布袋;医院和实验室可以选择可降解的一次性手套或容器等等。
这些环保材料具有低成本、可降解的特点,广泛推广应用将有效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四、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是白色污染治理的重点步骤。
有关部门应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通过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制度,将废弃塑料制品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处理。
同时,可以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废弃塑料的再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包括塑料回收再利用、废弃塑料转化为能源等,提高塑料废弃物的价值和利用率。
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白色污染问题白色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白色污染问题。
告别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告别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随着人类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所使用的物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在过去,我们可能只需要简单的餐具和饮水设备,但现在,由于人们的追求和需求,一次性餐盒、塑料袋、塑料瓶等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然而,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在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
其中,白色污
染就是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白色污染是指一次性塑料制品过度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些制品不能循
环利用,大量的废弃物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塑料垃圾会随着海洋水流进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那么,如何告别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呢?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首先,我们应该从源头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我们可以自备环保购物袋和
水杯,不再使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袋和塑料瓶。
同时,在家庭日常使用中,我们应该选择使用可回收的餐盒、餐具等物品。
垃圾分类和回收
除了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垃圾分类和回收。
将可回收
的塑料和其他可回收垃圾分类放置,送往回收站或者设置回收箱以便回收人员回收是非常必要的环保举措。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身边的人也加入到垃圾分类和回收的行列,一同保护环境。
推广环保理念
最后,我们也应该推广环保理念。
我们可以对身边的人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
高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让他们了解白色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做出有效的环保措施。
总之,告别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扎实的环保工作不仅能为
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更能够让我们的后代继续在这片蓝天、碧水和绿草中健康成长。
白色污染的建议书四篇

白色污染的建议书四篇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大量的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而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种高分子组成的材料制成。
由于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大家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薄膜、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后随手把它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所以我们把这种污染叫白色污染。
二、白色污染的两种危害1、视觉污染是指塑料袋、盒、杯、碗等塑料制品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乡和风景的整体美感。
2、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是多方面。
主要表现: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有人测试过,当温度达到650 c 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体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的损害。
如果我们将使用的塑料制品抛弃到水田、路边、公园等,就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收。
如果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就会引起的消化不化,还会导致动物的死亡。
以上两点,都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不提高警惕,吃亏的始终还是人类自己。
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制造白色污染的数据近两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塑料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方便之手。
1、10月2日早上7点,家住在星荷路的梁小明同学到离家不远的广百超市买菜,一条鱼、几根黄瓜、三把青菜。
花了十几块买了五样菜的同时,梁小明同学不禁感叹,如果家家都这样使用塑料袋,这“白色污染”要严重到什么程度?2、根据市区多家大中型超市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些大中型超市每天塑料戴的消耗量在3万个以上,按130个塑料袋重1公斤的'标准计算,市民一天从各大超市拿回家的白色污染物就达230多公斤。
我们在广百超市门口观察了二十多分钟,没发现一个人是提着自己的菜篮子或其工具走进超市的,而几乎所有的人走出超市时,手里都提着两个以上的塑料袋。
2024年白色污染的建议书(3篇)

2024年白色污染的建议书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谁都渴盼朝夕相处的校园环境洁净雅致。
芬芳的花草,清怡的阳光,恬静的心灵,美好而惬意的大学生活,无不昭示着这是我们美丽的青春家园。
可是,即使在蔚蓝的晴空下,我们也依旧无法摆脱那一片片阴霾,铺天盖地的“白色污染”正在一步步向我们的校园侵袭而来!“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研究表明,一次性塑料餐具已经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对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在高校校园里尤为严重。
