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麻疹疫情概述
中国麻疹防控历史回顾

中国麻疹防控历史回顾目录一、概述 (2)二、麻疹的危害与防控重要性 (2)三、中国麻疹防控历史沿革 (3)1. 早期防控阶段 (4)2. 麻疹疫苗接种推广阶段 (5)3. 现代化防控体系建设阶段 (6)四、重要事件与里程碑 (7)1. 麻疹疫苗的研发与应用 (9)2. 全国麻疹监测网络的建立 (10)3. 麻疹防控策略的调整与优化 (11)五、防控成效与评价 (12)1. 麻疹发病率与死亡率下降情况 (13)2. 防控措施的效果评估 (14)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5)六、未来展望与建议 (16)1. 加强麻疹防控体系建设 (17)2. 提高疫苗接种率与接种质量 (18)3. 加强监测与预警,做好应急处置 (19)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度 (20)七、结论 (21)一、概述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历史上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防控历史。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消除麻疹,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麻疹病例从上世纪60年代的峰值降至目前的较低水平。
这一成果得益于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以及公共卫生工作的不断加强。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麻疹防控工作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巩固麻疹防控成果,需要继续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免疫接种率,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和流动人口中。
加强麻疹监测和病原学检测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置疫情,防止麻疹疫情的扩散。
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麻疹防控知识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麻疹的危害与防控重要性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对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特别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麻疹在欧洲和美国等地造成了大规模的流行,导致大量儿童死亡和残疾。
麻疹的死亡率极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加强监测、强化疫情调查与处置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随着消除麻疹工作的推进,在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基础上,科学、规范做好每一起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尤显重要。
为提高各级卫生部门调查处置麻疹疫情能力,规范应对措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为各级卫生部门在消除麻疹阶段对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一、相关定义(一)麻疹疑似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麻疹病例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统称为麻疹病例。
(三)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出疹当日为第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
2、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3、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5/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
二、疫情的发现与报告(一)麻疹疑似病例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采取最快方式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
(二)麻疹暴发疫情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周对辖区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的麻疹暴发疫情。
在对麻疹疑似病例调查过程中,应根据病例及其接触者的追踪情况,判断是否构成疑似麻疹暴发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麻疹暴发疫情后,应立即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将同属一起暴发疫情的2页病例赋予相同的“暴发编码”进行病例关联,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加强监测、强化疫情调查与处置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随着消除麻疹工作的推进,在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基础上,科学、规范做好每一起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尤显重要。
为提高各级卫生部门调查处置麻疹疫情能力,规范应对措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为各级卫生部门在消除麻疹阶段对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一、相关定义(一)麻疹疑似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麻疹病例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统称为麻疹病例。
(三)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出疹当日为第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
(四)麻疹暴发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
现阶段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应视为麻疹暴发。
1、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2、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3、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5/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
二、疫情的发现与报告(一)麻疹疑似病例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采取最快方式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
