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黄III标三分部毛蓬岗隧道钻爆设计与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钻爆法施工组织设计

钻爆法施工组织设计

因为铰接式自卸汽车最高设计
车速比整体车架式自卸汽车同吨位 时一般要低10~20km/h,载重量 与自重比值上Stare 1491型自卸汽 车的优势,特别是VolvoA25C车长 长了近 500mm,这对隧道的断面 宽度来讲,是十分不利的。单台购 置价相比,又是1:4.77的关系。
另一方面的问题,则是排气污染 问题。洞内作业的机械,应毫不犹豫 地装设废气净化装置,以便尽一切努 力保护洞内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如 果短时间内实在无法解决加装废气净 化装置的话,应加大洞内通风量作为 补偿。其计算参数为:
2、复合式衬砌由一次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 组成,两层之间设防水隔离层。
3、一次支护主要由喷射混凝土、钢筋网、 钢拱架(工字钢、网构钢拱架)锚杆组成,一 次支护承受全部地层荷载,二次模筑衬砌是承 受流变荷载和安全储备,其厚度基本不随地层 的变化而改变。如铁路隧道一般都是30厘米厚。
4、及时进行初喷是改善围岩受力的重 要措施,然后复喷。
钻爆法施工组织设计
一、钻爆法施工必须遵守的四项原则
1、光面爆破 2、喷锚支护 3、信息化施工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 4、动态管理:做到及时支护、及时量 测、及时反馈、及时修正。
二、钻爆法施工必备的条件
1、机械设备必须配套形成作业 线,隧道的安全、优质、快速施工 的关键在于机械设备的投入,投入 量起码是工程造价的25%左右,机 械投入量所产生的产值一般为5~10 倍机械的投入造价。
1、硬岩首先用全断面法开挖
2、软弱岩用正台阶法开挖
3、断层软弱带大断面可用中隔 壁法(CD)法、中隔壁交叉临时仰 拱法(CRD法)、眼镜工法等, 半 断面法禁止使用。
4、稳定工作面可用小导管超前注 浆法
六、施工过程中的四条主作业线

隧道钻爆施工方案

隧道钻爆施工方案

隧道钻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工程旨在通过钻爆法施工,完成隧道的掘进工程。

工程地点为[具体地点],隧道设计长度为[具体长度],断面形状为[形状描述,如圆形、马蹄形等],隧道设计使用功能为[交通、水利等]。

施工过程中需保证隧道结构安全稳定,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二、施工前准备详细了解地质勘察报告,掌握隧道沿线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

根据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包括钻机、炸药、雷管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

三、钻爆施工流程布置钻孔位置,按照设计要求的孔位和孔深进行标记。

使用钻机进行钻孔作业,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设计要求。

钻孔完成后,进行装药作业,按照设计要求的炸药量和配比进行装填。

设置起爆网络,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进行爆破作业,根据现场情况调整爆破参数。

爆破后进行通风排烟,确保洞内空气质量满足作业要求。

对爆破后的洞壁进行清理和支护作业,确保隧道稳定性。

四、钻孔技术与要求钻孔前应对钻孔位置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孔位准确。

钻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孔径和孔深,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钻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地质变化,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五、爆破材料与管理爆破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爆破材料应存储在专用仓库内,严格执行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措施。

爆破材料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禁违规操作。

六、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安全。

施工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爆破作业前应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七、质量监控与验收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竣工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确保隧道结构稳定、安全可靠。

八、环境保护与治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隧道钻爆法施工案例

隧道钻爆法施工案例

隧道钻爆法施工案例
隧道钻爆法施工是一种常见的隧道施工方法,以下是一个隧道钻爆法施工的案例:
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隧道,全长 2000 米,隧道穿越山体,地质条件复杂,有断层、溶洞等不良地质。

施工方案:采用钻爆法施工,先进行洞口开挖和支护,然后进行隧道主体的开挖和支护。

施工工艺:
钻孔:采用钻孔机在隧道岩壁上钻孔,钻孔深度和间距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装药:将炸药装入钻好的孔中,根据地质条件和爆破要求确定炸药的种类和用量。

爆破:在装药完成后,进行爆破作业,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和振动会将隧道岩壁破碎。

