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班会复课教学教案
学校复课开学新冠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案

学校复课开学新冠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案复课开学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一、是什么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
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二、相关症状1、身体感觉无力2、咳嗽,或者干咳3、高烧不退4、呼吸窘迫综合症状5、胸闷或者呼吸较为困6、出现昏迷休克现状7、感冒三、学校防范措施1、落实学生体检,做到病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做到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2.师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早就医,不带病上课。
家长要时刻观察孩子的健康状态,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病症时,应及时带孩子前去医院就诊,陪护就医,一定要佩带好合适的口罩。
3、保持环境清洁,加强开窗通风。
保持课堂、宿舍、图书馆、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环境清洁和良好的通风状态,天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做好日常预防消毒。
4.酌情减少大型教室内集体活动黉舍可按照当地疫情情形削减或停止大型室内个人活动。
5.均衡饮食,加强磨炼,增强体质。
黉舍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天天一小时校园体育磨炼时间,增强学生体质。
四、学生防范措施1.进校前自觉接受体温测试,体温超过37.3度时请在家自行隔离并报告指定医疗机构。
2.在食堂用餐时,避免人员密集采用分餐进食。
3.保持校园环境清洁,在多人课堂内佩带口罩,并多通风。
五、常见预防措施1.勤洗手。
用流动的水或肥皂水洗手至少15秒。
2.不扎堆。
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3.戴口罩。
保护自己对他人负责4.不聚集。
不窜门、不聚餐、平安校园。
5.早就医。
发热、乏力、干咳。
6.常通风。
合时通风,注意保暖6、个人日常注意事项1.勤快洗手。
病毒会通过接触传播,所以要用流动的水或肥皂水洗手。
2.不碰。
不去、海鲜、活禽市场或农场。
3.煮熟食物。
中小学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校园安全复课教学教案

中小学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校园安全复课教学教案一、引言本教学教案旨在帮助中小学校园在疫情防控期间安全复课,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灵活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提高防疫意识并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疫情防控措施和校园安全规定;2. 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等;3. 学会正确使用体温检测仪和消毒用品;4. 培养良好的卫生惯和社交距离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包括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症状等;2. 预防感染的个人防护知识,包括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触摸面部等;3. 校园安全规定的介绍,包括进校门的流程、学生活动区域的划分等;4. 使用体温检测仪和消毒用品的操作演示,包括测量体温的正确方法和正确消毒物品的使用;5. 培养良好的卫生惯,如如何正确咳嗽和打喷嚏、定期洗手等;6. 社交距离的意识培养,如避免握手、保持一定距离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教学: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个人防护措施;2. 操作演示:使用体温检测仪和消毒用品进行实操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3.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校园安全规定和良好的卫生惯;4. 视频教学: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来加深他们对防疫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口头问答: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问答,测试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2. 操作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展示他们对使用体温检测仪和消毒用品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校园安全规定和个人防护措施展开小组讨论,促进他们的思考和互动。
六、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讲述教学和操作演示;2. 视频教学资源,用于增强学生对防疫知识的理解;3. 体温检测仪和消毒用品,用于操作实践;4. 游戏道具等辅助教学工具。
七、总结通过本教学教案的实施,可有效提高中小学校园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安全复课率,为师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
开学返校,防疫先行——中小学疫情防控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开学返校,防疫先行——中小学疫情防控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了解新冠病毒防控措施,掌握有效的疫情防控方法,提高防疫意识和技能,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二、教学重点1.了解新冠病毒2.掌握有效的疫情防控方法三、教学难点1.清楚防疫措施的重要性2.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四、教学准备1.涂鸦板、彩笔、手提喇叭2.相关PPT五、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老师拿起涂鸦板和彩笔说:“同学们,现在我们经历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暑假,我们很幸运地度过了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也即将步入全新的学期。
但是,我们要防疫先行,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参加各项活动。
我们先通过问卷了解大家的知识储备程度。
”老师向同学们发放调查问卷,并温馨提示同学们在填写问卷时要认真思考。
2.知识讲解(20分钟)2.1.了解新冠病毒老师根据学生们的情况对新冠病毒进行科普。
新冠病毒是一种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病,症状包括轻度至中度的发热、咳嗽和喉咙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死亡。
接着,老师讲解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等。
老师提醒同学们,如果自己患上了新冠病毒,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根据医嘱进行治疗。
