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检测在血液肿瘤伴发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在恶性肿瘤并发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感染风险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ocalcitonin in risk assessments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fe ̄ brile neutropenia ZHENG Hong ̄binꎬ LIN Rui ̄yun.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ꎬ Tumor Hospital Affilia ̄ t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niversityꎬ Guangdong 515031ꎬ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procalcitonin( PCT) in diagnosis of potential serious infection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neutropenia and fever. Methods Based o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designꎬ 90 febrile neutropenia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Tumo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niversity from July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divided into high ̄risk group and low ̄risk groupꎬ with 45 ca ̄ se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for Agranulo ̄ cytosis with Fever( the 2010 version) . The levels of serum PCT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 ̄ sults The level of serum PCT in the high ̄risk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ow ̄risk group[7������ 06(0������ 40 ~ 100������ 00) ng / ml vs 1������ 16(0������ 08 ~ 5������ 25) ng / mlꎬ P = 0������ 020) ] . A PCT cut ̄off value > 1������ 32 ng / ml provided a sensitivity of 71������ 8% and a specificity of 77������ 5% for diagnosis of febrile neutropenia in the patients in the high ̄risk group[AUC = 0������ 778(95% CI: 0������ 676 ~ 0������ 880ꎬ P < 0������ 001) ] . Conclusion Detection of serum PCT can be an effective auxiliary index for risk assessment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febrile neutropenia. [ Key words] Procalcitonin( PCT) ꎻ Neutropeniaꎻ Feverꎻ Infection
监测降钙素原在急诊感染性发热中的临床价值

12 方法 .
采 用 法 国生 物 梅 里 埃 公 司 VD S全 IA
自动 酶联 荧光 分析 仪及 配套 试 剂进 行 血 清 P T全 C 自动 定 量 检 测 。测 定 入 院 治 疗 前 、 用 抗 菌 药 物 使 7d 出 院前 的血清 P T水 平 。 及 C 13 统计 学方 法 . 采用 SS 50软 件进 行 统 计 PS1. 学 处理 。计 量资料 以均 数 ±标准差 ( s表 示 , ± ) 多
普通细 菌感染组 ( 00 ) P< . 1 和病毒 感染组 ( P< 00 ) 普 通 细 菌 感染 组 高 于 病 毒 感 染 组 ( .1 , P< 00 ) .5 。治疗前后血清 P T水平见表 1 C 。在脓毒血 症组 中有 7 例在治疗 3天后仍持续高热 , 例入院 6 时 P T 3.2 72 ) / , C (0 1 ± .3 gL 治疗第 3天复测 P T C 上升为(86 74 ) / , 3.24 . 1 gL 升级抗生素用药 , 7 - 第
病毒感染组包括流感 1 例 、 8 甲流 7 、 例 病毒性肠炎 l 、 0例 麻疹 9 、B病毒感染 3 例 E 例。
1 90
天复测 P T降至(.4± .5 L 体温控制 ; C 63 2 1 ) , 有 1 例治疗前 P T为 4.3 / , C 04 gL 治疗 3天复测 P T C
临床相关表 现¨ 将入选病 例分为脓毒 血症组 3 2 例、 普通细菌感染组 6 例及病毒感染组 4 4 7例。 脓 毒血症组原发病包括 C P O D伴发肺炎 1 、 4例 泌尿 系感染 8 、 例 胆囊炎 5例、 胰腺 炎 2例 、 丹毒 2例 、
