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7北京市西城区1.11语言积累与运用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18年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 文学常识汇总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2018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文学常识汇总中考文学常识汇总一、考查范围参见《考试说明》附录4“作家作品”和附录5“名著阅读”中的文学常识整理。
共有23位作家,4部文学作品,9部名著。
二、考查内容1.作家部分要求记住朝代(国别)及评价,代表作品等。
2.文学作品部分分为两类,一类是《水浒传》和《西游记》等九部名著,这两部作品要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要真正阅读原著才能完成相关试题。
另一类是除了这九部作品之外的其他四部作品,这些作品考查主要和教材相联系,只要对教材中选自该作品的相关篇目情节非常熟悉就能完成试题。
附录一:《考试说明》中的文学常识整理作者名号朝代(国籍)篇目及评价第 2 页第 3 页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五柳先生传》《饮酒(其五)》王维《使至塞上》李白《渡荆门送别》《行路难(其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刘禹锡《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字希文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世称“范文正公”《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欧阳修字永叔号宋代文学家《醉翁亭记》第 4 页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登飞来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词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陆游号放翁宋代爱国诗人《游山西村》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代爱国词人《南乡子·何处望神州》第 5 页豪放派词人《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天净沙·秋思》吴敬梓清代小说家《范进中举》选自小说《儒林外史》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济南的冬天》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春》郭沫若原名郭现代诗人,学《天上的街市》《雷电第 6 页开贞者颂》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大师雨果法国作家《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契诃夫俄国作家《变色龙》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表扬手法为“赋”“比”“兴”。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1.本试卷共8 页,共五道大题,20 道小题。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考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正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生3.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余试题用黑色笔迹署名笔作答。
知5.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7分)1.阅读文段,达成( 1) - (4)小题。
(共 8 分,每题 2 分)在语言运用中,有时灵巧地变换一下语序,会产生特别的表达成效,使语言顿显“亮色”。
相传曾国藩带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屡败屡战”,曾国藩欲上书朝廷言及此事,幕僚李元度将其颠倒词序改正为“屡败屡战”。
这么做,虽然有狡辨..之嫌,却在表述上化拙.劣为高妙,突显出一种不畏挫折、奋勇作战的精神。
结果朝廷不只没有处罚他,反而持续重用他。
1936 年 10 月,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发布演讲时说:“很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①)这句湎怀先生的话,巧换语序,互为比较,把鲁迅先生的斗士风范和铮铮铁骨..勾勒了出来。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②)人家说了也不必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是闻一多先生的决断..。
他将“说”与“做”的语序进行变换,鲜亮地表现了其崇高的人品涵养和思想境地。
相同,古典诗歌的语序变换艺术,也堪称气象万千(③)奇光异彩。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此中的“路八千”正常语序应为“八千路”,颠倒为“路八千”是为了与“九重天”押韵,这样才符合格律诗的要求。
而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行宫见月悲伤色,夜雨闻铃肠断声(④)正常语序是“行宫见月色悲伤,夜雨闻铃声断肠”,这就不像诗而像散文了,诗人改变了诗句的语序,赋与..了诗句节奏感、乐律美,开辟了诗句的境界,产生出更为激烈的艺术感染力。
北京市西城区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2017.7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
(24分。
8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虽然说,书法具有现代艺术精神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也不等于说它就是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提倡纯粹的独立视觉表现形式,它可以忽略题材或内容的介入。
而书法创作既不能离开所书写的文字内容,也不能打破文字规范本身对它的束缚。
书法是伴随中国文字延续下来的独特的文字造型的表现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只有书写形式或风格的多样化,一旦离开了文字本身,书法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有一些纯粹追求形式而自我标榜的所谓“现代书法”,实际上已经和书法毫无关系。
也许它们能够拓展出艺术范畴里的新品种,但那毕竟是另外一种视觉造型形式了。
历代书法家中,几乎没有纯粹的职业书法家。
“书法家”不过是文人骚客或官宦达人体现其文字表现技能特长的最后称谓。
书法是这些人实用而又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他们交流思想、记录才情、互通信息的一种载体。
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当有了使用者个人情感的不断赋予之后,仿佛在不经意之间就推动了一个艺术门类的形成和发展。