通风:爆破后,需要进行通风,将隧道内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排出。

出渣:通风后,使用挖掘机等设备将爆破产生的石渣清理出隧道。

支护:在隧道主体开挖完成后,进行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

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和装药,确保爆破效果符合要求。

加强通风管理,确保隧道内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严格控制出渣量和出渣速度,避免对隧道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加强支护施工质量控制,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采用钻爆法施工,该隧道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杭黄铁路爆破工程设计方案

杭黄铁路爆破工程设计方案

杭黄铁路爆破工程设计方案杭黄铁路爆破工程设计方案一、背景概述杭黄铁路,是指杭州至黄山间的一条铁路线路,全长累计约300公里。

该铁路的建设对于推动浙江和安徽两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然而,在该铁路的入口处存在许多岩壁,导致坍方和地质灾害频现,严重影响了铁路的正常开行和运营。

因此,进行针对性的爆破工程成为必要的选择。

二、爆破工程的设计过程2.1 工程地质勘察在进行爆破工程设计前,首先需要了解岩壁的构成、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元素化学成分等方面的资料。

依据地质勘察数据,制定出爆破设计方案,选择爆破要点和参数,确定炮孔类型、排列方式,配合采用合适的爆炸物品和起爆措施、爆破序列等,以达到分块炸下的目的。

2.2 爆破机械设备选型合理的爆破机械设备可更好地控制爆炸能量、效果和炮孔的准确定位。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炸孔要求,本次爆破采用了锁口破碎机和压路机进行施工,以实现对爆炸物品的均匀分布和岩石形态的合理控制。

2.3 爆破物品的选择针对该项目的情况,我们选取了不同级别和性质的爆炸物品,在控制爆破炮孔周围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爆炸效果。

2.4 爆破效果评价爆破效果评价是爆破工程结束后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主要通过对现场进行检验和数据分析展开评估,评估的对象包括破碎率、破碎块度、振动峰值及临界速度等。

同时,施工操作人员还将根据现场环境和地质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最优化的方法提高爆破功效。

三、工程施工的具体步骤3.1 选定炮孔和布控装置根据掌握的岩壁情况,选定炮孔出口的位置,并在地面上标记出各孔的位置和孔距,并做出炮孔定位图和炮孔排布图。

通过实际地形和地貌特点的观察及地质锤具测量得出的岩层地质资料,并进行现场勘查模型验证。

3.2 爆破物品的选择与放置在炮孔中依次加放上级爆破物品和首炮引爆物。

通过变量卡控制平台,确定引爆时间,保证首次引爆的精度,保证爆炸效果。

3.3 爆破实施过程在进行爆破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安全事项的控制。

钻爆法施工工序

钻爆法施工工序

钻爆法施工工序
钻爆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开挖方法,其主要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测量放线:在隧道掘进前,需要进行测量放线,以确保隧道的中线和水平位置的准确性。

2. 施作超前支护:在隧道开挖前,需要施作超前支护,以提高隧道开挖后的稳定性。

常见的超前支护包括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超前中管鹏等。

3. 掌子面采用风枪钻孔并安放炸药:在施作超前支护后,需要进行掌子面钻孔和安放炸药。

钻孔需要采用风枪进行,以便于在炸药爆炸时形成足够的冲击力,使岩石崩裂。

4. 爆破后通风排烟,出碴:在爆破后,需要进行通风排烟,以便于排除爆破产生的烟雾和灰尘。

同时,需要出碴,以便于隧道的掘进。

5. 掌子面排险,并初喷,安设钢架,施作防水层:在隧道掘进后,需要进行掌子面排险,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

同时,需要进行初喷,以便于巩固岩石。

最后,需要安设钢架,以便于支撑隧道的结构,并进行防水层的施工,以便于保护隧道的壁面。

钻爆法施工工序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隧道规模、工期要求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

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

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依据 (2)1.2 工程概况 (4)1.3 施工目的和意义 (4)二、隧道工程基本知识 (5)2.1 隧道设计原则和要求 (6)2.2 隧道施工方法选择 (7)2.3 隧道施工设备选型 (8)三、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 (9)3.1 施工准备 (11)3.1.1 技术准备 (12)3.1.2 物资准备 (13)3.1.3 人员准备 (13)3.2 隧道开挖 (14)3.2.1 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16)3.2.2 确定开挖方式 (17)3.2.3 开挖过程中的监测与控制 (17)3.3 隧道支护 (19)3.3.1 支护结构设计 (21)3.3.2 支护施工方法 (22)3.3.3 支护效果检测与评估 (23)3.4 隧道施工通风与排水 (25)3.4.1 施工通风布置 (27)3.4.2 排水系统设置 (28)3.4.3 通风与排水设备的选型与安装 (29)3.5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31)3.5.1 安全规章制度制定 (32)3.5.2 安全教育培训 (33)3.5.3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 (34)四、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案例分析 (36)4.1 案例背景介绍 (37)4.2 案例实施过程 (39)4.3 案例效果评价 (39)五、结论与展望 (41)5.1 结论总结 (42)5.2 发展与应用展望 (42)一、前言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隧道建设日益增多,为满足隧道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效率要求,本文提出一种隧道三级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案。

