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__小学3年级音乐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

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运用节奏的概念,掌握歌曲的节奏;2.了解乐器的分类和音乐表达的方式;3.学会用身体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4.发展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2.节奏体验活动3.音乐器材的分类和演奏方式4.合作演奏活动教学准备:1.《摇啊摇》歌曲录音2.一些简单的节奏器材(如鞭炮、铃鼓、小木块等)3.乐器分类的图片和简短介绍4.易于操作的乐器(如手鼓、木鱼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询问是否有学过乐器或参加过音乐活动。
2.播放《摇啊摇》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并感受歌曲的节奏。
第二步:节奏体验活动(10分钟)1.在课前准备好的节奏器材中,挑选几种简单的乐器给学生。
2.老师示范一种节奏,并引导学生模仿,一起发出音响。
3.随着音乐的播放,不断增加节奏的变化和复杂程度,让学生体验到节奏的快慢、强弱等。
第三步: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式(15分钟)1.准备一些乐器分类的图片,与学生分享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式的概念。
2.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分辨不同种类的乐器,同时简单介绍它们的演奏方式。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乐器的演奏动作,比如敲击鼓面、摇动铃鼓等。
第四步:学唱《摇啊摇》(20分钟)1.分步教学歌曲《摇啊摇》的歌词和曲调,引导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
2.加强节奏理解,通过拍手或叩击节奏器材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歌曲的节奏。
3.将歌词和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唱歌的同时摇动节奏器材,增强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
第五步:合作演奏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种乐器,让他们自由选择并且分工合作。
2.为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简单的乐曲段落,让他们用乐器演奏。
3.学生根据分工,依次演奏各自的乐器,通过合作演奏出一段简单的音乐作品。
第六步:总结与延伸(10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的合作演奏作品,互相欣赏和鼓励。
2.合唱《摇啊摇》歌曲,加入之前学习的合奏经验和节奏感知。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

三年级音乐教案《摇啊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学会歌曲《摇啊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摇啊摇》。
2.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
3.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会歌曲《摇啊摇》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舞蹈动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播放设备。
3. 舞蹈道具(如小船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介绍:教师介绍歌曲《摇啊摇》的背景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3. 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 节奏训练:教师教授歌曲的节奏,让学生用手拍打节奏,感受音乐的韵律。
5. 舞蹈教学:教师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
6. 完整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和舞蹈的完整表演。
8.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和舞蹈。
9.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才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合作意识。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对歌曲《摇啊摇》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音准把握和节奏感。
3. 舞蹈表演:评价学生的舞蹈动作是否规范、协调,以及他们对舞蹈节奏的感知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音乐接力”、“猜歌名”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反应能力。
3. 结合音乐课程,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 互联网资源,如儿童音乐教育网站、音乐视频等。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3摇啊摇|人音版(简谱)(2023秋)

