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在我国旅游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扎根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扎根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探讨扎根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探讨来源:外国经济与管理作者:王璐, 高鹏1引言近年来,质性研究作为量化研究的有力补充,日益受到管理学者们的关注。
而扎根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科学的质性研究方法论,也被越来越多的管理学研究者所接受。
扎根理论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量化研究主要适用于考察已识别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对于没有得到清晰界定或者无法用既有理论来推导的现象缺乏识别和解释力,这就需要质性研究首先对要研究的现象进行界定或给出理论框架;二是扎根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因其较为科学的操作流程以及注重实践的方法论特点而受到重视。
但是,扎根理论也因其发展时间较短,适用情景尚不清晰而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
此外,运用该理论的具体操作流程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和评价,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以为国内管理学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2扎根理论的提出与基本思想扎根理论是由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率先提出的,目的在于回应当时极其流行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向“宏理论”发起挑战。
扎根理论与宏理论之间的争论焦点就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否相同。
宏理论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社会行为既有的影响机制,研究对象是客观真实,即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相同,宏理论追求的是具有超强普适性的理论解释或统一的理论框架。
而Glaser和Strauss(1967)认为,新的理论可以基于对日常真实生活的仔细观察以及被观察者自身对事件的理解,也就是研究对象可以是“解释性真实”。
解释性真实也许并不完全客观,但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形成新的理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扎根理论对极端实证主义与完全相对主义进行了折中,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数据收集方法来帮助理论建构,并且强调“持续比较”和“理论取样”的重要性。
这里的“持续比较”是指数据收集和分析同步,也就是边收集边分析,不断提炼和修正理论。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论文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在生态旅游概念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 采取重视旅游地质学等学科的研究,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等措施,拓宽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全新的理论体系, 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
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
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
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2024年解析名老中医传承扎根理论研究实施中的常见问题》范文

《解析名老中医传承扎根理论研究实施中的常见问题》篇一一、引言在传统医学的浩瀚海洋中,名老中医的经验和智慧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如何有效地传承这些经验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理论研究实施中的常见问题更是不可忽视。
本文将深入探讨名老中医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理论研究中的常见问题1. 传承断层由于现代医疗体系与中医传统的融合问题,导致许多名老中医的独特理论和治疗方法在传承过程中出现断层。
一些年轻的中医医生往往只关注西医理论和现代医疗技术,忽视了传统中医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2. 理论研究深度不足尽管许多医院和医学院校都在积极推动中医的继承与发展,但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上仍有待加强。
对于名老中医的医案、理论和经验缺乏系统的挖掘、整理和深入研究,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 实践与理论脱节一些医生在实践过程中只关注疾病治疗本身,而忽视了相关理论和思想的深度研究,导致实践与理论脱节。
这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也阻碍了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三、实施中的解决方案1. 加强传承教育应加强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师承制度等方式,让年轻的中医医生能够系统学习名老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同时,鼓励年轻医生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2. 深化理论研究对于名老中医的医案、理论和经验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这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力量,包括医学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等。
同时,应鼓励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推动中医理论的创新发展。
3. 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中医理论融入到治疗过程中。
同时,医院和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方式,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扎根理论在我国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评述

理 论 的方 法 研 究 自助 游 客 对 丽 江 旅 游 形 象 的 感 知 , 并 提 出 丽
资 料 中构建理 论 。
张 天问 、 吴 明远 ( 2 0 1 4 ) 以互 联 网 旅 游 博 客 文 本 为 例 研 究
发 展的 主要 因素等 , 有 助 于为 区 域 ( 城市) 旅 游 的 健 康发 展 。
