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心得本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深受启发与教育。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与伟大。

以下是我对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心得体会。

一、基地概况红色教育基地位于中国的革命老区中,在这里,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底蕴。

基地由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博物馆、革命遗址等组成,每个地方都有着浓厚的革命氛围。

二、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是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观纪念馆,我对革命烈士的事迹和牺牲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纪念馆的展馆里,展示了大量革命烈士的照片和文字资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和无私奉献。

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革命烈士的面孔,他们有的英勇就义,有的壮烈牺牲,每一个面孔都让我感到心潮澎湃。

这些革命烈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如此的伟大和可歌可泣。

三、革命博物馆革命博物馆陈列着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很多与革命相关的物品,如旗帜、武器、文宣等。

这些物品见证着当年斗争的场景和人民的斗志,也代表着中国革命的光荣历史。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一些有关革命领袖的展品,如毛泽东、周恩来等。

通过他们的事迹和形象,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他们对于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和影响。

四、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还参观了一些革命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当年革命斗争的激烈和艰苦。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革命事件的现场,如红军长征时期的战斗遗址、革命根据地等。

这些遗址虽然已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雨,但仍然洋溢着浓厚的革命氛围,让人感受到那段岁月的艰辛与伟大。

五、心得感悟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革命的必然胜利,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继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不仅让我了解到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文化,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肩负着兴国强军的历史使命。

红色之旅学习5篇

红色之旅学习5篇

红色之旅学习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色之旅学习5篇,欢迎阅读参考!红色之旅学习心得体会(一)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巍巍的宝塔山、绵绵的延河水,犹如圣景一样印照在我的记忆之中。

每每说起延安,一种崇高的敬意就会油然而生,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院里专门组织的新进干警赴延安参观学习的红色之旅,短短几日,我受益良多,感慨颇深。

到了延安,我不禁有些吃惊,这座印象当中贫困、蔽塞的陕北小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敞笔直,高档酒店、大型商场一应俱全。

我心中不免产生疑问:这块贫瘠的黄土地是如何快速的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的呢?革命圣地延安是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那里留下了超多革命文物和遗址,我们满怀景仰地驻足在杨家岭的窑洞旁、聚集在党的七大会址中、缅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透过一个个红色遗迹的传承,追昔抚今。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看到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简陋的故居我不禁感慨万千,他们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的窑洞里,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一场又一场至关重要的伟大战役,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震惊世人的光荣胜利,就是在这昏暗的油灯下,斑驳的桌椅旁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指引着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光辉著作,看到这些,我对艰苦奋斗的传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党的七大会址,我们认真聆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诞生及深远影响,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枣园遗址,延安干部管理学院的王教授为我们现场讲授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事迹,“人民的骆驼”任弼时的事迹等,从事迹中我深受教育和启迪。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秦始皇陵、乾陵等。

观秦始皇兵马俑,我们的先辈们创造的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看乾陵,面积广阔,气势宏大,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

韶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精选5篇)

韶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精选5篇)

韶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精选5篇)韶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篇1韶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韶山红色之旅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重要性。

在这次旅行中,我参观了韶山革命纪念馆、毛泽东故居等景点,亲眼目睹了许多革命历史文物和照片,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过程。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不易,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韶山革命纪念馆,我见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照片,如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照片、毛主席诗词手稿等等。

这些文物和照片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过程,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毛泽东故居,我参观了毛泽东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伟大领袖的魅力和影响力。

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这次旅行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

总之,韶山红色之旅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这次旅行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

韶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篇2韶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韶山红色之旅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性。

这次旅程是在我参加了一次由当地红色旅游协会组织的韶山红色之旅活动中进行的。

韶山是一个具有深厚革命历史底蕴的地方,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纪念馆等著名景点,深入了解了毛泽东的生平和革命历程。

在这次旅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和伟大。

毛泽东等革命先烈们为了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成功地建立了新中国。

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3篇

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3篇

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3篇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xx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红色景点游览心得体会1篇今年是建党__周年,我们一起参观了几个红色旅游景点,中共一大会址、宋庆龄故居和孙中山故居,对革命前辈们的奋斗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一大会址中,保存了很多当时遗留的杂志和书刊,透过玻璃仔细阅读当时的文字,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冲击,在当时的国内形势下,这些有着共同理想的青年走到了一起,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他们的努力,为美好的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当年一大在这里秘密的召开,而今时间逆转不回当时的场景,但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的场面,因为每个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参加的,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党从无到有,历经艰难曲折无数,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怎不让人骄傲信服!时光不再,英雄虽逝,他们的精神长存,犹如黑夜的明灯盏盏,照亮着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