所以,书法是发自创作者自身心灵感悟的艺术,是中国文人思想和灵魂的体现,这也是书法家区别于“写字匠”的原因所在。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信息的交往和留存进入一个无笔时代将变成可能,所有文字也都可能被键盘所操控。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把书法艺术真正高质量地传承下去,就要端正我们现有的一些认识。
学习书法,临帖勤练是掌握书法技巧的最基本方法,是用不着多谈的基本常识。
但仅仅是多临多练,是培养不出书法家的,真正的书法也不是练字练出来的。
(取材于肖若《中国书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纯粹.(cuì,纯净无杂质) B.束缚.(fù,捆绑)C.拓.展(tà,开辟) D.范畴.(chóu,种类)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词语替代的一组是书法是伴随中国文字延续下来的独特的文字造型的表现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只有..书写形式或.风格的多样化,一旦..离开了文字本身,书法也就.不存在了。
2017~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1.(1)文中【甲】【乙】处选填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B.C.D.(2)下列对文中画线字“匹”和“仍”的笔画表述全正确的一项是A.B.C.D.阅读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继京剧、珠算等项目之后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二十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
农民借助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应乃【甲】(致 至)合一的状态。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成为时间坐标,也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守有为。
孔子像农民那样观察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他为此引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
节气气节,仍是今天人们生存的重要问题;我们是否把握了时间的节气?我们是否把握了人生的节点?我们是否为社会、技术一类的事物裹挟,而对生物世界,天时地利等失去了感觉,以【乙】(至 致)无知于道法自然的木质,从而失去先人那样的精神气节?节气不仅跟农民农业有关,不仅跟养生有关,也跟我们每个人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探索有关。
普通人只有了解节气的诸多含义,才能理解天人关系,才能提升自己在人生百年中的地住。
在立秋时需要有谋划意识,在小寒时需要有经纶意识,在大寒时需要修省自己……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
【甲】致 【乙】至 裹挟(xié) 修省(xǐng)【甲】至 【乙】致 裹挟(jiā) 修省(shěng)【甲】致 【乙】至 裹挟(jiā) 修省(shěng)【甲】至 【乙】致 裹挟(xié) 修省(xǐng)“匹”的第二笔“撇” “仍”的第四笔“横折折折钩”“匹”的第二笔“撇” “仍”的第四笔“撇”“匹”的第二笔“竖折” “仍”的第四笔“撇”“匹”的第二笔“竖折” “仍”的第四笔“横折折折钩”2.2017年12月同学们欣赏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亲身感受了戏剧的魅力。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2018.1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材料一(1)书房,即读书、写字用的房间;古代称“书斋”,是住宅内专门作阅读、自修或工作之用的房间,且往往寓有高洁清雅之意。
基辛格曾这样描述毛泽东的书房:“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全能领导人的会客室。
”(2)世上最有“文化”之处,莫过于书斋。
古代书斋非现代人功利性学习和读书充电的求上进,求富,求贵的用功场所,而是资财具足,闲雅玩赏,妙用鉴裁的精神生活方式。
端砚涌岩泉,焦桐鸣佩玉,不知身居尘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在“闲”的概念下,个人的生命重心撤离于世俗世界,因而其生活经营逸脱于世俗世界的名利经营,转而构成一套“雅”的生活文化。
(3)古代精英文人们营造的精神意象就是以“书斋文化”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文人,即使家徒四壁,没有厅堂,也会有简陋的书斋。
(4)在生活中开辟一个非世俗的空间是士人生活的重点,这个空间规模的大小不一,但其作为隔离世俗,容纳自我,营造清闲的意义则一。
无论规模大小,耗资多寡,不同格局的空间经营都显示出一个共同的趋向:空间是一个隐退的据点,是离异于世俗社会的一个场域,他们意图借此空间的经营,作为“退出”社会后的寄身之所;或者可以说,这种空间的经营本身就是一种非世俗人生的根据和起点。
(5)由此可以清楚看出生命“意境”的具体化,即在新的时间与空间架构上,人的感官与长物.....相互交融的结果。
时间与空间观的重新建构,开辟一个非世俗时空,这是闲雅生活的基础。
书房当是这样闲来读书的空间,享受无比,古人称书房为“琅嬛福地”,而书斋也成为读书人精神的巢穴,心灵的港湾。
(6)然而如今,书房的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文人著书品茗的地方,演变成了多元化空间;成为办公环境的延伸,成为创造财富的特殊空间,成为上网读到万卷书籍、聊天、玩电子游戏的专属之地……总之,书房已成为当代人学习,思考,阅读,工作,决策,会晤的综合场所。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2018.7本试卷共 8 页,15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考生务必然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b5E2RGbCAP第I 卷一、阐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
(24 分。
8 小题,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 题。
此刻社会,有相同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闪避,那就是浮躁的风气。
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
浮躁,是丧失定力,人云亦云;....是心急如火,谋利钻营;是虚夸诞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
人生在世,谁都有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
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迫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p1EanqFDPw浮躁之风流行,经常就会出现:为官者希望青云直上,为学者希望一步到位,为商者希望夜暴富,为艺者希望一举成名。
