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地球与生命
生命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

生命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
生命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态
学原理之一。
生命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改变,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选择。
在地球演化的早期,生命体主要通过自身的适应性来适应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体逐渐演化出各种不同的生存策略,包括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特殊生理和行为机制,以及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环境也在不断地演化和改变,例如气候的变化、地质构造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对生命体的适应和演化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例如,地球上的生命体演化出了各种对抗自然灾害的特殊适应性,如一些植物适应干旱条件、一些动物适应极端气候。
总之,生命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妙的过程,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核心。
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其上的生命。
- 1 -。
地球与生命读后感

地球与生命: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最近,我读了《地球与生命》这本书,深感其主题之深远,内容之丰富,令人震撼。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地球与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对作者的观点表示赞同,同时也对书中深入浅出的解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叙述方式。
作者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知识,而且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其呈现给读者。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此外,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极大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其次,作者传递的信息和思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强调了地球与生命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我们对地球的责任。
他指出,我们的行为会对地球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地球的健康,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它。
最后,我认为这本书的思想可以广泛应用于当今社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科技,而忽视了对地球的关注。
这本书提醒我们,科技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地球为代价。
我们应该采取平衡的发展策略,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地球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地球与生命》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
它以其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叙述方式、深入浅出的解释,让我们重新审视地球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地自然与生命的宏大叙事

大地自然与生命的宏大叙事大地自然与生命的宏大叙事中,我们置身于一个无比宏伟的舞台上,目睹着自然界中种种壮丽景观的创造与生命的循环。
这个叙事涵盖了地球的演化历程、自然界的奇妙之处以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通过深入探索这一叙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并意识到我们作为生命体的责任与担当。
地球的演化历程是大地自然与生命叙事中的第一章。
数以亿计的年轮从最初的大爆炸开始,在地球的深处时刻运转。
由于火山喷发、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地球的表面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
峡谷、平原、湖泊、山脉等地貌类型在漫长的时间里形成并且改变着。
这些地貌景观的存在为生命的孕育提供了条件。
第二章是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令人赞叹的奇迹,如壮丽的瀑布、绚丽多彩的珊瑚礁、浩瀚的森林等等。
这些奇迹无论是通过地球的自然演化还是人类的努力,都成为了大自然的瑰宝。
它们的存在使我们对自然的美妙和无限可能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并激励着我们去保护它们。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这个宏大叙事中的重要篇章。
据科学家的研究,生命诞生于几十亿年前的海洋中。
通过自然选择和进化,生命逐渐从单细胞生物发展为多样而复杂的生物种类。
这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形态、行为习惯以及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正是因为这个多样性,地球上才能够展现出独特而绚丽的生命景观。
然而,大地自然与生命的宏大叙事也提醒着我们,生命的奇迹脆弱而珍贵。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我们肩负着保护自然和生命的责任。
然而,我们的活动却对自然界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我们必须反思和改变自己的行为,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地球和生命的宝贵资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
同时,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此外,个人也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减少用水、垃圾分类和植树造林等,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地球生命的起源

