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谐音古诗、对联笑话》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一、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3、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水流东坡诗(尸)--佛印4、向阳门第春常在--苏轼,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印5、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6、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7、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8、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二、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寿星打靶--老腔(枪)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麦柴秆吹火--小气(器)弄堂里跑马--题(蹄)旱魅拜夜叉--尽(精)见鬼园外竹笋--外甥(生)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秀才做诗--有两手(首)秃子脱帽子--头名(明)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肚子里撑船--内行(航)龟盖量米--什么声(升)难出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两手捧寿桃--有理(礼)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三、有关汉字谐音特点的对联:1.莲(连)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2.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3.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4.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5.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6.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7.孔子生於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8.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史可法,洪承畴。

一些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一些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龟盖量米--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没下文(蚊)
冻豆腐--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假骂(马)
谐音类对联
谐音类。利用汉字的同音字,借此字之音而达彼字之意。如,一岳丈出联考其未来女婿:
两口子锄地--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2010-12-6各位大侠谁能帮我找到一些好的对对联的基础知识,比如 风对雨,绿对...7
2010-12-2我想学习诗,对联,基础知识该从哪方面学习?
更多关于对联:基础知识的问题>>
回答共15条
2011-10-30 14:25 r紫樱梦蝶r |一级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0
|评论
2011-10-30 14:27热心网友
2009-11-7字谜,体现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笑话 308
更多关于关于凉州的对联.风俗.诗歌的问题>>
对联:基础知识对联:书法作品对联:聊天室对联:广告代码
2010-12-17对联基础知识6
2011-12-29寻 对联诗词基础知识书籍
2006-4-2谁能帮我找到《【DOC】六年级(下)语文文学对联基础知识学能测评》的...9

《谐音古诗、对联笑话》

《谐音古诗、对联笑话》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3、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水流东坡诗(尸)--佛印4、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5、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6、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7、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8、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杨柳枝温庭筠9、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竹枝刘禹锡谐音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

“管”谐“馆”,“罢”谐“吧”二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

“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三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

“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四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祝允明对某友。

“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五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解缙对某友。

“舟”谐“周”,“霍光”谐“火光”六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暑”谐“鼠”,“风”谐“蜂”七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

“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八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赵九龄对张焘。

“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八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

谐音搞笑古诗

谐音搞笑古诗

谐音搞笑古诗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之一,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而谐音搞笑古诗则以其幽默风趣、妙趣横生的特点,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消遣方式。

本文将围绕谐音搞笑古诗展开讨论,介绍一些经典的谐音古诗,并分析其形式和意义。

古代的谐音搞笑古诗,在语音上存在谐音的巧妙变换,通过音相近的字词来获得笑料。

一则经典的谐音古诗为:“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爱子乐。

”这首古诗将“带女萝”读音与“袋鼠”谐音,营造出既含睇又宜笑的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谐音搞笑古诗的特点之一是巧妙的语言运用。

古代诗人通过变换词语的读音,创造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效果。

比如,古诗中说到“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在“九鼎”中将“鼎”字的“鸣”与“命”谐音,将“响董”发音与“响动”谐音,形成了一场语言的盛宴,引人捧腹。

谐音搞笑古诗的另一个特点是意味深长。

在幽默的背后,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和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例如,“脸如同莓颜色鲜”一句,将“莓颜”读音与“没言”谐音,映射出人们做了错事却不愿意承认的场景,寓意着让人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勇于面对。

谐音搞笑古诗在当代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人们将这种古代文学形式与现代语境相结合,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比如,“百年婚礼喜,洋妆亮七彩。

幸福似哈密,花椒说梁苑。

”这首谐音搞笑古诗利用了“哈密”与“幸福”谐音,“花椒”与“话救”谐音等音相近的字词来创造欢乐的效果,并让人联想到幸福与美好的婚姻。

总之,谐音搞笑古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作品,以其幽默诙谐的风格,为人们带来了欢笑和愉悦。

通过巧妙运用语言和音韵,谐音搞笑古诗不仅给人带来欢乐,同时也让人深思。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谐音搞笑古诗将继续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大家带来更多乐趣和感悟。

体现汉字谐音古诗笑话歇后语

体现汉字谐音古诗笑话歇后语
体现汉字谐音的 古诗、对联、笑话、歇后语 例 举
鸡鸣小学 Peace jin
一、体现汉字谐音的古诗
竹 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 (晴-情)
杨柳枝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烛-嘱,围棋-违期)
二、体现汉字谐音的对联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2.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3.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三、体现汉字谐音的笑话
见鸡而作
笑一笑: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 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 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 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 租,并佃第二年的田。 去时, 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 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 的事, 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 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 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 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 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 却予谁?” 张三说:“你的话 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 “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 谈’,此刻这句话是‘见 机 (鸡)而作’。”

