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生姜树栽培技术

生姜树栽培技术

生姜树栽培技术生姜(学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调味品和药材,广泛用于烹饪和药物制备中。

生姜树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姜树栽培的相关技术,包括土壤准备、育苗、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1. 土壤准备生姜树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栽植前,应选用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

首先,清理地表的杂草和根系,然后进行犁耕,使土壤松软。

根据土壤情况添加有机肥料,并进行充分的混合和翻耕,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育苗生姜树的育苗可以选择利用姜块繁殖或利用生姜种子。

对于姜块繁殖,应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姜块,将其种在育苗盘或育苗袋中。

保持适宜的温度(20-25°C)和湿度,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一般在30-40天左右,苗期达到15-20厘米高度时,就可以进行移栽。

3. 定植在选择定植的地块时,应注意与其他作物的轮作。

合适的定植季节一般为春季或秋季,这时气温适宜生长。

根据育苗得到的苗期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定植时间。

在定植前,将洗净的姜苗在阴凉处浸泡2-3小时,促进根系发育。

然后将苗期姜苗按照一定的距离(一般为30-40厘米)插入地里,保持植株的竖直生长。

4. 管理生姜树的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浇水:在生姜生长初期,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喜欢多湿的环境,但不耐涝。

- 施肥:生姜生长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追肥,每隔15-20天施一次有机肥料,以补充养分。

- 除草:生姜生长缓慢,容易被杂草侵占。

及时进行除草,以避免对生姜的竞争。

- 保护:根据气候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冻害、干旱等不利因素对生姜的伤害。

5. 病虫害防治生姜树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黄斑病、姜斑螟等。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病害预防:选择健康的种苗或姜块,加强土壤管理,控制湿度,避免过度密植,加强通风,预防病害的发生。

种植生姜的技术_生姜种植要点

种植生姜的技术_生姜种植要点

种植生姜的技术_生姜种植要点生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那么生姜怎么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种植生姜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种植生姜的技术生姜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

忌连作。

宜选择坡地和稍阴的地块栽培。

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为宜。

栽培技术用根茎(种姜)繁殖,穴栽或条栽。

秋季采挖生姜时,选择肥厚、色浅黄。

有光泽、无病虫伤疤的根茎作种姜,下窖贮藏或在室内与细沙分层堆放贮藏备用。

南方于1-4月,北方于5月,取出种姜保温催芽,然后把种姜切成小块,每块保留1-2个壮芽。

穴栽按行株距40cm×30cm开穴,深13-17cm,先浇粪水于穴中,待渗透土后,每穴平放种姜1块,最后覆盖细堆肥与土。

条栽按行距40cm开沟,施入基肥后,按株距27cm下种,上覆土与地面平。

四川产区很注意播种的深浅度,播种深(挖穴30cm左右),并不断培土而成某姜,为生姜来源;播种浅(挖穴5-10cm)而成药姜,为干姜来源。

田间管理出苗后发现缺株,及时补栽。

全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4次,肥料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

生长期间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不能缺水,出现厂导要及时浇水保湿,收获前10d停止浇水。

生姜的病虫防治病害:1、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是生产上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防治方法:(1)土壤消毒。

按每亩用氯化苦25-35千克熏蒸土壤。

具体使用方法为:播种前30天左右,以专用施药器具按30厘米左右的间距,将药液施入整好的地15-25厘米深的土层,每点注入2-3毫升,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5天,撤除薄膜15-20天后整地备播。

氯化苦毒性极高,施药时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此外,还可以使用石灰氮进行土壤处理。

(2)农业防治。

严格选用无病姜种,轮作换茬,施净肥,浇净水,结合精细管理,对控制姜瘟病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3)发现病株及时铲除。

当田间发现病株后,除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外,还将其周围0.5米以内的健株一并去掉,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石灰,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土掩埋。