(二)麻疹暴发疫情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周对辖区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的麻疹暴发疫情。
30例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d e , W d l a ls I M n io y w r p st e r n 1 a a u t me e g a t d e e o i v .Mo bl y o a l s i r r c o li .4 .mo b l y o a ls i s ,5 s b i r i t fme s n p ma y s h o s 79 % i e i r i t fme se n i k n e g r n i . 7 .; s a c eae o b a k i i d r a t S7 8 % e r e r h r lt s t l n mmu i t n a d mob l y i dc t .rma y v c i ai n b a k i e n z i n r i t n ia ep ao i i r a cn t l n mmu iai n 0R= o nz t o 7 2, 6 8 ,s c n a cn t n b a k i . X : .4 e o d v c i ai ln mmu ia in OR:1 , X2= .8 e e r h o o i lf co fb a k i o nzt o 0, 1 94 ;r s a c f s c a a t r o l n mmu i t n i d c t . n z i n iae a o
2013年1-9月份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2013年1-9月份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一、传染病发病情况2013年1-9月,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甲乙丙类)病例797例,有1例死亡病例(狂犬病),发病率296.97/10万。
较去年同期上升28.83%。
其中,无甲类传染病发病;乙类传染病(26种)报告病种数为8种,病例总数为526例,有1例死亡病例(狂犬病),发病率196.00/10万,较去年同期上升15.91%。
丙类传染病(11种)报告病种数为5种,病例总数为27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100.98/10万,较去年同期上升63.40%。
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具体见下表:表一: 2013年1-9月份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按发病日期)类型发病死亡病死率(%)位次病种发病数病种死亡数病种病死率1 肺结核319 狂犬病 1 狂犬病1002 流行性腮腺炎145 丙肝- 丙肝-3 乙肝103 戊肝- 戊肝-4 手足口病97 麻风病- 乙脑-5 梅毒38 乙脑- 梅毒-6 痢疾30 梅毒- 伤寒+副伤寒-7 丙肝21 伤寒+副伤寒-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8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8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乙肝-9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7 乙肝- 流行性感冒-10 流行性感冒 4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11 甲肝 4 流行性腮腺炎- 肝炎(未分型)-12 肝炎(未分型) 3 肝炎(未分型)- 肺结核-13 艾滋病 3 新生儿破伤风- 手足口病-14 乙脑 2 肺结核- 甲肝-15 戊肝 1 手足口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6 伤寒+副伤寒 1 甲肝- 艾滋病-17 狂犬病 1 麻疹- 痢疾-- 合计797 合计 1 合计-发病排前五位:肺结核(319例)、流行性腮腺炎(149例)、乙肝(103例)、手足口病(97例)、梅毒(38例)。
图一: 2013年1-9月份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月控制)趋势图由图一可知:2013年1-9月份,我县乙丙类传染病累计发病率均在月控制线之上。
【免费下载】麻疹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实验室诊断病例(含流行病学联 系病例)
0 剂 1 剂 ≥2 次 次 剂次
不详
Hale Waihona Puke 小 计临床诊断病例
0 剂 次
1剂 次
例表 ____地××时间不同人群麻疹病例(实验室+临床诊断)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情况 (举例)
0 剂 1 剂 ≥2 次 次 剂次
本地人口
不详
小 计
0 剂 次
1剂 次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0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中3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疑似麻疹病例肖靖瑶的调查处置报告(修改版)

关于疑似麻疹病例肖靖瑶的调查处置报告2012年7月9日上午8点,我中心接到武冈市人民医院的报告,该院于7月7日收治了一例疑似麻疹病例,根据每例麻疹病例都要按麻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置的要求,我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处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本疫情发生于武冈市法相岩街道办事处玉龙社区,该社区处在城区地段,共有居民万余人,院落集中,居民居住密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混杂。
目前,本疫情无继发病例发生。
患儿:肖靖瑶,女,2011年6月13日生,现住武冈市法相岩街道办事处玉龙路114号,2012年7月7日,因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及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等症状,就诊于武冈市人民医院,以手足口病收治住院,7月8日,全身又出现红色斑丘疹,于是又被诊断为疑似麻疹。
患儿居所宽敞明亮,光照充足,通风较好,但所住院落卫生条件较差,家中有一5岁的哥哥(患有癫痫病,未曾接种麻疹疫苗)于2012年6月24日发病, 29日以疑似麻疹住院隔离治疗,7月6日被邵阳市疾控中心确诊为实验室诊断病例,7月7日病愈出院。
患儿与其哥哥接触密切,有流行病学的联系,查预防接种证,患儿无麻疹类疫苗接种史。
2012年7月9日我中心采集了患儿的血清及咽拭子标本。
根据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以及病例临床症状等情况,经综合考虑,本次疫情难以排除麻疹。
导致此次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家长防病意识不强,卫生条件及卫生习惯差,患儿未能按时完成麻疹疫苗的接种而且又与实验室诊断的麻疹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等。
为迅速控制疫情,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我中心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控制传染源。
目前患儿肖靖瑶正在武冈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但因床位紧张,患儿仅办理了住院手续,每天完成治疗后,又返回家中,并未真正落实隔离措施。
