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卷J

合集下载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卷J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卷J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卷J1.默写(10分)(1)海内存知己,(2)、扬子江头杨柳春,。

(3)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__________,寒梅着花未?(6)、__________,行万里路(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于《木兰诗》,其原句是__________,。

(8)《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诗文默写(9分)(1)千嶂里,。

(2)?门前流水尚能西。

(3)俄倾风定云墨色,。

(4)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5)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__________,__________,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6)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3.古诗文背诵默写。

(10分)(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乐在其中矣。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曲径通幽处,。

(4)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最难表现诗人无限乡思的诗句是:。

(7)《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

1.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②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

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③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犹如遗世独立的佳人。

②我们总会被突如其来的缘分砸伤,把这些当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

有些缘分只是,瞬间的消逝便成了过往云烟。

③在香港,旺角弥敦道27号全线恢复行车。

不过入夜后,在弥敦道附近的豉油街与西洋菜南街交界,还有大批示威者,警员到场维持秩序。

A.沸沸扬扬黄粱美梦聚积B.洋洋洒洒南柯一梦聚积C.飘飘洒洒黄粱美梦聚集D.纷纷扬扬南柯一梦聚集【答案解析】D①“沸沸扬扬”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或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飘飘洒洒”多形容下雪的时候,雪漫天飞舞的样子,又像是飘落,又像是天空洒下来的,用在此处符合语境;“纷纷扬扬”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②此处应为“南柯一梦”,黄粱美梦:做了一场好梦。

比喻虚幻的梦想。

与“南柯一梦”都可比喻虚幻的事情一场空。

但黄粱美梦指美好境遇的梦;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并不特指好梦或恶梦。

③“聚积”一般多用于具体事物,如粮食用品、钱物货物、图书杂志等。

“聚集”,侧重强调的是由分散而集合在一处,一般指人或事。

所以第三处应用“聚集”。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贵稿因排版问题而搁置,延误甚久,十分抱歉,现已出版,万乞见谅!B.您的文章写的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定能忝列其中。

C.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D.今天的讲座,我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答案解析】AA项“贵稿”为敬辞,“乞”为谦辞,使用得体。

B项“忝列其中”为谦辞。

C项“高足”意为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语境不合。

姜堰市罗塘中学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姜堰市罗塘中学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姜堰市罗塘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本卷完成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文科增加30分钟,4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蔓.延/顺蔓.摸瓜屏.障/屏.气凝神菲薄./日薄.西山B.脉.搏/脉.脉含情角.色/角.逐中原吭.声/引吭.高歌C.承载./载.歌载舞慰藉./杯盘狼藉.拓.本/开拓.进取D.估量./量.体裁衣矿藏./无尽宝藏.暴.露/一暴.十寒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大幅上涨。

截至上周末,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每桶80美元以上。

B.秋冬季节气温骤降、人们呼吸道干燥使得免疫力降低、室内场所通风条件不好等因素都增加了甲型H1N1流感传染的几率。

C.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今年的“三农”工作,并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

D.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各种贿选活动,严重干扰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各级领导部门和有关领导同志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煤的间接液化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不超过6个字)(5分)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

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

这里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

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

答:(1)(2)(3)4.下面是某校高三同学在毕业时和班主任畅谈友谊时,对“友谊”的不同表达,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两句运用比喻、结构相似、符合人物身份的句子。

高中_高二语文期中试卷语文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中_高二语文期中试卷语文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

江塘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Ⅰ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将以下句子写在田字格中。

〔要求:书写正确、标准、美观〕〔2分〕 只要心中有爱,我们的心灵就永远会有阳光照耀。

2、选出以下注音全对的一组〔 〕〔2分〕A 、滑稽.〔j Œ〕 冗.长(r •ng ) 执著.(zhu Ž) 苦心孤诣.(y Œ) B 、戏谑.(xu ˆ) 伶仃.(d ‰ng ) 揶揄.(y ..’.). 含心茹.苦(r’) C 、寂寥.(li‚o ) 虐.杀(nuˆ) 憧憬.(j‹ng ) 趾.高气扬(zh‹) D 、嘈.杂(c ‚o ) 炫.耀(xu…n ) 黄晕.(y ‘n ) 煞.费苦心(sh…) 3、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 、澄清 嘹亮 落寞 销声匿迹 B 、绚丽 酝酿 慰勉 崭露头角 C 、无垠 浩瀚 消遣 名正言顺D 、蹒跚 劳禄 悬念 唯富不仁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安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 、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 、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D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承受义务教育的权利5、以下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不能自已.〔已经〕 诲.人不倦〔诱导、教诲〕B 、不辍.劳作〔停〕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符合〕C 、幸.尚宽〔幸而、恰巧〕 默而识.之〔认识〕D 、安.能辨我是雄雌〔哪里、怎么〕 学而不厌.〔厌倦、讨厌〕 6、填空题〔10分〕⑴根据上下句来填写〔6分〕①“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 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 海内存知己, 。

