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汽车座椅的布置与设计

汽车座椅的布置与设计

汽车座椅的布置与设计:打造舒适与美观并存的驾乘空间一、座椅布局合理性1. 空间最大化利用在汽车座椅布置与设计中,要考虑的是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对座椅的合理布局,确保每位乘客都能享有充裕的腿部和头部空间,提升乘坐舒适度。

2. 功能区划分明确座椅布局应与车内功能区域划分相协调,如驾驶区、乘客区、储物区等,确保各区域功能明确,互不干扰。

二、座椅材质选择1. 舒适性材质座椅材质直接影响乘坐体验。

应选用透气性好、柔软度适中的材料,如高级皮质或透气织物,为乘客提供舒适的触感和支撑。

2. 耐用性与易清洁三、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1. 符合人体曲线2. 调节功能座椅应具备多种调节功能,包括前后移动、座椅角度调整、头枕高度调节等,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乘客需求。

四、座椅安全性能1. 固定与保护座椅设计需确保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可靠的座椅固定系统和碰撞时对乘客的有效保护。

2. 安全配置配备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安全配置,提高座椅的安全性。

安全配置的设计应与座椅布局相协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五、座椅美观性1. 设计风格统一座椅设计风格应与车内整体设计风格保持一致,通过色彩、纹理、线条的搭配,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内饰氛围。

2. 细节装饰在座椅的边缘、缝线等细节处加入装饰元素,如对比色缝线、品牌标识等,提升座椅的整体美观性和品牌识别度。

六、座椅智能化集成1. 智能化调节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座椅可以集成更多智能化调节系统。

通过传感器和记忆功能,座椅能够自动调整到驾驶员或乘客的偏好位置,提供个性化体验。

2. 温度控制智能座椅配备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需求和外界环境自动调节座椅温度,保持乘坐时的舒适度,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这一功能尤为重要。

七、座椅健康考量1. 腰部支撑与保健考虑到长时间驾驶可能对腰部造成的压力,座椅设计应包括可调节的腰部支撑,以减轻腰部负担,预防腰肌劳损等健康问题。

2. 透气性与散热八、座椅环保理念1. 可持续材料在座椅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

汽车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

汽车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

汽车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汽车座椅是一项重要的人体工学设计,它直接关系到驾乘者的舒适感和健康状况。

合理和科学的人体工学设计可以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并降低长时间驾驶对身体的损伤。

本文将探讨汽车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原则和相关技术。

1. 形状与结构设计汽车座椅的形状和结构设计是人体工学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驾乘者的坐姿和腰背部的支撑。

一个好的座椅设计应该符合人体脊柱的自然曲线,并提供足够的支撑,以减轻背部的压力。

座椅的背部和坐垫应该是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曲线设计,以提供最佳的支撑和舒适感。

2. 材料选择与舒适性座椅的材料选择对于舒适性和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一般汽车座椅所采用的材料包括皮革、织物和合成材料等。

合适的材料应该具有透气性、耐磨性和易清洁等特点。

此外,座椅的填充物也应该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既要保证稳定和支撑性,又要有足够的柔软度,以提供舒适的坐感。

3. 调整功能与人性化设计为了适应不同身材和偏好的驾乘者,现代汽车座椅普遍配备了多种调整功能和人性化设计。

例如,座椅的高度、角度和靠背的倾斜度可以进行调整,以满足个人的需求和习惯。

一些高端汽车座椅还配备了按摩功能和加热功能等,提供更高级的舒适性。

4. 安全性设计除了舒适性外,汽车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还要考虑到安全性因素。

座椅应该具备良好的支撑性和稳定性,以确保乘坐者在碰撞或急刹车等紧急情况下不易受伤。

此外,座椅的头枕和安全带的设计也是保障乘坐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5. 前沿技术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始关注于电动调节、记忆功能和智能座椅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以进一步提升座椅的舒适性和驾乘体验。

同时,人体工学专家也在不断研究座椅背部的压力分布和乘坐者的生物反馈等信息,以优化座椅设计和改善驾驶员的体验。

总结:汽车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是为了提供最佳的舒适性和保护乘坐者的健康。

合理的形状与结构设计、舒适的材料选择、多功能的调整与人性化设计、安全的设计要求以及前沿技术和创新的引入,都是实现汽车座椅人体工学设计的关键要素。

汽囊减震座椅原理

汽囊减震座椅原理

汽囊减震座椅原理
汽囊减震座椅是一种新型的座椅设计,它利用空气压力和弹性原理来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汽囊减震座椅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汽囊结构:汽囊减震座椅内部有多个充气的气囊,这些气囊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分散乘坐过程中的冲击力。

