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特色的维护、弘扬、完善和塑造-王建国
对城市风貌特色人为缺失的思考

中国勘 察设计 ,0 7 3 :51 . 2 0 ( ) 1—7
[0 德 国联邦 自然保 护局 . 观规 划在德 国: 实的 问题与 法 1] 景 现
律的解决 [] 中国勘 察设计 ,0 73 :— . J. 2 0 ( )59
[ ] 德 国 莱布 尼 兹 汉 诺 威 大 学 景 观 规 划 系主 任 , 国联 邦 环 保 9 德 和 交通 政 策 顾 问 . 观 规 划 在 德 国 的 目标 方 法 和 实 施 [ ] 景 J.
对 城 市风 貌 特 色 人 为缺 失 的 思考
龙 彬 张 峰
摘 要 : 当前 国 内城 市 风 貌 特 色 人 为 缺 失 的 原 因进 行 了分 析 , 内外 两 方 面 进 行 了论 述 , 对 从 并提 出 了符 合 时代 特 征 的城 市风 貌特 色 构 建 模 式 , 时证 实 了注 重 城 市 历 史 文脉 和 地 域 文 化 的 必 要 性 。 同
-
4 积 历史 淀h 城 4 然 件l 独 自条 一 市 4 形 一 -空间 态 的 特
-
余, 却发现 当我们去 追 寻曾经 熟悉 的城 市痕迹 时 , 已然消失 殆 竞 尽; 那些 具有 本土 文化气 息 的城 市风 貌荡然 无存 。可笑 的是 , 当 同一城 市的风貌 让 人不 再熟 悉 , 同城市 的 风貌 却让 人 熟悉 起 不 来 。我们城市发展 的管理者们在 “ 代化” 现 的名 义驱 动下 , 以急于 求成 的盲 目心态完成 了对 城市 原有 风貌 、 肌理 和形 象 的破坏 ; 完 成 了不顾地域文化差异 , 仅仅是浮躁 的“ 复制 ” 粘贴 ” 的城市形 “ 式 象 的颠覆 。照此速 度发 展下去 , 个世纪 之后 , 半 众多 的城市将 会
新时代弘扬优秀文化 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新时代弘扬优秀文化打造城市文化特色新时代,城市建设已经不再是简单地追求高楼大厦、繁华商业街,而是更加注重城市的文化繁荣和特色。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文化特色的打造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更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自信和国际形象。
如何在新时代中弘扬优秀文化,打造城市的独特文化特色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我们建设城市文化特色的宝贵财富。
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融入传统建筑风格,创造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群;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可以举办传统民俗文化展览和演出,让市民和游客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育领域,可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城市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为城市打造独特的文化特色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大力推广现代艺术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艺术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现代艺术不仅是城市文化创新的重要来源,更是提升城市品位和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
要注重在城市建设中加强现代艺术文化的推广和建设。
可以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艺术中心,引进国际知名的现代艺术展览和演出;可以开展公共艺术项目,将现代艺术品融入城市的公共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化消费选择;可以支持和鼓励现代艺术家创作,举办现代艺术作品展览和交流活动。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使现代艺术文化在城市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为城市增添现代化、时尚化的文化气息。
要注重文化特色街区的打造。
文化特色街区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体验和感受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文化特色街区的打造。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打造成具有独特文化氛围的街区。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地市级)(满分100分时限180分钟)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应试者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试者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材料1:1.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当中就把城市和水的关系揭示了出来:“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
