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环青海湖北岸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环青海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

环青海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

环青海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严德行;朱宝文;谢启玉;邓永龙;唐仲涛;任得萍;严玉霞;王红莉;周少龙【摘要】An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temperature trends, abrupt climate changes and abnormal cold or hot years with the temperature data of 1961 to 2008 from Gangcha, Haiyan, Gonghe, Tianjun and Chaka st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regions around the Qinghai Lake had an obvious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rate being 0. 304 to 0. 551 ℃ per 10 years, and the rising amplitude is the greatest in the southern part, second in the eastern part and least in the northern part. There was also abrupt climate change in annual and seasonal average temperature. The abrupt change of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occurred at Gangcha and Gonghe in 1987, at Haiyan in 1990, and at Tianjun and Chaka in 1992. The abnormal cold of Gangcha and Tianjun occurred in the 1960s; abnormal hot of Gangcha, Tianjun and Chaka occurred in 2006; and abnormal hot of Gonghe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years of seasonal mean temperature abnormality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利用刚察、海晏、共和、天峻、茶卡5站1961-2008年气温资料,分析了环青海湖地区气温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环青海湖地区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304~0.551℃/10a,各地平均气温上升幅度:南部>东部>西部>北部;年、季平均气温均发生了突变,刚察、共和年平均气温在1987年发生突变,海晏在1990年出现突变,茶卡、天峻两地在1992年出现气候突变;刚察、天峻两地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异常偏低,刚察、天峻和茶卡年平均气温在2006年异常偏高,共和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末异常偏高,季平均气温异常各地出现的年份不尽相同.【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1(039)001【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平均气温;气候突变;异常年份;环青海湖地区【作者】严德行;朱宝文;谢启玉;邓永龙;唐仲涛;任得萍;严玉霞;王红莉;周少龙【作者单位】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西海,810200;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局,西海,810200;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西海,810200;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西海,810200;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西海,810200;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西海,810200;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西海,810200;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西海,810200;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西海,810200;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台,西海,810200【正文语种】中文青海湖是黄河上游和环青海湖水源的主要产流地带,也是我国水汽循环重要通道和屏障,其中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1]。

地理试题简述青藏高原地区湖泊的变化特点

地理试题简述青藏高原地区湖泊的变化特点

地理试题简述青藏高原地区湖泊的变化特点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是世界上一些最高、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们在地质演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一些特定的变化特点。

以下是青藏高原地区湖泊变化的主要特点:
1.水位变化: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水位受到季节性降水和融雪的影响较大。

在气候季节性变化的影响下,湖泊的水位会经历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从而影响湖泊周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2.融冰水输入增加: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大部分是由冰川融水供应的,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水输入增加,会导致湖泊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但同时也可能会影响湖泊周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

3.湖泊面积变化:部分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面积在过去几十年内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些湖泊的面积因气候变化、地质构造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而呈现出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4.湖泊水质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部分湖泊的水质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一些湖泊的水质受到了污染,而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湖泊水温、盐度等参数发生变化。

5.生态系统响应:湖泊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周围的生态系统。

湖泊水位和水质的变化会影响湿地、沼泽、湿地植被以及湖泊周边的动植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平衡。

