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麻疹疫情每周速报(第22周)

合集下载

曲靖市2013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曲靖市2013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曲靖市2013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对曲靖市2013年麻疹病例监测情况调查分析,掌握麻疹病例流行特点,研究控制方法。

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3年曲靖市报告的疑似麻疹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曲靖市2013年全市共报告发热出疹性病例984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326例,报告发病率5.11/10万。

结论曲靖市2013年麻疹控制工作态势严峻,免疫空白人群仍然是发病的主体人群,应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包括初免、复种工作,重点放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消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应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医源性感染的控制工作,有效减少该人群发病;326例确诊病例中,同一所医院报告183例,占发病数的56.13%,应加强对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关键词】麻疹;监测;分析曲靖市自1970年使用麻疹疫苗后,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随着疫苗使用量的增加,以及计划免疫的深入开展和冷链设备的逐步完善,疫苗质量得到了保证,免疫效果得以进一步提高,近6年来麻疹发病率均控制在5/10万以下,而2013年发病率呈现一个快速上升的趋势,发病率为5.11/10万,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制定麻疹控制措施,现对2013年曲靖市的麻疹病例情况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疑似麻疹病例进行分析,人口资料来自曲靖市统计局。

1.2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2 结果2.1 发病概况: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收到麻疹疑似病例984例,其中确诊病例326例,均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报告发病率5.11/10万,排除病例数658例,排除率为10.32/10万,确诊的 326例病例中按发病率由高到低病例分布为麒麟区102例、发病率14.30/10万,富源县61例、发病率7.68/10万,陆良县48例、发病率7.14/10万,罗平县44例、发病率7.2/10万,沾益县22例、发病率5.14/10万,师宗县12例、发病率2.85/10万,马龙县4例、发病率1.94/10万,宣威市26例、发病率1.72 /10万,会泽县7例、发病率0.69/10万。

2006年1月1日~3月20日全国麻疹疫情分析

2006年1月1日~3月20日全国麻疹疫情分析

年1月1日~3月20日全国麻疹疫情分析一、疫情分析1. 报告基本情况截至2006年3月20日,全国共报告麻疹病例19637例(其中疑似病例2585例),死亡6例,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27478例下降了28.54%。

其中12447例(63.39%)发生在报告县的本地,5112例(26.03%)发生在报告县所在地区的其他县,1126例(5.73%)发生在本省的其他地区,944例(4.81%)为省际流动人口病例,8例(0.05%)为外籍或港澳台病例。

疑似病例2585例(13.16%),临床诊断病例14009例(71.34%),实验室诊断病例3040例(15.48%)。

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151:100(男性病例11816例、女性病例7821例)。

从出现临床症状至得出最终诊断的平均时间为5.1天。

所有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病例报告,病例分布在346个地区,1775个县。

吉林、黑龙江、海南、辽宁、山东病例数较去年同期增加幅度超过100%;福建、河北、湖南、广东、北京、四川病例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幅度小于100%;其他省麻疹发病数较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发病数居前5位的省份为:吉林(1871例)、广东(1856例)、辽宁(1638例)、河南(1574例)、山东(1525例)。

图1. 2006年1月1日~3月20日麻疹分省发病数与2005年同期比较目前有14个省麻疹发病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发病率居前5位的省分别为吉林、北京、西藏、海南、辽宁。

图2. 2006年1月1日~3月20日麻疹分省发病率与2005年同期比较2. 时间分布自2006年1月1日,全国平均每周报告1500例左右麻疹病例,由于病例从出现临床症状至得出最终诊断的平均需要5.1天,近几天的病例尚没有完全包括在监测系统当中,所以近期报告麻疹病例减少,并不能反映疾病的实际发生情况。

