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马铃薯专家云南师大论马铃薯与粮食安全

合集下载

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应对连年干旱 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考与建议

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应对连年干旱 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考与建议

21 0 0年全 省 常用 耕地 4 3 3万 h 2. 0 m ,但 有效 灌 溉 面积
只有 l84 5. 3万 h 占 3 .% ,还 有 近 23的 耕 地 只 m, 75 /
能 靠 大 吃饭 、等 雨 耕种 。2 1 0 0年 全 省 水 田面积 1 29 3.
万 h 。 m ,较 之 2 0 0 9年减 少 了 40万 h . m 。云 南 省 年 平
流量 仅 占全 年 的 2 3 %~ %。水 资 源 时空 分 布 不 均 造 成 水 土 资 源分 布 不协 调 ,滇 中 、滇东北 、滇 东南 耕 地 占
全 省 耕 地 总 面 积 的 5 .% ,而 水 量 分 布 只 有 2 . ; 53 85 %
降水 时空分 布不 均 .水 、热组 合失调 ,限制 了水稻等禾 本科作物有效利 用光热 资源 ,受耕地 、水资源 、种植效
云南 连 续 3年 特旱 ,逐 渐显 露 出农 业 生产 深 层 次
有 2 0多 万 h 0 m ,占 4 %,比全 国平均 水 平低 l 4 0个 分 点 ,仍 有 2 30 2 .3万 h 中低 产 田地 需 要 改 造 。 然 m 而 ,制 约 云南 省 粮 食 生 产 的 最 终 因 素 不 是 耕 地 而 是
源 成为 云南 省发展 粮食 生产 难 以逾越 的障碍 。
自然界 为粮食 生产提 供 了基本 的光热 、土 地 资源 ,
均 降 雨 量 约 12 0 m 0 m,但 降雨 时 空 分 布 不 均 ,季 节
性 、地 区 性 水 资 源 差 异 很 大 ,湿 季 半 年 ( 5月 至 1 0 月 )径 流 量 约 占全 省 全 年 水 量 的 7 %~ 5 3 8 %,而 干 季 半 年 ( 1 至次 年 4月 )径流 量仅 占全 年水量 的 1 % 1月 5

“小土豆”牵动大战略

“小土豆”牵动大战略

“小土豆”牵动大战略作者:陈小菁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5年第2期农业部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

那么,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有着怎样的背景?“小土豆”主粮化将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起到怎样的作用?实现马铃薯主粮化,还面临哪些挑战和制约?——三问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陈小菁谁也没有料到,日历刚翻过新年,极为平常、俗称土豆的马铃薯一下子火起来了,成为重要农事新闻的热点。

农业部年初发布消息称,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因地制宜扩大种植面积,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由目前的8000 多万亩扩大到1.5 亿亩,把马铃薯亩产量提高到2吨以上,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为何要实施这一举措?扩种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作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何在?且听我们一一细说。

凭什么瞅中“小土豆”?理由:营养高耐储存,主粮化潜力巨大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历史已有400 多年。

不久前,马铃薯突然地位“升级”,被宣布将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有网友调侃“这种转变有点想不到”。

连日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关于“小土豆”的讨论很多。

何为“主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认为,“平时吃饭端在碗里、拿在手里的叫作主粮。

”他解释:要成为主粮,一是看能否在较大区域内、大规模进行生产,二是看能否大量、长期储存,三是看能否为食用者提供一日三餐所需的营养。

在我国百姓的餐桌上,五谷杂粮和红薯都是主粮。

目前,公认的“当家”主粮则是水稻、小麦、玉米。

据传说,我国在神农时代就已播种水稻,因此水稻一直占据我国主粮“霸主”地位。

作为外来作物的马铃薯似乎没有那么幸运。

尽管西方国家早已将其作为主粮食用了几千年,但我国的马铃薯加工技术一直难以突破。

“马铃薯粉很难利用传统工艺被加工成馒头、面条等,直接影响它成为主粮。

马铃薯:地球“未来的粮食”