该方案旨在优化隧道开挖工艺,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风险,确保隧道安全顺利地投入使用。

1.1 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守了国家及地方关于隧道建设、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参考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等国家及行业标准,确保施工方案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隧道钻爆方案

隧道钻爆方案

隧道钻爆方案当隧道围岩用风镐难以开挖时,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降低振动强度,隧道Ⅲ级围岩采用预裂爆破结合光面爆破进行施工,V、IV级围岩松动控制爆破进行施工。

A. 准备作业1)根据围岩类别构造及现有的爆破器材,并依本施工队钻爆效果的分析资料,作出某一里程段的钻爆设计。

内容为炮眼(掏槽眼、临空眼、扩槽眼、掘进眼、内圈眼、周边眼、底板眼)布置深度、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爆破顺序、导爆网路等。

a.爆破器材主爆药采用爆炸性能、抗水性能、安全性能较好及环境污染小的2号岩石乳化炸药,规格为Φ32mm×250mm。

周边眼采用直径Φ25mm×250mm低爆速的光爆药卷。

装药结构为间隔装药,用竹片绑扎,导爆索传爆,根据围岩情况,对间隔距离和药量进行调整。

起爆材料采用1-20段的非电毫秒雷管起爆,塑料导爆管引爆,其中火雷管作为网络起爆用。

b.钻眼深度钻眼深度综合考虑施工进度要求、钻机的效率、爆破有效进尺等因素确定。

掏槽眼比其它眼超深0.2m。

c.掏槽方式根据洞内围岩的地质特性,Ⅱ、Ⅲ级围岩选用斜眼楔形掏槽法,Ⅳ、Ⅴ级围岩段采用浅孔微振动直眼掏槽法。

d.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以减轻爆破对周边的扰动,控制超欠挖。

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有周边眼的间距、光爆层的厚度、周边眼密集系数、周边眼的线装药密度等。

光面爆破参数通过试验确定,并根据现场爆破效果不断进行调整。

e.光面爆破的技术措施适当加密周边眼。

周边眼孔距适当缩小,可控制爆破轮廓,避免超欠挖,又不致过大地增加钻眼工作量,一般取E=(8~12)d,E 为孔距,d为炮眼直径。

2)按风钻台数明确分工每台风钻的工作范围和钻眼顺序,以上两项由技术员向领工员及爆破工进行技术交底。

3)用经纬仪、水平仪定出开挖的中线、水平。

用“五寸台”法画出拱部轮廓线,墙部开挖边线各点确定的周边眼的连线就是开挖轮廓线,必须淮确,画线偏差不得大于2CM。

4)根据画出的开挖轮廓线由技术员检查前一循环的超欠挖值,超欠挖超过5cm者,除在围岩面上用红油漆标明外,还应填写里程段的开挖断面检查记录,交领工员、开挖班长签认并追究超欠挖原因,注明处理意见。

钻爆法施工组织设计

钻爆法施工组织设计

钻爆法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及施工要求本项目是一项待开发的地下隧道工程,工程总长度约1000米,隧道直径为3米。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开挖面临较大困难,因此选择采用钻爆法进行隧道的开挖施工。

施工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二、施工组织机构1.总体组织结构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要求,将施工组织分为总部部门和现场施工部门两个层次。

总部部门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设计和管理工作。

总部设立项目经理、设计师、质量控制人员等职位。

现场施工部门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执行,包括钻孔、爆破、清理、支护、排水等。

现场施工部门设立工长、钻孔工、爆破工、清理工、支护工、排水工等职位。

2.组织职责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与管理,制定施工计划与方案,协调各个部门配合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设计师: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和施工要求,进行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支护措施设计并提供详细的施工图纸。