肠道感染 1 。普通细菌感染组包括肺部感染 2 例 7 例、 肠道感染 1 例 、 6 泌尿系感染 8 、 例 丹毒 5 、 例 胆 囊炎 4例 、 胰腺炎 2例 、 阑尾炎 1 盆腔炎 1 。 例、 例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由钙素原分子经原位剪裁而成的化学物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感染性疾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目前,降钙素原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许多优点,本文将从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范围、临床利弊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降钙素原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降钙素原在感染及炎症反应中会迅速升高,因此可以作为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有助于医生尽早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二是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类型,从而更加科学地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和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和抗生素滥用。
三是监测感染的疗效。
通过连续监测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可以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指导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其次,降钙素原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与治疗。
例如,在危重病房中,降钙素原可以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在外科手术中,降钙素原可以帮助鉴别感染和炎症的性质,指导手术决策;在儿科领域,降钙素原可以用于婴儿感染性疾病的筛查和监测。
因此,降钙素原已经成为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临床决策依据。
最后,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也存在一些利弊。
在利于方面,降钙素原作为一个全面细致的辅助诊断指标,能够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同时,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简便和标准化,使其应用更加方便和广泛。
然而,在利弊方面,降钙素原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此外,降钙素原并非万能,不能替代其他常规检查和临床观察,需要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相信降钙素原将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降钙素原的测定对恶性血液病发热的诊断意义

降钙素原的测定对恶性血液病发热的诊断意义
马红玲;贺永春;孙笑丛
【期刊名称】《大医生》
【年(卷),期】2017(000)0Z2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的测定对恶性血液病发热诊断意义。
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46例,依照发热情况分为发热组及非发热组,对比其降钙素原水平。
结果发热组降钙素原水平高于非发热组
(P<0.05)。
结论恶性血液病发热应用降钙素原进行检测准确,可以将此项诊断作为恶性血液病发热的重要诊断项目及依据。
【总页数】2页(P176-177)
【作者】马红玲;贺永春;孙笑丛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
【相关文献】
1.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和血清铁蛋白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热的诊断价值 [J], 罗贤生;黄海妹;王智明;陈晓霞
2.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J], 董春芳;李丽;黄新海
3.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诊断价值 [J], 张洪涛;邵彬;麻宏亮;谢猛
4.儿科发热性疾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J], 吴尤佳;徐美玉
5.动态监测PCT水平在恶性血液病伴发热患者鉴别诊断、治疗中的意义 [J], 白颖;刘彦琴;王吉刚;刘景华;周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CT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指南]
![PCT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684e5aca8114431b80dd83a.png)
PCT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指南] 降钙素原PCTPC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
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
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
细菌内毒素在诱导过程中担任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
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
另外,PCT只是在少数患者的大型外科术后1~4d可以测到。
PCT水平的升高出现在严重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MODS),即使没有细菌感染或细菌性病灶。
但是,在这些病例中PCT水平通常低于那些有细菌性病灶的患者。
从肠道释放细胞因子或细菌移位可能引起诱导。
1指征PCT是诊断和监测细菌炎性疾病感染的一个参数。
PCT的测定可以预示为:作为一个急性的参数来鉴别诊断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和炎症。
监测有感染危险的患者(如外科术后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期,多处创伤后)以及需要重症监护患者,用来探测细菌感染的全身影响或检测脓毒性并发症。
