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化学李文杰
关于中国化学会2010年第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关于中国化学会2010年第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获奖情况的通报市中学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2010年第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安徽赛区的竞赛工作已经顺利结束。
本次竞赛共评出一等奖37名(经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协审核批准),二等奖429名,三等奖527名,总计获奖人数为993名(获奖同学名单见附件)。
获奖学生的获奖证书将直接寄达各位获奖学生所在学校。
附件:中国化学会2010年第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获奖学生名单安徽省化学会安徽省化学竞赛委员会二○一○年十一月一日附件:中国化学会2010年第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获奖学生名单(说明:每一等级奖项各名次由上向下单列排列,第1列完成转第2列,即第2列首位名次在第1列末位之后,第2列完再至第3列) 一等奖(37名)姓名学校姓名学校姓名学校谢永杰合肥一中尹瑞合肥一中戴伟斌马鞍山二中李彤合肥一中刘开元合肥八中刘同与马鞍山二中姜雨生安师大附中范昌瑞蚌埠二中徐志祥马鞍山二中庞欢芜湖一中胡旭东芜湖一中郝希聪马鞍山二中叶子醒合肥一中方舟合肥一中张天合肥八中赵栋磊合肥一中窦弘治马鞍山二中吴楚齐合肥168中学张文合肥一中薛晓东合肥一中李乐乐合肥一中马赫淮北一中周翃羽安师大附中刘旭波合肥一中邱剑涛马鞍山二中陈梦鹏马鞍山二中尹超芜湖一中吴凡马鞍山二中黄庆国淮北师大附中刘洋铜陵市一中陈筱璇合肥一中桂在岳安师大附中钱万晖马鞍山二中周恺铜陵市一中陈阳铜陵市一中胡焕祥合肥168中学洪伟合肥一中二等奖(429名)姓名学校姓名学校姓名学校汪大卫合肥一中石坚合肥一中姜策蚌埠二中叶少亮六安一中黄杰合肥一中蓝天安师大附中朱彬彬灵璧中学姚承志马鞍山二中陶平冬天长中学邵健为屯溪一中蔡国庆濉溪中学(西校区) 方涛屯溪一中周越安师大附中杨东来阜阳红旗中学罗哲恒安师大附中凌承尧歙县中学潘志翔安庆一中李貌安庆一中李宇合肥168中学王文佳马鞍山二中尹伊人铜陵市一中杨赫合肥一中雷维浩六安一中宛炜屯溪一中李梦尧蚌埠二中鲁传华滁州中学王周合肥168中学吴玉璋安庆一中马鑫安庆一中洪张杰滁州中学黄田斌铜陵市一中马旭合肥八中郑阳和县一中萧静渊安师大附中张仔孝蒙城一中胡东合肥168中学郭睿马鞍山二中孙贤顺和县一中梅开无为中学裴中煜安师大附中李琨屯溪一中宋博亳州一中张小龙圣泉中学周旭晨合肥六中丁志无为中学赵晓明合肥一中蔡志岚广德中学章喆安庆一中陶俊明合肥八中王晨曦和县一中常乐六安一中邵辰合肥一中汪晓鹏屯溪一中桂心伟马鞍山二中吕品磊合肥一中周佑洲阜阳红旗中学吕爽合肥六中尹昊琰广德中学童祖根马鞍山二中韩宇太和一中孙启彰淮北一中方爽爽怀宁中学吕正歙县中学吴现广德中学姚宇航合肥168中学黄博安庆一中何少康安师大附中王艺微合肥168中学宣守民宣城中学孙学良合肥一中谢广觉安师大附中杨磊蚌埠三中伍凌云合肥168中学黄俊怀宁中学束俊杰无为中学洪祥和县一中何易无为中学李晨马鞍山二中陈世聪广德中学彭正昊合肥八中周灿和县一中叶擎宇马鞍山二中陈安马鞍山二中陈首丞马鞍山二中吴皓安师大附中王天翔合肥一中何加强和县一中涂卓恒芜湖一中严然合肥一中禇园安师大附中秦小磊铜陵市一中王光明临泉一中王润泽明光中学马天成合肥八中李磊无为中学徐称称六安一中王玉奉无为一中郭泽昊合肥八中余浩马鞍山二中张绪歌合肥168中学汪昊翔休宁中学陈世藩淮北实验高中朱行宇淮北一中张淼城郊中学卢肖永萧县一职高翟羽佳马鞍山二中刘天乐安庆一中吴奇天长中学丁称安庆一中凌骏屯溪一中何天和县一中夏之杰滁州中学凌静安师大附中张艾琦铜陵市一中刘佳伟六安一中仲雪松天长中学何晨蒙城一中方凌锐南陵中学乔彬合肥168中学吕宋强蒙城一中张鑫合肥一中李俊合肥168中学杨晓文蒙城一中胡尚健马鞍山二中崔智玮芜湖一中胡曙光蒙城一中张寅马鞍山二中袁倩屯溪一中季一玮芜湖一中张灯合肥一中王煜东合肥一中沈豹阜阳红旗中学方涵之合肥六中陈征阜阳一中宋吻吻砀山中学尹哲浩铜陵市一中蔡铭安师大附中张杨和县一中占智强合肥168中学许浒和县一中王礼坤涡阳一中徐东方和县一中汤佳骏马鞍山二中赵俊超蚌埠二中陈鸿安师大附中张禹安师大附中林万清和县一中朱荻安师大附中王奔淮北一中时进当涂一中刘畅阜阳红旗中学阮乐乐安师大附中张珩安师大附中马超群界首一中程可昕铜陵市一中刘建国淮北一中侯思卿天长中学王伟无为中学吴冠军亳州一中刘志远合肥八中周欣合肥八中孙童悦肥东一中李柯合肥六中吴玥淮北实验高中丁宜无为中学汪天仪马鞍山二中江千帆屯溪一中王安无为中学伍冠雄淮北一中邓文轩芜湖一中陈保友天长中学刘茂阜阳红旗中学陆文睿合肥168中学茆松宣城二中李伟合肥一中魏庆华濉溪中学(西校区) 章旭之屯溪一中吴天宇滁州中学刘昊天合肥168中学夏雨薇和县一中杨捷六安一中蒋成堃池州一中张昌源天长中学颜鹏亳州一中茅志祥南陵中学孔雪锋淮南二中孙伟成马鞍山二中林放全椒中学吕玄玄蒙城一中丁志文马鞍山二中王勤铜陵市一中侯深化无为中学王冠军蒙城一中魏天铎马鞍山二中胡坤马鞍山二中程宇豪铜陵市一中刘袁鹏怀宁中学郭俊太和中学王方俊歙县中学胡梦楠屯溪一中章磊铜陵市一中周圆滁州中学胡鸿飞安师大附中李元媛马鞍山二中应晨露肥东一中虞乃鹏天长中学高显马鞍山二中吴曲然科大附中胡京徽无为中学徐丽君太和中学段全林合肥一中张昱芃合肥168中学曹健宇屯溪一中苏杰马鞍山二中魏子庄马鞍山二中胡筱菀马鞍山二中张飞跃蒙城一中黄新锐桐城中学郭锐蒙城一中邢普成无为中学许丹肥东一中吴凯圣泉中学何鎏铜陵市一中肖云无为中学朱天其合肥168中学胡舜华马鞍山二中周边六安一中胡振淮北一中黄玉宇淮北一中卢仁洋天长中学吴健雄和县一中韩衍隽安庆一中余可六安一中吴明歙县中学王天琪淮北一中苏佳敏青阳中学傅万春无为中学沙瑞无为中学李煜滁州中学江峰歙县中学陈仁立无为中学吴昊歙县中学范伟伟太和中学赵钰合肥八中史文博临泉一中葛雷郎溪中学孔晓鸣圣泉中学陈小乐铜陵市一中王国峰蚌埠三中张诚合肥168中学陈浩瀚淮北一中孙志颖合肥八中杨世意铜陵市一中吴筱然宣城二中钱盾马鞍山二中陶娱芜湖一中张磊合肥168中学孟傲男淮北一中刘允鹏淮北一中张乐园蒙城一中张成安师大附中王梓马鞍山二中葛宝梁铜陵市一中王阳阜阳红旗中学胡健飞合肥168中学李元坤阜阳一中吴子健铜陵市一中刘菲菲铜陵市一中赵征蒙城一中李跃蒙城一中杨梦筠蚌埠二中陈爽怀宁中学李扬临泉一中罗翔六安一中徐沈智滁州中学牛梦书淮北一中倪开元科大附中卢瑶铜陵市一中李筱坤和县一中李安然合肥一中林凯马鞍山二中许飞宿州二中俞忠无为中学张兔子南陵中学张绪灵璧一中王振蒙城一中刘坤鹏淮北一中姚宇蒙城一中孙文全安庆一中李尚翼临泉一中毛涛涛铜陵市一中刘成明滁州中学陈磊军合肥168中学周忠承蒙城一中张朝亮六安一中王刚池州一中夏发安庆一中杨斌合肥一中董升南陵中学李奇太和中学魏星原淮北一中黄荣军合肥168中学褚皓明肥东一中朱善璋合肥一中李朋宿城一中尚振华颍上一中王晨宇滁州中学金凡芜湖一中姚学斌濉溪中学(西校区) 