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头翁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0年第1期(总第270期) 文献综述63白头翁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邹志强 刘晏灼 于如娟 张亚玲 褚秀玲 苏建青*(聊城大学农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中图分类号:S853.92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01-0063-03 白头翁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的清热解毒代表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是兽医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治疗痢疾和肠炎的基础方剂,能起到抗菌消炎、修复溃疡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整个方剂仅由白头翁、黄连、黄柏和秦皮4味中药组成。
现代药理学已经证实白头翁汤中的许多有效成分能够杀菌、消炎、镇痛等,如白头翁素、白头翁皂苷B4、盐酸药根碱、小檗碱、秦皮甲素等活性成分[1]。
1 白头翁汤的抗炎效果(1)消化道炎症是畜禽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幼龄畜禽的消化道炎症,是引起畜禽死亡或淘汰的主要原因。
研究证实白头翁汤对于畜禽的消化道炎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杨昌文[2]研究了白头翁汤及其拆方的抗炎效果,在白头翁汤、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提取物对小鼠二甲苯性耳廓肿胀的作用比较实验,显示白头翁汤组、黄连组抗炎作用持续最长,在4h 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值分别为24.43±15.86µm 和24.32±18.35µm ,极显著低于4h 模型对照组的42.57±22.43µm ,各药物组的抗炎时间由长到短顺序为:白头翁汤、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
在白头翁汤、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提取物对小鼠大肠杆菌致腹泻的作用比较实验中,白头翁汤组稀便率及2h 、4h 和6h 的平均腹泻次数分别是50.78%、3.53±0.2次、4.88±1.08次和6.26±2.17次,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的78.20%、6.51±2.01次、8.23±3.10次和12.19±3.99次。
白头翁的药理作用

白头翁的药理作用1、抗阿米巴原虫:白头翁煎剂及其皂甙在体外和体内都能抑制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生长,但都需大剂量。
在体外试验中,煎剂在1:40时,能完全抑制阿米巴虫的生长;1:60时培养液中已出现有圆缩的囊前型,皂甙则在1:200能完全抑制原虫生长,1:500时即出现园缩的囊前型,1:1000时出现滋养体感染大白鼠的治疗作用。
煎剂及皂甙都能效的抑制鼠肠内阿米巴原虫的生长,低有效量均为1.0g生药/kg相当于盐酸依米丁的1/250-1/750,剂量降为0.3g/kg时作用即不明显。
市场上常误作白头翁的委陵菜,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在体外或动物的体内试验中也有一定作用,但必需很大剂量3倍于白头翁。
至于其他误作白头翁的翻白草蔷薇科、白鼓钉石竹科、漏芦及秋鼠曲草菊科,在体内、体外均无抗阿米巴作用。
2、抗阴道滴虫:白头翁在体外抗阴道滴虫的试验中,60%的浸膏或水液于5%浓度时5分钟即可杀灭天滴虫,流浸膏对阴道粘膜刺激很大,但以丙酮、乙醚相继提取所得部分刺激性小,对滴虫仍然有效另有报道白头翁粉杀滴虫的MIC为2mg/ml。
3、抗菌作用:白头翁新鲜茎叶榨取的汁液在体处平皿挖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在除去鞣质后即失去作用而打破碗花花--秋牡丹则仍有此作用;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差,但亦有报告,煎剂对痢疾杆菌之作用依菌肿浓度不同而异,对志贺氏菌作用较强,对舒氏、弗氏及宋氏杆菌的作用依次减弱或不抑菌。
白头翁汤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各成分间在对痢疾杆菌的体外试验中,既无协同也无拮抗作用。
白头翁酒精浸液在试管中对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某些抑制作用,对体外结核杆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对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有轻度抑制作用。