生姜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进 行 。北 方 多采 用 室 内催 芽法 :在 室 内一 角用 土 坯 建 一 长 方 形池 ,池 墙 高 8 m,长 宽 以姜 种 多 少 和 0c 室 内利 用 面积 而 定 。放 姜 种 前 ,先在 池 底及 四周 铺
件中等 ,姜块 5 5 ,每亩栽 8 0 株左右。③ O ~7 g 0 0 土 壤 肥 力 及 水 肥 条 件 差 ,姜 块 小 于 5 ,每 亩 0g时
烂 的 目的 。③ 旺盛 生长期 。立秋 之 后 ,生姜 进入 旺 盛 生 长期 ,地 上 茎迅 速 生 长 ,地 下 根 茎 开 始膨 大 , 生 长 量 大 。 为满 足 其 对 水 分 的要 求 ,促 进 植 株 生 长 ,要求 土壤 经 常保 持湿润 ,4—6d浇 1次水 。
苫 ,促 进养 分 分 解 , 一般 经 过 2~3d晒姜 和 困姜 ,
便 可 开始 催 芽 。晒 芽 时要 防 止 中午 过度 暴 晒 ,若 阳
光强烈,可用席子遮阳,以免姜失水太多 ,姜块干 缩 ,出芽细弱。②选种 。应严格选种 ,选择姜块肥 可增 加 到 90 0株 0 大 、皮色 有 光泽 、 肉色 鲜 黄 不干 缩 ,质 地 硬 ,未 受 3 田间管 理 冻 ,不腐 烂 ,无 病 虫危 害 的 姜块 作种 。严 格淘 汰 干 31 遮 阴 。生 姜 播 种 后 ,趁 土 壤 潮 湿 ,在 姜 沟 南 . 瘪 、瘦 弱 、发软 和 肉质 变 褐色 的种姜 。③催 芽 。南 侧 ( 西 向沟 ) 姜 行 7~1 m 距 离 ,支 起 高 5 东 距 1 c O~ 方 温 暖 ,不催 芽 即可播 种 。北方 多在 “ 雨 ”前 后 6 直立遮 阳 网 。 谷 0c m
水 渗入 后 , 即可排 放姜 ,与行 向垂直 或平 放 于播种 沟 内 ,轻 轻按 入 土 中 , 芽朝 上 ,与 土面 相 平 即可 。 播 种 量 每 亩 5 0k 0 g左 右 。姜 种 播 好 后 , 为避 免 日

生姜栽培技术

生姜栽培技术

生姜栽培技术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中药材,广泛应用于烹饪和药物制备中。

生姜的栽培技术对于生姜的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生姜栽培技术的要点。

1. 土壤选择和准备:生姜喜欢湿润、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最好选择土壤pH值在6.0-7.5之间的地方。

土壤的肥力可以通过施肥和有机物添加来提高。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耕作和松土,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

2. 种子选择和处理: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进行栽培。

在种植前,可以将种子泡水浸泡12-24小时,以提高发芽率。

泡水后,种子可以晾干,用湿布包裹保湿,促进种子的出芽。

3. 种植和管理:在种植前,可以根据土壤条件和种植面积进行合理的种植排布。

种植时,可以选择直播或者移植的方式。

在直播时,可以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个种植区域,并轻轻盖土。

在移植时,可以将幼苗移植到已经准备好的种植沟中,并轻轻压实土壤。

种植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浇水、施肥和除草。

4. 病虫害防治:生姜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红蜘蛛、白蚜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同时,定期检查和清除受害植株,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5. 收获和储存:生姜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种植后7-9个月,当地下茎变为黄褐色时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可以将生姜从土壤中挖出,并减少损伤,以保持生姜的完整性。

收获后,可以进行处理,如清洗、晾干等,然后进行储存。

6. 水分管理:生姜喜欢湿润环境,因此在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

然而,水logging会对生姜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根据土壤的湿度和降水情况,合理控制灌溉的频率和数量,以避免水logging。

