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语文《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木兰从军》第二课时师述:这节课老师给小朋友们提个要求,我们要做到8个字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能做到吗?上节课我们一起完成了这两个任务:1、自由读课文。
要求:不添字、不丢字、字字入目、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注意标点的停顿、边读边思、体会词语。
这节课我们还要在原来朗读的基础上,完成另一个任务:3、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最好。
规则:(1)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读。
(2)当第一位同学读好后,你可以向他提出挑战。
(3)每小节选出一位冠军,为我们示范读。
二、精读课文(完成规则中的1、2两条后,选出四位冠军上台)1、请读第二小结的冠军选手示范读:提问:你着急这个词读得特好。
你能告诉同学们为什么这么读吗?花木兰为什么着急?(你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师述: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年纪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
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真是火烧眉毛,着急万分,于是花木兰毅然决定(出示卡片)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其中又经过不少曲折,她一一说服全家人。
(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
学生演花木兰。
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
)这位同学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更好。
老师把这张卡送给你,你愿意把上面的字读给同学听吗?(尊老爱幼)就因为你把握了木兰尊老爱幼这一点,你才会读得这么好。
我们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
(女同学读)2、过渡: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我们请这位同学为我们读。
仔细听他读得好在哪里?出示句子:花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学生找出读得好的地方:披跨渡过赫赫战功(师范读,指名读。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读吗?(告诉我们这条路很长,而且很艰难,从军是很辛苦的,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出示图片1)她跃马提抢,驰骋沙场,英姿飒飒,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
2、刚才我们欣赏的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著名剧目《谁说女子不如男》,剧中唱的呀,就是我们第12课的主人公——花木兰!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来,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3、能简单介绍一下木兰吗?指名回答。
相机板书:女英雄二、学习课文第二段,感知从军前的女英雄形象。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近花木兰,看看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英雄?(1)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花木兰生活的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情?(北方经常发生战争)A、那时候,北方边境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入侵,会有什么样的结果?B、发生战争,老百姓生命随时都受到威胁,情况是多么危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
C、出示: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朝廷是多么需要打仗的人啊!谁能读好这句话?(2)而这份紧急征兵的文书上就写着木兰的父亲的名字,看到父亲的名字,木兰心情怎么样?点红:焦急万分。
是呀,十分的着急就是焦急万分。
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a那这句话里的“理应”还可也换成什么词呢?(应该、应当)b这里,“为国”国忧指的是什么?(为国解除危难)“为家”家忧又指什么呢?(为父亲、弟弟分忧)(木兰对父亲尊敬,对弟弟爱护,这就叫做——尊老爱幼)c木兰不仅想到了家人,更想到了国家,从这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怎样的英雄?d当时的社会,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义务,女孩子是不允许上战场的,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杀头,但木兰为了国家,为了家人,却忘记了自己的危险,真是一个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的女英雄。
当祖国有危难的时候,我们都该挺身而出。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木兰想得这一段话,体会一下木兰当时迫切想从军的心理。
(3)这国忧家愁让木兰心里万分焦急!木兰左思右想,最后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的决定就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家人同意吗?你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家人不同意呢?但是,木兰最终说服了家人,她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呢?假如我是木兰的父亲,你们怎么说服我呢?谁来做木兰,来说服我?木兰家里还有谁?(弟弟、母亲……)木兰会怎么说服他们,你可以选择一个,和同桌位合作说一说。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 1. 理解《木兰从军》这首古代民间英雄传说的故事情节; 2. 掌握并运用相关词汇和短语;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木兰从军》2.相关词汇和短语:木兰、军队、征战、勇敢、顶替、狼烟、堂堂、号角、雄壮3.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练习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等资源引入《木兰从军》这个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与前一课时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复习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第二步:讲解课文1.教师对整篇课文进行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单词的意思。
2.学生跟读课文,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步:词汇和短语练习1.分发词汇和短语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记忆。
2.以小组形式进行词汇和短语的口头练习,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
第四步:阅读理解练习1.分发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注重时间控制。
2.分组讨论答案,进行答案解析。
第五步:口语表达练习1.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情景对话,比如木兰和父亲的对话、木兰和军队的对话等。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演练对话内容,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纠正。
第六步:教学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键词汇和短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提问和回答,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家庭作业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木兰从军》课文的阅读和理解题目。
2.要求学生背诵相关词汇和短语。
以上是《木兰从军》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木兰的故事,并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进行口头表达和阅读理解。
