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铃薯种植区域以及产业发展分析

合集下载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马铃薯种植优势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马铃薯种植优势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马铃薯种植优势及产业化发展对策摘要阐述了马铃薯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分析了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种植马铃薯的优势,并提出了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马铃薯;优势;产业化发展;对策;云南香格里拉;建塘镇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340-01建塘镇地处州县文化、经济中心,交通便利,信息传媒快捷。

全镇管辖7个村3个社区,耕地面积2 249.906 hm2。

2011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为320 hm2以上,占耕地面积7%。

种薯年产量为960.198 t。

由于广大农户对马铃薯生产认识不够,马铃薯的生产、供销还处于自给自足、换点粮食上,从根本上制约了马铃薯生产所具有的潜力。

因此,需根据市场信息,结合高原坝区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做好马铃薯产业发展。

1 马铃薯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1 温度建塘镇海拔3 276.1 m,年平均气温在5.4 ℃的积温2 246.9 ℃,持续日数267 d;10 ℃的积温为1 539.2 ℃,持续日数为125 d;最热月平均温度13.3 ℃,最冷月平均温度3.8 ℃。

无霜期124 d,年降雨量606.6 mm,日照长,干湿季分明,长冬无夏,春秋短,气温低但无严寒,适宜喜冷凉的马铃薯生长。

马铃薯休眠的块茎,4~5 ℃开始萌动,7~8 ℃开始发芽,日平均温度17~21 ℃有利于植株生长,16~18 ℃为块茎形成的增大的最适温度。

温度在30 ℃左右,薯皮老化粗糙,薯块小,品质差,产量低。

1.2 水分马铃薯需水量较大,在生长期内要求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60%~80%。

开花后耗水量逐渐减少。

1.3 土壤马铃薯是中耕作物,根系不发达,主要分布在耕作层内,结薯需要疏松深厚的土壤环境,因而选用前作为青稞、蔓菁,土质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和微酸性的轻砂耕地作为轮作地,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及产量的提高。

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摘要】昭通市昭阳区是一个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

本文首先介绍了昭阳区的背景和当前面临的问题,然后分析了马铃薯种植和加工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建议包括加强品种改良、提高种植技术、扶持加工企业等方面。

最后展望未来,呼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推动昭阳区马铃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昭阳区的马铃薯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键词】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种植、加工、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展望、总结、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昭通市昭阳区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马铃薯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马铃薯在昭阳区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云南省前列。

马铃薯是昭阳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收入,还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昭阳区的马铃薯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种植环境和技术落后,产量和质量不稳定,加工水平有待提升,产品附加值不高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昭阳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旨在分析昭阳区马铃薯产业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昭阳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也对未来昭阳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进行展望,希望能够为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1.2 问题提出在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是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马铃薯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马铃薯种植现状存在着种植规模不大、生产技术不先进、品种单一等问题,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马铃薯加工现状较为落后,加工工艺简单、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发挥。