地球生命的起源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地球上最为神奇和不可思议的事情之一就是生命的起源。
科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
本文将探讨地球生命的起源,并分析目前已知的几种主要理论。
1. 天外生命论天外生命论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理论,认为生命并非在地球上诞生,而是通过陨石等外星物质的传播到地球的。
根据该理论,当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形式灭绝或发生灾难时,一些微生物可能会附着在行星碎片上,随后这些碎片会漂浮在宇宙中,最终落入地球的大气层并存活下来。
然后,这些微生物适应地球环境并演化成为现在的生命形式。
2. 化学演化论化学演化论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认为生命的起源来自于地球上最早的化学反应。
根据该理论,当地球刚刚形成时,地球上存在许多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氨、甲烷、水和氢气等。
通过时间的推移,这些无机化合物在地球上的稳定环境条件下发生了各种化学反应,产生了更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随后,这些有机化合物继续发生反应,最终形成了复杂的生命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
这些生命分子进一步演化和组合,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生命。
3. 深海热液生物论深海热液生物论是一种相对较新且备受争议的理论,认为生命的起源与地球深海的热液喷口有关。
根据该理论,地球上存在着高温高压的深海热液喷口,这些喷口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称为热液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以在极端条件下生存,并且具有非常特殊的生命特征。
据信,这些热液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它们通过演化和适应生存了数亿年,并在地球上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生命。
总结起来,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一个较为复杂和神秘的问题。
虽然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但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其中的一种理论是正确的。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或许能够揭示地球生命起源的真相。
对于人类来说,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不仅可以增加对生命奥秘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珍惜地球这个宝贵的家园。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是一个让人类一直感到充满好奇和谜团的话题。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有助于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本文将从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过程三个方面来探讨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一、地球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46亿年前,它形成于太阳系的一个星云中。
在这个星云中,气体和尘埃云开始逐渐聚集形成了一个旋转的尘埃盘,而地球就是从这个尘埃盘中诞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经历了数百万年的火山活动和陨石的撞击,逐渐形成了地壳、大气层和水体。
这些基本要素为地球上的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科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
其中最有名的是原核细胞理论和伊壁鸠鲁理论。
原核细胞理论认为,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原核细胞,它们是没有核膜的单细胞生物。
这些细胞通过化学反应和自我复制逐渐发展演化成了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拥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伊壁鸠鲁理论则认为,生命的起源是由于地球上的化学反应和环境变化。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化学成分条件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相互作用形成了生命起源的前体,进而形成了更复杂的生命分子。
三、生命的进化地球上生命起源后,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多样性的生物。
进化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基本规律,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地球上生命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类别,它们在适应不同环境和寻找食物等方面展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总结: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过程。
地球的起源为生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生命的起源可能是从简单的有机分子逐渐演化到了最初的细胞。
而生命的进化则让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得以丰富和延续。
通过对地球上生命起源进行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及其进化过程,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这个问题的探索将继续激励科学家们的研究,并为未来的进一步发现和理解提供更多的线索。
生命起源与地球环境条件关系审视

生命起源与地球环境条件关系审视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关于生命是如何起源于地球这个问题,让科学家们一直困惑不已。
这个问题涉及到生命起源的机制以及地球环境条件对生命起源的影响。
在审视生命起源与地球环境条件关系时,我们需要探索地球的化学成分、水的重要性以及地球的温度等因素。
首先,地球上的化学成分对生命起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生命的起源始于化学进程。