近期吉林、黑龙江、海南、辽宁、山东,共计5个省麻疹发病数超过2005年同期水平1倍以上。

2013年广东省麻疹疫情概述

2013年广东省麻疹疫情概述

不及时接种疫苗和医院感染是可疑危险因素
•2009-2013年,麻疹病 例发病前7-21天有医院 暴露史的比例呈持续上 升态势 •2012-2013年,麻疹流 行强度升高,高发人群 诊疗行为发生改变,提 示医院感染是导致麻疹 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2-2013年医务人员 感染麻疹的数量和比例 较既往3年上升 •对照组为麻疹排除病 例,因此医院感染的风 险有可能被低估 •未及时接种疫苗者在 高流行期更容易被感染
1000
1986: 8m & 7y
1998: 8m & 4y
2005: 8m & 18m
600000 500000
1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
1
100000 0 1951 1953 1955 1957 1959 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年份
各地市8月龄-14岁麻疹病例比例
8m-14Y麻疹病例比例 圆圈大小代表发病率
居民人均GDP(千元)
•根据2013年1-6月监测数据统计 •居民人均GDP数据源自广东省统计年鉴 •珠三角地区8月龄-14岁麻疹病例比例均在50%以下
麻疹的传播与人群易感者数量、密度(接触情况)
感染者
免疫保护
易感者
高人口密度,易感者增多,有利于疾病传播
麻疹R0=15 ,R<1 P>0.93
麻疹传染性强,达到消除目标需要更高的人群保护率
脊灰, R0=6, P=83%

麻疹日

麻疹日

麻疹实况报道第286号2013年1月重要事实∙尽管已有安全的和具成本效益的麻疹疫苗,但麻疹仍是造成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1年,全球有15.8万人死于麻疹,相当于每天约430人死亡或每小时18人死亡。

∙95%以上的麻疹死亡病例发生在卫生设施薄弱的低收入国家。

∙2000年至2011年期间,麻疹疫苗接种工作致使全球麻疹死亡率下降了71%。

∙在2011年,全世界约有84%的儿童在1周岁前通过常规卫生服务获得一剂麻疹疫苗,比2000年时的72%有所上升。

麻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严重疾病。

1980年,在广泛开展疫苗接种之前,估计麻疹每年造成260万人死亡。

尽管已具备安全有效的疫苗,但麻疹仍是造成全球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1年估计约有15.8万人死于麻疹,其中多数是5岁以下儿童。

麻疹由副粘病毒科的一种病毒引起。

麻疹病毒通常生长在咽喉后部和肺部细胞内。

麻疹仅发生在人类身上,尚未见动物患麻疹。

免疫加速活动对于减少麻疹死亡具有重要影响。

2000年以来,在高危险国家有10亿名以上的儿童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活动获得了免疫,其中2011年约有2.25亿人。

全球麻疹死亡数下降了71%,从2000年的54.2万例降到2011年的15.8万例。

体征与症状麻疹的第一体征通常为高烧,一般始于接触病毒后大约10到12天,高烧可持续4到7天。

发病早期症状为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颊粘膜上出现小白斑。

数天后,通常病人的面部和上颈部出现皮疹,皮疹在大约3天内扩散,可至手脚部位。

皮疹持续5到6天后开始消退。

皮疹平均在与病毒接触后的14天出现(范围为7至18天)。

麻疹重症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尤其是维生素A缺乏、或因艾滋病毒/艾滋病或其它疾病而导致的免疫系统功能减退的儿童。

大多数与麻疹相关的死亡由麻疹并发症所致。

并发症常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和20岁以上成人中间。

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失明、脑炎(导致脑肿胀的感染)、严重腹泻及其导致的脱水现象、耳部感染和严重呼吸道感染(如肺炎)。

锦州市2010—2013年麻疹疫情分析

锦州市2010—2013年麻疹疫情分析

作者: 佐月
作者机构: 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锦州121001
出版物刊名: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页码: 382-38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麻疹 疫情 分析
摘要:目的描述、分析2010—2013年锦州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措施,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3年锦州市麻疹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2010—2013年发生麻疹病例132例,总发病率为1.05/10万,无死亡病例。

麻疹发病高峰季节为3—6月;病例在8个县(市、区)均有分布;发病人群中,性别比为1.44:1;1岁以下年龄组病例数最多,为46例,占32.57%;散居儿童病例数最多,为61例,占46.21%。

结论锦州市麻疹疫情在2010年高发,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降
低,2013年出现回升。

在较高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仍应适时进行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