3.创作与想象:在创作练习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音乐创作能力。
4.协作与交流:分组合作进行歌曲表演,学会团队协作,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5.知识与技能:掌握简谱基础知识,提高识谱、演唱和节奏感等音乐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摇啊摇》这首歌曲。这个案例展示了简谱在实际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学唱歌曲。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简谱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摇啊摇》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喜欢唱儿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儿歌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简谱的基本概念。简谱是一种简化的记谱方式,通过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音高和节奏。它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阅读和演奏音乐。
举例解释:
-学生在掌握简谱节奏时,可能会混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时长,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加强理解。
-歌曲情感表达是演唱技巧的一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歌曲的情感色彩,需要教师引导和示范。
-在团队协作中,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配合,需要教师提供有效的分组练习和指导策略。
-创作实践中,学生可能缺乏将创意落地的能力,教师应提供必要的简谱知识和创作技巧指导。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范唱《摇啊摇》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范唱《摇啊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啊摇》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富有童趣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展现了人们在船上摇橹的场景,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歌曲共有四句歌词,每句四个小节,节奏明快,旋律简洁。
歌曲的高音部分使用了五度音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五度音程的演唱还需要加强训练。
在情感方面,学生对于富有童趣的歌曲比较感兴趣,容易产生共鸣。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逐渐增强,为学习这首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摇啊摇》,掌握歌曲中的五度音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合唱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摇啊摇》,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学生演唱五度音程时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模仿、合唱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摇啊摇》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氛围。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合作意识。
4.演唱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五度音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摇啊摇》的歌词:将歌曲的歌词呈现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跟唱和复习。
2.五度音程示意图:用图形表示五度音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演唱。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感情表达。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经典教案示例_三年级上册摇啊摇教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经典教案示例_三年级上册摇啊摇教案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经典教案例如一教学内容:1、表演歌曲《摇啊摇》2、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教学目标:1、学会用美丽的歌声精确地演唱上海童谣《摇呀摇》,从音乐声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2、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教学重点:1、精确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啊摇》,从音乐声中表达对童年生活得宠爱与憧憬。
2、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韵律。
教学难点:唱准以下旋律音程音准:(1)35i6|5.5.|(2)1326|1.1.|(3)1326|565.|教具打算:电子琴、录音机、三角铁、响板、串玲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上行音阶1234567i学生起立12|34|5-|同学们好!53|53|5432|1-|教师教师王教师您好!下行音阶i7654321学生坐下二、导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1、播放音乐《小白船》设问:听一听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提示让学生律动。
学生:听音乐律动并回答下列问题(二拍子、三拍子)2、复听音乐师生共同律动(拍手拍肩膀、做划船的动作、做摇摇篮的动作),答案:三拍子3、复听音乐选响板、串铃为音乐伴奏,通过肢体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激起学生求知欲。
(响板:重拍串铃:弱拍)4、再次倾听音乐教师与局部学生舞蹈(把校内集体舞简洁的参加课堂当中),同时局部学生乐器伴奏,在师生合作中欢乐的加强对三拍子音乐韵律的记忆。
三、学唱歌曲《摇啊摇》1、初听音乐师生律动感受六拍子音乐韵律(做摇摇篮的动作)设问:这首歌曲与刚刚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呢?(生:比刚刚的音乐速度快。
)2、谨慎地听一听,这首歌颂的是什么内容?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内容与歌曲旋律来感受童年的欢乐。
)3、复听音乐让学生静静地倾听,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童年欢乐,同时小声学唱。
4、老师范唱,学生用三角铁自由地为老师伴奏。
(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的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教案

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教案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摇啊摇》2、歌表演《摇啊摇》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目标: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3、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4、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二:新课学习: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摇啊摇》教案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阅读专项训练八——写人记事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三年级上音乐教案+反思-摇啊摇-人音版简谙2023

举例:《摇啊摇》歌曲中的“啦”音和切分节奏是重点内容,需要学生反复练习,确保演唱时能准确表达。
2.教学难点
-节奏掌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较为复杂,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音准把握:学生可能在高音区的音准控制上存在困难,需要通过柯达伊手势等方法进行针对性训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节奏创作,大家共同评鉴和学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音乐节奏”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思考节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这些节奏融入到音乐创作中。
-合作表演:在分组表演时,如何协调团队动作、保持节奏一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要求学生在创作中保持音乐性。
举例:在节奏训练中,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节奏游戏,如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帮助学生克服对复杂节奏的恐惧。在音准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钢琴或录音辅助,让学生跟随柯达伊手势进行音准练习,逐步提高他们的音准控制能力。
另外,在实践活动组织方面,我意识到课堂时间分配上还有待优化。有些环节进行得较为仓促,学生可能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的把握,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摇啊摇》是一首充满韵律感和欢乐情绪的歌曲。它通过简单的旋律和富有节奏的歌词,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中的摇摆。了解这首歌的基本结构对于我们学习音乐节奏和表现力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