”那时的“国”与“城”往往是同义语。
老子的意思是说,城市常常处在江河的下游,它像是美丽的女性,又是经济、人文、思想的荟萃之地。
这说明,如何做好城市与水这篇文章,自古以来就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
北京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很重视水的问题。
如1958年建成了十三陵水库,1960年建成了密云水库。
近年的南水北调工程更进一步丰富了北京的水资源。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某种意义而言,是“水”主沉浮。
有水则城兴,无水则城亡。
流经城市的河流与湖泊就像人的眼睛,如果这眼睛是清澈明亮的,那则魅力无限。
人具有天然的亲水性,爱水近水是人本能的习性。
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许多地方,不管城市还是乡村,都难觅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流。
如何让被污染的河流重新恢复其青春曼妙的身姿呢?这里面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英国的泰晤士河一度受到严重污染,鱼虾绝迹,臭气难闻。
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大力治理泰晤士河,建设了完整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使得泰晤士河沿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都实现了先处理后排放。
大连庄河市总体城市设计的规划实践

的整体城 市设 计意 向 , 宏 观整 体设 计策 略 、 从 中观 系统导 则 与微
墨一
圈 1 遗 产 的低 端 利 用
观重点地段 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完 整 的设计 控制 与引导 , 以实 现和
强化城市 意象的表达 。
4 高度 控制 : ) 目前庄河城 区高度 形态控制 的较好 。未来 整体 高度布局缺乏统一 规划 与引导 , 别是 临 山滨 水 、 特 重要 景观 通廊
大连庄河 市总体 城市设计 的规划实践
刘 冰
摘 要: 通过 对大连庄 河市总体城 市设计 的解读 , 出大尺度城 市设计 的技 术方法和设计策略 , 提 从宏 观、 中观 与微观 三个
层 面进行 系统完整的设计控制与 引导 , 为下一阶段 的控规 和城 市设计的编制 工作提供 空间上 的指 引。 并
,
,
,
造具有鲜明文化印记的城市空间。
分 析 , 区域 的大 结构 出发 , 从 划分 成 六个 主要 的功 能特 色组 团。
造丰富多彩的岸线形式和滨海体验 充分 彰显 “ 山水 同城 , 和谐 共
, 。
策 略 5 强化功能分 区: : 通过对庄河 未来城市发展方 向的研 究 筑 , , 的城市特性
收 稿 日期 :0 10 -7 2 1 -52
策 略 1 塑造开放空 间 : : 充分延 续 和保 持 庄河 “ 山一海一河一 城” 自然生态格局的完整性和厉 J 突出山水城市的风貌特色。 的 狈l . 陛,
哈萨克族特色小镇风貌研究初探——以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镇区风貌规划为例

哈萨克族特色小镇风貌研究初探——以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镇区风貌规划为例摘要:风貌特色作为一种长期发展形成的地域文化特征正在各地逐渐消失,对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保护与延续是实现民族乡镇科学合理发展的重点。
本文以《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镇区风貌规划》为例,探讨哈萨克族民族乡镇特色风貌的规划模式,解读乡镇空间环境与建筑风貌,以寻求民族乡镇特色风貌规划的设计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草原石城;风貌;哈萨克族1前言托斯特乡作为阿勒泰地区重点的旅游乡镇,拥有草原石城、艾林郡王府、金恩斯汗墓、小叶红桦林、白杨沟及草原石人等旅游资源。
近几年草原石城的通天洞遗址被发掘出来,将新疆古人类活动遗迹推到了4至5万年前,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和史前洞穴考古的重大发现。
因此草原石城还将建成AAAAA级旅游景区以及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托斯特乡镇区距离草原石城约十公里处,将打造成一个集草原石城地质奇观,郡王历史人文景观,通天洞考古遗址以及哈萨克民俗文化体验多位一体的旅游服务小镇。
在托斯特乡镇区风貌规划的编制中,以营造“石城小镇,郡王故乡”为目标,探索以哈萨克族特色为主的乡镇风貌规划。
2整体风貌特征评价2.1生态特色镇区整体生态特色可概括为“南山北漠”。
靠近镇区南侧的草原石城是牧民冬季防寒避风的冬窝子,南面的萨吾尔山是泉水众多、牧草丰富的夏牧场。
镇区北部为戈壁荒漠,沙砾石层大面积裸露,贫瘠荒芜。