总的来说,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

了解和监测这些湖泊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以及采取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4.1 水位及面积变化特征 4.1.1 水位变化
1961~2004 年,青海湖水位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平均每 10 年下降 0.76m。 2005 年开始,青海湖水位止 跌回升,转入上升期(图 4a)。 2018 年,青海湖水位达 3195.41m,较 2017 年上升 0.48m(图 4b),较常年值偏 高 1.11m。 2005 年以来,青海湖水位连续 14 年回升, 累计上升 2.37m,已接近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水平。
图 4 a.海湖年平均水位;b.年平均水位变差的年际变化
4.1.2 面积变化 青海湖为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以断裂与周围
山相接, 其湖水补给主要为降雨和地表径流。 1974~2016 年青海湖面积总体上呈先减后增的变 化趋势,2005 年以来青海湖面积逐年增大,2015 年 增至 4424.96km2,达到近年来的峰值(图 5a)。 近 40 年来,湖泊边界变化最大的区域位于湖体东岸和西 岸,其推进距离为 100m~630m 不等。
研究与发展
2019 年第 3 期
青海科技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张令振 1,3 文 霞 2,3* 祁小娟 1
(1.青海省西宁市气象局,西宁 810001;2.青海省海西州气象局,德令哈 3.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西宁 810001)
817003;
摘 要:本文利用 1961~2018 年 青 海 湖 流 域 气 象 站 逐 日 观 测 资 料 ,分 析 了 近 58 年 来 青 海 湖 流 域 气 候 变 化 特 征 及 对 青海湖水位、面积的影响。 结果表明:1961~2018 年青海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每 10 年升高 0.4℃; 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增加,平均每 10 年增加 14.5mm;年平均风速降低。 暴雨日数显著增多,中雨日数、降水强度及强 降水量增加,而干旱日数微弱减少。 受降水量增加、布哈河来水量增多的影响,自 2005 以来,青海湖水位连续 14 年 回升,累计上升 2.37m,湖面积总体增加。 未来在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下(RCP4.5 情景),青海湖流域气温将 呈 上 升趋势,降水增加,蒸发增大,受气候暖湿化影响,青海湖水位可能继续上升、湖面积有进一步扩张趋势。 关键词: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水位面积

青海湖流域气温降水特征分析

青海湖流域气温降水特征分析

青海湖流域气温降水特征分析
刘扬;王竹;王芳
【期刊名称】《水文》
【年(卷),期】2022(42)5
【摘要】基于1957-2020年以来青海湖流域周围11个气象站气温和降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系统分析64年来青海湖流域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

结果表明,环青海湖地区气温、降水年均变化率和年变化率差异较大,“暖湿”趋势明显。

气温增温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降水增长速度由高到低为夏季〉春季〉冬季,而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

气温的突变时段为1992—1996年,降水量分别在1979—1982年发生突变。

小波分析年气温的主波动周期为23年,年降水量的主波动周期为31年左右。

研究成果为掌握青海湖流域的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和科学应对策略提供支撑。

【总页数】7页(P82-88)
【作者】刘扬;王竹;王芳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
【相关文献】
1.青海湖流域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2.近40 a青海湖流域逐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
3.青海湖流域极端降水的特征分析
4.近15年来青海湖流域气温、降水变化对植被物候驱动分析
5.2000—2018年青海湖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40 a青海湖流域逐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

