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体系对策创新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精编课件).ppt

2. 灌胃给药
在给犬灌胃时,将犬固定于特制的固定
架上,实验时将木制开口器从一侧口角放
入犬的口腔,用左手或绳子固定,右手持
12号胃管由开口器的小圆孔向咽后壁方
向不断插入,导管另一端置于一杯清水中,
若连续出现气泡,说明插入呼吸道,应立
即拔出胃管,重新操作。如无气泡,说明
没有插入气管,插至约20cm,即可到达
四、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 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的目的是,消除实验过程 中引起的痛苦和不适,确保实验动物的安全和 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是动物实验伦理的一个 重要方面。
• 应结合实验目的、实验动物种类、日龄及健康 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决定选用的麻醉剂 和麻醉方法。
• 麻醉方法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在实验 动物的麻醉中绝大多数采用全身麻醉。
精品课件
6.大动物手术时应配备麻醉师,在麻 醉过程中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如 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及时调 节麻醉药剂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7.动物在麻醉期间、手术后至苏醒期 体温会下降,应注意手术室的室温。
8. 注意术后护理。
精品课件
• 麻醉意外的抢救 原因: 麻醉药速度过快、剂量过大、麻醉过深 后果: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导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引起呼吸、心跳停止。 抢救方法: 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
精品课件
• 吸入乙醚全麻的分期 第一期:镇痛期 指麻醉给药开始到实验动物意识完全丧失的时期。此期实验动物各种反 射存在,肌张力正常,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第二期:兴奋期 指实验动物从意识和感觉消失到外科麻醉期开始的时期。实验动物挣扎、 屏气、瞳孔开大、眼球快速转动、血压明显升高、心跳明显加快、呼吸 不规则、各种反射亢进。此期应频频取开面罩,让实验动物多次呼吸新 鲜空气。 第三期:外科麻醉期 指实验动物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的时期。实验动物的呼吸由不规则 状态变为规则状态,血压和心率平稳、肌肉松弛、反射活动下降,此期 是实验操作的最佳时期。 第四期:麻醉中毒期 指麻醉过深导致实验动物处于垂危状态的时期。此期出现的时间不定,主 要表现为心跳和呼吸微弱、不规则甚至停止,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测不到。 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03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

实 数验 据动 与物 信种 息质 平资 台源
已完成 执行中 拟启动 未启动
种
政策法规
修订《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 平台运行状况的评估与监督 《实验动物福利实施方案》
技术标准规范
实验动物描述标准和规范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范;实验 动物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实验 动物描述标准和规范 实验动物新品种(系)鉴定规程;实验 动物种源单位认定办法
国家实验动物营养质量检测中心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 研究所
国家实验动物寄生虫质量检测中心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质量检测体系(省级)
黑龙江
甘肃
重庆
云南
辽宁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山东 青岛 陕西 安徽 河南 江苏 湖北 上海 浙江 江西 湖南 福建 广东
政策法规体系框架
1999
2000
我国有关实验动物法规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号令)
(国家科委1988) 《善待实验动 物的指导性意 见》2006
《实验动物出口审批办法》 (制定中)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国家科委、技监局1997) 《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 (七部局 2001)(修订中)
《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 (科技部 1998)
欧洲实验动物管理法规
《动物法》(英国) 《动物保护法》(德国) 《实验及其他科研用脊椎动物保护的欧洲公约》 《科研用动物居住和管理操作规程》(英国) 《运输过程动物福利条例》(英国) 《动物设施中的健康与安全规定》(英国)等
欧洲实验动物管理特点
欧洲各国立法 欧共体联合管理 各国政府不直接干预,与民间组织共同管理
实验动物伦理PPT课件

子,就有可能在给病人打针时候看见活人剧
烈挣扎在你面前。 说的仿佛是很有道理,
但是我心里总是转不过来。
2021
5
• 补充:我并不是偏执的动物保护者或
者圣母心泛滥。 我非常认同动物实验
的必要性,我只是觉得,像空气栓塞
这种讲讲就可以理解甚至可以归为常
识的知识,真的需要做一个这样的实
验才能说的明白么。能不能让被用作
2021
50
• “减少”就是利用体外方法或其他非生
物学方法减少活体动物使用的数量。比如 生物研究领域制备单克隆抗体,就要把一 种细胞打到小鼠腹腔里,过一段时间,让 小鼠产生腹水。这时候把腹水抽出来,腹 水中就有单克隆抗体,如此反复。现在人 们已研制出了一种体外方法,减少了小鼠 的使用量。
• @狂奔在减肥路上的肉包包:一大波键盘 圣母白莲花袭来。学校的处理方法是有问 题,但是扯到医学生拿动物做实验吧啦吧 啦就呵呵哒了。
• @智慧树下绿泡泡:我认为是否拿小动物 做实验并不重要,重20要21 的是应该给它一个 21
➢ 陕西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发布信息回应此事:
➢ “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
1 科学研究: 探测未知,发现新知识。 2 常规检测:药品、化妆品和家居用品的
毒性。 3 教学实验:验证知识,练习操作。
2021
24
科学研究
动物主要用于生物医学和心理学的实验,如疾 病的认知和模型,药物的作用和毒性,新的医疗 或手术开发。
动物实验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因此而牺牲的动物数量和造成的动物痛苦也是无
• 下手前,这货对我施展萌化攻击,狠心指 数跌得比这几天的股票还猛...
