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植物组织
第二章_植物组织与组织系统

第二章植物组织与组织系统基本知识体系植物组织是指形态,结构相似,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担负着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
是植物体内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结果,也是植物体复杂和完善化的产物。
植物体内的各种组织无论是在来源,结构,功能,分布上都既有独立性,又有从属性,各种组织有机组合,共同完成植物体的整个生理活动。
根据构成同一组织的细胞类型的异同,将组织分为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
简单组织由同一类细胞构成;复合组织有功能上密切相关的积累简单组织复合而成。
根据构成组织的细胞发育程度,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不同,简单组织可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基本概念1.植物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其出现是植物进化层次更高的标志。
2.分生组织:功能:进行细胞分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直接相关。
特征:细胞间排列紧密,无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液泡(或液泡小而分散),原生质代谢活动旺盛,进行细胞分裂。
存在部位:植物体生长的部位,主要是根尖、茎尖等。
类型:从来源上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3类。
从位置上也分为3类,即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3.原生分生组织:从(种子)胚胎遗留下来的胚性细胞,最为幼嫩,存在于根尖、茎尖最先端的生长锥。
分裂活动最旺盛,由它分裂出来的细胞构成初分生组织。
4.初生分生组织:由原生生分生组织分裂的细胞演化而来,紧紧位于原生分生组织之后,细胞边分裂边分化,分裂能力逐渐减弱。
由它分裂出来的细胞分化成其他成熟组织,形成初生结构,实现高生长。
5.次生分生组织:由薄壁组织经过生理和结构的逆向变化(脱分化——返老还童),重新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的组织。
主要存在于根和茎的侧面,所以又称为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使植物长粗。
6.顶端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都位于根和茎的顶端7.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一些植物的节间基部(如竹笋、甘蔗的节间基部),或者叶片、叶柄、花柄、果柄等基部(韭菜)的分生组织,是初生分生组织保留在顶端以外的其他部分,来源上看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3
(二)分类 根据来源分为:
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根据位置分为: 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根、茎最先端
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层、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
•特点:保持分裂能力,但次于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来源:成熟组织的某些薄壁组织。
•特点:存在于裸子植物级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内,一般排成环 状,并与轴平行。
29
厚角组织 南瓜茎局部
30
厚角组织 槐树茎局部
31
(二)厚壁组织 厚壁组织的细胞:
都具有除纹孔外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呈不同程度的木质化。
细胞腔很小,成熟的厚壁细胞是死细胞,无生活的原生质体。
分为两种: 1.纤维:细胞,两段尖。如韧皮纤维、木纤维等。 2.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多为等径。如梨肉中的白色 颗粒、坚果壳的主要成分等。
裸花紫珠非腺毛
腺梗豨签
21
乳突:花瓣或叶上乳头状突起的细胞,防水湿作用。 线状毛:呈线状。 棘毛:细胞壁厚而坚牢,木质化,细胞内有结晶体沉积。 螯毛:细胞壁脆,液泡中含有蚁酸,能刺激皮肤引起剧痛。 钩毛:顶部弯曲成钩状。 分枝毛:呈分枝状。 丁字毛:呈“T”字形。 星状毛:分枝似星状放射。 鳞毛:毛茸的突出部分呈圆形平顶状或鳞片状。 冠毛:生于果实的顶端,有助于果实传播。 种缨:生于种子上,有助于种子的传播。 在同一器官上也存在不同形态的毛茸,这些各具特点的毛茸为药材鉴定的 金 胡颓子叶的星状毛和鳞毛 常用依据。 红
较明显,常成束存在于韧皮部,细胞壁厚,一般纹孔及细
胞腔都较显著,如肉桂。 细胞壁增厚的物质主要是纤维素,因此韧性强。有呈裂隙 状的单纹孔,单纹孔的方向是倾斜的。
第二章组织

2.光诱导气孔开闭(Light-induced stomatal opening )
• 保卫细胞可以对多种外界刺激信号做出响应,如温度、CO2浓度、光、 湿度和激素刺激。除了蓝光受体,向(趋)光素1和2(phototropins 1 and 2 (PHOT1 and PHOT2))外,对于其它的信号受体现在还不清楚。 向光素是拟南芥保卫细胞中的蓝光受体。图3阐明了从向光素激活到 气孔开启这一过程中的信号级连反应,这一过程是根据已知的基因和 它们在信号转导通道中的位置提出的。
水稻根
菖蒲根茎
• 传递细胞transfer cell:
传递细胞位于叶脉末梢, 茎节部维管束分泌结构, 子叶、胚乳、胚柄均 有此类细胞,起短途 运输的作用
•
(3)机械组织(mechanical tissue) 它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具有很强的抗压、抗张和抗曲挠的能力。 • 厚角组织collenchyma:
• (2)薄壁组织(基本组织parenchyma)
• 同化组织assimilating tissue ,称绿色组织(chlorenchyma) ,主要是进行光合 作用。
栅栏 组织 同化组织
海棉 组织
•
贮藏组织storage tissue: 蛋白质
多糖
• 贮水组织aqueous tissue:仙人掌,落地生根,景天,芦荟 具大液胞。 • 通气组织aerenchyma:水生植物,植物呼吸作用时作为气体交换场所。
导 管 类 型
穿孔(perforation) 穿孔板(perforation plate)
组织分化与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或细胞凋亡(apoptosis)
12第二章植物组织

