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12木兰从军教案苏教版1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木兰从军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木兰从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2木兰从军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多音字。

认识1个偏旁。

复习部首检字法,能比较熟悉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理解课文内。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10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录音机田字格黑板教学挂图投影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

板书课题。

2、听课文录音。

师:这是一个发生在古代的故事,请你听故事,完成一道思考题。

3、你觉得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找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学习第一小节,指导朗读。

二、初读指导1、正音。

出示词语:名字征战文书父亲年老多病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胜利将士将军英雄朝廷焦急万分燕山燕子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文静俊美逐行指读,注意前后鼻音。

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开火车读,男女生分开读,齐读。

2、识记字形。

你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由说。

教师讲解注意点:“多”字去掉一个“夕”,加上一个“口”,是什么?(名)左边“月”,右边“生”,是什么?(胜)上面“八”,下面“ㄨ”,是什么字?(父)左边“丬”,右边“夕”加“寸”,是什么?(将)讲“病”,半包围结构,上面是病字头,里面是丙,认识偏旁病字头。

继续认读,记忆生字字形。

3、各自朗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4、四人小组挑选读,其他三人随时纠正另一个人读错的地方。

5、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6、男女生竞赛读。

7、标出各小节小节号。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指导写字1、看生字卡片,老师讲解注意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真看。

3、学生描红,书写。

教师巡视四、作业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Jiāng()将 Jiàng()燕 yān()yàn()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廷、起、康3、抄写生字并组词。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下教案12木兰从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下教案12木兰从军
(3)各人轻声默念背诵-
(4)齐背。
(5)指名背诵。
三、课堂练习
1.完成《同行》
2.完成《补充习题》
在小组内读给同学听,然后在班级交流。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女 男
胜利 从军
回乡 立功
教学反思
课文语言精练,同时也留下一些值得学生想象的“空白”。教学时利用这些“空白”之处正好引导学生想象,既能更深入地理解木兰的品质,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书后安排了一项想象作业“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借助这个作业,我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就引导学生抓住木兰的话“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找出木兰忧的原因:北方发生战争,朝廷紧急征兵,这是国家的忧;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但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没到当兵的年龄,这是家的忧。教学中,我及时运用
⒊通过预习,你知道花木兰与小朋友刚才讲的将军有什么不同吗?“从军”是什么意思?
⒋读课题。
过渡:根据当时的社会制度,女的是不能从军的,而花木兰又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请小朋友带着疑问读读课文。
1、学生交流。
2、学生交流,简介花木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⒉检查读书情况。
⑴.课文中后鼻音的字较多,谁一下子就能读准?
出示词语:名字 征兵 年老多病 胜利 朝廷 年龄
⑵.教师这里有两个多音字,相信你们也能读准。
出示词语:燕山 燕子 将军 将士
⑶.你最喜欢描写花木兰的哪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三、读读议议,拓展想象
过渡: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请找出有关自然段再读一读,细细体会一下当时的情景。
3、学生朗读最后一段。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1课时)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1课时)
自主学习:
(1)自由读
组长组织,学生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自主学习,难读
(3)教学2个多音字
的句子多读几
a将 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遍,做到熟悉课
b燕 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 “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
文,为整节课的
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小组交流一下
2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
一个什么故事呢?3、
自己知道的花
板书课题,齐读
木兰
4、解题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师补充资料
二自主学习,读熟词语、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
名字征兵父亲年老多病女扮男装胜利
将士
朝廷年龄
战袍渡 燕山赫赫
说一说应该如 何查字典,再来 查。小组交流

业 设 计
课内:抄写字词、口头填空 课外:读背课文。
板 书 设 计
12木兰从军
教学内容
12.木兰从军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案属性
共3课时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2、学会10个生字。
3、初步感知花木兰爱国爱豕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顺利进行打下
(4)6)齐读
复习学习: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木兰从军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木兰从军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木兰从军一.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小英雄木兰,理解她的故事中表现出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精神。

2.能朗读文本,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旨,抒发感受。

3.练习书写,体悟文学作品书写的基本技能。

二.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木兰从军”篇2.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拿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感受中国大好河山。

采访家乡古文化故事,接着,老师介绍登场人物木兰。

2.自主学习请学生先看一遍“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抽取关键词,概括出故事的主旨。

3.分组合作直接引导学生自由分组讨论,从情节的结构,人物刻画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4.师生共读老师与学生一起共读课文。

带领学生朗读文中重要段落及经典句子,并讲解生字、生词的意思。

5.学生朗读学生分角色,小组内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6.归纳总结老师带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学生就故事中表现出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精神进行热烈讨论。

