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理念与实践
UNESCO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文末有下载.doc

【UNESCO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文末有下载)报告简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前不久公开出版的了一份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king Education: Towards a global commongood?)。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年以来,继1972年出版了研究报告《学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tomorrow,简称《富尔报告》[Faure Report])和1996年出版了研究报告《教育:内在的财富》(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简称《德洛尔报告》[Delors Report])之后,又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
报告摘要当今世界的错综复杂和矛盾冲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些变化引发了紧张不安,人们寄希望于教育能够培养个人和社会掌握适应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能力。
本出版物有助于在这一背景下反思教育与学习。
本书立足于教科文组织作为全球社会变革观测站的主要任务,目的是促进公共政策辩论。
本书呼吁所有利益攸关方开展对话。
这是一部在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的启迪下完成的作品,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为基础,而这些正是人性的基本共同点。
本书彰显了教科文组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部出版物提出的愿景——《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富尔报告》,1972年)和《学习:内在的财富》(《德洛尔报告》,1996年)。
可持续发展:核心关切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向往,迫使我们必须要解决一些共同的问题,消除普遍存在的矛盾,同时拓宽视野。
经济增长和创造财富降低了全球贫穷率,但世界各地的社会内部以及不同社会之间,脆弱性、不平等、排斥和暴力却有增无减。
教育未来发展新趋势 迈向新人文主义的终身教育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瞻性教育报告

背景Βιβλιοθήκ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人们的 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现代终身教育应运而生。现 代终身教育强调教育不再是阶段性而是终身的过程,旨在满足人们在各个阶段的 学习需求和发展愿望。
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促进现代终身教育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该 组织发布了相关建议和行动计划,如《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等文件,明确了 现代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并呼吁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其次,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一系列终身教育项目和活动,如“全球学习 联盟”等,为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教育未来发展新趋势 迈向新人 文主义的终身教育基于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前瞻性教育报告
目录
01 一、新人文主义的教 育理念
02
二、终身教育的重要 性
03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的前瞻性教育报告
04
四、迈向新人文主义 的终身教育
05 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度变革,教育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系列前瞻性教育报告,为我们揭示了教育未 来的新趋势。本次演示将探讨这一趋势,并阐述新人文主义终身教育的发展道路。
参考内容二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教育的未来成为全球各界共同的焦点。 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名为《学习的人文主义未来》的报告,对教 育的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演示将对该报告进行简要介绍,并就其对教育改 革的影响和意义进行述评。
一、报告简介
《学习的人文主义未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探讨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而 发布的一份重要报告。该报告强调了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全球视角审视 了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报告提出了以“学会成长”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保证教师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要求,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一、专业知识和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技巧,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创造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二、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对学生具有爱心和耐心,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和国际化意识成为了当代教师必备的素养。