评价严重炎症性疾病临床进程及预后,如腹膜炎、脓毒症、SIRS和MODS。
19.5-1血清PCT在各种疾病中的类型PCT升高PCT降低或稍微升高细菌性感染伴随系统性炎症反应,例如:腹膜炎、软组织感染病毒感染,例如:乙肝,HIV,CMV脓毒症,MODS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全身性真菌感染过敏反应(类型I~IV)寄生虫感染(痢疾)局部局限性细菌感染、溃疡、浅表微生物移植发展细菌引起的ARDS中毒引起的ARDS胆管引起的胰腺炎中毒性胰腺炎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生儿脓毒症局部微生物移植发展外科大手术后的一些病例小或中等规模外科手术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检测方法免疫发光测定法原理:血清或血浆和丫啶酯偶联的单抗放在包被了抗catacalcin单抗的测试管中。
降钙素原的检验方法和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的检验方法和应用价值摘要】血清(浆)降钙素原(PCT)是近年发现的用于全身细菌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新的血清标志物,对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还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炎症活动情况,与传统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关键词】降钙素原检验方法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331-02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作为一种炎症介质,近年来成为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新型标志物。
本文就PCT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PCT的检测方法PCT的半衰期为25—30h,在体内稳定性很好,容易被检测。
1.1 放射免疫学分析法用人工合成的多克隆抗体特异地识别和连接合成氨基酸降钙素原。
该方法检测的是游离PCT、结合型PC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前体的混合物,而不能区分上述三种物质。
该法耗时长,标记的放射性元素有污染,限制了其应用。
1.2 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运用双单克隆抗体,分别结合到PCT分子的降钙素和抗钙素部位,可排除交叉反应。
反应过程中两个抗体与PCT分子结合而形成三明治复合体,发光部位于反应管的表面。
该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测定的低限值为0.1ng/ml。
1.3 金标法采用胶体金技术,包括胶体金标记的抗降钙素的单克隆抗体和非特异性的抗抗体,当标本加人标本孔,金标单克隆抗体与标本中的PCT结合,形成金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该复合物在反应膜上移动,与固定在膜上的抗抗体结合形成更大的复合物。
当PCT浓度超过0.5ng/ml,该复合物显示红色,红色的深浅与PCT的浓度成正比。
该法具有不依赖仪器、快速简便,易观察的特点,适合于床旁检验。
1.4 透射免疫浊度法样品中的PCT与试剂中的PCT单克隆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使反应液浊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液浊度与所加人抗原的量呈线性关系,用特定光学检测仪器测定反应液吸光度值,反应液吸光度值与所测PCT浓度成正比。
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诊断价值

o r opt o y 0 6 t Ma 0 7 h b l p r s r dv e t df r t op spi m ag u , i o i oi l ou u s i f m Ma 0 y2 0 .T e e r e e o e i d d i o ie n u s(e t e i r p m c bo gc l d c— h l a r 2 o f i i d a i n e g r c o r l ay
Pr c l io n i h fe e i ldi n ss o h e e n e t l g c lm a ina i s o ac t ni n t e di r nta ag o i ft e f v r i h ma o o ia l g nce
Z A G H n — o S A i , o gl n X E Meg eat etfO tl y u ag Scn e ls H N ogt , H O Bn MA H n —a g, I n .D p r n o no g ,F y n eodP o e a i m o p'
血症发热和非败血症发热有很好 鉴别价值 。C P血清浓度对 于该群 患者感染 性发热 与非感染 发热无鉴 别意义 , R 但对 于败血 症发热与非败血症发热有较好 的鉴别价值 。
【 关键词】 降钙素原 ; C反应蛋 白; பைடு நூலகம்性 血液病 ; 发热 ; 感染
中图分 类号 : 7 04 R3.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9— 4 0 20 ) 2—19 0 10 0 6 (0 8 1 0 9— 6
< .0 ) P T和 C P对于败血症热程均有较好 的鉴别价值 , 0 0 1 ,C R 最佳鉴别界 值分别为 109x/ .0 i L和 8 . m / 。结论 :C g 55 gL P T血清
MASCC危险指数评分和降钙素原应用于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价值

o u t c o m e s [ J ] . J E n d o v a s c T h e r , 2 0 0 9 , 1 6 ( 4 ) : 3 9 7 — 4 0 9 . [ 5 ] 谷莉 , 李 悲雁 . 经颅 多普勒超 声在脑 血管狭 窄诊 断中 的意义 [ J ] . 中国疗 养医学 , 2 0 1 1 , 2 0 ( 3 ) : 2 6 2 .