⑤ ,杨花愁杀渡江人。

⑥ 怀旧空吟闻笛赋, 。

⑵提示性默写〔4分〕① 现在人们常常引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诗“ , 。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度第一学期姜堰市高二级语文期中调研考试答案[仅供参考]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度第一学期姜堰市高二级语文期中调研考试答案[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姜堰市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考试参考答案1.D(A期jī B莞wǎn C渍zì)2.D(A姗姗来迟 B盘桓 C喋喋不休)3.C(A适:去,往 B陵迟:衰颓,指志气衰微 C矜:顾惜)4.A(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5.B(A搭配不当“受到……发展”不当 C句式杂糅 D关联词语不当)6.C(鲸鱼在海滩搁浅,不是因为内脏受伤)7.A(B原文是“主要原因” C文中是“不是……就是” D原文是“限制”)8.B(鲸鱼承受潜水减压病与海洋噪声无关)9.B(“辟”应解释为“征辟”。

)10.B(A项两个“以”都作“用来”讲;B项第一个“乃”为“于是,就”,第二个“乃”为“才”;C项两个“见”都作第一人称代词“我”讲;D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11.C(“他非常紧张,想用正当的理由辩解”错)12.(1)有违犯的立即处罚,对听从教化的一定奖赏。

(2)我顺应天命接受禅让,却听说有人哭,为什么呢?〖评分说明〗:(1)大意1分,“辄”1分,“教”1分;(2)大意1分,“禅”1分,“而”,1分。

13.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群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评分说明〗:断错两处扣1分;错4处,本题不得分。

14.(1)诗的起句以沅湘的水比兴,沅湘的水是流不尽的,流不尽的又岂止是水?更是屈子的深怨啊!诗的前两句以“不尽”来比拟屈子的“怨”的深长,以“何深”来比喻屈子“怨”的厚重。

(答到“比”给1分,答到“怨”的深长和厚重各给1分)(2)诗的后两句是用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特定的秋日图景,在景中又让人仿佛看见屈子失意落魄、满腹遗恨的形象,含意蕴藉而又满蓄感情。

(手法2分,内容2分)15.(1)臣欲奉诏奔驰则告诉不许(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用之所趋异也(4)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6.(1)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船泊水边的凄幽而灵动的韵致,给文章增添意境美;(2)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进一步探讨“泊”的内涵作铺垫。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第一学期姜堰市高二级语文期中调研考试[仅供参考]

{高中试卷}高二语文试卷第一学期姜堰市高二级语文期中调研考试[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姜堰市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考试命题人:孙长春审核:王书月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慷.慨(kāng)飓.风(jù)濒.临(bīn)期.功强近(qī)B.莞.尔(wán)慰藉.(jiè)骄横.(hèng)蝇.头微利(yíng)C.蓬蒿.(hāo)浸渍.(zé)挣.揣(zhèng)呱.呱而泣(gū)D.旋.涡(xuán)脖颈.(gěng)螫.针(shì)游目骋.怀(chěng)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珊瑚珊珊来迟陨首殒身不恤B.盘恒垣墙周庭镌刻含味隽永C.噩耗浑浑噩噩喋血谍谍不休D.膨胀头昏脑涨尝试得不偿失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而彼且奚适.也(适合)彼且恶.乎待哉(何,什么)B.信.可乐也(实在)夫人不能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古代的一种刑罚)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考察)圣人不凝滞..于物(拘泥,执著)D.客逾.庖而宴(越过)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夸耀)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直到锒铛入狱,这个贪污犯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我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B.善良也许不存在于少数有话语权的报端与网络,却依然存在于芸芸众生....中。