到徐汇区宋庆龄的故居,很想看看国母宋庆龄的起居环境,看看她老人家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小洋楼很漂亮,看见她老人家的雕像,很慈祥,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一篇文章,宋奶奶分蛋糕,想象着她肯定是个很亲近的人。

文物馆内,藏有很多宋庆龄文物,如照片、来往书信、宋庆龄大学毕业证、藏书、生活工作用品、国务活动礼品、宋庆龄亲属物品以及历经磨难由宋庆龄保存的孙中山印章等。

这些都成了珍贵的遗物。

看见壁炉上方挂着宋庆龄和孙中山在日本结婚后的合影,想起她当年是违抗父命与孙文结婚,但他们不离不弃的的爱情誓言令人钦佩。

宋庆龄出生在上海,九岁入上海中西女熟学习,1907年赴美国留学。

长汀红色历史心得

长汀红色历史心得

长汀红色历史心得长汀是一个充满着红色记忆的地方,这里孕育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

我有幸参观了长汀的红色旅游景点,深切感受到了长汀的独特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长汀红色历史的体验和心得。

一、革命圣地长汀长汀作为福建省红色旅游经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众多的革命历史记忆。

参观长汀红色旅游景点,我深深感受到了其浓厚的红色氛围。

站在革命圣地,我仿佛能够听到英雄们的呐喊声,看到他们浴血奋战的景象。

长汀的红色历史让我深感自豪和敬佩。

二、南岳战士纪念碑南岳战士纪念碑是长汀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参观这座纪念碑,我了解到了当年南岳战士勇敢无畏的精神。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三、延安精神长汀传承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汀,我深刻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长汀的红色教育基地展示了延安精神与当地红色历史的结合,让人们思考革命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我被长汀人民对于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深深感动,同时也感到自己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

四、红色胜地寻访长汀还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如红军广场、红军烈士陵园等。

这些景点记录了当年红军战斗和烈士的丰功伟绩。

在红军广场,我感受到了红军战士昂扬向上的精神,也看到了长汀人民对于革命烈士的深深怀念。

这些景点让我感受到了红色胜地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厚重感。

五、红色文化长汀茁壮成长长汀红色历史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景点上,还体现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

长汀的红色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如红色书画比赛、红色故事讲解等,让人们能够更加亲近红色历史,深入了解革命精神。

这些红色文化的富饶与茁壮,展示了长汀人民对于红色历史的热爱和敬仰。

六、红色历史与当代长汀的红色历史与当代社会息息相关。

红色历史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走出红色景点时,我满怀信心和激情。

长汀的红色历史教会了我追求正义和进步的勇气,也让我深刻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红色旅游心得体会共3篇

重庆红色旅游心得体会共3篇

重庆红色旅游心得体会共3篇篇一:重庆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重庆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这次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有幸来到了这座山城——重庆。

有幸不仅是因为这里是美丽的山城,有别有韵味的夜景、文明深邃的人文,更是因为它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我们当代青年、当代共产党员的敬仰高地、英雄之城。

这座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城,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

这座城市的红色文化非常浓郁,踏足这片土地,您不能不想到江姐、叶挺、张学良,还有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让我们敬佩不已的小萝卜头宋振中,他们的英勇事迹无不在我们眼前一一浮现。

歌乐山,一个如此动听的名字,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然而,六十年前,这里却是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几百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妇女甚至小孩遭到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折磨和屠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上的渣滓洞、白公馆,当我们在英雄纪念碑前有力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时,我们的心灵在洗礼、我们的信念更坚定。

渣滓洞,一个原本就不会讨人喜欢的地方。

今天,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进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渣滓洞监狱,呈现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派萧杀的景象。