马铃薯:地球“未来的粮食”
维普资讯
招n
科 技 论 I 云
国马铃薯单产水平可 以提高 l 以上 , 倍 并且商品薯品质改善后 价格也会有 所提高 。就 目前来说 ,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 、 产量 总
以山东乐陵希森 中联马铃薯 产业集 团为依 托 , 集马铃薯工程技 术创新与研 发 、 马铃薯高 新技术优 化集成与 成果 转化 、 国内外 马铃薯技术与信息交 流 、马铃薯相关 技术人才培养 于一体 , 是 开放式 的国家 马铃薯创新 与转化 平台 , 于巩 固我 国粮食安全 一 对 一 保障 体系 , 加农业效能 和农 民收入 、 增 提高马铃 薯产业链工程 化水平都将发挥积极 而重 要的作用 。 近 日, 山西省农 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与宁夏 自治 区 3个 县市签订 了“ 推进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书”帮助建 立 , 马铃 薯试 验示范基地 , 供并安排 马铃薯新 品种 、 提 新品 系的试
规范 马铃薯 产业 的健 康有序 发展 , 制“ 、 、 、 ” 遏 小 散 乱 差 现象 。
( 伟) 建
20 年 6月 1日, 08 国家马铃薯 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在 山东省
乐陵市许 家希森新村揭牌成立 , 国家马铃薯_ 程技术研究 中心 T
2 年2 D 第期 5o
大优势区域。①东北种用及加工用马铃薯优势区。包括东北地 区的黑龙江和吉林 2省 , 辽宁北部 和西部 、 内蒙古东部 华北加 工用 和种用马铃 薯优势 区。② 华北加工 用和种用 马铃薯优势 区。 包括内蒙古 中西部 、 河北北部和 山西 中北部 。 西北加工用 ③ 和食用 马铃薯优势 区。包括甘肃 、 宁夏 、 陕西西北 部和青海东 部。 ④西南鲜食及加_ 马铃薯优势区。 T用 包括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重庆等 4省市 和湖北 、 湖南 2 省西部 山区 、 陕西安康地 区。 ⑤南

马铃薯在全球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马铃薯在全球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马铃薯在全球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作者:魏蓓娜(Barbara H. Wells)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年第29期目前,世界上有10多亿人以马铃薯为主粮。

由于马铃薯适应性广,容易栽培,营养价值高,因而马铃薯在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量稳定增加。

马铃薯深受人们的喜爱,对提高全球的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尽管全球有10多亿人食用马铃薯,但是每天仍然有很多人在饥饿中挣扎。

马铃薯让我们找到了战胜饥饿的武器,让人们摆脱贫困。

它可以在世界各地种植,已经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营养丰富,是一个经济作物。

要解决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应单纯依靠国际马铃薯中心这类组织或国家政府,而且应该让私营机构等相关方也积极参与进来,和政府机构及研发机构并肩奋斗。

长期以来,粮食安全被认为是粮食供需的平衡。

政府的政策往往仅限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或者减缓人口增速,一些地方现在仍是如此。

为了实现真正的粮食安全,粮食要供给充足,我们要能够获得粮食,并且粮食质量好、供应稳。

粮食安全的四个支柱就是粮食的可供性、可获性、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马铃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然而,马铃薯的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晚疫病,估计其每年在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高达100亿美元。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农业机构都在探索扶贫的方式。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马铃薯微量元素的含量、病毒抗性、产后管理和贮藏,使其成为扶贫战略的一部分。

不仅国际马铃薯中心在寻求丰富扶贫战略的内容,其他科研和发展机构也在不断探索。

不过,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仍有必要进行改革,加快扶贫战略的实施。

为了抓住机遇,提高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国际马铃薯中心在未来的8年中会重点开展两项工作。

第一,我们将在亚洲的目标国家推广早熟马铃薯,提高当地生产系统的生产力和至少700万农户的收入水平。

第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推广市场销路好的生物强化品种及优质种薯,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和至少60万小农户的生活水平。