近年来,各地各校正逐步加大抵制“白色污染”的力度。
当你习惯性地拎着塑料盒(袋)走出食堂、商业街的时候,你有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健康正受到威胁,我们的校园环境正遭到破坏;当你拿起一次性筷子用餐时,你是否知道每年为此要砍掉多少树木;当你随手将塑料袋扔到校园路边时,你是否知道这些垃圾需要2___年后才会降解?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当代青年热爱祖国、关爱健康的具体表现;提供安全卫生的餐具、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是各餐饮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我们向广大师生发出倡议:一、正确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
二、拒绝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泡沫塑料饭盒、塑料碗、塑料杯和一次性筷子,就餐使用食堂提供的餐具或自带餐具。
三、不把白色污染带进校园。
购物自备环保袋,不使用超薄塑料袋。
四、在校园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打包,不叫“外卖”。
五、在食堂、饮食店等餐饮服务网点的餐厅现场用餐。
六、在学校食堂使用“一卡通”,维护健康、便利师生。
七、人人都做环保天使、绿色宣传员。
不断改善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做到人人讲卫生,个个爱环保。
老师们、同学们,抵制白色污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为了我们的青春家园,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开始,共同拒绝“白色污染”,为建设我们美丽的校园添一份力,增一分彩!倡议单位:校文明办校工会校团委校学生会20x年___月___日2024年白色污染的建议书(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绿色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没有牺牲地球的绿色,但是三百年的现代文明却使我们绿色的地球日渐披黄蒙黑、黯然失色,尤其是被称为环保头号大敌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环境和质量的一道难题。
“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白色污染”对外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给予人们以伤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白色污染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视觉危害:视觉危害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对市容、景观的破坏。
在大城市、旅游区、水体中、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严重破坏了市容、景观,尤其是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随意将用过的餐盒抛之窗外,甚至列车服务员亦将垃圾弃于车外,造成交通干线两旁的绿色植物白色化,沿途的树木枝条飘挂成串。
潜在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可能致癌、并有抑制免疫、生殖毒性和内分泌毒。
发泡塑料制品的制作原料是聚苯乙烯,所用的发泡剂是氟里昂。
除污染问题外,它里面还含有“二恶英”及其它一些有毒物质。
当温度超过65℃以上时,一些毒素和“二恶英”就会析出并渗入食品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吃掉用发泡餐盒装过的热食物就等于吃掉了“二恶英”等毒素。
2.对土壤的危害: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进入土壤里,会影响土壤内的物、热的传递和微生物生长,改变土壤的特质。
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其中包括使用后遗留在土壤中的地膜。
农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 会破碎遗留在田间,不分解腐烂。
破坏土地结构, 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 影响农作物收成。
据调查,每亩地若含残膜公斤,就可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 而且这种污染很难消除。
3.对动物的危害:废弃在地面和水上的废塑料袋,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塑料袋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北京动物园的羚羊.长颈鹿有的误食塑料袋致病,“国宝”大熊猫因误食塑料袋致死的事也有发生。
4.对海洋的危害:废弃塑料对海洋的污染已成为国际性问题,向海洋倾倒的塑料垃圾不仅危急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还因缠绕在海轮的螺旋桨上,而酿成海难事故。
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6条

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6条
1、采取以纸代塑,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2、采用可降解塑料,可以使塑料袋带来的危害减小。
3、从法律上进行规定能够更有效的防治白色污染。
4、加强宣传教育,让大家对减少白色污染习以为常。
5、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增进国民的素质,有益于缓解白色污染。
6、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让大家意识到共同的保护这个地球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拓展资料: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指城乡垃圾中或散落各处,随时可见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废弃物对于环境的污染。
它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包装、一次性聚丙烯快餐盒,塑料餐具杯盘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雪糕皮等。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决“视觉污染”问题,使市容、景观有明显改善。
这主要是靠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依法强化管理,促使企业和个入对自己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妥善收集、处理。
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决废旧塑料包装物对生态环境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
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规和经济政策,对废旧塑料包装物实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还应加强研究
开发符合实际的替代(绿色)包装用品。
白色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白色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1“白色污染”的危害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废弃塑料所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公害。