教师要具备宽广的视野和开阔的国际化胸怀,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情况和文化差异,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化视野,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信息科技应用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愈发重要。
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终身学习能力教师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应该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随时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六、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工作往往需要与同事、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合作,因此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良好交流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EPD 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与实验原则

EPD 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与实验原则一、中国实施 EPD 教育项目进行了哪些理论创新,中国 EPD 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和实验原则有哪些?1997 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委托北京教科院承担《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EPD )项目》。
在组织该项目理论设计时,北京教科院 EPD 教育项目主持人在总结原有负责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另一委托课题《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联合革新计划(中学 JIP 项目)》理论设计,较早起步研究主体教育思想内涵并用以指导中学 JIP 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依据该项目的特定主旨和国家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明确提出将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和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 EPD 教育项目的最高实验目标和育人目标,以此为前提,将主体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共同确定为实施 EPD 教育项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将主体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衔接和融合确定为实施 EPD 教育项目的推进策略,并且制订了构建“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原则:“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以及“主体探究—合作体验”型环境教育、人口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实验原则:“主体探究、关注社会、合作体验、创新发展”。
通过 4 年的实践,广大 EPD 教育项目成员学校和实验学校校长教师认可并验证了上述基本理念和两组“ 16 字”实验原则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经过 2002 年 1 月 EPD 教育项目全国指导委员会与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审议,主体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已经正式成为实施中国 EPD 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双“ 16 字”原则已经正式成为用以指导学校实施 EPD 教育项目的实验原则。
二、中国 EPD 教育项目实验学校在基本理念和实验原则指导下进行了哪些探索与研究 ?在 EPD 教育项目基本理念与实验原则指导下,中国广大实验学校普遍开展了“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型课堂教学模式和“主体探究—合作体验”型环境教育与人口健康教育活动模式改革实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份教育报告中核心理念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份教育报告中核心理念的理解第一个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下一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教育鼓励学生关注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以资源节约为导向的决策者和创新者,以及对环境和全球发展问题持续关注的公民。
第二个核心理念是全球公民教育。
全球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具备参与全球社会和解决全球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不仅关注个人的权益和责任,还关注他人和社会。
全球公民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鼓励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这种教育还涉及到世界公民的技能,如批判思维、全球意识和社会参与。
第三个核心理念是性别平等教育。
性别平等教育旨在消除性别不平等问题,促进男女平等权利和机会。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为男女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并鼓励两性参与不同领域,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传统上被认为是男性领域的领域。
