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遇笔记——蓟门烟树
歌颂蓟门烟树诗句

歌颂蓟门烟树诗句
1. 曾棨的《蓟门烟树》中写道:“东风绿树绕郊畿,烟景苍茫霭曙晖。
夹道清阴停远骑,满林空翠湿征衣。
城边隐隐行人度,云际翩翩宿鸟归。
为报春来宜骋望,恐经霜后叶皆飞。
”
2. 祖咏的《望蓟门》中有:“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
3. 金幼孜的《蓟门烟树》中提到:“野色苍苍接蓟门,淡烟疏树碧絪缊。
过桥酒幔依稀见,附郭人家远近分。
翠雨落花随处有,绿阴鸟啼坐来闻。
玉京近日多佳气,缥缈还看映五云。
”
4. 邹缉的《蓟门烟树》(燕京八景之一)中描述:“古城西北蓟门前,望见郊矶树似烟。
十里清阴遥带郭,万株浓绿上参天。
行人歇马偏留愒游客听莺每见怜。
几度更看摇落处,长吟惟是夕阳还。
”
5. 乾隆帝的《燕山八景诗·其五·蓟门烟树》中赞美:“苍茫树色望中浮,十里轻阴接蓟邱。
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
青葱四合莺留语,空翠连天雁远游。
南望帝京佳气绕,五云飞护凤凰楼。
”。
柳永《长相思(京妓)》诗文相关介绍

柳永《长相思(京妓)》诗文相关介绍长相思(京妓)柳永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云爱]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1]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人物词风柳永柳永开始大量作长调,作品多慢词,以长调的形式和手法为主,使北宋词至此而一变,由小令时期进入慢词时期。
柳永精于音律,词调多自创,作品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宜于歌唱。
柳词风格婉约,细致含蓄,缠绵悱恻,表现深刻,情感真挚,意境秀丽,情景交融。
柳词长于铺叙,曲尽形容,善于白描,多用口语,语言通俗显浅,普遍使用方言俗语。
题材内容上,柳永开拓和扩阔词的内容,铺叙城市风物,触及城市生活较广的一面,写风尘女子的不幸而寄予同情,沉溺都市繁荣生活的男女心理及男女之情,柳永也写羁旅愁思,离情别绪,山川胜景以及怀古喟叹。
作品一览词作[4]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看北京古城遗痕,叹山水转圜沧桑之二(元城墙)

看北京古城遗痕,叹山水转圜沧桑之二(元城墙)上次说金代在北京设了金中都,自海陵王之后的金帝都在金中都就座。
金中都是在现在北京的西南,大概是在丰台区那个位置,如今已经灰飞烟灭没了踪迹。
我在北海团城看见的那口玉瓮“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元年(1263年)进入北京建立元大都时的纪念物,相当于奠基石。
在此之前,蒙金战争期间,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手下的征金大元帅木华黎在1214年(元太祖九年、金贞祐二年、南宋嘉定七年)包围金中都。
金宣宗纳贡求和后迁都汴梁,第二年,木华黎回头攻下了金中都,建立燕京路大兴府。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接替,窝阔台死后是蒙哥汗接替。
类似于欧洲加洛林王国查理曼大帝死后分裂成东、西、中法兰克,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也四分五裂,除了忽必烈建立元朝,还弄出来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尔汗国。
其它那些汗国最后通过民主集中,剩下帖木儿汗国和东察合台汗国,最后都向大明朝进贡,此是后话。
忽必烈1260年称大汗,开立中统元年,发动了和兄弟的争位之战并获胜。
中统五年,改燕京路大兴府为中都路大兴府,并发诏书改年号至元元年,这是1264年,南宋景定五年。
改完年号和地名,忽必烈当场就开始建立都城,准备设都于燕京。
这就有了众玉匠集资贡献渎山大玉海一事。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驱工匠建城近竣,他就暗令光禄大夫刘秉忠上疏说按照“大哉乾元”的古训,大蒙古国改国号为“元”最佳。
忽必烈欣然”准“之,顺便自任首任皇帝,不再做胡可汗。
第二年,城建工程验收后,忽必烈又发一诏,改中都为大都,是为大元京城。
这便是元大都的来历。
按照汉族传统,自西汉始,开国皇帝庙号应该称太祖,第二位皇帝称太宗,其后就是各种宗。
头二位皇帝一祖一宗就是我们说的“祖宗”一词的出处,比如汉太祖刘邦(高皇帝),汉太宗刘恒(文皇帝)、汉世宗刘彻(武皇帝)。
可是这个忽必烈很神奇,他为了强调自己是成吉思汗的正宗传人,就给成吉思汗铁木真立了一个庙号“元太祖”。
燕京八景指的是哪八景?