院落的四周是虎视眈眈的碉堡、暗哨、铁丝网,院中的牢房是黑暗、潮湿、阴冷,仅三米见方的小屋。

每个房间住十人左右,房中惟一通风的地方是那个巴掌大的窗户。

看到一组组陌生的名单,看到一张张发黄的照片,眼前浮现出革命志士宁愿把牢底坐穿的视死如归的音容笑貌。

进入渣滓洞我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命精神。

试想一下,当年的渣滓洞监狱是怎样的一种环境:高墙上如蜘蛛网般密布的高压铁丝网、外院岗楼上如临大敌的哨兵和那黑洞洞地对着各个监室的枪口,还有那在放风坝四处游动着特务看守、不时从审讯室里传来的鞭打声和特务们如狼似虎的嚎叫声,这只能让人想起这是一所人间地狱,阴森、恐怖,对于被关押的革命者来说,如果没有钢铁般的坚强革命意志,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坚守革命立场。

红色旅游的心得体会 (5)

红色旅游的心得体会 (5)

红色旅游的心得体会 (5)
红色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行形式,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游览需求,而且还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中国的历史文化。

我曾有幸参加了一次红色之旅,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通过这次红色旅游,我见识到了中国伟大的历史文化。

在旅游当中,我参观了毛主席故居、赤壁古城和三潭印月古镇,在这些名胜古迹中,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能够感受到古老民族的风情和气概。

同时,我也在红色博物馆中参观了许多具有红色色彩的古今文物,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国革命先烈们所作出的不可抹灭的贡献。

在活动当中,我还有机会参观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现场,如长征路线、故宫等,让我对中国人民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环节就是参加了革命先烈的烈士群英殉国瞻仰会,通过祭扫巨幅画册上的英烈的生平和英勇事迹,让我更加珍惜祖国给予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让我发自内心地爱护祖国。

总之,通过这次红色之旅,使我能够深入的体会到中国人民的英雄事迹,也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当我想起焦裕禄先生的著名话语--“伟大的事业不可能一人完成,只有全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该目标。

”时,我立刻感受到一股激励和鼓
舞,希望我能够从自己做起,从小做起,共同努力为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优秀红色寻访心得体会及收获(案例13篇)

优秀红色寻访心得体会及收获(案例13篇)

优秀红色寻访心得体会及收获(案例13篇)红色遗址寻访心得体会第一段:引入红色遗址寻访的背景和重要性(200字)红色遗址寻访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一次重要回顾,是我们了解和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途径。

红色遗址是指那些与中国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有关的地点,作为历史见证者,这些遗址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斗争经历。

通过亲身参观和寻访这些红色遗址,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革命先辈的艰辛历程,增强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第二段:红色遗址寻访的重要意义(200字)红色遗址寻访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当代人的教育和熏陶。

通过参观红色遗址,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初心和奉献精神,大家都会对红色革命史和英烈们的事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红色遗址寻访中,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进一步坚定对党和国家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而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警醒自己,时刻保持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热忱,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来面对未来的发展。

第三段:红色遗址寻访的收获和体会(400字)在参观红色遗址过程中,我深感红色精神的伟大和光辉。

在亲眼目睹革命烈士的墓碑和英勇事迹的展览时,我不禁感叹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革命的艰辛并不能阻止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脚步,他们敢于牺牲一切去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红色遗址寻访中,我也了解到红军长征的残酷和艰苦,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那里展示了无数英勇善战的红军士兵们的事迹,让我深感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与革命战争的残酷。

第四段:红色遗址寻访的体验与反思(200字)红色遗址寻访的过程是一次充实而温故知新的体验。

这次参观,我了解到了红色革命的实际意义和深远影响,也反思了自己和历史的联系。

作为当代人,我们应该以更加奉献和责任的态度来面对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色遗址的参观,给予了我对未来的思考和更加明确的目标。

第五段:总结对红色遗址寻访的感受和启示(200字)红色遗址寻访是一次珍贵的历史体验,通过亲身参观这些红色遗址,我们对革命先辈的艰辛和牺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加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篇一】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江西是革命的摇篮。

这个说法主要缘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一片白色之中,它独具红色的耀眼标志,的确,这里是红色的土壤。

这是1927年到1930年之间的革命断代史——1930年之后,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因袁文才、王佐被错杀而丧失,后虽力图恢复均未奏效。

建国之后,人们提到井冈山,多是景仰的口吻,正是井冈山这个摇篮,才有后来的延续,于是有了种种类似我们这个团队性质的探访,执政者总希望我们能够在这片土地中寻找到当年的力量,这的确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心目中,这里具有非同寻常的典型意义,他们希望后人能够明白创业的艰辛,能够体会当时的浪漫。