7.课外作业作业:成语练习,抄写部分经典句子。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主题和情节,练习口语表达能力,理解文学性的语言。

2. 教学难点古文天曷汉语的辞藻,故事情节曲折又缺乏交代。

四. 教学评估方法1.阶段测试本单元课程最终会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文本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学生作品采用学生笔记,口头表达,情景剧,兴趣博客等方式,收集学生练笔、表达方面的最好成果。

五. 教学后记“木兰从军”是中国古代的一段历史故事,它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精神,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准确把握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唤醒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认识和审美情趣。

二年级语文下册 12 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1

二年级语文下册 12 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1

二年级语文下册 12 木兰从军教案苏教版1二年级语文下册12木兰从军教案苏教版1《木兰从军》一、备考谈话,引入新课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一起读课题。

2、出具词语:(1)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赫赫战功胜利返乡文静英俊(2)将士将军(选拼音)3、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来介绍花木兰吗?4、(说得既完备又精确。

)据老师介绍,当兵当兵就是男人的事。

木兰就是女的,为什么必须回去从军呢?使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返回木兰所处的那个时代回去看看。

二、书法展体悟,体会英雄品质(一)自学第二自然段1、请小朋友打开书p6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木兰从军的原因。

2、交流:你找到木兰从军的原因了吗?(1)(出具:她想要:父亲……弟弟又大,还比较当兵的年龄。

)这句话只说出了其中一个原因,为了谁啊?应该说是为了她的家人。

(板书:为家)(2)你还从哪些句子找到了原因?(出示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板书:为国)你打听得很科东俄。

我们一起来念这句话。

【出具句子,后生齐读】(3)什么叫分忧?【点红:分忧】指名说:分担忧愁。

你为别人分担过忧愁吗?【生1:同学生病的时候我帮他值日。

师:帮别人解决困难,这就是分忧。

生2:妈妈上班忙,我帮着做家务。

师:你在帮妈妈分担任务,就是分忧。

】3、此时,国有何忧,家有何忧呢?能到课文第二小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吗?(1)国忧:此时,国有何忧?a、交流。

【出具:“那时候,北方经常出现战争。

”】齐读。

b、你知道经常是什么意思吗?“经常发生战争”就是“战事不断”。

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吧。

(出示: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犯中原地区,)所以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c、师:此时人民正处于危难中,军情十分应急,谁能够通过朗诵抒发出来当时的国忧。

(出具:那时候,北方经常出现战争。

一天,朝廷下发了应急兵役的文书。

)指名读。

【评价:你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当时的军情万分紧急。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通用13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通用13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通用13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设计篇1一、教学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木兰爱亲人、爱国家和勇敢、刚毅的优秀品质。

二、:(一)导入1、师:在课下老师了解到许多同学喜欢听故事,今天我就请一位同学把《木兰从军》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好不好?2、学生讲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读课文。

2、师:花木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学生思考发言。

(三)再读课文,阅读理解,指导朗读1、师:你最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能说一说理由吗?2、学生自读喜欢的段落。

3、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学生朗读,说理由。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并板书。

第二段联系《》中的“首孝悌”,注意体会木兰的“思想矛盾,心情复杂”,读出木兰最初的矛盾和做出决定后的坚定、果敢。

第四段联系唐诗《从军行》、《出塞》、《凉州词》引导学生构想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

第五段中,教师点拨:如果你是和木兰出生入死十二年的将士,看到一身女儿装的花将军,你会是什么表情?为什么惊呆?后来又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佩服?引导学生带着既惊讶又佩服的感情读。

1、按照板书梳理木兰的成长过程。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指名读课文,同学评价。

(四)引导评价,鼓励多角度思考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拓展1、你还知道我国历还有哪些女英雄?2、花木兰这个女英雄的形象,深得大家的喜爱。

大家通过各种形式来传唱、歌颂她。

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由豫剧演员常香玉演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

(播放豫剧《花木兰》)3、这篇课文是由我国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诗》改编的,在课下有的同学找了资料,许多同学已经会读了,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木兰诗》。

(出示《木兰诗》课件)(六)选择性作业1、喜欢《木兰诗》吗?那就背一背吧!2、搜集女英雄的资料,开一个小小故事会。

3、把花木兰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4、喜欢唱歌的同学学一学豫剧《花木兰》吧!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木兰从军》教案设计篇2Ⅰ、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木兰从军》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

故事先介绍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原因;接着写她在多年的征战中奋勇杀敌,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写她胜利回乡后,将士们才惊讶地发现花将军原来是个文静俊美的姑娘。