文舒肥东一中卞显硕合肥168中学汪彩永和县一中张春雷合肥一中万竹青淮北一中张帆蚌埠二中吴颖合肥168中学王守都马鞍山二中徐璐安师大附中陈凌帆合肥168中学李帮俊马鞍山二中邱长文宣城二中刘涛无为中学袁野滁州中学李惠军当涂一中陈震合肥一中王政灵璧一中王靖志蚌埠二中徐德锋望江二中孙驰太和一中李明明蒙城一中汤云飞亳州一中洪建峰铜陵市一中李璐蒙城一中戴琨合肥八中刘阳肥西中学姜月马鞍山二中赵冠龙合肥168中学贾迪太和一中张伟杰无为中学杨文豪阜阳三中杨一杉蚌埠二中卢泰安安庆一中沈灏合肥一中何鹏望江二中张会会阜阳红旗中学章承伟合肥八中王旭辰铜陵市一中杜燊淮北实验高中陈文俊马鞍山二中汪翔安庆一中戴同利南陵中学彭昊合肥八中林小宝铜陵市一中张桂正蚌埠二中彭亮灵璧一中郑雪阳合肥一中谭文周亳州一中曹天阳合肥一中邵国栋合肥一中朱添子明光中学肖尚铜陵市一中方晟屯溪一中王博铜陵市一中陈飞铜陵市一中孙雅稚铜陵市一中朱舸滁州中学刘泽琛蚌埠二中陈天友合肥八中彭桐睿蚌埠二中桑海龙太和中学冷福成阜阳一中赵强明光中学陈雅清合肥一中周浩然合肥168中学陶鸿宇安师大附中张圣杰淮北一中田仕畅合肥一中王克勤和县一中袁立功合肥一中王燕彬安师大附中李卓卿马鞍山红星中学高翔淮北一中王志杰六安一中贾志强界首一中何帅英南陵中学朱永博合肥一中滕岳安师大附中余洋临泉一中田唐昊淮北一中李宪宇合肥一中丁寒芜湖一中胡勃屯溪一中王玉皖萧县中学马骏淮北一中刘双马鞍山二中房之伟天长中学石云帆和县一中吴亚欣安师大附中李宗浩全椒中学田赛赛蒙城一中姜形形蒙城一中刘豹阜阳红旗中学汪艳铜陵市一中尚云飞太和中学杨开源合肥一中吴丹铜陵市一中魏立翔滁州中学刘彪蒙城一中丁玉琴合肥168中学胡张选池州一中胡仁志芜湖县一中高梓晟淮北一中夏涛和县一中黄林龙圣泉中学李天成合肥八中陈志远滁州中学朱庆明含山中学邵南启合肥八中李振国阜阳一中杨家乐安庆一中张宇滁州中学郭跃合肥168中学白林筱合肥168中学李奇(大) 太和中学王飞和县一中赵庆杭天长中学陆少军合肥八中陕云鹏繁昌一中宋明磊阜阳红旗中学三等奖(527名)姓名学校姓名学校姓名学校薛慕寒淮北一中隆飞广德中学章剑东至三中陆志鹏明光中学曹仕奇太和中学徐陈林铜陵县一中朱成瑞灵璧一中王有望六安一中吴正晗宣城中学姜小雨滁州中学余巨峰东至二中王逸威宁国中学童敢宣城中学王东舒城中学洪伟马鞍山二中王强和县一中张帅帅宿州二中王庆怀宁中学潘康华铜陵市一中吴开明芜湖县一中袁锦民六安一中周海涵马鞍山中加学校袁洋安庆一中李志强涡阳一中曾志成马鞍山二中汪鸣明屯溪一中许经纬桐城中学杨超太和中学褚培松马鞍山二中罗静茹安庆一中庞燕军马鞍山红星中学吴俊杰宣城二中张欣然滁州中学赵越马鞍山二中杨帆巢湖二中张星辰芜湖十二中方志伟合肥六中王在鹏无为中学韩乐和县一中乔鑫亳州一中刘晓东繁昌一中程杨安庆一中杨兵鹏太和一中夏飞含山中学周斯航屯溪一中张如敏来安中学孙超杰太和中学卢海涛池州一中王勇屯溪一中杨彬望江二中操珍繁昌一中梁浩涡阳一中周游萧县中学程忠健含山中学桂宏鸣池州一中严薛峰和县一中李进怀宁中学吴劲哲屯溪一中陈闪闪太和一中刘俊无为中学陆潇波含山中学白盛明安庆一中张阳安庆一中李根灵璧一中杨永斌阜阳红旗中学蓝家健定远中学钱超池州一中牛良涛阜阳红旗中学于扬博科大附中蒲肖肖太和一中张强天长中学耿蒙蒙蒙城一中朱美林宣城二中汤艺铜陵市一中刘长锋蒙城一中孙聪聪宣城二中杨剑南宣城中学王韬全椒中学李亚颍上一中洪沿铜陵市一中刘志强圣泉中学王天威萧县中学夏志峰滁州中学李旭滁州中学周彪寿县一中熊富忠南陵中学徐奇楠定远中学白晔马鞍山二中杨轩歙县中学李妙然广德中学程小强和县一中叶鹏萧县中学戴研明光中学郑启美蒙城一中张聪聪池州一中王云飞南陵中学毛亚詹宣城二中田振灵璧一中丁丽宿城一中陆子泉定远中学张帅蒙城一中陈翔安庆一中朱珺广德中学蒋翊武滁州中学于文君合肥一中乔宝石巢湖二中吴逸君滁州中学马泽冰铜陵市一中李扬肥东一中江云涛科大附中唐旱波来安中学李长友临泉一中阚雯博广德中学仇启明长丰一中刘中原濉溪中学(西校区) 李煜蒙城一中许海波宿州二中汪逸凡马鞍山二中宋剑超太和中学潘峰临泉一中华文伦池州一中李硕存马鞍山二中黄景合肥168中学张彬彬圣泉中学束俊合肥168中学胡鹏萧县中学段昌豪淮南二中缪宏伟无为中学张琦桐城中学韩润泽定远中学马健和县一中甘露安庆一中杨婉如滁州中学周鲁晓冬芜湖一中孙朋含山中学乔治铜陵市一中张华清歙县中学李正秋明光中学庆绪顺含山中学于启成亳州一中方浩铜陵市一中胡广程蒙城一中张诗琪屯溪一中陆权固镇一中赵钰霍邱一中蔡森河淮北一中方俊齐亳州一中昂伟圣泉中学王然铜陵市一中郑颜蒙城一中邵涵屯溪一中姜南滁州中学刘畅蒙城一中侯飞涡阳一中张飞翔宿城一中哈梦可太和中学周文淮北一中许慧迪定远中学李少宇太和中学王亚琪太和中学朱洪渊合肥168中学张煌屯溪一中武彬无为中学沈玉鹏当涂一中黄绍中芜湖一中黄军五河一中赵守俊蒙城一中徐超宣城二中骆晓宇繁昌一中刘芳芳蒙城一中孙超明光中学赵婉如马鞍山二中张泽蚌埠二中卢楠明光中学葛艳芜湖一中吴芳升宣城二中崔茂霍邱一中徐杰圣泉中学刘琦池州一中李雪蚌埠三中朱成龙圣泉中学王冬含山中学吴凡蚌埠二中王浩然铜陵市一中郭腾飞亳州一中张梦成广德中学梁晓波蒙城一中许慧灵歙县中学郏瑞蒙城一中徐耀东屯溪一中关书峰濉溪中学(西校区) 欧长江萧县中学张佳宝蒙城一中杨昳太和中学汪杰青阳中学方健繁昌一中李强望江二中周欣怡铜陵市一中俞中祺屯溪一中吴帅怀宁中学乐越巢湖一中刘源和县一中焦文祥安庆一中陈陈安庆一中倪呈军天长中学胡雄安庆一中余乐蚌埠二中曹耀天蚌埠三中钟磊铜陵市一中王贵和县一中朱家麟淮北一中王扈炜滁州中学谢地五河二中王熠坤安师大附中李亚军定远中学卲子剑来安中学程翔繁昌一中朱炜东至大渡口中学杜盛磊黄山一中王同同舒城中学王明宿城一中许义铜陵县一中王天赐蚌埠三中宋浩然蒙城一中薛寒肥东一中蔡闫宿州三中范玮潜山中学侯明利临泉一中王金南马鞍山二中王也芜湖一中徐超滁州中学杨士杰界首一中谢耀辉淮南二中苑虎阜阳一中赵华夏来安中学侯炜刚肥东一中赵婷婷阜阳一中姜逸伟池州一中孙啸然马鞍山二中朱志文巢湖四中赖雅茹五河一中李广浩宿州二中王玲蒙城一中桂林池州一中单宇蒙城六中陈子飞宿城一中张衡涡阳一中高军南陵中学孟洁太和一中王凯阳合肥一中徐骞滁州中学赵晨曦马鞍山二中王大山太和中学梁雷合肥八中彭美玉泗县新集高中蒋彦浩马鞍山二中赵田无为中学何璟荣合肥六中王嘉伟怀宁中学顾黎明宿城一中周琼和县一中彭醒醒阜阳红旗中学王辉涡阳一中骆传凯来安中学刘一臻滁州中学叶波繁昌一中徐滢安庆一中周吉磊淮北一中朱承浩南陵中学吴萱安庆一中尹晓宇六安一中谢晓博萧县中学方悠安庆一中欧如意萧县中学圣荣超含山中学张鸣长丰一中安忠宝蚌埠三中曹杰歙县中学焦景黄山一中戴培元淮北一中李旭太和一中刘广利辛二中陈松蒙城一中汪轲宣城中学苑赛赛蒙城一中曹路阳蒙城一中石冰安庆一中刘长俊圣泉中学刘慧丰淮北一中陆启乐五河一中吴忧桐城中学王晓琛马鞍山二中王春笛阜阳红旗中学周祺润铜陵市一中占涛安庆二中史自强太和中学林佳伟池州八中马振亳州一中王琬玥滁州中学吴金路淮南一中田竟竞蒙城一中范子健芜湖县一中汤飞池州八中刘雪松襄安中学王春文芜湖县一中梁灿凤台一中吴俊和县一中刘楠宿州二中黄睿东至大渡口中学符建风界首一中崔可临泉一中汪书东东至二中黄斌无为中学许继东肥东一中刘文珏铜陵市一中戴韵秋和县一中周鹏芜湖县二中付加飞明光中学王位安庆一中朱璠马鞍山二中蒋雨晨蚌埠铁中许海雯天长中学方建鹏歙县中学焦睿宁国中学王炳超安庆一中魏云宣城二中韩春春蚌埠二中程晋坤淮北实验高中何乐为芜湖一中周勐蚌埠三中王开元圣泉中学李鹏飞亳州一中叶晨皓泾县中学朱讯南陵中学王曼嫣安庆一中张慧娟铜陵市三中鲁杭宣城中学张存君安庆一中陈春筱炳辉中学杨玲玲濉溪中学(西校区) 李俊全椒中学张大伟固镇一中方真歙县中学潘家秀天长中学顾新强淮北市第十二中学张越池州一中张忠心明光中学李胜杰颍上一中黄雅洁天长中学吴霖东至三中王攀淮北天一中学郎传东含山中学徐啟利宣城二中李政滁州中学李德军蒙城一中吴文成青阳中学刘迟砀山中学苗争濉溪中学(西校区) 巩兵兵宿城一中张凯蒙城一中曹赛赛太和一中席婉琳滁州中学金猛濉溪中学(西校区) 