马铃薯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农民收益较低,市场营销渠道有限等问题也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规模 优势指数 的综合结果 , 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一个
高 度差异较大 , 形成丰富 多样 的立体气候带 , 以利用不 同生 可 态条件 , 进行马铃薯的四季生产。20 年云 南省马铃薯种植面 09 积达到 80万亩 , 0 鲜薯产量 8 0 9 万吨左右 , 居全国第三位 。云南 各地分布着不少高海拔冷凉 山区 , 气候冷凉 , 病虫害少 , 马铃薯 退化慢 , 是进行马铃薯 良种繁育的理想基地 。但 在云南大多数 地 区种 薯繁 育体系落后 , 种薯质 量不高 , 制约马铃 薯的生 产与 加工。 目前已形成年加工鲜薯近 4 万 t o 的生产能 力 , 涉及淀粉 、
发展 中遇到的困难 ,不断完善和提 升云南 省马铃薯 展, 同时 , 对云 南农业 、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 民增收 , 特 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三、 云南 省 马 铃 薯 产 业 比较 优 势 分 析
1 研 究 方 法 、
数, 分析 了云 南省 马铃 薯 产 业 的 比较 优 势 , 确 了云 南 省 发 展 明
化中 ,都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实现现代农业 的重要性 支柱 产业。 为了加 快云 南省农业 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在 2 0 09年启动 的云
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 , 云南省把马铃薯作为农业
业化程度的角度来反映马铃薯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 (jS / jS。 Ai S /i ( /) S l i )S ]系马铃薯的规模优势指数 ;i系务 s j 薯播种面 积 ;i S 系第 i 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j s 系全国 种面积 ; S系全国粮食作物播 种面积 。S I> , A i I表明与 j
际水稻年” ,0 8年被联合 国教 科文组织命 名为“ 后 20 马铃薯 年” 这也充分说 明了马铃薯在解决粮食安全 方面 发挥 了重要作用 。 近年来 , 各地马铃薯产 业发展呈现 出良好的势头 , 种植 面积逐 步增加 , 单产逐步提高。同时 , 全国大部分地 区在发展农业现代

云南马铃薯产业竞争力分析

云南马铃薯产业竞争力分析
重 要意 义。
铃薯倍受关注 。 这是 国内任何一个省区都难以相比的对外竞争
优势 。 0 4年 1 1日起 , 20 月 中国一 东盟 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 早
期收获 ” 计划正式付诸实施 , 包括马铃薯在内的 50 0 多种农产品 关税降低 , 为云南马铃薯热销东盟国家创造了良好 的条件 。
点为生育期 短 , 薯块大 , 表皮光滑 , 风味好 。一改 往 日因种植年 代 长久 , 品种退化 和变异 以及对晚疫病 抗性丧 失的现 象 , 产 在 量的提 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技术 方面 : 经过技术人 员的长期 科技攻 关 , 初步 建立 了 以昆明为中心的马铃薯品种选育和 组培 脱毒核心苗生产 基地 ; 20 年 曲靖市农机推广站与云 南省农机推广站完成的 2 DS 4 08 B 一 型马铃 薯高垅高墒施肥播 种机获 2 0 08年度 曲靖市 科学技术奖
3 加 工 业发 展 的 潜在 优 势 、
图 1 18 - 20 9 2 0 7年 云 南 马 铃 薯播 种 面 积 和产 量 占全 国 的 比重
经测算 , 用传统的方法将马铃薯加工成淀粉可增值 3%, 0 加 工成粉条可增值 8%, 0 加工成快餐薯 条可 增值 1 倍 , 工成 环 5 加 糊精可增值 2 , 0倍 加工成全粉可增值 2— 3 , 见 , 2 0倍 可 马铃 薯
() 1 由于云 南省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和 生态垂直变化 的立体
农业特点 , 薯可以多季栽培 , 马铃 周年生产 , 使鲜薯上市时 间长 ( 每年 1 个 月以上 )可形成较大规模 的原料 生产基地 , 利于 0 , 有 商品薯( 原料薯 ) 的生产和马铃薯深加工。由于常年均有鲜薯供 给, 可以保证加工企业的常年生产 , 加工生产 周期长 , 设备利用

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马铃薯是曲靖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

近年来,为满足市场需求,曲靖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加大了在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力度,促使马铃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当前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

1 曲靖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总面积2.89万km2,下辖1市3区5县,常住人口为576万。

境内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丰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4.5℃,年均积温5402℃,年均日照时数2093h,年降雨量800-1000mm。

曲靖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

近年来,曲靖市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加大了马铃薯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构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促使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壮大,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

曲靖市是云南省马铃薯重要生产和加工基地,种植面积、产量占全省1/3,据统计,当前曲靖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马铃薯产量(折粮)77.32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23%左右[1]。

