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巴金

合集下载

巴金《繁星》赏析(部编本四年级上册)

巴金《繁星》赏析(部编本四年级上册)

巴金《繁星》赏析(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繁星/巴金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的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

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的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写作背景:《繁星》写于1927年作者赴法留学途中。

作品中三次写繁星,由于主观条件(年龄阅历心情)和客观条件(时间地点氛围)的不同,表现出的意境和感受就不同。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作者使客观景物染上自己的感情,又回转来化成了有情物,物与我融而为一,让人们从鉴物之情中,了解到散文抒情主人公——“我”之情。

第一次是在自家院子,卧看时,所见的天空有限,显得深而且远,因此有回到母亲怀里的感觉。

第二次是在南京的菜园地,作者当时挣脱出了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大的天地中,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因此觉得星星很亲切,光明无所不在。

第三次是在海上,船动星移,追引起梦幻之感。

去国之际,对未来有种种设想,又有淡淡的乡愁,不由又回忆起童年来了。

繁星巴金课堂笔记

繁星巴金课堂笔记

繁星巴金课堂笔记整理
1.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巴金,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繁星》。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2.梳理文章结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描述了“从前在家乡
夜晚望星天”、“三年前在南京每晚看见星群密布的蓝天”、“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的情景。

3.重点段落分析:文章中多处运用了比喻和联想,如“我仿佛看
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睛”等,这些描写不仅突出了星星的数量多及星星之间的距离小,而且表现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和亲近感。

4.感受作者心境:通过描写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观星经历,表现了
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同时,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赏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

5.归纳总结:文章以时间为序,通过描述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
赏繁星的情景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以上是繁星巴金课堂笔记的整理。

2020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繁星作者简介巴金素材新人教版

2020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繁星作者简介巴金素材新人教版

作者巴金及相关资料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

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

巴金繁星教学设计(优秀3篇)

巴金繁星教学设计(优秀3篇)

巴金繁星教学设计(优秀3篇)巴金《繁星》教学设计1一、按照要求读课文:1、初读课文,标注小节,生字词注音2、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三读课文,在笔记本上写下疑难问题二、完成预习书面作业:1、抄写词语2遍纳凉半明半昧摇摇欲坠萤火虫霎眼2、作者看到繁星时,有怎样的感受呢?摘录相关的句子。

教学设计: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出作者对繁星的那种特殊的感情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教学方法:朗读、赏析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最震撼人心的:一件是天上的星空,还有一件就是我们心里高尚的道德标准。

为什么星空能震撼人心,当我们仰望星空,望见那漫天繁星时,又会有何感受呢,让我们走进巴金的星空。

(板书)二、整体感知1、读完全文后,你觉得作者对繁星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能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吗?(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极度的热爱)2、用圈点的方法,圈划出显示作者行文思路的词语。

(先写了、后写了: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从前在家乡——三年前在南京——如今在海上——又一夜在船上好处:层次清晰、脉络分明3、用四字短语的形式概括这四幅画面:夏夜星天——静夜星光——海夜星空——夜空星座三、体悟感受1、这三次观赏繁星的时间、地点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请画出文章中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结合原句试着进行归纳)【分析】从前——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母亲的怀抱的特点:幸福、温暖)三年前——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和我谈话一样。

(光明、朋友、谈话:亲切、友好)如今——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霎眼、母亲的怀里:迷醉、满足、惬意)一夜——巨人还在跑呢(新奇、惊喜)2、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繁星呢?(背景介绍)对家乡的、母亲的思念,对光明的追求繁星——光明、友谊、自由、爱,作者对繁星的爱其实就是对自由与光明的爱(借物抒情:含蓄而美好)3、作者描绘了四幅图,比较这四幅图,找找它们的不同。

《繁星》阅读赏析

《繁星》阅读赏析

《繁星》阅读赏析
《繁星》是巴金的一部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部小说的深入阅读,我深感其文学价值和情感厚重。

以下是对《繁星》的一些阅读赏析:
首先,巴金以独特的叙事手法贯穿全文,以星辰为线索,将主人公的一生串联起来。

这种线性的叙事方式让整个故事流畅自然,读者仿佛随着星星的轨迹,穿越主人公的一生。

这样的叙事结构既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又使故事更具有艺术感和思考深度。

其次,小说中充满了对人性和情感的描写。

主人公在经历各种人生波折时,展现出坚韧和顽强的品质,这使读者对人性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作者对于家庭、友情、爱情等情感的处理也令人感动。

这种情感的真挚表达使小说更富有温暖和人情味。

另外,巴金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的描写,将主人公的个体命运与大时代的变迁相互交织。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这种历史与个体命运的交融,使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家族史诗,更是对整个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

最后,小说中的语言运用也是巴金的一大亮点。

他的文字简练而有力,充满了诗意。

通过对星辰、自然景色的描绘,作者巧妙地传递了对美
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这种细腻的语言处理,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感人,让读者沉浸其中。

总的来说,巴金的《繁星》是一部兼具文学深度和情感丰富的作品。

通过对人生、历史和情感的多维度描写,作者打破了传统叙事模式,创造出一部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文学之作。

读完《繁星》,我对巴金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情感的敏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巴金《繁星》

