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

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制冷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制冷循环的基本过程。
2. 学习制冷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理解不同设备的工作原理。
3. 掌握制冷剂的选择原则,理解其对制冷效果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制冷循环中各个组件的作用,绘制简单的制冷循环图。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制冷设备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能够运用制冷剂的特性表,选择合适的制冷剂应用于特定制冷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其选择环保制冷剂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科学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旨在使学生掌握制冷原理及设备的基本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阶段,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丰富的实例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应用制冷原理。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实现,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和成果评估标准。
二、教学内容1. 制冷原理概述- 制冷的基本概念与制冷循环- 制冷剂的物性与选择原则2. 制冷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 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主要组件的结构与功能- 不同类型制冷设备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3. 制冷循环的实际应用- 热泵原理及其在空调、热水器等设备中的应用- 冷链设备中的制冷技术,如冷藏、冷冻等4. 制冷设备的维护与故障处理- 制冷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制冷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与注意事项5. 环保制冷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环保制冷剂的种类及其特性- 制冷剂替代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环保要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制冷原理概述,制冷剂的基本概念第二周:制冷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主要组件的功能第三周:制冷循环的实际应用,探讨热泵技术及其应用第四周:制冷设备的维护与故障处理,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五周:环保制冷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关注制冷行业的发展动态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中关于制冷原理及设备的相关章节,结合实际应用和环保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拓展,确保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标准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学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中“制冷设备维修工”中级工证书的基本要求。
是本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机械常识与钳工技能》和专业核心课程《电气设备控制安装与调试》、《液压与气动装置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实现》、《单片机技术与实现》的延展和深化。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会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冰箱维修与保养技术”“家用空调器维修与保养技术”等工作领域来设置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制冷装置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制冷空调使用的范围愈加广泛,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同时对制冷空调设备生产、维修和安装人员的需求逐年增加。
为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和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改革趋势需求,在对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深入广泛调研和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我校对机电应用技术专业《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
根据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家用电冰箱、空调器为载体,确定了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通过对常用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分析和排除制冷与空调设备常见故障能力。
以任务引领、实践导向为课程教学基本思想,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分解成7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家用电冰箱、空调器为载体,按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维修顺序,通过具体案例逐步展开,使学生在操作技能训练过程中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制冷原理与技术教程电子教案

制冷剂流量调节导阀与主阀的配置见图2-48
制
冷 原
低压浮球阀常直接和满液式蒸发器连通, 按蒸发器液位的高低,调节从贮液器进到满 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其结构与安装见
理 图2-49所示。
与
技
术
a)系统布置
b)高压浮
球阀SV与
制
主阀PMFH 的配置
冷
原
图2-48 高压 浮球调节用
理
例。
与
技
EVM-电磁 导阀 SV
衡热力膨胀阀的主要区别
制
冷
原 理 与
有一个专用的外平衡管接头,为 引入外平衡压力所用
技
术
调节杆的形式等也有所不同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热力膨胀阀 实物图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外平衡热力膨胀阀的安装
选择热力膨胀阀时,主要考 虑下列因素:
与
技 术
5)可以根据装置的实际情况决定调节 规律,不仅限于采用比例调节,还可以采 用比例积分或其他调节规律;并且能够进
行调节器参数整定。
3) 浮球调节阀供液控制
制
浮球调节阀是根据液位变化进行流量控 制的直接作用式比例控制器冷原理源自低压浮球阀与技
高压浮球阀
术
高压浮球调节阀根据冷凝器或高压贮液
器中的液位变化,控制流向蒸发器的供液量,
1-阀头
2-止动螺钉
3-O型圈
4-电线套管
5、6-螺钉
制
7-电线 8-上盖
冷
9-垫片 10-电线旋入口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制冷原理是制冷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制冷的基本原理、制冷剂的性能、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知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制冷的基本原理和制冷剂的性能;2、了解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掌握制冷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能;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制冷技术概述2、制冷剂的性能及选用3、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4、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5、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6、制冷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能7、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制冷的基本理论和制冷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和维护制冷设备,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技能。