对此,我们按照《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要求,已建议武冈市人民医院要做好以下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患儿单独安排病房,落实隔离治疗措施,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如并发肺炎延长隔离至出疹后10天。
麻疹疫情:美洲、欧洲和非洲区域

窍: 听过的会忘记 ; 说过的会记得 ; 做过的才能真正
掌握 ; 做过并且记录 了的才能积累 、 总结 、 创新。但
是兽药经销商大多靠感觉做市场 , 在财与物的管理
上更是一本糊涂账。如果他们能坚持做记录, 那么 就可以依据 自己手中的数据准确分析市场的变化 、 客户的动向 、 自身的优劣势 , 从而“ 知己知彼 , 百战
部 分省 份 把 验 收 工作 的组 织 放 到 市 县 一 级 ,兽 药
条款订清楚 , 能做什么 , 以及不能做什 么, 也就是给
GP S 认证工作 的严肃性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需 要引起行业的高度关注。
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空间 ; 这个过程就是“ 先小 人” 。只有“ 小人” 做到家 , 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 才
不殆 ” 。
※ 疫 情 动 态
麻疹疫情: 美洲、 欧洲和非洲 区域
21年 1 01 O月 7日 ~2 1 年 , 0 1 欧洲 和非 洲 区域
其次 , 兽药 G P注重契约条款。 S 在兽药 G P S 认
的会员 国报告发生了几起大型麻疹疫情 , 美洲报告 出现的几起疫情与欧洲或者非洲具有关联。
现象 , 甚至有大经销商因管理不善而倒 闭。 所以, 谁
先做好 内部的管理 , 那么他就必然具有了更坚强的
市场竞争力 。作为兽药经销 商 , 药 G P是不 得 兽 S 不过 的 , 么与其应 付 , 那 不如应用 。 兽药经销商如
果能很好地应用兽药 G P 必将大大提高其 内部管 S,
理能 力 。
商业合作从来讲的都是利益 , 而且都只讲个人 利益。 以成功的商人一般都是“ 所 先小人 , 后君子” 。 在商言商 , 锱铢必较 , 每个经销商都有义务把契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及时接种疫苗和医院感染是可疑危险因素
•2009-2013年,麻疹病 例发病前7-21天有医院 暴露史的比例呈持续上 升态势 •2012-2013年,麻疹流 行强度升高,高发人群 诊疗行为发生改变,提 示医院感染是导致麻疹 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2-2013年医务人员 感染麻疹的数量和比例 较既往3年上升 •对照组为麻疹排除病 例,因此医院感染的风 险有可能被低估 •未及时接种疫苗者在 高流行期更容易被感染
1000
1986: 8m & 7y
1998: 8m & 4y
2005: 8m & 18m
600000 500000
1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
1
100000 0 1951 1953 1955 1957 1959 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年份
各地市8月龄-14岁麻疹病例比例
8m-14Y麻疹病例比例 圆圈大小代表发病率
居民人均GDP(千元)
•根据2013年1-6月监测数据统计 •居民人均GDP数据源自广东省统计年鉴 •珠三角地区8月龄-14岁麻疹病例比例均在50%以下
麻疹的传播与人群易感者数量、密度(接触情况)
感染者
免疫保护
易感者
高人口密度,易感者增多,有利于疾病传播
麻疹R0=15 ,R<1 P>0.93
麻疹传染性强,达到消除目标需要更高的人群保护率
脊灰, R0=6, P=83%
百日咳, R0=9, P=89%
麻疹, R0=15, P=93%
人群免疫水平≥93%才能阻断麻疹传播
有效保护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有效传播指数(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 R)
2013年广东省麻疹疫情概述 与防控工作建议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所 2014年1月10日 广州 三寓宾馆
主要内容
2013年广东省麻疹疫情概况 麻疹监测数据分析 几点思考 工作建议
2013年广东省麻疹疫情概况
麻疹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但2012-2013年疫情出现反弹
发病率 (/100 000) 10000 病例数 700000
不同保护水平下麻疹病毒每代感染人数
R<1,表示每代次感染不足1人,传播被阻断
<2岁人群免疫屏障不牢固,强调提高接种率和及时率
有效传播指数 (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s , R) R<1时,可阻断疾病在人群中流行传播
年龄组 (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3年 麻疹病例数 3340 739 350 250 155 113 67 69 63 41 14 14 9 9 3 麻疹抗体 阳性率,P(%) 64 87 98 98 95 95 100 100 100 100 94 94 94 94 94 有效传播 指数,R 5.4 2.0 0.2 0.2 0.8 0.8 0.0 0.0 0.0 0.0 0.9 0.9 0.9 0.9 0.9
广东省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对照组为麻疹排除病例) <18月龄 8-17月龄 麻疹发病率 年份 发病前医院暴露 未接种疫苗 /10万 OR 下限 上限 OR 下限 上限 2009 2.2 0.7 0.4 1.3 2.4 1.1 5.2 0.6 2.1 1.0 0.5 1.9 2010 0.7 1.1 0.9 3.6 3.1 1.5 6.2 2011 0.3 1.8 1.2 2.1 5.7 4.0 8.0 2012 1.8 1.6 1.6 2.2 5.8 4.6 7.3 2013* 6.6 1.9 2013年数据截至11月30日
53例麻疹住院病例并发症一览
并发症 肺炎 心肌损害 支气管炎 肠炎 念珠菌感染 热性惊厥 贫血 N 28 21 17 8 7 2 2 % 52.83 39.62 32.08 15.09 13.21 3.77 3.77
小年龄人群的放大效应,免疫屏障作用被稀释
2008-2013年广东省<10岁人群麻疹报告发病率(/10万) 年龄组 01234567892008年 431.0 114.0 120.8 84.7 91.6 60.4 49.4 44.3 33.0 12.9 2009年 56.3 11.6 14.9 9.2 6.2 8.3 5.2 4.7 3.1 1.6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17.1 8.9 2.8 1.3 0.7 0.3 0.3 0.7 0.5 0.4 5.4 4.2 2.1 0.8 0.8 0.9 1.0 0.6 0.1 62.4 21.1 10.5 7.8 7.0 .1 3.2 2.8 1.9 0.9 2013年 268.3 59.4 28.3 21.3 15.5 12.9 7.4 7.8 5.2 3.4
报告病例数
病例月龄中位数
月龄中位数 100 80 60 40 20 0
2013年全省麻疹疫情小结
98%报告病例为散发,无死亡病例 高发季节仍是传统的4~8月 波及范围较2012年更广
94%的县区有病例报告
病例聚集性更明显
54%病例在前10%的县区,83%的病例在前30%的县区
基于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省级平台的接种率评估 <18月龄累计接种率80.2%,珠三角7市87.6%,非珠三角75.6%
美国19-35月龄儿童MMR接种率约90%
摘自: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3, 62(36): 733.