也简单形成一些结果:让寂静的人生、优秀的产品等,渐渐变得稀有起来;一些工程因为求快而忽视细节和质量,以致事故多发、屡次折腾、劳民伤财。
而那些成天忙碌赶场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忧如勤奋忙碌,到....头来经常难成大事。
DXDiTa9E3d今天的社会日异月新,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也不要忘记,变动之中也有恒定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
即即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到了创新的风口,若是没有扎实坚固的知识和技术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坚固的。
希望着步登天、一劳久逸,只能是忧如梦话。
RTCrpUDGiT《道德经》中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辈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定避开吵闹,拒绝诱惑,除去急躁,静心定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专题七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易考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导读素材北师大版2

2017益阳易考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导读(一)重要文学常识古代作品1.《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书,保存了不少古代的神话。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2.《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书籍,共20篇。
相传为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所作,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是孟轲及其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5.《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立身行事的一部历史典籍。
晏子,名婴。
(《晏子使楚》)6.《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卷,分为十二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唐且不辱使命》)20147.《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著。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
8.《水经注》:为北魏郦道元所著,是一部记录我国水道、地理古迹、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的地理学专著。
(《三峡》)9.《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
相告为晋干宝所整理。
干宝,东晋史学家。
(《李寄》)10.《世说新语》:为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所著,主要记录魏晋时期的人物和事情。
(《周处》)11.《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讽刺小说,深刻抨击了腐蚀世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范进中举》)12.《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所著,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品想象丰富奇特,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狼》)古代作家1.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期鲁国人,后世称“至圣”,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其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20152.孟子:名轲,后世称“亚圣”,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施行“仁政”“王道”。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复习清单1.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2.了解作品的名称、作者、体裁、典型情节和主体内容,了解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典型语言、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
3.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语言等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真题回放【例1】(2016·北京)名著阅读。
(共10分)1.下面是《论语》中的九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学习的,有论述治国之道的,也有论述其他内容的。
请你将论述学习和治国之道的语录分别都挑出来。
(只填序号)(2分)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③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⑤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⑦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⑧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⑨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述学习的语录:论述治国之道的语录:【答案】①⑤⑧②⑥⑦【试题解析】围绕《论语》中谈到的“治学”和“治国”两个主题,考查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德为政、依法治国思想的了解。
【解题指导】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能把“治学”“治国”以及其他内容进行区分,能读懂作品。
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①,又如《②》中的③。
(3分)【答案】①寿镜吾先生②藤野先生(③藤)野【试题解析】考查《朝花夕拾》中的篇名和主要人物。
【解题指导】把握作品的人物,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思想。
3.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回答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