2. 空气压力调控:气囊内有一个调节系统,可以调整气囊内的空气压力,从而实现座椅的软硬程度调节。

当乘坐者坐在座椅上时,系统会感应到体重的变化,并相应地调整气囊内的空气压力来提供最佳的支撑和减震效果。

3. 冲击力缓冲:当座椅受到外部冲击力时,气囊会膨胀或收缩来吸收部分冲击力,从而减轻对乘坐者的影响。

这种冲击力缓冲作用类似于弹簧的作用原理,使乘坐者感受到更加平滑和舒适的乘坐体验。

4. 稳定性提升:汽囊减震座椅还可以通过调节气囊的充气程度来提升座椅的稳定性。

当座椅受到侧向力或转向力时,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气囊内的空气压力来提供额外的支撑,从而使乘坐者更加稳定和舒适。

总的来说,汽囊减震座椅通过利用空气压力和弹性原理来减轻座椅受到的冲击力,提供舒适、稳定的乘坐体验。

这种座椅设计不仅可以应用于汽车座椅上,还可以用于其他交通工具座椅以及办公家具等领域。

座椅结构PPT课件

座椅结构PPT课件
7
二、座椅的设计标准
1.总成涉及标准
➢ GB11550-2009 汽车座椅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5083-2006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GB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SJ-NW-51-2012 长安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害物质技术限值规范(VOC)
3
➢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1834-1900),德国 工程师和发明家,现代汽车工 业的先驱者之一。
➢1883年,他与好友——著名 的发明家威尔赫姆·迈巴赫合作, 成功研制出使用汽油的发动机, 并于1885年将此发动机安装于 木制双轮车上,从而发明了摩 托车。
➢1886年,戴姆勒把这种发动 机安装在他为妻子43岁生日而 购买的马车上,创造了第一辆 戴姆勒汽车。
➢SJ-NW-37-2008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测试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
➢SJ-NW-81-2010 长安汽车内饰零部件材料气味特性评价规范
2.零件所涉及标准
➢GB/T 250-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6343-2009 泡沫塑料及橡胶 表现密度的测定 ➢GB/T 6344-2008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 6669-2008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 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GB/T 6670-2008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 落球法回弹性能的测定 ➢GB/T 10807-2006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硬度的测定(压陷法) ➢GB/T 10808-2006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 撕裂强度的测定 ➢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QC/T 728-2005 汽车整车大气暴露试验方法 ➢QC/T 740-2005 乘用车座椅总成 ➢SAE J826-2002 H点测量仪和设计模型步骤和规范 ➢SAE J2412-2004 使用发光氙弧可控设备的汽车内饰件加速曝露试验 ➢SJ-NW-111-2011汽车用纺织、地毯、无纺面料性能规范

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研究

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研究

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研究汽车座椅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人们长时间坐在车内的主要支撑,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对乘客的舒适性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研究和应用。

1. 背部支撑汽车座椅的背部支撑是保证乘客舒适性和健康的核心。

合理的背部支撑可以维持乘客脊柱的正常弯曲,并减少背部疲劳和不适。

现代汽车座椅设计通常采用腰椎支撑和背部曲线调节功能,使乘客能够根据个人需求来调整座椅的背部支撑。

2. 座垫设计除了背部支撑外,座垫的设计也是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考量的重要部分。

合理的座垫设计可以支撑乘客的臀部和大腿,减轻长时间坐车造成的压力和不适感。

座垫通常采用合适的填充物和弹簧系统,以提供舒适性和支撑性,并减少乘客对震动和颠簸的感知。

3. 身体姿势在设计汽车座椅时,考虑乘客的身体姿势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身体姿势可以减少颈椎、腰椎和骨盆的压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因此,汽车座椅的设计应尽量使乘客保持自然和舒适的姿势。

4. 材料选择座椅的材料选择也是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

座椅的材料应具有适当的柔软度和透气性,以提供舒适性和降低患病的风险。

同时,材料应考虑耐用性和易清洁性,以确保座椅的长期使用效果。

5. 安全性除了舒适性和健康性,汽车座椅的设计还必须考虑乘客的安全。

座椅的固定系统和安全带扣具等关键部分需要经过仔细设计和测试,以确保在紧急制动或碰撞时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