当前曲靖市马铃薯栽培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选种不适宜、不重视种子处理、选地整地不合理、栽培密度不科学、施肥灌水除草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当地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同时也阻碍着曲靖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此情形下,为有效解决马铃薯生产栽培技术弊端,推广应用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2.1 科学选地为保障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农户要做好选地工作,为马铃薯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满足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需求,农户应确保所选地块远离污染区,要确保给排水便利。

选地时,应优选肥沃、疏松、透气的地块,要具备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富含有机质。

威宁县马铃薯产业化现状和规划

威宁县马铃薯产业化现状和规划

威宁县马铃薯产业化现状和规划一、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现状威宁马铃薯销售遍布城乡威宁县国土面积6295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县,拥有耕地332.5万亩(航测)。

全县高山气候叠加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之上,具有冷凉的特点,致使农作物生长期延长,种植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然而正是这样的气候特点成就了“威宁洋芋”(马铃薯的别称)极佳的品质。

威宁的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南方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县。

马铃薯在威宁县大部分地区都实行一年一熟制栽培,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气候环境与马铃薯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十分相似,在我县发展马铃薯产业有很好的比较优势。

一是总量优势。

常年种植面积在150万亩以上,产量240余万吨。

二是生态优势。

自然环境与马铃薯原产地极其相似,是马铃薯生产的优势区。

三是质量安全优势。

我县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同一品种比其他地方要高1—3个百分点,而且县内的化工、冶金等企业相对较少,农用化学品施用量小,水、大气和土壤等资源基本无污染。

四是加工周期优势。

我县马铃薯保存时间较长,从每年8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都可加工,时间长达8个月,加工周期较长。

五是交通区位优势。

我县是贵州西大门,是进川入滇的主要通道,内昆、贵昆铁路过境总里程178.3公里,其中,内昆线121.3公里,贵昆线45公里,水城至大湾12公里。

通过铁路的人员流量每年50万人次左右,马铃薯通过铁路外销每年达7亿多公斤。

六是价格优势。

我县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发展马铃薯产业成本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008年,全县种植马铃薯160万亩,产量超过270多万吨,平均单价为0.62元/公斤,外销12亿公斤,实现销售收入7.44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威宁县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

随着近年来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和新兴品种的投入,马铃薯已成为全县农业生产中的优势作物。