此外,性别平等教育还涉及到提高学生对性别平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培养学生重视性别平等和尊重差异的态度。
第四个核心理念是包容性教育。
包容性教育是指教育系统应该接纳所有学生,无论他们的能力和背景如何。
该理念主张消除教育中的歧视和排斥,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其潜力。
包容性教育的目标是满足个体多样性的需求,并使每个学生感到被尊重和接纳。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育系统应提供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辅导。
这些核心理念在现代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增加,教育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并为学生提供他们在未来世界中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全球公民教育、性别平等和包容性教育等核心理念能够帮助教育系统实现这个目标。
关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

键 的先决 条件 。因此 , 可持续 发展 教
育是 关乎 优 质教 育 和 学 习的一 揽子 综合 计 划 ,其 中要解 决 的重 点 问题
20 年 3月 3 日至 4月 2日 , 09 1
伴 随 持 续 的 全 球 贫 困和 不 平 等 ,以及 诸 如气 候 变化 影响 和 当前 金融 与 经济 危机 等 新 问题 ,可 持 续 发展 成 为今 天全 世 界面 临 的核 心挑
年 为 “ 合国可持续 发展 教育 十年 ” 联
00
必须 将 可持续 发 展 教育 与 发展 和 教
于 20 年通过了< 00 千年发展 目标 > : 消除极端贫穷与饥饿 、改善母子保 健、与艾滋病毒 / 艾滋病作斗争 、 实
现 全 民基础 教 育 、 进 性 别平 等 、 促 确 保 环境 可 持续 性 。 然而 没 有教 育 的 支 持 ,这 些 目标 中的任 何 一个 都 无
原则、 理念 和 实践 融入 教 育和 学 习。 联 合 国大会 指定 联 合 国教科 文 组织
作 为在全 球范 围内执 行和协 调 “ 可 持 续发展 教育 十年 ”。
战。 实现 可 持续 发展 需 要在 全 球 范
围 内改变 思想 和 行 为 ,而教 育 是 关
堂 , 加这 场主 题 为 “ 向 ‘ 合 国 参 迈 联
《 持 续 发展 教 育 十 年 国 际 实 可 施 方 案 》( 05 提 出 , 持 续 发展 20 ) 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个新的教育概念,并要求高等学校将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同时要求将它提升到与高校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水平和创业人格。
学校必须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持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水平,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学校的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而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宗旨的创业教育其本质在于它是一种新的教育观点。
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学校通过课程教学增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塑造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水平,是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重要举措。
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实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而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大学生的过程。
所以,要从观点上改变为创业而实行的创业教育,而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学校的各方面教育中并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之中。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水平的培养。
面对大学生就业和再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增强,如何切实有效地增强对学生创业精神和水平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他们不但理应具备社会水平、人际交往水平、组织管理水平、表达水平、动手水平、开拓创新水平、竞争水平、决策水平、沟通水平、合作水平,而且还要具备品德修养以及积极心态等基本水平和素质。
毫无疑问,这些内容是建立在拥有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但很多内容通过接受单一的课堂教育是无法得到的,需要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
全球视野的终身教育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研究之一

me t e p u d t e po lm f i — ln d c t n h y t t d a b u i n s x o n h rb e o f l e o g e u ai ,t e s s mai i e s a o tl e— ln d c t n h o e c f o g e u ai a o s
— —
On fUNES O . r u ain Do u n s a c e e o C og Ed c to c me tRe e r h s
H iog E Q- n z
( col f dctn J nx N r l nvr t,N nhn ,Jn x302 ,C i ) Sho ua o , i gi o iei oE i a ma U sy acag i gi 302 hn a a
Vo . 141 No. 1
F b. 0 8 e 2o
全球视野 的终 身教育理念
一
联合 国教科 文 组 织教 育 文 献研 究 之一
何 齐 宗
(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 江西 南昌 302 ) 30 2