麻疹2013

麻疹2013
multinucleate giant cells with inclusion bodies
Serology
measles-specific IgM IgG rise by 4 fold between acute and convalescent phase
MV antigens virus isolation
红色斑丘疹 疹间皮肤正常
Clinical features
atypical measles
轻型麻疹
多见于有部分免疫力患儿 主要见于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儿
重型麻疹
死亡率高
主要见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过疫苗再
异性麻疹
次感染麻疹野病毒株
LOGO
Complications
pneumonia/ laryngitis/otitis media diarrhea
Measles
Xie m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 Xiangya Hospital
LOGO
Introduction
In the 9th century, the first scientific description by Persian
In 1529, a measles outbreak in Cuba
one serotype only and there are very littl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isolates

Xiangya Hospital
LOGO
Pathogenesis
鼻咽
麻疹病毒
局部上皮细胞 淋巴组织中繁殖
susceptible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加强监测、强化疫情调查与处置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随着消除麻疹工作的推进,在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基础上,科学、规范做好每一起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尤显重要。

为提高各级卫生部门调查处置麻疹疫情能力,规范应对措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为各级卫生部门在消除麻疹阶段对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一、相关定义(一)麻疹疑似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麻疹病例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统称为麻疹病例。

(三)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出疹当日为第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

(四)麻疹暴发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

现阶段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应视为麻疹暴发。

1、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2、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3、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5/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

二、疫情的发现与报告(一)麻疹疑似病例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采取最快方式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

(二)麻疹暴发疫情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周对辖区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的麻疹暴发疫情。

盘锦市2006~2013年麻疹疫情分析

盘锦市2006~2013年麻疹疫情分析

盘锦市2006~2013年麻疹疫情分析目的分析盘锦市2006~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盘锦市麻疹发病及采取的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2006~2013年麻疹病例报告数分别为302例,88例,14例,30例,7例,0例,0例,4例。

2011年、2012年已连续2年无麻疹病例报告,2013年出现反弹,共报告4例病例,麻疹发病率达0.31/10万,超出国家控制指标。

2014年截~2月20日已报告5例。

结论继续加强常规免疫不断提高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做好爆发疫情的预警与控制工作。

标签:麻疹;疫情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传染性强。

消除麻疹已成为WHO各区主要目标之一。

2005年,中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承诺于2012年消除麻疹。

2013年我市报告麻疹病例4例,超出国家控制指标。

为了解盘锦市2006~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消除麻疹进展状况,现将盘锦市2006~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麻疹发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

1.2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有关数据采用Excel2007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2.1 2006~2013年麻疹疫情概况2006~2013年盘锦市共报告麻疹病例445例。

平均发病率为4.2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

2006年出现4起暴发疫情,其中2起在小学,1起在中学,1起为成人,其中1起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1和2012年无麻疹病例报告,2007年开始无麻疹暴发疫情报告。

2006~2013年麻疹病例报告数分别为302例,88例,14例,30例,7例,0例,0例,4例。

2.1.1地区分布两县两区均有病例报告,兴隆台区报告114例,双台子区报告171例,大洼县报告74例,盘山县报告85例,不详区县1例,病例报告数最多的是兴隆台区和双台子区,分别占总报告数的25.6%和38.4%,见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麻疹疫情每周速报
(2013年6月3日按审核日期统计,2013年第22周,2013年5月27日~6月2日)
本周提示:
2013年第22周全国报告麻疹病例1042例(不含外籍和港澳台),较上周(1298例)下降了19.72%,较2012年同期(176例)上升了492.05%。

2013年1~22周,全国共报告麻疹病例17598例,较2012年同期(1948例)上升了803.39%。

本周报告死亡病例1
例(福建省报告),2013年1~22周累计报告死亡病例22例。

新疆、内蒙古近期报告病例较多,本周分别报告66例和65例,广西报告病例数开始下降,本周报告63例。

2013年1~22周,全国31个省份报告麻疹病例数均较去年同期不同程度上升,近期全国麻疹仍处于高发期,湖南、广东、安徽、山东、浙江等省报告病例数目前仍在高位,需继续关注。

本周麻疹报告发病率居全国前5位的县区分别为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8.40/10万)、广西河池市天峨县(6.41/10万)、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经济开发区(4.97/10万)、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4.54/10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4.25/10万)。

