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常识类试题50题
小学文史常识习题附答案(J套)50题-小学语文

文史知识填空。
1.请根据下面提示的情节,写出相应的人物。
倒拔垂杨柳——________________ 大闹天官—— _________________ 三顾茅庐—— ___________________ 进大观园—— 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
(1)完璧归赵—— ___________________(2)指鹿为马—— ___________________(3)四面楚歌—— 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作品或人物。
A.赤兔马单刀赴会败走麦城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B.海滩荒岛“星期五” 英国历险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4.朱自清,原名_______________,字佩弦。
中国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__家。
5.安徒生,世界著名_______________作家,出生于_______________中部的一个小城市,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八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
6.请写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主角。
煮豆燃萁_______________ 破釜沉舟_______________ 背水一战______________ 程门立雪_______________ 指鹿为马_______________ 入木三分______________7.我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8.《四书》是《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9.老舍,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满族人。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2008年中国举办了第___________届夏季奥运会。
文化常识题及答案

1、《北魏书》是我国哪个朝代的一部史书?A. 北魏B. 南北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B2、我国著名的羌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在哪些地区?A. 藏区B. 滇黔区C. 川渝区D. 陕甘宁区答案:A3、下列人物哪个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A. 杜甫B. 王维C. 颜真卿D. 白居易答案:C4、下列哪种文化是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文化之一?A. 园林文化B. 太极拳文化C. 京剧文化D. 奉新民俗文化答案:A5、吴哥窟是哪个国家的著名旅游景点?A. 泰国B. 缅甸C. 柬埔寨D. 老挝答案:C6、“悯农”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绅的哪首作品?A. 《将进酒》B. 《行路难》C. 《将谓感歎歌颂间》D. 《桃花源记》答案:C7、我国汉代著名文学家、太学博士的是?A. 李斯B. 夏侯婴C. 汉武帝D. 杨惠之答案:D8、左传是哪个朝代的史书?A. 春秋C. 秦朝D. 汉朝答案:A9、唐代的“三百Tang Poems”中,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因何而闻名?A. 阐述了他欣赏美景的感受B. 唱颂了唐代盛世的繁荣C. 讽刺了官场的黑暗D. 往事不堪回首答案:A10、以下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A. 春秋战国B. 黄帝时期C. 商周时期D. 古代三皇五帝答案:C11、明代红楼梦的作者是?A. 曹雪芹B. 施耐庵C. 吴承恩D. 鲁迅答案:A12、苏轼是我国哪个朝代的著名文学家?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13、“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哪位文学家之手?A. 李清照B. 辛弃疾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B14、京剧中“净”指的是什么类型的角色?A. 武将B. 丑角C. 女性角色D. 统领答案:A15、《百家姓》共有多少个姓氏?A. 100个B. 200个C. 300个答案:A16、欧洲史上著名的“百年战争”发生在哪个世纪?A. 11世纪B. 12世纪C. 13世纪D. 14世纪答案:D17、早期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哪个国家的人?A. 希腊B. 罗马C. 埃及D. 波斯答案:A18、以下哪部著作是孙子兵法的组成部分?A. 骑术篇B. 计策篇C. 用间篇D. 前进篇答案:B19、《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什么关系?A. 兄妹B. 夫妻C. 情人D. 同窗答案:C20、《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发生在哪个朝代?A. 明朝B. 元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D2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墨子C. 荀子D. 庄子答案:A22、《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师徒四人总称为“西游一行”,其中还包括哪些人物?A.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B. 李靖、二郎神、玉帝C. 哪吒、太上老君、南极仙翁D. 白蛇、青蛇、黑蛇答案:A23、现代电视剧《康熙王朝》是以哪个皇帝为主角的?A. 康熙B. 乾隆C. 汉武帝D. 太宗李世民答案:A24、我国四大名著中,金陵十二钗是哪部作品的人物?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25、下列哪个节日与我国的传统五行学说有关?A. 春节B. 中秋节C. 清明节D. 端午节答案:D26、著名的“达·芬奇密码”是哪位作家的小说?A. 达·芬奇B. 丹·布朗C. 埃克哈特·冯·多尔佛D. 艾萨克·阿西莫夫答案:B27、下列哪个汉朝皇帝与著名诗人李白有过交往?A. 汉武帝B. 明成帝C. 刘邦D. 武则天答案:D28、《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哪首作品?A. 《将进酒》B. 《将谓感歎歌颂间》C. 《登鹳雀楼》D. 《把酒问月》答案:D29、以下哪个节日并非我国的传统节日?A. 元宵节B. 端午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30、《春秋》是古代哪个国家的重要史书?A.周朝B.秦朝C.魏晋南北朝D.战国时期各国答案:D31、中华民族最早的神话集是什么?A.《山海经》B.《帝王世纪》C.《尚书》D.《资治通鉴》答案:A32、下列哪个文学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杜甫B.白居易C.王安石D.辛弃疾答案:D33、唐朝开元年间的大诗人李白别号是什么?A. 诗仙B. 剑客C. 文士D. 书生答案:A34、中国签名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是?A.故宫B.长城C.张家界D.九寨沟答案:B35、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的著名司马是?A.司马光B.司马迁C.司马相如D.司马昭答案:D36、古代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指的是哪位古代圣贤?A.黄帝B.尧帝C.舜帝D.禹帝答案:A37、中国最大的古典小说是指以下哪部作品?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答案:C38、五岳之中位于河南省的是哪座山?A.泰山B.华山C.嵩山D.恒山答案:C39、以下哪个城市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六朝古都之一?A.南京B.扬州C.杭州D.成都答案:D。