镇区位于南部萨吾尔山与北部戈壁荒漠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平坦而开阔。
当地牧民有逐水而居的生活习惯,水源也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镇区南面有一条天然的冲沟,在丰水期水源丰富。
2.2文态特色哈萨克族人在托斯特乡占85.3%,哈萨克族原生态的文化遗产集中且富有特色,又因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更是构成了地域文化生长与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
托斯特乡还是艾林郡王的故乡,艾林郡王是延续600年的哈萨克脱列王位的继承人,是中国唯一的哈萨克王。
艾林郡王曾在这里建设郡王府,郡王府已不复存在,仅有其遗址。
关于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浅释

关于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浅释一、前言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说过:“你们中国是千篇一律的城市风貌,基本上走过一个城市,其他城市就不必再看了。
城市规划设计最重要的是尊重城市的身份,就像老人、小孩、主妇等各有各的身份一样,小孩固然活泼可爱,但老人脸上的皱纹也同样很有个性。
”好的建筑会提升城市价值,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会尊重所处城市的历史文脉,承载诸如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甚至哲学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反映城市有标识性的特征。
例如1955年建的悉尼歌剧院,造型有如帆船的悉尼歌剧院虽前后耗时近20年,花费原预算成本的10余倍的资金而建成,但如今的悉尼歌剧院已成为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的象征。
这种象征每年会给悉尼带来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收入,使得悉尼这个城市的形象与日剧增,就连堪培拉、墨尔本这些城市都望尘莫及。
而在中国,每当出现一个时髦新颖的建筑,便一个个的来仿造,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维模式挂起“创新”的羊头自己建。
咱们的建筑设计师究竟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于五四时期所造成的断层边缘而无所依附,还是他们面对西方建筑思想及理论过于汹涌的冲击而无所适从?或是,面临大量的设计机会而贪多求快以至难以沉下他们趋利躁动的心灵?建筑设计有其艺术性、技术性以及强烈的社会性,营造一个城市建设的领导、开发商以及建筑设计师等相互协调是有效机制,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价值的提升来说,也许更为迫切,同样十分艰难。
二、城市规划的理性发展理性发展就是统筹新区开发和老区提升,合理确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居环境的空间布局,控制城市的对外扩张的规模,保护基本农田,合理高效持续利用土地,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努力改善人居环境等。
理性发展应具备“五特性”(即:人文的,优美的,经济上有活力的,有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和“六统一的原则”(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内容与形态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城市设计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 的国内城市设计研究知识图谱分析Knowledge Map Analysis of Urban Design Research in China Based on CiteSpace■ 陈 静 CHEN Jing 余 昕 YU Xin摘 要:城市设计是营造舒适人居环境,传承悠久历史文化,塑造特色城市风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选取 CNKI 1992年—2019年收录的1 950篇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运用CiteSpace 软件,构建作者、机构、研究热点等知识图谱,对我国城市设计研究的知识脉络进行可视化分析。
研究显示:我国城市设计经历了早期探索、稳步发展、转型深化3个阶段,形成了以政策引导、热点聚焦为主线的动态发展过程。
