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街头摄影中如何妥善运用小光圈
利用小光圈增加景深与细节

利用小光圈增加景深与细节在摄影中,景深和细节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利用小光圈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可以增加景深和细节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使用小光圈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什么是景深和细节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焦点周围的区域,它决定了图像的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通常情况下,景深越大,焦点周围的物体越清晰,背景虚化效果越小。
而细节则是指图像中物体的纹理、质感和细微的部分。
充分捕捉细节可以让照片更加真实和丰富。
二、小光圈对景深的影响小光圈指的是相机镜头的光圈数值较大,例如F/16或更小。
相比较大光圈,小光圈能够产生更大的景深,即能够使得更广泛的区域保持清晰。
这是因为小光圈限制了光线通过的孔径,使得光线散射之后能覆盖更多的物体表面,从而增加了景深。
三、小光圈对细节的影响小光圈不仅能增加景深,还可以提高照片的细节表现能力。
通过限制光线的进入,小光圈能够减少散射和折射,降低了可能产生的光线干扰。
这样,照片中的细节就能更加清晰、锐利地呈现出来。
四、使用小光圈的技巧1.选择合适的光圈值要根据拍摄的主题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光圈值。
一般来说,当需要在照片中展现更多细节或者需要大景深时,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值,如F/16或更小。
但要注意,过小的光圈值可能导致景深过深,背景虚化效果不明显。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权衡。
2.使用三脚架由于小光圈限制了光的进入,使得曝光时间变长。
为了避免拍摄过程中的微小晃动导致照片模糊,建议使用三脚架来固定相机。
3.光线条件的重要性在使用小光圈时,光线条件对照片效果至关重要。
因为小光圈限制了光的进入,所以较暗的环境下可能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
因此,在室外拍摄时,选择充足的自然光或者适当使用辅助灯光,可以提高照片的细节表现效果。
五、总结利用小光圈能够有效地增加照片的景深和细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圈数值,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以及注意光线条件,我们可以拍摄出清晰、细腻的照片作品。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结合自己的创作需求和风格,灵活运用小光圈技巧,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摄影作品。
使用小光圈拍摄技巧

使用小光圈拍摄技巧风光摄影,最大特点是运用了深景深,因此很难找到开放光圈后拍出来的图像。
相信你一定听过这么一句话,只要缩小光圈,照片就会焕然一新。
让我一同走进深景深的图像世界。
用小光圈拍摄技巧1拍摄夜景时,通常选择快门优先Tv模式或光圈优先AV模式调整曝光量。
如果选择了快门优先AV模式,那就要尽可能调慢快门速度普及型相机最低为30s ,此时相机自动调节光圈值,获得适合的曝光量。
如果选择了光圈优先AV模式,那么就要尽量缩小光圈,或者缩小至快门速度慢于lOs。
若拍摄的照片过亮或过暗,那么可以增减Ev值,设定合适的曝光量若想降低四周的亮度,那么将Ev值设在-1~2之间,这就可以得到更暗的图像了。
用小光圈拍摄技巧2十字滤光镜具有分散光线的作用。
若配备了十字滤光镜,可以轻松演绎光线分成几道的效果;若没购置滤光镜,通过紧缩光圈,也能演绎出此类效果。
在白天的强光下,缩小光圈至F10~F22左右,暴晒的太阳光,也会像照片里一样,分成几道,演绎十字滤光镜效果。
但是,顶着烈日拍照时,若相机直接瞄向强光,有可能损坏镜头或CCD,因此最好不要采用该方法。
若必须拍摄阳光的十字滤镜效果,可以加装UV等滤光镜,保护镜头。
夜景摄影中,不管镜头的亮度多高,都要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
然而,拍摄风景时,偶尔可以不使用闪光灯。
使用三脚架后,快门速度不高,也能拍出洁净、清晰的照片。
开大光圈后拍摄照片,灯光会均匀分散开;若缩小光圈后拍摄照片,就会呈现分成几道的十字滤光镜效果。
夜景摄影中,为了尽可能减少噪点,最好设置低 ISO100~200 感光度值。
用小光圈拍摄技巧3拍摄夜景时,无论如何都要配带三脚架。
没有三脚架,不可能拍摄夜景。
此外,拍摄夜景时,还应配带预备电池和快门释放线。
使用三脚架和快门释放线,可避免震动相机,从而防止拍出抖动的图像。
拍摄夜景时,曝光时间长,耗电量大,因此最好能携带一块预备电池。
夜景摄影的关键是选好拍照位置。
夜晚的光线过弱,拍摄汽车轨迹时,很难正确对准焦点。
街头摄影中要如何妥善运用小光圈?

