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培训资料全

合集下载

通信工程架空线路设计实用知识培训

通信工程架空线路设计实用知识培训
通信工程架空线路设计实用知识培训
架空线路的基本材料
➢ 引上钢管
光缆预留支架,U形抱箍
镀锌引上直、弯管
Φ50

镀锌引上直、弯管
Φ90

镀锌引上直、弯管
Φ100

➢ 引上钢管距地面不小于2.5米
通信工程架空线路设计实用知识培训
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架空线路工程的主要材料 ➢ 架空线路的设计规范运用解读 勘察注意事项 本省地形基本情况 绘图要求
➢ 4.2.1 同一条光缆内应采用同一类型的光纤,不应混纤。
ITU-T标准中对G.652和G.657光缆模场直径的指标要求
特性
单位 G.652
技术指标
G.657.A1 G.657.A2 G.657.B2
1310nm模场直径 μm 8.6-9.5
8.6-9.5
8.6-9.5
6.3-9.5
G.657.B3 6.3-9.5
通信工程架空线路设计实用知识培训
光缆敷设要求 YD 5102-2010
➢ 7.7.3 采用墙壁敷设方式时,其路由选择应满足 下列要求。 1.沿建筑物敷设横平坚直不影响房屋建筑美 观。路由选择不妨碍建筑物的门窗启闭,电缆接 头的位置不得选在门窗部位。 2. 安装电缆位置的高度应尽量一致,住宅楼 与办公楼以2. 5~3. 5 m为宜,厂房、车间外墙 以3. 5~5. 5 m 为宜。 3. 避开高压、高温、潮恒、易腐蚀和有强烈 振动的地区。
范围时,宜采用正副吊线跨越装置。
7.4.2 架空电缆线路杆路的杆间距离,一般情 况下,市区杆距可为35~40 m ,郊区杆距可为 45~50 m 。
通信工程架空线路设计实用知识培训
各种拉线的类型 YD 5148-2007

通信工程技术培训(线路部分)

通信工程技术培训(线路部分)

本地网网络结构
第二节
市话线路各段落的名称及主要传输方式
一、长-市中继线 :连接长途电话局至市话端局或汇接局的线路 二、市话中继线 :市话端局之间、端局与汇接局之间、汇接局与汇接 市话端局之间、 市话端局之间 端局与汇接局之间、 局之间的中继线路 三、用户线路:接入网。 用户线路:接入网。
第二节 市话线路各段落的名称及主要传输方式 用户接入网
1) 层绞式光缆:用于管道、直埋敷设,也可架空。 2) 中心束管式光缆:用于架空,也可管道、直埋敷设。 3)骨架式光缆:仅限于带状光缆,一般用作局间光缆或接入网
按敷设方式分:
1) 架空光缆 2) 管道光缆 3)海底和直埋光缆
按使用环境分:
1) 室内光缆 2) 室外光缆
型号:
GYDXTW-144B 中心束管式带状室外144芯单模光缆
有 1.31m 和1.55m两个窗口, 单模光纤在1.3 1m附近的波长上, 具有零色散的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在1.55m波长处单模光纤 的损耗最低,可用于长距离光纤通信线路上。
按套塑结构分类
1)松套光纤。 2)紧套光纤。主要用于光缆尾纤。
第三节
光缆的施工
第三节 光缆的施识
光的色散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形 成由赤、 成由赤、橙、黄、绿、兰、靛、紫各色组成 的光带, 的光带,我们把这种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彩色 光带叫做光谱。 光带叫做光谱。这表明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 组成的复色光。
第二节
光纤通信
第二节 光纤通信
第三节 光缆的施工
光缆的施工方式
架空式: 管道式:需敷设子管 墙壁式:吊线式、钉固式、槽板式、暗管 式等 直埋式 引上式:墙壁和电杆、楼层 槽道式或顶棚式 水底和海底光缆