听萧亚轩的《爱的主打歌》,以为是 《爱的猪大哥》,里面唱“我在唱什么, 什么都觉得,原来原来你是我的猪大哥”, 特别是还有“整个城市都是爱的猪大哥”, 特别的郁闷 。
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 师爷说:“你给我 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 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 急急地跑 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 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 心里该有数 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 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 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 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 耳朵当然 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 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 禀道:“回禀太 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 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 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 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1]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1]

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1]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笑话对联歇后语一、古诗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3、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水流东坡诗(尸)--佛印4、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5、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6、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7、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8、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杨柳枝温庭筠9、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三、对联1.、莲(连)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2.、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3.、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4.、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5.、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6.、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

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出一上联请女婿对:因荷而得藕。

女婿手指席上果品,答:有杏不须梅。

这里因用了谐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而妙言他意,客人们顿时而悟,连连称妙。

7.、孔子生於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8.、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 (史可法,洪承畴。

)9、泥肥禾尚瘦(尼肥和尚瘦)晷「音鬼」短夜差长(鬼短夜叉长)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

下联的意思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后发生的自然现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

10、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幼儿摘柚儿,柚儿完,幼儿玩。

11、眼珠子,鼻孔子,珠(朱)子还居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四、歇后语妈妈的众姐姐-- 多疑(姨)戏台上的垛口-- 不成(布城)戏台上的鞭子-- 加码(假马)观音堂里着火-- 妙哉(庙灾)孙猴子坐金銮殿-- 不象仁(人)君寿星打靶-- 老腔(枪)寿星弹琵琶-- 老生常谈(弹)麦柴秆吹火-- 小气(器)弄堂里跑马-- 题(蹄)旱魅拜夜叉-- 尽(精)见鬼园外竹笋-- 外甥(生)男人不打老婆-- 好福气(夫妻)秀才做诗-- 有两手(首)秃子脱帽子-- 头名(明)何家姑娘给郑家-- 正合适(郑何氏)肚子里撑船-- 内行(航)龟盖量米-- 什么声(升)难出扯胡子过河-- 谦虚(牵须)过度(渡)扯铃扯到半空中-- 空想(响)抓蜂吃蜜-- 恬(甜)不知耻(刺)两百钱的花生-- 有得驳(剥)两手捧寿桃-- 有理(礼)护国寺买骆驼-- 没那个事(市)花椒掉进大米里-- 麻烦(饭)了。

古诗谐音笑话

古诗谐音笑话

古诗谐音笑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笑话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娱乐方式。

而古诗谐音笑话则是一种独特的笑话形式,通过利用古诗中的谐音效果,给人带来莞尔一笑。

本文将为您呈现一系列古诗谐音笑话,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乐趣和轻松的时刻。

笑话一:有一天,李白看到一把古剑,欣喜之下,忍不住唱了起来:“剑起长河飞虹,刀毙亿万寇!”突然旁边传来一声大喊:“李白,你乱唱什么呢,我都没找到花儿呢!”原来是杜甫在找花,被李白的歌声吓了一跳。

笑话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有一天,杜甫在黄河岸边感叹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听后反驳道:“不对不对,是黄河水天山上来,奔流到海就回。

”两人因为这个小小的谐音问题争论了好一会儿。

笑话三: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孙悟空躺在床上,看到窗外的明月,突然感叹道:“床前明月光,你是谁家的狼?”刚好听到的猪八戒怒气冲冲地回答道:“你才是狼,床前明月光,想抓我的羊!”两个伙伴因为这个谐音引发的误会,争吵了起来。

笑话四:李白来到了大理寺门口,看到门上高悬的横幅上写着:“绝顶风凉处”。

他顺口念了一句诗:“苏轼住的地方。

”一旁的人听到后大笑不止,原来横幅上的横批是“碧海青天”。

笑话五:有一天,杜甫在夜晚散步时看到了一只小白兔,十分开心。

他一边追赶,一边念叨着古诗:“白兔捣药,青蛇吐信。

”突然,小白兔停下来,对杜甫说:“你再念,我就咬你!”原来小白兔被杜甫的念诗声吓到了。

笑话六:李白对杜甫说:“我写了首诗,快听快听!”然后念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杜甫听后非常赞叹:“你真有才啊!你那首诗想表达什么?”李白得意地回答:“我就是想摘颗星星给你当耳环而已。