我们一行50余人正是带着这样的崇敬心情上山的。

导游小姐说,毛泽东第一次上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那是1927年。

第二次上山时毛泽东已是国家最高领导人,那是1965年,坐汽车只用了一天。

我们的时代是21世纪,高速公路异常发达,正常情况下,从南昌到井冈山只需要6个小时。

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的秋收起义惨遭失败,5000人的队伍仅存1000人,竟出现了枪多人少的局面。

行军至罗霄山脉中段,听闻此处井冈山的两大地头蛇袁文才和王佐的经历,决定用他的雄才大略去拉拢他们,送给他们急需的枪支。

这二人对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异常赞赏,接纳了这支队伍,让他们休养生息。

那时国民党不满井冈山武装,数次围剿,伤员很多,于是有了我军的一个医院,小井红军医院。

我们在医院的药铺里,发现都是草药,原来国民党对此区实行经济封锁,根本弄不到西药,只好完全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真正是靠山吃山,据史书记载这片大山里采出的药材不仅供给伤员用,一些居民也到这里来买药。

伤员的草铺挨着,条件艰苦,吃的食品是红米饭、南瓜汤,这些东西在当时已是上等的饭菜了。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成功了,但时间仅有几天,8月7日即被迫离开,于是朱德部队遥遥来到井冈山,实现了伟大的汇合。

不管是赣南三整还是三湾改编,都不仅是历史课本的符号,而且是现实中我党我军领导管理的一次良好经验积累。

至于后来的九月“洗党”,由于三六九等的人物混进党内,使党的威信遭到质疑,他们毅然决定洗党,纯洁了队伍,锻造了作风,更是展现了高超的领导风范,对于党员的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朱毛会师,队伍壮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也是在这段时间,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浪漫爱情在八角楼盛开。

导游饶有兴趣地讲起了他们的爱情与婚姻,说贺子珍是当年永新一枝花,而且文武双全,是耍双抢的,甚至连他们之间的偶尔争执也描述得颇有兴味。

革命时期的浪漫不仅指戎马岁月中的爱情与婚姻,还有每个人心中存在的梦想,那便是土地——这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梦想,使耕者有其田。

打土豪,分田地,恐怕是支撑着这些穷苦士兵们英勇作战的原动力,而更为远大的目标则是建立自己的政权,改变几代人的面貌,并使全中国的穷苦人民得到解放。

因此,在全盛时期兴起了土地革命风暴,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后来还有造币厂等等。

革命的残酷,一方面在于险峻的生活和军事环境。

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人们不得不互相厮杀抢夺,按照自己的伦理逻辑和思维习惯来区分是非、判断成败。

就说黄洋界战役吧。

我军设壕沟、用毒竹针来对付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士兵,并通过很多巧妙的办法击退了敌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后来国民党痛恨到骨髓,发誓不放过井冈山一根草,要井冈山人换种。

我们登临黄洋界,叹云海之美,纷纷拍照,又感慨山势之陡,即便站在防御工事面前,也无法想象当年战争之残酷。

革命的残酷,另一方面还在于人员的牺牲。

黄洋界保卫战役的指挥者,这些功臣,大多夭折于此后的战斗中,还有在井冈山历史博物馆中见到的诸多面孔,均殒命于战场,可见新中国的建立,有多少热血儿女铺路啊。

井冈山,天时地利人和,养育了革命队伍。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没有接受瞿秋白的邀请进城,而是进山当起了“山大王”,历史记载的“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思想均在井冈山时期产生,这些思想含蕴于青山、淬火于实践,指导着工农红军的方向。

作为伟大思想的诞生地,井冈山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

朱德的扁担、井冈翠竹等课文从小就让我们感动。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我们在一个下午里参观了五龙潭,在参观五龙潭瀑布时,我和几个队友一起徒步上下,得山水灵秀,心情豁然开朗。

心想那时红军的革命激情,也许与这种锻炼有关。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吧。

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井冈山红色之旅结束了。

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

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篇二】在纪念建党九十二周年的时候,厂组织我们参加红色旅游。