中国文史常识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国文史常识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判断题判断题1.中国最早有确切时间的历史事件是发生于公元841年西周的国人暴动。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2.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3.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4.北宋蔡伦发明的活字印刷堪称人类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5.1206年,成吉思汗入主中原,建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实现了全国大统一。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6.太长公主是指皇帝的姐姐,长公主是指皇帝的妹妹。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7.清代皇帝之女称为和硕格格。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8.清“高宗纯皇帝”为“庙号+谥号+皇帝”的简化形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9.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隋唐至清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10.在明清科举考试中,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取中者称“举人”,已有做官资格,第一名称“解元”。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11.周代男子“字”前的“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季路”。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12.清代为避康熙皇帝名讳,将“玄武大帝”改为“元武大帝”。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文史常识13.十二时辰对应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其中“辰”时为“11点至13点”。
常考易错文化常识50题

常考易错文化常识50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
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
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
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口.《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
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
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土。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
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中国文史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文史常识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是中国远古遗存中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人类。
A.巫山人B.元谋人C.北京人D.蓝田人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A.尧B.舜C.禹D.启3.清朝最著名的皇帝()统一了台湾,遏止了沙俄的入侵。
他还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制定了由中央政府最终决定西藏地方领袖的一整套规章制度。
A.康熙B.顺治C.雍正D.乾隆4.下列国名中,()是根据发迹地定国名的。
A.商B.周C.秦D.汉5.下列国名中,()是根据吉祥文义定国名的。
A.元B.陈C.明D.清6.下列国名中,()是以建立者的姓氏定国名。
A.元B.陈C.明D.清7.下列国名中,()是以社会上流传的口号定国名。
A.元B.陈C.明D.清8.下列国名中,()是以同音通假定国名。
A.元B.陈C.明D.清9.《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名中的“高宗”, “文景”、“永乐”依次分别是()。
A.谥号、年号、年号B.庙号、谥号、年号C.年号、尊号、庙号D.尊号、谥号、庙号10.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为()。
A.尚书省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11.清代以()为最高中枢机构。
A.尚书省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12.“建安”是属于帝王的()。
A.庙号B.年号C.谥号D.尊号13.景泰蓝中的“景泰”暗含了()。
A.干支纪年法B.年号纪年法C.帝号纪年法D.回归年纪年法14.三省六部制是()朝代的中央官制。
A.秦B.战国C.西汉D.隋15.“文”这个谥号是属于()。
A.表扬B.贬义C.同情D.其它16.在封建社会,()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取中者称“举人”,已有做官资格A.会试B.院试C.乡试D.殿试17.下列哪个属于庙号()。
A.周平王B.宋太祖C.慈禧D.乾隆18、“大长公主”是皇帝的()。
A.姐姐B.妹妹C.外甥女D.姑姑19.()为帝王的尊号和庙号。
A.太上皇、汉高祖B.周贞定王、明太祖C.皇太后、建武中元D.高皇帝、万岁通天20.科举考试中的“乡试”在各()举行。