摘要: 联合 国教科 文组 织 自成立以来, 出版 了大量教 育文献 , 中, 多文献 阐述 了终 身教 育问题 , 其 许 并形成 了较 为 系统的终 身教育理念 , 内容涉及 终身教育的 内涵 、 身教 育的意义、 其 终 终身教 育的 目的等。教科文组织 教育文献的终 身教 育理念 , " 对 3代世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 实践都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 , - 对它进行 系统的研 究. 有 助 于进一 步认识终 身教 育并推 动我 国终身教 育的发展 。
l c n c ne o rr d c t n lte r sa d p a t e h e e r h a o t t sh lf l o mp r f n eo o tmp ay e u ai a o i r c c ,t e rs ac b u epu r n a i u o h e n i ii f te k o ld eo f — ln d c t n a d p moino e d v lp n f i —ln d c t n i h n . h n w e g f i l e o g e u ai n r t f h e eo me t f o o o t o l e o g e u ai nC i a o Ke r s U S O. r ;e u ain d c me t ;ie f i —l n d c t n y wo d : NE C og d c t o u n s d a o f o l e o g e u ai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 D / E 0) 、 基 础 学 习与技 能 发展 局 ( E D / B L S ) 、 教 师 培养 与 高等 教育 局 ( E D / T HE ) 、 和平 与可 持续 发 展教 育局 ( E D / P S D) 、教 育 研 究 与 预 测 局 ( E D / E R F ) 、 知识 管理服务部 门、 全 民教 育 国 际 合 作伙 伴 协调 司 ( E D / E F A ) 、 《 全 民教育 全 球监 测报 告 》 编辑 部 ( E D / G MR) 等 机构 。
( 一) 教 育部 门下设 机构
勒 马 克 图姆促 进 教 师 教育 绩 效 的杰 出贡献 奖 。 该奖项于 2 0 0 9年 在 哈姆 丹 ・ 本・ 拉 希德 ・ 阿勒 马 克 图姆 的资助 下设 立 。奖金 总额达 2 7万美 元 ,
由三位 获 奖者共 同享 有 。该 奖 项每 两年颁 发一 次, 面 向世 界 各 地 的候 选 人 , 奖 励 为 发 展 中 国
一
育 办事处 ,他们 与教 科文 组 织 的专业 研究 所 和 中心 一 同工 作 。 这 4个地 区教育 办事 处分别 是 :
教 科 文组 织 曼 谷 办 事 处及 地 区教 育 办 事处 、 教
科 文 组 织 贝鲁 特 办 事 处及 地 区教 育 办 事处 、 教 科 文组 织 达 喀 尔 办 事处 及 地 区教 育 办事 处 、 教 科文组 织圣 地亚哥 办事 处及地 区教育 办事 处 。
教育机构 。 教科 文组织联 系学校 的会员机构——
从学前 教育机构 、 小学 、 中学 、 职业 学校到师 资培
( 二) 全 球教 育 机构 教科 文组 织是 由位 于法 国 巴黎 的总部 和位
于各 地 区 的 5 2个 办事处 组 成 的全球 网络 , 它还 包括 6 个 教 育研 究所 和 2个教 育 中心 。教 科文 组织 会员 国是分 组别 的 ,这样 教处 、 国别 办事 处和 联络
家 或 弱 势 地 区提 高 师 资 水 平 而作 出杰 出贡 献
目前 ,联合 国教科 文 组织 教 育 部 门下设 教
育助 理 总干事 办公 室 ( E D / A D G) 、 办 公 厅
的个人或机构 。第二 , 贾 比尔 ・ 艾 哈迈德 ・ 贾 比
尔・ 萨 巴赫 埃 米尔 促 进 为智 障人 士提 供 优 质教 育奖 。该 奖 项每 两年 颁 发一 次 ,奖 金 总额 为 2 万美元 , 由两 位 获奖 者共 同享 有 。该 奖 项 奖励 来 自阿 拉 伯 国家 和 世 界 其 他 地 区 的 个 人 或 机 构 ,表 彰 他 们 在 智 障人 士 教 育 方 面 作 出 的 贡 献 。第 三 , 教科 文组 织 一哈 马德 ・ 本・ 伊萨 ・ 阿勒 哈利 法 国王教 育信 息通信 技术 主题 奖 。该 奖项 每年 颁 发 ,由 巴林 王 国 哈马 德 ・ 本・ 伊萨 ・ 阿勒
四、 联合 国教 科文组织教育 网络
( 一) 全 球 网络 1 . 教科 文组 织联 系学 校项 目网络 1 9 5 3 年成 立 的教 科文组 织联 系学 校项 目网
一 0
奖项 主题有 : 扫盲 、 特需 、 信息通信技术 、 人权 、 和平等 , 奖项主题与教科文组织政策和计划保
处就组成 了一个 全球 网络 , 分别 为各地 区会 员 国 服务 。 在这 些办 事处 中 , 有 4个地 区办事 处是教
获奖人 享有 的 5万美元 。 该奖 项 旨在奖 励个 人 、
机构 、 其他社会实体和非政府组织开展 的教育 项 目和活动 , 表彰他们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在提
高教 学 和 整 体 教 育 成 果 方 面作 出 的 杰 出贡 献 和创 新 应 用 。第 四 , 教科 文 组 织 两项 国际 扫盲 奖 。 国际扫 盲奖 于每 年 国际扫 盲 日( 9月 8日) 颁 发 ,旨在促 进 世 界 扫盲 项 目的发展 和创 新 。 其 中, 教 科文 组织 世宗 王扫盲 奖 于 1 9 8 9年在韩 国政 府 的支 持下 创 立 , 该 奖项 颁 发 给两 个 获奖 者, 每 位 获 奖 者 将 获得 2万美 元 、 一 枚 银 章 和
总 第 3 4 6期 2 0 1 4 年 第1 O 期
新趋 势 新 战略
世 界教 育 信 息
④联 合 国秘 书 长“ 教育 第一 ” 倡议 。
个 。第 一 , 教科 文组 织 一哈姆 丹 ・ 本・ 拉 希德 ・ 阿
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门的相关机构
目 前, 约有 1 5 0 名正式 的工作人员在联合 国教 科文组织总部 的教育部 门 亡 作。 现任联合 国教科 文组织教育助 理总干事是来 自中国的唐虔先生 。
张证 书 。另一个 扫 盲奖项 是 教科 文组织 孔子
奖, 该奖项于 2 0 0 5年 由 中 国政 府 创 立 , 以纪念 中 国伟大 的圣 贤孑 L 子 。该 奖项 为两 位获 奖者各
颁 发 2万美 元 、 一枚 银章 和一 张证 书 。
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教 育奖项
教科 文 组织 设 立教 育 奖 的 目的是 表 彰 为达 成全 民优 质 教 育 作 出杰 出贡 献 的个 人 和机 构 。
持 协 调 。其 中 , 教 育 领域 的 主要 奖 项有 以下 四
《 世界教育信息》 编辑部: e d i n f o @ m o e . e d u — 2 1
自 “
世 界 教 育信 息
新 趋势 新 战略
总 第3 4 6 期
2 0 1 4年第 1 O期
络( A S P n e t ) 联系了全球 1 8 0 个国家的 9 0 0 0 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