2.2.掌握有效的疫情防控方法老师介绍了以下有效的防控方法:(1)勤洗手:要注意饭前便后、摸门把手、摸电梯等公共场所的器物;(2)戴口罩:佩戴口罩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在人群密集处戴上口罩;(3)少出门: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的次数,做好室内通风;(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的海鲜和肉类,尽量选择熟食;(5)加强体育锻炼:氧气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
课程结束后,老师咨询了同学们对讲解的掌握程度,并让同学们做了一些防疫措施的小测试,以便了解和评估教学效果。
3.互动环节(20分钟)老师提出各种应对疫情的现实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
例如:(1)在学校集体运动中,应如何做好防疫措施?(2)面对学校缺乏有效的消毒器具,我们应该怎样做?同学们积极参与,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展现出高超的思维能力和切实的行动力。
202X年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疫情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复课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教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开学第一课中学校疫情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复课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教案教案标题:疫情开学第一课——共度新学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当前疫情形势,把握必要的疫情防控学问;2. 培育同学乐观乐观的心态,增加抗压力量;3. 提升同学对学习的宠爱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1. 疫情形势简介;2. 疫情防控学问讲解;3. 学习规划和目标设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向同学简要介绍目前全球和本地区的疫情状况,引导同学思考疫情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提问同学有没有对疫情的了解,是否有相关防控学问。
2. 疫情形势简介(15分钟)老师使用图表或视频的形式向同学呈现当前疫情形势,并解释疫情对学校和社区的影响。
引导同学能够客观地看待疫情,了解疫情对自己带来的影响。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疫情防控学问讲解(30分钟)依据教育部和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意见,老师对同学进行疫情防控学问讲解,包括:a. 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b. 使用消毒液消毒日常用品;c. 保持社交距离,避开近距离接触;d. 做好室内通风;e. 留意个人卫生习惯等。
老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小组争辩等方式进行引导和讲解,鼓舞同学提问并解答他们的怀疑。
4. 学习规划和目标设定(25分钟)老师引导同学反思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学习状况,鼓舞他们思考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规划。
老师可以给同学一些指导性问题,如:a. 你在疫情期间是如何学习的?b. 有没有遇到困难?如何解决的?c. 新学期你期望实现什么样的目标?d. 你预备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老师可以组织小组争辩或召开班会,让同学共享他们的学习规划和目标。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师引导同学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鼓舞同学相互表达对新学期的期许和信念。
四、课后作业要求同学在家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拍摄一段洗手的视频,共享到班级群或学校网站上。
中小学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班会复课教学教案

〃疫情防控〃主题班会一、班会背景:一场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与众不同,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用于担当责任的人,因为承当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人存在的价值。
但是有些人的责任意识并不轻,这些人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置于危险之中,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班会目标:1.让同学们对新冠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消除紧张之心,学会防护措施;2.通过对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学们产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情,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三、班会重点:通过对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学们产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情,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四、课前准备:1.教师:班级教案、课件、新闻、图片2.学生:搜索在本次疫情中履行和未履行公民责任的民众新闻,并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可以在本次疫情中肩负起哪些责任?五、活动流程:1.教师导入:2020年伊始,红烛欲燃,年关将至,万事万物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与祥和之中,却无人觉察,一场灾难正悄然生长。
1月23日,武汉市全面封锁;一月二十四日至二月二日,武汉市火神山医院设计方案完成到交付使用,用时总计10日;1月底至2月末,全国千万医护人员乘飞机高铁鄂,参与抗疫工作……疫情爆发之后,工地上建设者烈日下的汗水、医护人员脸上口罩的勒痕,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同心同德,取代了烟花爆竹,成为了庚子新春,成为每个人心田上的风景。
这些人,在国家有难时站出来,他们一人行而为世范,他们就是国家的脊梁。
2.讲人类瘟疫的历史:瘟疫对人类来说不是陌生的词语,因为生活水平、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近几十年来"瘟疫”一词对人们来说渐行渐远。
(1)讲讲历史上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
这场流行病使欧洲的人口减少一半,资料上是这样说的:"中世纪的欧洲受到瘟疫的肆虐,但凡得此病者,皮肤会出现许多黑斑,进而全身虚脱,神志不清,发高烧,最后痛苦死去,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欧洲人叫做‘黑死病’,古中国称之为鼠疫。
初中疫情防控下开学第一课--学校会复学教学教案

初中疫情防控下开学第一课--学校会复学教学教案一、背景新冠疫情爆发后,初中生们已经在家里停课不少日子了。
但是,为了不耽误孩子的研究进度、保障其身心健康,学校决定开始线上教育。
现在,经过全国各地抗击疫情的努力,疫情得到了明显缓解,学生们需要陆续回到校园,恢复正常课程。