7. 种植环境管理:生姜种植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温度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姜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生姜对光照的需求较高,应选择光照充足的种植地点。

以上是关于生姜栽培技术的一些要点。

通过合理的土壤选择和准备、种子处理、种植和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储存、水分管理以及种植环境管理,可以提高生姜的产量和质量。

怎样种生姜-生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怎样种生姜-生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怎样种生姜?生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要种植生姜,一定要掌握好以上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达到高产的目的。

为了让你了解怎样种生姜,帮助你种植好生姜,我们今天专门写了这篇文章,为你讲讲生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一、种姜首先要严格选种首先应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

于先年在田间选留具有本品种特性的无病植株作种株,然后进一步挑选姜块,选节间短而肥大、色泽鲜亮、无病虫、无伤口的作种姜。

春季播种前,挑选姜芽肥壮,每块种姜重约50-60克,其上至少有1个健壮姜芽。

每亩用种量150-250公斤。

二、生姜种植要适时播种姜喜温暖不耐霜冻。

长江中、下游地区播种适期为清明至谷雨,适时早播产量高。

为使姜种出芽早、齐苗壮苗,播种前催芽处理是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三、生姜的栽培方式严格实行轮作,以防传播姜腐败病。

选择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粘壤土为好。

栽培方式宜采取深沟高垅。

在栽培过程中,从幼苗期开始,随着植株不断长大,分次陆续培土,使播种沟形成高垅,以利根茎生长。

四、生姜的苗期遮荫方法生姜苗期不耐强光,因此,苗期遮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遮荫的方法有人工遮荫、间作物遮荫等。

人工遮荫就是在姜苗生长地搭荫棚,上面加盖竹条、松枝或茅草等,也可在姜苗旁插松枝或其它遮荫物。

间作物遮荫就是在姜苗行间播种豆类、瓜类、玉米等高秆或藤本作物,利用间作物为其遮荫,这是一种农业生态模式栽培法,值得推广利用。

五、生姜的肥水管理要点姜生长期长,生长量大,耐肥,应施足基肥,每亩用有机肥2500-4000公斤。

生长期还应多次中耕除草,并结合追肥3-4次,在6月下旬收挖种姜时及8月各重追肥1-2次.生姜出苗期,应随时清沟沥水,7-8月高温干旱季节,注意及时灌水抗旱,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生姜的栽培技术

生姜的栽培技术

生姜的栽培技术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也是一种药用植物。

在中国,生姜已经被种植了几千年,早已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为了获得高产和高质量的生姜,必须遵循正确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种植生姜,包括选址、土壤处理、育苗、移植和管理等方面。

选择种植地点生姜是一种热带作物,需要高温和湿润的气候,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温度:生姜最适宜在20-30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确保温度不低于20度,并尽量避免高温酷暑期间种植。

2.光照:生姜需要充足的阳光,因此种植地点应该是光照充足、避免阴暗和潮湿的地方。

3.湿度:生姜需要较高的湿度才能生长,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考虑该地区的雨量和空气湿度。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湿度较高的区域,是种植生姜的理想条件。

土壤处理生姜喜欢松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改善。

1.接土:种植生姜的土地需要在秋季或早春时进行彻底翻耕、松土,并喷施充足的有机肥料。

若土质不耐酸,则可以添加碱性基肥。

2.施肥:使土壤富含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使生姜茎粗、叶绿、根茎饱满。

肥料要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

可选用有机肥、人工授粉、化学肥等进行施肥处理。

3.喷药:对生姜进行病虫害防治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常见的生姜病虫害有生姜黄斑病、花叶枯病、斑病、蚜虫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以在移栽后及时进行农药喷洒或其他有效的控制措施。