综上所述,汽车座椅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是保证乘客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背部支撑、座垫设计、身体姿势、材料选择和安全性考量,可以提高汽车座椅的使用体验,减少乘客的不适感和患病风险。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理解将进一步提升,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座椅体验。

汽车安全座椅中的结构与材料优化设计研究

汽车安全座椅中的结构与材料优化设计研究

汽车安全座椅中的结构与材料优化设计研究随着汽车文明的发展,汽车安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汽车作为靠近人类生活的交通工具,在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增加安全性、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汽车安全座椅作为汽车中最重要也是最受关注的部件之一,材料和结构的优化设计成为汽车安全座椅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对汽车安全座椅中的结构与材料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结构方面汽车座椅的结构主要分为了头枕、背部、座垫、侧面和安装五部分。

对每一个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很有必要。

(1)头枕头枕是防止碰撞时头部和颈部的重要支撑部分。

通常为椭圆形的弧形。

为了提高头枕的支撑度和稳定性,可以使用一些动态支撑方法,如可控制的板簧式支撑系统。

(2)背部、座垫汽车座椅背部和座垫对乘客的背部和臀部支撑很重要。

为了有效的减少震动和振动等对于人脊椎的危害,座椅的背部和座垫需要有足够的软性,同时,为了提高支撑度,也需要有一定的硬度。

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可以在座椅中加入一些专业的汽车座椅材料,如发泡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3)侧面侧面是汽车座椅的重要部分之一,主要负责乘客在发生侧向碰撞时的保护。

侧面的优化设计涉及到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设计。

一般来说,使用更加柔软的材料可以减少侧面碰撞对人的伤害。

同时,将座椅侧面设计为弯曲形状,可以更好的隔绝碰撞的冲击力量,从而更好的保护乘客的安全。

(4)安装座椅的安装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来说,汽车座椅都需要固定,以确保在碰撞时座椅不会移动,保证人的安全。

安装的方式通常分为直接安装和钩子安装。

钩子安装可以为汽车座椅的固定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材料方面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座椅的安全性,所以优化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优质钢材座椅骨架是汽车座椅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一般使用优质钢材生产,在发生事故时能够保证乘客的安全。

同时,钢材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可以为座椅的使用寿命提供保障。

小型客车座椅结构设计

小型客车座椅结构设计

小型客车座椅结构设计小型客车座椅结构设计是汽车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好的座椅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座椅的功能性、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乘坐的舒适性。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小型客车座椅的结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座椅的功能性是指座椅能够满足乘坐者的基本需求。

这包括座椅的调节功能、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功能,以及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的功能。

座椅的调节功能主要包括座位高度和角度的调节,以便乘坐者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舒适姿势。

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功能主要包括座椅固定装置的设计,使得座椅能够牢固地安装在座舱上,避免乘坐过程中的晃动和滑动。

另外,座椅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乘坐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防止乘坐者在事故发生时受伤的设计。

其次,座椅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也至关重要。

座椅在乘坐过程中要承受来自乘坐者和车辆行驶的各种力,因此座椅的结构必须足够强大和稳定。

座椅的骨架设计和支撑结构需要经过合理的计算和模拟,以确保在各种力的作用下都能保持稳定。

此外,材料的选用和加工工艺也会对座椅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选择高强度材料,并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座椅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座位的舒适性也是座椅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乘坐舒适性包括座椅的柔软度、支撑性和通风性等方面。

座椅的柔软度通常通过填充材料的选择和厚度来调节,以提供足够的软硬度和弹性。

支撑性是指座椅能够支撑乘坐者的身体,保持乘坐者的坐姿稳定。

通风性是指座椅能够保持通风,防止乘坐者在长时间坐着时感到闷热不适。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孔和通风系统,可以改善乘坐舒适性。

以上就是对小型客车座椅结构设计的详细阐述,包括座椅的功能性、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乘坐的舒适性。

一个好的座椅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结构设计来实现。

座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乘客的乘坐体验和乘坐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座椅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和优化。