二、教学内容2.1 疫情防控在校学生们首先需要接受疫情防控教育,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展开全面的疫情防控措施。
学校会根据国家、省、市、区的防控措施,制定校内疫情防控方案。
师生员工入校时需要体温检测,记录健康信息,必须按规定戴口罩。
2.2 学科课程在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展开的前提下,学校已经为同学们制定了学科课程安排。
教育教学部门会为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参考国家课程标准及教学进度安排,科学研究、教材编写、教与学评价在迅速推进。
教学活动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研究兴趣,注重学生的研究过程监控与研究评价,进行生动、有趣、充实的研究。
三、教学方法线上教育为学生们打开了自主研究的新视角。
在线上研究时,同学们需要克服一些困难,例如网络不稳定、研究效率低下等。
现在学生们回到了学校,教学方式也需要相应的调整。
对于教学方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班级管理:严格进行班级管理,做到每位同学到校签到、课堂遵守纪律等;- 分组研究:将学生们分成小组,利用“多人一台电脑”或“一人一台电脑”的形式,为同学开展小组研讨、互相讲解、分享探究支持;- 集体辅导:由老师通过集体辅导、面对面谈论的形式,帮助师生克服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共同探究研究方法与技巧;- 线下实践:结合线上课程,适当组织学生们展开线下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补偿措施对于因疫情原因造成研究时间的不足的,学校将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学科基础补偿练册,根据科目及年级不同,设置相应程度、不同版型、不同难度的练册。
五、结语随着疫情的逐步得到控制,学校复课的大门正式打开,大家都需要投入到学习中去。
小学开学第一课疫情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小学开学第一课疫情主题班会教案三篇疫情主题班会教案一: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冠病毒疫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2.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步骤:1. 疫情简介老师简要介绍新冠病毒疫情的发生和目前的情况,提醒学生疫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正确的洗手、咳嗽、打喷嚏等个人卫生习惯,引导学生讨论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让学生意识到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3. 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通过学生们的经验分享,让学生说出自己爱护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方式,如多喝水、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引导学生明确保护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方法。
4. 疫情下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讨论疫情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如不能去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等。
让学生明白,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需要改变一些生活方式。
5. 总结与展望教师总结本节班会的内容,再次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和爱护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响应防控措施,让我们全力以赴,共同抗击疫情。
疫情主题班会教案二:关心他人,共同战胜疫情一、教学目标:1.了解疫情对他人生活的影响;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的精神;3.明确疫情期间如何帮助他人。
二、教学步骤:1. 疫情的影响老师谈论疫情对医护人员、生活困难的家庭、在家学习的学生等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疫情对他人生活的影响。
2. 关心他人的意义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关心他人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关心他人的意义。
让学生明白关心他人可以带来温暖和积极的力量。
3. 疫情下的帮助他人让学生围绕疫情期间如何帮助他人展开讨论,如捐赠口罩、帮助家里有困难的人等。
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可以做什么来帮助他人。
4. 团结合作共同战胜疫情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战胜疫情。
强调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5. 总结与展望教师总结本节班会的内容,再次强调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023年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9篇

2023年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9篇【篇1】2023年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
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
(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
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1:喷嚏雨玩法:(1)师:有时,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情防控”主题班会
一、班会背景:
一场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与众不同,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用于担当责任的人,因为承担责任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人存在的价值。
但是有些人的责任意识并不轻,这些人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置于危险之中,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班会目标:
1.让同学们对新冠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消除紧张之心,学会防护措施;
2.通过对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学们产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情,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三、班会重点:
通过对逆行之人的了解,同学们产生共情,思考“逆行之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国之情,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四、课前准备:
1.教师:班级教案、课件、新闻、图片
2.学生:搜索在本次疫情中履行和未履行公民责任的民众新闻,并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可以在本次疫情中肩负起哪些责任?
