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及归宿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4.整体影响:
(1)经济: ①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 ②一定程度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③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2)政治: ①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为后来 的资产阶级实践奠定阶级基础; ②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两面性。 ③壮大无产阶级队伍,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 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
中国 自然 经济 的逐 步解 体
民族工业 兴起
外商利润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2.概况
(1)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投资者: 官僚、地主、商人等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分布:
①原因:
A.经济:古代基础较好; 外资侵略较早,自然经济阻力较小; 交通便利; 便于引进 机器,就近学习. B.思想文化:西方思想传入较早,思想较开明 文化、商业传统较浓厚
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1927-1.全国基本统一 较快发 ---展(黄 2.国民政府开展“国 1936 金十年) 民经济建设运动”
时间 表现 1937-- 日益 --1945 萎缩 1945-陷入 --1949 绝境 1949 --------- 获得 - ----- 新生 1952 1953-改私 ---为公 1956
根本原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中国的民族工业要获得真正发展必须具备的
前提条件:
必须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实现民族独立
必须推翻本国封建势力的统治 ——实现政治民主
启 示
原因
1.沦陷区日本野蛮掠夺 2.国统区官僚资本压榨
影响 民族工业被迫西迁,促进 中西部的发展
1美国利用《中美商约》 民族资产阶级与蒋决裂, 排挤民族工业 加速国民政府的败亡 2.官僚资本残酷挤压 3.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5)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 主义改造完成)
--
②1937—1945年:
(抗战时期)
③1945—1949年:
(解放战争时期)
获得新生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 间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
原因 ①列强输出资本, 进一步瓦解自然 经济 ②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限制 表现 影 响 民族资产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 舞台
蒋 介 石 宋 子 文
孔 祥 熙
陈果夫
陈立夫
五.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时间 原因 ①战火破坏 表现 影 响
1945 年 ②美国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 1949 ④国民政府不断 年 增加苛捐杂税, 滥发纸币
民族工业 纷纷倒闭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1938
=
= = =
=
1939
1943 人们不得不携 带大捆大捆的钱前 往抢购日用品…… 1945 1948
思考:
2.试想老人及其工厂的命运,并分析其原因 1.1945年8月,老人为什么哭呢?他高呼的 “熬出头了”是指什么呢?
课堂延伸
1.在故事“老人与梦”中,梦是指什么呢? 发展资本主义,实业救国 2.结合故事,整理所学知识,分析张振国老人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的梦因何而起,又因何而灭? 有利因素:①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爱 国运动的推动④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②战争不 断,政局不稳 ③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片断四: 1945年8月,50岁的老人哭了,继 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高呼:“熬出头了!有 救了!”……2年后,老人提着一个简单的行 李箱拉着一条狗(梦)坐在了前往新加坡的渡 轮上,深沉地望着扬子江,唠叨着:爸,弟弟, 振国对不起你们,振国不亡于鬼子,而毁于老 蒋啊,振国对不起你们啊……梦,咱们走 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大生纱厂股票
张謇将纱厂取名大生,喻 指《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 生”,意思就是要使大多数老 百姓能生活下去。 到1922年张謇70岁时, 大生集团四个纺织厂,资本已 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 万枚,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 数的7%。新中国成立后,在 谈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 毛泽东曾经说:“讲轻工业, 不能忘记张謇。”
陈果夫 陈立夫
• 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 (1)背景:沦陷区: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及野蛮的经济掠夺 •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 制,对经济全面控制 • (2)时间:1937年-1945年 • (3)表现:沦陷区:民族企业或被毁或被 吞并; 国统区:大量企业倒闭,日益萎缩
典型案例:宋子文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巩固练习
1.(2005江苏卷)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 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2004天津卷)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 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设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前,中国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次高潮,原因 有哪些?