《汽车座椅设计》课件

《汽车座椅设计》课件

汽车座椅设计的原则
汽车座椅设计应遵循人体工学原则,考虑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度和健康。关 注座椅形状、支撑、调节性和通风性等方面,以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
汽车座椅的人体工学考虑
身体姿势
座椅设计应促进正确的身体姿 势,减少颈椎、腰椎和膝盖支撑,使乘 客在长途旅行时能够保持舒适 的姿势,减少身体疲劳。
座椅形状应与人体曲线相匹配,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舒适度。
汽车座椅设计的创新和趋势
1
智能座椅
结合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个性化的座椅调节和按摩功能。
2
环保座椅
采用可持续发展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多功能座椅
设计具备多种功能的座椅,如折叠、旋转和储物等,提升驾乘者的便利性和舒适 性。
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调节性
座椅应提供多种调节功能,以 满足不同驾驶员和乘客的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舒适度。
材料选择与舒适度
1 材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座椅材料可以提高舒适度,如使用透气性好的材料、防滑材料和易清洁的材 料。
2 人体工程学填充物
采用符合人体工学要求的填充物,如减震材料、记忆棉和弹性海绵,以提供最佳舒适度。
3 座椅形状设计
《汽车座椅设计》PPT课 件
本课件深入探讨了汽车座椅的设计原则、人体工学考虑、材料选择、创新趋 势、安全性和耐久性,致力于展示汽车座椅的重要性及其舒适性。
汽车座椅的重要性
汽车座椅是汽车内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具有功能性又能提升驾 乘者的舒适感。本节将介绍汽车座椅在驾驶安全、乘坐舒适和美观设计方面 的重要性。
碰撞安全性
设计座椅以提供最佳的碰撞保护,包括头部和颈部的支撑和保护装置。
耐久性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座椅结构设计————————————————————————————————作者: ————————————————————————————————日期:0 引言汽车座椅属于汽车的基本装置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

在汽车中它将人体和车身联系在一起直接关系到乘员的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百多年来,随着汽车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座椅已不再是单纯满足乘坐和美观需要的车身部件而是关系到汽车的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集人机工程学、机械振动、控制工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产品。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作为影响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内饰部件——汽车座椅的设计、研发已越来越引起汽车业界的重视。

本毕业设计分析了人与座椅的人机关系,并且结合我国国民对汽车座椅的使用要求,以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以国家和国际标准为准则,对驾驶座椅进行了设计。

,从人的安全、健康的角度,现代人越来越多地的时间在汽车中度过,座椅的安全与舒适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尤其是对人们脊椎的伤害。

从社会的角度,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汽车的情感也有所转变,从以前的遥远、到现在的占有,将来必将转变为挑剔。

因此汽车座椅的发展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本设计进行汽车八方向座椅结构设计。

1轿车电动座椅的介绍轿车的座椅是衡量轿车档次的重要依据,因此轿车设计师十分重视电动座椅的设计,从材料到形状,尽量做得完美无缺。

在造型方面,充分考虑人体尺寸、人体重量、乘坐姿势和体压分布等因素,应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制造出乘坐舒适、久坐不乏的座椅。

1.1桥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的相关介绍目前国内汽车座椅基本上是一种固定的姿势,人长时间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坐姿很容易疲劳,从提高驾乘人员舒适度的角度,给出一种新型电动座椅的设计思路。

对于可以调节的汽车电动座椅的研究,国内发现尚少。

尤其在目前,国内市场上所见电动座椅大多出现在进口汽车上,汽车电动座椅有两向移动、四向移动、六向移动等多种类型。

两向电动座椅只能作前后水平移动:四向电动座椅除前后水平移动外,还可以升降:六向电动座椅除了够控制上述移动外,座椅的座位前部和靠背还可以分别升降。

大多数电动座椅使用永磁型电动机,通过装在左座侧板上或左门扶手上的肘节式控制开关控制电流路线和方向。

可使某一电动机按不同方向转动。

大多数永磁型电动机内装有断路器,以防电动机过载。

许多福特汽车电动座椅的电动机在磁铁外壳内装有3个独立的电枢。

有的电动座椅使用串激电动机(如通用公司生产的某些汽车),用2个磁场线圈使电动机能作双向转动。

这种电动机一般使用继电器以控制电流方向,因此当开关换向时,可以听到继电器吸合的咔嗒声。

电动座椅使用的电动机的数量多的可达8个。

本方案是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学、人体工程学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八个方向(座椅水平平行前后移动、座椅前端上下升降、座椅后端上下升降、座椅靠背的角度旋转)调节。

