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论文
关于煤化工专业的概论论文(doc 8页)

关于煤化工专业的概论论文(doc 8页)煤化工专业概论论文进后石油时代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
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求矛盾,促进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升温,全国各地拟上和新上的煤化工项目不断增多,项目规模大小不一。
我国煤化工过热的突出表现就是“逢煤必化”。
为谋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几乎所有煤产地甚至煤炭调入地区都要大力发展煤化工,煤化工“大干快上”的势头正在不断谋划。
其中,晋蒙宁陕疆等资源型省区甚至纷纷出台了煤化工扶持政策,以期成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
我国是一个“缺油少气富煤”的国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原油和煤炭之间的比价逐步被拉大的情形下,利用国内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部分替代石化产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我国化学工业发展道路,也涉及国家能源安全。
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潮流和我国的现实,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煤化工发展道路。
对传统煤化工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优化原料路线,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同时,大力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利用技术进步逐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变,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在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的背景下,世界已进入能源和化工原料多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应根据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选择现实、优质的原料和技术。
煤炭资源已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煤化工的发展更是受到了煤资源国和有关科研机构的高度关注。
煤炭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化石能源。
在当前世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和倡导保护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煤化工特别是新型煤化工,调整我国的能源化工结构,就显得日益重要。
煤化工存在的问题作文

煤化工存在的问题作文英文: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a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global energy landscape, has long been a key driver of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it is not without its problems. The most prominent issue is th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impact it generates. The combustion of coal releases large amounts of greenhouse gases,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dditionally, the production of chemicals from coal often involves the use of harmful substances that can contaminate water and soil, posing a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ecological balance.Moreover,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faces economic challenges. The fluctuating prices of coal and chemicals can make it difficult for companies to plan and invest effectively. The industry is also highly energy-intensive, leading to increased operational costs and reduced profitability. Furthermore, with the increasing focus on renewable 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s facing increasing competition from cleaner and more efficient alternatives.中文翻译:煤化工行业作为全球能源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煤化工毕业论文

煤化工毕业论文煤化工毕业论文煤化工,作为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煤炭资源在中国是丰富的,因此煤化工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本文将探讨煤化工的发展现状、挑战和前景,并提出一些建议。
1. 煤化工的发展现状煤化工是将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煤炭气化、煤炭液化和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等环节。
目前,中国的煤化工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例如,煤炭气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合成油和合成甲醇等产品。
此外,煤炭液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能够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
然而,煤化工产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煤化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其次,煤化工技术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发。
此外,煤炭资源的开采也面临困难,包括煤矿安全问题和煤炭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等。
2. 煤化工的挑战煤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首先,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对气候变化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煤化工产业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较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和供应不稳定会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因此,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强与煤矿企业的合作,确保煤炭资源的稳定供应。
另外,煤化工产业还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传统的煤化工技术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大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力度,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 煤化工的前景尽管煤化工产业面临一些挑战,但它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作为煤炭资源大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这为煤化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其次,煤化工产业可以为中国提供更多的能源选择。
通过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石油和化工产品等,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煤化验论文煤化工工艺论文

煤化验论文煤化工工艺论文煤化工废水预处理的工艺改进摘要: 由于煤化工废水成分复杂,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所以废水处理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是对某煤化工企业,鲁奇炉气化废水预处理工艺遇到影响装置稳定运行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利用活性焦在污水预处理中的应用,并同时提出了对产生固态污染物处理的改进方法,通过形成的闭式循环处理工艺达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标准。
Abstract:As the complexity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wastewater components, the direct discharge of waste water will caus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o water treat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stable operation of device when Lurgi gasification plant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encountered effects in a coal chemical enterprise, puts forward using activated coke in the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and improved methods that treat production of solid-state pollution, by forming a closed cycle treatment process to achieve coal-chemical wastewater zero emission standards.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单塔汽提脱酸脱氨;活性焦预处理;循环流化床焚烧处理;闭式循环处理;零排放理念Key words: coal chemical industry wastewater;single tower stripping off acid deaminase;activated cokepretreatment;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incineration;closed loop;zero discharge concept中图分类号:TQ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15-030引言目前,节能环保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零排放理念已成为整个社会公认的环保理念。
煤化工存在的问题作文