余皖东池州一中吴子强蚌埠二中毛凯莉萧县中学赵子临和县一中钱雪薇宣城中学李乐乐(小)泗县一中郭庆丰淮北一中穆堂杰淮北一中胡志强濉溪二中吴亮青阳中学程亦直屯溪一中支军军怀远一中洪水屯溪一中高阳枞阳中学赵立安安庆二中徐顺利太和中学黄家晟蒙城一中曹灿安庆九中刘经纬肥西中学汪燃岳西中学杨青安庆七中张帅阜阳红旗中学冯俊涛岳西中学严明星安庆十中曹瑞安师大附中牛帅涡阳一中张来龙白云中学陈珺弘合肥一中赵一静亳州一中代芷若蒙城一中柯希玮屯溪一中王文和县二中胡鹏石台中学蔡涛蒙城一中王贤文肥东一中樊开升天城中学陈丰歙县中学陈高伯涵马鞍山二中熊木野寨中学吕豪安师大附中贾全锐寿县一中姚文豪安庆二中苏清亳州一中施根生青阳中学吴文成旌德中学蒋华杰合肥一中江佳健歙县中学吴昭昭临涣中学仲春来五河一中马俊明广德中学吴樾屯溪一中钱晨辉蚌埠二中罗颖溢圣泉中学刘丰艺芜湖一中刘阳光太和一中陈宽郎溪中学黄安琪五河一中程何健合肥168中学匡俊耀蚌埠一中王超仁阜南一中杨倩合肥八中汪争雨凤阳中学张志远蒙城一中谷祥深太和中学吴优合肥一中刘伟光合肥八中唐文芳歙县中学赵卫南陵中学张鑫涡阳四中胡岱青屯溪一中张文祥包集中学潘雁太湖中学王开元安庆一中吴根威歙县中学王子朋涡阳一中陈天彤阜阳三中蒋小超当涂一中夏尚文池州一中查涛怀宁中学秦华强南陵中学吴璠凤阳中学谈桥南陵中学郭弘宇合肥八中陈有鹏宿城一中杨诚无为中学金城含山中学代维含山中学王英刚蒙城一中贾竹冰合肥168中学李浩马鞍山二中王睿和县一中凤维勇舒城中学刘勇涛界首一中吴锋肥东一中邢庭瑜庐江中学朱涛利辛一中郝明明圣泉中学陈龙泉正阳中学高磊池州一中胡建淮南二中张钦蚌埠二中桂海亮池州一中杜颖鹄定远中学洪唯寿县一中黄刚和县一中张航飞枞阳中学张雅雅歙县中学张公涛安庆一中李志伟蒙城一中余春海阜阳红旗中学冀伟安亳州二中阮启元铜陵市一中孟庆卓临泉一中刘凯雯程集中学卢永昌天长中学王珂宿城一中李鑫和县一中吕志铜陵市一中胡东东望江二中孙康康和县一中张众宿城一中李玉火南陵中学张璐蒙城一中江金辉桐城中学张森临泉一中蔡健培南陵一中从兆清太和一中陈楷蚌埠二中吴浩圣泉中学叶帅无为中学司强太和一中董锦春天长中学李仕玮芜湖一中何月霞和县一中张鸣田家炳实验中学李庆涛阜阳红旗中学李智萧县中学汪权彬太湖中学李腾飞和县一中奚韩诚芜湖县一中叶海彬阜阳二中倪绿林宿州二中陈天心无为一中郑毅凡祁门一中李萌阜阳一中陈志刚安庆一中吴泽志宿松中学杜欢圣泉中学王连飞阜阳红旗中学项超霍山中学王跃龙蒙城一中郑家琳合肥六中徐文君固镇二中曹文兵望江二中田伟和县一中戴昕妤涡阳二中苏庆贺萧县中学吴兵明光中学吴春磊淮南14中马世超屯溪一中陈子扬宿城一中徐同同阜阳红旗中学王辉阜阳红旗中学陈一鸣明光中学。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获奖通报

201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获奖通报一、全国奖1.一等奖(7人)吴启凌(一中)、曾恺辰(双十)、黄威文(一中)、蔡子熙(一中)、郑润丰(外国语)、赖文昕(外国语)、连渊(一中)2.二等奖(14人)陈逸兰(外国语)、叶以晴(诗坂)、沈家丞(一中)、林子睿(一中)、颜康平(一中)、朱俊臻(一中)、颜乐其(一中)、杨东晓(外国语)、刘启明(外国语)、殷文馨(一中)、林宇辉(外国语)、余安阳(一中)、程之鹏(外国语)、陈元瑞(一中)二、省级奖1.一等奖(10人)柯晓佳(一中)、祝镕涛(蔡塘)、侯心元(双十)、许树东(翔一)、洪欣欣(外国语)、宋嘉澍(火炬)、陈长益(大同)、林东蔚(科技)、陈演鹏(翔一)、夏鹤迪(外国语)2.二等奖(20人)赵育君(一中)、吴凡(一中)、罗楠(湖里)、黄宇(外国语)、张宇辰(十一中)、潘才镇(蔡塘)、姚毓群(大同)、黄涛岸(双十)、李途越(一中)、黄子昕(一中)、郑可文(外国语)、杨一滨(一中)、蔡轶颉(一中)、林鹰谷(双十)、周庄无忧(大同)、刘源(莲花)、陈见淳(一中)、邬一鸣(一中)、陈琳(外国语)、陈佳楠(双十)3.三等奖(20人)陈嘉莹(大同)、陈轩昂(大同)、梁晨(一中)、郑琳燕(东山)、张一舒(外国语)、刘珏(外国语)、池欣宁(大同)、李金洋(大同)、郑博洋(松柏)、欧一(外国语)、林欣(一中)、张志毅(一中)、胡东旭(外国语)、陈熹(外国语)、林煜凯(外国语)、庄蕾(外国语)、陈瑞鑫(五缘)、吕尚思(大同)、陈宇鸿(莲花)、陈锴杰(外国语)三、市级奖1. 一等奖(为获得省级以上奖的全体学生)2. 二等奖(131人)王弘御(外国语)、黄润洲(外国语)、谢超奇(一中)、卢忆卿(一中)、马元杰(外国语)、李晨琳(外国语)、关珺予(大同)、黄龙飞(同一)、林希潜(松柏)、彭子禹(一中)、陈铎(一中)、郭与珂(双十)、吴水龙(马巷)、徐颖(外国语)、陈品馨(外国语)、颜林屹(外国语)、官华鸿(双十)、林嘉豪(同一)、李昱丞(同一)、胡育昆(松柏)、李昊霖(外国语)、管司宇(外国语)、林奇伟(巷南)、蔡嘉文(一中)、邴宗琪(一中)、林知易(一中)、陈家豪(一中)、庄怡慧(一中)、叶鑫之(一中)、刘恩泽(外国语)、林翔宇(杏南)、李方舟(槟榔)、李腾(莲花)、陈权(莲花)、潘杨硕(十一中)、黄誉(一中)、邱天鈜(一中)、林子馨(一中)、张斯珏(外国语)、杨文凯(外国语)、叶妍(双十)、曾蕴霖(双十)、朱胤恒(双十)、陈宇丹(科技)、宋家豪(科技)、胡梓敬(槟榔)、汪坤(逸夫)、王毅豪(湖里实验)、蔡雨薇(大同)、张雯(大同)、方洋(大同)、陈瑞东(莲花)、林睿天(外国语)、蔡霈霖(外国语)、艾兴(洪塘)、涂心怡(外国语)、张宇航(外国语)、林婉琪(外国语)、林思泽(外国语)、房祎旸(外国语)、吴佳琪(双十)、曹佳军(五中)、林成浩(金鸡亭)、卓堉杰(莲花)、陈天章(东孚)、徐怡雯(莲花)、陈嘉伟(松柏)、罗峰(英才)、杨韬润(一中)、沈书丞(一中)、曹煜(外国语)、胡睿(槟榔)、朱逸翔(十一中)、纪鸿思(同一)、苏剑锋(洪塘)、毛伟帆(北附)、石狮(蔡塘)、杨煌彬(十一中)、钟孔鹭(槟榔)、骆思键(槟榔)、张晶晶(十中)、曾君豪(外国语)、陈少林(巷南)、杨扬(一中)、陈思杰(外国语)、庄苾涵(外国语)、黄斌安(外国语)、张羽实(双十)、陈严宁(双十)、沈瀚渺(槟榔)、陈震坤(湖滨)、胡嘉豪(东孚)、郑晓婷(蔡塘)、白炜铭(湖里外分校)、陈政扬(九中)、洪昱(十中)、练少渊(新店)、陈雁超(大同)、高恬(同一)、李建鹏(柑岭)、王泽杰(湖里实验)、周大智(九中)、王铭贵(集美)、陈嘉诚(洪塘)、刘宇哲(六中)、彭榕棋(莲河)、陈滨(槟榔)、陈旭晖(大同)、林益坤(大同)、陈培境(同一)、胡闽(湖里)、郑梅君(湖里外分校)、吴洪晟(大同)、徐英智(湖滨)、邵欣彦(松柏)、姜炜龙(松柏)、夏子阳(集美)、潘泽文(十中)、朱金水(蔡塘)、李昱辰(金尚)、宋若仪(槟榔)、陈奔(槟榔)、刘致佐(大同)、吴隽佶(十一中)、苏琪珺(东山)、陈福达(五显)、李鹏辉(海沧)、朱嫡焓(金尚)、龙宇廷(湖里)、李靖坦(火炬)、林少宁(蔡塘)4.三等奖(307人)陈昊珉(槟榔)、丁众民(大同)、高俊龙(大同)、王钧平(大同)、洪舒琳(金鸡亭)、廖纬图(松柏)、陈明夫(杏南)、曾子煜(英才)、杜易斯(莲河)、陈木森(诗坂)、洪玉顺(马巷)、吴欣颜(新店)、徐晨露(大同)、孙睿(大同)、施博琳(莲花)、陈睿彬(松柏)、康凌一(东山)、林莹玺(美林)、陈志煜(北附)、叶露浥(三中)、雷涵(蔡塘)、王明慧(湖里外分校)、吴文红(槟榔)、肖阳(九中)、戴喆芃(十一中)、梁远景(松柏)、李艺达(东山)、陈慧敏(诗坂)、林翰(大同)、吕彦龙(金鸡亭)、吴霁芸(松柏)、王彦斌(松柏)、陈宏毅(东山)、吴建树(汀溪)、李涛(上塘)、郑书馨(湖里)、郭若垚(湖里)、黄睿扬(湖里)、许康楠(火炬)、钟沛杰(大同)、吴梓瑜(大同)、吴晓勤(九中)、郭建国(逸夫)、黄磊(杏南)、方艺鸿(英才)、谢珑璁(大同)、黄亚群(诗坂)、郑琼丹(同一)、邵明岩(同一)、陈张鹏(金尚)、商恩艺(金尚)、郑宁杰(湖里)、胡辉(三中)、方依婷(禾山)、童恣杰(禾山)、许悦(火炬)、陈焱(火炬)、叶伟哲(湖里外分校)、杨扬(杏南)、林慧安(巷南)、吴伟强(莲河)、黄三妹(诗坂)、朱斌辉(翔一)、林情阳(巷南)、刘棕端(观音山)、欧阳雯雯(华侨)、蒋炜鹏(同一)、陈志勇(启悟)、洪培钦(二外)、陈