• ……“不就是观察嘛,我看别人的就行了, 干嘛一定要杀它啊!”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PPT幻灯片

2.屏障系统
实验动物生活在与外界隔离的系统内,所有进入空气都必 须经过初、中、高三级过滤器的净化处理,洁净度为10000级, 系统内应保持空气压差,不低于20~50Pa;出风口有防止空 气倒流装置。凡进入设施的物品均经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进入的实验动物也需经消毒处理。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人员 进入要经淋浴,更换无菌衣帽,进入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整套 规程进行操作。屏障系统用于饲养SPF动物或清洁级动物。
照度控制在离地1m处为150~300lx(勒克斯)较适宜,既适 应动物需要,又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和操作。
13
5.噪声
14
对人和动物的心理、生理造成不利影响的声音称为噪声。 影响实验动物的噪声主要来自外环境,如空调设备、层流 柜等发出的噪声。噪声来源还有人的活动,实验动物采食、走 动和鸣吠等。噪声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比较复杂,这主要与噪声 的性质,动物的种类、体重、习性、年龄、性别等生理和心理 状态有关。实验动物的听觉音域比人宽,如小鼠可听到人类听 不见的超声波,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噪声影响实验动物的繁育,如造成大鼠、小鼠生育力减退, 妊娠障碍和流产,甚至出现食仔现象。 噪声会引起动物生理异常。如DAB小鼠,噪声刺激5min, 其心跳、呼吸和血压都有明显升高。长时间的噪声可造成动物 中枢神经和听觉器官损害。
8
动物体温调节同时受到湿度、环境温度及气流速度的共同 影响。当体温与环境温度接近时,动物主要通过蒸发方式散 热。高温、高湿下,蒸发散热受到抑制,容易引起代谢紊乱 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因此明显增加。 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饲料、垫料易霉变,空气氨浓 度也与湿度增高有关,引起某些传染病发生,对动物的健康 不利。湿度过低,易致尘土飞扬,引起动物呼吸道疾病,影 响动物健康。当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20%时,大鼠体表 的水分蒸发很快,尾巴失水过多,可导致尾血管收缩而导致 坏尾病,表现为尾根部坏死、溃烂;湿度为40%时此病发生 率为25~30%,湿度大于60%时则不发生此病。
实验动物生活在与外界隔离的系统内,所有进入空气都必 须经过初、中、高三级过滤器的净化处理,洁净度为10000级, 系统内应保持空气压差,不低于20~50Pa;出风口有防止空 气倒流装置。凡进入设施的物品均经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进入的实验动物也需经消毒处理。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人员 进入要经淋浴,更换无菌衣帽,进入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整套 规程进行操作。屏障系统用于饲养SPF动物或清洁级动物。
照度控制在离地1m处为150~300lx(勒克斯)较适宜,既适 应动物需要,又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和操作。
13
5.噪声
14
对人和动物的心理、生理造成不利影响的声音称为噪声。 影响实验动物的噪声主要来自外环境,如空调设备、层流 柜等发出的噪声。噪声来源还有人的活动,实验动物采食、走 动和鸣吠等。噪声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比较复杂,这主要与噪声 的性质,动物的种类、体重、习性、年龄、性别等生理和心理 状态有关。实验动物的听觉音域比人宽,如小鼠可听到人类听 不见的超声波,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噪声影响实验动物的繁育,如造成大鼠、小鼠生育力减退, 妊娠障碍和流产,甚至出现食仔现象。 噪声会引起动物生理异常。如DAB小鼠,噪声刺激5min, 其心跳、呼吸和血压都有明显升高。长时间的噪声可造成动物 中枢神经和听觉器官损害。
8
动物体温调节同时受到湿度、环境温度及气流速度的共同 影响。当体温与环境温度接近时,动物主要通过蒸发方式散 热。高温、高湿下,蒸发散热受到抑制,容易引起代谢紊乱 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因此明显增加。 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饲料、垫料易霉变,空气氨浓 度也与湿度增高有关,引起某些传染病发生,对动物的健康 不利。湿度过低,易致尘土飞扬,引起动物呼吸道疾病,影 响动物健康。当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20%时,大鼠体表 的水分蒸发很快,尾巴失水过多,可导致尾血管收缩而导致 坏尾病,表现为尾根部坏死、溃烂;湿度为40%时此病发生 率为25~30%,湿度大于60%时则不发生此病。
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共81页

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 ppt课件

PPT课件
15
国家或地方实验动物主要法规、标准
•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PPT课件
16
国家或地方实验动物主要法规、标准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PPT课件
17
国家或地方实验动物主要法规、标准
• 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第四章: 生物安全与实验动物福利
• 第二十二条 实验动物发生传染性疾病时,从事 实验动物生产、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采取 隔离、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同时 报告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当发生人畜共患病时,还应当立即报告当地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
PPT课件
31
实验动物及其设施的等级