有人研究过白头翁Anemonecernua在试管中对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的作用,结果显示对少数真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白头翁的抗菌有效成分为白头翁素,白头翁素对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的MIC在8×10-5-2×10-6之间、白头翁素的抗菌活性还与链霉素有协同作用。
白头翁的药理作用

白头翁的药理作用作者:张晓晨专业:制药工程班级:2012级1班学号:1202020149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对白头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含有三萜皂苷、三萜酸、木脂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胡萝卜苷以及糖蛋白等成分。
其中对三萜皂苷成分已有深入研究,分离鉴定十九种,分属于羽扇豆烷型和齐墩果烷型。
白头翁药理活性显著,值得深入研究开发。
关键字:白头翁;药理作用;1、抗肿瘤1.1单体化合物抗肿瘤作用Ye WC等[1]经细胞实验证明白头翁酸对P-338细胞、Lewis肺癌瘤株及人类巨细胞肺癌瘤株有细胞毒作用,并发现白头翁皂苷D及E对K-562人类白血病细胞及HeLa细胞有细胞毒的作用。
Yoshihiro等[2]通过MTT法测定,结果发现4种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均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活性作用。
LiuWK等[3]应用流式细胞仪,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分析,进一步阐明3-羰基-23-羰基白桦酸和23-羟基白桦酸能够分别在12.5μg m l和25μg ml的低剂量下增加G1期DNA的断裂,因此显示了很强的细胞毒活性。
1.2提取物抗肿瘤作用蔡鹰等[4]研究发现,白头翁水提液的抗肿瘤作用的原理是干扰了肿瘤细胞核酸代谢。
钟邱等[5]研究了白头翁皂苷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发现其对人肝癌7721、人宫颈癌HeLa生长有抑制作用。
2、抗阴道毛滴虫闫艳等[6]利用不同浓度白头翁水提液进行体外抗滴虫实验,研究发现白头翁可直接作用于虫体表膜,具有较强的抗滴虫作用。
3、增强免疫功能作用蔡鹰等[4]研究发现白头翁水提液一方面可降低荷瘤小鼠脾指数,升高胸腺指数,另一方面又能加强巨噬细胞活性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4、抗氧化、抗炎YaoD等[7]发现白头翁具有阻止肝组织中过氧化物的释放,增长MnSOD的活性,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龙盛京等[8]利用H2O2-CTMAB-鲁米诺发光体系,研究发现白头翁水提液具有较强的抗活性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H2O2,防止其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而造成细胞或组织损伤。
白头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善于清大肠湿热 促炎因子的表达来对抗炎症;同时白头翁皂苷 B4 降低了
及血分之热,主要用于治疗赤白痢疾、鼻衄、血痔、寒热温 疟、带下、湿疹、痈疮、眼目赤痛等 。 [1+T 比例,抑制了脾淋巴细胞增殖。 2.2 抗病毒作用
牛文斐等 [10] 研究了白头翁的水、体积分数为 75% 乙 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体外抑制
对白头翁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早 期文献记载白头翁含有原白头翁素、白头翁素、白头翁灵、 白头翁英等 [5]。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国内外学者对白 头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大量的三萜皂
□ 综述/Summary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19 年第3 卷第13 期 2019 Vol.3 No.13
白头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郭文霞1,陈桔英2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昆山 215332;江苏知原药业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194)
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白头翁液可以与内毒素产生拮抗作 用。杨连荣等 [8] 研究了白头翁皂苷 B4 在正常大鼠和溃疡 性结肠炎大鼠体内组织分布情况,发现白头翁皂苷 B4 在
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 U251 增值和细胞集落的形成,且呈 剂量依赖性,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活化 Caspase-3、上调 B 淋 巴细胞瘤 -2(Bcl-2)等蛋白的表达。李秀美 [16] 研究发