从空间与技术、生态与人文等热点模块切入,对城市发展进行精细与数字化、绿色与人性化的展望,以期为我国城市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Abstract: Urban desig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inherit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shape the characteristic city style,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1950 Chinese core journals on urban design topics collected by CNKI from 1992 to 2019 were selected,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to construct the author, institution, research hot spot, and another knowledge map, the knowledge context of urban design research in China is analyzed visually. Research shows that from 1992 to 2019, China’s urban design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early exploration, steady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transformation, forming a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policy guidance and hot spot as the mainline. Starting From the space and technology, ecology and humanities, and other hot-spot modules,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fine and digital, green, and humanized pro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hina’s urban design research.Key words: urban design;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knowledge map0 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城市设计概念从西方引入我国以来,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获得了长足发展。
王建国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景观设计新方法

王建国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景观设计新⽅法30周年学术报告会王建国东南⼤学教授中国⼯程院院⼠在北京市规划院建院3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东南⼤学教授、中国⼯程院院⼠、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王建国作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景观设计新⽅法》学术报告。
报告以杭州两个项⽬为案例,阐述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法。
【关于城市景观的思考】美好城市形态的塑造是⼈类社会⼀个永恒的主题,⽽⽀撑美好城市形态的空间秩序的建⽴,是极为关键的,即使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仍然如此。
在当今中国史⽆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中,相当多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城市的功能结构、空间环境、街廓肌理乃⾄社会关系均发⽣了显著的变化,⽽所有这些都直接体现在城市的多重尺度、特别是⼤尺度的空间形态上。
城市景观异质化是⼀个突出的现象,其中急剧增加的⾼层建筑和⼤体量建筑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尤其具有决定性。
【经典的城市景观设计⽅法】很多经典的城市景观是基于建筑学的序列静态景观的视点来判断与设计的,基于这样的⼀种美学设计观点和整体的技术⽅法,营造出世界上很多卓越的城市空间,例如希腊的雅典卫城、美国华盛顿的中⼼区等。
同样基于建筑与视野的关系分析,按照经典美学视⾓设置的设计⽅法,也创造出很多经典的城市设计案例,包括罗马市政厅和卡⽐多⼴场、华盛顿中⼼区和北京故宫等。
【城市景观设计的新⽅法】以往国内外景观风貌的研究,多以静态视点或以线性序列视景为依据。
它是伴随时间推移、按照给定的路线、由知识驾驭⽽展开的观景顺序。
⽽实际上⼈的观赏⾏为还有漫游的特征,具有随机和动态的特性,这⼀问题在传统的景观分析和设计⽅法中并未解决。
在当代城市设计中,常常⾯对超出⼈们正常体验认知的⼤尺度空间范围,仅仅运⽤常规的静态视点和空间序列⽅式是有明显局限的。
如果将景观分成“景”和“观”⼆个概念,“景”是相对静⽌,⽽“观”则和⼈的视点、视线、视场和⾏为密切相关,静态之景和动态之观的关系⼀直是学界未解的⼀个重要科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传统的认识上发生历史l生倒退,虽然许 多文物建筑在“破四旧”中惨遭罹难,但 城市原有的格局和形态仍然被保持下来 了。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城市形态格局的 重要性,积极挖掘“形态延续”中隐含的 城市历史要素,就还有希望成就或者维持 住一些城市依稀还在、硕果仅存的风貌特 色。