通信工程安全教育培训

通信工程安全教育培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恶劣天气情况下:注意防滑、防雷、 防风等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 案进行处置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PRT SIX
培训目标: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通信工程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如现场演示、模拟操作等 考核方式:通过笔试、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安全知识与 技能
案例一:某通信 公司员工在维护 基站时因操作不 当导致触电身亡
案例二:某通信 公司员工在安装 光缆时因高空作 业不慎坠落受伤
案例三:某通信 公司员工在调试 设备时因设备故 障导致爆炸受伤
案例四:某通信 公司员工在维修 线路时因线路老 化导致触电身亡
通信工程涉及高空作业、电力设备操作等高风险作业需要严格的安全培训 通信工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高空坠落、触电、火灾等需要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通信工程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操作失误:未按照操作规程 进行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人 员伤亡
安全意识淡薄:员工缺乏安 全意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
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管理不善:安全管理制度不 完善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导
致安全全检 查及时发现并消 除安全隐患
推广应用先进的 安全技术如智能 监控、智能报警 等
制定应急预案: 确保发生意外时 能够及时应对和 处理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 工安全
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 帽、手套等
遵守施工现场的规章制度 如禁止吸烟、禁止酒后上 岗等

通信电力安全培训教材

通信电力安全培训教材

通信电力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通信电力基本知识1.1 通信电力的定义与概述通信电力是指用于支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电力供应系统。

它包括电源设备、电力线路以及相关的保护和监控系统。

通信电力的稳定和可靠性对于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1.2 通信电力系统的组成通信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源设备、配电系统、接地系统以及相关的监控与保护装置。

电源设备主要负责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配电系统则将电能分配到各个通信设备。

接地系统用于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监控与保护装置则负责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和故障保护。

1.3 通信电力的安全标准与规范为了确保通信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与规范。

例如,在中国,通信电力的安全标准主要参考《通信电源设备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并结合行业实际进行应用。

第二章通信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与防范2.1 电源设备故障与防范电源设备故障是通信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电源过载、短路、电压波动等。

为了有效防范此类故障,应加强对电源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并及时排除潜在故障。

2.2 电力线路安全隐患与防范电力线路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线路漏电、档距不符合要求、绝缘子污秽等问题。

为了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并对线路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升级。

2.3 接地系统安全隐患与防范接地系统在通信电力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然而存在接地电阻过大、接地极腐蚀等问题。

为了提高接地系统的安全性,应定期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并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

第三章通信电力系统的应急措施与处理方法3.1 通信电力故障的应急处理流程通信电力故障时,应按照一定的处理流程进行应急处理。

首先是排查故障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在处理过程中,要保证人员安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3.2 通信电力故障的应急设备与备件为了应对通信电力故障,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设备和备件。

包括发电机组、备用电源设备、备用电池等。

这些设备和备件可以在电力故障时提供临时的电力供应,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信基础培训-第1章__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基础培训-第1章__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通信的概念

谈到通信,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古代的烽火报警,就是
把敌人入侵的消息通过烽火传达给远方的人们(类似的例子还有抗
日战争时期的“消息树”);舰船上的灯语和旗语通过灯的闪烁和旗
子的挥动与另一舰船或港口进行无声的对话;
• 传统的信函以文字形式把游子的思乡之情浓 缩于尺素之中,再利用邮政媒体送达家人;在 各种建设工地上,工人们经常使用对讲机相互 联络,协调工作;在电影电视中经常看到军人 或警察利用无线电台进行作战指挥;还有电报、 电传、电话、寻呼、移动电话、有线广播、无 线广播、有线电视、无线电视等当代最为普及 的通信手段都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通信 实例。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 1.1 通信的概念 • 1.2 通信系统 • 1.3 通信方式 • 1.4 信道和传输介质 • 1.5 信号与噪声 • 1.6 信号频谱与信道通频带
• 1.7 信息的度量与香农公式 • 1.8 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 • 1.9 常用的通信手段 • 1.10 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价 • 1.11 通信技术发展史