白、毒蛋白、香豆素及黄酮类等成分。
翁中提取的常春藤皂苷 C 对抗 EV-71 的效果,结果显示
2 白头翁的药理活性
HSC 抗 EV71 病毒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激活 RLR 信号 通路相关,除此以外,还可能与 HSC 减少细胞分裂蛋白的
白头翁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头翁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头草、老姑草、野丈人、老冠花等,以其干燥根入药,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可清热、凉血止痢[1]。
白头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2],被列为草本下品,性寒、味苦。
《本草经集注》首次提出白头翁的“疗毒痢”的作用[3],《唐新修本草》《日华子本草》《植物实名图考》等历代医书中均可见到有关白头翁的记载。
白头翁本属植物共有60多种,在亚洲、欧洲、北美洲都有分布,我国有11个种。
白头翁在我国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黑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东北地区分布有8个种[4]。
除野生外,近年来白头翁的人工栽培日渐增多[1],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广泛,本文将对其药理作用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
1白头翁的主要化学成分20世纪60年代初,研究者开始研究白头翁属植物化学成分。
近年来,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对白头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白头翁含有100多种化学成分。
已经鉴别出白头翁含有81种三萜皂苷类物质,包含5种单糖苷、12种二糖苷、20种三糖苷、13种四糖苷、16种五糖苷、9种六糖苷、5种七糖苷、1种八糖苷;3种黄酮类物质:异鼠李素、槲皮素、Tiliroside;7种三萜酸:羟基白桦酸、白头翁酸、白桦酸、乌苏酸、常春藤酮酸、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6种香豆素类成分:4,6,7-三甲氧基-2-甲基香豆素、4,7-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5,6,7-三甲氧基香豆素、8-甲氧基补骨脂素、5,7-二甲氧基-6-羟基香豆素;7种木质素类成分:(+)-松脂素、β-足叶草脂素、cedrusin、(+)-pinoresinol-β-D-glucoside等;2种小分子物质成分: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5,6]。
白头翁药材含三萜皂苷类成分最多,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学研究揭示了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是影响其药理学活性的主要因素[2]。
2白头翁的药理作用2.1抗病毒杀菌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头翁具有抗病毒、杀菌作用[11]。
白头翁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孙俊颖

白头翁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孙俊颖,彭新宇,魏光伟,唐兴刚(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摘要:近年来,白头翁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对白头翁汤药理作用的系统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
对近年来白头翁汤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整理,重点综述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关系及相关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白头翁汤;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0)12-0112-02白头翁汤(Pulsatillae Decoction)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等4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记载:“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该方证原为治湿热痢疾的首选方剂。
近年来,随着对这一传统方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现已向临床各科扩展,在兽医临床也有广泛应用。
