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今日世界的王朝
印度简介

伊斯兰教(ISLAM)
• 印度有1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 教 • 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 • 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 伊斯兰教被定为印度国教,迅 速发展,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 纪。 • 印度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 • 伊斯兰教对印度宗教、社会、 风俗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巨大 影响。 • 印度穆斯林中的大部分分布于 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阿萨姆、 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 邦。
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印度教三主神
當他翩翩起舞時,三隻眼睛睜開,分別洞察過去、現在和將來
四隻手臂輕輕舒展,前兩臂作印度教典型的姿勢, 後兩隻手分別持小鼓和火焰。
右腿獨立於火焰的光環之中(火焰的光環則象 徵著生成、保存、毀滅的輪回迴圈過程)
輕擡左腳 腳踏一個小人,表現出“時間征服者”的意 味
這一尊《舞王濕婆》就是濕婆雕像中“舞王相”姿 勢的典型作品,它被認爲是印度濕婆雕像藝術中最 富有神秘主義哲學意味的藝術品之一。
笈多王朝(320—600年) (晋、南北朝、隋) 戒日王朝(606—647年) (唐初) 阿拉伯人入侵(700—1200) (唐 宋) 德里苏丹王朝(1206—1526) (元、明) 鼎盛时期:苏丹王朝(1296—1316) 莫卧儿王朝(1526—1757) (明末、清)
4、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统治
自然地理—位置
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6 度44分至35度30分、东经68度 7分至97度25分之间。印度是 世界第七大国,总面积约298万 平方公里。主要城市班加罗尔, 孟买,加尔各答。
自然地理—资源、气候、地形、农业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 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 出口量的60%。此外,还有石膏、钻石 及钛、钍、铀等矿藏。 地形: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 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 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 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 的五分之二,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 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 海拔不超过1000 米。 气候: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 带季风气候,印度气候分为雨季(6– 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凉季 (11–2月),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 屏障影,比较少受寒流或冷高压南下的 影响。
巴比伦帝国历史

巴比伦帝国历史巴比伦帝国,又称新巴比伦帝国,是古代中东地区最为辉煌的帝国之一。
它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交汇处,首都巴比伦(现在的伊拉克)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巴比伦帝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世纪早期的阿玛尔人王朝,一直延续到公元前6世纪的新巴比伦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巴比伦帝国造就了许多文化、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
一、早期巴比伦早期巴比伦发展于公元前18世纪,由阿玛尔人建立。
这个时期的巴比伦是一个小规模的城邦国家,受到周围地区势力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巴比伦逐渐强大起来,并最终统一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二、汉谟拉比王朝汉谟拉比王朝是巴比伦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王朝之一。
公元前18世纪末,汉谟拉比一世建立了这个王朝,并成为巴比伦帝国的最大扩张时期。
他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古代最早的完整法典之一,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新巴比伦帝国新巴比伦帝国时期是巴比伦帝国的发展高峰时期,也是最闪耀的时期。
在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帝国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建立,成为当时中东地区的霸主。
这个时期的巴比伦以极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宏伟的建筑工程而著称。
四、文化与学问巴比伦帝国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文化和学问方面也有着辉煌的发展。
巴比伦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并用来纪录法律、宗教和文学作品。
许多古代文献和史诗都是在巴比伦时期创作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吉尔伽美什史诗》。
巴比伦的建筑工程也是世人所称道的。
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是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索士花园),被认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此外,巴比伦还建造了许多巍峨的神庙和宫殿,以展现其王国的富饶与繁荣。
五、崩溃与衰落尽管巴比伦帝国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它最终还是面临了衰落的命运。
公元前6世纪末,新巴比伦帝国被波斯帝国入侵并征服。
巴比伦的荣耀逐渐消退,城市逐渐衰落。
结语巴比伦帝国的历史是中东地区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
它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建筑成就都为后世所称道,并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不成功的原因分析
——不能和不敢革自己命的封建性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 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 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如政 治体制、经济制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却完全 被忽略了。即使这个时期中较为进步的中国人也确 信,除了坚船利器之外,中国从西方没有多少东西 可学。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P6