乐超(国祺)、张龙(外国语海沧附校)、张文斌(金尚)、程乔(湖里)、林昊(三中)、蔡鑫城(火炬)、温禾山(蔡塘)、罗谨哲(湖里实验)、蔡江岭(集美)、李培航(集美)、郑晓雨(同一)、吴尊耀(莲河)、林婉婷(马巷)、康祉祺(马巷)、兰华强(诗坂)、蔡彩伶(翔一)、蒋中文(东山)、林志发(美林)、李伟涛(海沧实验)、李奕君(海沧实验)、柯澜颖(湖里)、蔡嘉辉(湖里)、黄标锦(蔡塘)、王杰(湖里外分校)、杨冠铭(杏南)、王弋峣(英才)、陈明新(巷南)、林佳寨(巷南)、许佳堃(大嶝)、洪建伟(翔一)、陈小燕(巷南)、黄文友(新圩)、陈靖威(同一)、陈宏宇(同一)、颜静雯(东山)、但鸿波(海沧)、王星宇(北附)、梁嘉伟(集美)、李婷艳(火炬)、刘贤毅(火炬)、何智汉(蔡塘)、张志永(蔡塘)、郑隆鑫(湖里实验)、黄仕嘉(湖里实验)、吴科比(集美)、陈杜平(十中)、谢子豪(灌口)、陈立翔(集美)、许心如(大嶝)、林惠玉(巷南)、林雯蓓(巷南)、叶宇晨(同一)、郭鸿晨(东山)、纪晓婷(城东)、范智坤(外国语海沧附校)、杨雪雯(集美)、邢翌(十中)、陈龙威(金尚)、肖鹭凯(湖里)、张嘉鑫(火炬)、彭潇毅(火炬)、叶金蕾(火炬)、李怀东(火炬)、童慧婷(蔡塘)、黄愈(集美)、杜全恺(杏南)、王晨(十中)、李程辉(十中)、陈明(灌口)、李浩东(十中)、林龙鑫(集美)、朱懋华(杏南)、吴毅盈(城东)、朱振东(外国语海沧附校)、吴少萍(莲河)、吴媚妙(莲河)、洪辉煌(马巷)、吕鋆(翔一)、王永顺(翔一)、洪晓雅(新店)、刘洛河(新店)、胡鑫麟(东山)、林鹏飞(美林)、林艺福(美林)、晏梓寰(海沧实验)、何开锦(杏南)、李鑫(十中)、陈煜(十中)、戴奇宏(十中)、邹越(湖里)、阮斯瑶(火炬)、吴彦宇(火炬)、黄小芮(火炬)、涂渠招(蔡塘)、林伟豪(蔡塘)、赵翔鹭(湖里实验)、华亮(外国语湖里分校)、林舒晴(十中)、隆煜坤(十中)、杨胥(英才)、沈宗派(十中)、王强(上塘)、王闽(十中)、张剑岚(同一)、方爱英(巷西)、邱甘露(大嶝)、邱东升(大嶝)、宋志超(大嶝)、许阿玉(内厝)、蔡巧巧(翔一)、柳茹萍(新店)、郭燕珊(新店)、杨少萱(同一)、蔡谟隆(同一)、纪鸿璐(同一)、卓晨馨(同一)、陈加濠(东山)、陈加南(洪塘)、张前军(柑岭)、吴睿娟(东孚)、叶筱琪(东孚)、江海山(东孚)、徐鑫波(东孚)、陈宝珍(东孚)、钟懿(十中)、孙博涵(杏南)、周睿凯(金尚)、李华晨(金尚)、张宇晨(三中)、王莉莉(三中)、陈茜(三中)、费雁飞(蔡塘)、何佳钟(湖里实验)、叶晗(杏南)、肖龙斌(集美)、姚叶子(集美)、陈子龙(十中)、夏君(十中)、林毓彥(十中)、黄玉喜(外国语海沧附校)、苏宁泰(洪塘)、邱鸿场(内厝)、陈随添(内厝)、王晓倩(新店)、邱志豪(大嶝)、吴东鹤(马巷)、黄芮(翔一)、陈心怡(翔一)、郭伟绩(翔一)、许金兴(巷东)、洪妍(同一)、王艺涵(同一)、陈随缘(启悟)、苏晴晴(东山)、石杰(东山)、叶宇晴(东山)、吴江宁(东山)、陈秉桓(洪塘)、陈仁义(柑岭)、颜小春(海沧)、陈宇萍(海沧实验)、杜晨琳(北附)、黄静雯(东孚)、邹秋芳(东孚)、张洁玫(东孚)、连跃川(后溪)、陈升赐(杏南)、林宇豪(十中)、彭雨明(杏南)、王妙婷(十中)、郑闽(十中)、周子越(集美)、林嘉毅(十中)、谢俊贤(集美)、江仪洵(同一)、林玲巧(灌口)、吴雅雯(莲河)、洪境润(马巷)、张林平好(马巷)、叶晓浩(翔一)、叶蓉蓉(翔一)、蔡诗萌(翔一)、林琳(翔一)、张少卿(新店)、陈宣政(同一)、许霖晨(同一)、詹阿喜(同一)、林子栋(同一)、苏培臻(启悟)、付之豪(东山)、吴成桓(东山)、陈雪燕(东山)、李嘉明(东山)、苏美妙(洪塘)、陈福祥(育才)、林均展(美林)、石群英(竹坝)、谢宏兴(梧侣)、吴雪岩(外国语海沧附校)、张泽晟(北附)、谭浩鸣(海沧实验)、吴嘉丰(海沧实验)、李锴萌(十中)、吴小琪(莲河)、吴逸尘(莲河)、蔡佳祥(马巷)、梁彬彬(马巷)、李颖(翔一)、洪聪颖(巷南)、陈滢滢(巷西)、方加明(巷西)、方小彬(巷西)、郭雅萍(新店)、洪佳荣(新店)、洪洋洋(新店)、吴涵羽(海沧)、何倩(海沧)、林晓娜(外国语海沧附校)、马牧歌(海沧实验)、张昌韬(海沧实验)、章绍晨(海沧实验)、赖志航(海沧实验)、石剑波(海沧实验)、何家彤(海沧实验)、陈心馨(东孚)、郭名颜(海沧实验)、庄安妮(北附)、李永色(北附)、曾麒(外国语海沧附校)、何雪珂(海沧实验)、谢伟镇(海沧实验)、王璟莹(海沧实验)、周莞尔(海沧实验)、魏颖诗(东孚)、张嘉靖(东孚)、谢佳宾(东孚)、李悦霖(北附)、彭思丽(东孚)四、园丁奖1.全国奖(7人)陈瑞芳、杨磊、黄经纬、李光宗、石雪莲、蔡水泵、付高峰2. 省级奖(23人)陈文斌、陈艺青、陈珍小、杜洁荣、陈明俊、杨金霞、朱加贤、周小琴、韩文宗、孙敬人、黄绿红、连建华、陈训浪、吴细花、池金亮、柯志勇、张水旺、郭冬梅、项鑫、杨振煌、王晓聪、张仁波、蔡永法3.市级奖(46人)陈艳、刘钊、洪兹田、王建华、李丽、郑小恒、丁红、潘宏宜、张雅博、林毅、邱丽娟、许文伟、蔡思恒、许振芳、林立新、谢逊、张志成、李天贤、江秀青、庄凤娇、刘娟、陈丽明、周蕾、苏红园、孙敏、丁长福、黄维丽、唐普玲、洪兵招、叶国际、郑顺来、苏坤烈、颜志农、谢桂芳、陈爱春、黄嘉妙、林燕慧、庄绍珲、林秋延、陈丽、徐美丽、林进德、吕良河、王晓斌、马志强厦门市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4月23日。
2013全国化学竞赛获奖名单东莞

关于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拟获奖名单公示的通知
各普通高中、完全中学教导处:
“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已于5月下旬顺利进行,试卷经我市初评,并报送广东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复评,确定了我市的学生获奖名单和教师获奖名单(见附件1、2、3)。
为了增加化学竞赛活动的透明度,促进化学竞赛活动的规范化,根据相关规定现将获奖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月2日至7月9日。
在公示期间如果对名单有异议,可以通过各学校教导处与我室黄远老师联系,联系用的电子信箱:hy2212@;联系电话:23126060。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3年7月2日
附件1: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拟获奖名单
附件2:拟获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辅导教师园丁奖名单
已于5月下旬顺学专业委员会件1、2、3)。
动的规范化,根至7月9日。
在我室黄远老师联23126060。
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的改进

•创新设计•(实验研究)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的改进李文杰(中山市第一中学,广东中山528400)摘要:针对高一人教版《化学1》教材中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作进一步改进。
实现了铜丝插入沸腾的浓硫酸溶液中,5秒便可观察到石蕊试纸变红,10秒可观察到蓝色硫酸铜溶液生成,20秒可观察到品红试纸褪色,实验用时短,现象明显,重现性好。
整套实验装置简单,取材制作方便,操作简洁,节约药品,有利环保,易于推广。