农业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优势品种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布局的趋势近年来发展较好,形成了村村有大点、乡乡有大片,点片相连的优势产业带,成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云南省马铃薯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云南省马铃薯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铃 薯 产 业 作 为 第 一 拙 重 点 产 业 进 行 建 设 。 本 文 采 舟 比 较 债 碧 分 析 理 论 对 云 南 马 铃 薯 酌 效 益 债 势 、 规 横 徙 势 和 综 合 优 势 进 行 分 析 铃 薯生产 在全国的债 势和 不足 ,为云南马铃 薯产 业的进 一步 发展提供 一些政 策思路 。 【 键 词 】 铃 薯 区 域 比 较 优 势 关 马
为 了 便 于 比 较 , 我 们 除 选 取 全 国 及 云 南 1 8 2 0 年 马 铃 薯 生 9— 0 7 9 产 的 种 植 面 积 、 产 量 和 单 产 的 数 据 , 还 同 时 收 集 了 全 国 马 铃 薯 种 植 排 名 前 四 的 贵 州 、 内 蒙 古 、 甘 肃 和 重 庆 的 相 关 数 据 一 并 进 行 比较 。
马 铃 薯 在 云 南 是 仅 次 于 水 稻 、 玉 米 、 小 麦 的 第 四 粮 食 作 物 。 云 南 省 马 铃 薯 播 种 面 积 和 产 量 自1 8 年 以 来 呈 逐 渐 增 长 的 趋 势 , 播 种 2 9 面 积 自 1 8 年 的 2 023亩 增 加 到 2 0 年 的 6 5 1 亩 , 增 幅 达 2 9 5 ] - 0 7 6 万 2 6 , 随 着 播 种 面 积 的增 加 , 产 量 也 在 逐 年 增 加 。 6 % 云 南 马 铃 薯 的播 种 面 积 和 产 量 变 化 经 历 了两 个 阶 段 :1 8 — 2 9 1 9 年 , 增 长 相 对 平 缓 期 , 如 播 种 面 积 从 1 8 年 的 2 0 2 亩 到 7 9 92 5 万 1 9 年 的3 4 8 万 亩 , 增 幅 为 1 7% , 而 从 1 9 年 后 , 播 种 面 积 和 7 9 4 .5 3 9 7 产 量 均 快 速 增 加 , 至 2 0 年 ,播 种 面 积 则 达 到 了6 5 1 亩 ,增 幅 达 07 5 万 1 3 。 后 一 阶 段 还 表 现 出 一 个 新 特 征 ,就 是 播 种 面 积 和 产 量 的 波 动 9 % 变 化 明 显 增 加 ,如 播 种 面 积 2 0 年 达 到 了 历 史 的7 8.5 亩 , 之 后 05 4 O万 就 大 幅 下 滑 ,2 0 年 下 滑 幅 度 达 到 了1 % 产 生 这 种 变 化 的 原 因 一 是 0 6 7 市 场 经 济 下 以 市 场 定 生 产 , 当 市 场 上 马 铃 薯 价 格 上 升 时 播 种 面 积 和 产 量 就 会 增 加 , 而 在 价 格 下 跌 , 生 产 者 无 利 可 图 时 播 种 面 积 和 产 量 就 会 相 应 下 跌 。 另 外 一 个 原 因 ,则 与 自 然 灾 害 有 关 , 当 有 重 大 自 然 灾 害 ,如 洪 涝 、 干 旱 时 ,降 低 也 就 成 了 必 然 。 这一 期间 ,云南 马铃薯 在 全 国的 比重 呈现 一个 典 型的 “ 型 , V” 1 9 年 一1 9 年 播 种 面 积 和 产 量 在 全 国 的 比 重 下 降 较 快 , 自 1 9 年 0 9 9 9 9 9 以后 逐渐 回升 ,进 几 年来 ,播 种面 积 和 产量 均 稳定 在 1 以 上 。 这 O% 得 益 于 云 南 政 府 把 马 铃 薯 作 为 一 个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的 重 点 来 加 以 扶 持 的结果 。

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昭通市昭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昭通市昭阳区是云南省昭通市的一个辖区,位于滇西北,依山傍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昭阳区是昭通市的农业重镇之一,农业资源丰富,其中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就昭阳区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1.产业规模昭阳区是昭通市的重要农业产区,种植马铃薯的农户众多,种植面积较广。

目前昭阳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昭阳区耕地总面积的20%,年产量稳定在10万吨左右。

2.产业结构区内的马铃薯产业主要以种植和销售为主,存在一定的生产和销售结构不平衡的现象。

部分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缺乏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导致产量不稳定,质量较低。

3.市场需求目前,昭阳区的马铃薯主要销往周边地区和城市,需求较为稳定。

由于产量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农户收入和市场供应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4.技术水平昭阳区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整体较低,缺乏高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部分农户对种植技术了解不够,存在种植方法和管理不当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1.产业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昭阳区的马铃薯产业存在生产和销售不平衡的现象,部分农户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损失较大,产业发展不够平衡稳定。

2.技术水平低下区内农户普遍缺乏马铃薯种植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种植技术相对滞后,管理水平低下。

3.市场营销不畅由于农户生产方式较为分散,市场信息和资源共享较少,导致市场营销不畅、价格波动较大。

三、发展建议1.技术培训针对区内农户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可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大力宣传示范基地等方式,引导农户学习新的种植技术,提高其管理水平。

2.产业协作建立农户合作社或合作社联合体,促进农户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整合资源,提高农户的谈判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化经营。

3.科技支持加强科技支持力度,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区内马铃薯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4.市场拓展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开拓新的市场,降低市场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马铃薯种植区域以及产业发展分析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4.7万公顷,鲜薯产量350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6.8%和5.1%。