燕京八景指的是哪八景?“燕京八景”又称“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等,得名于金代明昌间,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
明代李东阳于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风”、“东郊时雨”并赋《十景》诗,所以又有“燕京十景”之说。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御定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当时均刻石立碑并有小序、诗文。
燕京八景的出现,对于后来的风景点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此之后,无论“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
现代园林、庭院绿化亦借鉴燕京八景,建造景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
太液秋风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东岸万善门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叫'水云榭',榭中立景名牌。
《燕京八景图》中记述说:'天气晴明,日月晃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曰太液晴波。
'乾隆诗中有'秋到宸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之句,故叫太液秋风。
太液秋风在中海的建筑水云榭上,刻有乾隆皇帝亲题:“太液秋风”四字。
站在水云榭四望,北面是北海的大桥,背倚琼岛白塔,南面可越过宽阔的水面遥望瀛台;东岸万善殿、千圣殿是近景;西岸绿荫丛中掩映着金碧辉煌的紫光阁;远处碧波千顷,近处荷花映日,景色宜人。
水云榭建于康熙年间,康熙专门写了一首《水云榭闻梵声诗》:“水榭围遮集翠台,熏风扶处午后开;忽闻梵诵惊残梦,疑是金绳觉路来。
”后来乾隆皇帝也附合诗一首:“后无心出岫,水不舍长流;后水相连处,苍茫数点鸥。
坐席生烟后,石栏俯秋水;空明是我心,何如漆园吏。
”琼岛春阴琼华岛位于中都城东北郊,金帝在太宁宫避暑时曾驻跸在这里。
岛由开凿湖泊的泥土堆积而成,岛上遍植松柏,到处点缀太湖石。
金末道士丘处机在《琼华岛七言诗》中赞道:“苍山突兀倚天孤,翠柏阴森绕殿扶,……乔松挺拔来深涧,异石嵌空出太湖。
”元人陶宗仪形容“其山皆叠玲珑石为之,峰峦隐映,松桧隆郁,秀若天成。
被塑造的景观朝鲜朝使臣眼中的“蓟门烟树”

蓟门烟树作为燕京八景之一①,是北京景观的典型代表。
对于朝鲜朝使臣来说,蓟门烟树与其他七景相比有其特殊性。
明清王朝对待朝鲜朝使臣的政策不同,影响到了使臣的留京期限和游观自由。
朝鲜朝使臣延续明代以来的看法,以蓟州为蓟门,以蓟野烟树为蓟门烟树。
蓟门烟树不在京城之内,又在使臣路线的必经之处,因此使臣可以不受束缚地观赏吟咏,相关记载文字较其他七景更为丰富。
此外,不少使臣直接称蓟门烟树为“第一奇观”,[1](337)或以其为燕京八景中最为奇绝者。
[2](144)因此蓟门烟树成为使臣往还北京特别留意和必定游览的景观,进而成为北京景观的符号和象征,成为诗歌中的固定意象,且在一代代使臣笔下不断被塑造,成为与中国士人不同而专属于朝鲜朝使臣的蓟门烟树之景。
① 燕京八景的名称在历代有所变化,或称燕山八景、神京八景、燕台八景、宛平八景,本文统以“燕京八景”称之。
八景中“蓟门烟树”或称“蓟门飞雨”,本文主要研究明清时期朝鲜朝使臣对蓟门烟树的认识,故统以“蓟门烟树”称之。
蓟门烟树现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蓟门烟树纳入燕京八景的整体中,或研究其起源和形成,[3](97~100)或辑录历代相关诗作,[4]或研究其在旅游文化学[5](35~40)或旅游地理学[6](745~752)上的意义;二是研究蓟门[7](76~79)和蓟门烟树[8](105~108)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研究朝鲜朝使臣对蓟门烟树认识的,有衣若芬《韩国古代文人对“北京八景”之“蓟门烟树”的憧憬与创生》一篇,文中论及朝鲜朝使臣对蓟门烟树的看法与中国士人不同,但只是泛泛举例,没有继续探讨其具体表现和深层原因。
因此,蓟门烟树作为北京景观的代表,在朝鲜朝使臣眼中的形象如何,以及这种认识背后的原因为何,值得作为朝鲜朝使臣眼中异域景观的典型案例继续深入探讨。
第37卷第4期 2020年10月东疆学刊Dongjiang JournalVol. 37 No. 4Oct. 2020被塑造的景观:朝鲜朝使臣眼中的“蓟门烟树”赵瑶瑶[摘要] 明清时期朝鲜朝使臣出使北京,作为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是他们特别留意与必定游览的景观。
