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池莉小说的世俗情怀

合集下载

从《烦恼人生》看池莉小说的世俗化

从《烦恼人生》看池莉小说的世俗化

《 恼 人 生 》 我 们 勾 勒 了 一 个 现 代 普 通 老 百 姓 的 真 实 生 烦 为 存 状 况 与 内 心 世 界 , 示 了 生 活 的 原 本 状 态 , 现 出 鲜 明 揭 体
的世 俗 化特 征 。


现 实生 活 的" 俗化 t i t
池 莉 曾说 : 我 不 介 意 别 人 说 我 是 小 市 民或 者 是 世 “ 俗 作 家 。我 的 小 说 一 开 始 即 不 讨 文 学 殿 堂 的 喜 欢 , 批 被
仿 佛 我们 自己生 活 在 其 中 一般 。 管生 活 中有 多少 没 有 不
意 义 的烦 恼 , 子从 床 上 摔 下 , 得 照 顾 ; 婆 有 怨 言 , 孩 他 老 他得 忍受 ; 得 匆 匆 早 起 挤 厕所 、 水 龙 头 ; 得 带 儿 子 他 挤 他 跑 月 票 , 儿 子 进 幼 儿 园 , 为 儿 子 的 顽 皮对 老师 赔 笑 , 送 并 他 只 能 为 了 简 单 地 活 着 不 断 地 重 复 着 曰 日如 此 的 “ 烦 恼 ” 生 。作 者 是 用 “ 眼 睛 ”、 审 视 着 这个 世 界 , 写 人 新 2 来 在 作 中 , 有 勇 气 地 选 取 了 常 常 被 我 们 忽 略 、 视 或 不 敢 极 漠 正 视 的 原 生 态 的 生 活 表 象 ,暴 露 出 普 通 人 生 活 的 本 质— — 琐 碎 却 真 实 。 池 莉 笔 下 主人 公 印家 厚 面对 生 活 在
父 祝 寿 的生 1 物 ; 堂 就 餐 时 扒 出 了半 条 青 虫 ; 考 3礼 食 报
进修 电大 的事 泡 了汤 , 人 陷 害栽 赃 , 得 厂 长生 气 ; 遭 惹 妻 子借 来 的狭 小住 房要 拆 迁 , 妈 的 儿子 还 要 来家 里 借 住 , 姑

论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世俗化人物形象

论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世俗化人物形象

论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世俗化人物形象摘要:池莉的新写实小说引人注目,她以其“仿真”的写作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世俗化人物,个个真实而鲜活,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她细致而生动的描述,将小人物的凡俗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池莉新写实小说世俗化一、新写实小说与世俗新写实小说以其回归到大众群体的世俗化写作,使得原本被人忽视的大众群体一跃到了人们的眼前。

平淡却真实,故事都是耳闻目见的,却又不乏一种小说呈现上的新鲜感,新写实小说不再像传统现实小说那样将现实启迪放在第一位,它仅仅是对大众群体的关照、对世俗人物的关照。

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方面来看,新写实小说仍然可以划归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大范畴中,但无疑它已经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新写实小说以其独特的世俗情怀关照到了社会中最为普遍的人群,以文学的包容态度理解和包容了小人物世俗化生活中的困扰和无奈。

二、世俗化人物代表形象剖析1.世俗化的平民大众平民大众的世俗化看上去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去菜市场看到的情景一样,所有人都会觉得那里的人从来都是斤斤计较,从来也都是嗓门大、爆粗口。

他们普通、庸俗,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也没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大众平民生活在底层,就连他们的形象和性格也像是处于社会底层。

他们的世俗是由来已久的世俗,是根深蒂固且无法改变的世俗,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

世俗成了大众的典型特征,使得人们认为大众本来就是世俗的。

仔细思考,这当中忽视了岁月和生活的力量,那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力量,可以将原本真善美的外在和内在变得面目全非。

(1)消解个性和理想《烦恼人生》中,池莉细致而深刻地描述了印家厚烦恼的一天,现实的无情和生活的烦恼骤然清晰而真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睡觉、挤车、上班、吃饭、做家务、带孩子、做梦……故事中的印家厚,在妻子面前显得有些憋屈;在工厂同样,他的性格显得有些压抑和无可奈何,就像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一般,不敢反抗,更多的是无力反抗。