3、项目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让学生了解制冷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2、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实践评估: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的评估,测试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六、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选用优秀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给学生学习;2、网络资源:建立课程网站,提供教学视频、PPT等学习资料;3、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提供给学生进行实验和实习的场所,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课程简介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掌握管理技巧和工具,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理解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3、学会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4、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领导能力。
制冷原理及设备第三版教学设计

制冷原理及设备第三版教学设计背景介绍制冷技术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各种制冷设备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科研、医疗、生活中,如空调、冰箱、冷藏车、低温冷冻设备等。
关于制冷原理及设备的教育被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中,比如制冷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学等。
本文将介绍制冷原理及设备的第三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本教学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掌握经典制冷循环原理,能够分析各种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熟悉制冷系统的组成,掌握各种制冷设备的结构和性能;3.掌握制冷设备的维护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4.能够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制冷循环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并做出结论。
教学内容第一章:经典制冷循环原理1.制冷循环的基本概念2.理想制冷循环的假设和特点3.理想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4.实际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二章:制冷系统的组成和设备结构1.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压缩机的结构和原理3.蒸发器的结构和原理4.冷凝器的结构和原理5.膨胀阀的结构和原理第三章:制冷设备的性能评价和维护方法1.制冷设备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2.制冷设备的故障排除方法3.制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第四章:制冷实验设计1.制冷循环实验的设计和搭建2.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3.实验结果的结论和讨论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演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实验技能。
教学评估为了深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50%2.实验考核,占总评成绩30%3.家庭作业及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20%结语制冷技术是一个广泛应用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制冷原理及设备的教育作为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应该注重实用性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本教学设计将以上述目标为基础,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全面深入的教育和培养。
《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

《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制冷设备的结构及制冷原理;
2.掌握制冷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基础知识;
3.掌握制冷空调设备维修的技术;
4.具备合理诊断与分析故障的能力;
5.掌握本设备维修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
(一)制冷设备的结构和类型
1.制冷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等;
2.窗口式空调、柜式空调、中央空调的结构类型;
3.制冷设备的选型及施工标准;
4.基础设备及其它配件的使用说明。
(二)制冷设备维护保养
1.熟悉制冷设备的结构和操作原理;
2.了解制冷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操作规范;
3.熟悉制冷设备的各部件更换和检查要求;
4.熟悉常见故障的诊断;
5.具备调试和维护保养技能。
(三)制冷设备维修
1.掌握制冷设备常见故障症状及原因;
2.掌握遇到故障时的处理方法;
3.掌握制冷设备的拆装、修理、维护的技巧;
4.掌握制冷设备的检修注意事项;
5.掌握制冷设备的诊断与分析方法。
三、教学方法
1.以讲授为主,以实验为辅;
2.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实物实验,引导学生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深入浅出地讲授制冷设备维护保养及维修技术;。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PDF 136页)

3.制冷的分类
按照制冷所得到的低温范围,制冷技术划分为以 下4个领域:
普通制冷 120K以上 深度制冷 120K~20K 低温制冷 20K~0.3K 低温制冷 超低温制冷 0.3K以下 本课程主要讲普通制冷。
4.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及理论基础
制冷技术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获得低温的方法和有关的机理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冷循环,并 对制冷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比如压缩式制冷) (2)研究制冷剂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提供性能满意的工作介质。 (3)研究实现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各种机械和技术设备,包括他们的工 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以及制冷装置的流程组织、系统配 套设计。此外,还有热绝缘问题、制冷装置的自动化问题等等。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领域举例 1. 空气调节
制冷和空调
的关系相互
联系又独立
图1-26 制冷与空调的关系
制冷在空调中的作用 (1)干式冷却
(2)减湿冷却
(3)减湿与干式冷却混合方式
2.人工环境
用人工方法构成各种人们所希望达到的环境条件,包 括地面的各种气候变化和高空宇宙及其它特殊的要求。
与制冷有关的人工环境试验有以下几种 (1) 低温环境试验 (2) 湿热试验 (3) 盐雾试验 (4) 多种气候试验 (5) 空间模拟试验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为热工的三大基础课程,即《工程热 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尤其是《工程热力 学》,学习和从事质量工作的人员应主要在这三门课程方面打好坚 实的理论基础。
5.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
