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

合集下载

航拍中国知识点

航拍中国知识点

《航拍中国(海南)》地理高考考点(一)1.琼州海峡的成因琼州海峡部分断裂下陷(填运动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2.火车轮渡问:凭借巨型轮渡,铁轨直接和轮渡仓对接,将整列车厢运过江河湖海的火车,就是火车轮渡。

火车轮渡有哪些优势?;答:火车车厢直接上船,节省港口建设成本;无需在码头装卸货物,避免货品损耗,节省装卸费用;缩短工作作业时间,加速货物周转,提高运输效率。

3.海口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答: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受海洋影响大,雨量充沛;南渡江为海口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4.骑楼问:结合海口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背景,分析海南骑楼建筑的优点。

答:海南纬度较低,夏季高温天气较多,可为行人遮阴。

冬无严寒、沙尘,店铺无需做封闭式门面处理;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春夏降水较多,可为行人挡雨;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可使行人免受楼上坠物伤害;海口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作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商业活动频繁,这种海外建筑风格有利于吸引顾客。

5.风能问:分析海南岛适合大力开发风能的原因。

答:煤等常规能源储量产量不多,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明显的海陆风;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时间长,大风日多,风力强;夏季多气旋活动,只要不是台风正面登陆,风能可利用;海面风受到的摩擦力小,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对风力削弱也小,风力强。

6.人口迁移问:引起10万人闯海南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同属经济因素)7.湿地问:列举海南沿海地区的湿地资源类型:红树林、沿海滩涂等问:分析沿海红树林在经济、生态方面的功能答:形成稳定、特殊的生态系统,成为鱼类、水鸟等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工业原料、药材等资源;削弱台风,保护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净化海水和空气,淡化海水,滞留入海河流泥沙;保护海岸,防止海浪侵蚀。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_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5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_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5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_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5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

关于观看《航拍中国》的观后感,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写作有所帮助。

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新*,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祖国竟然这么美!我们的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新*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

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

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

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

新*的番茄、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新*。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

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新*之旅就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观看《航拍中国》观后感【2】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

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

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

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

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

纪录片《航拍中国》中航拍镜头表现分析

纪录片《航拍中国》中航拍镜头表现分析

纪录片《航拍中国》中航拍镜头表现分析摘要:随着纪录片《航拍中国》的播出,再次引发了人们观看纪录片的热潮。

纪录片《航拍中国》的成功首先在于角度新,主要是通过航拍的角度进行纪录片的设置,这种摄制模式是得纪录片的画面更为的丰富立体,更具一种视觉感。

如此才使得《航拍中国》在中国纪录片市场独领风骚。

事实上该片不仅具有唯美的观赏性,思想内涵也极其深厚,为此无论从纪录片拍摄的角度还是从纪录片欣赏的角度都有必要对于纪录片《航拍中国》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纪录片;表现手法;研究;叙事分析;航拍引言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媒介平台,中央电视台在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社会文明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更为清晰地认知中国的地大物博,引发观众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央视制作与播出了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

该片不仅立意新颖,而且摄影手段丰富,可以在某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最高水平。

为此对于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分析与研究无论是对于我们自身进行纪录片的欣赏还是进行纪录片的创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纪录片的定义及特点(一)定义纪录片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通过纪录片制作不仅可以使得观众在精神层面上得到一定的提升,也可以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的认知度,其在作品中通过意境地渲染、气氛的烘托和真实情感的流露,使得其别具欣赏力,为此纪录片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

(二)记录片的特点1、真实性真实性是纪录片的重要特点,对生活常态化的拍摄与描写就是纪录片拍摄的基本手段。

一些传统的写实纪录片有时给人一种繁琐、晦涩感觉。

但是写意性纪录片不在拍摄上虽然非常地写意,但是依旧非常生活化,给人以一种真实化的感觉。

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基础,纪录片虽然在拍摄手法上更注重一种情绪的调动和意境的塑造,但是这并不代表其可以任意地发挥,其所谓的写意手法都真实艺术再现。

2、传播性任何艺术文艺作品的创作都是为了传播,作为纪录片更是如此。

航拍中国(知识讲座)

航拍中国(知识讲座)

