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之低血压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022完整版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022完整版

m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022 (完整版)根据2020年全国血液净化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 , CNRDS )报告,我国大陆地区现有维持性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约63.2万人,且每年新增血透的患者数仍在快速增长之中,其中老年和糖尿病所致的患者日益增多。

血透中低血压是血透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发生于20%〜30%血透人群,尤其易发于老年和糖尿病所致患者中。

血透中低血压,一般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20 mmHg ( 1 mmHg = 0.133 kPa )或平均动脉压下降10 mmHg以上,同时伴有低血压症状。

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透析治疗以及透析的充分性, 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损伤,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中长期生存。

目前国内各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对血透患者常见的透析中低血压发病机制认识仍相对不足,预防和治疗策略缺乏规范的临床标准。

为了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血透中低血压的认识,规范血透低血压的诊断和防治,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基于目前临床研究文献,经过2018年、2019年及2021年三次会议讨论、修改,结合专家的临床诊治经验,制定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共识内容包括血透中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诊断标准、临床管理及防治流程。

本共识的目标使用者是肾病科医师、血液净化中心医师及与血液净化诊疗和管理相关的专业人员使用。

共识推荐意见的应用目标人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5期、终末期肾脏病(ESRD )进行规律血透治疗的患者。

一、共识形成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Medline数据库中国内外文献,经过会议以及邮件确认的方式最终定稿。

本共识未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注册。

本共识是国内第一部针对规律血透治疗患者低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力争更好的指导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根据2020年全国血液净化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CNRDS)报告,我国大陆地区现有维持性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约63.2万人,且每年新增血透的患者数仍在快速增长之中,其中老年和糖尿病所致的患者日益增多。

血透中低血压是血透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发生于20%~30%血透人群,尤其易发于老年和糖尿病所致患者中。

血透中低血压,一般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 mmHg(1 mmHg=0.133 kPa)或平均动脉压下降10 mmHg 以上,同时伴有低血压症状。

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透析治疗以及透析的充分性,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损伤,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中长期生存。

目前国内各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对血透患者常见的透析中低血压发病机制认识仍相对不足,预防和治疗策略缺乏规范的临床标准。

为此,专家组制定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本共识的目标使用者是肾病科医师、血液净化中心医师及与血液净化诊疗和管理相关的专业人员使用。

共识推荐意见的应用目标人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5期、终末期肾脏病(ESRD)进行规律血透治疗的患者。

血透中低血压的预防1.评估患者心功能,维持患者心功能状态(1级)心脏功能是维持血压的重要机制,ESRD人群的原有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并发症都使得透析人群心脏功能受损。

其中,心肌收缩功能以及舒张功能的下降都直接关联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概率;同时,心率是心输出量的重要组成因素,有研究表明,评估心率的稳定性也被证明有助于预测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约1/3的透析人群存在心功能衰竭的情况。

2.建议透析当日不服用或减量服用降压药;限制透析中进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可尝试使用左卡尼丁、盐酸米多君等药物(2级)许多心血管药物均会影响心肌收缩性、血管紧张度,因此对于易发透析中低血压的人群,在使用时要加以注意。

透析中饮食会导致胃肠道充血,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因此目前多数临床建议控制患者透析中进食。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低血压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低血压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低血压,常表现为三种临床类型:①急性(偶发性)低血压指伴有症状的收缩压突然下降,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或收缩压降幅≥20mmHg;②复发性低血压指至少在50%以上的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其血压值可参照上述标准;③慢性持续性低血压,透析过程中收缩压始终维持在90~100mmHg。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出现打哈欠是最常见的血压下降的信号,其他还有主诉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胸闷、后背发热感、冷汗等症状,严重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困难、不能言语,甚至意识丧失、二便失禁、抽搐等症状。

也有个别患者早期无任何感觉直至出现明显血压下降。

常见的IDH症状有肌肉痉挛、晕厥、恶心、呕吐、腹痛,有时会表现为休克或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重时可以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心肌梗死。

作为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并发症,IDH在普通透析中的发生率可达20%~30%。

IDH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处置方法:当血压下降至平时水平的20%以上,且症状较明显,或血压下降至90/60mmHg以下时,需要给以紧急处理:使患者取平卧位,调低血流量,抬高下肢,根据情况减少或停止超滤,给于吸氧。