汽车电动座椅一般由双向电动机、传动装置和座椅调节器等组威。

传动装置包括变速器、联轴装置和电磁阀。

座椅调节器的主要部件是螺旋千斤顶和齿轮传动机构。

传动装置和座椅调节器之间用软轴连接。

通过座椅调节器实现对座椅的调节。

方案的思路就是电动座椅是利用电动机的动力来调整座椅位置、靠背的倾斜度等,自动适应不同体型的驾驶员与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要求。

现代轿车的驾驶者座椅和前部成员座椅多是电动可调的,又称电动座椅。

座椅是与人接触最密切的部件,人们对轿车平顺性的评价多是通过座椅的感受作出的。

因此电动座椅是直接影响轿车质量的关键部件之一。

轿车电动座椅以驾驶者的座椅为主。

从服务对象出发,电动座椅必须要满足便利性和舒适性两大要求。

也就是说驾驶者通过键钮操纵,既可以将座椅调整到最佳位置上,使驾驶者获得最好的视野,得到易于操纵方向盘、踏板、变速杆等操纵件的便利,还可以获得最舒适和最习惯的乘坐角度。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的有关厂家都竞相采用机械和电子技术手段,制造出可调整的电动座椅。

现代轿车的电动座椅是由坐垫、靠背、靠枕、骨架、悬挂和调节机构等组成,其中调节机构由控制器、可逆性直流电动机和传动部件组成,是电动座椅中最复杂和最关键的部分,可逆性直流电动机必须体积小,负荷能力要大;而机械传动部件运行时要求要有十分良好的稳定性,噪音要低。

控制器的控制键钮设置在驾驶者操纵方便的地方;一般在门内侧的扶手上面。

有些轿车的控制器还设有微电脑,有记忆能力,只要按下某一记忆按钮,即可自动将电动座椅调整到存储的位置上。

可逆性直流电动机一般有三个以上,他们受控制其控制并分别驱动某个调整方向的传动部件。

传动部件有蜗杆轴、蜗轮、心轴和齿条等。

调整时,主动轴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带动从动轴转动,从而将心轴旋入或旋出,即座椅下降或上升。

如果蜗轮又与齿条啮合,蜗轮转动将齿条移动,即令座椅前移或后移。

目前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座椅的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靠背的角度移动和靠枕的高度移动,即所谓“六向可调式”。

现在先进的技术还可调节座椅底座的前后、座椅底座前方的上下、座椅底座后方的上下及座椅靠背的前后摆动,此即“八向可调式”,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将座椅调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过去的轿车以交通为唯一目的,今天的轿车设计思想则倡导人与车的融合,座椅就是这个设计思想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现代轿车座椅涉及到电子学、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学等方面的领域,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轿车座椅已从一个简单的部件发展到一个比较复杂和精度程度要求比较高的部件。

现代轿车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运载工具,他已经是“人、汽车与环境”的组合体。

座椅作为汽车使用者的直接支撑装置,在车厢部件中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性。

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是为驾驭者提供便于操纵、舒适、安全个不易疲劳的驾驶座位。

座椅设计适应同时满足以下五点基本要求(1)座椅的合理布置;(2)座椅外形要符合人体生理功能;(3)座椅应具有调节机构;(4)座椅有良好的振动特性;(5)座椅必须十分安全可靠。

1.2本次课程设计的提出及相关问题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汽车作为一种更为广泛的交通工具被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齐全,不断地向智能化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便利性、舒适度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

过去的轿车以交通为唯一目的,现在的轿车设计思想则倡导人与车的融合,座椅就是这个设计思想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现在的轿车的驾驶者座椅和前部成员座椅是电动可调的,又称电动座椅,座椅是与人接触的最为密切的部件,人们对桥车平顺性的评价多是通过座椅的感受作出的。

因此,电动座椅是直接影响轿车质量的关键部件之一,现代轿车座椅涉及到电子学、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学等方面的领域,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轿车座椅巳从一个简单的部件发展到一个比较复杂和精确程度要求比较高的部件。

所以我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基于蜗轮蜗杆传动的八向可调式轿车电动座椅设计,本次设计是在轿车普通座椅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蜗轮蜗杆传动的座椅前后可调、座椅前部高低可调,座椅后部高低可调,靠背部角度可调的八向可调经济型轿车座椅,要求操纵方便,运动平稳,安全可靠,低噪音。