《航拍中国》第一季地理考点《航拍中国》作为一部制作精美的纪录片,你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美景,而我作为一名地理老师,看每一帧都是考点!!!考点分布之细密超过以往所有纪录片,覆盖考点之全面令人发指。

第一集《海南》1、琼州海峡的成因:地壳运动岩层断裂下陷,海水入侵。

2、火车轮渡——问:凭借巨型轮渡,铁轨直接和轮渡仓对接,将整列车厢运过江河湖海的火车,就是火车轮渡。

火车轮渡有哪些优势?;答:火车车厢直接上船,节省港口建设成本;无需在码头装卸货物,防止货品损耗,节省装卸费用;缩短工作作业时间,加速货物周转,提高运输效率。

3、海口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答: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受海洋影响大,雨量充分;南渡江为海口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4、骑楼:一楼是店铺、二楼以上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这部分向外探出,就像骑跨在人行道上,所以叫骑楼。

这是海南人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建筑样式,对于他们来说,大海并不意味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

从清代开始,这里就有下南洋的热潮,出海闯荡的人们,捎回不少新奇玩意儿,小到咖啡,大到骑楼这种设计。

问:结合海口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背景,分析海南骑楼建筑的优点。

答:海南纬度较低,夏季高温天气较多,可为行人遮阴。

冬无严寒、沙尘,店铺无需做封闭式门面处理;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春夏降水较多,可为行人挡雨;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可使行人免受楼上坠物伤害;海口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作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商业活动频繁,这种海外建筑风格有利于吸引顾客。

5、风能——问:分析海南岛适合大力开发风能的原因答:煤等常规能源储量产量不多,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明显的海陆风;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时间长,大风日多,风力强;夏季多气旋活动,只要不是台风正面登陆,风能可利用;海面风受到的摩擦力小,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对风力削弱也小,风力强。

央视百万文案,《航拍中国》绝美解说词!

央视百万文案,《航拍中国》绝美解说词!

央视百万文案,《航拍中国》绝美解说词!央视纪录片一向以文字走心著称,《航拍中国》更是堪称“行走的催泪弹”。

2022年11月播出的第四季保持着始终如一的高水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航拍中国》第四季的“神仙文案”,感受其中的文辞之美,并“偷师学艺”,学习其中的写作妙招。

北京天安门前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声宣告永远回响长安街上这座城市一路前行的脚步历历在目历史有了纵深画出一个国家的脊梁未来伸向远方送出闪耀世界的光芒从过去到现在从此刻到未来一座城市浓缩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模样《航拍中国》第四季北京敞开大门,欢迎您!——宣传片文案一个政治中心的前世今生撑起了这座城市的骨骼,以天安门为中心的横纵两条轴线决定了城市的轮廓和大部分道路的走向。

首都北京首先是政治的城,从历史中走来的它带着新生,古老而现代,因为政治,这座城市的文化也被置入了中华文明的纵深。

悠久厚重的中华文明是自信的根源,历史留下的痕迹,文明留下的脉搏,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外国游客都能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在北京这座城市,无论是闹市深处还是郊野之外,都值得耐心游玩和细细品味。

历史与现在、自然与人文、本土与国际,可以说中国的方方面面都浓缩在了北京两百多个景点当中,也正因如此,北京成为许多外国游客的优先选择。

曾经古人用对称的方式在这里安放下中国的江山社稷,如今一颗跃动的红色心脏连缀起新时代的发展成果,也将无数梦想汇聚成这座城市的星汉灿烂。

——正片解说词广西你向往什么样的远方是晨光熹微中被唤醒的山水是拨开云雾后自在惬意的小岛还是朵朵白云下生机盎然的田野我们翻山越岭靠近山林深处乘风破浪深入蔚蓝之境追逐星光闯进人间烟火直到看清这诗意的大地《航拍中国》广西篇我们抵达秘境更是回到家园——宣传片文案进入广西的旅程从漓江开始,闯入一片山水秘境(漓江),读懂一座城的过去与现在(桂林市),到龙脊梯田参加一场火红的节日(龙脊梯田晒衣节),飞越华南之巅(猫儿山),俯瞰群山与云海的相逢。