近40 a青海湖流域逐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

近40 a青海湖流域逐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孙永亮;李小雁;许何也【期刊名称】《干旱气象》【年(卷),期】2007(25)1【摘要】利用青海湖流域内刚察气象站1958~2001年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流域内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降水量P≤5 mm的降水总量以9 mm/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已从1960s的130.8 mm/a减少为1990s的116.2 mm/a,而P≥20 mm的降水总量以9 mm/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已从29.7 mm/a增加为36.9 mm/a;连续无降水最长天数由1960s的32 d/a增加为1990s的45 d/a,至少10 d连续无降水总天数由103 d/a增加为145 d/a.逐年平均温度40 a来明显升高,已从1960s的-0.7℃升至1990s的0.1℃,且与逐年极端低温升高有较好相关性.1990s与1960s的同日平均气温相比,已有261 d变暖(占年天数的71.2%),且主要发生在冬季.这种气候变化特征对流域内的青海湖水位和河川径流有重要影响.【总页数】7页(P7-13)【作者】孙永亮;李小雁;许何也【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研究所,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研究所,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研究所,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7【相关文献】1.内蒙古东部近4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苏立娟;邓晓东;达布希拉图;闫宾;毕力格2.内蒙古东部近4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英文) [J],3.青海湖流域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J], 曹生奎;曹广超;陈克龙;解家安;朱锦福;王记明4.近40年来加格达奇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J], 牛凤权;许磊;黄剑5.张家川县近4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J], 冯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70~2012年青海湖流域冷暖季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1970~2012年青海湖流域冷暖季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2 01 4 生
青海 师 范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Qi n g h a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2 O1 4
度最大( O . 4 5 ℃/ l O a ) , 暖 季 增 长 最平 缓 ( O . 2 2 ℃/ l O a ) ; 从各 站点的年 、 季气温变 化来看 , 恰 不恰地 区增温 幅度最大 , 刚 察增幅最小. ( 2 ) 冷、 暖季 气 温 及 年 均 温 的 累积 距 平 值 绝 大 多 数 为 负值 , 变化趋势 相对一致 , 以 1 9 9 7年 为 转 折 点 , 1 9 9 7年 之 前 气 候
偏冷 , 之后趋于变暖. 其 中, 年均 气 温 变 化 幅 度 最 小 , 冷季变化幅度最大. ( 3 ) 冷、 暖季和全年 均存在较 为复杂 的周期性 变化 , 其 中, 年 平 均 气 温 在 整 个 时 间 序列 上 存 在 4 a和 1 5 a的周 期 , 以1 5 a最 为 显 著 ; 冷、 暖季 平均气温在 短时 间尺度上周期 性不显 著 , 主 要 为
1 9 9 8年最 低 、 最 高及 平均 气温 均 明显升 高 , 以最低 气 温上 升 最 明显 ; 李 凤 霞口 们 研究表明 1 9 6 1 ~2 0 0 4年环 青
海 湖地 区年 及 四季 增 温趋势 显 著 , 暖 干化 趋势 明显 ; 曹 生 奎 “ 采用 线 性 趋势 和 5年 滑 动平 均 法 分 析青 海 湖 流域近 5 0 a的气温 、 降水 年 、 季 变 化趋 势 , 结 果 表 明线 性 增 温 率达 到 0 . 4 ℃/ l O a , 存 在 较 为 明显 的 四次 增 温 期, 而 降水没 有 明显 的增加 趋势 . 综上 所述 , 针对 青 海湖 流域气 候变 化 的研究 , 采 用不 同方 法所得 分 析结果 均 表 明青 海湖 流域 气温 处于 不断 上升趋 势 , 降水 增加 不 明显 , 向暖干 化趋 势发展 .

近30年环青海湖北岸雷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近30年环青海湖北岸雷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9 0天 ) 强雷 区 ( 9 和 > 0天 ) 的划 分 , 晏 县属 多雷 区 。 3 .海晏 县 月 际雷 暴发 生 次数 具 有 典 型的单 峰 型 特 海 )
62 一
乏1 甓
为少雷区(1 < 5天 ) 中雷 区 (5 4 、 1 — 0天 ) 多 雷 区 ( l 、 4一
18 9 8年雷 暴最 多 , 5 为 6次 。
6 0

根据 近 3 2年来 雷 暴 发生 频次 的月 际变 化 图 ( 图 征 , 值 出现 在 7月 , 峰 3月 (9 2年 ) 1 18 、1月 份 (9 7 1 8 年 ) 生雷 暴 的 年份 都 仅有 一 年 : 暴 发 生 频 次从 4 发 雷 月 开 始增 加 , 7月 达 到 峰 值 , 8月 开 始 减 少 。0月 份 1
采用 数理 统 计 、 趋势 分 析ll 方 法对 海 晏县 雷 ls 2J '等
终雷 日等 进行 气候 统计分 析 。 均 降水 量 3 1 rm.年 平均 大风 日数 3 . 9. 9 a 69天 ( 多 暴 日数及 初雷 、 最
6 5天 ) 许 多 研究 [1 明 , 4 5表 - 7 近 5年来 青 海 高原 气 候
1. 春 季 最 少, 占 1. 5 9月是 雷暴 高发期 , 64 %; 仅 3 %;- 9 占全年 雷暴 的 9 . 冬 季不 出现 雷暴 初 雷 日一般 出现 64 %,
在 5月上 旬 , 雷 日一般 出现 在 1 终 0月上 旬 , 3 近 2年 来初 雷和 终 雷 日有推 迟 的趋 势 ; 雷暴 期 总体 上 呈 不显 著

21 近 3 . 2年 来 雷暴 的年 际变化特 征
统 计 海 晏 县 17 — 0 9年 3 9 8 20 2年 中共 发 生 雷 暴 次 数 17 3 5次 . 平 均 为 4 年 3次 。 按 照 国 内 有 关 标 准 【— 1我 国 一 般 按年 雷暴 日数将 雷暴 活动 区分 l1 . 46