洋务派创办了我国第一批新型学校。
上海操炮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天津北洋水 师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 南陆军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 。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 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据统计,至1896年为 止,各地洋务派开办的洋务学堂有34所。据一些资料估算,到 甲午战争前后,各洋务学堂毕业的学生约计已有一千多人。
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 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 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 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作栋梁。 ——黄暄桂《无题》
日后成为耶鲁大学名教授的菲尔斯是幼童的同学之一。 他在晚年出版的自传中特别谈到这批留美幼童,“在哈特福 德的乡下小学及中学里,我最好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中国孩子 。”但在某些场合,比如舞会上,幼童的风度引起了美国同 学隐秘的痛苦: 当他们参加任何社交场所,我们许多美国人即失去所有 的机会,他们对女孩子那么彬彬有礼的风度,是我们万万不 及的。女孩子老是喜欢与东方人跳舞,是否他们的风度与谈 吐具有真正的魅力,我不敢确定。不过任何舞会或招待会上 ,最美丽动人的女孩子,总是对东方人特别宠爱有加,这是 事实。当她们从我们面前经过,或者接受学生们注意的那种 温柔,以及使美国孩子感到痛苦的那种表情,使我永远不能 忘怀....... (《容闳传》,第十二章 龙子龙孙,p237—271)
历史大帝国20:西班牙帝国—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第二个全球性帝国

历史大帝国20:西班牙帝国—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第二个全球性帝国1795年西班牙鼎盛时疆域图西班牙帝国(Spanish Empire)或西班牙殖民帝国是被认为是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鼎盛时管辖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
曾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土或殖民地16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环球探险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使得贸易繁荣,路线从西班牙横跨大西洋到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到东亚。
西班牙征服者摧毁了阿兹特克、印加帝国和玛雅文明,并对美洲大片领土宣称主权。
一时之间,凭著其经验充足的海军,西班牙帝国称霸海洋;凭著其可怕、训练有素的步兵方阵(Tercio),它主宰欧洲战场。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皮埃尔·维拉尔称之为“演绎出人类历史最非凡的史诗”,西班牙在16世纪至17世纪间经历其黄金年代。
展开剩余91%西班牙与敌对国家持续斗争,引起领土、贸易和宗教冲突,都使得西班牙国力在17世纪中叶开始下滑。
在地中海与奥斯曼帝国战事频繁;在西欧,法兰西殖民帝国逐渐崛起并威胁西班牙的霸权;在海外西班牙首先与葡萄牙帝国竞争,后来的对手还包括大英帝国和荷兰殖民帝国,而且英、法、荷三国支持海上抢劫,西班牙过度动用军力、政府贪污渐趋严重以及军费导致经济停滞,最终导致帝国的衰落。
1713年的乌得勒支和约使西班牙失去在亚平宁半岛和低地国家的剩余领土,结束其欧陆帝国的历史。
【西班牙统一】阿拉伯帝国时期的西班牙710年,由于争夺王位,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竞争者寻求阿拉伯人(又称摩尔人)的帮助,从而开始了摩尔人的入侵历史。
711年,摩尔人入侵西班牙,赢得了瓜达莱特战役大捷,用7年时间就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伊斯兰统治,称做“安达卢斯国”,中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
原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人逃到半岛的北部,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纳瓦尔、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等王国。
718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国王佩拉约在科法敦加与入侵的阿拉伯人发生战斗,伊比利亚半岛东部的纳瓦尔、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王国也加入收复失地的斗争。
为什么说巴西废奴运动的兴起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为什么说巴西废奴运动的兴起是开天辟地
的大事变
巴西废奴运动的兴起被认为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社会意义:
巴西废奴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一个黑暗时期的结束,对人权和平等的重要里程碑。
废奴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奴隶制度,解放了大量被奴役的非洲人。
这不仅彻底改变了巴西的社会结构,也为全球废奴运动提供了有力的动力和榜样。
经济影响:
奴隶制度给巴西经济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然而,奴隶制度的存在也使得巴西社会充满不稳定性和不公平。
废奴运动的兴起推动了巴西经济的结构性变革。
废奴后,自由劳动力的增加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促进了经济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政治影响:
巴西废奴运动的兴起也对巴西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运动
加强了人民的意识和主权意识,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奴
隶制度的废除也减少了社会的不满和动荡,为政府提供了更稳定的
治理环境。
文化传承:
废奴运动的兴起还对巴西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西黑人社
区的兴起和发展,丰富了巴西的文化多样性。
黑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促进了文艺的繁荣,也为巴西社会带来了更多包容和平等
的价值观。
总而言之,巴西废奴运动的兴起是一场触及各个领域的大事变。
它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开创巴
西历史新纪元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史上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六大帝国!