宿



干 扰
图1―1 模拟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比如电话通信系统就包括:送话器、电
线、交换机、载波机、受话器等要素。广播通
信系统包括麦克风、放大器、发送设备、无线
电波、收音机等。两个通信系统实例示意图如
图1―2所示。
导线 载波机
载波机
(a) 有 线 长 途 电 话 系 统 示 意 图
声被不断地放大,形成噪声积累直到通信终端。

2024年通信工程行业培训资料

2024年通信工程行业培训资料
2024年通信工程行业培训资 料
汇报人:XX 2024-02-03
目录
• 通信工程行业概述 •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 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 • 有线传输与接入技术 • 数据中心建设与云计算应用 •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
01
通信工程行业概述
行业定义与特点
定义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 分支,主要研究通信过程中的信 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
能耗管理
通过智能节能技术、动态功率控制等 方式,降低无线网络的能耗,提高网 络设备的能效比。
04
有线传输与接入技术
光纤传输原理及设备介绍
光纤传输原理
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信息的原 理,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
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光纤传输设备
包括光纤光缆、光端机、光放大 器、光衰减器等,用于实现光信
3
虚拟化技术带来的好处
分析虚拟化技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提高业务连续性等方面带来的好处。
云计算服务模式及选型建议
云计算服务模式
01
介绍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即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
云计算选型建议
02
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业务场景,提供云计算选型建议,包括公
光纤到户(FTTH)技术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将光纤直接接入用户家中,提供极高的带 宽和速度,是未来宽带接入的主要方向。
包括Wi-Fi、4G/5G等,具有移动性强、灵 活性高等优点,但覆盖范围和带宽有限。
家庭网络组建方案探讨
家庭网络拓扑结构
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等,根据家庭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行业未来趋势与挑战

通信线路培训教材

通信线路培训教材
原则上吊线架设在人行道或建筑物侧,吊线夹板应安装在与地面 等距位置且在电杆同侧。坡度变化不宜超过杆距的2.5%,于地形限制也 不得超过5%。当吊线坡度变更为杆距的5%-10%时,应加俯角或仰角辅 助装置。
第三节、吊线安装
安装在距顶端不应小于50cm处;在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25cm处; 在同一杆路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cm。
2、底盘:水泥电杆自重较大,如在土质松软的地区安装或做拉线的终端杆或角 杆时,应在电杆根部垫以底盘。底盘分方形和圆形,圆形较重。
3、拉线盘:拉线盘是连接配合拉线地锚之用。 底盘、拉线盘、卡盘的程式表
第一节、材料
底盘
卡盘
拉线盘
第一节、材料
三、线材
通信线路较常用的线材主要有镀锌钢绞线和镀锌钢线。 1、镀锌钢绞线
拉线中把构成图
第二节、电杆的加固及防护
第二节、电杆的加固及防护
七、拉线安装 考虑吊线所挂
光电缆的重量、杆 距、气象、负荷等 因素,吊线主要程 式7/2.2.一般防风 拉可与主吊为同一 程式,其他拉线大 于吊线程式。
第二节、电杆的加固及防护
八、地锚安装 拉线地锚坑深符合下表。容差应小于5cm,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
一、光缆的结构
1、光缆主要是由缆芯、护层、铠装层组成。 缆芯包括:光纤(传输信号);填充油膏(防水);松套管(受侧压或
拉伸时保护光缆);包带(使缆芯结构稳定);加强芯(增加光纤机械性能) 护层作用:使缆芯不受外界机械的、热的、化学的侵蚀及潮气的影响。 铠装层:增强光缆的机械性能。
第二节、通信光缆的基本知识
二、全色谱全塑对绞通信电缆的组成
全色谱全塑对绞通信电缆包括 外护层和缆芯两个部分。为了减少 线对间的电磁耦合及提高抗干扰能 力在制作过程中对芯线进行扭绞, 扭距不超过155mm.为了减小串音, 相邻线对间扭距位置还不能相等。

