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四单元)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________,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________。

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______、______和______。

3、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着,形成了物体________的现象。

5、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这就是________。

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6、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

7、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

8、物体越重,摩擦力就________;物体越轻,摩擦力就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是指依靠液体或气体本身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2、滚珠轴承是一种将()的装置。

A.滑动转变为滚动B.滚动转变为滑动C.无法判断3、岩浆冷却后变成的是岩石,说明岩浆的成分()。

A.与岩石接近B.与岩石完全一样4、很多岩石破裂是因为季节和昼夜的交替,温差使岩石发生了()。

A.热胀冷缩B.热胀C.冷缩5、将一根木桩由水面打入河底。

在木桩进入河中时,浮力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6、用垫圈拉动小车,垫圈放得越多,小车的运动速度就越()。

A.快B.慢C.没有什么影响7、同样重的60摄氏度热水和10摄氏度冷水相比较()。

A.体积相同B.热水体积大C.冷水体积大D.无法判断8、馒头能够变松软原因是里面有()。

A.真菌B.酵母菌C.细菌9、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新教材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新教材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新教材教科版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五年级 科学(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2.潜水艇靠改变________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3.软木塞能浮在油上,说明它比同体积的油________;葡萄沉到油底,说明它比同体积的油________。

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物体的热胀冷缩与_______有关。

5.一般金属具有________的性质。

而印刷书报的铅字中掺有锑,这样印刷的字笔画清晰,而且经久耐用,是因为锑具有________的性质。

6.夏天安装电线时,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否则到冬天时由于电线________,电线就容易被拉断。

7.人在游泳时感到有一个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________。

物体在水中排开________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

8.把三个体积相同的铜球,分别放在酒精、水和水银中,受浮力最大的是在________中的铜球,受浮力最小的是在________中的铜球。

9.在炎热的下午,小明总想喝一些冰饮料解渴。

当小明用手从超市的冰箱里取出一瓶冰饮料时,小明的手上瞬间感觉清凉了许多。

这是因为此时热量从________传到________上。

像这样热量发生转移的过程我们称之为________。

10.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________;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容易________。

二、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沉在水底的物体在水中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 ) 2.夏天吃冰激凌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

( )3.啤酒瓶里的啤酒没有装满是为了防止瓶内啤酒受热膨胀而损坏瓶体。

( )4.一个苹果在水中是浮起来的,把它切成八分之一大小再放入水中是沉下去的。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完美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完美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越________。

2、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________的装置叫电磁铁。

3、呼吸时,我们吸进富含_________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_________。

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________转动;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

5、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6、物体受热体积________,受冷体积________,我们把物体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7、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蚯蚓。

8、在相同条件下,滚动与滑动相比较,___________产生的摩擦力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对北斗七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有近B.如果从太空中其他不同的角度看北斗星,它们的形状会各不相同C.如果我们坐宇宙飞船绕这七颗星转动一周所看的景象一定相同2、()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B.黄金C.土壤3、在金属的大家庭中,大多数金属是热胀冷缩,但也有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A.金和银B.铜和铝C.锑和铋D.银和水银4、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5、在制作生态瓶时,下面哪种做法比较合适?()A.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B.瓶子里的动植物数量保持平衡C.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6、我们有的时候可以观察土壤的()来判断土壤肥不肥。

A.颗粒大小B.颜色C.湿度7、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因为()。

A.美观B.省力C.坡度小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会经历()的变化过程。

A.长——短——长B.短——长——短C.长短不变9、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一铁块沉入水底,原因是()。

博育学校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题

博育学校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题

博育学校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题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一、判断题1.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2.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

(√)3.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现.。

(√)4.地球是围绕着太阳公转而且同时自传的。

(√)5.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很多种。

(√)6.。

“地心说”主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天体围绕着地球运动。

(√)7.“日心说”主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绕太阳转。

(√)8.哥白尼认为地球包括其他星星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

(√)9.托勒密认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

(×)10.勒密和哥白尼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11.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12.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发生的现象。

(√)13.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

(√)1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15.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16. 世界时区图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17. 经线每个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差相差一个小时。

(√)18. 人们在观星时方向,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19.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20. 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在逆时针的运动。

(√)21. 晚上迷路时,可以通过北极星找到方向。

(√)22. 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

(√)23. 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24. 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区公转的关键证据。

(√)24. “日心说”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这与地球的公转的意义是一样的。

(√)25. 地球自转的方向跟地球公转的方向一样。

(√)26. 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四单元测试题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四单元测试题