由于海拔高度差异巨大和生态垂直变化的立体农业特点,在全省马铃薯可以多季栽培,周年生产,因此,对云省如何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将马铃薯发展成为优势产业,本文分析了种植区域并提出产业发展的建议。

1生态区域特点及栽培品种云南省20世纪80年代将马铃薯划分四个种植区。

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适宜品种的选出,技术的普及,交通运输业的改善,马铃薯种植区域和面积不断扩大,栽作制度和种植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全省各地都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在适宜的季节种植马铃薯。

尤其是在滇南地区冬季农业开发中,将冬、春季马铃薯作为主要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发展较快,全省形成了春、夏、秋、冬周年生产的模式。

因此,本文根据目前云南省马铃薯栽培的耕作制度、自然生态条件、地理区域和产业发展趋势,建议将云南省马铃薯划为三个区:1.1?滇北马铃薯大春一季作种植区本区位于滇东北、滇西北高原,海拨高度1900-3000 m。

主要包括曲靖市、昭通地区、丽江地区、迪庆州、怒江州以及大理州、昆明市的部分县。

常年播种面积18.667万ha,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0%以上。

其中以昭通、曲靖两地面积最大,占全省总产量的81.78%。

本区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优越,农民历史上一直作为主要作物栽培,并用做粮食和饲料,产量对于农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农民种植经验丰富,单广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生产水平。

在滇东北,滇西北高原,乌蒙山脉,横断山脉贯穿境内。

种植海拔高度从1900~3000 m。

高寒山区面积大,夏季凉爽,日照充足,雨水调匀或土壤湿润,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

高山土壤主要是棕壤,一般山区和坝区为红壤和黄壤。

光热条件很适合种植大春一季马铃薯,整个生长季节马铃薯生长健壮,病毒侵染率低,退化程度低,常可获得高额产量。

该区也存在全年阴雨日数多、湿度大、日照略少,地区气候寒冷,如中甸等地,霜期长达150d。

农业生产常常受到寒潮、霜冻、低温等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

云南大春一季作种植区一般在3月份播种,8-9月份可收获。

在高寒山区,不种小春的地块,农民可将马铃薯块茎留在地里,随用随收,可留至翌年初,这种方法对于贮存马铃薯,调节市场的供应起到较好效果。

有的地块收获后,撒播一茬萝卜、芜菁或耐寒蔬菜。

在该区由于低温影响,会出现大、小春耕作的矛盾,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常把马铃薯作为套种的主要作物之一。

采用小麦套马铃薯,马铃薯套玉米,马铃薯套豆类等栽培方式。

栽培过程中发生的马铃薯病害主要是晚疫病。

通过抗病品种能较好地控制癌肿病。

该区种植品种一般为中晚熟品种,栽培历史较长的有米拉、马尔科、河坝洋芋、大乌洋芋、大白花洋芋、克疫、红皮洋芋等鲜食品种,品质好,薯型差。

随着种植年代长久,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退化,出现许多变异和同种异名的混淆,以及对晚疫病抗性丧夫,使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80年代以来,各地已选育出一批适宜性好、产量高的品种。

如会-2、CFK69.1、中甸红、合作88号、工1085、会顺23、90单薯选、85克疫红皮、会152、会126、威芋3号等等。

1.2?滇中马铃薯多季作种植区本区位于云南中部,海拔高度1600~2000m。

主要包括楚雄、玉溪、大理、保山、昆明等地市。

常年播种面积2.8万hm:,占全省总面积的12.39%。

该区由于光、热条件好,成为以大春一季作为主,秋作、小春作兼有的多季混作种植的马铃薯耕作生态类型区。

其特点是:北部和2000 m以上山区,多以一季大春作为主,这类生态区面积较大,除种植大春一季外,也可以秋植马铃薯,作为晚秋作物中的重要种类,尤其是旱灾年份,增加一季秋薯,对于稳定粮食产量起到重要作用。