最早的生命形式可能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发展而来的。
地球上广泛存在的化学元素,如氢、氧、碳、氮等,是构成生命所必需的元素。
而地球上的水、矿物质以及有机物等都是支持生命起源的重要因素。
在科学家的研究中,他们通过实验和模拟来模拟原始的地球环境,尝试在类似于地球早期环境的条件下合成生命的分子。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解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
其次,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球上大部分生命形式都依赖水的存在。
水为生命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提供了溶剂和反应介质,为生命的分子交换提供了载体。
在地球早期的环境中,水的存在可以促进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并有助于有机物的合成。
此外,水还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可以调节气候,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存。
因此,地球的水环境对生命起源至关重要。
最后,地球的温度也对生命起源有着重要影响。
地球以其适宜的温度范围为生命的演化提供了支持。
较高的温度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有利于生命分子的合成。
然而,温度过高时可能会破坏生命分子的结构,使其无法发展或存活。
地球早期的温度条件可能是生命起源的关键环节之一。
除此之外,地球的温度变化也会对生命的进化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审视地球的温度条件,了解其对生命起源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生命的起源是地球科学中一个复杂而令人困惑的问题。
地球的化学成分、水的重要性以及温度条件等地球环境因素对生命起源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审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是如何从非生命物质中发展而来的。
初中地球与生命知识点整理

初中地球与生命知识点整理地球与生命知识点整理地球与生命是初中学习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地球的特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
本文将对初中地球与生命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整理,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1. 地球的结构与特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位于地壳下面的一层,由熔融的岩石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地球还拥有大气层,这是一层围绕地球的气体包围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一些稀有气体组成。
2. 大气层的作用大气层对地球和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吸收和反射太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同时,大气层还能参与气候的形成和调节。
它通过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辐射,使地球的温度适宜生命的存在。
3. 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重要,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是指河流、湖泊、海洋和冰川中的水。
地下水则位于地下的岩层中,是由地表水通过渗透或下渗所形成的。
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人类的生活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
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以自转和公转的方式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约为24小时。
自转使得地球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365天。
公转使得地球经历了四季的变化。
5.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遗传多样性则是指地球上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差异。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如森林、草地、湖泊等。
保护和维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6. 人类与地球的相互关系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有智慧的生物,但同时也是地球上最有影响力的生物。
生命是如何在地球上起源的

脂质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具有疏水的特性,可以在水中自发形成双层膜结构。
在地球早期的海洋中,脂质分子可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细胞膜,这些细胞膜包裹着内部的有机分子,形成了原始细胞。
03
02
01
RNA和DNA是生命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信息分子,它们能够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关于RNA和DNA的起源,目前科学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有一些理论认为它们可能是由更简单的有机分子逐步演化而来。
04
生命起源的探索与实验
总结词
该实成了氨基酸等有机分子,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详细描述
米勒-尤里实验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一项重要实验,旨在探究地球早期大气环境中的化学反应过程。科学家米勒和尤里通过模拟地球早期大气中的气体组成,如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等,利用火花放电和加热等方法,成功合成了氨基酸、嘌呤、嘧啶等有机分子。这一发现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表明在地球早期环境中,有机分子可以自然形成,为生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地球早期的环境中,这些信息分子可能通过自组织的方式逐渐形成,并开始在原始细胞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最终演化成了现代的遗传物质体系。
03