世界史上地跨欧亚⾮三⼤洲的六⼤帝国! 1、波斯帝国 世界历史上第⼀个疆域跨越欧洲、亚洲、⾮洲的国家是波斯帝国的阿基曼尼斯Archaemenid王朝。
公元前550年,在第⼀位皇帝居鲁⼠的率领下,推翻了⽶提亚的统治,迅速崛起。
第⼆位皇帝冈⽐西斯⼆世即位后,于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第三位皇帝⼤流⼠⼀世即位后,阿基曼尼斯王朝的疆域继续扩⼤。
从公元前330年阿基曼尼斯王朝被亚历⼭⼤帝国毁灭开始,⼀直到公元226年波斯帝国的萨珊Sassanid王朝重新崛起,其间的波斯帝国的帕提亚Parthia王朝⼀直碌碌⽆闻,但即便是萨珊王朝,它的疆域⼀直没能恢复到与阿基曼尼斯王朝⼀样跨越欧亚洲⾮。
2、亚历⼭⼤帝国 亚历⼭⼤帝国,由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发展起来,公元前338年控制希腊。
公元前334年,亚历⼭⼤开始东侵,他扫荡了⼩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起地跨欧亚⾮三洲的⼤帝国,⾸都巴⽐伦。
亚历⼭⼤帝国版图包括今天的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其、黎巴嫩、叙利亚、以⾊列、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部,印度⼩部分。
3、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1世纪罗马帝国继续扩张,到2世纪,帝国版图确定下来,它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邻⼤西洋,南抵⾮洲撒哈拉⼤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成为⼀个地跨欧亚⾮三洲的⼤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约590万平⽅公⾥的⼟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的国家之⼀。
4、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中世纪时阿拉伯⼈建⽴的伊斯兰教国家。
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称之为⼤⾷(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译⾳),⽽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在拉丁⽂中意指“东⽅⼈们的帝国”)。
公元七世纪崛起于阿拉伯半岛。
在穆罕默德领导下创⽴了政教合⼀的“哈⾥发”国家。
到⼋世纪中叶,疆域东起印度洋,西临⼤西洋,南⾄撒哈拉,北迄⾼加索⼭,形成横跨亚、⾮、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推荐下载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第1位君士坦丁大帝(罗马皇帝)第2位秦始皇嬴政(中国秦朝皇帝)第3位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第4位成吉思汗(蒙古大汗)第5位欧麦尔一世(阿拉伯哈里发)第6位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第7位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第8位大流士一世(波斯皇帝)第9位彼得一世(俄国沙皇)第10位查士丁尼一世(拜占庭皇帝)第11位屋大维(罗马元首)第12位查理曼(法兰克国王)第13位汉武帝刘彻(中国西汉皇帝)第14位汉谟拉比(古巴比伦国王)第15位恺撒大帝(罗马终身独裁官)第16位美尼斯(古埃及法老)第17位明治天皇(日本天皇)第18位居鲁士大帝(波斯皇帝)第19位萨尔贡(阿卡德国王)第20位伊莎贝尔一世(西班牙女王)第21位奥托一世(德意志国王)第22位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都铎王朝女王)第23位阿克巴大帝(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第24位路易十四(法国波旁王朝国王)第25位威廉一世(英格兰诺曼王朝国王)第26位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法老)第27位乌尔班二世(罗马教皇)第28位威廉一世(普鲁士国王、德国皇帝)第29位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唐朝皇帝)第30位奥斯曼一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第31位萨拉丁(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第32位帖木儿(帖木儿帝国君主)第33位穆阿维叶(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第34拉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法老)第35位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皇帝)第36位康熙(中国清朝皇帝)第37位威廉一世(荷兰执政)第38位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伦国王)第39位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女沙皇)第40位苏莱曼一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第41位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