质量控制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工程材料的检验和评估、工艺的审核和指导等。

工长:负责现场具体施工任务的组织与管理,指导和协助施工人员的工作,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钻孔工:负责对隧道进行钻孔,掌握钻机的操作技术,并参与钻孔工艺的改进和优化。

爆破工:负责进行爆破作业,掌握爆破装置和爆破器材的使用方法,确保安全爆炸。

清理工:负责清理爆破后的碎石和废料,保持隧道的干净整洁,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支护工:负责对开挖后的隧道进行支护,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施工方法,并参与支护方案的实施和调整。

排水工:负责隧道内水位的监测和排除,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防止水患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三、施工过程安排1.前期准备:总部部门负责与业主和监理单位对接,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的购置和调配。

现场施工部门负责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和规划,确定施工工序和施工序列。

同时,还要进行岩土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开挖施工做好准备。

2.钻孔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选取适当的钻孔方案和钻孔机械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蓬岗隧道钻爆设计与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设单位下发的有效设计图纸;2、技术交底文件;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4、《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5、《安全生产法》;6、《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8、《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9、《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10、《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11、《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2007]200号)。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毛蓬岗隧道开挖时Ⅱ~Ⅴ级围岩的爆破控制,为隧道爆破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方案。

三.工程概况杭黄铁路HHZQ-3标段三分部施工段共有一座隧道,为毛蓬岗隧道。

毛蓬岗隧道地处杭州市下辖的萧山区境内,进口位于萧山区所前镇传芳村,出口位于萧山区进化镇诸坞村。

隧道左线起讫里程:DK27+154~DK32+909,全长5575m;右线起讫里程:YDK27+154~YDK31+143.794,全长4128.794m。

隧道左线DK27+154-DK32+541.59位于半径R=4600m的右偏曲线上,隧道右线YDK27+015-YDK32+488.76位于半径R=4400m的右偏曲线上,其他段落位于直线上。

隧道内纵坡为人字坡。

隧道出口线路存在长链。

围岩分级:Ⅴ级围岩1794m,Ⅳ级围岩1734m,Ⅲ级围岩2279m,Ⅱ级围岩3630m。

隧道区地质条件复杂,发育有F1、F2、F3、F4、F5、F6、F7共7条断层带,3处接触带、1处节理密集带,断层带地下水发育。

四.爆破技术参数设计概述隧道爆破的效果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钻眼爆破参数的选择。

除掏槽方式及其参数外,主要的钻眼爆破参数还有:单位炸药消耗量、炮眼深度、炮眼直径、装药直径、炮眼数目等。

合理地选择这些爆破参数时,不仅要考虑掘进的条件(岩石地质和隧道断面条件等),而且还要考虑到这些参数的相互关系及对爆破效果和质量的影响(如炮眼利用率、岩石破碎块度等)。

4.1 单位炸药消耗量单位炸药消耗量不仅影响岩石破碎块度、岩块飞散距离和爆堆形状,而且影响炮眼利用率、井巷轮廓质量及围岩的稳定性等。

合理确定单位炸药消耗量决定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炸药性质(密度、爆力、猛度、可塑性)、岩石性质、井巷断面、装药直径和炮眼直径、炮眼深度等。

随着不同的隧道岩性的爆破试验和经验总结,其所得出的炸药单耗q值还需在实践中作些调整。

4.2 炮眼直径炮眼直径大小直接影响钻眼效率、全断面炮眼数目、炸药的单耗、爆破岩石的块度与岩壁的平整度。

在隧道内掘进施工中主要考虑断面大小、炸药性能和钻眼速度来确定炮眼直径;在明挖段的爆破开挖还要考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问题。

在本工程的爆破钻眼施工中,将根据不同的爆破地点采取不同的钻眼直径。

在本工程的爆破钻眼施工中,采取φ42mm及φ32mm的钻孔钻凿隧道断面内的各爆破炮孔和临时支护锚杆孔。

4.3 炮眼深度从钻眼爆破综合工作的角度说,炮眼深度在各爆破参数中居重要地位。

因为,它不仅影响每一个掘进循环中各工序的工作量、完成的时间和掘进速度,而且影响爆破效果和材料消耗。

在本工程中,将针对不同围岩类型、开挖方法、爆破环境来调整炮眼深度,其炮眼深度范围:在1.2m~3.5m之间选取(掏槽深度为3.5m时中间空孔为3.7m)。

在具体的爆破施工中,将根据岩性和前几次的爆破效果适当加深或减小炮眼深度以提高循环进度。

4.4 炮眼数目炮眼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凿岩工作量和爆破效果。

孔数过少,大块增多,轮廓不平整甚至出现爆不开的情形;孔数过多,将使凿岩工作量增加。

炮眼数目的选定主要同爆破断面、岩石性质及炸药性能等因素有关。

确定炮眼数目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爆破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炮孔数目。