• 普通环境动物设施主要指标 • 洁净度:-• 温 度:生产设施为16-28℃,实验设施为16-26℃ • 日温差: 实验≤4℃ • 相对湿度:40-70% • 压强梯度:-• 换气次数:8-10次/h;气流速度:0.1-0.2m/s • 落下菌数:≤30个/皿;氨浓度:≤14ng/m3
Hartely豚鼠
PPT课件 新西兰兔
4
引言
• 实验用动物 • 实验动物 • 野生动物 • 观赏动物 • 经济动物
PPT课件
5
引言
• 实验动物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 定的重要支撑条件,广泛应用于医药研发、 教学实验、生物检定等方面。
• 实验动物为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 贡献。
PPT课件
PPT课件
37
实验动物及其动物实验的操作
•实验动物运输:运输实验动物时,所使用的转运 工具和笼器具,应当符合所运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 环境质量控制标准。不同品种、品系、性别和等级 的实验动物,不得在同一笼盒内混合装运。
实验动物管理与法规课件

实验动物管理与法规
——科学发展的保证
1
实验动物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的现状 实验动物立法的重要性 现有实验动物法规
2
什么是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 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 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应用于科学研究、教 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19Leabharlann 实验动物的重要性 --无菌动物的诞生
1946年,美国Lobund实验室的科学家Reyniers等人首次育成无菌 大鼠,开创了悉生生物学技术在实验动物培育领域中应用的先河,随后 无菌小鼠、兔、犬、猫、猪、羊、牛、驴、猴等无菌动物相继培育成功。
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
20
实验动物的重要性
无菌动物等同于活的分析纯试剂, 由于排除了微生物对动物实验的背景性 干扰,能够精确观察到动物机体自身的 真实反应,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高、科学 性强,因此一经问世,立刻被广泛应用 到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在此基础上育成的无特定病原体动 物(SPF级动物)更是由于不携带影响 人类和动物健康及对实验会产生背景性 干扰的特定病原体,而广受欢迎,成为 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
小鼠
大鼠
豚鼠
兔
犬
3
实验动物的特点
遗传学控制
人工培育、遗传限定、特性稳定、基因纯合
微生物学控制
无菌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清洁级 动物、普通级动物
营养学控制
营养成分均衡稳定、适口性好、无污染
环境生态学控制
恒温、恒压、恒湿、无尘、无菌、全新风、 周期光照、参数稳定、全封闭屏障环境
4
实验动物的来源
野生动物
经济动物
——科学发展的保证
1
实验动物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的现状 实验动物立法的重要性 现有实验动物法规
2
什么是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 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 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应用于科学研究、教 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19Leabharlann 实验动物的重要性 --无菌动物的诞生
1946年,美国Lobund实验室的科学家Reyniers等人首次育成无菌 大鼠,开创了悉生生物学技术在实验动物培育领域中应用的先河,随后 无菌小鼠、兔、犬、猫、猪、羊、牛、驴、猴等无菌动物相继培育成功。
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
20
实验动物的重要性
无菌动物等同于活的分析纯试剂, 由于排除了微生物对动物实验的背景性 干扰,能够精确观察到动物机体自身的 真实反应,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高、科学 性强,因此一经问世,立刻被广泛应用 到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在此基础上育成的无特定病原体动 物(SPF级动物)更是由于不携带影响 人类和动物健康及对实验会产生背景性 干扰的特定病原体,而广受欢迎,成为 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
小鼠
大鼠
豚鼠
兔
犬
3
实验动物的特点
遗传学控制
人工培育、遗传限定、特性稳定、基因纯合
微生物学控制
无菌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清洁级 动物、普通级动物
营养学控制
营养成分均衡稳定、适口性好、无污染
环境生态学控制
恒温、恒压、恒湿、无尘、无菌、全新风、 周期光照、参数稳定、全封闭屏障环境
4
实验动物的来源
野生动物
经济动物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PPT课件

连续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称为重 组近交系。 ➢ 命名:
用“x”号将两个亲代近交系动物的缩写符号连在一起 后,按顺序冠以A B C… 字母,或加上一波折号,标上阿 拉伯数字。如:CXBD CXB-1(BALB/c × C57BL/6)
14
重组近交系
第一近交系
第二近交系
AAbb
× aaBB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1
概述
➢ 实验动物是实验中的试剂,没有标准化 的实验动物将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 果。
➢ 质量控制包括遗传、微生物、环境、营 养等四个方面。
2
遗传学控制
➢ 不同品种品系动物反应不同 ➢ 实验动物分:近交系、突变系、系统杂
交系、封闭群等。
3
标准化实验动物
➢ 实验动物被称为“活的试剂”。 ➢ 遗传背景清楚,微生物控制、环境、
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是稳定的。遗传变异或基因突变的机率极低, 并及时清楚遗传变异的动物。
10
(4)近交系动物的特性
