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煤化工专业的概论论文(doc 8页)

关于煤化工专业的概论论文(doc 8页)

关于煤化工专业的概论论文(doc 8页)煤化工专业概论论文进后石油时代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

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求矛盾,促进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升温,全国各地拟上和新上的煤化工项目不断增多,项目规模大小不一。

我国煤化工过热的突出表现就是“逢煤必化”。

为谋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几乎所有煤产地甚至煤炭调入地区都要大力发展煤化工,煤化工“大干快上”的势头正在不断谋划。

其中,晋蒙宁陕疆等资源型省区甚至纷纷出台了煤化工扶持政策,以期成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

我国是一个“缺油少气富煤”的国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原油和煤炭之间的比价逐步被拉大的情形下,利用国内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部分替代石化产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我国化学工业发展道路,也涉及国家能源安全。

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潮流和我国的现实,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煤化工发展道路。

对传统煤化工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优化原料路线,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同时,大力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利用技术进步逐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变,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在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的背景下,世界已进入能源和化工原料多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应根据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选择现实、优质的原料和技术。

煤炭资源已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煤化工的发展更是受到了煤资源国和有关科研机构的高度关注。

煤炭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化石能源。

在当前世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和倡导保护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煤化工特别是新型煤化工,调整我国的能源化工结构,就显得日益重要。

煤化工毕业论文

煤化工毕业论文

煤化工毕业论文煤化工毕业论文煤化工,作为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煤炭资源在中国是丰富的,因此煤化工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本文将探讨煤化工的发展现状、挑战和前景,并提出一些建议。

1. 煤化工的发展现状煤化工是将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煤炭气化、煤炭液化和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等环节。

目前,中国的煤化工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例如,煤炭气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合成油和合成甲醇等产品。

此外,煤炭液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能够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

然而,煤化工产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煤化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其次,煤化工技术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发。

此外,煤炭资源的开采也面临困难,包括煤矿安全问题和煤炭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等。

2. 煤化工的挑战煤化工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首先,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对气候变化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煤化工产业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较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和供应不稳定会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因此,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强与煤矿企业的合作,确保煤炭资源的稳定供应。

另外,煤化工产业还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传统的煤化工技术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大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力度,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 煤化工的前景尽管煤化工产业面临一些挑战,但它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作为煤炭资源大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这为煤化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其次,煤化工产业可以为中国提供更多的能源选择。

通过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石油和化工产品等,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煤化学论文(盛坤)

煤化学论文(盛坤)

煤化工技术进展论文作者:盛坤院校:济宁学院系别:化学系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学号:2010084222 摘要:煤炭是中国的主要化石能源 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煤化工的发展符合我国油、气短缺 煤炭相对丰富的国情。

煤化工领域包括煤气化、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等。

在中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煤气化、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储量远大于石油、天然气储量。

根据目前发表的数据,中国已探明的煤炭科采储量约为114.5亿t,居世界的前列。

在我国这样一个煤炭资源大国,其主要化工产品完全由石油作原料生产是不现实的。

尽管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目前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结构不合理,行业的中小企业较多而大型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布点太多,造成产业结构雷同,产品附加值较低,有些后续应用技术没有跟上等。

但发展煤化工符合我国国情,且国家政策总体上持支持态度。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实现煤综合利用的工业。

煤化工包括炼焦化学工业、煤气工业、煤制人造石油工业、煤制化学品工业以及其他煤加工制品工业等。

煤化工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工体系。

进入20世纪,许多以农林产品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品多改为以煤为原料生产,煤化工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很多化学品的生产又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

从而削弱了煤化工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

煤中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以芳香族为主的稠环为单元核心,由桥建互相连接,并带有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结构,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可以使煤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焦化是应用最早且至今仍然是最重要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制取冶金用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

煤气化在煤化工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及各种燃料气,也用于生产合成气,煤低温干馏、煤直接液化及煤间接液化等过程主要生产液体燃料。

煤化工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论文

煤化工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论文

煤化工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论文煤化工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论文摘要:煤化工产业是我国能源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速度迅速,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在能源的利用量方面每年都在成倍的增长。