煤化工存在的问题作文英文回答: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Firstl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a major concern.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in coal chemical plants often release large amounts of pollutants into the air, water, and soil. These pollutants include sulfur dioxide, nitrogen oxides, and heavy metals, which contribute to air pollution, acid rain, and water contamination. As a result,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both humans and ecosystems are at risk.Secondly,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s heavily reliant on non-renewable resources. Coal, the primary raw material used in coal chemical plants, is a finite resource thatwill eventually run out. This raises concerns about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need to transition to more sustainable energy sources.Thirdly, the safety risks associated with coal chemical plants cannot be ignored.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involve high temperatures, pressure, and the use of hazardous chemicals. Accidents, such as explosions or leaks, can lead to severe injuries, loss of life, and damage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Ensuring the safety of workers and nearby communities should be a top priority.Furthermore, the economic viability of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s uncertain. The industry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government subsidies and support, as the production costs are often high. With the increasing global focus on renewable energy and the declining costs of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the demand for coal chemicals may decrease, affect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industry.In conclusion,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faces challenges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source depletion, safety risks, and economic viability. It is crucial for stakeholder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and explore sustainable alternatives to ensure a more sustainable and responsible industry.中文回答:煤化工行业面临着几个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煤化工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论文

煤化工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论文煤化工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论文摘要:煤化工产业是我国能源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速度迅速,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在能源的利用量方面每年都在成倍的增长。
当前煤化工行业在发展中主要有煤炭气化技术、煤炭焦化技术以及煤炭液化技术等。
关键词:煤化工技术;发展;趋势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煤炭资源的使用中,每年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
另外,传统的煤化工技术生产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
因此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的推广并发展煤炭气化、焦化、液化等技术,从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一、我国煤化工技术发展的必要性研究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人均占有量也是比较少的。
特别是能源方面,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提速,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可谓出现了指数爆炸的趋势。
因此,这给我国能源储量的消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通过现代技术的探查,我国具有大量的化石资源有待开发,但是化石资源中煤炭资源占九成以上,且直接使用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的技术处理。
当前,主要有煤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技术两种,这是一种发展高效能源的过程,煤制甲醇是一种把煤炭资源转变为石油代用品的手段,煤制化肥和烯烃是替代了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种方式,而这些,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发展煤化工技术的具体手段。
二、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状况首先是煤炭气化技术。
煤炭技术是煤化工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出现的时间比较晚,该技术主要是根据煤的品质、种类等通过使用国外先进技术,在配合国产炉具、工艺进行气化。
常见的有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多喷嘴对峙式煤气化技术等。
其中煤制天然气技术应用的范围最为广泛,这主要是因为该技术节能效果好,同时还具有环保的功效。
所谓GSP气化技术是指单喷嘴下喷式干煤粉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
在加工过程中依据合成的不同煤气,可以直接进行水激冷,像是化合成气就比较适用;或者在废热锅炉回收热产生的高压蒸汽中也可使用。
煤化学论文1

煤化学论文 ---- 煤基燃料的发展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应用化学目录摘要 (2)一、煤化工的概述 (2)二、我国煤基燃料的类型与工艺 (2)2.1煤制甲醇 (2)2.2甲醇制烯烃 (5)三、煤基化工研究新方向和发展趋势 (10)四、结论 (11)参考文献 (12)煤基燃料的发展摘要:我国是当今世界上能源结构以煤炭为基础的少数国家之一,煤炭是我国的绝对优势资源。
但是2002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将煤炭转化为石油替代品和一系列的化工产品,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新一代煤直接液化合成油技术还没有工业化装置投入运行,但间接f-t 合成碳氢燃料已有成功的工业经验。
和石油基燃料相比,虽然煤基碳氢燃料还不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但对于石油资源有限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间接液化也可合成煤基含氧燃料,即甲醇燃料和二甲醚燃料等。
和碳氢燃料相比,合成煤基含氧燃料不仅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而且充分利用了煤中C.H 和O 3种主要元素可以实现资源、能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能源,煤基燃料,洁净煤技,一、煤化工的概述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近几年来,煤化工发展逐步升温,不仅传统煤化工产品的产能急剧膨胀,而在建和规划中的产品主要定位在煤制油、甲醇/二甲醚和甲醇制烯烃等方面。
1、煤化工是规模效益非常明显的产业。
一些在建或规划中的煤化工项目多数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规模。
一些企业往往受资金、技术等某些条件的制约,采取将规划做大、分期实施的方式,化整为零、以小堆大,这样做并不能体现出规模效益。
2、煤化工是高耗水行业。
发展要量水而行,以不与民、生态争水为前提.严格控制在缺水地区建设煤气化或煤液化项目。
但一些产煤省区为了发展经济,以资源为手段,不顾及生态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举招商引资,甚至在同一地区。
同一开发区内引进多个结构雷同的大型煤化工项目。
煤化学结课论文