阅读短文后,让人感觉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孩子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乐于表演朗读;孩子的思维也很活跃,有一定的方法基础;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历史传奇故事,学生对故事中的花木兰了解甚少,要让学生体会到她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

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个目标,我起先设计从《木兰诗》着手,引出木兰的故事。

但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力还有欠缺,于是我重新作了以下设计:一开始以豫剧《花木兰》作为音乐背景,在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感受木兰的与众不同,从而提出疑惑:为什么说木兰是一位女英雄;抓住文中留白,让学生角色扮演木兰说服家人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木兰的心理,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牺牲的伟大情怀;引导学生抓住动词,再结合多媒体展示的花木兰驰骋沙场的生动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花木兰的英勇善战;最后引导学生配乐诵读,表达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这样,学生在一系列的和谐的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从而深入了解花木兰,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抓住动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利用动词的串联来背诵课文。

2、利用文本中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通过角色扮演,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体会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从木兰替父从军,体会她的尊老爱幼,从木兰的英勇善战,体会她的爱国情怀。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2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2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2、《木兰从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感悟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想像感受人物形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方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认识2个多音字、一个偏旁。

教学进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张图。

请看大屏幕,图上是一位身披战袍,英勇善战的将军,再看这幅图,一位身着红装,文静俊美的姑娘。

其实,他们是同一个人,名字---花木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她的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学生质疑---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名字征兵朝廷年龄将士战袍燕山胜利(1)自由读,指名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师:你觉得读这些词语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生:征兵的兵是后鼻音……师:是的,后鼻音是我们读词语,学习词语的一个难点。

开火车读词语。

在第二行词语中你发现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好?请你说!你真细心,将读第四声,还可以读第一声,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

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3)老师还找出了这一课四字词语,你能读好吗?试着读一读!出示:焦急万分年老多病女扮男装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文静俊美(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生:女扮男装就是女生穿上衣服扮成男生生:年老多病就是年龄大了身体有很多疾病……师生共同交流学习词语的方法:查工具书,根据字的意思理解,放在句子中根据上下文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从军》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一起读课题。

2、出示词语:(1)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赫赫战功胜利回乡文静俊美
(2)将士将军(选拼音)
3、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来介绍花木兰吗?
4、(说得既完整又准确。

)据老师了解,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事。

木兰是女的,为什么要去从军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木兰所处的那个时代去看一看。

二、品读感悟,体会英雄品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小朋友打开书P6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木兰从军的原因。

2、交流:你找到木兰从军的原因了吗?
(1)(出示:她想:父亲……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这句话只说出了其中一个原因,为了谁啊?应该说是为了她的家人。

(板书:为家)
(2)你还从哪些句子找到了原因?(出示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板书:为国)你找得很准。

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生齐读】
(3)什么叫分忧?【点红:分忧】指名说:分担忧愁。

你为别人分担过忧愁吗?
【生1:同学生病的时候我帮他值日。

师:帮别人解决困难,这就是分忧。

生2:妈妈上班忙,我帮着做家务。

师:你在帮妈妈分担任务,就是分忧。


3、此时,国有何忧,家有何忧呢?能到课文第二小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吗?
(1)国忧:此时,国有何忧?
A、交流。

【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齐读。

B、你知道经常是什么意思吗?“经常发生战争”就是“战事不断”。

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吧。

(出示: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犯中原地区,)所以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C、师:此时人民正处于危难中,军情十分紧急,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当时的国忧。

(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指名读。

【评价:你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当时的军情万分紧急。


国难当头,谁的朗读能给我们更强烈的感受?再指名读。

【评价:你很自信,读得很好。

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当时祖国危难的处境。


(2)家忧:那家中又有什么困难呢?
A、交流。

【出示:“一天朝廷下达了……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
B、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找一找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木兰此时的心情?【点红:焦急万分。


C、什么叫焦急万分呢?很着急。

急得怎么样?那你能读出来吗?
D、木兰为了什么事焦急万分?指名说。

父亲:出示【点红:“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

”】如果让父亲去出征,会怎样?(跑不动、生病、被敌人抓住杀掉)作为女儿的木兰怎能不焦急万分,谁来焦急地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弟弟:父亲年老多病,家里不是还有弟弟吗?【出示:“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如果弟弟让弟弟去出征呢,会怎样?(跑不动、扛不动武器、上不了马)木兰怎么能不为弟弟担心呢?谁来焦急地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③那就不管边关人民的战争苦难,好吗?【评价:放不下,她也爱自己的祖国。

