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冬季马铃薯栽培技术
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用率, 种植 后 须覆 土 均 匀 , 清理 畦 沟 。 出苗 后 1 合培 土 5d结
施 复合 肥或 尿 素 10 2 5k /m ̄ 5 — 2 g h 。 6 田间管理
61 覆 盖 稻 草 .
选 用 良种 , 东 农 3 3 粤 引 15 3 、 如 0、 8 — 8 金冠等 品种 。
种 薯【 ” 。
马 铃 薯结 薯 较浅 。 表 土 7 1 m 处 , 般苗 高 1 m 在 ~ 0c 一 0c 左 右 时 , 合 中耕 追 肥 进行 浅 培 土 。 茎 膨 大期 , 合 清 沟 结 块 结 深培 土 、 草 , 保持 表 土疏松 、 除 可 通透 , 少土壤 水 分蒸 发 和 减
22 种薯切 块 .
从 中部横 切下 块 茎 , 顶端 处纵 切 为 2 4块 , 个切 块 须 — 每
积水 , 降低雨季畦面湿度 , 提高商品率。
63 科 学 灌 水 .
留 12个 芽眼 并 且 连结 顶 端 部位 。 薯 基部 按 1 2 芽 眼 ~ 种 ~ 个
切 为 1 , 意 刀 口消 毒 , 免 交 叉感 染 。 块 注 避 将切 好 的薯 块 切 口向 上放 置 , 铺 , 瑞 毒霉 或 甲基 托 布 津 10 0 15 0倍 平 用 0 ~ 0
液 喷 雾 , l 2d后 即可催 芽 。 隔 ~
23 催 芽 .
马铃薯出苗期 , 适宜的土壤持水量 为 5 %~0 块茎 0 6%,
形 成 和膨 大 期 为 7 %~ 0 , 长 后 期 以 6 %左 右为 宜 。 0 8% 生 0 其 生 长期 的水 分 不宜 过 多 , 否则 土壤 透气 不好 , 导致 烂 薯[ 因 5 1 。
薯优 质 高产栽 培提 供参 考 。 关键 词 冬种 马铃 薯 ; 高产 ; 培技 术 栽 中图分类 号 ¥ 3 文献标 识码 B 52
种植技术-盈江县冬马铃薯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盈江县冬马铃薯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泛,容易栽培的宜粮、宜饲、宜做多种工业原料,具备多功能用途的农作物,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
过去,我县每年都种植有一定的冬马铃薯,但其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高,致使其种植规模较小。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冬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单位面积产量仍然很低,经济效益未能充分体现出来。
为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及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特拟定以下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高产抗病的良种选用高产抗病的原良种,是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基础,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应选用纯度高,无病毒的健康低代马铃薯作种薯。
以1代、2代种薯为最好。
品种选用目前在我县表现较好的“合作88”、“丽薯6号”等。
二、选地整地马铃薯是一种喜光作物,其根系不发达,适宜冷凉、湿润的环境,怕涝、怕旱、不耐高温,其收获物为地下块茎,因而应选择有水源,能灌能排,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耕作层深度不低于30cm)、土质疏松的沙壤土田块种植。
播种前做到两犁两耙,使土垡细碎,每丘田块四周开好排水沟。
沟深40-50cm。
对面积较大排水困难的田块,视情况在田块中开挖2-3条排水沟,确保整个田块中不积水。
三、种薯的保管和处理1、保管:种薯应放到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均匀摊开进行保管,且应经常检查,及时捡出烂薯,播前15-20天,检查种薯是否发芽,若未发芽,要进行催芽,以保证早出苗、出全苗。
2、催芽方法:①将种薯装在麻袋里,将口扎紧,上面盖草催芽。
②在地上垫一层湿沙,放一层种薯,如此放50-60cm高,然后适当浇水,盖稻草、麻袋、或薄膜,经15-20天即可发芽。
③把种薯与少量略湿的沙子混合装入塑料袋中,塑料袋适当穿几孔,放在气温较高且有散射光的地方,经过20天左右即可发芽。
④把种薯与较干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少量的细土混合堆捂在有散射光的地方,高度以50-60cm为宜,经15-20天即可发芽。
云南德宏州发展冬季马铃薯的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

中图分 类 号 :¥ 3 5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 —02 (0 2 2150 0 109 20 )0—0 —2