尤由于废塑制品大多呈白色,对环境的污染通常被称之为“白色污染”。
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物对市容和景观的破坏。
其主要表现在:(1)铁路沿线一度形成白色长廊,由于铁路餐饮服务业的特点,铁路行业已成为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的主要用户。
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随手扔垃圾甚至列车员沿线随手倒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主要铁路干线沿线形成白色长廊。
(2)江河湖泊岸边成为天然垃圾场,由于垃圾收集系统的缺乏,江河、湖泊沿岸的居民长期把天然河流作为垃圾消纳场,随意倾倒垃圾,致使水面上形成百花花的一片顺流而下,在河流、湖泊、水坝的岸边形成“白色半岛”。
(3)旅游景区、城郊结合部白色垃圾成片,在旅游景区,由于游客随手丢弃废物者较多,景区垃圾收集容器少,环境卫生管理措施不严等原因,使得废塑料袋和快餐盒到处可见,严重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景观。
由于传统的垃圾管理模式,只是简单地将城内的垃圾运往城外,因此,城郊结合便成了垃圾的天然堆放场,由于没有任何防污措施措施,故在垃圾场周围垃圾到处飞扬,其中塑料废物由于质轻,很容易挂在树枝上、电绕上形成“万国旗”,令人触目惊心。
塑料包装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不仅产生视觉方面的污染,而且还会带来一些更大的潜在危害。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物进入自然环境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在环境问题,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在:(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01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因此,2001年4月23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废旧塑料综合利用对策探讨作者:耿锐廖丽娜王小辉来源:吉林大学发布时间:2006-12-3110:35:0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塑料产品也涌向了市场,在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可怕的“白色污染”,然而,实际上这些废旧塑料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
本文首先对废旧塑料的来源及危害做了一定的分析,接着对废旧塑料的处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参考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及经验,论文最后给出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整改建议,希望能引起大众的注意,切实高效地开展“白色污染”的综合整治工作。
关键词:白色污染;危害;废旧塑料;综合利用前言(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快速进展,现代人类飞快的生活节奏催生出各种便捷的生活方式,一次性泡沫饭盒、塑料袋频繁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这些塑料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加之农田中残留农用地膜的不断积累,造成农作物不同程度的减产,在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
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
毫无疑问,必定造成所谓的“白色污染”。
因这些高分子材质是很难彻底自行分解的,倘若不能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庞大的数量总有一天会严重恶化自然环境,破坏植物生长,危及地球生态!作为环境专业的大学生、环境卫士,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消除“白色污染”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们对废旧塑料处理现状及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与探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整改建议。
(二)课题研究对象由于调研时间、专业水平等各方面的局限,本次调研的塑料废弃物主要是用量较多、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农用地膜、包装用塑料和日用塑料袋等。
(三)课题进一步研究方向希望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有关部门的配合、帮助下,就某一地区(如长春市区)的塑料废弃物从产生到如何处理做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
有了宏观了解后,再从细节出发,针对工作中的可改进点,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整改方案,帮助其真正地解决塑料废弃物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1.塑料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我们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种高分子组成的材料。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塑料工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速度常常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标志。
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塑料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下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我国各类塑料制品的产量发展情况。
图12001-2003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2.废旧塑料及其影响与危害随着塑料产量的不断增加,随之出现的便是废旧塑料量的不断增加。
一般来说,废旧塑料有两大来源:(1)树脂合成厂及塑料制品成型加工;(2)各种塑料制品的使用、消费过程中。
后者是废旧塑料的主要来源,也是研究开发其回收和利用方法的基本点。
我们在此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讨论。
从国内(仅是大陆状况)塑料制品的消费领域来看,以地膜为主体的农用塑料、包装用塑料、日用品塑料三大领域是废旧塑料的主要来源。
图2废旧塑料的来源这些废旧塑料在自然环境下很稳定,不易腐烂、降解,对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
“白色污染”的元凶就是这些散落到大自然,又难以被大自然消化的废旧塑料。
2.1农用地膜2.1.1发展概况塑料农用地膜是随着近代石油工业和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成为近代农业一项重要的技术,它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解决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塑料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称为农业上的一场“白色革命”。