4.5 炮眼利用率炮眼利用率是合理选择钻眼爆破参数的一个重要准则。

通常用爆破全断面的炮眼利用率来进行定义和计算,即:全断面炮眼利用率=每循环的工作面进度/炮眼深度试验表明,单位炸药消耗量、装药直径、炮眼数目、装药系数和炮眼深度等参数对炮眼利用率的大小产生影响。

在本方案设计中,炮眼利用率在0.8~0.9之间,计算时取0.85。

4.6 炮眼布置4.6.1 炮眼布置要求对于隧道爆破,除合理选择掏槽方式和爆破参数外,为保证安全,提高爆破效率和质量,还需合理布置工作面上的炮眼。

其合理的炮眼布置应能保证:①有较高的炮眼利用率。

②先爆炸的炮眼不会破坏后爆炸的炮眼,或影响其内装药爆轰的稳定性。

③爆破块度均匀,大块率少。

④爆破后断面和轮廓符合设计要求,壁面平整并能保持井壁围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

⑤爆堆集中,飞石距离小,不会损坏支架或其他设备;⑥爆破后断面和轮廓符合设计要求,超挖和欠挖量在允许范围内,壁面平整并能保持隧道周围岩体本身的稳定性;⑦便于打眼,尽可能减少钻眼机械和设备的移动。

4.6.2 炮眼布置的方法和原则①布置周边眼,周边眼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也可以根据岩层的性质进行调整,一般为了打眼,通常向外(或向上)偏斜10~20°。

眼底落在设计轮廓线外不超过10cm,最小抵抗线应从眼底算起。

炮泥堵塞长度不应小于0.2m。

②布置掏心眼,采用斜眼掏心通常掏心眼布置在断面中央偏下位置,掏心眼应比其他炮眼深10%~25%,装药系数也比其他炮眼大。

③布置掘进眼,掘进眼以槽洞为中心层层布置,它的最小抵抗线W由岩石坚固系数和炸药的的爆力决定,我分部一般取W在0.7~0.9m之间,其间距a=mW。

装药邻近系数m=0.8~1.0。

④布置底板眼,底眼的最小抵抗线和炮眼间距通常和掘进眼的相同。

为避免隧道底板留下根底或使坡度曾大,可以适当曾大眼底超出设计轮廓线的距离,同时增大装药系数。

五.隧道开挖爆破设计本工程的隧道开挖由于受地质条件多变等因素的影响,施工中将随时对施工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

本设计中将分别就单线Ⅱ级、Ⅲ级和Ⅳ级、Ⅴ级围岩分别采取全断面法、台阶法及双线Ⅳ级、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进行爆破参数的设计。

5.1隧道开挖方法1、对于单线段Ⅱ、Ⅲ级围岩岩性较好,属坚硬岩石,采用全断面法进行钻爆开挖,每循环进尺3.0m。

2、单线段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钻爆掘进,台阶长度15~20m,开挖后跟紧支护。

上台阶开挖15~20m后开始开挖下台阶,上、下台阶同时掘进,上断面循环进尺2.5m,下断面循环进尺2.0m。

3、双线段Ⅳ级、Ⅴ级围岩,由于围岩性质较差严格控制装药量及按照光面爆破设计施工,减少炮轰波对围岩的扰动,达到爱护围岩的目的,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

5.2隧道光面爆破设计隧道爆破开挖时,无论是哪类围岩,都必须对其采取控制爆破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岩性类型的判断,合理的选取爆破参数。

关键是掏槽眼和周边眼爆破参数的选取。

合适的爆破参数将对隧道周边围岩的破坏起到非同寻常的爆破效果。

本工程采取光面爆破控制技术。

5.2.1 光爆参数的选取光面爆破参数的正确选择对于对于光面爆破的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些计算公式虽然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其中大多数参数来自经验的积累,因此如果某一个参数选择不当,爆破效果便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参数主要有:周边炮眼直径和间距、周边炮眼深度和角度、光爆层厚度、周边炮眼装药结构。