关键词:浓硫酸;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改进文章编号:1005-6629(2019)7-0063-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1问题的提出在硫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含氧酸和氧化物。
硫酸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
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又有自己的特性。
浓硫酸的主干知识是强氧化性,它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也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的硫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
关于高一人教版《化学1》教材第四章第四节实验4-9“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⑴,若按教材装置进行实验存在以下不足:(1)教材采用的是98%的硫酸与铜反应,实验中往往不能直接看到蓝色硫酸铜溶液的生成,或者在硫酸铜溶液中有黑色物质生成影响溶液颜色的观察。
同时,必须等到反应结束将反应物冷却,才能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另一支盛有水的试管中。
实验时间耗时较长,大概5~8分钟,操作又烦琐,导致教学环节松3.3STEAM统整项目课程的发展趋势分析科学的本来面貌是综合型的,STEAM教育也传递这样的理念。
随着新课标落地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出台,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有独特作用的STEAM统整项目课程将会备受关注。
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数量,专职或兼职STEAM教育的师资力量是影响STEAM统整项目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化学学科为核心的STEAM统整项目课程的开发则需要靠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夯实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勇于跨散,影响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化学实验中几个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下化学实验中几个意识的培养
李文杰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研版)》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新课改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化学工作者结合学科特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素质教育的意识,可以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页数】1页(P11-11)
【作者】李文杰
【作者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打造高效地理课堂——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办法
2.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新课标为理念探索与实施语文教学高中历史新课改之我见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讲授中如何渗透物理方法教育关于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学案教学的实践总结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励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3.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初中生化学
实验意识4.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4全国初三化学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2004年全国初中生初三化学竞赛初赛成绩统计表。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教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元素同期表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一一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元素周期表的构造,第二部分是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同位素与核素的常识,最后一部分为是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教材中还编写了阅读材料与有关资料,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前三个部分为教学的重点,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与原子构造的关系时的难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造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构造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理解原子构造、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4、使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信进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使学生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构造2、元素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和原子构造的关系教学难点:1、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构造的关系2、核素、同位素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讲述法、启发类比法、辨析法教学用具:元素周期表、挂图、课本课型:新课课时:2+1(习题课)+1〔研究性学习辅导〕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新课的准备:1、考虑:元素周期律中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所隔的元素数目是否一样,即周期是否规那么?与元素周期表的行是否有关系?2、翻开元素周期表,让学生以第二周期和卤族元素、碱金属元素为例分析周期表排列方式。