湘科版五年级(下)四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3分)1.在晨昏线,由昼转夜为,由夜转昼为。

2.古人很早就知道,竖直的立竿在不同日子一时的影子方向都是朝向只是长度有不同。

3.在我国,东边的地区(如上海)比西边的地区(如昆明)先迎来黎明的原因是地球自转的方向是o4.在冬季,黑夜比白昼;在夏季,白昼比黑夜;在春季和秋季, 白昼与黑夜O5.人们经过长期仔细观测,发现昼夜长短相等,分别在3月21日左右和9月23日左右,分别称为和o6.春分到夏至为,夏至到秋分为,秋分到冬至为,冬至到春分为O7,地球绕自身轴的转动,就是地球O这个轴称为O8.地球以近似圆的轨道绕太阳转动,地轴与这个转动平面的夹角是,并始终指向。

9.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o10.昼最长在月日左右,称为夏至;昼最短在月日左右,称为冬至。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冬天圭表的表影较短;夏天圭表的表影较长。

()2. 一年中,气温变化和昼夜长短没有关系。

()3.气温变化的规律与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即昼长,温度高;昼短,温度低。

()4.太阳光斜射时,光线最强烈,物体得到的热量最多。

()5.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所以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6.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7.地球公转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8.在模拟昼夜形成的实验中,手电筒代表的是太阳。

()9.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10.假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也产生昼夜交替。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傅科摆”的轨迹偏离了原来的位置,这是()造成的。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公转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 一天B. 一月C. 一年3. 一年中,正午时刻地面上的物体影子最长的是()这天。

A.春分日B.夏至日C.冬至日4.如果地轴不倾斜,而是竖直的,会出现的现象是()oA.不会有昼夜交替8.不会有四季变化C.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都没有了5•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始终围绕着()公转。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水在4℃以上,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作_______。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________重力。

3、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_。

4、小番茄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小番茄在清水中_____,在盐水中_____。

5、古代的水钟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6、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_,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_。

7、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

8、早上,我们煮粥时,水会大量的溢出来,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不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的因素是()。

A.坡度大小 B.有无植被C.闪电次数2、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原因是()。

A.种子的胚被破坏,无法存活 B.外界条件不适宜C.感染虫子的病毒,无法生存 D.种子还在休眠期3、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 )有关。

A.物体的重量B.物体排开的水量C.物体的颜色4、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的物体的反光能力()。

A.强B.弱C.一样5、在制作生态瓶时,下面哪种做法比较合适?()A.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 B.瓶子里的动植物数量保持平衡C.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6、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的货物就()。

A.多B.少C.一样7、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8、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重点1-6单元复习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重点1-6单元复习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中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1、像钳子、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或()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

2、机械可以分成()和()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

*4、简单机械有()、()、()、()。

*5、()是一种简单机械。

6、()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7、杠杆的三要素是()、()、()。

*8、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9、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等。

10、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他说得(有道理),但(不可能实现)*11、()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12、斜坡就是一种()。

*13、斜面有()的作用。

*14、斜面坡度(),所需的拉力()。

即坡度越()越()。

*15、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6、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的变形*17、()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18、有一个()固定在可以转动的()上的机械叫()。

*19、轮轴有()的作用。

*20、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越()。

*21、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等。

*22、()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3、()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24、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

*25、定滑轮();动滑轮()。

*26、国旗是利用()升上去的。

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

*27、能把()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

*28、传动装置可分为()和()。

*29、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30、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是: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光源、遮挡物和________。

2、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有关。

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进行的。

4、金属通常都是从______ 或______中提取出来的。

5、水蒸气是无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6、人类发明了________,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7、用________的实验方法可以知道液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8、同一块橡皮泥无论怎样改变形状,它的轻重是________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大多数细胞微小,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A.西瓜B.鸡蛋黄C.人的红血球细胞2、()的时候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

A.睡觉B.运动中C.上课3、海滩上和河边的岩石大都是()。

A.有棱角的B.方形的C.椭圆形的4、在金属的大家庭中,大多数金属是热胀冷缩,但也有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A.金和银B.铜和铝C.锑和铋D.银和水银5、冬天,小明发现室外有一块木块和一块铁块,用手分别摸了,感觉木块不太冷,铁块很冷,原因是()。

A.木块有热量B.铁块没有热量C.木块比铁块温度高D.铁块比木块传热快6、下列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A.剪刀B.镊子C.盘山公路D.方向盘7、馒头能够变松软原因是里面有()。