当前煤化工行业在发展中主要有煤炭气化技术、煤炭焦化技术以及煤炭液化技术等。

关键词:煤化工技术;发展;趋势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煤炭资源的使用中,每年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

另外,传统的煤化工技术生产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

因此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的推广并发展煤炭气化、焦化、液化等技术,从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一、我国煤化工技术发展的必要性研究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人均占有量也是比较少的。

特别是能源方面,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提速,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可谓出现了指数爆炸的趋势。

因此,这给我国能源储量的消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通过现代技术的探查,我国具有大量的化石资源有待开发,但是化石资源中煤炭资源占九成以上,且直接使用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的技术处理。

当前,主要有煤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技术两种,这是一种发展高效能源的过程,煤制甲醇是一种把煤炭资源转变为石油代用品的手段,煤制化肥和烯烃是替代了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种方式,而这些,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发展煤化工技术的具体手段。

二、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状况首先是煤炭气化技术。

煤炭技术是煤化工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出现的时间比较晚,该技术主要是根据煤的品质、种类等通过使用国外先进技术,在配合国产炉具、工艺进行气化。

常见的有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多喷嘴对峙式煤气化技术等。

其中煤制天然气技术应用的范围最为广泛,这主要是因为该技术节能效果好,同时还具有环保的功效。

所谓GSP气化技术是指单喷嘴下喷式干煤粉加压气流床气化技术。

在加工过程中依据合成的不同煤气,可以直接进行水激冷,像是化合成气就比较适用;或者在废热锅炉回收热产生的高压蒸汽中也可使用。

关于煤化工专业的概论论文

关于煤化工专业的概论论文

煤化工专业概论论文班级:化工11级3班
姓名:陈朋辉
煤化工专业概论论文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并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简称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煤焦油加工和乙炔化工等。

煤化工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完整的煤化工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石油化工发展迅速,石油和天然气成为很多化学品的生产原料,煤化工的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被削弱了。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中东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大国开始重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进入21世纪后,国际社会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呼声日渐高涨,使煤炭的高效和低碳化利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煤化工再度成为化工产业的发展重点。

现代煤化工也称新型煤化工是指以煤气化为龙头以一碳化工技术为基础,合成、制取各种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等,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大多属于现有石化产品的替代品,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煤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正逐渐从以焦炭、电石、合成氨为主的传统煤化工向石油替代品为主的现代煤化工转变。

这有利于推动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多样化,促进后石油时代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

煤化工论文

煤化工论文

煤化工论文第一篇:煤化工论文新技术论文煤炭化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班级:煤化 09-4 姓名: * * * 学号: ***********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院:化学工程学院2013.3.12煤炭化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alchemical industry 摘要:本文以世界能源发展的现状为背景,结合我国油、气短缺,煤炭相对丰富的国情和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分析了有关煤化工产业政策,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煤炭开发利用中污染物排放从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角度,引出了“洁净煤技术”这一概念,综述了煤的转化利用技术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等煤化工领域的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并对其中几种具体的前沿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剖析。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energy development as the bacbkground, combined with China's shortage of oil, gas, coal is relatively rich i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analyzed about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ial policy, from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improve coal quality and co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minimize pollutant emission during co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o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raises the concept of clean coal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al utilization technology is main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coal coking,coal gasification, coalliquefaction and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field of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y status,and the several specific frontier technology has carried on the brief analysis关键词: 能源energy sources、煤炭coal、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CCT、煤焦化coal carbonization cokin、煤气化Coal gasification、煤液化 Coal liquefaction一、煤炭化学工业(又称:煤炭深加工、洁净煤技术)的含义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并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

煤化工生产技术论文

煤化工生产技术论文

煤化工生产技术论文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整理了煤化工生产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煤化工生产技术论文篇一煤化工及甲醇生产技术探索摘要: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普遍运用于燃烧材料、合成金属、工程涂料、医学消毒、日常生火等多个方面,在甲醇的制造方面,一般都遵循着煤气化碳――变换气体物质――精细蒸馏三大工序,在化工厂生产活动中一般将生产甲醇的工序称为“工段”。