希望学生能够在本节课中充分发挥合作意识,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2、想象表演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并写下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理解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知道木兰是一个十分爱自己的家人也爱国家的勇敢的奇女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指导学生说话。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了《木兰从军》这篇课文,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
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你们认识这些词语吗?朝廷征兵父亲年龄年老多病将士将军燕山胜利替父从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木兰从军》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手指板书: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引导学生打开书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
指导学生朗读:用夸奖的语气读一读用自豪的语气读一读这样的女英雄,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她。
谁会背第一段了?(指名背诵、集体背诵)出示画面,欣赏花木兰的飒爽英姿。
(看,图上的花木兰披战袍,跨骏马,手拿长枪,多威风啊!)2、花木兰是怎样成为女英雄的呢?我们知道沉香是为了救母亲而习武练功的,那花木兰是为了什么要去从军的呢?(1)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指名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听边想: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很明白的告诉了我们,你能找出来吗?(3)学生找出为国为家分忧[板书:为国为家分忧]忧是什么意思?为国分忧当时国家的忧愁是什么?找出第一句话,读一读。
说说经常发生战争国家会怎么样?听一段当时的背景介绍。
为家分忧家里的忧愁又是什么呢?找出2、3、4句话读一读。
重点是理解第4句。
投影句子年老多病是什么意思?难以出征是什么意思?既然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就别去了,行不行?出示第二句话,指导朗读(读好紧急这个词)那么父亲不能去,能不能家里的其他男子去呢?(不行,)(4)这国忧家愁让木兰心里万分焦急!出示第三句话,指导朗读。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案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案《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巩固理解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复习字词今天我们接着学习12课《木兰从军》(板题、读题)(一)认读词语名字征兵父亲弟弟胜利将军将士燕山燕子渡黄河披战袍年老多病女扮男装赫赫战功替父从军1、区分多音字。
(“将士、将军”和“燕山、燕子”)2、说说“胜利”的反义词、进义词,并用“胜利”说一句话。
(二)小组合作读课文。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根基。
扎扎实实的做好字词教学既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理解、运用字词的能力。
)二、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读过渡:通过读我们知道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那花木兰为什么被称为女将军?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呢?(一)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花木兰为什么从军?并用横线在书中画出相关语句。
1、讨论交流。
原因一: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紧急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
此时花木兰是怎样的心情,从文中找出一个词加以概括。
理解“焦急万分”,指导读出花木兰非常着急的心情。
过渡:花木兰为什么这样焦急?她此时又想到了些什么?原因二: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不到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2、于是他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同学们在古代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一位女性想上战场为国为家分忧是根本不可能的,可花木兰做到了,她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
重点理解“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些词。
4、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从文中哪些可以看出。
5、老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正是通过“焦急万分、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些词语深深地体会到花木兰替父分忧、爱护弟弟、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壮志豪情。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7篇)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7篇)《木兰从军》其次课时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字词导入1.检查生字词: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木兰从军,不知道同学们生字词会不会写了,请同学们打开补充习题完成其次题,比一比看谁拼得准,写得好,开头吧。
写好了吗?好我们来看一看,谁是火眼金睛。
写得对的同学请举手。
2.出示木兰图片:同学们,这就是花木兰,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下她。
四个字的词语呢?(文雅俊美、如花似玉等)就是这样一位娇弱的女子却要去从军。
3.引导质疑: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的其次自然段。
二、品读其次自然段,感受木兰为国为家的优秀品质1、默读其次自然段,思索: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当时的国家遇到了什么困难?(1)指名同学回答相机出示:那时候,北方常常发生战斗。
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常常就是经常,经常发生战斗会有怎样的后果?知道朝廷为什么下达要紧急征兵的文书。
(国难当头,形势紧急)(2)朗读体会木兰着急万分的心情2、木兰家中遇到了什么困难?(1)指名回答相机出示句子【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2)在朗读中体会木兰着急万分的心情。
3、此时木兰想的是什么?(为国为家分忧)出示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理应'是什么意思?(应当,应当)"理应'就是"理所应当'木兰觉得自己理所应当做什么?木兰从军是为国分忧,为家分忧。
板书:为国为家4、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1)出示:【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出示父亲的话:【父亲:女儿呀,征兵文书上写的是我的名字,应当让我去。
】同学:不行,你年纪大了(身体又有病),还是让我去吧!父亲:可是战场上的刀枪不长眼,我怎么能放心呢?同学:放心吧,(我从小跟你学了一身好武艺)会爱护好自己的。
父亲:你真是我孝顺的好女儿!过渡:好不简单说服了父亲,弟弟又出来反对。
2下12《木兰从军》第二课时课案

8.(1)想一想,木兰是怎样说服他们的呢?
出示:父亲说:“你是女孩子,怎能出征打仗呢,还是我去。”木兰拉着父亲的手说:“。” 弟弟说:“姐姐,我是男子汉,应该我去!”木兰摸着弟弟的头说:“
。”
母亲说:“孩子,你不能去,打仗多危险。”木兰说:“
③让我们走进木兰的心中一起读。
5.小结:木兰想了很多,让年老多病的父亲从军行吗?(不舍)年幼的弟弟呢?(不舍)她很爱他们。(板书:爱)不管边关人民的战争苦难好吗?(放不下)她也爱自己的祖国。
6.小结人物品质
(1)出示引读: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2)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
出示:( )的花木兰
(1)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心情?
(2)能不惊讶吗?我们来比较读一读木兰在前线和回乡后的样子。男生读第三自然段,女生读第四自然段。
3. 文静俊美的姑娘竟也能为国立下赫赫战功。此时,战士们会对木兰说些什么呢?