青海气候以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

青海气候以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

青海气候以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青海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中国内陆高原的一部分,因此其气候受到高原大陆性气候的主要影响。

在青海,干旱是其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本文中,将介绍青海气候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生态和经济的影响。

一、青海气候特点青海气候受到高原大陆性气候的影响,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干燥:由于地处内陆高原,缺乏海洋影响,青海气候极其干燥。

年降水量相对较低,且年降水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这导致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干燥,水资源匮乏,限制了农业和人类生活发展。

2. 寒冷:由于高原地理条件,青海冬季长、夏季短,气温较低。

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且海拔较高的山区寒冷程度更甚。

这对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提出了挑战。

3. 昼夜温差大:青海气候昼夜温差大是由于高原的地形和地理位置造成的。

白天阳光辐射强烈,气温较高,而夜晚由于高原地形的影响,热量散失较快,导致气温骤降。

昼夜温差大不仅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也对植物生长和动物迁徙产生影响。

二、影响因素青海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海拔高度、云量、气流等。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主要因素:1. 地理位置:青海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处于亚洲腹地,远离海洋。

这使得青海在季风和连续水汽输送方面受到限制,导致其干旱气候的形成。

2. 地形:青海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脉、盆地等。

其中,高原地形是青海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原地貌导致气温变化快、昼夜温差大,同时也妨碍了水汽的输送,加剧了干旱程度。

3. 海拔高度:青海地势较高,平均海拔约2800米。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气候变得更加干燥和寒冷。

高山地区还经常出现大风、雨雪和冰雹等极端天气现象。

三、对生态和经济的影响青海干旱气候对该地区的生态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1. 生态影响:干旱气候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导致植被稀疏,草原退化和沙漠化现象普遍。