街头摄影中要如何妥善运用小光圈?谢谢邀请。
“街头摄影中要如何妥善运用小光圈?”这个问题让人回答起来还真有点儿那个······为什么这么说?街头拍摄,有人称之为“街拍”,还有人称之为“偷拍”,也有人称之为“抓拍”,等等,说法不一而足,但是意思是七不离八的,就是在街上“见机行事、游走拍摄”,拍下有意义、精彩的、动人的、美丽的瞬间。
面对大街之上的繁多人物和复杂背景,我们不可能像平时一样优哉游哉的去选景构图,只能“发现目标、即刻开跑”。
但是,为了突出主题和主体,往往是想要得到“使得主角是清晰的,而路人和背景是虚化的”这样的效果。
为了达此目的,正好相反,我们运用的不是“小光圈”,却却是“大光圈”。
具体拍摄建议是:建议之一,用长焦端拍摄。
变焦镜头的焦距都有一定的范围,这就为街拍时对于目标的捕捉提供了可能性。
比如,24—70的镜头,靠近70的地方就是长焦端;70--200的镜头,靠近200的地方就是长焦端,等等。
用靠近长焦端拍摄,能够最大化的产生背景虚化效果,从而达到“使得主角是清晰的,而路人和背景是虚化的”的效果。
上面提到的两种镜头,更加推荐使用70—200的,如果有比200以上的话,效果更佳。
建议之二,尽量靠近拍摄。
正因为是街拍,一般拍摄距离都不会很近,我这里强调的是“尽量靠近拍摄”,不要以为自己的“东西长”就有了优势,有了这个优势,再加上靠近拍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要尽量靠近拍摄,还与你的“身份”有关联,因为你是“街拍”,你是“偷拍”,不宜太近拍摄,所以一定是“尽量靠近拍摄”。
建议之三,大光圈拍摄。
大光圈拍摄是这种环境下的保证,光圈大了,景深小了,才能保证背景虚化。
也许有人会问,光圈太大了,会不会让景深太小,从而使得主体也模糊了?我的回答是:放心!不会!原因是什么?原因是,街拍时由于距离的足够远,不会出现你担心的景深过分小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你完全可以放心的将光圈放到最大都没问题。
光圈的作用和调节方法

光圈的作用和调节方法光圈是摄影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它不仅能够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还能够调节景深,从而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本文将介绍光圈的作用以及一些常用的调节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光圈技术。
一、光圈的作用光圈指的是相机镜头中的光圈开口,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从而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和景深。
1. 控制明暗程度光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
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从而提高照片的明亮程度;或者减小光圈,限制光线进入,使照片变暗。
2. 调节景深景深是指照片中物体的清晰范围。
较大的光圈可以缩小景深,使被摄对象清晰,背景模糊;而较小的光圈则可以扩大景深,使整个画面都保持清晰。
二、光圈的调节方法了解了光圈的作用后,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准确地调节光圈大小。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光圈调节方法:1. 手动模式下调节光圈在相机的手动模式下,可以通过旋转镜头上的光圈环来调节光圈大小。
大部分相机都提供了光圈数值的选项,例如f/1.8、f/2.8等,较小的数值表示较大的光圈,较大的数值表示较小的光圈。
通过调整光圈数值,可以轻松控制照片的明暗和景深。