。”
(2)请你扮演木兰与小组同学合作表演当时的情景。
(3)哪个小组愿意到台前来表演?
9.这就是花木兰,千思万想、千言万语都是出于对家对国的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她那颗炽热的心吧。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木兰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踏上了征程。
1.听老师读课文,大胆想象一下此时的木兰是什么样子的?(师读第三小节)
3.课文写了女英雄木兰的什么故事?【板书:替父从军】
过渡:据老师了解,在我国古代,像从军这类体力劳动一般是由男子承担的。而女子一般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她究竟是位怎样的女英雄呢?
1.齐读课题。
2.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相识2个多音字。
相识1个识字部首。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劝服家人的,并能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打算:教学课件课时支配: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知道木兰是我国古代一位女英雄;学习文中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略〕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紧扣女英雄,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劝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2课。
齐读课题。
2.出示第一段复习。
〔板书:女英雄。
〕3.引导学生看木兰女装图,让学生感知木兰的女子形象。
4.在古代,像这样一位女子,应当足不出户。
在家中,种桑养蚕,纺丝织布,绣花刺字。
可是,木兰却成了女英雄。
你心中的英雄是什么形象的?小结:发觉没有,你们心中的英雄都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心,由此可见,木兰也是一个酷爱祖国的女子了。
二、精读品尝〔一〕感知爱国爱家过渡:让我们翻开课本,读读课文其次段,找出最能表达木兰酷爱祖国的句子来吧。
1.生细致读文后沟通。
2.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理应什么意思?〔应当〕这句话什么意思?〔自己应当为国为家分担忧愁。
〕3.国家有何忧患,家庭又有什么忧愁呢?请你再读其次段,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读完了,我们来看这段话。
〔出示其次段〕4.引导学生感悟国忧家愁,指导朗读。
1〕国忧是什么?〔板书:国〕指名读。
a.凸显1、2句,积累词语:战事不断b.北方战事不断,边防将士死伤多数,状况多紧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
谁来读好它?指名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
3.想象花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并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揭题读题。
今天,老师与小朋友继续学习历史传说故事——木兰从军。
2、谈话:我们的生活和平美好,而木兰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战争频繁。
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
)
二、精读课文,想象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
⒈引读(出示课件)
所以,这一天,朝廷又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
而木兰的父亲——花老汉,已经五十多岁了,头发花白,两眼昏花,连腰背都弯了,如果你是花木兰,见到自己年老的父亲,又被点名去打仗了,你会怎么想?
2、读读P63课文第二段,花木兰是怎么想的?
指名读,齐读课文
3、花木兰想到年迈的父亲,想到自己的国家,此时的心情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达?(焦急万分)
指名朗读
齐读句子
4、木兰要替父从军,一个女子在军营中,会遇到那些困难和危险呢?想象。
5、(1)是啊,正是因为困难重重,家人都不同意木兰从军,那么木兰会怎样说服家人呢?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和同桌讨论讨论。
(2)师生合作表演。
家人都不同意木兰从军。
弟弟第一个叫了起来:“姐姐,你不能去,你去了,谁陪我玩呀?”现在请你们这些花木兰来说服弟弟。
弟弟很懂事,于是他又说:“我是男子汉,应该我去。
”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的?
木兰的父母也坚决不同意,父亲说:“木兰,你是女孩子,上战场太危险了。
还是我去吧!”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学生自由说。
6、过渡:引读:“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课件,第三段的内容“木兰告别了家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
出示师配乐范读,生闭眼想像仿佛看到了什么?(路途遥远、行军艰苦,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
把你的体会朗读出来。
自由读→指读→学生评,老师评——齐读
2、历经千辛万苦,木兰终于来到了战场上,由于她在家时学过一些武艺,再加上她的机智灵活,一连杀死了好些敌人,受到多次嘉奖。
补充故事①立下战功②奋勇杀敌
3、你觉得战场上的木兰怎样?(机智敏捷、英勇善战、英姿飒爽)
是呀,木兰一次又一次立下了大大的功劳,用文中的词来说——赫赫战功。
读好这个词。
4、出示“在多年征战中,她立下了赫赫战功。
”指导读好。
再读这一段,体会木兰的英雄形象。
(夸一夸)
5、过渡:仗一打就是十二年,父母盼儿归整整盼了十二年哪,木兰总算胜利回乡了。
木兰胜利回乡后,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心爱的女装。
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出示图,你看到了怎么样的花木兰?出示词:文静俊美。
②如果你是和花木兰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十多年的将士,你最想说什么?
③你们此时的心情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惊讶)
用惊讶的语气读这句话
读最后一段话。
小结:花木兰真不愧是一位女英雄。
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段。
她是位怎样的女英雄?(伟大、了不起、英勇善战、机智敏捷、孝敬父母等)
三、总结全文,作业延伸。
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广为流传。
我们今天读的故事就是由我国古代的一首诗歌翻译过来的,下课后可以读一读这首《木兰诗》。
布置作业:(选择感兴趣的完成)
(1)读一读《木兰诗》。
(2)想像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并用几句话写下来。
(3)古今中外有许多女英雄,课后找一找,读读她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