在海拔1000~1800m的南部低热河谷和湖盆坝子,热量条件较好,1月份很少低于10℃,无霜或只有轻霜,而且很短。

可以在冬季种植一季小春作马铃薯,播种出苗前恰好避过低温、霜冻。

在滇中坝区,沿湖盆地,小春季种植解决好灌溉条件,保证在冬春旱季较好出苗,生长需水,常常获得高产。

该区大春一季作一般在3月份播种,8月份收获,7~8月秋播,到11-12月收获。

秋播种薯需要采用早收获的块茎作催芽处理,打破休眠期,早出苗,以便在秋季较短时间内获得产量。

小春作则在12月前后播种,4月份左右收获。

在保证灌溉,耕作条件和土壤肥力较好的地方,可获得高产,而且可在多季种植,对于调节市场,尤其是在5月份以前提供蔬菜用和加工业市场可以获得较高效益。

该区种植品种主要有米拉、江川紫、乌峡洋芋、河坝洋芋等,近年来,会-2、合作88、中甸红、CFK69.1、中心 24、I 1085、榆薯CA等品种已有大面积种植,多为中晚熟品种,在小春作中选用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其中米拉、会-2、榆薯CA、中心24、中甸红较为适宜,在大春作和秋作主要病害是晚疫病,在小春作则需防治青枯病。

此外一些地方有环腐病以及各种病毒病害发生。

近年来,斑潜蝇在春季危害马铃薯十分严重,冬薯常在3月份被很快吃光叶肉组织而干枯。

1.3?滇南马铃薯冬播一季作种植区本区包括文山、红河、临沧、思茅、德宏、西双版纳玉溪部分县。

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1.467万ha,占总面积的6.5%左右。

本区多为低热河谷、坝子和丘陵山地,夏季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不适合马铃薯生长,但冬季气温却有着栽培马铃薯的良好条件。

在滇南冬闲田较多,马铃薯在滇南冬季农业开发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滇南冬季种植马铃薯能解决淡季蔬菜甚至贫困山区的口粮问题,收到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且这些地区毗邻东南亚,对于开拓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市场条件便利,在马铃薯种植业上有较快发展。

该区无霜的地方冬季生产,如德宏、版纳、思茅等地,大春水稻收获后,10-11月播种,1-2月收获;产值较高;有霜冻的地方,如红河、文山等地为小春种植,12月末播种,3-4月份收获。

栽培上选用中、早熟品种。

近年来主栽的品种有米拉、会-2、中甸红、费乌瑞它、中心24、合作88等。

主要病虫害有各种病毒病、青枯病、环腐病、旱疫病害;虫害主要有斑潜蝇以及黄蚂蚁危害地下部。

制约该区马铃薯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种薯问题,由于地处热区,马铃薯退化快,一般种植一代后就不能留种。

2?利用优势,建立马铃薯商品生产基地2.1北部高原商品薯生产基地云南东北、西北部是马铃薯的传统生产地区,包括昭通、曲靖、丽江、迪庆、昆明等,尤其是滇东北各县栽培面积都在6000 ha以上。

马铃薯大春一季作种植,生育期长,栽培水平高,地域广阔,产量大,价格低。

因此,应该根据加工企业的分布、生产条件及交通条件建立商品薯生产基地。

淀粉加工原料基地:在宣威市建6000 ha,会泽县建1200 ha淀粉加工原料基地。

基地需要选用高淀粉、高产量的品种,淀粉含量在18%以上,平均每ha应在30000kg鲜薯以上。

现有品种中合作88、11085、会顺23、威芋3号等可以达到上述指标。

在本区内有宣威淀粉工业公司和会泽农地公司的马铃薯精淀粉、变性淀粉及颗粒状全粉生产线,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也可以就地供应,减少运输费用。