原核生物的出现
最早的自养生物是原核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等方式获取能量,并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这些自养生物的出现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总结词:通过模拟地球早期海洋、陆地和大气环境,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有利于生命起源的条件和化学反应过程。这些实验揭示了地球上原始生命的可能起源地和形成机制。详细描述:为了探究生命起源的奥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模拟早期地球的各种环境条件。在模拟早期海洋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有利于生命起源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pH值、水、无机物质等。此外,在模拟陆地环境的实验中,科学家们研究了地球早期岩石和火山活动对生命起源的影响。而在模拟大气环境的实验中,科学家们探究了地球早期大气中的气体组成和化学反应过程。这些实验揭示了地球上原始生命的可能起源地和形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在过去很长时间以来都代表着我们世界的全部,从人类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到现在,在人们还没有办法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观察它时,各种各样的猜想在人们心中不停的存在着。
起初,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认为大地只是一个平面,其实这很好解释,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生活在平地上,可随着人类探索的脚步不断的深入,更多的现象显示出来,比如远去的船会向下消失,又比如只有向南或者北走,才会有温度的变化,向东或西却不会,人们开始从新定义这个问题,大地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大地会有边界吗?“浑天如鸡子。
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这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在《浑仪注》中的记载。
表面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地球的真实形象并不像远古时期想象的那么简单了,而在我国古代的众多文献中,早就有了“地球”这一形象的雏形了,比如著名的楚辞《天问篇》中就已经提出地球其实是一个圆球的假说,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完整的“地圆说”概念,而亚里士多德从月食以及其他天文规律的角度也证实了这一点,和中国一样,由于人们我观察角度还很狭隘,这个说法并在西方世界也没有深入人心,虽然后来的科学家通过众多的科学观察在理论上不断的证明了这一观点的可靠性。
直到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领导的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成功,才让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相信地球是圆的,麦哲伦的帆船队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在不走回头路的情况下,艰难的回到了出发地。
于是所有持观望态度的人们,终于可以向别人宣布,“看,我早知道是这样!”。
在中华文化中,直到近代,与西方世界更广泛接触之后,大部分的中国人才愿意相信“地球是圆的”这一事实。
承认地球是圆的,无疑是人民大众科学观的一次飞跃,是整个人类宇宙观的一次重要事件,而“地球”一词,也是基于这一点的基础上得以普及的,而国际上的“Earth”的叫法原至于古英语中“大地”的意思。
人类第一位能够以宏观视野看到地球的,是苏联著名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他也是地球上第一个进入太空人类,当他亲眼目睹地球的全貌时,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它水球。
”今天,当我们观看一副世界地图时会发现陆地在地球表面确实不想古人想象的那么丰富,地球的表面有70%以上都是又海洋覆盖的,辽阔的大地只占不到30%,这些面积有多大呢?打个比方来说,海洋的面积大概有现在的中国国土面积的38个大小。
在太空观测地球或者打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会发现地球上的几块大的陆地,像漂浮在海洋上一样,不过他妈不是漂浮在海洋上,而是漂浮在地壳上,它们不仅包括露出海面的陆地部分,也包括海洋的底部与它们一起的整体的一片片大的板块,有科学表面,这些板块并不是一尘不变,而是一直漂移的,事实上地球也是我们已知的唯一有板块,正是这些在地球表面飘来飘去的板块,才构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地球表面的形状。
而且,要跟大家说明的是,如果在一个足够高的高空俯瞰地球,你会发现地球并不是我们在许多照片中看到的那种蔚蓝的大海与绿色大陆的美丽形象,而是一片深邃与墨绿色的。
这就是地球上的海洋的颜色,而这些海洋之中,直到现在还有90%没有探索过。
有记录以来,地球上出现的最高地表温度是在1922年北非的利比亚,当时记录的气温达到58℃,而作为一般人类的皮肤来讲,平均最高也就能承受45℃左右的温度,这个温度想必一定会把人烤化的。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在南极,那里的冬天能达到—73℃,而人类记录的最低气温是1983年在南极点附近的东方站留下的,当时那里的温度已经接近—90℃了。
如果把地球上水都去掉,我们就会看见一个像土豆一样的不规则的球体,在这其中我们能够看见最高处与最低处的巨大差异,在太平洋深处有着地球上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而在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有一座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有8848米高。
就是这样有着众多差异的多元的地球,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加的被我们重视。
对于地球的起源问题,科学界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研究,至今已经有了众多的猜想,到目前为止,最能够让人接受的就是46亿年前一个太阳星云的坍缩。
这片星云绝大部分是由氢和氦构成的,这些物质以及一些星际尘埃,还有太阳早期所抛出来的碎片就形成了地球最早期的物质来源。
正是这些物质历经亿万年的相互作用,演化和变形,终于在今天形成了这副摸样。
根据化石的记载,早在35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生命迹象了,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推测,生命最初形成于一个温暖的小池塘里,经过发展和演化才形成了当今的多样性。