e、可分辨性 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已有分型,可根据这些位点的分型很快地将两
个外貌相似的近交系分辨出来。 f、个体性
从整个近交系动物来看,每个品系在遗传上都是独立的,在某些情 况下,品系间的差别显示在量上,而不在质上。便于筛选。 g、 分布的广泛性
9
(4)近交系动物的特性
a、同和性 在一个近交系内所有动物的所有基因位点都是纯合子,个体之间、
祖代个体与后代个体之间都是纯合子。 b、同基因性
一个近交系中所有个体在遗传上是同源的,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一 对共同祖先。个体之间可进行器官移植、皮肤移植、肿瘤移植。 c、一致性
近交系动物任何可遗传的体征都是一致的,如血型、组织型、形态 上的特征、行为的类型。如个体间出现差异,是环境不均一造成的。 d、长期的遗传稳定性
用“x”号将两个亲代近交系动物的缩写符号连在一起 后,按顺序冠以A B C… 字母,或加上一波折号,标上阿 拉伯数字。如:CXBD CXB-1(BALB/c × C57BL/6)
14
重组近交系
第一近交系
第二近交系
AAbb
× aaBB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1
概述
➢ 实验动物是实验中的试剂,没有标准化 的实验动物将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 果。
➢ 质量控制包括遗传、微生物、环境、营 养等四个方面。
2
遗传学控制
➢ 不同品种品系动物反应不同 ➢ 实验动物分:近交系、突变系、系统杂
交系、封闭群等。
3
标准化实验动物
➢ 实验动物被称为“活的试剂”。 ➢ 遗传背景清楚,微生物控制、环境、
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是稳定的。遗传变异或基因突变的机率极低, 并及时清楚遗传变异的动物。
10
(4)近交系动物的特性
e、可分辨性 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已有分型,可根据这些位点的分型很快地将两
个外貌相似的近交系分辨出来。 f、个体性
从整个近交系动物来看,每个品系在遗传上都是独立的,在某些情 况下,品系间的差别显示在量上,而不在质上。便于筛选。 g、 分布的广泛性
9
(4)近交系动物的特性
a、同和性 在一个近交系内所有动物的所有基因位点都是纯合子,个体之间、
祖代个体与后代个体之间都是纯合子。 b、同基因性
一个近交系中所有个体在遗传上是同源的,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一 对共同祖先。个体之间可进行器官移植、皮肤移植、肿瘤移植。 c、一致性
近交系动物任何可遗传的体征都是一致的,如血型、组织型、形态 上的特征、行为的类型。如个体间出现差异,是环境不均一造成的。 d、长期的遗传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障 体 系
种源地
源
中源发资资
子库基心基Fra bibliotek源源中
地
地
开开
心
发发
种
政策法规
修订《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 平台运行状况的评估与监督 《实验动物福利实施方案》
技术标准规范 实验动物描述标准和规范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范;实验 动物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实验 动物描述标准和规范 实验动物新品种(系)鉴定规程;实验 动物种源单位认定办法
二、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政策解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要点: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八章 附则 军队系统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参照本条例
执行
二、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政策解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修订情况
2001年立项,开始修订工作。主要修订内容: 1.明确了实行许可证制度 2.配合国家标准的实施,增加了质量检测的规定 3.在原仅对运输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经营
检测机构审查细则》 《省级实验动物质量
科技部条财司2000
则》 检测机构技术审查准 《省级实验动物质量
科技部条财司1999
种子问题的处理意见 放过程中有关实验动 《关于当前许可证发
科技部条财司1998
种实施细则》 物种子中心引种、供 《国家啮齿类实验动
《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 (科技部 1998)
二、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政策解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发布施行, 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2号》(简称“2号令”)
--在2004年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视 同为行政法规予以保留。
二、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政策解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
直属大专院校
委
教育委厅局 地方所属大专院校
直属大专院校
直属研究院所
军队系统 医学动管会
各军区卫生部 军区所属卫生单位
直属研究机构及院校、医院
政策法规体系框架
总体框架
类别
文件名称
法律
地方法律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部门规章 国务院批发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多部门联发 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质量保障实体验动系物种框质资架源共享平种台建质设保障体系
实
国 家
国 家
实 验
实 验
实 验
实验●●实验
实 验
野 生
实 验
实 验
验
啮遗禽兔用犬灵水动用用
动
齿传类种小种长生物低家
物 质 量
类工种质型质类生种等养 实程质资猪资种物质动动 验小资源种源质种资物物 动鼠源基质基资质源种种
保
物资基地资地源资开质质
二、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政策解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要点: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进口与出口管理 1.进口遵循登记制度 2.出口实行审批制度