本文综述了白头翁汤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关系及近几年来相关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应用白头翁汤奠定理论基础。
1白头翁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汤剂药效的物质基础是汤剂的化学成分。
目前,对汤剂复方的研究主要是复方组成中各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
白头翁汤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皂甙类、柠檬苦素类、甾醇类和木脂素类等。
其中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皂甙类和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为白头翁汤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亦可能为汤剂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1]。
1.1生物碱类白头翁汤生物碱类物质主要包括小檗碱(Berberine)、巴马汀(Palmatine)和药根碱(Jatrorrhizine)等成分。
此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黄连和黄柏。
临床上对小檗碱研究较多。
小檗碱属异喹啉类生物碱,也称黄连素,常用其盐酸盐,为毛蓑科黄连属植物黄连、黄柏的根茎提取的主要成分。
白头翁应用新进展浅述

达 9 .% 。 05 2 4 治疗 肛 门炎症 .
1 白头翁 的药理 作 用 现 代 约理 研 究发现 白头翁 具 有抗 肿瘤 、 强 免疫 功 能 、 炎 、 增 抗 抗 病原 微生物 、 寄生虫 、 抗 保肝 、 毒性 及治疗 内毒 素血症 等作用 。
1 1 抗 阿米 巴原虫 作用 . 体外 文验表 明 , 白头 翁煎 剂 1 6 。 : 0 皂苷 1 5 0 :0 时能 减 少阿 米 巴原
药 物 研
究
Cl Rl El L HAF E NMD A N O G C
墨固
白头 翁 应 用 新 进 展 浅述
袁 国东 吴世 英
( 四川 省万 源 市 第二 人 民 医院 四川 万源
8 85 ) 3 3 0
【 要】 讨 白 头翁的 药理 作 用及 临床 观察 , 摘 探 发现 白头翁除 了治 痢疾 外 , 临床 各科 均有应 用且 疗 效不 凡 。 在 因此 对 白头翁 的化 学与 药
理结合进行 研 究 , 可为进一 步的新 药开发及 中 药现 代化提供 科学依据 。 【 关键 词 】 头翁 应 用拓 展 研 究 白 【 图分类号 】 2 95 中 R . 8 【 献标 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 7—0 4 (0 0 () 0 5 1 文 1 4 7 2 2 1 )5a一 1 -0 6 0 3 者加 黄芪 ; 虚有 寒者加荜澄 茄 、 桂 、 片 ; 重加薏苡仁 、 阳 肉 附 湿 泽 泻 ; 胀加大腹皮 、 壳 : 泄不止加诃子 、 粟壳。 肠 方: 腹 枳 久 罂 灌 白头 翁 、 榆 、 参 各3 g 水 煎 至 l0 0 mL 过 滤 后取 10 mL 地 苦 0, ~2 0 , 5 ( ~10 ) 5 作 保 留 灌 肠 , 晚 1 。 用 药 1 个疗 程 全 部 治 愈 lg 每 次 在 ~4 。 3 2 3 治 疗d J疫 毒痢 . ,L 方用 以 白 头 翁 2 g 主 , 犀 角 6 磨 凋 , 菖 蒲6 黄 芩 、 0为 配 克 石 g, 生 地、 银花 、 连翘 、 紫草 、 香豉 、 板蓝根 、 玄参 、 花粉 、 赤芍 、 黄柏 、 秦皮各8 , g 黄 连4 , 皮8 , 日1 , 煎3 分 服 。 均 用 药4 1d 治 愈 率可 g丹 g每 剂 水 次 平 ~ 0。
药用植物白头翁研究进展

白头 翁 使 用 历 史 悠 久 ,近 年 对 其 活 性 物 质 的 提 取 、 纯 化 及 药 理 作 用 的 研 究 有 了 巨 大 的 进 步 。本 文 主要 针 对
异 ,说 明 白 头翁 正 常 小 鼠具 有 增 强 免 疫 功 能 的影有 的 可 见 鞘 状 叶 柄 残
基。 质 硬而脆 , 断 面 皮 部 黄 白色 或 淡 黄 棕色 , 木部淡黄色 。 气微 , 昧微苦涩 。 白
的 值 在 治 疗 许 多 重 要 的药 理 作 用 。它 们抑 制酶 的活性 , 抗癌 , 抗 细菌 . 抗 病 毒, 抗炎 , 抗过 敏 , 抗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等 功 能 ,治 疗 的 心血 管 疾 病 和 其 他 退 化
药 用植 物 白头 翁研 究进 展
口雒江菡 ’ 于 瑞 洪
白头 翁 是 我 国 广 泛 分 布 的 野 生 药
用植 物 。 由 于其 化 学 成 分 丰 富 , 含 有 挥
去 除体 内 自由基 , 具有抗氧化作用 。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是 抗 氧 化 剂 和 自 由基 猝 灭
剂, 抑 制 自由基 的 形 成 , 减 少 脂 质 过 氧 化 和 刺 激 抗 氧 化 酶 的 作 用 。更 年 期 女 性 的雌激素 缺乏 可引 起多 种症 状 , 如 面部发红 , 骨密度 , 增加 心 血 管疾 病 的
提 高 血 清 卵 清 蛋 白诱 导 的 l g G、 l g G1 、