育苗生姜需要通过种子进行育苗,接下来是具体的育苗过程。

1.种子的选择:应选用外观饱满、无病虫危害的种子。

选种时应选择适宜地区的品种,以确保其适应当地的生长条件。

2.育苗:将种子在育苗盘(深度约为1-2cm)或育苗盆中播下,用黄沙覆盖,每平米应播种2-3千粒左右。

遮盖物应有良好的透气性,以保证种子对光照等条件的适应。

3.环境的控制:在温度、光照和湿度等条件下,保持育苗盘或育苗盆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生姜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生姜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生姜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生姜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重要调味品和药材,有很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

在国内外的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为了实现生姜的高产、高效,不断开拓生姜栽培新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文将介绍几种现代高效的生姜栽培技术。

1. 种苗选择选择良种生姜,选择适宜的品种,并在繁殖过程中进行筛选。

病虫害防治需从种苗繁殖的角度预防,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好无法预防的害虫和病菌。

2. 土壤选择及改良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耕地。

生姜生长需要土壤中含有充足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钾、硼等,建议在生姜种植前先施入基肥,并进行中期追肥。

3. 合理设置种植密度生姜种植密苏一般在50—60株/sq.m,特别注意留栽距,生姜留栽距过大,降低土地的利用率。

留栽距过小,容易造成相互竞争,影响生姜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4. 控制温度、湿度及光照生姜生长期间,要控制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应在20℃—30℃之间,湿度在60%—80%之间。

光照率高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但是在高温时期,采用增加阴棚比例的方法,即在地下部分采用开棚,上部分采用遮阴,以减少温度的影响。

5. 合理施肥生姜是一种比较耐肥的作物,对于氮、磷、钾、等有着比较高的需求。

同时,生姜对于生长环境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它需要土壤透气性良好,排水性好,不湿润。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保持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同时要合理施肥,保证生姜在生长过程中不遭受缺肥或富肥的困扰。

6. 做好病虫害防治生姜是一种经济作物,它的生长环境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问题。

而生姜病虫害常常会直接影响到生姜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生姜栽培过程中一定要把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

综上所述,生姜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合理选择适应生姜生长的土壤和水分等基础条件,才能通过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手段,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生姜又名黄姜,在我国作为一年生蔬菜栽培。

生姜既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调味品,又可药用,具有健胃、祛寒、发汗等功效,近年来消费量不断增长,种植效益较好。

生姜栽培技术要求高,栽培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经济损失。

打算种植生姜的农民朋友,先要学好技术。

下面以淮北地区生姜地膜栽培为例,介绍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一、精选姜种好种才能产好姜、多产姜。

选种包括选品种和选种姜。

目前优良生姜品种主要有:山东莱芜大姜、广州肉姜、安徽临泉虎头姜等二十多个品种。

这些品种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良好的丰产性。

可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适宜品种。

确定品种后,姜种可以自己选留,也可以异地购买。

自留姜种要先选择无病姜田的健壮姜株,单独采收,再挑选肥大、整齐、健壮的姜块做姜种,单独贮藏。

外地购买的姜种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二、培育壮芽培育壮芽就是在播种前对姜种进行必要的处理,促使姜芽萌发,保持姜芽生长健壮。

通常按三个步骤进行:(一)晒姜和困姜晒姜通常于播种前20—30天进行。

淮北地区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在3月上、中旬,趁晴天从贮藏窖内取出姜种,于上午8点到下午4点,平铺在草席或干净的地上晾晒1—2天。

晒姜要适度,若中午阳光强烈,可用草席遮阳。

晒姜时要勤翻动姜块,保证晾晒均匀,傍晚收进屋内,以防夜间受冻。

晒姜结束后,将姜种置于屋内,覆盖草苫或旧棉被,堆放2—3天,称为“困姜”。

晒姜和困姜可以提高姜块温度,促进内部养分分解,加快发芽速度,减少姜块水分,防止姜块腐烂。

(二)挑选晒姜、困姜后,将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姜块淘汰。

选留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做姜种。

(三)催芽把姜种放在温度20—25℃、湿度70—80%的环境中,促使种姜幼芽快速萌发。

催芽在北方称“炕姜芽”,地膜栽培多在惊蛰至春分前后;南方称“熏姜”或“催青”,多在惊蛰前后。

露地栽培推迟25—30天进行。

催芽的方法很多,只要满足姜芽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种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的不同,每亩用种量一般在800斤左右。