这对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挑战,对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维持和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 0a。 1
关键 词 气候 变化 ; 特征 分析 ; 3 近 0年 ; 青 海湖 北岸 环 中图 分类 号 P 6 文献 标识 码 A 47 文 章编 号 10 — 7 9 2 1 )0 0 8 — 3 0 7 5 3 (0 0 1— 2 1 0
近 4 0年 来 , 海湖 地 区 气 温 明 显 升温 , 水 量 波 动 且 青 降
析 、 滑 动平均 等方 法㈣。 5年
3 气 温 变 化 31 气 温 年 际 变 化 .
略 呈减 少趋 势 Ⅲ 许 何 也等 [ 究 认 为 , 4 ; 2 1 研 近 7年 来 青 海 湖 流 域温度 显 著 上升 , 水存 在 明显 的阶 段性 变 化 , 季陆 面 蒸 降 四 发量 变 化倾 向率 为 正值 ; 干 化 的气 候 是 造成 青 海 湖 水 位 暖
3 . 气 温 季 节 变 化 2
线 , 各个 季 节气 温 线 性 拟合 增 长 率变 化来 看 , 平 均气 从 4季 温均 呈 明显 的 上升趋 势 , 、 、 、 春 夏 秋 冬气 温 的气 候倾 向 率分 别 为 0 1 、.2 04 9 07 2 ̄/Oa 冬季 的增温 趋 势最 为 . 4 04 4、.7 、 . C I 4 7 o
1 研 究 区 概 况
度 仅 00 1检 验 , 明 年 平 均 气 温 的 上 升 趋 势 极 显 著 。 = .0 说 近
3 1年 中 ,0 5年 是 最暖 的 1年 , 温 为 34℃ , 多 年 平 均 20 气 . 较
值 09℃高 出 25o 18 . . C;9 3年 是最 冷 的一年 , 平均 气 温 为一 年 03o 较 多年 平 均值低 1 最暖 年 和 最 冷年 年平 均 气温 . C, .o 2 C;
年代 平均 气温 与 多年平 均值 相 同 , 09℃ ; 1 为 . 2 世纪 前 1 0年 平 均气 温 最高 , 1 为 . , 多年 平 均 值 偏高 06℃。 平 均 5℃ 较 . 年
气 温和 降水 实 测资 料 。 别 计 算 了 17 -20 分 98 08年气 温 和降
水 的 年均 值 及 不 同年 代 的 平均 值 。 次 , 算 了 春季 (— 5 其 计 3
在 全 球和 我 国气 温 逐 渐变 暖 的大 背 景 下 , 晏县 年 均 海
气 温 有 逐年 升 高 的趋 势 。 图 1可 以看 出 , 3 从 近 1年 来 年 均 气 温 为 09o 气 温 总 体 呈 上升 趋 势 , . C, 而且 上 升 趋 势比 较 明 显, 气候 倾 向 率 为 05 /0a 相 关 系数 06 26 通 过 置 信 .2o 1 , C .8 ,
年 份
图 1 海 晏县 气温 年 际变化 曲线
该 文 利 用 环 青 海 湖 北 部 海 晏 县 气 象 站 17- 20 9 8 0 8年
从 表 1 以看 出 . 可 年平 均气 温 的年 代际 变化 中 ,0世纪 2 7 、0年 代气 温 最低 , 多年 平 均 值偏 低 05℃;0世纪 9 08 较 . 2 0
之 差达 3 . 7℃。
海 晏县 位 于 青 海省 海 北 藏族 自治 州 东 南 部 , 海 湖东 青 北部 、 连 山系大 通 山脉 南麓— — 金银 滩 草原 上 , 祁 全县 面积
猞猁 及 冬虫 夏草 、 大黄 、 柴胡 、 参 、 等 。 党 雪莲
2 资 料来 源与研 究方 法
月 ) 夏 季 ( — 8 月 ) 秋 季 (— 1 、 6 、 9 1月 ) 冬 季 (2 2 月 ) 、 1— 4个
季 节气 温 和 降水 的平 均 值 。 究 过 程 中 主要 采 用 趋 势 到高 的变 化过程 。
() o C
表 1 海 晏县 年代 际平 均气 温及 其与 3 1年均值 相 比较 的距 平值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0 0年第 1 0期
资源 与环 境科 学
近3 0年环青海 湖北岸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周 卫 雯
( 海 省 海 晏 县气 象 局 , 海 海 晏 8 2 3 ) 青 青 12 0
摘 要 利 用海晏 县 气 象站 1 7 — 2 o 9 8 o 8年 气温 和降 水观 测资料 , 以趋 势线分析 、 5年滑 动平 均等 方 法 . 讨海 晏县 气 温和 降水 的年 际变 探 化 、 节 变化及 变化 特征 。 季 结果表 明 : 3 年 来 , 近 1 海晏 县 年平 均 气温 总体 上呈 极 显著 增加 趋 势 。 线性 倾 向 率 为 O5 / , 3 年 中约 增 . o 1 a在 1 2C 0 加 1 。 . o 四季 平均 气温 均呈 明显 的上 升趋 势 , 6C 气候 倾 向率 冬 季> 季> 季> 秋 夏 春季 , 季和 秋 季对 全年 平 均 气温 增加 贡献 较 大。 降 水量 总 冬 年 体 呈 不显著 的微 弱 增加 趋 势 , 气候倾 向率为 43 6 m 1 , 1 约增 加 降水 l . mT 各 季 节 的 降水 变化 中, 季和 春 季 的增 长趋 势较 为 . r /0 3 年 0a a 3 l。 3 l 秋 明显 , 线性倾 向率分 别是 99 6 3 9 r /0 ; 季的 增长 趋 势较 弱 , . 、. 4l 1 冬 0 9 l m a 线性倾 向率 为 O3 7 m 1 ; 季 呈减 少趋 势 。 _ r /0a 夏 la 线性 倾 向 率为 一 .1 9 9
下降 的主要 原 因 。 随着 气 候变 化 , 湖盆 地 天然 草地 植被 环
盖度 , 度和 产量 变化 明 显【 气候 变 化具 有 区域 性特 征 , 高 圳 。 分
析青海 湖 北岸 海晏 县近 3 O年 气候 变化 趋 势 , 青 海湖 北 岸 对
草地 生 态环 境 的 治理 与 恢 复 , 发 展 青 海湖 北 岸 草 地 畜牧 对 业, 实现草 地资源 的可持 续利 用都 有一 定 的意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