关于鹰的诗

关于鹰的诗1.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刘禹锡《尝茶》2.旌旗挂龙虎,壮士募鹰鹯。
长城威十万,高岭奋三千。
——王贞白《拟塞外征行》3.啁啾鸟恐鹰鹯起,流散人归父母来。
——贾岛《颂德上贾常侍》4.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
——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5.春风走马绿杨道,落日臂鹰秋草原。
——林鸿《寄陈八参军》6.饮马长城窟,呼鹰古战场。
——赵翼《再出古北口》7.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鶱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二首》8.上蔡苍鹰何足道?——李白《行路难三首》9.麀鹿齐看赤手获,鸷鹰犹傍碧云飞。
——范梈《获鹿西郊,在樵舍下十里。
鹿脱阱走山麓,余驱骑者踣之,以缚自随。
时藩兵方燎原,靡得观者传讶》10.塞上孤鹰白雪毛,塞门风物静萧骚。
——范梈《寄上甘肃吴右丞》11.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12.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卢照邻《长安古意》13.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张九龄《咏燕》1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15.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6.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韩愈《雉带箭》17.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8.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毛泽东《七律·吊罗荣桓同志》19.革命岂能作井蛙,雄鹰踪迹海天涯。
——毛泽东《七古·咏志》20.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
——李白《拟古·其六》21.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
——李白《观猎》22.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李白《独漉篇》23.神鹰梦泽,不顾鸱鸢。
——李白《独漉篇》24.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
——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25.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蓟丘

蓟丘·蓟门·蓟门烟树漫议北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在今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的西侧。
沈榜《宛署杂记》一书云:“蓟丘在德胜门外五里西北隅,即古蓟门也。
旧有楼台并废,止存二土阜,旁多树木,翳郁苍翠,为京师八景之一,名曰蓟门烟树”。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元大都土城上立了乾隆帝的蓟门烟树御制诗碑,座北朝南,汉白玉石质,高3米,宽0.8米,厚0.25米,碑基为须弥座,饰以莲花浮之。
碑的正面是乾隆所书“蓟门烟树”四个大字,碑阴是乾隆帝的御制诗一首。
石碑原立于黄亭之中,后人俗称黄亭子。
自此人们便以此为蓟门烟树景观的故址了。
其实对于蓟门烟树景观一址,专家学者多有争议。
对此,笔者谈一点看法,请读者指正。
关于蓟丘蓟丘以蓟草而得名,是古代原始聚落一个居民点的标志。
侯仁之先生《论北京建城之始》云:“周武王克殷以后,向北方分封了两个诸侯国,一个就是在原始聚落上建立的蓟国,另一个是在蓟国附近建立的燕国……大约在西周末季或东周初年,燕兼并了蓟国,并迁都蓟城”。
较早记载蓟丘的是战国燕将乐毅,他统五国之师挥戈伐齐,破齐七十余城后,报燕王书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
他建议燕王在蓟丘布置会场,以欢迎胜利凯旋的威武之师。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漯水注》中云:“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