同时给予以下处置方法:一、迅速经血路注入高渗液:50%葡萄糖40-100ml,10%氯化钠10-40ml;二、迅速经血路注入等渗液:0.9%氯化钠100-300ml。

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提前回血终止透析。

血透护理查房低血压

血透护理查房低血压

调整药物剂量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及时 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过量 或不足。
营养支持改善身体状况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提高血浆渗透压 ,有助于改善低血压。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素 ,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
合理控制水分摄入
避免过多摄入水分,以免增加透析超滤负担 。
诊断标准
根据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的实时监测 结果,结合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 诊断。
发病率及危害程度
发病率
血透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 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 约为20%~30%。
危害程度
血透中低血压不仅会影响透析效 果,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 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危及生命。
易感人群特征分析
优化透析方案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透析液成分、透析时间和超滤量等
,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加强宣教和饮食指导
02
向患者和家属强调饮食控制和水分摄入的重要性,提供个性化
的饮食建议。
提高护士技能水平
03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在低血压预防和处理方面的技能水平
,确保患者安全。
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和方向
制定低血压预防和处理流程
鼓励团队成员积极交流、分享经验和问题,共同提高护理质量。
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
针对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团队整 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关注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激发工作热 情和创新能力。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结合本次查房结果和临床经验,制定更加完善的低血压预防和处 理流程。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发布时间:2021-12-13T05:09:57.23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李小兰[导读] 探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李小兰金华市人民医院 321000摘要:目的:探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47例透析患者采取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单超、钠曲线或超滤曲线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

结果: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适当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发生率、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预防;护理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症状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其是指透析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

出现低血压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及其治疗效果,所以临床上应高度重视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院自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患者透析过程中通过调整透析液中钠的浓度、调整脱水速度和透析液的温度,预防和减少了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19年3月对我院47例尿毒症患者透析时进行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观察,共透析600例次。

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20岁-75岁,平均年龄50岁;发病原因中,高血压性肾病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肾盂肾炎1例,系统性狼疮肾炎1例,紫癜性肾炎1例。

1.2方法机器为德国费森尤斯4008s机10台,德国贝朗机1台,日本尼普洛血透机2台;费森透析器,面积1.4-1.8m2;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次数为每周2-3次,时间为4h,血流量180-280mL/min,抗凝剂为低分子肝素钠60-80IU/kg,上机前静脉注射。

透析低血压应急演练方案

透析低血压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背景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透析低血压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透析低血压的认识,增强预防和处理意识。

2. 规范透析低血压的应急处置流程,确保抢救措施及时、有效。

3.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团队应急处理能力。

三、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模拟一位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症状,如头晕、恶心、心慌等。

2. 应急处置:- 发现低血压症状后,责任护士立即停止超滤,通知医生。

- 同时采取头低足高位,提高患者头部位置,增加回心血量。

- 医生到场后,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

3. 抢救措施:-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静脉滴注。

- 根据血压情况,给予升压药物。

-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 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缓解紧张情绪。

四、演练步骤1. 准备阶段:- 确定演练时间、地点、参与人员。

- 准备模拟患者、急救设备、药品等。

- 对参与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自职责和操作流程。

2. 实施阶段:- 模拟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

- 责任护士发现后,立即停止超滤,通知医生。

- 医生到场后,对患者进行评估,给予抢救措施。

- 护士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

3. 总结阶段:-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与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对抢救流程进行改进,完善应急预案。

-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演练评估1. 评估医护人员对透析低血压的应急处置能力。

2. 评估抢救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评估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六、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模拟患者和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演练效果。

3. 演练结束后,对参与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积极性。

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目的:主要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56例正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低血压以透析3 h后发生率最高,体液超滤过多过快、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是发生低血压的最常见原因,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高龄患者、透析过程中大量进食等都是易导致低血压发生的因素。

结论:透析间期避免体重增加过多,透析准确评估患者的体重,透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

标签:血液透析;低血压;防治血液透析(HD)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发生率为25%~50%[1],如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透析的正常进行,降低透析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对2007~2008年来我院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析,低血压原因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6例,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龄20~88岁,其中,≥65岁20例,<65岁36例;有多囊肾2例,糖尿病肾病12例。