1953年,美国的一个大学研究生米勒,进行了一个模拟在原始地球上生命形成的实验“米勒实验”。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在闪电的作用下,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是能够产生像氨基酸这样的有机物的,从而也对生命的起源提出了全新理论体系。
实际上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与人类众多问题一样,在科学上是难有定论的,也有许多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于地球的形成时期,或者更大胆的假设为地球形成之前,是一个极其偶然的事件。
但无论怎么说,大家现在普遍接受的一点就是,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形形色色的生命体(包括人类与大型生物),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有简单的生命一步步进化而来的。
在科学上,人们一般认为单细胞生物是地球最早的生命,这些形成了单细胞的生命之所以被称为生命,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代谢以及繁衍后代,而它们的后代之所以能够证明是它们的后代,是因为它们在繁衍时要遵照一定的规律和自身性状的法则,这个法则直到今天也被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所应用着,这就是每一个生命传递下去的密码DNA。
中文名称叫做“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分子形式的遗传指令,引导生物的生命运作。
DNA存在于生命体每一个细胞当中。
早在1865年,有着遗传学之父称誉的奥地利的遗传学家孟德尔,通过大量的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时发现,其实这是有据可循的。
DNA就是后人在他的基础上发现的。
1909年美国古生物学家查尔斯-沃尔科特在加拿大的伯吉斯山口发现了伯吉斯页岩石。
岩块中化学成分证明了许多古老动物的存在年份。
而在这一段时间内,是地球上的生物成多样性衍化的最激烈时期,这就是所谓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所谓寒武纪就是指距现在5.42亿到4.9亿年之前是地质年代中显生宙古生代第一季,在这段时间里,地球上的生命打破了过去将近30亿年的沉寂,突然涌现出了这种各样的有着复杂结构的动植物。
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生物,就像被一个孩子随心所欲的组合起来一样,像三叶虫,就是当时的代表生物,也是当时地球的主人,普遍存在于当时的世界各地。
到了4.39亿年以前,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之后,有骨骼的脊椎动物逐渐成为了世纪的霸主,而第一位霸主就是鱼类。
可是到了3.7亿年以前的泥盆纪晚期,有3到6颗巨大的流行从天而降,撞入大海之中,气候变得异常的恶劣起来,各种鱼类相继灭绝,植物和藻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受到了破坏,整个世界经历了大灭绝时期,这是地球生物史上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导致了78%的海洋物种灭绝,而且持续了持续了200万年以上的时间,但这时,一些鱼类却进化出了离开海洋来到陆地的肢体和呼吸能力,这就是早期的两栖动物,当这些两栖动物来到陆地上以后,它们发现这个决定是多么正确啊。
到了2亿年以前的侏罗纪,这些离开海洋的两栖动物的后代恐龙成为了新世界真正霸主,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恐龙品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像今天的人类一样,直立行走的。
这个时候地球来到了拥有生命的第二个时代,中生代。
作为拥有矫健四肢与庞大身躯的恐龙来说,这正是它们的黄金年代。
那时,无论森林还草原,天空还是海洋到处都是恐龙的领地,他们从1.44亿年前建立了真正的统治,直到8000万年以后的6500万年前,也就是白垩纪结束的时候,整个恐龙世界毫无征兆且神秘的一下子全部消失了。
到底6500万年以前发生了什么?恐怕现在没有任何人敢保证,不过恐龙的突然灭绝却是真实存在的,但就爬行动物登上世界舞台中心到恐龙灭绝的这段过程中,爬行动物进化出来更高级的后代,包括哺乳动物和鸟类。
关于6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科学界有着不少于10中的解释和假说,现在普遍流行的结论是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对墨西哥湾撞击引发的全球性地质灾害造成的,和以前次物种大灭绝时期一样,这次打击也结束了一个强大而欣欣向荣的生命时代,事实上这已经是地球生物史上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了,其威力仅次于2.5亿年前为恐龙的兴盛扫平障碍的二叠纪末期物种大灭绝,那次物种灭绝事件中地球上96%的生物种类都灭绝了,但这一次灭绝事件却因为恐龙的消失而变得格外著名,并且在此期间,地球上接近80%的物种都灭绝了。
第五次物种大灭绝,离人类最近的一次,也有人说现在有由于人类的活动,自然界的物种正在经受第六次大灭绝的活动,而且跟以往的5次灭绝相比,这一次的速度要提高1000倍。
而正是这次灭绝,新的物种才有机会迎来自己的光辉命运,新的霸主也将在其中产生,而这一次的霸主同样是脊椎动物的后代,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我们现在所见的最常见动物,它们的特点主要是有以下几点,第一身上有毛,第二身体恒温,第三胎生并且用乳汁喂养幼崽,其名称也得于这第三点,我们人类就是其中之一,相比于其他品种的动物,这种动物行为更加复杂更加高级,具有很强的认知能力。
其实早在三叠纪晚期,就在恐龙登上进化霸主宝座的时候,一群并不起眼的小动物,跟其他动物相比,它们有着硕大的脑袋,灵活的四肢浑身是毛,体温恒定,是生物史当时最高端新产物,这就是哺乳动物,在以恐龙为主的爬行动物的巨大压制下,它们一直悄无声息的繁衍着,指导6500万年前的全球大灾难以后,它们终于要在进化史的舞台中心展示自己无与伦比的自然优势了。
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之后,地球上的物种进入了恢复阶段,可种各样符合新时代生存法则的物种不断出现了,当然那些更古老的有着顽强特质的地球早期物种们也参与到了这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就像我们所知,哺乳动物因为自身的优越条件,逐渐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发展强盛,成为了这个新时代的霸主。
不过这并非是一个和之前情况相近的故事开始,因为就在哺乳动物发展壮大之中,在700万年以前的非洲大路上,出现了一个新物种,在随后的700万年期间,它们不仅成为世界唯一的霸主,而且把脚步探索到了太空,它们创造了惊世骇俗的文明程度,它们空前的团结一致,建立了以自身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它们可以轻易的摆布他所有物种的命运,它们甚至能够制造自然界以外的东西为自己服务,以至于它们认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的全部,这就是生物史上最辉煌的成就,整个宇宙中已知的唯一智慧生物,人类。
人类的诞生,标志着这个可以用宇宙规律解释的世界变得难以琢磨,也是人类的诞生让我们地球在宇宙中格外的与众不同。
下一章节,我们将从人类的起源开始,探索这一特殊到与其他物种无法比较的生物,而且我们也要知道,这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