文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文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2.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4.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哪次历史事件?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B5. “四大名著”中,哪部作品是明代创作的?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B6.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岳飞B. 关羽C. 项羽D. 诸葛亮答案:B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哪三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歌、行、吟D. 律、绝、词答案:A8. “春秋笔法”是指什么?A. 一种书法艺术B. 一种历史记载方法C. 一种绘画技巧D. 一种诗歌创作手法答案:B9.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A. 先秦B. 秦汉C. 唐宋D. 明清答案:A10.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与哪位文人有关?A. 王羲之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印刷术12.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________所著。
答案:司马迁13.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答案:论语14. 唐代诗人________被誉为“诗圣”,其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
答案:杜甫15.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由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答案:伤寒杂病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及其影响。
文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道)

文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 道)导读:本文文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50 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文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中国有 23 个省、 4 个直辖市、5 个自治区、 2 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的水力资源很丰富,在世界上是第一位。
3、人们把长江流过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段峡谷叫作长江三峡。
4、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 多千米,水力资源丰富。
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三峡工程。
5、长江从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 个省级行政区流过。
6、黄河从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 个省级行政区流过。
7、著名的“壶口瀑布”在黄河。
8、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河流,长江和黄河,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请问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墓,是在黄河流经的地区9、新疆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
10、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11、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12、中国西部柴达木盆地矿藏非常丰富,被称为“聚宝盆”13、“金陵”指的是南京。
14、中国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15、中国的“七大古都”中,安阳、洛阳和开封都在河南省。
16、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
17、中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重庆市目前西南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
18、云南具有独特热带雨林风光和绚丽少数民族风情的乐土的地方是西双版纳。
19、云南丽江建于南宋时的纳西族古城,现仍保存着传统的格局与风貌。
20 、中国的人口总数约13 亿,占世界人口的22% 。
21、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22、中国珞巴族人口最少的民族只有 2300 多人。
23、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4、中国政府中负责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简称:国家民委 )。
文史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文史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文史知识竞赛试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0分)1.《关雎》一诗为千古传颂的名篇,这首诗出自《诗经》中的()A.《周南》B.《大雅》C.《小雅》D.《召南》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五百多年的诗歌。
A.隋唐时期B.春秋中叶C.战国中叶D.秦汉时期3.儒家将()视为“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
A.《桃夭》B.《静女》C.《关雎》D.《小星》4.古人云:“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XXX和钟子期摒弃身份和地位的差异成为知音,实属难能可贵。
下列哪个名曲与XXX和钟子期有关?A.《春江花月夜》B.《渔樵问答》C.《高山流水》D.《平沙落雁》5.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A.XXXB.XXXC.XXXD.XXX6.XXX在《过故人庄》中曾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里的“重阳日”指的是哪一天?()A.阳历九月九日B.农历九月初九C.阳历三月三日D.农历三月初三7.著名诗句“一片XXX在玉壶”的前一句是()A.桃花潭水深千尺B.儿童相见不相识C.洛阳亲友如相问D.XXX夜入吴8.“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广为流传,该句的作者是()A.XXX好问B.XXXC.XXXD.XXX9.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表达了一种忧伤和遗憾。
该词句的作者是()A.XXXB.XXXC.XXX.XXX10.《背影》是现代作家()写的一篇反映父爱的散文。