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
唐武后天授三年(692年),置幽州,领蓟、良乡、安次、范阳等11县,治蓟城设都督府。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契丹孙万荣率兵侵入幽州,大肆杀掠,后东走,至今通州境被部下所杀,余众北降突厥。
是年,唐代大诗人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军北征契丹,任参谋。
路经蓟城并暂驻时,写下《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他在叙中写道:“丁酉岁,吾北征。
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业,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
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秋日燕京——蓟门烟树

今年春天得空走了元大都城垣的明光桥段和北面的海棠花溪,每每遗憾的便是元大都的蓟门桥沿路和北四环的部分。
11月14日,赶着秋日,想去拍些秋天的景色,估计是近来虽然雾霾严重,却总在公交上见到蓟门桥沿路的红色风景,所以便选择了这里。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没错,不仅拍到了美美的秋景还领略了一回古燕京的八景。
我选择在蓟门桥下车,然后步行到蓟门桥北那个一直想上去的蓟门烟树附近。
因为整个公园在蓟门桥中间位置,两边是西土城路的单行线,所以下车后要先上蓟门桥,再走到相应的公园入口下桥。
蓟门桥位于北三环上,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本以为这里只能用繁华和拥堵形容,不想这一走竟是处处惊喜。
而且下午去的好处是没有晨练的各种老人,公园很空旷,可以随心所欲~随拍桥附近的风景。
下了蓟门桥,开始往蓟门桥北走。
回望一下。
说到蓟门,其实历代中并无此门,地名中出现的蓟门原址位于西城牛街附近,古蓟城则大致位于今广安门一带,遗址今已无存,与如今的蓟门桥也分处在南北不同的方位。
古诗中经常提到的“蓟门”并非南城,只泛指幽燕,即今北京这块地儿,更不是具体指的哪一座城门。
从地图上看,百度上叫土城河的地方这里写的是小月河,沿路下去有几处遗址,入口的各种建筑椅子莫不是所谓的古城新趣?反正每天早上这边人蛮多的。
一路而行,秋意渐浓。
让我停留很久的树~不去香山,也有红叶看。
满地落叶。
枫叶未见,却也有霜叶红于二月花。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秋的色彩就是靠他们鲜明的。
一路随拍。
终于见到了枫叶满地。
继续随拍~不知道为啥地上这么多圈圈。
也不是所有树都种在中间。
一路寻寻觅觅秋的影子~溜达了很久,终于要走到蓟门烟树的位置,随拍附近。
从这里上去便到达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
发现上去的南边也有路可以过来,类似先前在明光桥那段的城墙遗址。
继续向北便是蓟门烟树。
旁边的房屋随拍。
说到蓟门烟树,指的是西直门以北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西段,这段城墙为夯土构建,元末明军攻陷大都后,将元大都北侧城墙南移5里,蓟门烟树所指一段城墙遂遭荒废,在夯土城墙的遗址上树木生长,遂称蓟门烟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骑遇笔记——蓟门烟树
作者:骑缘晓锋
北京著名风物景观中,有“蓟门烟树”。
“燕京八景”之说,燕京八景”又称“燕
山八景”或“燕台八景”等,得名于金
代明昌间,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
遐迩。
前几期的给大家介绍了卢沟晓月、
玉泉趵突、西山晴雪,本期的骑遇笔记
将带领大家来到元大都城墙遗址的“蓟门烟树”。
体会好古的乾隆爷诗词中“苍茫树色望中浮,十里轻阴接蓟邱,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
青葱四合莺留语,空翠连天雁远游。
南望帝京佳气绕,五云飞护凤凰楼”的含义。
骑行路线:
大观园(西门)-南线阁-天宁寺桥-南礼士路-阜成门-车公庄-西直门-西土城-元大都遗址公园-健德门-北土城-太
阳宫-西坝河-亮马桥-霄云路-蓝色港湾-朝阳公园(西门)
大观园(西门)-南线阁
从大观园至北骑行到南线阁。
就会看到右侧桥下南线阁北口东南角有一座顶部有鸱吻造型的石牌楼。
这是一个“辽南京燕角楼故址”纪念标志“辽朝(907~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
辽朝原名契丹,后改称“辽”。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8年定都临潢府。