2. 光圈优先模式许多相机还提供了光圈优先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选择想要的光圈数值,相机会自动调整其他参数(如快门速度)以保证正确的曝光。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需要精确控制景深的情况,例如人像摄影。
3. 自动模式下自动调节光圈如果你不太熟悉光圈调节,或者拍摄场景的光照条件经常变化,可以使用相机的自动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当前光照条件自动调整光圈大小,以获得最佳的曝光效果。
4. 使用光圈优先手动焦距一些相机镜头提供了光圈优先手动焦距功能,即当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模式时,通过旋转镜头焦距环可以直接调节光圈大小,而无需切换到手动模式。
这种功能使得光圈调节更加方便快捷。
总结:光圈作为摄影中重要的技术之一,能够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和景深。
摄影技巧光圈篇如何设定光圈大小控制景深实战中典型的光圈运用技巧

摄影技巧光圈篇如何设定光圈大小控制景深实战中典型的光圈运用技巧设定光圈大小数值,可说是摄影基础技法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要按下快门之前,必先观察光线条件与拍摄环境,视情形合理设定光圈大小,才能够拍到清晰的画面,而且有效控制景深,能表现摄影师的拍摄意图。
本篇就来介绍一些,在摄影实战中典型的光圈运用与技巧。
大光圈虚化背景突显主体我们知道,在拍摄照片时使用的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利用这一点,可以避免周围杂乱的背景影响画面效果,使照片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体上,让主体更被强调出来。
▲光圈优先,F7.1,1/500秒,ISO 400,焦距400mm。
虽然只使用了F7.1的中等光圈,不过,采用400mm的焦距在大约8米的距离拍摄,同时,小鸟距离背景很远,因而获得了理想的背景虚化效果。
▲光圈优先,F2.8,1/320秒,ISO 100,焦距200mm。
户外人像写真、婚纱摄影常用F2.8、F4这样的大光圈拍摄,让景深变得很浅,配合135mm的中长焦距,模糊的背景在突显主体的同时营造柔美的画面氛围。
专家提示:影响景深的其他因素影响景深的因素除了光圈大小以外,所使用的镜头焦距、拍摄距离的远近、背景离主体的远近都会对景深造成影响。
在光圈大小和拍摄距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使用的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在镜头焦距和光圈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在光圈大小、拍摄距离、镜头焦距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背景距离主体越远,景深越浅。
因此,设定大光圈、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靠近主体、让主体远离背景,都能够拍摄出背景更加模糊的浅景深照片。
微光手持拍摄采用大光圈避免画面模糊在室内、阴天、傍晚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时,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照片「糊」了。
这是因为在微光环境中拍摄时,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较慢的快门速度)获得理想的效果。
一旦快门速度低于手持安全速度,手的晃动可能会造成照片模糊。
使用大光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感光元件单位时间的进光量,从而提升快门速度,避免照片模糊。
什么时候使用小光圈?

什么时候使用小光圈?