A.XXXB.XXX.XXXD.XXX11.《上善若水》一文以水喻人,写出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可贵品质。
这个一篇目出自()A.《论语》B.《孟子》C.《庄子》D.《老子》12.老子,又称(),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A.XXX.XXXC.XXX.XXX13.《关雎》中“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的“之”是()A.指示代词B.人称代词C.助词,相当于“的”D.无意义14.XXX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善弹琴,人称()A.XXXB.XXXC.XXX.XXX15.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同时又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史常识类试题1.从姓氏的演变看,下列姓氏中较古老的应是A.赵 B.姬C.元 D.吴2.中国与西方在亲属称谓上有很大的不同。
如: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英文只用“uncle”和“aunt”,而中文则用“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
这种差异所反映的实质是A.汉字比英文有更强的表现力 B. 英语比汉语的内涵更为丰富C.西方人更善于协调人际关系D.中国人较西方人更具家族观念3.孔子有两个字“牛”的学生,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
他们俩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的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B.牛耕技术出现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D.铁制生产工具出现4.宋朝曾把与契丹族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
根据所学史实判断,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是()A.实现统一后B.澶渊之盟后C.东京保卫战后D.宋金和议后5.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
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
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
“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A.备、操 B.玄德、操C.备、孟德 D.玄德、孟德6.“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他从30岁左右开始授徒讲学,开创了儒家学派。
”从这段简介中可知,儒家学派产生于A.公元前6世纪后期B.公元前5世纪后期C.公元前6世纪前期D.公元前4世纪后期7.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统一与第二次统一,两者时间相距A.500年 B.501年 C.809年D.810年8.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他根据中国的立法把这正月作为岁首,这一节日应起源于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C.唐玄宗时期 D.元世祖时期9.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杨康名字来自于历史上的“靖康之变”。
“靖康”是指A.河南开封B.宋钦宗年号C.宋徽宗庙号D.宋徽宗谥号10.“玉鼠去,金牛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9年春节的一条祝福短信,其中的“鼠”“牛”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A.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B.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11 、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它的寓意是A、清政府统治结束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C、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12、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古人一直运用它来安排农事。
由此可以说明影响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B、地理环境C、地质特点D、生产经验13.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它又称“灯节”“上元节”“元夜”“元夕”,早在西汉就在历法里确定为正式的重大节日,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据说源于某种宗教,可能是A.佛教 B.道教C.天主教 D.伊斯兰教14.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现了国家对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视。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15.帝王的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下列历史名称中不涉及帝王年号的是A.建安文学 B.开元通宝 C.康乾盛世 D.绍兴和议16、司马迁在《史记。
历书》中写道:“至今上即位······而巴(郡)落下闳运算转历”。
文中的“今上”和“历”是指A.汉高祖、《授时历》 B. 汉文帝、《大衍历》C.汉武帝、《太初历》 D. 汉光武帝、《十二气历》17.国家将一些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以更好地尊重传统文化。
下列法定假日中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是A.中秋B.端午C.清明D.春节18.华人在海外往往被称为“汉人”、“唐人”,他们的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
英语称中国为“CHINA”,音即“秦”,意为“瓷器”。
这些主要说明了A.华侨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 B.华侨生活区域的相对集中C.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D.中华文明在世界影响深远19.在中国纪年法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如2009年是乙丑年,对应的生肖是“牛”。
请问“辛亥革命’’这一年对应的生肖应是A.猴B.羊C.猪 D. 马20. 2009年春节期间,一条有趣的祝福短信十分流行:“佳节来临,恭祝家庭顺治,生活康熙,人民雍正,学业乾隆,成绩嘉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德才同治,心情光绪!”根据相关的基本文史常识判断:康熙、雍正、乾隆等称号应属A.国号B.年号C.谥号D.庙号21.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