936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后改国号为“大辽”。
983年改为“契丹”,1066年改为“大辽”。
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由此可知辽朝国祚218年,疆域广阔,因其与宋朝长期南北对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公元
936年契丹人吞并了燕云十六州,占领了幽州城。
辽会同元年(938年),升幽州为陪都,因为其在大辽疆域的南部所以称“南京”。
开泰元年(1012年),改南京为燕京,所以后又叫“燕京”。
辽朝为了统治当地汉族,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即一国两制),实行分治汉人和契丹人,南北两面官的两院制。
辽南京就是其统治当地汉人的重要政治中心,作用非同一般。
这一时期的南京城垣就位于今天的广安门地区,其基础就是唐时的幽州城的子城位于南京城的西南角,约占南京城的四分之一。
因为子城的西南、西北、东南三个角都与城墙相交,只有东北角独立,所以建立了角楼,称燕角楼。
燕角楼又称为燕阁,由燕阁音转成了线阁,于是贯通这里的南北走向的南线阁路、北线阁路地名也由此而来。
南北线阁路成为确定辽子城位置的重要参照坐标,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
意思的是小的时候常听老人把南线阁的“阁”字读成“gǎo”(搞音),至今不解其意;而“gǎo”的韵母与“角”字的韵母相同,不知有何关联。
这个“gǎo”的读音始于何时源于何地,这还要请教语言学家了。
辽南京燕角楼故址1
辽南京燕角楼故址2
南线阁-天宁寺桥-南礼士路-阜成门-车公庄-西直门
从南线阁一直向北穿过北线阁,到达天宁寺桥后经过南礼士路地铁站后,骑行走北京儿童医院的西门的南礼士路至阜成门后,一路向北到达西直门。
西直门-西土城-元大都遗址公园
骑行到达西直门后,西直门大街继续向北经过蓟门桥后到达西土城,到达西土城后即可看到元大都遗址公园。
元大都遗址公园
元大都遗址公园
元大都,简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
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为元朝国都。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在元大都土城遗址建造起来“蓟门烟树”节点是元大都公园最西端起点。
该景点在春季风景尤佳,而春季亦是一年的起点,“蓟门烟树”象征了古城北京发展的早期阶段,并以春天的蓬勃朝气寓意城市的美好未来。
相传土城是古蓟州遗址,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土阜傍多林木,燕京八景“蓟门烟树”即此。
现存乾隆御牌一座,描述“蓟门烟树”的诗词篇章被刻成壁画,增加人文内涵。
蓟门烟树石碑
元大都遗址公园-健德门-北土城-太阳宫-西坝河-亮马桥-霄云路-蓝色港湾
从元大都遗址公园向东至健德门北土城,一路上有些公园,管理不是很严,可以推着车进去看风景,景色还不错。
之后从太阳宫一直骑行至霄云路后走麦子店西街扎到亮马河后即可看到蓝色湾。
公园风景1
公园风景2
公园雕塑
随行掠影
蓝色港湾-朝阳公园(西门)
蓝色港湾
这里不仅是与国际潮流对接的时尚风向标,更是享受阳光湖水的购物天堂和欢聚空间。
SOLANA蓝色港湾国际商区时尚、新鲜且充满乐趣,不同的人群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Lifestyle,非常适合共享欢乐时光。
如果您骑行到这里想来犒劳下想自己这里是个绝佳选择,“Le Quai左岸”位于SOLANA蓝色港湾的东南侧,朝阳公园西北湖岸,拥有4栋独立的意式小楼,20余家主题酒吧、演艺迪吧、高档西餐厅沿湖而建,是悠然闲适、轻松浪漫的文化艺术休闲水岸,应该是年轻人最喜欢的地方。
穿着骑行服来到任何一家店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响就等你来探索了。
您可以将您的单车放置在马路对面的存车处或朝阳公园的存车处内,从蓝色港湾继续向南即可到达朝阳公园西门。
如果您不想去感受摩登都市您可以都市附
近的朝阳公园看看闹中取静,有夜跑的人群和绚烂的灯光,一起跑起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从大观园到辽南京燕角楼故址再到元大都遗址公园处处都体现着历史的文化。
而蓝色港湾地区与古典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突显了“年轻”、“时尚”、“活力”等元素。
本条路线很适合文艺青年和小清新来骑行探索,看到本期骑遇笔记的文艺青年和热衷小清新的你们还再等什么?骑上单车来一次文艺之旅吧!
版权归骑行笔记官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