近几 年 ,随着全 省农 业产业 结 构调 整的深 入和 订单农 业 的 兴 起 ,为 了充 分 利 用 德 宏 州 春 季 气 温 高 、霜 日少 的气 候 优 势和 丰富 的冬 闲 田资 源发展 马
位 。这 两个 品种 ,经从 昆 明等 地调 进原种 或一 级种
2 3 适 时播种 .合理 密植 德宏 州 主要 坝 区 1 至 次 年 4月 的平 均气 温 O月
1 . ~l . 3 8 9 5℃ 。2 ~3月 昼夜温 差 1 ~2 8 0℃ ,而 马
在全州多点试种 ,平均单产一般在 10 -2 0 g 8 0 30k /
67 .取得 了较 好 的经济 效益和 示 范效果 。 6 m2
搜 稿 日期 :2 0 一1 0 / O—o 9
铃薯 生长 区域 的等 温 线 为 2 1℃ ,昼 夜 温 差 大 ,利 于结 薯和 薯块 的膨大 。从 市场 供 求看 ,由于省 内几 个 马铃 薯主产 地都 以春 种为 主 ,8 2月是 商 品薯 ~1
2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2 1 选 好田块 ,精 细 整地 .
德宏 州 的土 壤多为 冲积 型 、洪积 型 ,均适 宜 马
铃 薯生产 ,为加 工企业 提 供 丰富原料 和为 鲜薯市 场 提供优 质 商品薯 ,德宏 州农科 所 积极 开展 了适 宜 种 植新 品种 ( )的评 价筛 选工作 和在 全州 的多点 试 系 验示 范 ,并 总结 出一套 较成 功的 丰产 栽培技术 。
云南省桑园间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2019年文档

云南省桑园间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蚕桑产业是云南省区域特色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充分利用冬季桑园,增加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在蚕桑经济效益不景气时,可对成片桑园采用间作套种的办法来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其中桑园行间间作马铃薯,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肥效。
通过稻草(或蔗叶)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可以为桑园秋旱保温、增湿,改善桑园土壤环境,使桑园土壤疏松,不易板结,从而达到改善桑园环境、增肥地力、实现薯桑双赢的目的。
并且可以避免毁桑、抛荒弃管造成的损失,对促进蚕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品种选择为减少病害的感染,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和桑园经济效益,应选用合作88、会-2号等优良品种。
合作88是目前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马铃薯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性较好等特点,适合大多数地区栽种。
会-2号则具有适应性广、高产稳产、抗性中等特点,适合作火锅餐用,菜用品质虽然比不上合作88,但其具有结薯集中、休眠期长(一般60 d左右)、耐贮运等特点。
2选地整地应尽量选择有排灌条件、水源充足、结构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交通便利的微酸性砂壤土桑地[1]。
地块选定后,结合桑园中耕做好整地工作,清除桑园杂草。
整地时深耕细耙,松土层达10~15 cm,要求土块细碎,沟底平直,深耕后让深层土壤暴露在太阳光下晒15 d,以达到增加土温、杀菌的目的。
3种薯处理严格挑除病烂薯,播种前要求进行催芽、晒种处理。
催芽前进行切种,切种时要保证每个切块有1个芽眼,规格为25 g左右。
为保证种薯出苗整齐,应进行催芽处理,可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即用固体粉粒赤霉素2 mg,溶于10 mL的酒精中,再加入50 kg水,将薯块浸泡其中5~6 s后捞起、晾干即可[2]。
4适期播种马铃薯播种时间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宜播前施足基肥,可施腐熟农家肥6 t/hm2、普通过磷酸22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集中施于垄中间深处,如有条件可用草木灰进行拌种。
寒地马铃薯田间管理与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马铃薯田间管理与高产栽培技术寒地马铃薯是一种生长在寒冷地区的农作物,适宜生长温度为10-20摄氏度。
寒地马铃薯具有耐寒性强、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广等特点,因此在寒地地区受到了广泛的种植。
针对寒地马铃薯的田间管理和高产栽培技术,我们需要在种植前期选择适宜的土壤和地块,进行适时的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同时加强对马铃薯的管理,采取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来提高寒地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寒地马铃薯田间管理与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土壤和地块选择1.土壤选择寒地马铃薯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土壤中。