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及本节标题〔元素周期表概念〕。
元素周期表新课进展:一、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展示元素周期表,分析元素周期表的行。
1.周期具有一样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叫周期。
比较:元素周期表构造——行,分析比较各元素原子间构造关系,并填写上上表5-11。
发现:①每一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开始→卤素→惰性元素(第一与第七周期例外);②周期序数=同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元素周期表有7行,一一共有7个周期;③第一、二、三周期,所排元素种类:2、8、8,短周期;第四、五、六周期,所排元素种类:18、18、32,长周期;第七周期,所排元素种类:26,不完全周期。
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江西赛区)获奖名单一等奖(60名)姓名学校姓名学校罗建龙新建县神舟学校张毅南昌洪都中学杜志成南昌洪都中学张雄健南昌市第一中学熊磊新建县第五中学潘博达南昌外国语学校陈章麒南昌市第十中学郭泽宣九江市晨光中学康礼洋九江市同文中学邓元宸九江市同文中学章和夫九江市晨光中学宁可九江市晨光中学万之淳九江市第五中学缪新超上饶县第二中学缪子明上饶县第二中学汤宗瑜玉山县文苑学校吴敬云玉山县下镇初级中学江杰章上饶市第四中学黄泽旭南城实验中学徐承炜金溪县第一中学李嘉成南城实验中学张翔高安中学彭瑞光高安中学孙津高安中学熊元康宜春实验中学高勇强上高中学张志昊宜春实验中学徐曼琪永丰县恩江中学刘鹏吉安市第八中学谢骞遂川县泉江中学曹煜永丰县恩江中学兰国兴永丰县恩江中学黄志林新干县中学夏震南康市第三中学李嘉华信丰县第二中学陈白杨赣县第二中学谢婧琦赣州市第二中学张盛平信丰县大塘中学黄文晖石城县第二中学钟葳于都县第三中学王冲赣州市第三中学李福强大余县池江中学卢翔宇南康市第六中学郑政安远县第三中学黄昳赣南师院附属中学肖靖兴国县潋江初中邱晓忱宁都县第五中学李聪大余县池江中学钟林睿南康市第五中学邹志瑞金市第二中学李健聪赣县第二中学邬涛赣州市第三中学刘声兴国县潋江初级中学温田田赣州市第七中学程振宇乐平市第五中学彭章景德镇一中分校邵熠珂景德镇市第五中学周先豪萍乡市第四中学何钟昀新余市第四中学杨琪贵溪市第二中学二等奖(120名)姓名学校姓名学校陈晓清南昌市第三中学余孟亮南昌豫章中学谢守旋南昌市第三中学戴定根江西师大附属中学李智南昌大学附属中学陈弘琦南昌育新学校付晨阳进贤县第三中学杨坚江西师大附属中学费韶臻南昌市第十中学周予杨南昌外国语学校刘宇佳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黄河清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浏泽宇南昌外国语学校胡蓓秋南昌市第一中学倪王苑南昌市第八中学帅威九江市同文中学水晶九江市第六中学刘耀阳九江市第十一中学胡旬九江市晨光中学贺嘉鹏修水县义宁镇中学赖付然九江市第十一中学舒震武宁县第二中学陶之昊九江市第十一中学殷伊澜九江市同文中学潘俊九江市第五中学龚时伟九江市同文中学柳晟九江市晨光中学尹沛敏上饶县第二中学张兴华婺源中学桂钰珑弋阳县方志敏中学朱燕英万年华兴学校邓廖超上饶县第二中学江林楠婺源中学万三辉余干新时代中学徐凯文上饶县第二中学周游上饶县第二中学曹艳红上饶县第二中学李安崇仁县第二中学李一晗金溪县云林中学聂佛辉广昌县第一中学李正达东乡县第二中学邹乔临川第二中学赵懿凡南城实验中学熊光耀丰城市第一中学聂台猴上高中学宋珊珊高安中学朱至渊丰城市秀市中学陈梦瑶高安中学肖波强上高中学廖瑶高安市龙潭初级中学熊博奉新县第二中学黄鹏高安市黄沙初级中学潘志伟上高中学喻翔飞上高中学温容宜春实验中学陈伟吉安市第八中学王晓吉安市第二中学郁农欣吉安市第二中学郭碧川吉水县第三中学李琳遂川县泉江中学周煜吉水县第三中学肖宇宁泰和县第四中学张祺万安县窑头中学宁敏永丰县恩江中学王晨吉水县第三中学钟希声瑞金市九堡中学王鲁赣赣州市第一中学王海燕大余县池江中学曾鑫赣县第二中学殷芳林赣县江口中学尹训赣县南塘中学王倩玉宁都县第三中学刘登程崇义县章源中学蔡嘉欣大余县池江中学杜嘉伟赣州市第七中学黄亦磊兴国县潋江初级中学谢清林崇义县章源中学温润石城县第二中学刘永孛于都县实验第二中学宋林泉赣县江口中学黄璜安远县第三中学陈思利赣州市第七中学王远飞南康市第六中学刘松华赣县田村中学钟志宏崇义县章源中学刘志山大余县池江中学温昱钦上犹中学明磊南康市坪市中学吴伟南康市第六中学申卓南康市第五中学柳湘君赣州市第一中学蓝霖赣州市第七中学刘晖兴国县第一中学陈功显兴国县潋江初级中学谢志坚赣县吉埠中学杜晓冻安远县第二中学叶华林南康市第六中学周啟中瑞金市第二中学谢永强瑞金市英才学校黄华聪于都县第三中学赖晖于都县第三中学管世强于都县第三中学黄醒崇义县金坑中学刘伟于都县第三中学邱瑜杰大余县南安中学廖俊祺赣州市第七中学张纶昭赣州市厚德中学石培涛乐平市第五中学程杰乐平市第五中学戴耀文景德镇市第二中学李楠景德镇市第五中学梁驭辰景德镇市第二中学陈浩华萍乡市第六中学杨航萍乡市第二中学李高峰萍乡市第六中学谭怡君萍乡市第六中学易梦媛新余市第四中学钟晨嘉新余市第四中学赵于汐贵溪市第二中学廖飞贵溪市冶炼厂中学三等奖( 242 名)姓名学校姓名学校杨李江西农大附属中学凌感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廖健江西农大附属中学罗光涵江西师大附属中学王文轩南昌航空大学附属中学彭希猷江西师大附属中学吴强南昌市第三中学李轲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金怡泽南昌市第十中学王志鵾安义县第二中学王璨南昌外国语学校文思超南昌市第三中学叶智贤南昌外国语学校刘祥南昌县莲塘第四中学窦宏声南昌创世纪学校章聪南昌市第三中学俞骥昊南昌市第十中学陈经伟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柯童南昌育新学校高宗天南昌外国语学校谢天曌南昌外国语学校徐宗奕南昌洪都中学欧阳俊锋南昌市第十中学吴璐芸南昌县莲塘第五中学张晓安义县第二中学江新远南昌市第十六中学严超进贤县第一中学邵帅南昌市第一中学祝嘉舟南昌外国语学校马可南昌第三中学罗望予南昌市第三中学梅蒙九江市晨光中学代楚鹏九江市第五中学宋雪九江市同文中学江巍玮九江市第五中学易文翰九江市同文中学邓航九江县第三中学吴人齐九江县马回岭中学张甜九江市第六中学张轶九江市同文中学徐惕若九江市同文中学姜梦莹九江市第六中学易怀杰德安县车桥中学刘天弋九江市第十一中学李博约九江市同文中学蔡邵哲九江市实验中学刘叶永修县马口中学吕逸帆九江市第三中学王雨薇九江市同文中学陈政帆彭泽县第四中学校王舒宇九江市市同文中学叶扬天永修县吴城中学淦赛华永