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这一现象反映了①百姓对地方官员的尊重②古代中国是等级社会③古代中国实行郡县制④儒家的名分观念和礼制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2.“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A. 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B. 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C.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D. 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23.(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子:“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引自司马迁《史记》这一段文字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诸侯争霸B.问鼎中原C.分封衰败D.天子遭难24.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A.西周B.秦朝C.汉代D.唐代25、历史上,金属工具可以成为地位和身份的代表。
成语中就有“问鼎中原”、“一言九鼎”的说法。
“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可以追溯到:A、原始社会后期B、商周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6.“感身之戮辱,传畸人于春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这是鲁迅先生对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史学著作的赞叹。
这部史书在叙述历史时是采用A.以人物为中心展开 B.以事件之始末记述C.以时序为主线写作 D.以地域之联系综述27.作者自述以“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为著作主旨,立志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史书是A.《春秋》B.《史记》C.《汉书》 D.《资治通鉴》28.“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从引文的体裁特征判断,它们出自A.楚辞体《离骚》B.纪传体《史记》C.编年体《资治通鉴》D.叙事体《通鉴纪事本末》29、明朝科举考试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命题。
五经是A.《诗》、《书》、《礼》、《论语》、《春秋》B.《春秋》、《易》、《论语》、《书》、《诗》C.《易》、《诗》、《书》、《孟子》、《礼》D.《诗》、《书》、《礼》、《易》、《春秋》30.《宋史·袁枢传》记载:“枢常喜育司马光《资治通鉴》,若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
“区别其事而贯通之”的编写体例与古希腊的《历史》非常接近,这种体例也可以表述为A.纪传体B.编年体C.国别体D.叙述体31.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曾经热播,使纪晓岚(即纪昀)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纪晓岚在我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是A.著述了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B.编撰了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C.主持编篡了一部庞大的类书D.主持编篡了一部最大的丛书32、珍爱生命,救死扶伤是中医传统美德。
以下从书名中就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黄帝内经》B.《千金方》C.《唐本草》D.《本草纲目》3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中,“风骚”一词源自A.《九章》、《离骚》B.《楚词》、《九章》C.《诗经》、《离骚》D.《诗经》、《楚词》34、2009年2月26日是我国农历己丑年(牛年)春节,下列甲骨文中哪个是“猪”字A B C D35、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被称为“轩辕氏”,从汉字的象形特征上看,这实际上是赞扬他A. 对农业的贡献B. 对道德的贡献C. 对中医的贡献D. 对交通的贡献36.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
“红色”一般用来表示A. 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 凶狠残暴D.铁面无私37.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中有一奇特现象——魏王曹操在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逐渐变成丑角(见左图:戏剧中的曹操脸谱),而关羽在民间逐渐由人而变成神和圣,这种历史演变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物评价的影响。
影响人们评价曹、关二人的因素分别是A.忠、孝B.孝、义C.节、义D.忠、义38.北京2008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它最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特色是A.设计者的独具创新B.象形文字与书法魅力C.反映了甲骨文特点D.中国拼音文字的创新39、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研究者意志为转移。
历史认识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
而对于客观历史认识的发展必须首先遵循的治学精神是A.大胆设想、小心求证B.史由证来、论从史出C.理论引领、服务现实 D.创思维新、以论带史40.“封禅”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
”后来,中国封建王朝也有些皇帝到泰山封禅。
“封禅”是指A.中国古代帝王的册封活动 B.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C.封禅一定要在泰山进行中 D.中国古代皇帝为祭祀祖先而举行的仪式41、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中所写的习俗发生在A. 元旦B. 端午节C. 春节D. 中秋节42、二战前,希特勒有意散布苏联国防部副部长的叛变谣言,苏联以300万卢布买下了这份情报,只用几十分钟“审判”就宣布副部长死刑,12小时内八名苏军高级将领被处决,希特勒兵不血刃,达到以谣言杀人的目的。
希特勒这一谋略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是A、“知彼知已,百战不殆”B、“不战而屈人之兵”C、“攻其不备,出其不意”D、“兵贵神速以制敌”4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