马铃薯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马铃薯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马铃薯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马铃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它在全球粮食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种根茎类植物是世界上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仅次于玉米、小麦和稻米。

1.马铃薯是一种高效、高产、适应性强的农作物。

它可以在各种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生长,并具有很高的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等能力。

这使得马铃薯成为了许多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农作物。

马铃薯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如维生素C、钾、镁、铁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马铃薯成为贫困地区居民的重要粮食来源,帮助他们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

3.马铃薯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快速地生长并产生高产量的收成。

这使得马铃薯成为一种容易种植和收割的作物,特别是对那些没有大片耕地或技术资源的国家而言。

4.马铃薯还具有良好的保藏性能,它可以保存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这种特性使得马铃薯成为应对突发粮食短缺的重要工具。

当其他粮食作物因天气等不可控因素而减产或歉收时,马铃薯可以作为替代品来提供食物。

此外,马铃薯还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转化品。

除了可以被直接食用外,马铃薯还可以制成多种食品,如薯片、马铃薯泥、炸薯
条、土豆饼等多种食品。

此外,马铃薯也可以用于生产淀粉、酒精以及工业上的造纸和纺织等。

中国未来粮食增产一半要靠“土豆”

中国未来粮食增产一半要靠“土豆”

中国未来粮食增产一半要靠“土豆”国际马铃薯中心理事会原主席彼得?范德?桑格近日登上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讲坛”,作主题讲座阐述“马铃薯在保障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他分析认为,中国未来20年必须增产粮食1亿吨,其中一半将来自马铃薯。

作为国际著名的薯类作物专家,彼得?范德?桑格教授对薯类作物的营养、在化解粮食危机以及促进地区发展等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讲解。

“薯类作物是重要减缓粮食危机的农作物,这些薯类作物可以在山地、酸性土壤、干旱环境中等都可以生长,是解决世界各地贫困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

同时,薯类作物还富含营养成分和微量营养素。

”彼得?范德?桑格说。

“中国想要达到粮食自给的目标,在接下来的20年里粮食产量必须增加1亿吨,其中5000万吨将来自马铃薯。

中国多年来大力发展薯类种植,科学家们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能做的还有很多。

”彼得?范德?桑格认为,中国马铃薯增产潜力巨大,“目前中国的马铃薯产量是16吨每公顷,而在试验田里,马铃薯的产量已经达到45至75吨每公顷。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叶燎原教授表示,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为此中国确立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和95%粮食自给的粮食安全保障国策。

马铃薯作物的研究和开发,对粮食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他同样认为,中国未来的粮食增产,马铃薯将发挥主要作用。

自1985年以来,彼得?范德?桑格教授两次受聘为云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与该校教授王军合作,引进并合作选育了“合作88”和“中心24”等5个马铃薯新品种,目前这些品种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常年播种面积达600多万亩。

2012年,云南省政府授予彼得?范德?桑格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彩云奖”。

时代楷模朱有勇人物事迹简介

时代楷模朱有勇人物事迹简介

时代楷模朱有勇人物事迹简介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小编整理了时代楷模朱有勇人物事迹简介,希望能帮助到您。

时代楷模朱有勇人物事迹简介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

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

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

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朱有勇人物故事介绍减农药控病害遗传多样性研究世界难题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赖化学农药控制作物病害不足百年。

然而在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靠什么控制病虫害?这是朱有勇的研究生导师段永嘉先生留下的“一道不会回答的考题”。

为了解答这道题,朱有勇开始了数十年的科学探索之路。

作物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易造成病虫害爆发流行,是世界农业生产的重大难题。

如何既减少农药用量又控制病虫害?这个命题难倒了全球的农科专家。

人类的智慧往往从“问号”开始。

如果换一种思路,在栽培上实现品种多样性,是否会简单一些?朱有勇在思考、在探索。

上世纪80年代,云南很多地方的水稻稻瘟病很严重。

一次,正为稻瘟病防控之法苦苦思索的朱有勇出差路过石屏县,路边田野里一个奇异的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发现,有些稻田出现了稻瘟病,而另一些间栽了高矮不同两种水稻的田里患病现象很轻微。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额济纳旗统考试题含解析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额济纳旗统考试题含解析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额济纳旗统考试题一、判断推理1.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