1.需要光芒时,使用小光圈
光的衍射现象使得我们在使用小光圈时得到的画质下降,同时也可以让拍摄者拍的太阳光芒四射。
有时候,拍摄者必须在画质和效果之间做出选择,就像前面提到高感光度噪点和手震模糊之间的矛盾,选择与放弃总是存在于一个画面之中。
在日常使用这些图片时,光圈之间造成的差距基本可以忽略。
当我们使用小光圈时,可以放心的使用,例如想拍出光芒,光芒的数量和光圈机构里面的叶片数量有关。
光圈叶片数量为双数时,光芒的数量和叶片数量一样;光圈叶片数量为单数时,光芒的数量是叶片数量的2倍。
另外,可以搭配使用星芒镜。
2.需要慢门拍摄时,可以使用小光圈
放慢快门速度可以实现很多神奇的慢门拍摄效果,也是风光摄影中必须掌握的技术。
通常拍摄者会使用减光镜来削弱进入镜头的光线,然后通过延长曝光时间得到合适的曝光。
不过,一块3级的减光镜无法让拍摄者在强烈的阳光下使用f8的光圈得到1秒的曝光时间。
缩小光圈或者买更深的减光镜。
优质的10级减光镜相当贵,而一块6级的减光镜未必能够满足烈日下的慢门要求,所以,缩小光圈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摄影小知识——正确使用好“大光圈”和“小光圈”

摄影小知识——正确使用好“大光圈”和“小光圈”
我们从接触相机开始,就了解到光圈是摄影曝光三要素之一,可见光圈在摄影中的重要。
新手朋友接触得比较多的应该是用大光圈拍摄背景虚化的题材,因为这也是最容易看出相机与手机拍摄效果的不同。
但是只知道使用大光圈拍摄,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很多场景单使用大光圈是不能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来,还要会使用小光圈,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大光圈与小光圈在摄影中的用途及应用。
所谓的光圈,我们知道就是镜头里那一组圆形铁片组成的圆孔,小孔放大就是大光圈,小孔缩小就是小光圈。
大光圈
小光圈
开大光圈画面亮:光圈开大,镜头孔径变大,单位时间内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多,所以曝光量越多,画面较亮。
所以大光圈可以更好应对弱光下的拍摄,使用场景较广。
缩小光圈光线差:光线缩小,进光孔径变小,所以曝光量减少,画面的光线较差。
在拍摄小景深画面时,光圈越大越好。
在拍摄人像、人文纪实和花卉小品等摄影时,有时候需要背景呈现虚化和半虚化的效果,这时候大光圈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在拍摄慢门摄影时,小光圈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经常能看见诸如被雾化的水面或被雾化的瀑布、城市街道上车灯所留下的轨迹和节日的焰火等等,这些拍摄种类往往都需要长时间曝光,为了得到长时间就需要使用小光圈。
很多摄影师喜欢使用大光圈拍摄。
虽然这样可以强调主体,并且产生非常梦幻的散景,但常常会让人无法分辨拍摄地点到底在哪儿,从某种角度来说,会失去街拍的意义。
所以,在街拍的时候请分情况使用大光圈。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合理使用光圈——如何利用光圈优化画面效果

摄影光圈知识:摄影中合理使用光圈——如何利用光圈优化画面效果在摄影中,光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对画面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合理地使用光圈,可以优化画面效果,使照片更加出色。
本文将从光圈基础知识、光圈对画面的影响、光圈应用技巧等方面介绍光圈的相关知识。
一、光圈基础知识光圈指的是相机镜头的放大倍数,又称F值,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光圈的大小表示通过镜头进入相机的光线量,一般用F值表示。
F值越小,光线传输越顺畅,摄入的光量越大,而F值越大,摄入的光量就越少。
一个相同焦距的镜头,其F值越小,相对的盲区就越小,传来的光线就越多。
例如,F2.8的光圈可以使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而F22的光圈则会限制光线的进入。
二、光圈对画面的影响1、景深景深是指图像中被摄体前后,都能清晰呈像的距离范围。
使用不同的光圈大小,可以改变景深的大小。
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