煤化学结课论文---煤化学简介学院:物理化学学院专业:应用化学1001学号:311013030103姓名:郝一影煤化学简介前言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居世界前列,作为三大化石燃料之一,煤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在石油资源的紧缺和全球能源危机进一步深化的今天,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煤化工行业的发展管理,再一次成为能源界的热点话题。
煤化学(coal chemistry),研究煤的成因、组成、性质、结构、分类和反应,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同时阐明煤作为燃料和原料利用中的一些化学问题,是煤化工的理论基础。
一、煤的基本知识1.1 煤的成因煤的形成主要包括下列过程:①泥炭化作用。
当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在有水存在和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分解、化合等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泥炭(泥煤)。
泥炭化阶段主要是植物残骸的菌解过程。
当原始物质为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时则形成腐泥,称为腐泥化作用。
②成岩作用。
当地壳下沉时,泥炭和腐泥的上部为沉积物所覆盖,在温度、压力的影响下,经过压密、脱水、胶结和其他化学变化,分别变为褐煤和腐泥煤。
③变质作用。
由于地壳的运动,褐煤层上部顶板逐渐加厚,受地压、地温增高的影响,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促使煤质变化,由褐煤变成烟煤、无烟煤。
成岩和变质是煤化作用的两个阶段。
按成煤的原始物质不同可将煤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和残植煤。
腐植煤由高等植物所形成,包括泥炭(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其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占各类煤的主要地位。
腐植煤中以角质层、树脂、孢子、花粉等稳定组分为主的称残植煤。
腐泥煤主要由藻类和浮游生物等形成,如藻煤、胶泥煤。
油页岩则是一种含矿物质高的腐泥煤。
腐植腐泥煤的原始物质,既有高等植物,也有低等植物,如烛煤。
1.2煤的组成1.2.1 岩相组成煤由各种类型的煤岩组成。
每种类型的煤岩又由各种煤素质所构成。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可以区分煤中的宏观煤岩成分,一般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排放与我国煤化工的发展
摘要:主要介绍了我国煤化工发展以及各主要煤化工产品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未来煤化工发展的趋势。
结合低碳经济的含义、我国能源结构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 提出我国煤化工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发展传统煤化工资源优化利用、发展多联产和碳捕集技术等煤化工低碳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煤化工低碳经济
正文;低碳经济又称低化石燃料经济目前,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 , 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
其中,欧盟已经针对低碳经济提出明确的目标。
我国煤化工产业最早萌芽于世纪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成了吉林、兰州、太原三大煤化工基地。
到了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地建成一批以煤为原料的中小型氮肥厂,标志着我国以化肥工业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初步形成。
伴随着此轮国际油价的高位盘整,再加上我国富煤
贫油少气的能源态势,自2002 年以来,我国掀起新一轮煤化工产业发展与投资热潮。
我国煤化工产业中既有传统的焦炭、电石、化肥、甲醇项目,也有目前正在进行产业示范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五类新型煤化工项目。
可以说,当前正是我国煤化工产业由传统煤化工产业向新型煤化工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1. 煤化工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1.1排放因子
煤由带脂肪侧链的大芳环和稠环组成,主要化学组成是碳和氢。
煤炭中稠环的骨架由碳元素构成。
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煤的最主要元素。
煤中还存在着少量的无机碳,主要来自碳酸盐类矿物,如石灰岩和方解石等。
成煤过程是增碳过程,碳含量随煤化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其中的氢含量随之减少。
与石油相比,两者尽管都属于烃类,都含有碳和氢,但组成煤炭的烃类多为稠环芳烃,有不少是含氧或硫的杂环,氢/ 碳比石油低很多。
因此,煤炭单位热值的碳含量通常高于石油燃料 , 在燃料百分之百燃烧的情况下,煤炭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要高于石油燃料。
1.2我国煤化工排放现状和趋势
我国目前的煤化工产品主要为电石、合成氨/尿素、甲醇。
随着未来我国新型煤化工的发展 , 我国煤化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有明显变化。
煤化工产业结构向加大新型煤化工变化有利于我国煤化工的低碳发展。