第42位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瑞典国王)第43位迦腻色迦(贵霜帝国君主)第44位维克托·艾曼努尔二世(撒丁国王、意大利国王)第45位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全罗斯君主)第46位曼苏尔(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第47位威廉三世(荷兰执政、英国国王)第48位爱德华一世(英国金雀花王朝国王)第49位若昂一世(葡萄牙国王)第50位隋文帝杨坚(中国隋朝皇帝)第51位沙普尔二世(波斯萨珊王朝国王)第52位卡洛斯一世(西班牙、德意志国王)第53位英诺森三世(罗马教皇)第54位魏孝文帝拓跋宏(中国北魏皇帝)第55位海护王(印度笈多王朝君主)第56位图拉真(罗马帝国元首)第57位巴西尔二世(拜占庭皇帝)第58位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北宋皇帝)第59位汉高祖刘邦(中国西汉皇帝)第60位亨利八世(英格兰都铎王朝国王)第61位亚历山大二世(俄国沙皇)第62位戴克里先(罗马皇帝)第63位哈拉尔蓝牙王(丹麦国王)第64位提格拉·帕拉萨三世(亚述国王)第65位穆罕默德·阿里(埃及帕夏)第66位腓特烈二世(德意志、西西里国王)第67位路易九世(法国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第68位丕平三世(法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第69位武丁(中国商朝国王)第70位伊本·沙特(沙特阿拉伯国王)第71位阿尔弗烈德(英格兰威塞克斯国王)第72位维多利亚(英国女王、印度女皇)第73位利奥波德二世(比利时国王、刚果国王)第74位查理四世(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第75位穆罕默德·杜尔(桑海帝国皇帝)第76位希拉克略(拜占庭帝国皇帝)第77位利奥三世(拜占庭帝国皇帝)第78位忽必烈(中国元朝皇帝)第79位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印度孔雀王朝开国君主)第80位旭烈兀(蒙古帝国伊儿汗)第81位胡夫(古埃及法老)第82位朱拉隆功(泰国曼谷王朝国王)第83位西蒙一世(保加利亚皇帝)第84位梅什科一世(波兰国王)第85位克洛维一世(法兰克国王)第86位推古天皇(日本女天皇)第87位亚历山大一世(俄国沙皇)第88位查理七世(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第89位伊凡四世(俄国沙皇)第90位腓特烈一世(德意志国王)第91位腓力二世(法国卡佩王朝国王)第92位阿拔斯一世(波斯萨非王朝皇帝)第93位武则天(中国女皇)第94位戒日王(印度戒日朝国王)第95位玛丽娅·特蕾莎(奥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女王、波希米亚女王)第96位厄查纳(阿克苏姆国王)第97位大卫王(以色列国王)第98位克努特(英格兰国王、丹麦国王、挪威国王)第99位亚盖洛(立陶宛国王、波兰国王)第100位乾隆(中国清朝皇帝)。
世界风水轮流转,21世纪到谁了?

世界风水轮流转,21世纪到谁了?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风水轮流转变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21世纪到谁了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风水轮流转变的原则是:强者为王,弱者为臣。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西方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的主导地位,而东方国家则处于被动的地位。
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东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迅速发展,使得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21世纪的世界风水轮流转变,将由东方国家来主导。
中国作为东方国家中最大的国家,其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发展,使其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主导者。
此外,印度、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也在迅速发展,将在21世纪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21世纪的世界风水轮流转变,将由东方国家来主导。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将在21世纪发挥重要作用,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今日世界的王朝--宋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绘宋朝的生活画卷:“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位马夫。
”另一位人类学者则展开了一副蒙古帝国的世界地图,指着长江流域,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这里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蒙古的铁蹄无法横扫欧亚。
”还有一位研究专家指出:“如果没有宋的繁荣,也许人类至今仍旧处于蒙昧时代!”