当使用大光圈拍摄时,只有摄入物的对焦面保持锐利,其他区域会呈现模糊的效果。
因此,对于人像摄影,可以使用大光圈,通过模糊背景来突出人物的轮廓和神态;对于风景照片,可以使用小光圈,以确保大部分景物都能被清晰地呈现。
2、曝光光圈大小也会影响曝光量。
使用大光圈,光线的传输更充分,因此曝光量越大;使用小光圈,光线的传输受限制,因此曝光量更小。
当曝光不足时,可以使用大光圈增加曝光量。
在夜景拍摄和星空拍摄中,可以使用大光圈,以便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从而提高相机的曝光灵敏度。
3、背景虚化背景虚化是透过大光圈的手段使模特或被摄物成为画面主题,而将后景产生的视觉杂讯虚化掉。
使用大光圈时,前景会很清晰,背景则会呈现出模糊、柔和的效果。
这么做可以借助模糊的背景来凸显前景,同时也能使画面更加美观。
三、光圈应用技巧1、手动对焦有时,自动对焦可能无法捕捉到你所想要的焦点,因此你可以尝试手动对焦。
在手动对焦模式下,可以使用大光圈来模糊背景,确保焦点非常精确。
这种技术在人像和食物摄影中非常有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头摄影中如何妥善运用小光圈
在街拍议题中,光圈往往是最易受人忽略的一环,但它不仅相当重要,同时也左右了影像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如何在分秒必争的街拍过程里提高作品成功率,妥善运用小光圈便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清楚交代背景环境
很多摄影玩家喜欢使用大光圈捕捉他们所看到的画面,既使在街拍议题上也不例外。
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可以突显想要强调的主题,并且藉由美丽的散景来为作品加分,但如此一来,除了影像无法让观者有效清楚分辨拍摄地点外,也常常使得主题与背景产生脱离,进而失去街拍的意义了。
因为街拍就某种层面来说,也算是纪实摄影的范畴,其精髓就是要用相机忠实记录眼前所看见的一切,包括主题与其它人、事、物之间的互动,甚至是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因此并不该一味地用大光圈拍摄为佳。
然而使用小光圈进行街拍时,要特别留意快门是否会低于安全值?因为缩小光圈拍摄意谓着相机必须放慢快门速度,以维持影像的正常曝光,若快门速度过于缓慢,则会因手震而增加照片模糊的机率。
所以在拍摄前,玩家可先观察现场当时的天候情况,与光线分布状况来决定该使用何种拍摄模式。
▲ Sony NEX-7 + E 18-200 mm F3.5 - 6.3 OSS 的39mm 端。
光圈F11、快门1/60 秒、ISO200、AV光圈先决、自动白平衡、JPEG。
▲可以试着想像,这张图若是采用大光圈拍摄让背景模糊,是不是就少了街拍纪实的味道呢?Canon EOS 5D Mark II + EF 16-35 mm F2.8L USM 的20mm 端。
光圈F8、快门1/250 秒、ISO200、AV 光圈先决、自动白平衡、JPEG。
例如在阴天的街道上,由于阳光有着云层遮蔽进而产生柔和的漫射光,对于环境明暗不会有剧烈的改变,此时可以放心采用M 全手动模式,先将光圈视情况固定于F8-F11 之间,快门则依照镜头焦段和拍摄者的手持稳定度来设定,以不容易手震为原则,然后试拍一张,若太暗或太亮再透过调整ISO 值来决定影像的曝光程度。
▲阴天的时候可放心使用M 模式,通常用同一组参数设定就可应付街拍的议题。
Canon EOS 5D Mark II + EF 24-70 mm F2.8L USM 的40mm 端。
光圈F8、快门1/200 秒、ISO 400、M 手动模式、自动白平衡、JPEG。
但若是在晴朗的好天气进行街拍,则建议玩家改用AV 模式拍摄。
因为烈日下有无遮蔽物的反差会有非常大之差异,若是使用M 模式来应付千息万变街拍议题,除非是对各环境下的光圈快门和ISO 组合有十足把握,否则失败的机率将会大为增加,所以不妨使用AV模式将光圈固定,然后其余就交由相机自行决定,玩家只需专心捕捉街拍的主体即可。
▲在有阳光及遮蔽物的环境抓拍,建议使用AV 模式并配合曝光补偿以维持拍摄的流畅度。
Canon EOS 650D + EF-S 18-200 mm F3.5 - 5.6 IS 的18mm 端。
光圈F11、快门1/125 秒、ISO 100、AV 光圈先决、自动白平衡、JPEG、+1eV。
高ISO 与街拍的运用