她觉得自己理应——】生:为国为家分忧。

4、就在这“焦急万分”之际,木兰决定——引读:【出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5、可是,在古代,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事情。

万一被人发现女子当兵,那就犯了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呀!家人能同意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请你从第二小节的最后一句话中找一找。

生:说服。

【点红:说服】
6、师:真会读书!木兰会怎样说服自己的家人呢?请你根据老师的提示选择一种身份说说。

(出示:父亲说:“你是女孩子怎能出征打仗呢,还是我去好。

”木兰拉着父亲的手说:“。

”弟弟说:“姐姐,我是男子汉,应该我去!”木兰摸着弟弟的头说:“。

”母亲说:“孩子,你不能去,打仗多危险。

”木兰说:“。

”)
练说,交流。

【评价】谢谢你们精彩的发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危难关头,花木兰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何等的爱国啊!
7、学到这儿,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完成填空:【出示:()的花木兰(孝顺、爱国、爱家、勇敢……)】让我们一起夸夸这位女英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就是这位女英雄,告别了父母开始了从军之路,小朋友想知道她是怎么来到前线的?赶快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P64
根据回答:【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木兰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图片:】
2、课文是怎么形容此时的木兰的?【点红:披战袍,跨骏马。


【读出木兰的精神来。

评价:仿佛看到了一个英姿飒爽的木兰。


3 、参加战争容易吗?你从哪看出很不容易? 【点红:渡黄河过燕山】指名读
4、【出示:黄河图】看看,这就是木兰所要渡过的黄河,你觉得黄河怎样?【评价:是啊,多危险哪,黄河像一匹很难驯服的猛兽,它任意奔流。

木兰从上面渡过,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大浪中,多可怕啊!木兰有没有退缩?】拿出你的勇气来读,读出木兰的勇敢。

【出示:渡黄河】请生读、指名读、齐读。

5、【出示:燕山图】这就是燕山,连绵起伏数百里,还有许多敌人在围攻呢,爬过去多么不容易啊?请生读:过燕山
6、想想木兰在爬山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累了,渴了,划伤了)评价:你真会想象。

7、多不容易啊,谁连起来读读,【渡黄河,过燕山】。

小朋友们,木兰仅仅遇到会遇到这些困难吗?还会有哪些?
木兰有没有害怕?多么勇敢的木兰啊!真不愧是女英雄,谁能来做一做木兰,再读一读【渡黄河过燕山】。

8、把它放在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前线。


9、你看,这一组短语描写得真好,几个动词的加入,仿佛让我们亲眼目睹了花木兰身穿戎装日夜行军的艰辛。

木兰在边疆一蹲就是12年呀,在这12年中,她带领军队打败了敌人的许多次侵略。

在多年的征战中,她——(引读)【出示:在多年的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点红:赫赫战功】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读好这个词。

把词放到句子中去,指名读、齐读。

10、想不想看一看木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看录像】学到这儿,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完成填空:【出示:()的花木兰】(勇敢、英姿飒爽、英勇杀敌、不怕牺牲)(板书:英勇善战)
11、(让我们一起学一回英姿飒爽的花木兰)。

【出示:齐读第三节。


12、想不想把这样威风凛凛的花木兰形象牢牢记在脑海中。

根据教师提示背诵。

【出示提示】
三、品读第四自然段。

1、师:十二年以后,战争结束了。

朝廷要给木兰“尚书郎”的高官,要給她“百千金”的赏赐,但是木兰只想回到可爱的家乡,回到亲爱的爹娘身边,穿上她心爱的女装。

想看看这时的木兰吗?【出示图1】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木兰什么样?(穿着、戴着)
2、当将士们看着穿上女装的木兰时,都非常——惊讶。

(点红:惊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木兰是位姑娘,真不敢相信\\木兰竟是个漂亮的姑娘,真是难以想象\\这么多年都没有发现木兰竟是个漂亮的姑娘,真不可思议。

)你想说些什么吗?【相机积累: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


3、课文中还有一个字也写出了将士们的惊讶?是哪个词? 【出示:第四小节】【点红:竟】读出你的惊讶!
4、读到这里,学到这,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完成填空:【出示:()的花木兰】(美丽、漂亮)(板书:文静俊美)
四、总结延伸
1、师指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的木兰,()的木兰,()的木兰。

让我们带着对她的敬佩之情齐读课文。

2、花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北朝民歌《木兰诗》。

这是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歌声,再次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听歌《花木兰》。

3、齐读《木兰诗》。

五、课后作业:
把《木兰从军》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

板书:
为国为家女中豪杰
木兰从军英勇善战巾帼不让须眉
文静俊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