A.真菌B.酵母菌C.细菌8、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要包装一下,从环保角度看,()不合适。

A.印花绸布B.塑料包装纸C.纸质包装纸9、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它会上浮的原因是()A.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B.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10、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自然条件下,同一时间同一区域,背阳的地点比向阳的地点温度高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题姓名______ 班级 ______ 学号______一、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要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我们首先要在地球上确定一个区域,确定作为太阳和地球的工具,再来进行实验。

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单是昼夜交替不能确定哪种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得寻找的更多的证据。

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

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

三、证明地球在自转: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四、谁先迎来黎明:地球在自转,自转的方向不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也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

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

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

见81页五、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不一样的。

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

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最热。

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

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沿(顺时针方向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6、1851年,法国的物理学家傅科,用(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贝塞尔测出的(恒星的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8、(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9、地球(自转)的方向与星体的东升西落或顺时针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的10、(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1、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15、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测出的(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6、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17、(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8、(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9、(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20、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22、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23、(贝塞尔)测出的(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24,模拟实验:乒乓球上可以出现的昼夜交替现象示意图见P73页25、托勒密(“地心说”)的主要观点?见P75页26、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见P75页一、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几种观点?哪一种是正确的?答: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不自转);③太阳不动,地球自转(但不公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也自转。

第④种解释是真实的。

二、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答: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在围绕着太阳公转,所以才形成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出现。

三、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几种可能解释,我们将排除哪些?保留哪些?答:“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有关地球自转、公转的一类解释保留下来。

地球不动的一类解释排除掉。

四、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答:1、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是,地球是球形。

2、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不运动,处于宇宙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运动。

“日心说”认为地球在运动,并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处于宇宙中心。

这两种学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五、哪些证据能说明地球在自转?答:①“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②太阳、月亮和星星每天都东升西落的现象;③地球上南北方向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西的现象。

这些现象都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六、怎样证明地球在公转?答:、公转,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公转周期是一年。

1、人们在不同夜晚的统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

说明地球在公转。

2、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周年视差,也证明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3、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六、北京、乌鲁木齐、东京、伦敦哪个最先看到黎明?答:最先迎来黎明的是东京,其次是北京、乌鲁木齐,最后是伦敦。

七、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答:不会。

因为地球的自转使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根据世界时区图的时间差,各国新年钟声不会同一时刻敲响。

八、对于北极星“不动”,我们如何解释?(P82)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为地轴。

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九、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P87)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性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造成了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十、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怎样呢?(P89)答: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那么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会更大了。

十一、如图所示(见教材86页):当地球公转到A、B、C、D4个方位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季节是怎样的?答:当转到位置A时,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

当转到位置B时,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冬季。

当转到位置C时,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

当转到位置D时,北半球阳光斜射,是冬季,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

十二、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太阳东升西落,其实是地球与它相对运动的结果,说明地球在自转,而且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十三、极昼和极夜是怎么形成的?答: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大约23度,导致阳光有规律的直射或斜射南半球或北半球,形成了南极和北极的极昼或极夜现象。

十四、本册中的星体转动方向小结:答: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他星星绕北极星是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旋转十五、地球及其运动特点:P81页。

十六、地球自转特点:P83页十七、解释四季的成因:P87页十八、地球运动形式、运动形式的描述,判断依据,产生现象总结:见课本90页。

十九、在认识地球运动过程中我们知道哪些有趣的现象?举例子。

课本90页。

答:如①日照时间东短夏长。

②南北半球阳光照射情况相反、季节相反。

北半球:春夏秋冬,南半球:秋冬春夏。

③阳光有规律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

④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半年的白天、半年黑夜的极昼、极夜现象。

一填空题1、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3、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

4、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牛,把它全部浸入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7牛,该石块所受水的浮力是( )。

6、通过格英国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 ) 经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时间是()。

8、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是由()提出。

9、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

由()提出。

10、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的方向运动。

11、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12、地球自转周期是(),相当于1小时转动()度。

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13、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

公转方向是()。

地球自转一周是(),公转一周是()。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的倾斜有关。

地轴倾斜度大约是()14、()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

15、傅科利用()证明了地球在()的有力证据。

16、用一支蜡烛做太阳,用一支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转。

当转到某个位置时,北半球阳光直射,是_________季,北极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南半球阳光__________射,是_______季,南极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3、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