2.1.2使用现状为了了解塑料农膜的使用现状,我们课题组针对湖北省枣阳市秦庄镇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查结果见下表1:表1湖北省枣阳市秦庄镇2003年塑料农膜使用情况一览表从上表我们不难看出,塑料农膜的使用量是比较大的,在收获作物后,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拾捡清除,留在地里就会给农田造成危害。
2.1.3危害随着地膜栽培年数的增加,一些耕地土壤中日积月累的残膜逐渐形成了阻隔层,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对水肥的吸收,使农作物减产.大量的残膜缠于犁齿也妨碍农田的机耕作业,使地犁不深,耕地逐年板结。
另外,塑料地膜残留大的地块,因改变了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病虫害发生率高.使农田逐渐丧失生产力。
残留塑料地膜对农田造成的危害势必会制约农田的发展。
曾经给中国农业带来福音的“白色革命”正在转变成“白色污染”。
2.2包装用塑料2.2.1来源主要是经销部门,如百货商店、杂货店、个体经销店、批发站等。
这些塑料制品大都为一次性包装材料,如食品包装袋、防震泡沫塑料、打捆绳、包装箱、隔层板等。
我们课题组针对超市中儿童食品使用塑料外包装的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儿童食品中使用塑料外包装的比例大。
我们调查了89种儿童食品,发现其中有81种使用了塑料外包装,占到总数的91.0%。
而用纸等可降解材料做包装的,只有恰恰瓜子、彩笛卷等几种。
2)塑料外包装和食品质量之比高。
经过测量,我们发现一种30克薯条的外包装为6克,和食品质量之比为1:5;5克果冻的外包装为3克,和食品质量之比为3:5;一种盒装果冻,净重为246克,而外包装质量竟为346克,和食品质量之比为140:100。
2.2.2危害从调查中我们总结出,目前相当一部分商品都存在着过分包装的现象。
过分包装,不但提高了产品的售价,实际上也影响到商品的竞争力,增加了顾客的开支,更为严重的是耗费了过多的包装材料,加重了环境污染。
据统计,包装废弃物在体积上构成城市固体废弃物的30%左右,其中不能分解的塑料包装废弃物又占了1/3,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换言之,塑料制品中约30%以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形式变成了垃圾。
我国塑料包装材料约占塑料总消耗量的25%,每年约有近200万t塑料废弃物作为垃圾废弃,构成了典型的“白色污染”。
2.3日用塑料2.3.1来源日常生活中所用塑料制品占整个塑料制品的比重较大,而且比例越来越大,以一次性使塑料袋、垃圾袋和泡沫饭盒为主。
为了解塑料袋的使用情况,我们对河南省孟州市的几个大型超市进行了调查,请见下表5:表2河南孟州市各大超市日售塑料袋量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每日流通的塑料袋数目是巨大的。
我们就“塑料袋使用目的”这一问题对来自三个不同地区的300名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此题可多选,详见附录二),其中有95%的人用塑料袋来盛装热熟食,94%用于盛装垃圾,100%用于购物。
看来塑料袋已经深根与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如果没有进行合理地使用,其潜在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2.3.2危害1)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有资料表明,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还有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造成生育能力下降以及男性的雌化现象。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乙烯塑料。
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
当人们接触到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状。
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了环境,也危害了自己的身体。
2)有色塑料袋的危害据了解,长期以来,农贸市场用来装菜的塑料袋多为红、蓝、黑等有色再生塑料袋,这些塑料袋有的甚至是使用垃圾里的原料制成的,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溶剂,稍加留心就能发现,这些塑料袋发出刺鼻的怪味,袋上残存的有害物质挥发后,易被蔬菜吸收,并进入人的身体,后果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白色污染”存在着两种危害:视觉危害和潜在危害。
1)破坏市容环境。
遗弃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破坏景观,影响城市形象。
2)危害人体健康。
3)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收成。
4)危及动物安全。
散落在江河湖海及田野的废塑料碎片被动物及小生物误食,会导致生病、死亡。
3.废旧塑料处理现状“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话题,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及处理方法。
我国借鉴国外的治理经验,提出了“回收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防治”的科学决策。
自1995年以来,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1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禁止使用泡沫塑料盒的有关法规,但令人失望的是,如今大街小巷仍可看到白色塑料的身影。
废旧塑料的处理措施主要有:少用塑料、废品回收、化学利用、填埋、焚烧等。
据了解,我国大多地区还是以焚烧和填埋为主,然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口恶英。
二口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对动物的肝脏及脑也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因此,焚烧、填埋是最为下策的处理方法。
超市名称金好来生活广场蓝桂坊超市夏森超市电业大厦双汇专卖店总计日售袋量7422个5031个4654个3956个2998个240614.对策及建议我们就“白色污染”该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详见附录二),人们对白色污染屡禁不止的原因发表了不同看法。
结合群众的意见,我们经过研究与思考后提出了以下一种应对及处理模式:4.1最佳模式—综合利用模式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达1.4亿吨,塑料类占到13.5%。
然而,“没有废品,垃圾也是资源”,因此,对废旧塑料进行回收综合利用,既能减少最终垃圾处置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够有效利用资源。
4.1.1回收体系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是对废旧塑料进行综合利用的前提。
首先,政府应该对废旧塑料回收机构(垃圾场、废品收购站等)进行财政补贴调动这些机构的积极性,同时,应该鼓励个体经营废旧资源回收站,并在政策上以予优惠。
4.1.1.1回收农用地膜有效地利用“经济杠杆”鼓励农民回收废农膜,即把废农膜的收购价提高到足以使农民积极回收的水平。
为了减少运输回收废旧农膜的费用,可以以县为单位布局塑料回收厂,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倾斜,鼓励和大力支持农用塑料的回收工作。
4.1.1.2回收日用塑料对于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塑料,可以以街道、居民组为主要组织形式、已退休人员为骨干,组成收购日用废塑料的大军,组成多个收购网点并使之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