巴金《繁星》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 佛看见 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 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在作者的眼里,天上那许多认 识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 想,它们走近“我”,同“我”交谈。 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 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 无穷的遐想 。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
1. 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观察繁星的感受 的语句。
2. 理清文章结构,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 安排内容的?用横线划出相关的词句。
作者三次看繁星是在何时、何地?请同学们找出 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
从前 家乡 密密麻麻的繁星
三年前 南京
静寂的夜,一片 菜园
拟人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 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 们在小声说话。”
排比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 是梦幻的。”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 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 飞舞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 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做 “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
例:星群密布

)(
)(

3、复习词语: 纳凉 星群密布 静寂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拓展延伸:
梵 高 《 星 空 》
几 米 《 星 空 》
关于星星的诗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节选)
作业设计 巩固练习:
1. 诵读课文第三段。 2. 归类摘抄课文中含有比喻、拟人、排比等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 ,是梦幻的 。

巴金《繁星》课文原文(苏教版七上)

巴金《繁星》课文原文(苏教版七上)

巴金《繁星》课文原文(苏教版七上)
繁星
巴金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

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
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

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

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

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927年1月
写作背景。

巴金散文《繁星》

巴金散文《繁星》

巴金散文《繁星》《繁星》是中国文学巨匠巴金的散文作品之一。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繁星》这篇散文的内容,并对其中的章节进行细化。

以下是本文档的内容:【导语】巴金的《繁星》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星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正文】【第一章:星空下的思考】《繁星》以一个夏夜的星空为背景,描绘了作者躺在院子里仰望星空时,内心所发生的思考与感悟之情。

【第二章:人生的苦乐】作者借着星星的光芒,回忆起自己经历的一段人生旅程,展现了生活中的苦与乐,以及人生的起伏与心境的变化。

【第三章:人与自然】巴金在《繁星》中通过对星星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互动与相互依存。

【第四章:生命的意义】通过对星星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思考,巴金提出人应当在有限的生命时间中去追寻自己的价值和梦想,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五章:生活的真谛】《繁星》中引用了许多作者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真实生活中的智慧和谦卑,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细资料请参阅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知识产权注释:指人们在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创造的智力成果所带来的权益保护。

2:法律名词:版权注释:指对文学、艺术等著作权利的保护,使著作权人可以享有其著作作品所得到的利益和声誉。

3:法律名词:侵权注释:指未经著作权人允许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修改他人著作权作品的行为。

【全文结束】【附件】课文《繁星》相关资料以及巴金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请参阅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知识产权注释:指人们在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创造的智力成果所带来的权益保护。

2:法律名词:版权注释:指对文学、艺术等著作权利的保护,使著作权人可以享有其著作作品所得到的利益和声誉。

3:法律名词:侵权注释:指未经著作权人允许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修改他人著作权作品的行为。

【全文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星巴金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

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

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

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

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那云,那天,那季节的摆钟
阳,一抹红润成为黄昏里最后的一道色彩,雪白的云儿,曼舞在天边,飘向远方前,它恋上了温暖的彤红,这是时光留给天边最好的灵动——
我喜欢旭日东晟,晨曦初上,那含羞的天边,有我新的畅想。

我喜欢独自睹山看景,踏山览境,翘首远望着斑斓的季节,赋予自然地一切恩赐。

那连连山脉还在天空下呈现着安详,漂离的云彩,盛开在它的身旁——云,停留了急促的脚步。

我喜欢夕阳西下,晚霞满天,那含羞的天边,有我心的畅想。

我喜欢独自看海,临滩小憩,翘首远望着斑斓的季节,赋予自然地一切恩赐,那无际的海水在拍打海岸后,终于在宁静的天空下寻找到安详,漂离的云彩,舒张在海的臂膀上——云,收去了离去的脚步。

——是哪天遥远而神秘的景象,给我我无尽的遐想.......
此时,秋叶瑟瑟,秋意绵,今日的季节变得有点沉重,雁群们不得不为远行,打点好一切的装备,大雁南飞,只为寻找带有希望的地方。

这些事,人们怎么会明白的太多呢!亦或是,在每一个季节来临之前,大多数的人也会有自己等待的苦衷吧!更没有人会懂,我要追寻什么样的季节.........
四季的剪影,那匆匆时光里不停摇动的摆钟——
春在复苏着新的生命,他有的是希望,浩浩汤汤里留了满眼新绿的景象。

夏上演着繁华的从容,醉美的荷塘,一晚勾月印在水面上。

孕育着枫叶秋红的景象,雨没有了传入耳畔的轰鸣,无奈的落叶,留了一地的斑驳。

时令的最后一个季节,它素裹着满地的白霜,亦或许是为了萧瑟的景象找个最完美的借口。

天边传来唤声,不能永久,就让我的风景暂得凋零,无助的悲啼,是树上传来的鸟鸣,无数的星空都有着不同的流行坠亡天际,给你践行,给季节践行,只把丰盈的果实,溢满在自己的心底深处。

当那云,那天,那季节的摆钟被流星划过,又被尘封时,我一个人回味着淡淡的寂寞,淡淡的那点孤寂,在一点点的发凉,我知道,这只是为了更好的储存着瞬间已消失的永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