制冷技术的发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阶段:
(1)天然冷源的应用阶段
是从古代~18世纪中期。 采水。
制冷原理与设备
热能教研室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标准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制冷原理与设备》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讲授人工制冷的主要方法、基本原理、重要制冷工质性质、制冷循环的热力分析,掌握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种类、使用特点和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注重选用基础的、典型的实例,突出目前就业市场使用较多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和澳化锂制冷循环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贯彻加强基础、重技术应用及前后课程衔接的指导思想,注重内容的典型性、针对性,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2、课程任务《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通过与制冷原理相关的实际项目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制冷原理知识运用的认识,让他们熟练掌握小型制冷设备的功能、结构和原理,熟悉小型制冷设备的调试、使用和维护,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3、课程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小型制冷设备选型故障分析等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各种制冷的方法、制冷的原理;(2)掌握制冷系统所需的数据并能简单计算选型;(3)了解制冷机组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了解制冷设备的节能环保的新知识。
能力目标:(1)对各类常见的制冷系统进行分析和合理应用;(2)对常见的制冷系统的故障能进行原理分析能力;(3)对常用的制冷设备进行设备设计和选型能力;(4)对已有的设计进行节能分析能力。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安全、责任意识;(2)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一定的综合创新能力;(4)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6)基本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传热学》为本课程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分析制冷系统原理分析和安装维修的理论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差不多信息课程代码:050028课程名称:制冷原理与设备英文名称:Principles and Equipment of Refrigeration课程类不:专业课学时:58学分:3.0适用对象: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系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旨在向学生系统介绍制冷原理和制冷装置,使学生把握各种制冷循环的组成、特点及热力运算方法,并以蒸汽压缩式制冷为主线进行讲解,原理部分侧重理论分析,设备部分则侧重讲解各种制冷设备的结构、特点及选型运算,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Principles and Equipment of Refrigeration is one of profession course about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In this course, the refrigeration principle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introduced to students. Student will command the characteristic in kinds of refrigeration cycle, thermodynamics calculation. and used the steam compress Refrigeration system to explain in detail. the principle part lays emphasis the theories analyzes, equipments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part then lay emphasis to explain in detail the cold equipments in every kind of system and choose the type comput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制冷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把握人工制冷的各种方法、原理、系统和设备。
为今后从事制冷技术方面的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规划、以及制冷空调工程装置的运行治理打下系统制冷技术基础。
由于制冷空调系统与设备在楼宇建筑的公用设施中占重要地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公用设备的工程技术人员,其要求的知识面涵盖了制冷技术方面。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一) 目的与要求了解本课程研究对象、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制冷技术的进展概况及应用。
(二) 教学内容要紧内容有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制冷及制冷技术的领域划分,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制冷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制冷技术进展概况。
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制冷,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制冷的定义,制冷技术领域的划分。
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课外广泛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制冷技术的应用和制冷技术最新进展概况。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咨询相结合。
(一) 目的与要求1.了解普冷范畴几种制冷方法的差不多原理及热力学特性;2.重点把握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二) 教学内容1.要紧内容有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取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制冷、热电制冷、涡流管制冷等制冷方法的差不多原理及热力学特性。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取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制冷、热电制冷、涡流管制冷等制冷方法的差不多原理。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在普冷领域有哪些常用的制冷方法?第二节制冷的差不多热力学原理1.要紧内容有机械能、电能或热能驱动的制冷机的能量转换关系以及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什么缘故能反映制冷循环经济性?第三节热泵要紧内容有热泵的定义、性能指标,热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热泵的定义、性能指标,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热泵及其性能指标。
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制冷技术最新进展概况,提高学习本课程的爱好。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咨询相结合,并观看制冷方法的Flash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认识。
第二章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一) 目的与要求1.重点把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过程及热力运算;2.把握单级蒸汽制冷循环的热力特性分析;3.把握液体制冷剂的过冷和回气过热;4.把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过程。