和 MA S C C危 险 指 数 评 分 <2 1 分 是 感 染 性 休 克 的 独 立 危 险 因素 。 由 MA S C C 危 险 指 数评 分 区 分 的 1 5 6例 低 风 险患者 , 3 0例 患 者 P C T≥0 . 5 n g / mL , 其 中 8例 ( 2 6 . 7 %) 发展 为 细菌血症 ; 1 6例 患 者 P C T≥2 n g / m L, 其中
[ 6] 张彬彬 , 石剑宽 , 林宏 , 等. T C D对颅 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临 床研究 [ J ] _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2 0 1 1 , 1 6 ( 1 ) : 1 1 - 1 3 . ] 冯茂胜, 李 爱静 , 田冬 梅. 经 颅 多普 勒 超声 在脑 动脉 血管 狭 窄( 或 闭塞 ) 中的应用 和不 足 [ J ] . 当代 医学 , 2 0 1 0 , 1 6 ( 3 6 ) :
1 4-1 5.
A t r e r y( s — I C A )S t e n o s i s[ J ] . J N e u r o i m a g i n g ,2 0 1 2 , 2 2 ( 2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5 ~
2 ~ 10
2 χ 值 P值
0. 415 0. 725
2. 3 PCT 水平与发热程度间的关系 在不同程度发 热 患者 中 PCT 水 平差异 无 统计 2 学意义 χ = 0. 884 P = 0. 665 见表 3
(
,
) ,
。
。国 内 外 学 者报 道[ ]在成人 或 儿 PCT 均有 利 于 鉴 别 感染 性发 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 热与非感染 性发 热。本研究 结 果显 示 感染 组 PCT 水平高于不明原因发热组, 与国 内 外报 道 一致。因 , PCT 水 平对于 此 在血 液 系 统 肿瘤 伴 发 热 患者 中, 是否存在感染有一定提示作用。 本研究显示感染组患者 中, PCT 水 平与 患者 性 [] 别、 年龄及发 热 程 度 无 关, 与 Luisa Camino 等 报 道一致, 说明 PCT 水 平不因 个体 差 别 而 表现 不同; 我们推测刺激 PCT 释 放 的炎症 介 质 可 能 与 调节体 温中枢的 介 质 不同 或 是作用机制不同, 故 PCT 水 平高低与发热程度无关。此外, 体 温 高 低 并不 能提 示感染的严重程度。如老年患者存 在 严 重 感染 时, 由于机体调节功能 差, 往往 表现 为 低体 温。因此, PCT 作为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检测 指 标, 在临床工 作中有助于评估病情, 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感染。 在感染组中, PCT 水平与中性 粒 细胞 水 平 间 差 [] 异无统计学意义。Beat Muller 等 使用定量 PCR
第 34 卷 7 期 2012 年 7 月
宁夏医科犬学学报 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 709·
文章编号 1674 - 6309 2012 07 - 0709 - 03
:
( )
· 论著 ·
;
降钙 素原检测 在 血液 肿瘤伴 发 热患 者中的 应 用 价 值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 2 感染组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间 PCT 水平
[ ] n( %) PCT 水平 / ( ng· mL )
-1
43 21 30. 9 25 24 26 18
( ) 15(22. 0) 7(10. 3) 0. 664 16 ( 23. 5 ) 5 ( 7. 4 ) 4 ( 5. 9 ) 14 ( 20. 6 ) 8 ( 11. 8 ) 2 ( 2. 9 ) 0. 124 13 ( 19. 1 ) 6 ( 8. 8 ) 7 ( 10. 3 ) 10 ( 14. 7 ) 6 ( 8. 8 ) 2 ( 2. 9 )
2 ~ 10
P值