⒈帝国主义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自然经 济; ⒉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 实业: 国”,以挽救民族危机; 对工商业的 ⒊清政府放宽限制
统称
1895—1913年民族工业分布图
(家)
时间 1894年
1895— 1913年
工矿企业总数 约200家
• 3特点 • ①分布:范围扩大,沿海沿江 • ②速度:发展迅速 • ③体系: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发 展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④力量和地位:无法和外资相抗衡,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 ⑤时间:短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高潮,主要 原因是
A B C D
外国资本主义竞相向中国输出资本 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维新运动的兴起 民族企业家追求利润的需要
2、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A B C D
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东南沿海成为工商业中心 中国工业产品大量出口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原因
1.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 (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本(影响——) 为发展提供客观条件)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原因——)
1.商办厂矿数量增加
2.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3.由沿海向内地拓展
表现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革命派和实业派)
民国初年——一战期间
1927——1945
1945——1949
影响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阻碍的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 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 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 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 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 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 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特点
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b“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较快发展(1927年---1936年)
曲折的发展 (1927年—1949年)
残酷打击(1937年---1945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发展条件1)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3)收回路矿利权运动的掀起。
4)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出现了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2)发展概况1)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民国成立前)。
2)表现:1895年——1913年,全国新建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0多家;1894年——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3)著名企业:张謇——大生纱厂(江苏南通);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江苏无锡);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河北唐山);刘懋赏、冯济川——保晋矿务公司(山西)。
4)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主要为轻工业,重工业很少。
5)影响: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1)进一步发展原因1)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
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2)法令法规的保护。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工商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袁世凯窃取政权以后,为了笼络资产阶级,也吸收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周学熙、张謇等担任工商总长、财政总长的职务,资产阶级通过手中掌握的权力,制订出若干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政策法令,一定程度上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3)社会舆论的认同和感召。
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实业救国”,大大刺激了国人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帝国主 义和官僚资 本的压迫使 中国人民生 活艰难,民 族工业难以 发展。
1939
的抢捆携人 情购的带们 景日钱大不 。用前捆得 品往大不
1943 1945
1948
=
大米0.000 000 001 85两
1、原因: (1)辛亥革命扫除一些发展障碍 (2)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2、表现: (1)新建厂矿企业 (2)新增资本,投资总额 (3)轻工业发展较快:面粉业、纺织业等
3、特点: 4、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发展
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2)国统区:
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兼并民族资本
3、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1946--1949)。
探究3:抗日战争胜利了,民族工业为何却陷入 绝境?
因素:
①美国的经济掠夺
②官僚资本的挤压
③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3)1912—1919年:
时 间 国 别
欧洲列强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减少比例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法国
1/2 1/3
完全停止出口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年均投资 万元 3000 2000 1000 0 1895-1911 1912-1918
100 80 60 40 20 0
年均办厂 家
试一试你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两人一组讨论教材P45的学思之窗
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 而到20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你能从中得到那些启 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和归宿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和归宿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和归宿(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的设计
1、理念启锚
教育部颁布《新课标》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2、目标定位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活动,为实现新理念,我根据设计思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实现知识迁移,通过引导学生构建完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知识网络图表,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性的理解和整体把握。
以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提高归纳概括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依据:概括是思维的根本特征,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形成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针对高三历史教学的特点,本节课采用纵向梳理为主,横向链接为辅,高考真题剖析为引,理论升华为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知识整合,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构建知识网络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构建师生互动“学习共同体,”设“历史沙龙”,IQ 擂台等开放式,参与式教学环节,突破重点,深化难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
(2)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又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影响(1)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辛亥革命。
(2)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中的一些人,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
在他们的倡导下,“实业救国”成为一股历史潮流。
短暂的春天情景激疑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发展,通常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又说是“短暂的春天”?知识归纳1.出现原因(1)辛亥革命的推动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③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的建立,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
④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2)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①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其巨大。
②“抵制日货”、“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发展概况’(1)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纺织业的分布由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地区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大中心,形成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并驾齐驱的发展局面。
(2)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的发展较快。
(3)涌现出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等—寸比著名的实业家。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及归宿
梁君华
教学思路
针对高三历史教学的特点,本节课采用纵向梳理为主,横向链接为辅,高考真题剖析为引,理论升华为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知识整合,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第二轮构建知识网络的目的。
重点各阶段的原因、特点、影响的分析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历史上的地位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发展历经了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建国后现代化工业发展的艰难过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由于高考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的不断挖掘,因此在专题知识的复习中,要强调基础知识的纵横链接和概括归纳能力的拓展延伸。
(媒体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并强调以把握各阶段的特征为主)
一、高考题目解答分析──各阶段原因、特点、影响的回顾分析
(题目分析以教师讲解为主,各阶段分析以学生回忆课本为主,师生共同构建知识
网络)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提出问题;民族资本主义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跨度是一个世纪,在这期间,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试结合史实说明其历史地位。
(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1.经济:是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发展趋势:由于“先天不足”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
其发展
的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
三、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政策
(教师给出时间阶段,由学生完成内容,形成新的知识链)
1.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中指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级是革命的主要动力。
“三大”:提出与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合作
2.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纲领中,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3.抗日战争时期: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促成统一战线,实行“三三制”
4.解放战争时期:联合资产阶级政党,召开新政协会议。
5.建国后:保护私营工商业,开展“五反”,合理调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结束:民族资本主义历史是我国近代工业化浪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它之前的洋务运动,在它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建设,是这一体系开篇和收尾。
课后要求学生自己完成这两部分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