1.3产业呈区域集群化模式发展
依托相关的资源、区位和技术研发等优势,我国煤化工产业正逐步形成区域性集中联片发展的特色煤化工集群。
目前,基本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黄河中下游、蒙东、黑东、苏鲁豫皖、中原、云贵和新疆七大主导煤化工产业区。
区域煤化工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统一
配置公用设施,集中处理“三废”,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
全国的煤化工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2. 我国在发展煤化工产业方面不足
2.1水资源不足以及与煤炭资源时空不匹配
煤化工产业是耗水量很大的产业,但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水资源分布的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相差十分悬殊。
而我国未来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心却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
这种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先天不匹配的状况势必会对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2.2产业整体结构不合理
我国煤化工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传统煤化工产业比例过高,而新型煤化工产业比例明显偏低;同时,整个产业的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充分,呈现初级产品多而后续精细化产品少等特点。
我国煤化工产业整体国际化水平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所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都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基础原料型产品,缺乏国际市场需求的紧俏产品,产业外向度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一旦遭遇国际同类低价产品倾销,应对能力明显不足。
2.3煤化工产业整体装备水平偏低,不能满足未来产业发展所需
多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整体生产规模小,产品生产成本高,行业竞争力弱。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产业总体装备水平的落后。
未来几年,我国在继续做好改造和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的同时,也要加快在新型煤化工产业领域的发展速度。
我国较为低下的煤化工产业装备水平将不能满足产业所需。
如何提高煤化工产业的装备制造水平,将是未来我国发展煤化工产业不得不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3煤化工低碳发展策略
3.1煤化工产品结构调整
传统煤化下中,电石主要用于pvc 的发展,这条五艺路线能耗高,温室气体排强度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目前产能也处于过剩状态 ,随着国际公约的实施对P V C行业的制约加大应进一步限制电石产业发展。
尿素和甲醇尽管单位产值排放量较高,但其产出物为基础化工产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较为重要作用,应保持其基础性地位。
特别是尿 ,其下游用户主要集中在农业,未来行业利润也难以提高,但关系到国计民生,应注重内涵发展。
应与其他可持续目标相协调。
例如,煤化工是水资源消耗巨大的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煤化工低碳发展应注意项目地点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状况。
3.2资源优化利用
煤炭分子结构中碳多氢少,煤化工所需关键的氢气通常是通过水蒸汽变换获取。
需要耗费煤炭自身能量和大量的水资源,造成较大的碳排放量。
我国目前有大量的焦化产能,焦炉气为富氢气体,是较为宝贵的氢气资源。
我国煤化工的低碳发展应利用好这一特有资源。
可以结合炼厂的氢气资源以及煤炭本身的成本优势发展一些煤化工产品。
例如,利用炼厂氢气配甲醇、醋酸、丁辛醇等拨基合成气,降低变换的能耗和工艺二氧化碳的产生。
偏远地区小规模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资源难以经济输送的,可结合煤化工,平衡原料的碳氢比例,
发展煤化工。
3.3煤化工多联产和碳捕集
煤化工的多联产是将ICCC与化工生产藕合,更好实现物料流与能量流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大降低煤化工的碳排放同时,IGCC在提供电力、蒸汽的同时,可提供高浓度二氧化碳,更加经济、节能地回收和封存二氧化碳,促进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 徐翠香. 后石油时代的来临及化工领域的应对思考[J]. 云南化工,2008,35(4):68-72.
[2] 胡文. 煤化工替代石油(天然气)比较[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8,(10):9-11.
[3] 郝学民,张浩勤. 煤液化技术进展及展望[J]. 煤化工,2008,(4):28-32.
[4] 钱伯章,朱建芳. 煤化工发展中的前景与问题[J]. 西部煤化工,2008,(2):7-16.
[5] 李大尚. 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J]. 化工设计,2009,19(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