1、周边炮眼直径和间距周边炮眼间距a=(12~16)d,当周边炮眼孔径为35~45mm,炮眼间距取为0.45~0.7m时一般能获得较好的光面爆破效果。

在节理裂隙发育或层理明显、不易控制爆破裂隙方向的岩体中,或对开挖轮廓质量要求较高时,周边眼的间距可以适当缩小为0.4~0.6m ,或加打空眼。

2、周边眼角度和深度炮眼深度一般为2~4m 米的掘进深度。

周边炮眼应布置在轮廓线上,为了使隧道的开挖断面不至于越挖越小故钻眼时钻机要向上(拱部)或向外(边墙)甩出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应控制在20°以内。

3、光爆层的厚度光爆层就是指周边孔与最外层主爆孔之间的一圈岩石层。

光爆层的厚度就是周边孔的最小抵抗线。

光爆层的厚度W 与周边孔距a 有密切关系,可用两者比值K=a/W 表示,K 即为周边孔的密集系数。

K 值的大小影响钻孔作业量和光爆效果,在一般情况下,K 值总是小于1的,通常取K=0.8。

光爆层的厚度即最小抵抗线为:cal qW式中 q —单孔药量;l —炮眼深度;a —炮眼间距;c —爆破系数,一般c 值变化范围约为0.2~0.5kg/3m一般情况下隧道光爆层厚度为0.6~0.7m ,特殊情况可根据现场情况加以调整。

4、周边孔装药结构经验及实践表明:要实现理想的光面爆破,不仅必须选择适当的周边炮眼间距和抵抗线,而且一定要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和装药量。

一般情况下,炮眼单位长度的装药量为0.14~0.16kg/m,装药结构为轴向空气间隔、径向空气隙缓冲装药,装药结构如图:光面爆破装药结构1—炮泥;2—导爆索;3—药卷5.2.2 炮孔布置和装药1、单线Ⅱ、Ⅲ级围岩全断面开挖周边眼布置在轮廓线上采用不耦合装药,孔底外插量控制在10cm 以内,掏槽眼梅花状布孔,斜眼掏槽,掏槽中心在断面中心偏下位置,钻爆施工时将根据设计断面和实际围岩情况逐步调整。

其钻爆示意如图1所示。

2、单线Ⅳ、Ⅴ级围岩台阶法开挖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钻爆掘进,台阶长度15~20m,开挖后跟紧支护。

上台阶开挖15~20m后开始开挖下台阶,上、下台阶同时掘进,上断面循环进尺2.5m,下断面循环进尺2.0m。

其钻爆示意如图2所示。

上断面沿轮廓线布置周边眼并严格控制其角度,掏槽眼布在断面中心偏下位置,使其和底眼之间不再设崩落眼,崩落眼以槽洞为中心逐层布置,最后布置底眼,底眼钻爆参数与崩落眼相同。

下断面帮眼沿轮廓线布置,不需掏槽,掘进眼层层布置,最后布置底板眼,钻爆施工时将根据设计断面和实际围岩情况逐步调整。

图1 单线Ⅱ、Ⅲ级围岩全断面钻爆示意图9图2 单线Ⅳ、Ⅴ级围岩台阶法钻爆示意图103、双线Ⅳ、Ⅴ级围岩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Ⅳ、Ⅴ级围岩岩性较差,岩石较松散,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法施工按“小断面、短进尺、弱(不)爆破、强支护、勤量侧”的原则掘进。

将断面分为三台阶进行开挖掘进。

上台阶约3.8m,中台阶约3.8m,下台阶约3.7m。

若爆破分部开挖①部,①部采用两侧掏槽法,滞后①部一段距离后②、③部弱爆破左右交错开挖,滞后③部一段距离弱爆破交错开挖④、⑤部,⑥、⑦、⑧部逐层开挖,各部分支护跟紧;周边眼采用多炮孔不耦合隔孔装药。