64. 80 50. 95 0. 009
2. 2 感染组不同年龄 性别患者间 PCT 水平变化 感染 组中 PCT 水 平在不同性 别 年龄 组 之间
、 P > 0. 0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 2 。
的比较 分组 性别 男 女 年龄 青年人组 中年人组 老年人组 n < 0. 5
-1 -1 -1
由于血液肿瘤疾病的B身特 点 导致机 体 免疫 症 2ng mL - 1 ≤ PCT < 10ng mL - 1 可 能 有 全身 -1 严重 力下降 容易合 并细 菌 病 毒 真 菌 等 感染 加之 强 感染 除非其它已知原因 PCT ≥10ng mL 烈的联合化疗 使中性 粒 细胞显 著减少 而 极 易 并发 的全身炎症反应 几乎可以肯定是重度细 菌 感染 或 感染 近 几 年 来 较 多 基 础 研 究 发 现 降 钙 素 原 感染性休克引起的 其中发热定义为 腋 下 体 温 >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 2011 - 11 - 11
作者简介 贾停停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 白晓川 男 教授 从事血液病诊治工作
34 卷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710· ] n( %) 表 3 不同发热程度间 PCT 水平的比较 [ 3d 以 上, 临床 未查 及 感染 灶, 病原学及影 像 学检 查 无阳性发现。 PCT 水平 / ( ng· mL ) n 分组 平均秩 P 值 < 0. 5 0. 5 ~ 2 ~ 10 根据 2000 年 WHO 人类年龄划分标准分组, 其 42. 7 )12 ( 10. 3 ) 11 ( 9. 4 ) 0. 884 0. 665 45 ~ 60 岁 为中 年 人组, > 中等度热组 73 50 ( ≤44 岁 为 青 年 人组, 中, 44 27 ( 23. 1 ) 10 ( 8. 5 ) 7 ( 6. 0 ) 60 岁为老年人组。按体 温 状况, 发 热 分为: 中等度 高热组 117 77 ( 65. 8 )22 ( 18. 8 ) 18 ( 15. 4 ) 38. 1 ~ 39℃ ; 39. 1 ~ 41℃ 。根据 中性 合计 热组: 高热 组: 表 4 感染组不同粒细胞水平间 PCT 粒细胞计数分组, 分为 粒 细胞 缺 乏 症组、 粒 细胞 减 n( %) ] 水平的比较 [ 少组 、 非粒细胞减少组, 具体标准如 下: 粒 细胞 减少 PCT 水平 / ( ng· mL ) 组即外 周 血 中 性 粒 细 胞 绝 对 计 数, 在 成 人 低 于 分组 n 平均秩 P 值 < 0. 5 0. 5 ~ 2 ~ 10 2. 0 × 10 · L 时, 在 儿 童 ≥10 岁 低 于 1. 8 × 10 · 20. 6 ) 8 ( 11. 8 ) 5 ( 7. 4 ) 1. 338 0. 885 粒细胞缺乏组 27 14 ( L 或< 10 岁 低 于 1. 5 × 10 · L 时; 粒 细胞 缺 乏 10. 3 ) 5 ( 7. 4 ) 1 ( 1. 5 ) 粒细胞减少组 13 7 ( L ; 症组即中性粒细胞 绝 对计 数低 于 0. 5 × 10 · 23. 5 ) 7 ( 6. 0 ) 5 ( 7. 4 ) 非粒细胞减少组 28 16 ( 非粒细胞减少 组 即 中性 粒 细胞 绝 对计 数 大于等于 3 讨论 2. 0 × 10 · L 。 PCT 是一种炎症介质, 其产生受到细 菌毒 素及 1. 3 统计学 方法 采 用 SPSS 17. 0 软 件 处 理, 计 。 , PCT 水平有 数资 料 用 行 × 列 的 χ 检 验 , 等 级 资 料 采 用 秩 和检 多种炎性因子调节 在感染性疾病中 [ ] 不同程度的升高 。作为一种 早 期、 简 单、 快捷的 验。P < 0. 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PCT 测定已广泛应用于 非 粒 细胞 减少 性 检测指标, 2 结果 尤其是重症感染的辅助诊断。 2. 1 感 染 组 与 原 因 不 明 发 热 组 间 PCT 水 平 的 感染患者中, PCT 为无激素活性的降 钙 素 前 体, 可由细 菌毒 比较 当细 菌 感染 导致 全身 感染组 PCT 水 平高于不明原因发 热 组 ( Hc = 素和炎性细胞因子诱导产生, 炎症时, 血清 PCT 会 迅 速 升高; 当 给 予 有 效抗 生素 , P = 0. 009 ) 6. 740 , 见表 1 。 PCT 值则逐渐降至正常。目前多数临床工 治疗后, 表 1 感染组与不明原因发热组之间