总透析10 658例次,共发生低血压309例次。

1.2 透析方法透析机为德国费森尤斯1550机,透析器膜材料为聚砜膜,透析器复用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全部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136~145 mmol/L,透析液温度控制在35.5~37.5℃,患者均为规律透析,每周2~3次,每次4.0~4.5 h,血流量180~250 ml/min。

1.3临床表现血透过程中出现的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平均动脉压下降≥30 mm Hg。

发生低血压前患者有打哈欠、恶心呕吐、头昏、胸闷不适、烦躁不安、便意等症状和特征。

继而出现冷汗、面色苍白、肢凉、视力模糊。

重者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抽搐、大小便失禁。

2 原因分析2.1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差[2]部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膜、消毒剂发生反应,其产物可以导致透析中出现过敏反应、低血压危象。

透析中低血压应急预案演练

透析中低血压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普及,透析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我院血液净化室特组织本次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透析中低血压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2. 熟练掌握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处置流程。

3. 增强医护团队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力。

4. 完善透析中低血压应急预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血液净化室五、演练组织1. 演练总指挥:血液净化室主任2. 演练副总指挥:血液净化室护士长3. 演练小组:由血液净化室医护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六、演练场景1. 患者张先生,男性,60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间已满4年。

2. 透析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血压较前下降明显。

3. 责任护士发现患者症状后,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七、演练流程1. 发现低血压- 责任护士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患者血压较前下降明显,立即停止超滤,并通知医生。

2. 初步评估- 医生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血压、心率、呼吸等。

3. 紧急处理- 将患者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提高回心血量。

-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液体。

- 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4.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血压下降程度,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多巴胺等。

5. 密切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 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皮肤色泽、尿量等变化。

6. 病情稳定- 患者血压稳定,症状缓解后,转入普通透析治疗。

7. 总结评估-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演练结果本次演练顺利进行,参演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和判断透析中低血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
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1、溶质清除过快 2、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三、血管调节功能 1、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老年及糖尿病患者 中尤为突出。 2、透析前服用降压药:透析前服用降压药 或者透析过程中服用快速降压药可抑制血管收缩,容 易诱发低血压。 3、组织缺氧:组织缺氧时会释放嘌呤核苷 ,进而减少肾 上 腺素,导致血压下降。
有 效 预 防
提倡使用容量控制型的透析机 准确评估干体重,严格控制超 滤量及超滤率。做好宣教,使 用钠曲线、超滤曲线、序贯透 析 避免在透析前服用降压药 改善营养、纠正贫血 经常发生低血压者避免透析中 进餐 按医嘱在透析中使用高渗溶液 积极控制并发症
————【透析相关因素】——————————————
透析膜生 物相容性 透析液 温度
透析过程 中进餐
严重营养 不良及贫 血
心脏病变
血管活性物 质改变
其他:败血症、失血 、溶血、机器容量控 制装置失灵引起水分 超滤过多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缺氧)
打哈欠,患者主诉 胸闷,头晕眼花、腹痛 、便意、腰背酸痛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低血压
低血压 低血压的定义
低血压的原因 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目录
低血压的处理措施
低血压的有效预防————【低压定义】———————————————
透析中低血压的定义:是指患者在血液透 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者平 均动脉压下降10mmhg以上,且伴有临
恶心、呕吐、出冷汗
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细速 严重的可出现晕厥意识障碍。
处 理 措 施
首先立即通知医生。 暂停超滤、调低血流量、调低温 度 头低脚高位,如患者神志不清、 呕吐,平卧,头偏向一侧。 症状明显,血压比较低可快速静 脉输入NS100~250ml 遵医嘱调高钠浓度、静脉补入 50%GS、10%Nacl、白蛋白 吸氧 缓解后重新评估设定参数,加强 血压监测 严重者遵医嘱给予下机结束治疗 。
广义:收缩压<90mmhg
舒张压<60mmhg
床症状。
———【低血压原因】————————————————
一、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1、体外循环增加:透析诱导期患者、年老 体弱、透析前低血压倾向、病重。 2、脱水过多( ) (低于干体重)。 另外脱水速度过快也会出现低血压。由 于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液变浓,蛋白浓度增加 ,毛细血管外液体不断移向毛细血管内,这个 过程为毛细血管再充盈。如果超滤率大于毛细 血管再充盈率,则会产生低血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