世俗与诗意的融合——池莉小说初探

世俗与诗意的融合——池莉小说初探

观, 他 面对生 活 , 接受烦 恼 , 并且懂 得从 烦恼 中探 索乐趣 。 这
就 是 隐 藏 在 小 市 民心 底 的 诗 意 。
关于《 冷 也 好热 也好 活着就 好 》 , 池莉 发 表 了 自己 的解 说: “ 我是 以武汉 这种气 候 暗喻人 类 的生 存环 境 的。 日子 就 是 时间 , 在谁 也抗 拒 不 了的 时间 面前 , 这些 人爱 护 生命 、 珍 惜生命 , 保持 它 的相对 纯 净 , 保 持它 本 真 的喜怒 哀 乐 . 谁 又
1 . 2  ̄- 难的世俗
在 新写实 作家群 中 , 王朔与池 莉是 两个 较鲜 明 的对 比。 王朔善 于书写 狂欢 的世 俗 ,他 抓住 改革 开放后 市场 经济体
制 形成 这个关键 点 , 将 众人 对金 钱渴求 的心 态仔 细地描 摹 。 如《 橡 皮人 》 中的张 明 , 他 的 内心被金 钱与 欲望 驱使 , 与朋 友

但池 莉笔下 的世俗 生活是 具有 某种艰 难意 味 的 , 《 你是

次西餐 的请求 .无法 给年迈 的父 母买 好酒祝 寿 ,经济拮
条河》描 写 了主人公辣 辣 的曲折命 运 与坚强不 屈 的生命
据 。与此 同时 , 工作 中颇 多不顺 , 奖金 的错 失 , 担任 厂长后 的 重任 . “ 几 乎没有一 刻使他 不在为难之 中” 。 但是 随着一 天 中空间位 置 的不断变 化 , 随着 烦恼 、 苦 闷 的终结 . 他 的感 觉也 是有 变化 的 。一 开始他 对 家 的感 觉是 :
关键词 : 池 莉 世 俗 化 诗 意 性
2 0 世 纪末 . 以池 莉 为代 表 的 “ 新 写实 ” 作 家专 注 于重 建 世俗世 界 , 着力 表现凡 人凡 俗 的生活 , 再 现生活 的本 来面 目 和 人的原生形 态 。池莉 始终 站在市 民立场上 , 关 注着平 凡世 界 中芸芸 众生 在吃 喝拉撒 中的烦恼 ,展 现 了一 幅世 俗温 情

论池莉小说的世俗情怀

论池莉小说的世俗情怀

《前沿》 2007年第9期论池莉小说的世俗情怀李 雪3(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哈尔滨 150080)[提 要]池莉是近年来在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平民化的视角描写现实,在对小市民日常生活原生态记录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崇高的消解,通过对世俗人生的精神危机的解读,带给读者正视现实的勇气。

[关键词]池莉 小说 世俗 情怀[中图分类号]I20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7]9—0236—03 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界在全国性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思想解放大潮中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封锁之后,出现了上世纪不多见的大规模介绍西方文化思想的持久热潮,同时对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重评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二者双管齐下,促进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上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如四五十年代之交作家大规模分化和重组的现象。

不同的是,此时的分化和重组主要不是通过政治权利和机制,更多是通过社会需求,即读者和市场的选择方式进行的。

池莉等一批“新时期”作家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应运而生。

本文试图从池莉小说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以及通过描写现实达到对崇高的消解两个方面进行论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蕴涵其中的世俗情怀。

一、关注现世改革开放给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一个腾飞的契机,也给文化界吹来了一阵和煦的春风。

一些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进入文学界的作家,带来了新的艺术风貌,表现出新锐的探索和革新精神。

若论其中最具影响力者,池莉理应位居前列。

从其一炮打响的处女作《烦恼人生》开始,池莉连续创作了多部描写市井细民平凡生活的作品。

被列为“人生三部曲”系列的其余两部《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以及后来的《绿水长流》、《紫陌红尘》、《城市包装》、《金手》、《让梦穿越你的心》、《你以为你是谁》,乃至后来被改编为影视剧的《生活秀》、《小姐你早》、《口红》、《来来往往》等多部小说,充分显示了池莉以市井贫民为主人公,以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立足于凡俗人世进行创作的世俗情怀。

浅评池莉的小说

浅评池莉的小说

浅评池莉的小说摘要:池莉作为新写实主义小说家的写作特点,以"零距离"的市民关怀,揭示了一个具有原生态特质的丰富的市民民间世界。

以及她所存在的时代局限性,这是池莉这代作家因为生活的环境或是由其年纪所制约的,是没法跟上这飞速发展的时代的需求的。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市民关怀,时代局限性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种小说思潮。

新中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文学作品大多被赋予了太多政治教化的东西,文学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而是在充当着教育者的角色,文学的社会功利性空前的膨胀。

进入80年代以来,文学中举足轻重的小说走马灯一般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新写实主义开始逐渐显得格外地耀眼起来。