2019纪录片《航拍中国》_高空下的壮美中国10篇

2019纪录片《航拍中国》_高空下的壮美中国10篇

2019纪录片《航拍中国》_高空下的壮美中国10篇《航拍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纪录片,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涉及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纪录片《航拍中国》_高空下的壮美中国10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航拍中国第一季》观后感(一):《航拍中国》除了颜值外,拍摄思路更有魅力要说中国今年比较火的纪录片,其中一部必然是《航拍中国》。

《航拍中国》的每一帧都能截图做桌面,从文案到配乐到画面都是惊艳到没朋友。

除了这几样外,其拍摄思路更是让人折服。

以航拍为主题的纪录片,首先得有颜值,这点《航拍中国》做到了,精致的画面,每一帧都是视觉的极致体验,再加上文案和配乐,看得你内心激昂澎湃。

有种中国的大好河山就是为航拍而生的感觉。

这不是人物纪录片,也不是动物纪录片,“航拍”主题大而难捕捉,第一次看到《航拍中国》这个名字时,我大脑静止了好几秒,如果这个主题扔到我手上,我还真的无从下手。

用航拍的形式,将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的国家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果只是仅仅将航拍的景物展现出来,那未免显得单调,也枉费了人力物力,也称不上是一部走心的纪录片。

所以《航拍中国》的走心,不仅体现在画面、音乐与文案上,还有贯穿整部纪录片的拍摄思路。

《航拍中国》的拍摄路线囊括34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主要以省份展开,再从省份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再从地区继续深入到代表性的江河湖海等自然景观,再从自然景观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人文历史文化,这便是《航拍中国》整体思路。

《航拍中国第一季》观后感(二):3分钟宣传的文案真的太美!!!总有一些风景是我们的想象到达不了的地方一片叶脉可以绵延数十公里水和云架起梦中走过的路径陆地边缘奔腾着生命的律动密林深处回荡着古老部落的传说高山之巅隐藏着上古神兽的踪迹俯瞰云下的世界图形、线条的背后,是上天造物的秘密数亿年前这里的鱼群和沙子一样多如果潜到水面之下会发现,我们正在飞越的是一座座山顶蓬勃的生命在此周而复始的循环直到山林改写了它的基因密码直到海水更新了它的流浪轨迹我们对这里的生活极尽耐心在纤维之上提取智慧的载体在沙漠深处创造生命的能量有时候,日子过得像浮萍有时候,生活又必须逆风而行上千年的历史跨度就是从此岸抵达了彼岸六百年的暮鼓晨钟保持着先人们的时间惯性几十年前,这里的渔民还在憧憬外面的世界现在,它已汇集了半个世界的期待《航拍中国第一季》观后感(三):高空下的壮美中国前几日逛豆瓣,看到一部名为《航拍中国(第一季)》的国产纪录片,评分竟高达9.4分,让我十分纳闷。

《航拍中国第三季——湖南》解说词全(5986字)

《航拍中国第三季——湖南》解说词全(5986字)

《航拍中国第三季——湖南》解说词湖南地处中国中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河网密布,众多江水最终通过北部的洞庭湖与长江相连。

前往湖南的旅程,从洞庭湖开始,守候一群南来北往的邻居,邂逅洞庭湖里最迷糊的房客,最后,登上走红千年的楼阁,寻找洞庭湖最美的风景。

流经湖南的长江,要完成的一件大事就是与洞庭湖相遇,在江湖交汇的地方,江和湖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

这样的相遇注定不会平凡,它意味着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将与中国第一长河共同呼吸。

丰水期,洞庭湖吸纳长江过剩的水量,成为一片面积超过2600平方公里的水域。

枯水期,它又向长江送出他的收藏。

这么一来,无论上游的长江是丰满还是瘦削,洞庭湖都默默调节着它,努力保持它恰如其分的模样。

因为大,洞庭湖理所当然成了一个地理的参照物,今天我们提起湖南湖北的湖,说的就是洞庭湖。

洞庭湖水位下降,水面面积只有夏季的1/3,此时的洞庭湖并不像湖,更像是浅滩沼泽,肥沃的湖泥长出鲜嫩的苔芽,吸引北半球数十万只候鸟蜂拥而来。

如此大的沼泽,暗藏一些小陷阱,看似坚硬的地表下,是最危险的泥潭,一脚下去就有可能无法动弹,即便再灵巧的鸟也难免失足。

还好,洞庭湖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此巡逻,救助被困的鸟类,这种靠空气推动的小船,可以在沼泽上快速滑行。