”两人哈哈大笑。

笑话七:杜甫和李白一起去打鱼,杜甫忍不住念了一句古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李白听后说道:“兄弟啊,现在是夏天,哪里来的春天和红豆?”杜甫羞愧地说:“那……那是我想吃红豆糖水了。

”笑话八:杜甫和李白一起去采摘水果,杜甫兴奋地念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李白笑了笑说:“你这个科学家,还能折出美人来?”杜甫尴尬地笑笑:“是我表达错了,我是想说草木有本心,希望美人能帮我们摘果子。

有趣的汉字(谐音歇后语、字谜、古诗、对联、笑话)(2)

有趣的汉字(谐音歇后语、字谜、古诗、对联、笑话)(2)

谐音的歇后‎语音类孔夫子搬家‎——尽输(书)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小苏他爹——老输(苏)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梁山泊军师‎——无(吴)用一二三五六‎--没事(四)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网上的“终身寡妇”都有些谁?)二十五两--半疯(封)二三四五--缺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二姑娘梳头‎--不必(蓖)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十五的月光‎--大量(亮)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刀子切元宵‎--不愿(圆)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杨柳枝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二猿落入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对句)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出蹄)两舟并济,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荻青)怎比萧和(萧何)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姜唯)实难旅步(吕布)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无情)却有晴(有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2、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3、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水流东坡诗(尸)--佛印4、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5、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6、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7、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8、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杨柳枝温庭筠9、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竹枝刘禹锡谐音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

“管”谐“馆”,“罢”谐“吧”二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

“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三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

“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四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祝允明对某友。

“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五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解缙对某友。

“舟”谐“周”,“霍光”谐“火光”六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暑”谐“鼠”,“风”谐“蜂”七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

“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八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赵九龄对张焘。

“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八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

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

“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忠”九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

文征明对徐祯卿。

“假岛”谐“贾岛”,“斑彪”谐“班彪”十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雪飘僧顶,犹如舂粉擂槌。

尤秀才对雷和尚。

“油”谐“尤”,“擂”谐“雷”十一叶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结果;刀砍斧劈,是总督也要拔根。

光棍对知县。

“督”谐“蔸”十二莲败荷残,落叶归根成老媪;谷成禾熟,吹糠去壳做新娘。

方言。

“老媪”谐“老藕”,“新娘”谐“新粮”十三史笔流芳,虽无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说明未史可法与洪承畴,何苦加注)“成仇”谐“承畴”,讽洪承畴十四风坠雀巢,二三子连窠及地;月穿鸡屋,四五声金膀啼鸣。

明年富对塾师。

“连窠及地”谐“连科及第”,“金膀啼鸣”谐“金榜题名”十五风落鹊巢,二三子连窠及地;雨淋猿穴,众诸侯戴漏朝天。

此联传为明徐阶应试时对宗师。

“连窠及地”谐“连科及第”,“诸侯”谐“诸猴”十六风坠鹊巢,二三子连柯及地;雨打猿穴,众诸猴戴露朝天。

此为上联的又一面目,惟以“诸猴”谐“诸侯”与上联反十七赭山湾上浪高低,橹班橹速;白塔洋前风缓急,帆快帆迟。

“橹班、橹速、帆快、帆迟”谐“鲁班、鲁肃、樊哙、樊迟”十八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

“红门”谐“黉门”,“大仁”谐“大人”十九先生知其几乎,何为又入职方也;太史非附热者,奈何只管翰林耶。

职方陈式斋戏对太史李西涯。

“几”谐“[织]机”,“职方”谐“织坊”,“太史”谐“太湿”,“翰林”谐“汗淋”二十弄子弄狮,一副假头皮,难充真兽;画工画猴,这等无心腹,枉作生猿。

新娘戏对生员。

“猿”谐“员”二十一鸡卵与鸭卵同窠,鸡卵先生、鸭卵先生;马儿偕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

学官对提举。

“蹄举”谐“提举”二十二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内江三元塔楹联。

“江围”谐“姜维”;“旅步”谐“吕布”;“槽巢”谐“曹操”二十三宝塔七八层,中容大鹤;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罗万藻对知府。