参观了平型关、白洋淀等景点。

红色旅游使我们既感受了祖国美好河山的壮丽多姿,更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当我们踏上旅程回忆的目光带我们回到硝烟弥漫,壮怀激烈年代,这里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在这里曾经出现英雄的军队,英雄的人物,英雄的壮举,平型关大捷、雁翎队……这些叱咤风云的英名,如今已浓缩成了文字、纪念碑或纪念馆,并牢牢地铭记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其事迹和精神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在朝阳中,“平型关大捷纪念碑”八个大字闪耀着光芒。

几张年轻的面孔朗声吟诵着尽显豪情的碑文。

在这段令人荡气回魂的文字中,一面胜利的旗帜,永远飘扬在那场令日月惨淡的搏杀之后。

中国军队抗日首场大捷,就在这个地方。

米高的碑基、米高的碑座、米高的碑体,这些屹立在面前的数字,构筑起平型关大捷的主体元素:八路军115师、1937年9月25日。

72年过去,硝烟散尽。

古隘平型关,正以当年的雄姿,沐浴着和平的阳光。

乔沟就在如今纪念碑的侧下方。

放眼望去,两侧山势险峻,沟底狭窄。

如此凶险的地势,让人难以揣测,当年侵华日军为何要选择这样一条行进线路?事实上,乔沟一带的地形,日军早已掌握。

1936年,为了侦察山西地貌和军事部署,日军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曾扮作商人,骑着一头毛驴,在灵丘县的东河南镇至繁峙县的大营镇之间30余公里的峡谷地带,特别是乔沟一段做过详细考察,还绘制了地形图。

乔沟地形复杂,峡谷公路蜿蜒曲折,在此用兵,熟谙兵法的板垣不可能不知道这是兵家大忌。

但在彼时,板垣已经是一个贪婪的匪徒:从这条古道越过平型关后,道路就变得一马平川,太原将一览无余,山西会唾手可得……其时,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红军刚刚整编完毕,在板垣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抵挡他的王牌第5师团长驱直入。

骄横狂妄的板垣没有料到,一年后等待他的精锐部队的,是毁灭。

松涛阵阵,幽谷深深,那恢宏的一页又在一瞬间徐徐打开。

1937年9月25日早晨,侵华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个步兵大队乘100余辆汽车,浩浩荡荡地开进乔沟,进入了早已等候在此的八路军115师的伏击圈。

当日军全部钻进“口袋”后,师长林彪下达了攻击命令。

此时,聂荣臻手中的怀表正好是清晨7点整。

685团迎头打响第一枪,随着几辆汽车中弹起火,大摇大摆的日军乱了套,好一阵才清醒过来,开始利用车辆、坡坎做掩护,以优势武器进行疯狂反击。

冲锋开始,按照“拦头”“斩腰”“断尾”任务要求,685团、686团、687团将敌人分割包围,用刺刀和大刀,与来犯者展开肉搏战。

“刹那间,公路上满是我们的人了。

遥看东面的公路,一直到老爷庙一带,战士们把日军拦腰斩成几段,乃至几十段。

鬼子们一片慌乱,四下乱窜,战士们端起刺刀,到处追杀,被刺死、打死的敌人满地都是。

”这是时任685团团长的杨得志将军在回忆录《横戈马上》中对当时情景的描述。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这一豪气冲天的绝唱正是从此响起。

距离乔沟不远,是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这里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置身此间,眼前的每一根柱子、每一面墙壁、每一幅照片、每一行文字,永远定格着那些艰难曲折的岁月,那场如火如荼的战斗,那段开创辉煌的历史。

纪念馆里,陈列着两样让人震撼的东西,大刀和机关枪,它们曾经分属不同的主人进行过较量。

而历史,正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昭示着正义和邪恶。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前的将帅广场上,矗立着9尊铜像。

他们是平型关大捷主要参战将领——林彪、聂荣臻、陈光、徐海东、肖华、杨得志、李天佑、陈锦秀、杨成武。

他们傲然挺立、挥斥方遒,正是在他们的运筹帷幄中,千余日军霎时灰飞烟灭。

“10、11、12……113、114、115!”在将帅广场的台阶上,一位小姑娘边上台阶边数着,“115个!”她兴奋地喊起来。

八路军115师,在这里已经成为一种永恒的记忆。

白洋淀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3年加入共产党的辛璞田,受顺直省委的派遣到家乡马家寨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夏共产党刘亦瑜,受中共保定地委的派遣到淀区北冯村与王家骥等人,建立起淀区第一个党支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