是不是素质教育,关键不是有没有考试,而是考什么、怎么考。

如果考死记硬背、考一些僵化知识,当然应该明确反对;但考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或者是促使一个人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那就没什么不对。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素质教育就是没考试B、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C、考试需要辩证地对待D、考试对社会的贡献极大2.必要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

其特点是: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而且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一个人不可能单独构成犯罪。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必要共同犯罪的是()。

A、李某对城管的执法不服,遂纠集周围摊位的摊主堵住城管行政执法局大门,使得城管局日常工作不能正常进行B、王某酒后驾车,撞坏马路旁的红绿灯、公交站牌等公共设施后,将车停在马路中央造成交通堵塞,甚至和上来理论的其他司机争吵、打架C、一辆载有电子产品的大货车在经过一个小镇时发生车祸,司机被送往医院后,散落的电子产品被附近的村民一抢而空D、刘某从小到大游手好闲,十几岁时和同街道的小混混欺负来往的学生,现在凭着“仗义”“勇猛”组织起一个小社团,欺压市场里的商户,收取保护费等3.一个社会只有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才能对资源进行公平的分配,要想取得经济增长,该社会必须保障其每个公民的经济机会是均等的,要保障经济机会的均等就必然要求社会的政府去积极地推动它。

如果上文正确,那么从中可以推出()。

A、所有能够保障其全部成员经济机会均等的社会都是那些公平分配资源的社会B、一个社会只有在其政府积极地推动经济机会均等的条件下才能对资源进行公平分配C、一个社会要取得经济增长就必须保障对资源进行公平分配D、一些取得经济增长的社会没能保障其全部公民的机会均等4.时间:手表:计时()A、动物:猴子:进化B、公司:监事会:监督C、天才:音乐家:钢琴曲D、啤酒:饮料:粮食5.例外原则是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E1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保留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控制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著名马铃薯专家、国际马铃薯中心理事会原主席、云南师大客座教授彼得•范德•
桑格博士
云南网讯(记者自建丽实习生张潇予)2014年4月10日,国际著名马铃薯专家、国际马铃薯中心理事会原主席、云南师大客座教授彼得•范德•桑格博士作为《西南联大讲坛》第十一讲的主讲嘉宾,为该校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马铃薯在保障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的讲座。

讲座上,彼得•范德•桑格博士指出,中国未来新增粮食的一半,需要靠马铃薯来完成。

他说,粮食可以视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至2008年,世界部分地区发生了食物暴动,而暴动正是基于食品价格的上涨。

“这其实不是粮食的危机,而是谷物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危机。

”常见粮食,诸如玉米、小麦价格的上涨,让人们必须面对已经迫在眉睫的食物安全问题。

“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其中包括饮食结构的变化,燃料生产的需求,而与此同时,生产力却没有增加。

”彼得•范德•桑格解释了为什么过去几十年谷类价格上升那么快?他说,1990年的世界饥饿人口为8.2亿,2014年的数字则为9亿。

这说明联合国的千年计划,关于消除饥饿方面的尝试已经失败。

“对于没有土地的农民粮食问题就更加严重”,彼得•范德•桑格说,薯类的增长速度,远比谷类增长速度快,产量更容易实现翻倍。

相同条件下,可食用农作物效益最高的也是薯类。

因此,薯类食物是保证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主要食物。

“此外,薯类含蛋白质、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有效解决世界贫困地区人口营养缺乏问题,对于儿童的成长也十分有好处。


那么,中国人未来如何养活自己?彼得•范德•桑格表示,未来20年,中国的发展要增加1亿吨粮食,其中5000万吨需要靠马铃薯解决。

马铃薯的种植可结合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结合展开,种植技术也有待提升。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种植马铃薯的重要性,加大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