通常在缩小光圈并想要维持一定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唯有提高ISO 感光度一途,才能使得影像保有正确的曝光,但有些较旧的机种,其堪用的ISO 值普遍都不会太高,此时不妨将相机的风格选择设定为「黑白」,然后放心使用高ISO 拍摄吧! 事后再透过后制增加些对比,就能让作品类似像日本街拍大师–森山大道所拍摄的那种风格,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提高准焦成功率
街拍要缩小光圈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可藉由较长的景深来提高准焦成功率。
因为撇除Model 人像街头拍摄的相关议题外,一般的街拍,都是运用观察力去捕捉一瞬间的精彩,拍摄者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思考、构图并对焦,由此可知「速度」才是街拍的关键!所以在随时充满变化及不确定性因素的街拍议题中,与其使用大光圈来而担心脱焦的不确定性,不如藉由缩小光圈以提高准焦的成功机率。
▲街拍时的决定性画面往往出现在那一瞬间,因此使用小光圈抢拍可不必担心主体脱焦的问题发生。
Sony NEX-7 + E18 - 200 mm F3.5 - 6.3 OSS 的24mm 端。
光圈F8、快门1/60 秒、ISO 1250、AV 光圈先决、自动白平衡、JPEG。
另外,有些玩家为了争取时间或是降低被主体发现的可能,会将相机直接垂挂于胸前或与腰同高的位置进行盲拍,这时若是采用大光圈来拍摄,由于没有办法正确的针对主题对焦,拍出来的照片有很大机率是主角模糊而背景清楚,如此一来影像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所以对于想要以盲拍取景的玩家来说,缩小光圈的好处在此就会被显现出来,较长的景深不仅能避免主体脱焦的窘境外,也能使街拍作品拥有较佳的画质呈现。
▲就算将相机置于胸前或腰间盲拍时,可藉由小光圈的长景深特性,让主角不易失焦模糊。
善用广角定焦镜
要提高街拍的成功率,除了前述的缩小光圈之外,玩家也可以善用广角定焦镜进行拍摄(例如等效28mm 或35mm ),因为藉由广角先天上的光学物理特性,容易获得较长的景深,就算将相机置于腰间盲拍也会比使用中长焦镜有着更高的成功率。
而另一个原因在于,除了广角容易将主体与环境一起记录下来外,定焦镜头固定的视角也可让拍摄者练就对想要捕捉的画面有预视的能力,对于摄影眼的培养将会有不小助益。
呈现城市的繁忙感
小光圈在街拍的运用上,除了前述的特点之外,玩家不妨也可以用它的附加特性来进行创作,让影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调性,其中就以慢速快门的运用最具代表性。
就如同风景摄影中拍摄车轨的原理一样,当缩小光圈并使用不太高的感光度拍照时,为求影像的曝光能够正常,唯一透径就是放慢快门速度以增加进光量,而城市中熙熙攘攘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正是慢速快门最好发挥的题材。
▲让画面中同时存在动与静的元素,藉由对比呈现出城市的忙碌感。
要将这类的元素加入街拍议题中,首先要留心观察所在的城市里,街道行人或路上车辆的动向,然后决定是要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进行拍摄。
这两种角度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是玩家自己就身处繁忙的街道或马路上,以一般站立的平视角,或是腰间甚至是放在地面向上仰拍的角度拍摄,所得到的照片会让观者有如身历其境的感受;而后者则是将镜头朝向对街或马路,以与动向垂直的方向拍摄,就像是旁观者看着故事正在发生的视觉效果。
▲追焦也是街拍的另一种创作延伸,利用缩小光圈所放慢的快门速度,来追拍移动的被摄体进而产生画面的速度感。
当然,为了使作品更能吸引观者目光,我们也可以尝试在画面中同时安排动与静两种元素。
透过敏锐观察力来寻找例如街角的红绿灯、车站的月台、捷运的出入口等处,一定都会同时存在着行走中与停止移动的行人或车辆,然后运用慢速快门捕捉动与静两者并存的感动,这样不仅能成功营造出城市的繁忙感,也能让影像有强烈对比及注目的焦点。
▲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在街道上进行长曝,会让观者有身历其境的错觉。
Canon EOS 7D + EF 17-40mm F4L USM的22mm端。
光圈F8、快门1.3秒、ISO 1250、AV光圈先决、自动白平衡、JPE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