(二) 教学内容1.要紧内容有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与循环,压焓图及温熵图,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运算。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热力运算方法。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把握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过程及其热力运算方法。
第二节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1.要紧内容有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阻碍,蒸汽过热对循环性能的阻碍,气-液热交换器(回热器)对循环性能的阻碍,热交换及压力缺失对循环性能的阻碍,不凝气体对循环性能的阻碍,单级蒸气压缩式实际制冷循环过程及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液体过冷、蒸汽过热、气-液热交换器(回热器)、热交换及压力缺失、不凝性气体对循环性能的阻碍,单级蒸气压缩式实际制冷循环。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液体过冷、蒸汽过热、气-液热交换器(回热器)、热交换及压力缺失、不凝气体对循环性能有哪些阻碍?单级蒸气压缩式实际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第三节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与工况1.要紧内容有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阻碍,冷凝温度对循环性能的阻碍,制冷机工况及介绍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工况。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阻碍,冷凝温度对循环性能的阻碍,制冷机工况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单级蒸汽制冷理论循环的特性分析。
1.要紧内容劳仑兹循环及其性能运算,单级蒸汽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劳仑兹循环,单级蒸汽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劳仑兹循环,单级蒸汽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的意义。
(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设置“制冷原理及系统认识实验”,通过模拟的制冷系统,对制冷循环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制冷过程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并对要紧换热设备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热交换过程进行直截了当的观看。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
课外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文献,既为课堂讨论做预备,更能使其拓展和加深所学知识。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咨询相结合,并观看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Flash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明白得。
第三章制冷剂(一) 目的与要求1.把握常用制冷剂的种类、代号、性质;2.把握常用制冷剂的热力特性及选择方法;3.了解环保型制冷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形;4.了解常用的载冷剂及其性质。
(二) 教学内容1.要紧内容有制冷剂的种类和符号表示,选择制冷剂时对其性质要求方面的考虑。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制冷剂的种类和符号表示。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制冷剂的种类,把握常用制冷剂的符号表示。
第二节制冷剂的性质1.要紧内容有环境阻碍指标ODP、GWP,热力性质及其对制冷循环的阻碍,制冷剂的粘性、导热性、比热容,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溶解性,其它物理、化学性质如电绝缘性燃烧性和爆炸性、毒性、溶水性、热稳固性,化学稳固性等。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环境阻碍指标ODP、GWP,热力性质及其对制冷循环的阻碍,制冷剂的粘性、导热性、比热容,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溶解性,其它物理、化学性质。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环境阻碍指标ODP、GWP,热力性质及其对制冷循环的阻碍。
第三节混合制冷剂1.要紧内容有混合制冷剂及其分类,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种类、特点、应用。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把握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特点。
1.要紧内容介绍水、氨碳氢化合物、氟利昂的性质和应用,环保型制冷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形。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水、氨碳氢化合物、氟利昂、环保型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保型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
第五节第二制冷剂1.要紧内容有载冷剂、对载冷剂性质的要求、常用载冷剂;蓄冷剂、对蓄冷剂性质的要求、常用蓄冷剂。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载冷剂和蓄冷剂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载冷剂和蓄冷剂的用途。
课后练习设置“制冷剂专题讨论”课,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环保制冷剂的最新进展状况,写出专题讨论发言稿。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自学为主,课堂讨论和提咨询相结合,并设置“制冷剂专题讨论”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 目的与要求1.把握采纳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缘故及其差不多流程;2.重点把握常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形式及其特性分析;3.了解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组成及特点。
(二) 教学内容1.要紧内容有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局限性,采纳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和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缘故。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局限性。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有哪些的局限性?第二节两级压缩制冷循环1.要紧内容:两级压缩制冷循环过程和分类,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循环过程、系统图、p-h 图、热力运算。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循环过程。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把握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中间冷却过程及节流方式对循环的阻碍。
第三节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运算和温度变动时的特性1.要紧内容有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运算方法,中间压力的确定方法,温度变动时制冷机的特性。
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运算方法。
3.咨询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把握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运算方法。
1.要紧内容有单工质多级压缩循环的局限性,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原理及组成,介绍D-8低温箱,复叠式制冷热力运算方法,复叠式制冷机的启动与系统设置膨胀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