难点在于如何去调控操作所需的参数,本文通过对煤化工作的特性解析来引申出甲醇生产的要点,同时对生产技术进行一个流程上的模拟,更全面地去了解甲醇生产中需要多加注意的关键。

关键词:煤化工;甲醇;温度;化学反应;化学式中图分类号:Q946文献标识码: A1煤气化原理在甲醇生产的流程中,煤气化是第一步,它是一种化学反应,将气化剂和煤炭资源中的可燃物质放置在一个高位环境下,然后使其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气体。

在煤气化工段里使用的气化剂包括水蒸气、氧气等,在加入这些气化剂后,煤炭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所需的气体。

煤炭在加入气化剂后,经历了干燥、热裂解等热力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这些化学反应的速度取决于煤气化工段中的温度、热压、气化炉质量以及煤炭的种类,以下是煤气化过程中会出现的化学式:吸收热量:C - H2O → C O + H2C + C O2→ 2C O发散热量:C + O2→ C O2C +12O2→ C O变换反应:C O + H2O → C O2+ H2从大体上来说,煤气化反应是化学中的强吸热效应,如果以动力和热力的角度来解析这类中和现象,重点在于对温度的把握,温度过高会造成气体流失,温度过低则无法产生完整的化学反应,导致生成的气体数量少、质量差。

同时在增压方面应该适当地增加对煤炭的压力值,这样可以使化学反应的速度提高,对甲醇的生产效率起积极作用。

关于煤化工专业的概论论文(doc 8页)

关于煤化工专业的概论论文(doc 8页)

关于煤化工专业的概论论文(doc 8页)煤化工专业概论论文在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的背景下,世界已进入能源和化工原料多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应根据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选择现实、优质的原料和技术。

煤炭资源已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煤化工的发展更是受到了煤资源国和有关科研机构的高度关注。

煤炭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化石能源。

在当前世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和倡导保护环境的情况下,发展煤化工特别是新型煤化工,调整我国的能源化工结构,就显得日益重要。

新型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燃料),C1化工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急需的产品为方向,采用高技术,优化工艺路线,充分注重环境友好,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

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等几个方面。

1. 煤焦化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也称做煤的干馏。

煤焦化产品主要有焦炭、煤焦油(苯、甲苯等)、焦炉气(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等)精氨水等。

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染料、农药和炭素等行业。

有些甚至是石油化学工业无法替代的,如吡啶喹啉类化合物和许多稠环化合物等。

2.煤气化煤在高温条件下借助气化剂的化学作用将固体碳转化为可燃气体(气体混合物) 的热化过程。

用空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作为气化剂。

它们与煤中的碳发生非均相反应。

此外,煤热分解出的气态产物如CO2、H2O及烃类等也能与赤热的碳发生均相反应。

依气化法、气化条件及煤的性质不同,气化气的组成也不同。

根据煤气发生炉内所进行的气体过程特点,可以将煤层自上而下地分为干燥带、干馏带、还原带、氢化带和灰层,在干燥带和干馏带中,煤受到高温炉气的加热而放出水分并挥发。

剩下的焦炭在还原带和氧化带中进行氧化反应。

煤经过气化后得到的是粗煤气,再经过净化和加工后,可以得到各种化学品。

常用于煤气化的方式有:固定床常压气化气,鲁奇加压气化气、考伯斯一托茨气流床气化气(K- T)、德士古流床气化气(Texaco)、改良型温克勒流化床气化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化工发展现状课程名称:煤化工工艺学姓名:李刚学号:11L*******学院:理工学院班级:L112指导教师:李军章、崔永梅2015年11 月16日我国煤化工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李刚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河北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L112班摘要:我国是一个相对“富煤少油”的国家,适当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产品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开发和建设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和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品、技术和装备,并且初具规模,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煤发展分析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现状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居世界前列,作为三大化石燃料之一,煤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在石油资源的紧缺和全球能源危机进一步深化的今天,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煤化工行业的发展管理,再一次成为能源界的热点话题。