修县艾城中学姜立智九江市晨光中学陈炜都昌县东湖中学范卉德兴市第二中学胡国正余干新时代中学李超上饶第六中学徐建波玉山县下镇初级中学徐艺洁德兴铜矿中学叶乐奇玉山冰溪初级中学张鑫上饶县第二中学郑伟玉山县第二中学祝如愿上饶县第二中学林卓毅上饶县第二中学吴倩上饶县第二中学刘牧羊上饶市第二中学刘新正德兴第二中学藤翀横峰县第二中学汪松涛婺源中学项翔坚万年县第二中学刘少波余干新时代中学李梦成上饶县第二中学林丽梅上饶县第二中学吴炜菲上饶县第二中学杨煜南城实验中学毕伍荣广昌县第一中学董杰临川第二中学张志才乐安南村中学马纯东乡县第二中学白志强广昌赤水中学易摧龙临川第二中学冯晓东临川区第四中学蔡成临川第二中学邹耀武宜黄县第二中学帅凯成临川唱凯中学龚灿良临川罗针中学兰文洁樟树张家山学校黄中上高中学冷挺上高中学邹玉博铜鼓县第二中学彭邦安宜春实验中学徐一鸣宜春中学叶蒙上高中学朱楚越高安中学刘子琪宜丰县第二中学刘挺樟树市第三中学陈久宁奉新县第二中学梅逸之丰城市张巷中学谌思翔高安中学王者风宜春市第三中学雷斯嘉高安中学晏建文上高中学刘志鹏高安市第五中学黄小刚高安市独城初级中学朱佳欣高安市第五中学陈向上高中学刘轩清丰城市第一中学陈牛演樟树市第三中学梁达辉袁州寨下中学魏瑾樟树清江中学邹文博丰城市荣塘山林岗中学何三丰永丰县恩江中学张河永丰县恩江中学阙海若永丰县恩江中学肖贲吉安市第二中学肖玉华吉安市第八中学余江永丰县恩江中学康小鹏永丰县恩江中学刘梦琦吉安市第二中学李方磊吉安市第八中学康斌泰和县第四中学王冰宇新干县中学钟沛新吉安市第二中学陈小舜吉安市第一中学周凯鹏吉水县第三中学郭金桃万安县第二中学马萌婷吉安市第二中学王全武遂川县泉江中学罗磊永丰县恩江中学左倩茜永新县城南中学李翰良吉安市第二中学魏小薇上犹中学陈翔南康市第三中学罗健南康市第六中学钟德怀南康市第五中学邹羿瑞金市第二中学肖京于都县第三中学邹汉强赣南师院附属中学郭文联兴国县第一中学廖茂有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中学赖云生崇义县上堡中学古鉴远赣州市第七中学何宗信南康市潭口中学朱升亮南康市龙岭中学张兆坤南康市龙岭中学江敏瑞金市第三中学朱江于都县第三中学胡婷上犹中学陈义君兴国县社富初级中学曾满赣县第二中学邱祥凯赣县王母渡中学邱竟成宁都县第三中学曾庆扬崇义县章源中学夏晓莹大余县池江中学黄琦赣州市第七中学曾慧茹赣州市第七中学黄韬上犹中学朱日恒南康市第六中学刘霞南康市第六中学伍振兴南康市第五中学黄蒙南康市第五中学王明飞新丰县志和中学熊政涛赣州市第三中学钟修平兴国县崇贤初级中学蔡树山赣县吉埠中学曹哲大余县南安中学蔡爱文上犹中学戴世金南康市第六中学黎聪信丰县第二中学李偲信丰县第四中何泓江瑞金市第二中学王粵瑞金市第三中学陈小龙瑞金市英才学校郭韵于都县第三中学张普辉于都县第三中学刘馨德赣县第二中学曾蔷赣州市第三中学刘明赣县茅店中学廖金发安远县天心初级中学张歆安远县第三中学滕灵楠赣州市第七中学郭屹林赣州市第七中学刘明昭赣州市第七中学李明上犹中学李平新上犹县第二中学邱光辉南康市第六中学蔡翔南康市第六中学宋超会昌县实验学校周琪于都县第三中学黄莺赣州市第四中学李思阳宁都县第三中学连振江宁都县第三中学庄光成崇义县麟潭中学赖茂峰安远县浮槎初级中学叶钰赣州市第七中学邬亮宇南康市镜坝中学梁炫男南康市第三中学黎隆剑南康市横寨中学范明聪南康市第六中学刘伟南康市第五中学刘蒸南康市第五中学钟富彬会昌县周田中学朱万超瑞金市第二中学潘浩东石城县东城初级中学胡志明定南县第二中学黄超于都县实验第二中学肖翔宇赣县第二中学廖翊康宁都县第三中学唐钦远崇义县横水中学郭志颖安远县鹤子初级中学何海雄安远县第三中学朱虔龙南康市第五中学邱际瑞信丰县第二中学殷广星信丰县安西中学李阳远信丰县万隆中学肖一君乐平市第五中学雷超景德镇市第五中学郑杨光乐平市第二中学陈治伟景德镇市第五中学舒静景德镇市第五中学何凯景德镇市第五中学陈李辉景德镇市第五中学胡定耀乐平市第五中学杨林儒乐平市第五中学吴畅景德镇市一中分校陈阳萍乡市第四中学徐谁航萍乡市第四中学钟超尔萍乡市第二中学曾志凌萍乡市第六中学胡志鹏萍乡市第四中学甘灏霖萍乡市第四中学汤宇坤新余市第四中学王帆新余市第四中学彭肖新余市第四中学刘琬琳新余市第四中学苏文杰贵溪市冶炼厂中学魏隽煜贵溪市发电厂中学张灵鹰潭市第二中学湛然贵溪市冶炼厂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1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氢气与水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B. 标准状况下,22.4L 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N A的数值C. 常温常压下,铁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2.4L 氢气,则参加反应的铁原子的个数为N A 的数值D. 标准状况下,22.4L He 所含核外电子数为4 N A 的数值2 从2 L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 l ·L 1-的NaOH 溶液中取出100mL 溶液,下面关于这100mL 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 l ·L 1-B.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 l ·L 1-C. 含4g 氢氧化钠D. 含0.1 mo l 氢氧化钠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8g O 3气体含有6.02×1023个O 3分子B. 常温常压下,4.6g NO 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 2分子 C. 0.5 mo l ·L 1-CuCl 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 +2D. 标准状况下,33.6L H 2O 含有9.03×1023个H 2O 分子4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3FeCl 溶液中 ②过量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2()Ca OH 投入过量3NaHCO 溶液中 ④22Na O 投入到3FeCl 溶液中A.只有①④B.只有③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②③5.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34Fe O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23Fe O 和2HC.除去2FeCl 溶液中的3FeCl 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然后过滤D.3Fe +与KSCN 产生红色沉淀,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34Fe O 和2H67、A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与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互为可逆反应B.X元素可能是铝单质C.