语言。
有利 于促进 “ 一 带一 路” 沿 线 国家 文 化 共识 和 文 化认 同感 的
7 2 全 国商 情
产 业 经 济
内学 者 已 将 扎 根 理 论 运 用 于 丽 江 、 曲靖 、 重庆 等 多 个 旅 游 目
析 了旅游 者对 旅游 “ 非 营利 ” 理 念 的感 知 。该 研 究 充分 体
3 . 区 域 旅 游 的 研 究
研究 的不 足之 处 : 首先 , 其样 本 来 源 较 为 单 一 ; 其次 , 由于 该
研究 主题 相对 较新 , 作 者仅 仅建 立 了一个 初 步 的旅 游者 一 目
的地 品牌 关 系概念框 架 , 各个 环节 有待 进一 步细化 。
2 . 旅 游 者 的 研 究
江旅 游形 象 推 广 的 四点 建议 ] 。杨 妮 、 马耀峰、 白凯 ( 2 0 1 0 ) 为探 索非 著名 城镇 的形象 定位 并 提供 典 型案 例 , 运 用扎 根 理
论对 3 0 0份 网 络 问卷 进 行 分 析 , 最 后 得 出 潼 关 的 城 市 形 象 为 应定 为 于“ 千古雄 关 、 华夏 金 城” 结论 _ 4 ] 。牛 冬 霞 ( 2 0 1 4 ) 以 则
6 要应用- t - g ̄目 - 的地形象、 旅游者( 游客体验、 N - 客行为、 游 客心理) 、 区 域旅游、 旅游营 销、 原居民 及- g , 感知等 6
扎根理论的相关研究及优缺点

扎根理论的相关研究及优缺点摘要:扎根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被提出,引进中国后,被广泛运用到课堂分析等教育领域,作为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它为中国的课堂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讲解扎根理论的内涵,探讨它提出的背景及优缺点,最后将落脚于教育的应用。
关键词:扎根理论质性研究一、内涵: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是源于斯特劳斯、格拉斯在医院里观察医务人员处理将要去世病人的一项任务而提出来的。
他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和芝加哥的社会学派为理论基础,其中实证主义是一种强调感受和经验的西方哲学学派,它表达的是一种超越经验的知识。
而芝加哥的社会学派则是对芝加哥城市社会问题进行研究而提出的,此学派重视经验,并乐于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主要是由社会的心理学、城市社会学组成。
因此,此学派广泛使用深度采访法进行资料的收集,这也就为扎根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受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影响,扎根理论不会提前确定将要研究的问题,而是从研究对象开始入手,探索研究对象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获得一手资料,进而归纳总结,抽象出新概念,上升至理论,进行编码操作,并以此进行理论的构建。
由此可以看出,扎根理论不是一种理论,而是研究方法,是在经验基础上建立理论,即在收集资料后,研究社会现象背后的概念,再通过概念间的联系建设相关理论。
将扎根理论介绍到我国的是徐宗国先生,陈向明先生又对其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概括、探索,认为扎根理论的宗旨是在经验资料基础上进行理论建设,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建设理论的方法,必须有经验的支持。
这些经验是为了从中抽象出新的概念,美国的斯特劳斯,理论的提出者认为扎根理论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之后再进行编码,概括出命题,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扎根理论认识的提炼,可以概括成:扎根理论就是通过实践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最后将内容进行升华,进而提高至理论层面。
从以上理论的解释可以看出,扎根理论的特点之一便是面向实践,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强调事实依据。
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旅游负面口碑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旅游负面口碑研究
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前往农村地区的旅行活动,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农田、乡村风貌、农民生活方式等。
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乡村旅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负面口碑的存在。
扎根理论是由赫伯特·布勒尔提出的,它认为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看法和行为是基于他们构建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是在交互过程中形成的。
要研究乡村旅游的负面口碑,就需要分析乡村旅游的相关认知结构和交互过程。
乡村旅游的负面口碑可能源自游客对乡村旅游环境的认知结构。
游客对乡村环境的期望可能来自于旅游宣传和其他游客的口碑信息。
如果游客在实际游览过程中发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符,就有可能形成负面口碑。
游客可能对乡村的卫生状况、设施条件、餐饮服务等方面存在不满,从而对乡村旅游形成负面口碑。
乡村旅游的负面口碑还可能来源于媒体和网络的传播。
媒体和网络的传播对于形成口碑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些媒体可能会报道乡村旅游中的问题和负面事件,从而引发公众对乡村旅游的负面看法。
网络上的评论和评价也会对乡村旅游的口碑产生直接影响。
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旅游负面口碑研究需要考虑认知结构和交互过程对于口碑形成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乡村旅游的负面口碑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提升乡村旅游的口碑质量提供参考。
扎根理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应用的反思以旅游体验为例

[摘要]近年来,旅游领域的扎根理论研究数量不断增加,且涌现了一些评论性文章,但是全面评估该方法操作过程的文献却相对较少。
文章以国内应用扎根理论的旅游体验文章为分析对象,从研究问题、数据来源、理论抽样和理论建构4个核心特征对样本文献如何应用扎根理论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评论,旨在揭示扎根理论应用中的进展和问题。
研究发现,目前扎根理论已被用于研究旅游体验相关的新兴话题,生成一些本土和原创概念,并且建构了若干概念模型和理论模型。
与此同时,也存有一些问题,如仅有1/4的文献由于相关理论或概念不成熟而使用扎根理论;绝大部分研究采用典型个案和最大差异抽样而非理论抽样;约一半的文献缺少和已有研究的对话,现有文章所建构的理论还不够稠密。
文章在讨论与结论部分探讨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绘制了扎根理论研究设计的流程图。