光纤光缆知识培训

光纤光缆知识培训

光纤光缆知识培训一、光纤光缆的基本概念光纤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信线路,它由一根或多根纤维组成,每根纤维都是以光波导的形式将光信号进行传输。

光纤光缆能够实现宽带、高速、远距离传输,并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安全性高的优点。

光纤光缆的基本构造包括光纤芯、包层和护套。

光纤芯是传输光信号的主体,其材料通常为二氧化硅。

包层用于包裹光纤芯以提高光纤的抗折和抗拉性能,通常采用二氧化硅或者氟化聚合物。

护套则是用于保护整根光缆的材料,一般为聚乙烯或者聚氯乙烯等塑料材料。

二、光纤光缆的传输特性1. 带宽大:相比于传统的铜质电缆,光纤光缆的带宽更大,能够支持更高速的数据传输。

2. 传输距离远:光纤光缆能够实现较长距离的信号传输,通常能够实现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的传输距离。

3. 信号衰减小:光纤光缆的信号衰减非常小,可以在长距离内保持信号的稳定传输。

4. 抗干扰性强:由于光信号是以光波导的形式进行传输,光纤光缆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够在电磁干扰较严重的环境下实现稳定的传输。

5. 信息安全性高:光纤光缆传输的是光信号,而非电信号,因此很难被窃听,具有较高的信息安全性。

三、光纤光缆的应用领域1. 通信网络:光纤光缆是构建光纤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宽带、高速、远距离传输的特性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长途、城域通信网的建设。

2. 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光纤光缆能够提供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以满足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等应用的需求。

3. 工业自动化:光纤光缆的抗干扰性强,使得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于传输各类传感器信息、控制信号等。

4. 医疗领域:光纤光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中,用于传输医学图像、激光手术器械等。

5. 军事领域:由于其信息安全性高的特性,光纤光缆在军事通信和指挥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光纤光缆的安装和维护1. 安装前的准备:在进行光纤光缆的安装前,需要对线路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包括线路路径选择、光缆类型选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建设有关技术问题一、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问题(一)通信光缆中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目前通信建设工程使用的光纤主要有两种,即ITU-T G.655(简称G.655)和ITU-T G.652(简称G.652)建议的单模光纤。

G.655为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一个工程(至少是一个中继段)所用的光缆应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即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和同一制造方法)。

光缆中的同一种光纤(G.655或G.652)应为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和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

每盘光缆中的光纤不应有接头。

现将G.652和G.655光纤的主要技术标准分别介绍如下:1、G.652光纤(1)模场直径(1310nm波长)标称值:8.8-9.5μm之间取一定值偏差:不超过取定值的±0.5μm(2)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偏差:不超过取定值的±1.0μm(3)1310nm波长的模场同心度偏差:不大于0.8μm(4)包层不圆度:小于2%(5)截止波长截止波长应满足λcc及λc的要求:λc(在2米光纤上测试)<1260nm;λcc(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270nm。

(6)光纤衰减系数①在131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6dB/km。

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285~1339nm波长围,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dB/km。

②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23dB/km。

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480~1580nm波长围,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dB/km。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nm及1550nm波长)时,其衰减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并无明显台阶。

(7)光纤在1310nm波长上的弯曲衰减特性以37.5mm为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小于0.05dB。

(8)色散①零色散波长围为1300~1324nm;②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093ps/nm2. km;③在1300~1339nm波长围色散不大于3.5ps/nm. km;④在1271~1360nm波长围色散不大于5.3ps/nm. km;⑤在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6ps/nm. km;⑥在1480~1580nm波长围色散不大于19ps/nm. km。

(9)偏振模色散系数成缆后在1550nm波长围,光纤的偏振模色散系数应小于0.20ps/√km。

(10)拉力筛选试验成缆前的一次涂覆光纤全部经过拉力筛选试验,试验拉力不小于5N(约为0.4Gpa、50kPsi,光纤应变约为0.58%),加力时间不小于1秒钟。