其钻爆示意如图3所示。

爆破相关参数见表1、2。

图3 Ⅳ、Ⅴ级围岩钻爆示意图表1 双线Ⅳ级围岩开挖①部爆破参数表开挖部位孔位孔数(个)孔深(m)炮眼长度(m)炮眼角度(°)孔距(mm)抵抗线(mm)单孔药量(kg)装药长度(m)堵塞长度(m)段装药量(kg)雷管段别备注①部中、左侧中心空孔 1 2.5 2.5 90 400 0掏槽眼 4 2.4 2.7 65 400 1.5 1.3 0.6 6.0 1辅助掏槽7 2.2 2.6 85 700 700 0.9 1.0 0.7 6.3 3内圈辅助眼9 2.0 2 90 650 700 0.6 1.0 0.7 5.4 5顶部辅助眼21 2.0 2.0 90 662 700 0.6 1.0 0.7 12.6 7~13 雷管段别逐层排布周边眼16 2.0 2.0 85 500 600 0.3 0.4 0.5 4.8 15小计58 30.3①部右侧中心空孔 1 2.5 2.5 90 400 0掏槽眼 4 2.4 2.7 65 400 1.5 1.3 0.6 6.0 1掏槽辅助7 2.2 2.6 85 700 700 0.9 1.0 0.7 6.3 3内圈辅助眼9 2.0 2.0 90 700 700 0.6 1.0 0.7 5.4 5补炮眼 3 2.0 2.0 90 631 700 0.6 1.0 0.7 1.8 7/13周边眼14 2.0 2.0 85 531 600 0.3 0.4 0.5 4.2 15小计38 23.712表1 双线Ⅳ级围岩开挖②、③部,④、⑤部爆破参数开挖部位孔位孔数(个)孔深(m)炮眼长度(m)炮眼角度(°)孔距(mm)抵抗线(mm)单孔药量(kg)装药长度(m)堵塞长度(m)段装药量(kg)雷管段别备注②部/ ③部第1层眼 4 2.0 2.0 90 732 700 0.6 1.0 0.7 2.4 1 第2层眼8 2.0 2.0 90 752 700 0.6 1.0 0.7 4.8 3 第3层眼8 2.0 2.0 90 732 700 0.6 1.0 0.7 4.8 5 第4层眼10 2.0 2.0 90 672 700 0.6 1.0 0.7 6.0 7 第5层眼14 2.0 2.0 90 761 700 0.6 1.0 0.7 8.4 9 周边眼14 2.0 2.0 85 500 600 0.3 0.4 0.5 4.2 11 小计58 30.6④部/⑥部第1层眼 4 2.0 2.0 90 664 700 0.6 1.0 0.7 2.4 1第2层眼8 2.0 2.0 90 600 670 0.6 1.0 0.7 4.8 3第3层眼10 2.0 2.0 90 673 670 0.6 1.0 0.7 6.0 5第4层眼8 2.0 2.0 90 700 600 0.6 1.0 0.7 4.8 7周边眼8 2.0 2.0 85 530 600 0.3 0.4 0.5 2.4 9小计38 20.413表1 双线Ⅳ级围岩开挖⑥、⑦、⑧部爆破参数开挖部位孔位孔数(个)孔深(m)炮眼长度(m)炮眼角度(°)孔距(mm)抵抗线(mm)单孔药量(kg)装药长度(m)堵塞长度(m)段装药量(kg)雷管段别备注6部第1层眼 4 2.0 2.0 90 716 700 0.6 1.0 0.7 2.4 1 第2层眼 4 2.0 2.0 90 742 700 0.6 1.0 0.7 2.4 3 第3层眼 4 2.0 2.0 90 638 700 0.6 1.0 0.7 2.4 5 小计12 7.27部第1层眼 5 2.0 2.0 90 779 700 0.6 1.0 0.7 3.0 1 第2层眼 5 2.0 2.0 90 705 700 0.6 1.0 0.7 3.0 3 第3层眼 5 2.0 2.0 90 723 700 0.6 1.0 0.7 3.0 5 第4层眼 5 2.0 2.0 90 737 700 0.6 1.0 0.7 3.0 7 第5层眼 5 2.0 2.0 90 787 700 0.6 1.0 0.7 3.0 9 小计25 15.08部第1层眼 6 2.0 2.0 90 730 700 0.6 1.0 0.7 3.6 1 第2层眼 6 2.0 2.0 90 720 700 0.6 1.0 0.7 3.6 3 第3层眼 6 2.0 2.0 90 720 700 0.6 1.0 0.7 3.6 5 补炮眼 3 2.0 2.0 90 730 700 0.6 1.0 0.7 3.6 7 底部眼 6 2.0 2.0 90 720 700 0.6 1.0 0.7 3.6 9 小计27 18.0说明施工时使炮孔布置的层数和间距将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实际炮孔数将减少,其相应的爆破参数也将随之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