有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城市风 貌特色的塑造可以通过规划立法的方式来 贯彻“形态延续”的理念,如美国规划师 格里芬为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所做的城市 规划设计,就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段中 得以连续贯彻,并保证了最初设想的城市 风貌特色得以实现。虽然格里芬的城市规 划设计在平面上非常具有纪念性,但却巧 妙地融合了堪培拉城特定的地形地貌。他 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山峦冈丘和水面, 规划了三条轴线并形成对景,疏密相间的 建筑物不以高度和尺度取胜,而是与广阔
们的“场所和方言”(即地方1虫相关。对一 座城市风貌特色的讨论大体上都是围绕过
系。 在讨论
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就如何进行处置和 协调,以及如何塑造而展开的。
的历史 风貌。
以柏林为例,由于受到特殊的发展历
建”的
史和政治事件的影响,20世纪的柏林城市 特色就曾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变。这个 变化就是:柏林从二战前与今天许多欧洲
3.5树立城市^工建设和自然要素的 }口谐观
文化的多元、形态的多样和多姿叵】然 是城市风貌特色所要表达的重要方面,但 城市人工建设和自然要素的和谐关系更加 重要。由于自然要素条件的相对确定生和 静止生所以自然要素条件应该成为人工 建设首先要考虑呼应和协调的对象,建设 往往更需要高度的自觉,如北京和南京近 年在占城水系修复和整治方面就做得非常 成功;柏林波茨坦广场最后确定的城市设 计方案也很好地考虑了与提姆加藤公园和
[2]王建国筚路篮缕,乱中寻序—关于中国古代
城市的研究口].建筑师,1990,(37):卜9. [3]王建国城市生态要素与域市整体空间特色的
形成和塑造口]建筑学报,1999,(g)12—20
[作者简介] 王建国,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币,东南大学建筑 学院院长、建筑系主任。
[收稿日期]2007 07 02
的主要内容 林城市的历
常重要,但却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城市 风貌特色是会随时代发展演进的,“历史积
续?未来的 方?这些成
淀”和“形态延续”的特点决定了城市风 貌特色与传统、历史相关的一面,但城市 风貌也有与今天和未来相关的一面,这也 是笔者想借这篇短文多谈一点的问题。
Team 10成员、荷兰著名建制币凡·艾
能九一般将街道周边的建筑高度 城市根据人的体力极限和当时的消 筑过于突出的情况。由于欧洲的很 同时他们也认为,必须要避免出现 概念并倡导将其作为城市设计的准 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批判性重 形态理所当然地应保留欧洲现有的 中,欧洲一些学者认为,柏林
市设计策略的选择有很大联 ,城市发展模式和风貌特色塑 设理念与风貌特色关系的认 的讨论,可以加深我们对当今 独特的个l生?笔者认为,透过 下能否根据自己独特的历史传 失和建筑文化的失落,城市在 林重建会不会导致原有城市风 就是,在一个受到全球化影响 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而其中 柏林城市风貌特色将走向何 史如何在断裂后再次走向延 。这时,城市该怎么重建?柏 建筑等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建设 政府办公楼、大量相关的使馆 迁都后进一步掀起了大规模建 即城市产生了重建的巨大需求。 ,柏林的发展又呈现出独
3.6善于}毗斟或市发展和建设机遇 善于把握些特定的城市发展和建设
机遇,如政治性、文化畦和经济发展的重 大决策,使其成为城市风貌特色“维护、 弘扬、完善和塑造”的‘‘催化剂”。这是许 多城市在城市风貌塑造和优化改善方面取 得成效的重要原因。文中论及的因两德统
而引发的柏林波茨坦广场、政府区及使 馆区建设就是柏林首都重建最明显的“催 化剂”;北京奥运场馆及系列国家重大工 程项目的建设也加快了城市风貌多元性和 异质眭的进程,为北京城市发展的继往丹 来增加了新的活力,只是引真重选址,把 握尺度、形态和格局,切不可在风貌特色 条件比较脆弱的历史街区贸然行事。
图4南京鸡鸣寺地区景观
展了一系列“挽救”“保护”乃至“夺回” 风貌的行动。有人说,一些欧洲城市直到 现在仍在使用一百年以前的总体规划。欧 洲一些城市在以百年计的时间尺度上的发 展变化可能还不如我国一些城市几年中的 变化大,然而这正是我们深感忧虑和担心 的,我国很多城市在形态结构风貌特色方 面所遭受到的破坏大部分发生在近十多年 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而且远远超过了以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的自然环境背景融合获得其地位和价值, 从而“把适宜于国家首都的尊严和花园城 市的魅力调和在一起”。
同的看法,如李伯斯金和库哈斯就 都在关注它的重建。也有很多人提 特殊性使世界上很多规划师、
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城市的肌理很 m以下,屋脊的高度限定在30 者们认为新建建筑的高度仍然要限 m~22
3.4风貌特色囱彭盾总体调控、分区 突出倾向、局部彰显特色的原则