五、活动流程:
1.教师导入:
2020年伊始,红烛欲燃,年关将至,万事万物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与祥和之中,却无人发觉,一场灾难正悄然生长。
1月23日,武汉市全面封锁;一月二十四日至二月二日,武汉市火神山医院设计方案完成到交付使用,用时总计10日;1月底至2月末,全国千万医护人员乘飞机高铁鄂,参与抗疫工作……
疫情爆发之后,工地上建设者烈日下的汗水、医护人员脸上口罩的勒痕,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同心同德,取代了烟花爆竹,成为了庚子新春,成为每个人心田上的风景。
这些人,在国家有难时站出来,他们一人行而为世范,他们就是国家的脊梁。
2.讲人类瘟疫的历史 :
瘟疫对人类来说不是陌生的词语,因为生活水平、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近几十年来“瘟疫”一词对人们来说渐行渐远。
(1)讲讲历史上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
这场流行病使欧洲的人口减少一半,资料上是这样说的:“中世纪的欧洲受到瘟疫的肆虐,凡是得此病者,皮肤会出现许多黑斑,进而全身虚脱,神志不清,发高烧,最后痛苦死去,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欧洲人叫做‘黑死病’,古中国称之为鼠疫。
黑死病发生于1348年—1451年,是在欧洲爆发的一次大型瘟疫,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整个欧洲都差点因此毁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瘟疫。
”鼠疫的传播途径通常有四种:
①蚤叮咬: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②呼吸道感染: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③皮肤感染: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④消化道感染: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2)讲讲清朝末期发生的鼠疫。
当时的情况如何呢?资料上介绍:清朝末年,中俄东部交界地带就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流行性肺鼠疫灾害。
而其爆发,正与人们对旱獭暴毙原因的无知有关。
到了19世纪末,大量外来者为了生计,纷纷聚集在西伯利亚草原及蒙古草原地带。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新工作主要为矿工、伐木工、皮草猎人,他们在促进了清朝末年中俄
东部边境地区繁荣的同时,也扩大了人群聚居规模,同时不择手段地猎杀动物,最终酿成大祸。
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这场首发于东北地区的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肺鼠疫灾害终于在几个月内结束。
罹难人数总计近六万,但事态没有进一步扩大成全国级别的大瘟疫。
(3)讲讲许多历史书籍、文学书籍中都记载了瘟疫的流行。
《白鹿原》小说就写了一场瘟疫,几乎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死光了,那时科学落后,还认为是鬼在作祟。
2.讲2003年的非典(SARS)
2003年的非典,资料上这样介绍: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如今,不少老师、家长仍有关于“非典”时期的特殊记忆,和孩子们讲讲经历,时刻保持警醒,学会保护好自己。
3.讲防控疫情中“逆行者”“担当者”的故事 :
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较强,传染速度也很快,更可怕的是潜伏期长,即使在潜伏期也会传染,所以近距离接触患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是许多白衣战士、白衣天使纷纷书写请战书奔赴疫区;许多社区、镇乡、村干部忍受寒冷,顶着风雨、冒着感染的风险在祖国大地守卡,守护一方平安;许多企业家纷纷捐款,有的甚至把外国的口罩厂买下来,为祖国人民送来口罩;海外侨胞、留学生、中国旅客在异国他乡购买医用防护物资想方设法寄回祖国,寄到湖北;居家隔离的你我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十元、百元、千元捐款购置医疗物资。
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宝贵精神需要孩子们不断地传承与发扬。
4.讲疫情防控的做法
(1)“自我隔离”,有疫情高发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疫区后居家或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2)“居家不外出”,各地学生尽量居家,不聚餐、不走亲访友,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3)“异常及时报告”,学生每天自我健康监测,有异常及时报告; (4)外出全程戴好医用口罩;