它对应于这个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大写的“人”的解体、文学的终极理想的消失、充斥于作品的政治热情的降温、关注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存的艰难等复杂的文学新景象,以及1987年以后先锋小说遭冷遇的艺术现状,可谓是对小说和现实的双重反应。

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征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是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绝少作家的情感投入和主观评判,反对人为地粉饰和拔高现实。

总体上,它仍可以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实主义各流派的艺术长处,体现出了新潮创作技巧和写实手法的相互融合。

池莉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其作品是纯正的新写实主义小说,从文字风格到题材选择,从主体意识到写作姿态,她都为新写实主义的形式和发展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没有一个作家像她那样在作品的各个层次上,包括素材、主题、语言、写法、审美情感等,都鲜明地表达出新写实主义的态度与个性,这得益于她的健康的女性意识和写作视角。

她的小说突出表现人生的过程,它强调人的生命过程本身的含义和意境,强调还原生活,回避理性概括的强加意志,避免各种习惯的“深度模式”。

她不是有意告诉我们什么,认为“告诉”的东西总是有限的,而是在如实地追踪生活的过程中,让我们自己去“观看”,由此激起我们复杂的、难以言叙的人生感悟。

论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世俗化人物形象

论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世俗化人物形象

论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世俗化人物形象摘要:池莉的新写实小说引人注目,她以其“仿真”的写作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世俗化人物,个个真实而鲜活,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她细致而生动的描述,将小人物的凡俗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池莉新写实小说世俗化一、新写实小说与世俗新写实小说以其回归到大众群体的世俗化写作,使得原本被人忽视的大众群体一跃到了人们的眼前。

平淡却真实,故事都是耳闻目见的,却又不乏一种小说呈现上的新鲜感,新写实小说不再像传统现实小说那样将现实启迪放在第一位,它仅仅是对大众群体的关照、对世俗人物的关照。

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方面来看,新写实小说仍然可以划归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大范畴中,但无疑它已经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新写实小说以其独特的世俗情怀关照到了社会中最为普遍的人群,以文学的包容态度理解和包容了小人物世俗化生活中的困扰和无奈。

二、世俗化人物代表形象剖析1.世俗化的平民大众平民大众的世俗化看上去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去菜市场看到的情景一样,所有人都会觉得那里的人从来都是斤斤计较,从来也都是嗓门大、爆粗口。

他们普通、庸俗,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也没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大众平民生活在底层,就连他们的形象和性格也像是处于社会底层。

他们的世俗是由来已久的世俗,是根深蒂固且无法改变的世俗,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

世俗成了大众的典型特征,使得人们认为大众本来就是世俗的。

仔细思考,这当中忽视了岁月和生活的力量,那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力量,可以将原本真善美的外在和内在变得面目全非。

(1)消解个性和理想《烦恼人生》中,池莉细致而深刻地描述了印家厚烦恼的一天,现实的无情和生活的烦恼骤然清晰而真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睡觉、挤车、上班、吃饭、做家务、带孩子、做梦……故事中的印家厚,在妻子面前显得有些憋屈;在工厂同样,他的性格显得有些压抑和无可奈何,就像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一般,不敢反抗,更多的是无力反抗。

从《烦恼人生》看池莉小说的世俗化-还原生活

从《烦恼人生》看池莉小说的世俗化-还原生活

从《烦恼人生》看池莉小说的世俗化还原生活论文导读::池莉是20世纪9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小说视角更多投注到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态度。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的世俗认同的作家,她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而《烦恼人生》则是突出体现了世俗化这一特征。

论文关键词:烦恼人生,世俗化,还原生活池莉是20世纪9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小说注重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普通百姓在当下环境里,适应环境的生存态度。

她的成名作《烦恼人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现代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存状况与内心世界,揭示了生活的原本状态,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

一、现实生活的世俗化池莉曾说:“我不介意别人说我是小市民或者是世俗作家。

我的小说一开始即不讨文学殿堂的喜欢,被批评为‘苟活’和‘小市民’,但我一点不生气也不着急,甚至从来不反驳。

因为我与大家看世界的视点可能不一样,中国的小说只能从“俗世”获得生命力,获得艺术的源泉和创作的自由。

所以大俗即是大雅”。

池莉说自己只是一个小市民,生活在普通人中间,所以希望和愿意站在小市民的立场上表现小市民的生存。

她直接将自己置身于市民的立场,让普通的市民生活走入大众视野中,并表现出自己身边无所不在的琐碎生活。

“在描述生活的本来面目,‘新写实’作家总是力图将叙事情感压制到‘零度状态’,以‘流水帐’式的‘只作拼板工作还原生活,而不是剪辑,不动剪刀,不添油加醋,使当下此时的真实’(池莉语)凸现出来。