炸薯片加工原料基地:在昆明的寻甸、东川、禄劝、嵩明等郊区县建立炸薯片加工原料基地1600ha。

主要供应炸薯片加工企业6-12月所需的原料。

云南炸薯片的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昆明,在昆明马铃薯主产区建立基地交通便利。

在建立基地中需要选出新品种,提高原料薯的品质。

现有的优良炸片品种大西洋等,由于对晚疫病抗性差,产量低,生产成本高,发展困难,应加强栽培技术的研究,提高产量,如能达到每ha 22500 kg鲜薯以上的产量,不仅在本省,而且在国内、外都将会有很大的市场。

炸薯条加工原料基地:针对速冻炸薯条加工企业生产需要,在宣威建立炸薯条原料生产基地1000ha。

主要供应宣威加工炸薯条原料及其它系列产品的原料。

目前薯条使用的品种为合作88、会-2等,但由于存在品质上的种种缺点,所以速冻炸薯条的产品质量较差,迫切需要生产出专用于速冻炸薯条的专门品种,鲜薯产量应在22500 kg/ha左右。

蔬菜商品薯基地:云南北部从8月起到12月左右,就有大量产品作为蔬菜外销到云南各地城镇及四川、广东等地,甚至东南亚国家,贸易量在几十万吨鲜薯。

蔬菜商品的基地应以县级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建在公路或铁路沿线。

着重应提高商品的保鲜加工技术,产品分级包装技术,产品选用耐贮存,淀粉含量高,表皮光滑的品种。

种薯生产基地:北部冷凉山区,由于其优越的生态条件,使马铃薯退化慢,带病率低。

可以在一些山区乡镇建立种薯商品基地,如会泽的大桥、驾车,嵩明的大哨,大姚的昙华,禄劝的马鹿塘,昭通,丽江,迪庆的许多山区乡镇都以优良的种薯作为商品供应全省许多马铃薯产区,以及贵州、广西、西北等省区,甚至东南亚周边国家。

估计全省每年种薯的贸易量不少于5万t鲜薯。

2.2?中、南部商品薯生产基地云南省中、南部马铃薯种植地区主要包括大春、秋作多季混作区和冬作种植区。

马铃薯一般作为蔬菜。

由于生长期短,单产低于滇北大春一季作种植区。

但是在冬、春季蔬菜淡季生产的产品有较高的收益。

滇南有大面积的冬闲田,在冬季农业开发中,马铃薯商品基地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冬、早春蔬菜商品薯基地:云南传统的冬、早春马铃薯生产地区,一般在10-12月播种,来年2-4月收获。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冬季农业开发,滇南地区马铃薯面积发展迅速,并使产品1-5月都可上市。

由于冬、早春蔬菜商品薯需求量大,建议在滇南的中心城市,分别建立数万公顷的蔬菜薯商品基地,加上原传统的冬、早春马铃薯生产基地,达到30万t 鲜薯的生产规模,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地区人民生活需要,而且可以供应云南北部其它城镇蔬菜消费的需求,还可以外销到四川、广东、广西以及北方各省市。

用作冬、早春蔬菜薯生产的品种主要采用生育期短,薯块大,表皮光滑,风昧好的品种。

目前多种植米拉、会-2、中心24、中甸红等品种。

冬、早春加工商品薯基地:我国的马铃薯食品加工企业,由于北方的原料不能周年供应,以至造成5月以前加工原料的紧缺,对云南中南部地区是很好的机遇。

根据省内、外加工企业的市场需求,建议在滇南一带交通方便,冬季有灌溉条件的,以县为基础建立一定生产规模的加工商品薯基地。

品种包括适应炸薯片、炸薯条和膨化成形食品的品种。

目前冬季种植的炸片品种是米拉、中甸红眼等,最近也开始发展大西洋品种。

由于有些企业对品种和原料薯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要以生产出优质的加工原料薯:为基础,形成长期、稳定的原料薯生产基地。

3?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不能适应蔬菜和加工业的专业化品种要求。

云南目前还处于以粮菜兼用为基础的马铃薯品种种植结构,急需筛选出适合蔬菜专用和加工:淀粉、薯片、薯条的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