[关键词]扎根理论;旅游体验;质性研究;研究评估;理论抽样[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21)04-0122-14Doi:10.19765/ki.1002-5006.2021.00.013引言扎根理论(后文简称“扎根”)由Glaser 和Strauss 在20世纪60年代共同提出,承袭了实证主义传统,反对以纯思辨构建理论,提倡从经验材料出发“自下而上”地构建理论[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包括旅游研究在内的众多社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然而,该方法在国内外学界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忽略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具体说明[2],未注意扎根理论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3]。
近年来社会学[4]、传播学[5]、教育学[6]等学科不约而同地展开相关讨论。
可见,如何正确使用和规范表述扎根理论确实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尽管如此,现有文章以探讨扎根的历史、发展、应用等领域或研究不足为主[2,7-9],全面评估其操作过程的却较少。
加之旅游领域的扎根研究逐年增加,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回顾与反思,探讨扎根理论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进展,反思应用扎根的规范,为本土理论的生成和知识创新奠定基础。
扎根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8), 4831-4839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ss https:///10.12677/ass.2023.128659扎根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iteSpace 的知识图谱分析王秋菊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收稿日期:2023年6月14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4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2日摘要扎根理论是一种特殊的质性分析方法,以其所特有的研究角度、独特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多个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基于中国知网(CNKI) 2013~2023年间有关扎根理论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献,借助CiteSpace 6.1.R2计量分析软件绘制出该研究的发文趋势、合作、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并对其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表明:已有研究在学科分布均衡度、研究方法综合度、作者与机构研究力量合作力度上尚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今后,相关科研人员可以重点在着力构建学术共同体、努力丰富研究方法、加快研究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开展更多研究工作,努力促进学科研究创新,助推我国扎根理论研究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发展。
关键词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文献述评,CiteSpace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Grounded Theory—Knowledge Graph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Qiuju Wang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Received: Jun. 14th , 2023; accepted: Aug. 14th , 2023; published: Aug. 22nd , 2023AbstractGrounded theory is a special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which has been applied to many discip-lines with its unique research Angle and unique research method, and has been developed greatly.王秋菊Based on the core journal literature related to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in CNKI from 2013 to 2023, this paper draws the knowledge graph of publication trend, cooperation and keywords of this research 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6.1.R2 econometric analysis software, and makes a visual analysis of its research hotspots and academic fronti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in the balance of discipline distribution, the synthesis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uthors and institutional research forces. In the future, rele-vant researchers can focus on building an academic community, enriching research methods, and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teams to carry out more research work, and strive to promote discipline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boost the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roo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China.KeywordsGrounded Theory, Qualitative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CiteSpace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格拉斯(Barney Glaser)和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在1967年出版的合著《扎根理论的发现》中首次提出了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卜: > — ●【】 H 】H 】H > ● 【】
】卜 ) — ●【】 _ ( ) — ●【】 K ) ●【 ̄D , - O- I[ 】 H > — ●【 1D , - O- - 4 [ ID- O- t ̄ 】 H > — ● 【 1 2 D - <) - t[  ̄D , - O- 4K IP - ( > - 4 [ 】H > ● 【 ̄ I I D , <) - - I [
以对他 们 网上技 能 的培训 , 促 进 他 们 运 用 电 子 商 务 拓 宽 品 牌 农 产 品的销 售渠道 。
E J J .销售 与 市场 , 2 0 1 5 , ( 4 ) .