本周麻疹报告病例数居全国前5位的县区分别为广东省东莞市东莞本地(19例)、广 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19例)、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17例)、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17例)、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17例)。

本周全国共报告6起麻疹暴发疫情,其中吉林3起,安徽、福建、北京各1起。

对2013年1~22周报告的麻疹个案进行分析,户籍地为本县区的占43.99%(7616例),户籍地相对于现住址为非本县区的占56.01%(9698例),其中本省其它地市占15.10%(2615例),本市其它县区占26.07%(4514例),其他省占14.84%(2569例)。

一、全国疫情概况
(一)麻疹报告病例数周分布
图1 2008~2013年全国周报告麻疹病例数
(二)各省报告病例数
图2 2013年第22周各省报告麻疹病例数 图3 2013年第1~22周各省累计报告麻疹病例数
(三)麻疹病例年龄组分布
第22周报告麻疹病例以0~4岁组最多(654例,占总病例的62.8%),其次为25~29岁组(81例,7.8%),20~24岁组(77 例,7.4%),30~34岁组(63例,6.0%),其余年龄组167例,占16.0%。

1~22周累计报告病例的年龄构成与本周报告病例相似,以0~4岁组最多(12223例,占总病例的69.6%),其次为25~29岁组(1168例,6.7%),20~24岁组(981例,5.6%),30~34岁组(853例,4.9%),其余年龄组 2326,占13.3%。

图4 2013年第22周全国报告麻疹病例年龄组分布(2013年6月2日实时统计,n=1042)
图5 2013年第1~22周全国累计报告麻疹病例年龄组分布(2013年6月2日实时统计,n=17551)
二、重点省疫情动态
表 2013年第22周全国及各省份麻疹报告病例数、发病率(/10万)排序
排序
第22周[1]第1~22周累计
省份 病例数 省份 病例数[1]省份 较上年同期比%[1]省份 发病率[2]
1 广东176湖南3562广西9662.5 青海 6.1777
2 湖南134广东2777湖南7169.4 湖南 5.3975
3 新疆66安徽2307山东6946.7 安徽 3.8623
4 内蒙古65云南1298浙江3846.4 云南 2.7424
5 广西63浙江1105甘肃3500.0 广东 2.6426
6 安徽62山东1057安徽2328.4 西藏 2.4398
7 浙江54广西781宁夏2066.7 新疆 2.4132
8 山东52河南592云南1654.1 浙江 2.0227
9 北京38新疆533福建1500.0 上海 1.8914
10 河北38上海444海南1300.0 北京 1.7438
11 河南38湖北438内蒙古1294.7 广西 1.6814
12 云南35北京352天津1161.5 天津 1.2107
13 山西30青海351黑龙江1100.0 山东 1.0968
14 吉林29内蒙古265河北1050.0 内蒙古 1.0678
15 上海25山西233江西971.4 宁夏 1.0165
16 青海24河北207广东888.3 湖北0.7537
17 甘肃20四川189吉林883.3 甘肃0.702
18 陕西16甘肃180青海680.0 山西0.6484
19 天津14天津164北京665.2 河南0.6306
20 江苏14重庆161贵州611.1 重庆0.5516
21 辽宁12江苏86山西565.7 河北0.2845
22 福建9江西75辽宁542.9 四川0.2261
23 重庆9西藏74河南504.1 吉林0.2146
24 湖北6宁夏65西藏362.5 贵州0.1816
25 江西4福建64重庆292.7 福建0.172
26 四川3贵州64陕西190.9 江西0.1671
27 海南2吉林59江苏145.7 海南0.1596
28 贵州2辽宁45四川90.9 江苏0.1089
29 黑龙江1陕西32湖北75.2 辽宁0.1027
30 宁夏1黑龙江24上海62.0 陕西0.0828
31 西藏0海南14新疆50.6 黑龙江0.0626
全国 1042 全国 17598 全国 803.4 全国 1.3026
注1:根据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疫情汇总分析”报表。

注2:根据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截至昨日24点累计统计”报表。

编 辑:免疫规划中心流行病学一室 2013年6月4日 本期编写:郑翔 核稿:余文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