l g G 2 a , 以及 I 』 r 一 2 、 T N F — d 的水 平 。用 白头 翁 水 提 物 对 小 鼠灌 胃 6天 ,小 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4 ( )5 5/ 浩 06, 7 :1— 4 俞 0
中 国 兽 药 杂 进 展
俞 浩
( 安徽科技学院 , 安徽风阳 2 30 ) 3 10 [ 收稿 日期 ]20 —0 0 6 3—1 [ 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2—18 2 0 0 20(06)7—0 5 —0 [ 0 1 4 中图分类号]
[ 摘 要 ] 综述 了 白头翁抗 肿 瘤 、 强免 疫 功 能、 炎 、 病原 微 生 物 、 寄 生虫 、 肝 及 毒 性 等 增 抗 抗 抗 保
方 面 的药理作 用。
[ 关键词 ] 白头翁 ; 药理作 用 ; 综述
白头翁 为 毛茛科 植物 白头翁 P l tl cies us ia hnni a l s 癌两 种 移 植性 肿 瘤 小 鼠 , 果 发 现 中 、 剂量 组 对 结 低 小 鼠 HeA实体 瘤有 显 著抑 制 作 用 , 高剂 量 组 作 p 但
瘤 作用 机制是 干扰 肿瘤 细胞核 酸代谢 ; 外 ,WA 此 P E
既 能轻度 抑 制荷瘤小 鼠脾 脏机 能 , 能增 强 巨 噬细 又 胞 活性而 发挥 抗肿瘤 作 用 , 提示 P E是 一个 免疫 WA 调 节剂 。冯 丹等 从 白头 翁 中提 取 出 2 3一羟基 白 桦 酸单体 化合 物 , 别给 予 H p 分 e A肝 癌 和 E C腹 水 A
1 抗肿 瘤作 用
抑 瘤 率呈量 效关 系 。此 外 , 两种 细 胞株 与 药 物接 触
4 , 8h 可见 细 胞 变 形 , 浆 出现 空 泡 、 色 , 分 裂 胞 着 核 现象少 见 , 壁 细胞贴 壁率 下 降 。叶银 英 等 研 究 贴 了 2一 3 羟基桦 木 酸 体 外 和体 内抗 黑 色 素 瘤 的 作 用 , 体外 3 0—8 g m 0 / L处 理 , 内 3 0— 0 s k 体 0 6 0 m / g灌 胃, 显著 抑制 B 能 , 细胞 的生长 , 有一定 的剂量 依 并 赖关 系 , 同时 出现大 量 的 凋亡 细 胞 , 明 2 表 3一羟 基 桦木 酸对体 内外 黑色 素瘤 细胞 增 殖有 抑 制作 用 , 诱 导肿瘤 细胞 死亡 的主要 途 径是 凋 亡 。研究 还 表 明 , 2 3一羟 基 桦 木 酸低 剂量 ( 0— 0 g m ) B 1 2 / L 对 , 细 胞 有 明显 的 分 化 诱 导 作 用 ; 白头 翁 皂 苷 A 0 10
基 金项 目 : 安徽 省 高 等 学 校 青 年科 研 资 助计 划 项 目( 04p 3 ) 2 0 j17
作者简介 : 浩 (9 5年 一) 男 , 俞 17 , 在读博士 , 师 , 讲 主要从事 中药药理学及中药新药的开发与研制工作 。
维普资讯
[ -一 吡喃 葡 萄糖 基 一1-4 一—一 喃 阿 拉 伯糖 o1D一 3 ( - ) L吡 - . 苷 ] (+)松脂 素外 , 及 一 其余 皂苷均 有 中等 强 度 的抑 制活性 , B 足 叶草 脂 素活 性 最 强 。王 先 芳 ¨ 以 一 ”等
研 究发 现 ,A P E对小 鼠 S∞肉瘤 、 p , HeA肝 癌 均 有 显
・
5 2・
中国兽 药杂志
20 ,O 7 :1 5 / 浩 0 64 ( ) 5 — 4 俞
章 荣华 等 研究 发现 , 白头 翁 醇提 物 ( A 和 P E)
水 煎液 (WE) 够 降低 二 甲基 肼诱 发 小 鼠大肠 癌 P 能
发 生率及 大肠 黏膜增 殖 细胞核 抗 原 表达 水 平 , 制 抑 肠 黏膜 细胞 的增殖 活性 , 减少 黏 膜细 胞 发生 突 变 的
机 率 。 机制 与保 护 S D、 S P 性及 抑 制 肠 黏 其 O G H—x活
gmL在 体外对 P 细胞 有抑 制 生 长作 用 , 制 率 / , 抑
为 5 . % 。Y sii i a i ¨ 37 ohhr M m k 等 研 究 了 9种 o 齐墩果 烷型 三 萜 皂 苷及 2种 木 脂 素 对 人 白血 病 细 胞 系 A -0的 抑 制 活 性 , 现 除 常 春 藤 苷 基 30 L6 发 -一
( g. ee 的干燥 根 , 有清 热解 毒 、 血 止痢 、 Be )R gl 具 凉 燥 湿 杀 虫 之功 效 , 临床 主 要 用 于治 疗 阿 米 巴痢 疾 、
用不 明显 , 同时 , 各剂 量组 生命 延 长效 果 亦不 明显 。
钟邱 等 研究 发 现 , 白头 翁皂 苷 的分 子 量 不 同 , 体 外抑瘤 活性 不 同 , 皂苷 组分 I、 Ⅲ对 人肝 癌 7 2 Ⅱ、 71 及人 宫 颈 癌 H l e a细胞 株 的生 长 均 有 抑 制 作 用 , 且
膜 细胞 的增殖 活性 有关 。蔡鹰 等 研究 认 为 , 白头 翁 注射 液 ( WA 能 抑 制 —d — R掺 入 S蚰 P E) H T R、H U , 瘤 细胞形 成 D A、 N 轻度 抑 制 荷瘤 小 鼠脾 组 织 N R A, D A、 N N R A的生物 合成 , 用药 后 小 鼠腹 腔 巨 噬细 胞 对 E C瘤 株 的杀伤 力 明显 增加 , C 5 A 而 H 0测定 未发 现 P E有促 进小 鼠溶血 素形成 作 用 , WA 揭示 其 抗肿
细菌性痢疾、 阴道滴虫和下痢脓血等¨ 。现代药理 J
研 究发 现 白头翁具 有抗 肿瘤 、 强 免疫 功 能 、 炎 、 增 抗 抗 病原 微生 物 、 寄生 虫 、 肝 、 抗 保 毒性 及 治疗 内毒 素 血症等作 用 J 。本 文就 白 头翁 药 理作 用 研 究进 展 作 一综 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