土壤PH 值以6-7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3%左右为最佳。
在选择种植地块前,应先进行土壤测试,调查土壤酸碱度和养分情况,然后根据测试结果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种植。
2.地块选择在寒地地区种植马铃薯,需要尽量选择坡度适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这样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要尽量选择远离菜地、粮田等田间作物远离,并做好轮作。
避免马铃薯连作,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二、适时浇水施肥1.浇水马铃薯在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但对水分的要求不是很高。
在播种后,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
尤其是在开花结薯期,要适当增加浇水量,以促进马铃薯的膨大和形成。
2.施肥适时的施肥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在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施入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
在生长期间,可适量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帮助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但施肥量要适中,适量为宜,避免施肥过多造成马铃薯过早的养分积累和生长过旺,从而导致薯块质量变差。
三、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马铃薯是一种易遭受病害侵袭的作物,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黑斑病等。
因此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及时巡查,发现病害要及时进行防治。
在病害高发期,可以使用适量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防治,但也要注意控制使用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冬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然降水就可 以正常生长。 地被月季为深根性花卉 , 多年 生大株 , 其根 系最 深可达 l m以上 , 发达的根系可直接 ⑩
病叶, 清除地下落叶 , 减少初侵染 源 ; 发病 时应采取综 合 防治措施 , 并喷洒多菌灵 、 甲基托布津 等杀菌药剂 。 刺蛾主要为黄刺蛾 、 褐边绿刺蛾 、 丽褐刺蛾 、 桑褐刺蛾 、
5 病 虫防 治 马铃薯 花期前后 易发 生晚疫 病 , . 3 可 用 6 %杀毒矾或 7%百菌清 50倍液喷施 防治 。 4 5 0
6 收获贮藏
起挖马铃薯最好选在 晴天上午土壤干燥 时 ,摊晾 2 3 时后往 回运 。商品薯可放在低温 阴凉黑 暗处进 —小 行短期 贮藏 , 避免 阳光直接 照射 , 导致表皮变 绿 , 影响 商品性 。 ( : 1- 00 ) 收稿 2 1—8 01 吸收地下水分 , 后期水分管理较为粗放。
3 病 虫害 防 治 . 2
机肥 料做基肥 , 如腐熟 的牛粪 、 、 鸡粪 豆饼 、 油渣等。每
半月加液肥水 1 , 次 能常保叶片肥厚 , 深绿有光泽。早 春发芽前 , 可施 1 次较浓的液肥 , 在花期最好 不施 肥 , 6 月花谢 后可再施 1 次液 肥 , 9月间第 4次 或第 5次 腋
扁刺蛾 , 于高温季节大量啃食叶片 。一旦发现 , 即 应立 用 9 %的敌百 虫 晶体 80倍 液或 用 25 0 0 . %的杀灭菊酯
乳油 10 倍液喷杀 。 50 蚜虫 主要为 月季管蚜 、 桃蚜等 , 可 及时用 1%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 0 00倍液喷杀。
( 收稿 :0 1— 3 21-0 1) 1
晒造成烂种 。 2 选地整地
永胜冬早马铃薯栽培技术

·155·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3期摘要:主要讲述了永胜县冬早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的选种,栽培方法,栽培时间,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
关键词:冬马铃薯;栽培技术;永胜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粮菜兼用、高产高效、生育期短的特点。