国外的学者们研究了一下宋史,不禁低下了他们骄傲的头颅。
因为,大家的意见惊人的一致:人类史上第一个民主制的国家居然产生在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这一理论甚至在唐朝都没有成为法定国策,到了宋朝,他居然被列入四书五经,成为状元殿试的最高标准(可惜后来在明朝被废除了)!在宋朝,民告官的事情屡见不鲜,当时,各级衙门门口都贴着反腐规训,百姓平民一旦察觉不公,便可提出上诉,一直将贪官拌倒为止,我们通过包青天事迹便可略窥一二。
世界上第一支雇佣军也产生于宋,宋以前,国家一直实行强制性征兵政策,平均每户人家出丁几口。
到了宋初,由于辽国一直占领着燕云十八州,宋朝几经交涉未果,宋太祖对众臣立誓:从每年的国库里抽出专用资金,成立一个府库,希望有生之年用府库里的钱买回燕云十八州,如不行,就把钱全部征兵买马,打回燕云十八州!可惜宋太祖有生之年并未看到燕云十八州的回归(想起了邓老人家没看到香港的回归,何其相似啊!呜呜呜),但是,后来的杨家将出征,基本上用的便是府库里的钱,杨家兵也基本上为雇佣军(可是世界上最早的雇佣军哦!)。
宋朝交通之发达可称人类封建史之最。
当时,全国各地的官道(全部都是麻石,可见资金雄厚)星罗棋布,走错路都是。
这就直接促进了商贸的繁荣,当时,商贸的高速发展促使纸币的流通日益广泛,钱庄业迅猛发展,出现了最早的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等等。
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各地的官窑、造纸厂、印刷工厂(活字印刷,印刷业高度发展的象征),火器厂(火药发明于宋,人类史上最早使用热兵器的也是宋,并经蒙古军传入欧洲),织布厂(通过贸易远销中亚和欧洲),造船厂(远洋贸易已经相当发达)等等。
工厂里的工人不同于长工,可以按月按日或者时辰领工资。
科教兴国在宋朝便受到大力推举。
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等。
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大学也出现在这一辉煌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成了儒家弟子吸取文化乳汁的圣地,比如长沙的岳麓书院(四所大学之首),正门的“岳麓书院”四个大字就是宋真宗亲自提笔书写,至今犹存。
宋朝的文人朱熹、张轼均来此讲学,传授立国齐天下和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
历史上的湖南一直处于荒蛮之地,后来该书院的弟子殿试中状元,湘人皆以“破天荒”称之,此乃“破天荒”一词来由也。
科教兴国不仅促进了科技、商业、文艺(包括绘画、宋词等)的繁荣,也推动了政治的多元化思维,比如王安石的变法等等。
宋朝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难想象,可以看一看《清明上河图》,当时的东京(现开封)可谓不夜之城,每天的夜市一直开到凌晨5:00左右,接着就是早市,于今日吾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繁华可见一斑!
蒙古国西征时,曾要求南宋给予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南宋没有屈服,结果导致了蒙古的入侵。
因为,蒙古人很清楚,没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腹地做基础,那么做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梦想根本无法实现。
结果,正是有了宋朝,才有了人类史上疆界最大的帝国---元朝。
正是由于宋朝的高度繁荣和发展,才有了人类今天的美好生活:由于蒙古的出征,
导致了人类史上空前的东西方技术和物资交流,东方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等迅速传遍西方,西方的黄金、白银和人头被马车一队一队运往东方。
结果,东方文明让茹毛饮血的西方人第一次较完整的拥有了文明,给后来的文艺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那以后,西方人迫切需要找到东方的华夏帝国,希望得到更多的文明知识,没想到,环游地球几圈,发现了一片新大陆,终于找到中国时,宋朝和元朝已经作古了。
其后的明、清朝还在享受着宋朝老祖宗遗留下来的财产,再也不思进取、颓废了。
西方人大掉眼镜,回去以后写了一篇报告:“东方的美女和黄金遍地都是,不过,有一点奇怪,他们以前用火器,现在又改用冷兵器了!!!”
想到这里,不禁伧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