目前,我国化石类能源已探明可采储量中, 煤炭占92.7 %、石油占5.9 %、天然气占1.4 % , 即“富煤少油缺气”。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 煤炭占73.4 % , 水电占22.2 % , [1]石油和天然气共占4.4 %。

无论是从储量还是消费量来看, 我国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理应重视煤化工行业的发展。

2、我国煤化工发展简介我国煤化工的发展始于20 世纪40 年代,起初是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氮、化肥、焦炭、苯、萘、沥青、炸药等产品。

50 年代由于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煤化工业的产品逐渐演变为合成氨、甲醇、化肥、电石、石灰氮、染料、酒精、合成橡胶等。

建国后的60 年代,伴随着一大批以煤为原料的中型氮肥厂的出现,使得企业在生产化肥的同时还生产其他很多种化工产品,从而为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0年代,在石油化工产业异军突起的背景下,煤化工曾一度遭到冷落。

石油对于工业发展作用不容估计,但是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对于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作用显现,所以到了20世纪80 年代以后,我国又开始在上海、山西、陕西建设部分大型的煤化工基地。

3、煤炭利用途径的简述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

它包括煤的焦化、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电石、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合成氨、洁净煤气化技术和多联产系统。

煤炭的利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首先,煤炭是常用的燃料,是工业和民用都不可缺少的能源物质;第二:煤的焦化。

炼焦即煤的高温干馏,其过程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炼焦得到的主要产品有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等。

其中焦炭主要用于冶金行业;第三:煤的气化,即为常说的煤变气,是把煤中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主要是生产工业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的煤气;第四:煤的液化,即为煤变油,是把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在高温高压下是煤和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其产物进一步加工可得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

加氢液化的原料煤以褐煤、长焰煤、气煤为主;最后是煤的低温干馏,低温干馏可制取低温焦油和低温焦炉煤气,低温焦油可用于制取高级液体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2]。

4、煤化工发展现状煤的焦化:炼焦是煤化工应用最早的工艺,并且至今仍然是我国煤化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冶金工业制取焦炭,同时得到焦化副产品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

但是,我国的焦炭行业的集中度很低,虽然在产业数量上占优势,但是核心竞争力较低。

煤的气化:煤的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方法是在缺氧条件下,对煤进行不完全的燃烧,从而生产一氧化碳、氢气等多种气体化工原料,煤气化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对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有巨大意义。

在我国,煤气化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合成氨产业、甲醚、甲醇、醋酸、甲醛等的制备上,并且它们的发展潜力相差很大。

煤的液化:煤的液化就是以煤为主要原料,在极其复杂的条件下,经过反应制备液体燃料的技术。

按照其技术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煤的直接液化技术和煤的间接液化技术。

煤直接液化,即通过溶剂抽提或在高温高压有催化剂的作用下,给煤浆加氢使煤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改变煤中的碳氢原子比,使煤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从而可以生产人造石油和化学产品。

在石油资源短缺时,煤的液化产品将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但是煤直接液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仍不成熟,需要国家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同时积极吸纳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的成熟经验,以求最终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是先将煤炭加氧和水蒸气进行气化,制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合成气定向催化合成为液体燃料。

[3]自20 世纪50 年代建厂以来,南非的萨索尔公司逐步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间接液化企业,实现了煤合成液体燃料的大型工业化生产。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我国的研究源于20 世纪50 年代,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至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我国在建或已经建成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有内蒙古伊泰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山西潞安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神华鄂尔多斯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等,在短时间内,这些项目可能将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们将对我国的煤间接液化的发展积累宝贵经验,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1.装置规模呈大型化趋势发展随着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以及我国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我国现代煤化工产品逐步向装置大型化方向发展。

2008年我国甲醇产能增加约400万吨/年,其中产能在40万吨/年以上的占新增产能的54%,20万~40万吨/年规模的占新增产能34%,10万吨/年以下的仅占12%。

2009~2010年,我国在建及拟建的甲醇项目总产能约1200万吨/年,其中60万吨/年及以上拟建项目共有13家,40万~50万吨/年规模的拟建项目有7家,20万~40万吨/年规模的拟建项目约17家,从这此项目来看,我国甲醇生产装置正逐步向大型化方向过渡。