马铃薯也是我县传统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 333.33hm 2,鲜薯产量3.15万t。
但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目前多以贫困山区大春种植为主,可比效益较低。
因此,立足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优化种植结构,积极进行冬春马铃薯开发,打“时间差、季节差”,逐步做到全年马铃薯鲜薯的生产供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弥补因灾造成的损失,意义重大。
1 选种、备种通过几年的种植我县主要所采用的冬早马铃薯品种主要有:合作88、丽薯6号、丽薯7号和一些我县的本地品种。
但在种子的选择上应选用早熟,丰产条件好,块茎大,外观好,品质优的品种种植。
种子最好还应是脱毒品种,脱毒薯出苗早、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这样可提高马铃薯的抗病性,为其丰产提供前提条。
一般备种150kg/667m 2。
为了缩短冬早马铃薯的生长周期而使其的提早上市,选好的种子可放在温度为15~18℃的室内用沙土层积法催芽或放在散射光下晾晒,待芽长到2cm左右芽绿化变粗后即可播种。
切块催芽春播需种薯120kg/667m 2,播前一个月将种薯放在温度15~20℃的黑暗环境中春化处理。
播前20~25天将种薯切块,每块有1~2个芽眼,重量25~30g。
种薯切块后用600倍多菌灵悬浮液冲洗切口表面淀粉,2 选地、整地和施肥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特别是要具有排灌能力的地块。
前茬以禾谷类作物、豆类等为宜,不宜以茄科作物,如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为前茬,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精细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耕30cm左右,使土壤冻垡、风化,以接纳雨雪,冻死越冬害虫。
冬季马铃薯的播种及管理技术

浅谈冬季马铃薯的播种及管理技术【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冬季稻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种薯处理、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病虫鼠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
【关键词】马铃薯;冬季稻田;高产;栽培技术冬季稻田播种马铃薯技术指在不影响翌年双季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置田块,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农民收益,同时通过茎叶还田培肥地力。
现将其种植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选种冬播马铃薯应选用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脱毒早熟品种,如费乌瑞它、东农303、克新4号等。
2.种薯处理2.1切块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用种量,播种或催芽前将50g以上种薯进行切块。
切块应把握3个技术要点:一是看芽眼分布,充分利用顶芽,从芽眼空隙处切开,每切块要有1~2个芽眼。
二是看薯块形状和大小,50g以下整薯播种;60~80g的整薯切成2块,即顺顶纵切1刀;90~120g者切成3块;125g以上者切成4块,即先横切后纵切,每切块薯重35g左右。
三是看肉质,切开时发现肉质变色或黑心等病薯,必须立即换刀,用75%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并将病薯销毁。
用0.2%多菌灵(或0.2%高锰酸钾)+1mg/kg赤霉素溶液(已萌芽露白点的不用)浸种15min,捞出用草木灰、过磷酸钙等抹一下切口,然后晾干待催芽。
通过消毒处理,有利于切口愈合,促进种薯发芽。
2.2催芽、炼芽大田播种前需催芽和炼芽。
铺1层厚3~5cm的湿沙后放1层薯块,可叠摆3~4层,然后盖稻草或薄膜,进行保温、保湿、促芽,温度保持在15~20℃。
15~20d后当40%薯块芽长为1~2cm时,若在室内催芽,可把发芽薯块扒出放到室外散射光下炼芽;若在室外催芽,可揭膜炼芽,待芽色由白变青为止。
催好芽的种薯,特别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避免伤芽断芽,同时根据芽的长短分类堆放、搬运。
3.选地马铃薯喜肥耐旱怕涝,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易排水的田块种植,尤其以砂壤地为佳。
4.整地施肥田块深耕耙、平作畦,畦面大小应根据各地农事操作习惯和薄膜宽度而定,一般畦面宽1.4~1.8m,沟宽20cm、深15cm,围沟宽35cm、深20cm,保证排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