(5)“勤洗手、勤消毒、多通风”,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众触摸的物品、设施,保持空气清新;
(6)与人交往相隔三米以上,防止飞沫;
(7)食品要卫生,要熟透;
(8)发现有人有可疑症状要及时报告;
(9)爱护野生动物,不吃野味,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接触野生动物或其他动物。
5.讲疫情发生后给我们的教训
这次疫情发生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缺乏“防范于未然”的意识,缺乏“救急、救灾”的物资储备。
面对灾难,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事先可以储备一些急用物资,哪怕是这些物资永远不用,灾难有很多,疫情只
是其中的一种,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水、干旱、饥荒、火灾等等,面对这些灾难我们要有意识地
储存物资。
还有医务人员资源的紧缺、救援物资的紧缺、医疗资源的紧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更好
地面向未来。
6.讲科学技术对疫情防控的作用
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大数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仅仅从武汉流向全国各地的人员就达五百多万,通过“大
数据”就可以知道每一个人流向了哪里,这对全国的防疫工作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全国各地仅仅在几天时间内
对这些从疫区来的重点人员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阻止了疫情的蔓延。
也通过大数据,我们了解了确诊患者
的密切接触者。
医疗技术也取得了发展和进步,疫苗的研制,有效药物的筛选对疫情的防控功不可没。
7.讲怎么样才是“健康第一”的理念
我们常说“要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个理念很多人还停留在锻炼身体的层面。
一方面,当然锻炼身体是
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从小要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也要学会并且热爱一两项运动,使之陪伴我们终生。
强健的体魄是预防各种疾病最好的抗体,这次新冠肺炎再次证明身体素质好,不容易感染或即使感染也好得快,有许多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者并没有感染,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身体抵抗力的问题,所以要养成锻炼的好
习惯,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野生动物,要敬畏大自然,敬畏每一个生命!第三个方面,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作息,熬夜对身体的损伤最大,要保证睡眠时间,不睡懒觉。
“健康第一”的内涵应该包括:锻炼身体的习惯、卫生的饮食习惯、健康的作息习惯。
8.讲真话的力量
诚实,不只是一种品质,它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心智的力量。
面对疫情危机,有些人像鸵鸟一样,将头埋在沙土里,心存侥幸,自欺欺人,为了眼前的利益甚至做出欺瞒行为。
但还有那样一群人说真话,说实话:
第一时间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的医者,因为他们的警示,一大群临床医生们得以及时做好防护,继续战斗在“抗疫”前线;
挺身而出向媒体明确表示新冠病毒“人传人”的钟南山院士,因为他的直言相告,疫情才没有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从不藏着掖着,面对提问直言不讳的“硬核医生”张文宏,他的科普辟谣给我们每个人一针强心剂……
从这样一群人身上,让孩子感受到诚实的力量和诚实的可贵,并为此而深深感动着。
诚实如此难能可贵,我们要时刻鼓励和引导孩子敢于说真话、说实话。
9.讲生命的意义(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珍惜。
疫情当前,告诉孩子务必学会保护自己。
病毒很可怕,个体的力量无法与之抗衡。
但大家依然充满了信心,因为每个人都有着一颗爱人亦爱己之心。
因为爱人,所以我们时刻关注疫情,关心着病区的情况,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因为爱己,所以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科学的方法来抗击病毒,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爱将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们不断地克服困难,最终走出危机。
这是生命最可贵之处,亦是生命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