反应①、②为氧化还原反应D.X元素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8、下列溶液中: 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A.只有① B.①③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D )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HCO+ Ca2+ + OH—=CaCO3↓ + H2O3B.铜片加入稀硝酸中:Cu+NO3-+4H+=Cu2++NO↑+2H2OC.向1 mol·L—1明矾溶液50mL中滴入数滴0.1mol·L-1Ba(OH)2溶液Al3+ +2SO42-+2Ba2+ +3OH-= Al(OH)3↓+ 2BaSO4↓D.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 Ag+ + 2NH3·H2O = [Ag(NH3)2]+ + 2H2O 10、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或消失,则原溶液可能是()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⑤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⑥溶有SO2的品红溶液A.②⑥B.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⑥11、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D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13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14、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值都相同,向两烧杯中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放入锌粒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不相等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中的C(H+)小15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16.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17.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8、下列对H2(g)+Cl2(g)==2HCl(g);△H(298K)= 一184.6 kJ·mol-1的叙述正确的是A.1分子H2和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kJB.1mol H2 (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g),放出的热量为184.6kJC.在101 kPa、25℃的条件下,1mol H2(g)和1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g)放出的热量为184.6kJD.在101 kPa、25℃的条件下,1mol H2和1mol 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g)吸收的热量为184.6kJ二、填空题(46分)19、(8分)已知A、B、C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1)若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B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若A为碱性气体,A、B、C均含同种元素,写出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与某种亮红色金属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验气体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B、C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是一种工业原料,B俗称小苏打,电解C的水溶液可以得到两种气态产物,这两种气态产物在工业上可以合成X,则电解C的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A、C为无色溶液,X为强碱,其焰色反应为黄色,B为白色胶状沉淀,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则C溶液中除氢氧根外还存在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5)若A、B、C均为氧化物,X是一种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则B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
(2)X的电负性比Y的(填“大”或“小”);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3)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在X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
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14分)PbS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可由马来酸酐等原料经下列路线合成:(1)A→B的反应类型是;B的结构简式是。
(2)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D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3)半方酸是马来酸酐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1个环(四元碳环)和1个羟基,但不含—O—O—键。
半方酸的结构简式是。
(4)由D和B合成PBS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b.能与Na2CO3反应,但不与HBr反应c.能与新制C u(O H)2反应d.1molA完全燃烧消耗5molO2 22.(8分)根据元素周期表1~18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 ____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大于____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