选种时,应选择
健康无病、整齐一致的姜母和姜种。

二、培育壮芽
晒姜:播前20-30天,从贮藏窖中取出种姜,洗净种姜上的泥土,平铺在草
苫或干净的地面上晾晒1-2天,傍晚收进屋里,以防受凉。

其作用是:①、提高姜块的温度,打破休眠,促进体内养分分解,加快姜种发芽速度。

2、困姜:晒姜结束后,将种姜置于室内堆放2-3天,姜堆上覆盖草苫,以
利于促进种姜内养分转化,提早发芽。

3、催芽:一般采用“炕姜芽”催芽法,如果种植面积较大、姜种较多,可
采用炕姜法姜块的堆放厚度应控制在50-60厘米,姜堆上部盖上棉被或毛毯,约经20-30天,幼芽长至0.5-1.5厘米时,即可播种。

三、整地施肥
姜田选定后,每亩施优质腐熟圈肥5000-8000公斤、过磷酸钙50-75公斤,
撒施于地面,深翻25-30厘米。

整平后按照50-55厘米的沟距开播种沟,沟深15 厘米,沟内施入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或饼肥75-100公斤(每亩用量),或
煮烂并发酵好的豆子50-75公斤,肥料施入后,用二齿钩将肥料和土壤混匀,以防灌水时冲走。

四、播种
露地栽培一般于5月初播种,播种前先将姜芽按照大小规模进行选级。

播种
时按照上齐下不齐的原则摆放到预先作好的姜沟内,姜芽向上,株距在16-20厘米之间,播种后立即覆土,厚度4-5厘米为宜,同时荡平沟底。

覆土过厚,地温低,不利于发苗出苗。

覆土过薄则土壤表层易干,同样影响出苗。

播种完毕,浇足底水,覆1.1-1.2米地膜,使沟底与上端的距离保持15厘米左右。

五、肥水管理
1、浇水:在浇足底水的基础上,苗期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忽干忽湿
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姜苗矮小、新生叶片不能正常伸展而呈扭曲状态。

立秋前后,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大,一般每7天左右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 2-3天浇最后一水。

2、追肥与培土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6月中下旬当姜苗高30厘米左右,发生1-2个分枝时,
结合撤掉地膜追施“提苗肥”,每亩施用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左右。

立秋前后,结合除草追施“转折肥”,这次追肥要求量大,养分全面,采用肥效持久的
有机肥与速效肥相结合,每亩施饼肥75公斤或煮烂发酵的豆子50公斤,加复合肥50公斤或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25公斤。

在距姜株基部15厘米左右开沟,将肥料施入沟中,然后覆土封沟培垄,使原来的沟变为垄,垄变沟,追肥后及时浇水。

进入9月份后,为促进姜块的快速膨大可追施“补充肥”,每亩施硫酸铵
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肥料可沟施也可随水冲入姜田中。

六、病虫防治
1、病害:(1)姜瘟病:采用土壤及种子消毒加以预防,田间防治可用:50%
消菌灵1000倍液、5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兑水60斤(及新植霉素)等药剂交替
喷施。

(2)炭疽病:田间防治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液、炭疽停800倍液。

2、虫害:重点防治姜螟(钻心虫)。

从6月初开始防治,采用万灵、农地乐、海正灭虫灵、乐斯本等药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

3、为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生长期间可每隔10-15天喷施一
次康丰素、爱多收、大肥王及2003等叶面肥,并可田间冲施黄腐酸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