年 7 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内科血液肿瘤伴发 热 的 117 例 患者 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分 析 根据 病原学 影 像
2 2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在血液肿瘤伴发热患者 的临床应用意义
:
。方法
对 2010 年 1 月 至 2011
, 、 、 , 。 , , ( Procalcitonin,PCT) 是一种比 较新 的 协 助 诊断 感 38℃ 且持续 6h 以 上或 是 1 次 以 上 的 腋 下 体 温 > 染的指标, 已 广泛 应用于临床工作。 关 于 PCT 在 38. 5℃ 。 1) 患者 于发 热 期间 血液系统疾病中, 尤其在伴有粒细胞明显 减少 的血 1. 2. 2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 (包括需氧、 1 抽 取至 少 次外 周 静 脉血 送 检血培养 液肿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尚存 在 争 议。为进一 步 。( 2) 患者出现 咳嗽、 咳 痰、 了解 PCT 在血 液肿瘤 伴 发 热 患者 中的临床 价 值, 厌氧菌及真菌培养等 ) 胸水等局部感染征象时, 行 痰 培养; 根据患者 我们对 2010 年 1 月 至 2011 年 7 月 我 科 住 院治 疗 咽痛、 体征, 必要时行其它体液培养。 的血液肿瘤伴 发 热 的 117 例 患者 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 症状、 1. 2. 3 影像学检 查 根据患者 症 状 和 体 征, 必要 分析。 时行相应部位 CT 或 MRI 检查。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 年 1 月年 至 2011 年 7 月 宁 1. 2. 4 分组 对 117 例恶 性血 液 系 统疾病发 热 患 ( 1) 具体 分组 如 下: 感染 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血 液 内科 住 院治 疗 的 117 例 血 者的病例 资 料 进 行 分组, ( ) : 68 例 ① 病原学 诊断 感染 组 有明 确 的 感染 临 液肿瘤伴发热患者, 年龄 15 ~ 74 岁, 中 位 数 年龄 为 组 床症 状 和体征, 并有血培养、 痰培养、 咽拭 子等病原 46 岁, 男 61 例, 女 56 例。 34 例 病原学 诊断 感染 组, 微生物检测明确 诊断; 包 1. 2 方法 细 菌 感染 26 例, 白色念珠菌感 1. 2. 1 降钙素原检测 患者 于发 热 后 6h 内 抽 取 括脓毒 血症 27 例 ( , 肺部感染 5 例和口腔感染 2 例, 均为细 菌 外周静脉血送 检, 测定 降 钙 素原, 采 用半定量检测 染 1 例) ②临床诊断感染组: 经临床症 状、 体 征及 胸 部 PCT 感染; 降钙素原的免疫 色 谱 检测 法, 结 果分为 四 级: CT 诊断为肺部感染; 有局部 感染 症 状 和 体 征, 如咽 < 0. 5ng · mL : 0. 5ng · 可 能 有 局 部 细 菌 感 染; 扁桃体红肿 渗 出、 牙 龈 红 肿、 腹 痛、 腹 泻 及尿 路 mL ≤ PCT < 2ng · mL : 可 能 有 全身 感染 ( 败 血 痛、 34 例 临床 诊断 感 刺激症状等, 但病原学检测 阴 性; , , 22 染组中 肺部感染 例 上 呼 吸 道 感染 9 例, 口腔 : : ,, 。 2) Fe 感染 2 例, 肛周感染 1 例。( 不明原因发 热 ( 万方数据 : ,, , 。 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 49 例 ) : 组( 持续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