C.今天,年代不同了,情随事迁....,我们许多人似乎已经没有说豪言壮语的习惯,在听到这样的格言警句时,反而感到有些陌生,有些别扭。

D.这些,都是通过诗人的精心描绘,一幅幅乡村闲淡安逸的图景便绘声绘色....的显现在读者面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江苏省姜堰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江苏省姜堰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江苏省姜堰市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课本检测及语言文字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纤.手∕纤.绳创.伤∕重创.敌军孤.寂/呱.呱而泣B.伺.机∕伺.候模.仿∕装模.作样干.练∕外强中干.C.长堤.∕提.防对峙.∕有恃.无恐狭隘.∕溢.美之词D.栈.桥∕饯.别盘桓.∕残垣.断壁陨.落∕殒.身不恤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B.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信手涂画,大概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积习和癖好,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C.残奥会开幕式上,盲人歌手杨光演唱了自己创作的歌曲《欢聚北京》。

他那如同天籁的歌声深深打动了现场所有的人,使观众都听得出神入化....了。

D.华尔街盛况不再,而海湾六国乘势崛起,不惜重金聘请那些从云端跌落谷底的金融界高级经理人,那些金融精英趋之若鹜....,纷纷涌入波斯湾寻找再展身手的机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8日宣布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B.张国立联手著名剧作家邹静之已经完成了剧本,“超女”周笔畅将担任女主角,寻找与之配戏的演员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

C.高中生的写作要有公民意识,固然我们要关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表现重大的社会问题,但更要注意从身边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入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D.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报答②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与:称许③权倾.五伯,囚于请室倾:倾斜④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查⑤其文约,其辞微.微:微小,细小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直线上升⑦使于齐,顾.反顾:回来,还⑧审.矣,何足怪乎审:明白A.②④⑦⑧ B.①②⑤⑦ C.③⑤⑦⑧ D.①③⑥⑦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沉重B.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恨:怨恨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期望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同“辨”,分别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D.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全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零丁孤苦,至于成立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勤勤恳恳..不许意气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之所为作也..《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绳墨之外..夫人不能早自裁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精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目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

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A.妄自尊大热心鲍鱼之肆B.妄自尊大热衷井底之蛙C.夜郎自大热心井底之蛙D.夜郎自大热衷鲍鱼之肆2.如果唐朝的韩愈给柳宗元写信,那么信中的称谓应该是A.自称退之,称对方子厚B.自称愈,称对方子厚C.自称退之,称对方宗元D.自称愈,称对方宗元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运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和九年”是以年号纪年。

永和是东晋穆帝的年号;“岁在癸丑”是以天干地支纪年,即永和九年是癸丑年。

B.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十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叫十二支。

干支只能纪年不能记月与日。

C.“舅夺母志”的意思是“舅父强逼母亲改变守节之志”,这里是改嫁的讳饰说法。

其中的“舅”与“待晓堂前拜舅姑”中的“舅”意义不同。

D.“文王拘而演周易”中“周易”是“六经”之一,它与《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为“六经”。

5.下面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辩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默写(10分)
(1)海内存知己,(2)、扬子江头杨柳春,。

(3)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__________,寒梅着花未?(6)、__________,行万里路
(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于《木兰诗》,其原句是__________,。

(8)《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诗文默写(9分)
(1)千嶂里,。

(2)?门前流水尚能西。

(3)俄倾风定云墨色,。

(4)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5)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__________,__________,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6)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3.古诗文背诵默写。

(10分)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乐在其中矣。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曲径通幽处,。

(4)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最难表现诗人无限乡思的诗句是:
?。

(7)《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

1.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②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

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③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

面对物欲横行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

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④要重建,根底在教育。

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

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⑤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即人文精神。

具体到个人,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

⑥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

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

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
富而健康。

⑦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

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我们前进。

【小题1】选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分)
【小题2】选文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2.(5分)
爱与孤独
①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爱的心灵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

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

②不止—位先贤指出,—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

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

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

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

但至少要有人知道。

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
③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

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

”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

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

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

【小题1】本文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内容?(3分)
答:
【小题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答:
1.文言文阅读(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①小惠未徧()②小大之狱()
③公将鼓之()④望其旗靡()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小题3】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2分)
【小题4】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2分)
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5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苍凉壮阔的边塞景物,写得悲而不失其壮。

抒发了守边将士什么情感?(2分)
【小题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3分)
2.阅读杜甫的《恨别》一诗,回答问题。

(6分)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③司徒:李光弼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小题1】诗中交代杜甫“恨别”的背景诗句是:__________,。

(2分)
【小题2】赏析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2分)
【小题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1.请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