1 .区分 不 同信 息 需 求 , 提 高 信 息利 用 率 。网 络信 息 资 源 整合 的主要 目的是 为用户 提供 高质量 的信 息 服务 , 通 过 对
信 息 的编辑 和整理 , 提 高 信 息 资 源 的 利 用 率 。 受 教 育 程 度 会 影 响 用 户 对 网 络 信 息 资 源 的 认 知 。 目前 , 淮 安 市 农 村 中 许 多
作、 实 用性 和投 资少 的农业 技术 , 特 别是 高产 、 高效 的栽 培 技 术, 需 要市 场供 求和销 售信 息 。
方 面进行 分类 , 提供 品牌农 产 品的相 关信 息服 务 。
3 .多 平 台 整 合 , 提 高 利 用 率 。 多 个 农 业 加 工 企 业 相 互
四、 淮安 市 品牌农 业 信息 网上 资源 整合 对 策
主义 和互 动 主义两 种 主要 研究 传 统结 合 起来 , 于 是便 有 了扎
根 理 论 。
扎根 理论 ( Gr o u n d e d T h e o r y ) 是 一 种 自下 而 上 建 立 实 质 理论 的定 性研 究方 法 , 主要 “ 通 过 对 来 自观 察 资 料 的 模 式 、 主 题和 一般 分类 进行 分析 , 进 而得 出理论 ” 。斯 特 劳 斯 ( An s e l m
通过 信息 整合 , 实 现 资源 共 享 ; 多 个 农 业 信 息 服务 机 构 可 以 在第 三方 同一 信 息 平 台下 进 行 合 作 , 实 现 内 容 整 合 和 传 播
整合 。
参 考文 献 : [1]互 联 网 + [ E B / O I ] .h t t p : / / b a i k e . b a i ds ) 和科 宾 ( J u l i e t C o r b i n ) 认 为 扎 根 理论 应 遵 循 以下 五 个准 则 : “ 比较性 思考 、 获取 多种 观 点 、 时 不 时进 行 反思 、 保 持 怀疑 的态 度 及遵 循研 究 程序 ” 】 。社 会 学 家 格 拉 索 ( B a r n e y
我国旅游学研究中应用扎根理论的文献的地区分布较为均衡但西南东北地区该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见表3扎根理论在我国旅游学中的应用研究领域文献数量篇占总数比例旅游目的地形象101667游客体验1000游客行为500游客心理833区域旅游667旅游营销667原居民及其感知667旅游从业人员1000其他183000合计6010000我国旅游学研究中应用扎根理论的文献数量年份文献数量篇占总数百分比201566720142135002013142333201215002011500201066720096672006167合计6010000我国旅游学研究中应用扎根理论的文献的地区分布地区文献数量篇占总数比例华北111833华南1333华中111833西北111833西南833东北333华东122000总计6010000二扎根理论在我国旅游研究中的学科方向上存在的不足1
产 业 经 济
扎 根 理 论 在 我 国旅 游 研 究 中存 在 的不 足 及 展 望
雍天 荣 陈 元 元
( 海 南大学旅 游 学院 , 海南 海 口 5 7 0 2 2 8 )
一
…
…
一
…
…
…
…
…
…
…
…
…
…
一
…
…
…
…
●
扎 根 理 论 方 法 近 年 来 引 入 我 国旅 游 学 的 研 究 实 践 中 , 主 要 应 用 于 旅 游 目的地形象、 旅游者( 游客体验、: 行为、 游客 心理 ) 、 区域 旅 游 、 旅 游 营销 、 原 居 民及 其 感 知 等 领 域 , 取 得 了明显 的效 果 。但 也存在 着明显 的 6 6游客
Gl a s e r ) 与斯特 劳斯 ( An s e l m S t r a u s s ) 最 早在 《 草 根 理 论 的 发 现》 一 书 中论 述 了 扎 根 理 论 方 法 及 其 应 用 , 他们 试 图将 实 证
堰
J o b e s ) 运 用扎 根理 论对 罗 马尼 亚 购 物进 行 研 究 , 并 在 研 究 中 充分 体现 出扎 根理 论关 键 的归纳 式 原则 : 在 没 有 假设 的情 况
[ 2] 项 立刚 . “ 互联 网 +” 不 是 传 统 行 业和 互联 网 简单 相 加
向进 行农 业活 动 的老年人 提供 信息 服务 。另 外 , 专 门从 事 承
包 大 片土地 进行 种植业 等农 业生 产活 动 的人 , 这部 分 人一 般 比较 年 轻 , 有一 定 的文化水 平 , 并 且对 网络交 易 更感 兴 趣 , 可
1 O 9 9 l 5 6 8 . h t m/ 2 0 1 5 —6 2 O .
村都 只剩 下 老人 和小孩 常年 在家 , 老 年人 成为农 村 的 主要 劳
动力 , 他们 的文 化水平 绝 大 部 分在 初 中 以下 , 难 以利 用 信 息
化 手 段 为 农 业 服 务 。政 府 只 能 通 过 基 层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人 员
康拉 德 ( C l i h o n , 1 9 7 8 ) 关 于 大 学 里教 学 变革 的研 究 是 扎
根 理 论 方 法 应 用 的 一 个 早 期 例 子 。他 通 过 理 论 抽 样 , 详 细 描 述 资料编 码过 程并评 估 资料 和分 类相 互 的 匹 配程 度 , 最 终 在 资料 和 理 论 的 来 回碰 撞 中构 建 理 论 。此 外 , 约 比( P a t r i c k
!不 足
。
今 后 尚需在 以下方 面加 强 : ( 1 ) 旅 游 学 研 究 中规 范使 用 扎 根 理 论 方
法 ; ( 2 ) 与 其 他 方 法 配 合 使 用 , 提 升{
!
_
~ … … … … … … … 一
研 究 结果 的有效 性 。
… ,
…
I
一
、
扎 根 理 论 及 其 在 我 国旅 游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概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