”[1](P182)她对现实生活进行如实还原,力图展示她所看到的理解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达到她对生活的理解和评判,对普通人的普通琐碎生活进行细致描写,描写他们吃喝拉撒睡这样极其平常的生活状态,描写他们喜怒哀乐,描写他们琐碎而烦恼的生存状态,描写他们的理想与信念与生活重压下的矛盾和纠结。

在还原生活的细节上,小说《烦恼人生》的第一句话是“早晨是从半夜开始的”,这就把主人公印加厚这一家普通人一天生活开始的那种忙乱给揭示了出来:房间的狭小,生活和工作的超紧张忙碌。

关注世俗与平民关怀人生与生存_读池莉的小说有感

关注世俗与平民关怀人生与生存_读池莉的小说有感

75“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小说,恰恰伟大在它和读者之间的联系的平凡品质这一点上”——梁晓声池莉作为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主要特色,她的“人生三部曲”系列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是这方面突出代表。

池莉将现实生活的一切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的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

池莉善于写平民的日常生活,平民化是其创作的特征。

池莉说:“一切的想象、体验和经历都超越不了生活本身。

世界上的至真至美至善都天然存在,只是被积年的岁月风尘所掩盖。

我的写作,为的是拂去那些灰尘,让真善美显露出光芒来。

”池莉小说的平民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池莉所说的“小市民”形象,“印家厚”是小市民,知识分子“庄建非”也是小市民,而猫子和他的女朋友燕华更是“小市民”;另一方面作品的内容和主题都是以有事实背景的世俗生活为大背景。

池莉作品中的人物都充满着追求个人幸福的欲望。

《你以为你是谁》中的工人陆武桥为了挣脱生活的困境停薪留职承包餐馆:《化蛹为蝶》中的孤儿小丁抓住一个偶然的人生机遇,驰骋商海;《午夜起舞》中的王建国、《来来往往》中康伟业都是机关干部,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毅然决然下海经商。

所有这些人生欲望,都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尤其是发展商品和建设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激发出来的。

假若没有这样的社会环境,这些人物即使有再强烈的追求人生幸福的欲望,也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内在冲动。

池莉的作品充分地显示了人与环境的这种依凭关系,一方面让时代给她的人物提供足够的活动条件和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让她的人物尽可能的去发挥“自然本性”,发展“自然能力”。

通过肯定这些人物的人生追求及其在事业和爱情方面所获得的成功,池莉充分地肯定了平民的世俗生活,以及人们对于摘 要:平民化是池莉小说创作的特征,她的作品展示了平民世俗生活的艰难与无奈,也写出了普通百姓“不屈不挠活着”的进取精神与执着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分, 而是 大量 充 斥 着 市 民社 会 的 实 用 功 利 意 味 。 《 阳 出世 》 太 则从 赵胜 天 、 小 兰夫 妇 喧 嚣忙 乱 的婚 李 礼场 面写起 , 描述 了他 们孕 育 、 育 孩 子 的全 过 程 , 抚 同时叙 述 了这对 年轻夫 妇与各 自家 庭及社 会 的复杂 关 系网及情感 纠 葛 , 故事 中 的细 节如 同我 们 的 日常
收 稿 日期 : 0 0 — 5 2 9— 0 4 0
也好活 着就 好 》中 , 者 对 武 汉 的 民情 风 俗 有 了更 作 多 的描 摹和 渲染 , 让读 者 进 入 当地 热 闹 喧 哗 的高 温 氛 围中 , 和女公 共 汽 车 司机 燕华 一 道 体 验 了狭 窄 街 道 上凡 俗男女 的生 活滋 味 。因故 事 时空 的延展而 具 有 一种 特殊历 史感 的《 是 一条 河》, 你 由苦 难母 亲辣 辣 的命运 牵 出 的是 一 大 段 底 层 市 民家 庭 的实 在 日 子 , 与灾 难 、 饿 、 是 饥 动荡 、 亡 紧密相连 的真切 的生 死
了读者 的共 鸣 。《 谈爱 情》 篇小 说 , 者谈 的不 不 这 作 是 理想 主义 的爱情 呓语 , 而是 世俗 人 生 中本 真 的爱 情 或 日婚 姻 。主人 公 庄 建非 和 吉 玲从 恋 爱 到 结婚 , 从 家庭 口角 发 展 成 婚 姻 危 机 , 直 到 最 后 “ 一 离婚 一 词 成 了笑 谈 ” 整 个 过程 几无 爱情 中 的 浪 漫 和理 想 ,