(11)光纤着色应优先采用UV处理法。

其颜色应不迁染、不褪色(用丙酮或酒精擦拭也应如此)。

(12)光纤接头损耗所供光缆中的任意两根光纤在工厂条件下1310nm波长的熔接损耗应满足:平均值≤0.05dB最大值(2σ)≤0.10dB2、G.655光纤(1)模场直径(1550nm波长)标称值:8.0-11.0μm之间取一定值偏差:不超过取定值的±0.6μm(2)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偏差:不超过±1.0μm(3)纤芯(MFD)/包层的同心度偏差:不大于1μm(4)包层不圆度:小于1%(5)截止波长截止波长应满足λc或λcc的要求:λc(在2米光纤上测试)<1470nmλcc(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480nm(6)光纤衰减系数①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应≤0.22dB/km在1525~1565nm波长围,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 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dB/km。

②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550nm波长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应不大于(α),α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mean+0.10dB(7)光纤在1550nm波长上的弯曲衰减特性以37.5mm为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应小于0.10dB。

(8)色散①最大零色散点斜率:≤0.10ps/nm2. km。

②非零色散波长区在1530~1565nm围任何波长处的色散系数都应满足:1.0≤D≤6.0 ps/nm. km。

(9)偏振模色散成缆后在1550nm波长围,光纤的偏振模色散系数应小于0.1ps/√km。

(10)拉力筛选试验成缆前的一次涂覆光纤全部经过拉力筛选试验,试验拉力不小于5N(约为0.4Gpa、50kPsi,光纤应变约为0.58%),加力时间不小于1秒钟。

(11)光纤着色应优先采用UV处理法。

其颜色应不迁染、不褪色(用丙酮或酒精擦拭也应如此)。

(12)光纤接头损耗所供光缆中的任意两根光纤在工厂条件下1550nm波长的熔接损耗应满足:平均值≤0.05dB最大值(2σ)≤0.10dB(二)光缆目前通信工程建设所用的光缆按缆芯结构划分主要有:松套层绞式光缆、中心束管式光缆、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全介质自承式光缆、架空地线复合光缆、室光缆等;按其使用用途划分,又分为:管道/架空光缆、直埋光缆、非金属光缆、轻铠光缆、特殊光缆,如水底光缆、海底光缆、防蚁光缆、阻燃光缆等;按光缆护层结构划分(光缆护层结构应根据敷设地段环境、采用的敷设方式和保护措施确定),又分为:用于直埋光缆的护层结构:PE护层+防潮铠装层+PE外护层,或防潮层+ PE护层+铠装层+PE外护层,光缆型号有GYTA53、GYTA33、GYTS、GYTY53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用于架空光缆的护层结构:防潮层+ PE外护层,光缆型号有GYTA、GYTS、GYTY53、GYFTY、ADSS、OPGW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用于管道光缆(含硅芯塑料管管道)的护层结构:防潮层+ PE外护层,光缆型号有GYTA、GYTS、GYTY53、GYFTY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用于水底光缆的护层结构:防潮层+ PE护层+钢丝铠装层+PE外护层,光缆型号有:GYTA33、GYTA333、GYTS333、GYTS43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用于局光缆的护层结构:阻燃材料外护层;用于防蚁光缆的护层结构:直埋光缆结构+防蚁外护层。

1、光缆缆芯结构(1)缆芯一般采用松套管层绞式或中心束管式结构;(2)缆芯以12芯为一组;若采用G.655 光纤与G.652光纤混合缆芯结构,应注明第X组~第X组采用 G.655 光纤或G.652光纤;(3)同一包中同芯数各类型光缆分组纤芯数量及其色谱应一致。

缆芯应充满缆膏和松套管应充满纤膏。

(4)加强构件可以为金属或非金属。

金属加强芯应采用不锈钢丝,也可采用其它不易腐蚀的、不析氢的、涂有保护层的钢丝等。

非金属加强芯应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力≥1500N。

2、护层结构(1)GYTA光缆双面涂塑铝带+聚乙烯外护层(2)GYTY53光缆聚乙烯护层+双面涂塑皱纹钢带+聚乙烯外护层(3)聚乙烯护层的厚度外护层:标称值:≥2.0mm平均值:≥1.9mm最小值:≥1.85mm护套:标称值:≥1.5mm聚乙烯护层表面光滑平整,任何横断面上无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和裂纹。