二、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政策解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要点:第六章 从事实验动物的人员 1.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有资质的人员 2.人员资格认可制度 3.人员健康要求 4.要求人员爱护动物,不得虐待
二、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政策解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要点:第三章 实验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控制 1.引入新(野生)动物要隔离检疫 2.对预防接种的规定 3.对患病动物及传染群体的处置
二、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政策解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要点:第四章 实验动物的应用 1.根据科学需要,要使用、选用合格、合适的 实验动物 2.实验动物的背景资料要齐全 3.实验动物运输要规范
实 数验 据动 与物 信种 息质 平资 台源
已完成 执行中 拟启动 未启动
人才队伍
人才培训体系 网上考试平台
资质评价
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质量检测体系(国家级)
国家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检测中心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国家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检测中心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国家实验动物环境检测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组织机构体系框架
主管部门 行业部门
中介机构 地方主管部门 地方行业部门
单位
地方所属卫生单位
卫生部
医学动管会
卫生厅局
地
直属科研院所 直属大专院校 药品检验系统
科 药品监督管理局
方
药监局
药品研发与生产单位
学
科
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单位
技
技
地方所属农业单位
术
农业部
动管会
部
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
厅
农业委厅局 直属科研院所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单部门制发 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
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
地方规章
各地方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细则等
部门文件
国务院各部门有关实验动物管理文件
技术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实验动物标准(83项) 医学实验动物标准
地方标准 各地方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等标准
发布机构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发布 科技部等七部局联合发布 国家科委、技监局联合发布 科技部 卫生部 地方政府 各行业主管部门 国家质检总局 卫生部 各地方技术质量管理部门
国家实验动物病理检测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国家实验动物营养质量检测中心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 研究所
国家实验动物寄生虫质量检测中心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质量检测体系(省级)
黑龙江
甘肃 重庆
云南
辽宁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山东 青岛
陕西 河南
安徽
江苏
湖北
上海
浙江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东
《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 (七部局 2001)
政策法规体系框架 科技部管理法规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号令) (国务院批准发布 国家科委 1988)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科委、技监局 1997)
《实验动物出口审 批办法》
《关于善待验动物 的指导性意见》
科技部条财司1999
我国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体系
二○○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主要内容
一、我国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体系框架
1.组织体系 2.政策体系 3.保障体系
--种质资源保障体系 --质量控制保障体系
二、主要政策法规解读
三、即将出台的政策性文件
一、我国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体系框架
1.组织体系 2.政策体系 3.保障体系
--种质资源保障体系 --质量控制保障体系
要点:第一章 总则 1.规范了实验动物的定义 2.明确了管理体系 3.确立了实验动物实行质量监督和质量合 格认证制度 4.明确了应设立国家实验动物标准
二、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政策解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要点: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饲育管理 1.划分了实验动物四个等级 普通级 清洁级 SPF级 无菌级 2.规定了基本的饲养管理SOP: 定期的质量监测制度、设施、种质资源、饲 料、饮水、垫料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