2.技术不断进步和装备国产化趋势明显煤化工领域的煤气化、煤焦化、甲醇合成、大型空分等技术的国产本地化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

煤气化方面,我国已经成功应用了国产水煤浆气化(多喷嘴水煤浆、多元料浆)、干粉煤气化技术(两段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灰熔聚气化技术、恩德粉煤气化技术)等。

国产大型甲醇合成技术已取得较大进展,单套能力20万吨/年的装置已投产多套;目前国产空分技术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煤化工的要求,单套能力达到制氧60000标方/小时。

此外,现代煤化工自有技术的开发也在进一步加快,如国产煤制烯烃技术、国产煤制油技术、国产煤制乙二醇技术等。

尽管如此,国产技术在单套规模处理量、关键设备寿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仍是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几年,我国现代煤化工的技术开发和工业示范取得了较大成绩。

2008年底,神华集团108万吨/年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完成开车试运行;2009年3月,内蒙伊泰集团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完成开车试运行。

近几年,陆续建设的现代煤化工项目还有山西省潞安集团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气示范装置、神华集团18万吨/年煤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包头MTO 项目、神华宁煤MTP项目、金煤煤制乙二醇项目以及正在建设的几套大型煤制甲烷气项目。

预计未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烷气和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工业化应用将进一步推进。

3.产业布局更趋合理趋势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高速发展,尤其是甲醇、二甲醚等项目,存在遍地开花的迹象,凡是有煤炭资源的地方,均有类似项目落地或即将规划建设,一些地方已经呈现出由于煤化工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

从国家能源发展的角度,大型现代煤化工在一定范围内快速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合理的产业布局势在必行,将成为未来国家审批核准项目的重要依据。

4.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是行业发展方向现代煤化工生产过程中,将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未来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煤化工发展应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坚持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应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和推进清洁生产,降低废弃物产出率,加强“三废”治理和循环利用,实现“三废”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排放。

[4]煤化工发展应进一步实现与热电、建材、石油天然气开采、煤层气开采、化工、农业、食品等行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及能源的梯级利用。

5.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现代煤化工是技术密集型和投资密集型产业,应采取最有利于资源利用、降低污染、保护生态、提高效益的建设和运行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

为此,要坚持矿化一体化、基地化、园区化、大型化、现代化,实施集约经营。

现代煤化工的发展难度大,必须依托素质好、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6.“横向联合”是现代煤化工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能源形势催生出现代煤化工产业,这是发展的必然。

发展煤基化工来提供原来依赖石油的化工原料,让有限的石油资源更大限度地生产市场紧缺的燃料油品,无疑是减缓原油资源紧缺、大量依靠进口压力的有效途径。

但是,现代煤化工是资金和技术高度集中的产业,且受煤炭资源、水资源、环保法规等诸多因素制约。

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扩大规模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全球低碳经济潮流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从现实和长远看,现代煤化工发展走跨行业联产之路,是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必然要求。

单独发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烃,即使在2020年能替代生产5000万吨油品,需消耗煤炭2亿吨,这也仅为届时石油需求量的1/10,而且投资额巨大。

而如果煤化工通过跨行业实现与石油化工广义上的联产,就可以做到资源利用最优化、能量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

因而,从现在起现代煤化工的发展要突出多方合作,打破行业界线,加快发展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多联产)。

三、结语现代煤化工产业在人类发展商发挥过重要作用,虽然当代煤化工产业出现了一些无序发展,盲目发展现象,但是只要国家有相关政策的指导下,能够统一认识,稳妥推进,有序发展,科学发展。

并且随着石油巅峰的到来,煤化工产业在我国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参考文献[1]谭可荣.煤炭转化[J].2001,24:36~38.[2]焦炉煤气发电[J].电信息.2003,5,22~23.[3]张玉卓.神华集团的煤炭洁净转化战略[J].中国煤炭.2004,30:5~7.[4]张楚森.面向新世纪的我国煤化工行业[J].中国化工信息.2000,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