城市风貌特色常伴随着城市建设所使 用的建筑捌料、建造技术、建造方式及审 美文化约定俗成的历史演化,既具有历史 的延续性(公众观念和约定俗成白勺观念), 又具有与时代所契台的与时俱进特性(发 展和创造)。在这一点上,柏林、巴黎、鹿 特丹的城市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参照。
的核心问题 的时代,柏 貌特色的消 这样的背景 统保留自身
克在谈到建筑的时代I生问题时曾.1兑过,古典
对柏林重建
的(城市建筑)常常与“永断口静止”相关, 羔 的断裂 特征十分显著。
城市发展建
现代的(城市建两 筑)常常与“改德 变和移动”相 统识一 。实际上 后
关,而还有一种自发的(城市建筑)则与人
造问题与城
2.3有序演进
“有序演进”来自对城市的发展本质 上是“动态、生长和变化?’特I生的认识。这 里有个‘彤】j及’和“消陂’的关系问题。“消 极”的做法常常表现在对确定的风貌特色 构成要素,如山川形势、文物建筑的性质
特的一面, 特别Biblioteka 德国设的高潮, 和部委办公
认定、相应的紫线划定和确定排他性的保 护措施方面。笔者认为,这些工作固然非
周边河道的步行关系。当然这一方面的教 训也很多,稍有不慎就会酿成难以挽回的 结果。
图7用金属、玻璃和自然重新诠释的巴黎街 区——努威尔设计的伯朗利博物馆
图8以材料和色彩异质性介八的伯朗利博物 馆为高度同质的巴黎历史街区平添几分活力
天的罗马样,可胡划『]与其“失之交臂”。 但是,我们必须直面现实,除了罗马,世 界上还有柏林、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 这些城市所表达出来的“多样而统”也 是城市风貌的种特色。统是在定范 围内来讨论的问题(如历史地段、具有形态 和历史连续生的城区等),它并不总是风貌 特色表达的前提。像巴黎、柏林、上海这 样的大都市所要表达的城市风貌特色通常 是以自身的历史文化为基础,以吸收多元 文化的丰富性为特征的,即使是北京表达 自勺也不可能都是传统尺度上的城市形态。 如历史上巴黎就曾建造过批标志性新建 筑,有的还是具有开启建筑发展潮流意义 的先锋之作,如近年的卢佛宫大金宇塔、拉 维莱特公园、努威尔的伯朗利博物馆等。 新老建筑之间虽有明显的时间梯度印痕, 但由于建筑尺度和城市设计层面上的街廓 单元控制得较好,所以还是给人一种丰富 多样、统一而有变化、有序而多元的整体
万方数据
2007年筻08期第23卷
9
城市风貌特色的维护、弘扬、完善和塑造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王建国, Wang Jianguo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规划师 PLANNERS 2007,23(8) 4次
参考文献(3条) 1.王建国 城市生态要素与城市整体空间特色的形成和塑造 1999(09) 2.王建国 筚路篮缕,乱中寻序--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 1990(37) 3.Rene Kural Trace of New Cityscapes,Metropolis on the Verge of the 21st Century 1997
则,但 个体建 多历史
城市所拥有的类似的、相对完整统一的城 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特色,到经历战争
防扑救 控制在 8层楼以下,即20
m。因此, 这些学 定在22
m以下, 好地保 存下去。柏林的
建筑师 出了不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感。把握好“尺度…均衡”和“创新性”
的关系是巴黎城市建设的突出特点(图6~ 图8)。
总之,任何座城市的风貌特色价值 总是在历史发展中有序演进并逐渐完善 的,每代人都有可能、也有能力去适宜 地干预这—过程,从而做出应有的贡献。圈
[参考文献]
[1]Re舱Kur01口Trace of New C]讨scaDes, Hetr0D0]]s 0n the Verge 0f the 21st Century[H]The R。ya]0amsn Acadew of F]ne Arts Sch00] 0f Arch]tecture Pub]]shes,1997
引证文献(4条)
1.龙彬.张峰 对城市风貌特色人为缺失的思考[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10(1) 2.周波 关于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 3.钟宜根.葛幼松.张旭 城镇景观风貌规划模式探讨[期刊论文]-小城镇建设 2009(6) 4.陈玉.唐璞山.付朝华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东南亚城市风貌[期刊论文]-规划师 2008(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hs200708001.aspx
3.3诉诸视觉的地标性建筑和环境对 城市特色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柏林重建经过反复争执讨论而形 成的认识。当时些建筑师坚持认为,如 果重建所有的法则都要屈从于传统美学, 并用一种尺度来简单对待,那么整个城市 作为整体将没有任何标识性的环境可言, 而单独的建筑工程也具有相当的社会价 值。这认识深刻影响了柏林重建所采取 的城市设计策略,这也是直接导致柏林今 天成为建筑“朝圣之地”的根本原因。当 然,在此过程中,遴选高水准的建筑师参 与设计是决定性的。否mI这将成为—把双 刃剑,导致像我国一些城市那样的“胡乱 标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