称做平民人 生“ 三部 曲” 烦恼 人生》 《 的《 、 不谈 爱 情 》 《 阳出世 》 、太 以及 后来 的《 来 往往 》 《 姐你 来 、小 好》 等一系列 小说 的描写 总 离不 开 日常琐 事 。池 莉 直将 审美 的 眼光 和观 察 的视 野 凝 聚 在 俗 人 俗 事

上, 乐此 不疲地 以平 民视角 来观 照社会 人生 , 从而 使
De . 0o C2 9
V0. 4 Biblioteka o 4 12 . 试 论 池 莉 小说 的世 俗 情怀
娄 成
( 南 工程 学 院 , 南 郑 州 4 19 ) 河 河 5 1 1
摘要 : 池莉小 说以表现普通人放 逐理想 、 应环境 的生存 态度为主要 内容 , 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 征。作者 自 顺 体 身的人生感 悟以及社会和时代对平 民文学的呼唤 , 是其“ 民化书写 ” 市 特色 的重要成 因。作 品揭示 人生真相 , 肯定 了 普通市民的生存价值 , 但也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文批判精神的缺失。 关键词: 池莉 ; 小说 ; 世俗情怀 ; 市民化书写
中 图分 类号 : 0 .2 1 74 5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4— 3 8 2 0 )4— 0 5— 3 17 3 1 (09 0 07 0
从2 0世 纪 8 代末 开 始 , 0年 中国文 坛上 一 批小 说家专 注于 重 建 世 俗 世 界 , 力 表 现 凡 人 、 俗 生 着 凡 活 , 现生活 的原本 色相 和人 的原 生状 态 , 统 现 再 与传 实主义 的创作 方法 有所 不 同 , 们 的作 品 因此 被称 他 为“ 写实 小说 ” 新 。池莉 是 其 中最 引人 注 目的一 个 。 她 的小说创 作体 现 出鲜 明的世 俗 化 特 征 : 注 凡 俗 关 人生 、 同公 众生 存 体 验 、 认 张扬 平 民生存 价 值 , 总体 上彰 显 出一 种强烈 的世俗 情怀 。本文 试 图通 过对 这 种世 俗情怀 的解析 , 深 入 地认 识 和 理解 池 莉 的小 更 说创 作 。
20 09年 l 2月 第2 4卷第 4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 科学 版) J U N LO E A S IU E O N IE R N ( O I LS IN EE II N O R A FH N NI TT T FE G N E I G S CA CE C D TO ) N
生活一 样平 实 , 者 没有 在 事 件 中隐 含 什 么独 特 含 作 义, 也没 有特 意 凸显 什么 典型 意义 。总 的来 说 , 这些 小 说 的人物都 在琐 碎 困窘 的俗世 中遭 遇着个 体理想 与外在 环境 的冲 突 , 作者 以对生 活仿 真书写 的策 略 , 淡化 社会 历史 背景 中的重 大历史 事件 和重大 的社会 冲突 , 着重 表现 生 活 的平庸 、 细 和灰 暗 , 示 了每 琐 揭 个 普通 人都会 面对 的生 活的烦 恼和 困惑 。 除上述 的平 民人生 “ 部 曲 ” , 莉 的世俗 情 三 外 池 怀在其 他作 品 中也 表现 得 非 常显 眼 。在《 冷也 好 热
取 材于市井 平 民 的凡 俗 人 生 , 这是 池 莉 最基 本 的创作 风格 。在池 莉 的小 说 中 , 凡婚 姻 、 庭 、 但 家 吃 穿 住行 、 长里 短等无 不被她 聚拢笔 端 , 绘成 一 幅 家 描 幅困窘而 丰满 、 屑 而 真 切 的市 井 众 生 图。诸 如 被 琐
作 品博 取 了众 多读者 的喜爱 , 赢得 了盛 名 。 《 烦恼 人 生》 为 池莉 创 作 风格 发 生 转 变 的标 作 志性作 品 , 是作 者 明确 显 露 世俗 情 怀 的 开始 。小 说 按 照时 间顺 序 和生活 的 自然 流 向描 写 了普 通工人 印 家 厚早 出晚归 、 星戴 月 的一 天 , 致入微 地展示 了 披 细 主人公所 承受 的种 种 生存 压 力 、 困顿 和窘 迫 。 印家 厚这 一天 的生活无 疑是众 多普 通 中国人生存 状态 的 真 实写照 , 池莉在 作 品 中刻 意 制造 了一种 苦 涩 的现 实 生活氛 围 , 以此 点 明普 通人 的 日常 生活心 态 , 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