(4)钢带或铝带搭接的宽度应大于5 mm。

(5)涂塑铝带或双面涂塑钢带与聚乙烯护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不小于1.4N/nm。

(6)铝带厚度≥0.15mm钢带厚度≥0.15mm涂塑层厚度≥0.05mm(每边)。

(7)光缆结构为全截面阻水结构,光缆的所有间隙填充阻水材料。

3、光纤识别(1)为了便于识别,光纤和松套管必须有色谱标志。

每组12根光纤应用12色(即全色谱)(2)用于识别的色标应鲜明,在安装或运行中可能遇到的温度下,不褪色,不迁染到相邻的其它光纤或光缆元件上,并应透明。

(3)每盘光缆两端分别有端别识别标志。

(即A端或B端)4、机械性能光缆在承受表列“允许拉伸力”和“允许压扁力”的情况下,受力解除后,所有光纤的衰减均不应有变化。

光缆允许拉伸力和允许压扁力见下表:光缆的机械性能要求其他机械性能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供货合同约定。

5、光缆允许的最小曲率半径(见下表)注:“D”——光缆外径在上述条件下,光缆各项性能均无影响。

6、光缆金属护套的对地绝缘电阻(外护套的铠装层或金属护层与间)不小于2000MΩ.Km(500V,DC测试)。

7、光缆金属护套的耐压强度(外护套铠装层或金属护层与间)不小于15KV(DC.2分钟)。

以上两项均在光缆浸水24小时后测试。

8、光缆标称盘长:一般为2000m,或按供货合同约定。

9、光缆外护层上以1米间隔印出以下容:(1)纵长米(2)光纤数量和类型(3)工程名称缩写:电信运营商徽标——工程名称(4)制造厂家(5)制造年份以上标志是永久和清晰的(在光缆寿命期间)。

尺码的精确度应优于每100m±0.2 m。

现将光缆出厂检验的三个实例列于附录1、附录2、附录3。

附录1-1验收组:测试人:日期:年月日附录1-2验收组:测试人:日期:年月日附录1-3光缆的机械性能测试检验设备:北邮机械物理性能测试系统英国CD300测试系统验收组:测试人:日期:年月日附录2-1附录2-2验收组:测试人:日期:年月日附录3-1测试设备:PK2210测试系统、CD300测试系统、PK6500、EXFO FTB-300测试方法:模场直径为可变孔径法、截止波长为传输功率法、衰减谱为剪断法、PMD为干涉法、几何尺寸为传输近场法、色散为相移法。

验收组:测试人:测试日期:年月日附录3-2验收组:测试人:测试日期:年月日附录3-3验收组:测试人:测试日期:年月日附录3-4检测设备:机械物理性能测试系统 CD300测试系统验收组:测试人:测试日期:年月日(三)光缆接头盒的主要技术要求及光纤与光缆的连接1、光缆接头盒的主要技术要求(1)使用要求:接头盒要适应架空、管道用直通及分岐接续,光缆可以在接头盒两端的任意一端进、出或一端进、一端出。

接头盒要适应架空、管道等各种程式光缆的接续,也要适应不同结构光缆加强芯的固定。

(2)适用温度围工作时:-20℃~+60℃运输及储存时:-30℃~+70℃。

(3)力:接头盒两端安装光缆后,盒充气60±5Kpa,应能承受1500N轴向拉力,加力时间不少于1min。

测试后,接头盒不漏气、不变型、无损伤,接口处连接的光缆无松动和移位现象。

(4)压力:接头盒两端安装光缆后,盒充气60±5Kpa,应能承受3000N/10cm横向均布压力,加力时间不少于1min。

测试后,接头盒不漏气、不变型、无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