在经过认真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后,我认为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解决以下主要问题: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动座椅的发展的动态。

由于座椅是衡量轿车档次的重要依据,因此电动座椅在具体设计时应该需要引起重视,在工艺结构造型方面,则需要移动,即令座椅前移或后移。

充分考虑人体尺寸、人体重量、乘坐姿势和体压分布等因素。

方案的关键是基于蜗轮蜗杆传动的结构设计,实现要求的八向位传动。

并能合理的安排电动机、各机构在座椅上的布局。

座椅是支撑和保护人体的构件,必须十分安全可靠,所以要进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刚度计算。

大多数电动座椅采用永磁式电动机,查阅相关资料,合理选用电动机,还要考虑其在座椅中的相对位置。

1.3轿车座椅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及尺寸参数1.3.1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坐姿是人体较自然的姿势,也是进行各种操作经常采用的姿势。

座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工作、学习、出门旅行、在家休息都离不开座椅。

人的坐姿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虽然座椅伴随人类的生活己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关于座椅的设计问题至今仍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生物学中,当坐立时,人的身体由脊椎、胯骨、腿和脚支撑。

主要用来支撑人体重量的关节为胯骨和腰椎,腰椎的第三、第四腰椎为整个脊椎骨中受力最大的部位。

所以腰椎也就比上方的椎骨大而且硬得多。

坐姿时,尾椎将受到压力而往前弯,有缓冲震荡的作用。

坐骨构成了胯骨最下方的部位,其后下方的坐骨结节为L字母形状,当人们坐着的时候,此处往下顶住来支撑身体的重量。

长期的姿势不良、受伤或者疾病,伤害就会发生在脊椎弯曲的地方,如胸弯过分弯曲就会造成圆肩或驼背;腰部脊椎过分弯曲,会造成脊椎的侧弯或是脊椎的前凸症、后凸症。

当人们在椅子上时,若坐姿不良,骨盆很容易下陷,仔细摸骨盆两侧,发现整个骨盆往后倾,整个人会感到胸廓与腰杆交界处造成腰酸背疼、驼背。

长期使用电脑的上班族而言,坐姿不良通常是造成腰酸背疼得最主要的凶手。

人们的脊椎在坐姿情况下就像是一根杠杆,如果头部向前倾,为了支撑前倾的头部,骨头的韧带就会产生一个拉力,当力量超过韧带所能负荷的范围,这个力量就会转移到背后的肌肉上,于是肌肉便持续暴露在张力之下。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颈部、背部、腰部肌肉酸痛的症状。

坐姿状态下,支撑身体的是脊柱、骨盆、腿和脚。

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由24节椎骨以及5块骸骨(已连成一体)和4块尾骨(己连成一体)连结组成,如图1.1所示,其中椎骨自上而下又分为颈椎(共7节)、胸椎(共12节)、腰椎(共5节)三部分,每两节椎骨之间由软骨组织和韧带相联系,使人体得以进行屈伸、侧曲和扭转动作等有限度的活动。

颈椎支撑头部,肋椎与肋骨构成胸腔,腰椎、骸骨和椎间盘承担人体坐姿的主要负荷。

图1.1人体脊椎构造图图1.2人体在不同状态下腰椎弯曲形状由于腰椎几乎承受着人的上体的全部重量,并且要实现弯腰、侧曲、扭转等人体运动,所以最容易损伤或腰曲变形。

从侧面观察脊柱,可看到脊柱呈现颈、胸、腰、骸四个弯曲部位,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骸曲凸向后。

脊柱的自然弯曲弧形应如图1.1所示,椎骨的支承表面相互位置正常,椎间盘没有错位的趋势。

一旦人体改变这种自然弯曲状态,会引起惟间盘压力改变,使腰部疼痛。

图1.2所示为人体在各种不同姿势下的腰椎弯曲形状。

曲线C是最接近人体脊柱自然弯曲状态的坐姿,椎间盘上的压力可较正常分布。

因此,欲使坐姿能形成接近正常的脊柱自然弯曲形态,躯干与大腿之间须有大约135°的夹角,且座椅应使坐者的腰部有适当支撑,以便腰曲弧形自然弯曲,腰背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