洞庭湖上,小船交织的痕迹,圈出了候鸟们安心的家园。

夏天,洞庭湖上高达三米的芦苇荡,成为麋鹿们天然的遮阳伞。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把湖南湖北连成一片,湖北石首麋鹿保护区的3只麋鹿在洪水中迷失方向,误打误撞来到了洞庭湖。

洪水退去,麋鹿们发现这里水草丰盛,地域宽广,干脆留在了这里,成了洞庭湖的新主人。

今天生活在洞庭湖湿地的麋鹿已经壮大到190多只,冬季,雄鹿们脱去鹿角好像还胖了不少,看来麋鹿也有贴秋膘的习惯。

其实对于平均体重300多斤的麋鹿来说,一个秋天增重30斤并不算多,但换上加绒的浅色冬毛,视觉上就大了一号。

它们变成了洞庭湖最喜庆的吉祥物。

洞庭湖漫长的湖岸线,并没有为人们准备好天然的观景台,所以在湖畔一座楼阁的出现就成了非同寻常的存在。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_看完《航拍中国》有感5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_看完《航拍中国》有感5篇

《航拍中国》观后感500字_看完《航拍中国》有感5篇航拍中国有感《航拍中国》第二季最近已经开播了,现在的它值得我热泪盈眶。

最初接触到《航拍中国》第一季是因为高中时期对我影响很深的一位老师。

当时少不更事,遇到这位老师,得到了很多帮助,有些东西陪伴了我三年,很是受用。

但是有些遗憾的是,在高三由于一些比较特别的原因,跟这位老师的距离也渐渐变得远了。

高中时期的生活很是枯燥乏味,每天都是重复无聊的调子:早起、上课、吃饭、学习、睡觉,周而复始,单调无趣。

当时对我来说最大的快乐之一就是背着班主任偷偷跑出去玩,其二就是高二的《航拍中国》和高二高三的《新闻周刊》。

关于《航拍中国》就涉及到刚提到的那位老师的教学理念之一:整日的埋头苦学是学不透知识的。

对于高中生来说,视野和胸怀逐渐地显得重要,其中拓宽视野的途径显得更为重要。

那位老师推荐了《航拍中国》,他顶着学校领导的压力坚持让我们看完了整部纪录片,我也从中初次认识到那或是口口相传的古老故事,初次被中国每一寸的锦绣山河所震撼,她的每一帧都让人热血沸腾。

想想当时的我们是多么的优秀啊,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心中那个及其明确的目标而拼尽全力,没有手机上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没有大学里扑朔迷离的各种复杂关系,那时候我们眼里看到的是操场上的白杨,耳边听到的是校园广播里重复了好多遍的《成都》。

而音乐似乎也为我们衍生了记忆,收藏了当时放学后就冲向食堂的焦急,收藏了同学们打闹时的欢笑,也收藏了午饭后暖风轻轻吹动窗帘,而后阳光照进课桌的惊喜。

从那之后,如果再从某处听到同样的调子,不管身处何地身旁有谁,大概都会停下来,听完那些让人热泪盈眶的故事吧.高三时有一件事印象深刻。

是一个很暖的午后,春日的阳光一直都有着消磨人意志的魔力,班里气氛有些慵懒,班主任(超凶但也超温柔)过来看了一眼就走了,当时还在好奇她为什么没有批评我们死气沉沉,后来明白她那时候已经开始舍不得吵我们了。

校园广播依然在放音乐,但是不知道在哪个突然的瞬间之后班里一下子躁动其起来,广播里传出来一首好像是清唱的歌(后来才知道那是烟把儿乐队的《纸短情长》),然后文科班的女生充分发挥了八卦的魅力,大家开始与前后桌嘀嘀咕咕“不会是在唱歌表白吧”“真假”?这届高二的也太会浪漫了吧”“太美好了叭”……到了大学,似乎再没了八卦,再没有了当初看到高中生小情侣的那股子稀罕劲儿,现在的很多东西都有了定数,很多场景都已经见惯不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