“中容大鹤”谐“《中庸》、《大学》”;“里记春秋”谐“《礼记》、《春秋》”二十四筵上枇杷,本是无声之乐:草间蚱蜢,还同不系之舟。

“枇杷”谐“琵琶”;“蚱蜢”谐“舴艋”二十五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传为秦观、苏小妹洞房对句。

“不雨”谐“不语”,“成霜”谐“成双”二十六闷拔红炉,尽是长叹短叹;愁拈素帕,提起千思万思。

陶振对杨性。

“叹”谐“炭”,“思”谐“丝”二十七脚穿芒鞋迎宾,足下无履;手执椰瓢劝酒,目前不钟。

明梁国公对铁冠道人张景华戏对。

“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盅”二十八永夜无聊,同向西窗剪蜡;良宵独坐,好从东阁燃藜。

嘲瘌痢头联。

“蜡”谐“瘌”,“藜”谐“痢”二十九坐破寒砧,从此渐入佳境;磨穿铁砚,而今才得出头。

某生员被罚荷枷示众,作此联自嘲。

“佳境”谐“枷颈”三十市肆屠沽,大畜挂,小畜挂;街坊博弈,前汉输,后汉输。

明杨基、徐贲市景即对。

“挂”谐“卦”,“汉输”谐“汉书”三十一三天不吃饭,胸中无点屎;六月穿棉袄,胯下有汗淋。

刘宁对周济。

“点屎”谐“典史”;“汗淋”谐“翰林”三十二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

陈道复对唐寅。

“罐煮”谐“观主”;“私沽”谐“师姑”三十三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

药名巧对。

“纸”谐“枳”;“下”谐“夏”三十四打铁锤鸣,红火焰中三尺雪;弹棉弓响,白云堆里一声雷。

明代一考官想除一考生之名,出上联试之,考生应以下联,功名得留。

“打铁锤鸣”谐“打叠除名”,“弹棉弓响”谐“但愿公想”,即从国家社稷出发三十五乞丐分符,教化大行于郡邑;优伶秉铎,弦歌遍沐于胶庠。

清松陵有富人生性鄙吝,以叫化得名,康熙年间援例加纳为县令,同时有某人以善歌而得选某省教职,乃有是联。

“教化”谐“叫化”三十六伏羲抖乱神农草,伯夷叔齐;钟离失却吕公绦,寒山拾得。

刘珏。

“叔齐”谐“束齐”三十七陈教授数茎头发,无髻可施;陆大参一道髭髯,何鬚如此。

陈震对陆容。

“髻”谐“计”,“鬚”谐“须”三十八蜘蛛结网转运丝,来往巡檐;鹁蛤带铃左右翼,纵横出哨。

于谦对某翰林。

“转运丝”谐“转运司”,“巡檐”谐“巡盐”,皆官名三十九播谷禽鸣,催起农夫忙播谷;提壶鸟语,唤醒酒客出提壶。

前一“播谷”谐“布谷”,“提壶”谐“鹈鹕”,皆鸟名四十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牲怎得出蹄。

陈启东戏对陆文量。

“锯”谐“句”,“蹄”谐“题”四十一和尚上楼,楼高梯短,何上,何上;尼姑沽酒,酒美价廉,宜沽,宜沽。

和尚、尼姑戏对。

“何上”谐“和尚”,“宜沽”谐“尼姑”四十二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一说陆容、陈震互对,一说解缙、李调元互嘲。

“锯、题”谐“句、题”四十三两舟竞渡[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百管争鸣[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陈洽父子巧对。

“橹速、帆快、笛清、箫和”分别谐“鲁肃、樊哙、狄青、萧何”四十四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榜眼探花,有些惶恐;内阁翻成妓馆,乌归王巴篾片,总是遭瘟。

明温体仁为乌程籍归安人,王应熊为巴县人,广有恶行,吴宗逵秉二人意旨为恶,时人视为“篾片”。

适逢礼部堂官黄士俊、孔贞运、陈子壮为三鼎甲,有人乃题上联。

“惶”谐“黄”,指黄士俊;“恐”谐“孔”,指孔贞运;“乌归”乃“乌程归安”之省,谐“乌龟”,指温体仁;“王巴”谐“王八”,指王应熊为巴县人;“瘟”谐“温”,亦指温体仁。

对联格式作者: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

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

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

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下面分别介绍对联的四大特点:(一)形式对称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

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

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

“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

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

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

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

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

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

”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

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

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

《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

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

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

分类如下:实字:花、草、林、山、天、地……半实:力、雄、文、武、光、雷……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半虚:上、下、中、内、外。

里……助字:之、也、然、哉、焉、何……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