接种率90%可以维持消除麻疹状态? •流行强度本底值低(美洲区已于2000年消除麻疹) •没有其他引起疾病流行传播的高危因素
0.1
1967: 液体疫苗 突击接种
1978: 1986: 麻苗纳入 冻干疫苗 免疫规划 全程冷链
1998: 2007: 加速 提出 控制麻疹 消除麻疹
发病率(/10万) 2011年:0.32 2012年:1.83 2013年:6.67
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区和往年相近
2012年
2013年
2013年 •94%县区有病例报告 •83%病例集中在前 30%县区
常住人口为主,无免疫史的散居儿童高发 低龄化趋势明显
2005~2008年病例中位数为3~4岁 2013年病例中位数为12月龄
麻疹监测数据分析
发病率低的多数地区麻疹监测系统不敏感
珠三角 麻疹发病率 /10万 粤北 粤西 粤东
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 (年标准化)
•2013年1-6月统计 •珠三角地区监测系统敏感性基本达标 •发病水平低的非珠三角地区监测系统不敏感
R=R0*(1-P), R0=15
麻疹疫苗累计接种率% 8月龄 9月龄 10月龄 11月龄 12月龄 13月龄 14月龄 15月龄 16月龄 17月龄 珠海 228 63.2 84.2 92.5 93.9 94.3 94.7 96.5 96.9 96.9 97.4 深圳 782 66.9 82.9 89.9 92.3 93.4 94.0 94.1 94.4 94.4 94.4 广州 785 63.8 79.1 86.1 87.0 88.4 88.9 89.2 89.6 89.6 89.6 佛山 421 64.8 81.0 84.3 86.0 86.2 87.4 87.4 87.9 87.9 87.9 梅州 387 43.4 69.0 79.1 82.9 86.0 86.3 87.1 87.6 87.9 87.9 江门 356 40.7 64.9 75.3 80.1 83.1 84.6 86.2 86.5 86.8 86.8 中山 230 52.6 69.6 77.0 79.1 81.7 83.0 84.3 85.7 86.1 86.1 云浮 323 44.3 67.2 78.3 80.2 82.7 84.2 84.5 84.8 85.4 85.4 阳江 324 40.4 62.0 71.9 78.1 81.8 83.3 84.6 84.6 84.9 85.2 肇庆 342 43.3 65.2 74.0 81.0 83.0 84.8 85.1 85.1 85.1 85.1 韶关 429 46.9 66.2 75.5 78.3 80.0 80.7 81.6 82.3 82.5 82.5 惠州 327 40.1 60.9 71.3 74.9 78.9 81.3 81.3 81.3 81.3 81.3 潮州 284 29.6 48.6 60.9 69.0 72.5 75.0 76.8 78.5 78.9 78.9 清远 381 41.2 60.9 69.6 73.2 76.4 77.4 78.2 78.7 78.7 78.7 东莞 545 44.0 62.2 68.3 70.6 73.0 73.8 74.5 74.9 75.2 75.2 湛江 345 48.7 63.2 67.0 70.7 73.0 73.9 73.9 73.9 75.1 75.1 河源 342 33.9 52.3 62.3 65.5 68.7 70.8 71.6 72.2 73.1 73.7 汕头 590 45.3 59.2 63.9 66.3 67.1 67.8 68.3 68.8 69.0 69.2 茂名 343 44.3 57.1 62.1 64.1 65.0 65.6 65.6 66.5 66.5 66.8 揭阳 583 26.6 40.5 47.5 52.0 54.5 55.9 57.6 58.0 58.3 58.7 汕尾 288 28.1 38.2 45.5 48.3 52.1 54.2 54.9 55.6 55.6 55.6 全省 8635 46.9 64.6 72.3 75.5 77.6 78.8 79.4 79.9 80.1 80.2 2013年12月26日统计,覆盖21地市所有接种门诊,对象为2012年7月1-3日出生的在册儿童 地市 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