• 保护组织: 保护组织存在于植物体表面 由一层或数层细胞组成,其功能是减少 水分蒸腾,防止机械损伤和某些生物的 侵害。
•保护组织 • 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它由一层或数层 细胞构成,有防止水分过度蒸腾,抵抗外界风雨和病 虫侵害的作用。根据其来源和形态的不同,又分为初 生保护组织(如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如木栓层)。 植物地上部分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较厚且角 质化,形成角质层,但能使光线透过,达到下面的组 织。有的表皮角质层外面还覆盖着蜡质,如甘蔗、高 粱的茎秆外表有“白霜”状的蜡被,有利于减少水分 蒸腾。表皮上有气孔 就脱落了。此时,表皮下已形成木栓层,代替表皮起 保护作用。木栓层是由多层细胞构成的,细胞排列整 齐,细胞壁栓质化,成熟后死亡,细胞腔内充满空气, 没有细胞间隙,水和气体都不能透过。
• 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 •
次生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
•原分生组织是由胚性细胞所构成,分布在 根尖和茎尖生长点的最先端,通常具有持 久而强烈的分生能力。 •初生分生组织是由原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 衍生而来,位于原分生组织的后部。例如, 根尖稍后部分的原表皮、原形成层和基本 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是由已经分化成熟的薄壁细 胞恢复分裂能力转变而成的分生组织 。
一、植物组织的概念
• 把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同,在 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即由同一个或同一 群分生细胞生长,分化而来)的细胞群组 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组织。 • 组织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复杂化和完善 化的产物。由一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 称为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 织称为复合组织。 • 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形态结 构决定于功能,形态结构适应于功能。
• 机械组织是巩固、支持植物体 的组织,机械组织的共同特点是 其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根据 机械组织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壁的 加厚方式,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 壁组织两类。 • (1)厚角组织 • (2)厚壁组织
第二章 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

第二章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第一节植物组织一、植物组织的形成与特性(一)植物组织的形成植物组织(plant tissue)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功能单位,也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
单细胞植物如衣藻等,多细胞群体型植物如团绵等,它们的每一个细胞都能独立地完成全部生理功能,因此,这类植物体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化。
植物组织的出现是植物进化层次更高的标记。
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多细胞植物的出现织的发生提供了基础。
在多细胞群体型植物向多细胞有机体的进化过程中,群体型个体的细胞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受到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处于不同位置的细胞群间便出现了相异的形态特生理代谢活性与类型的分化。
胞间连丝的发生形成,使得相邻细胞间能够随时进行物质、信息量的交换,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
处于相同位置或同类群的细胞间更加趋于相似或具有同一性处于不同位置或不同类群间的细胞也因此而逐渐变得彼此不同。
这样的变化被逐代保留和遗传,成为一种稳定的特性。
于是,处于相似或相同位置、有着相似或相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胞群便成了原初类型的组织的共同特征。
因此,组织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发展和完善也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的。
植物的进化程度愈高,其体内细胞(群)间的分工愈细,植物体的结构愈复杂,适应性愈子植物是现存植物中高度发达和适应性的植物类群,具有最完善的组织分工,在形态结构和生能上表现出高度的统一,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最强。
在个体发育中,组织的形成是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组织的形成过程贯穿精卵开始、经胚胎阶段、直至植株成熟的整个过程。
植物体中包含多种组织,它们各有其来源工,并有机地组合,协同完成植物的生命活动。
(二)植物组织的属性对于形态结构简单、没有器官分化的低等植物而言,组织是其进化发展历程中的最高形式;形态结构复杂、具有器官分化的高等植物而言,组织是构成复杂有机体的一种结构层次或结构。
普通生物学植物组织ppt课件

螺纹 环纹
梯纹
网纹
孔纹
南 瓜 茎 的 导
管
网纹导管
管胞的类型
管胞与导管
南瓜茎的筛管
输导组织——筛管
分泌结构
松属的树脂道
维 管 束 的 类
型
导管的类型:
环纹导管 螺纹导管 梯纹导管 网纹导管 孔纹导管
管胞的类型:
环纹管胞 螺纹管胞 梯纹管胞 网纹管胞 孔纹管胞
返回
通常将植物体中的各类组织归纳为三种组织系统 皮系统 包括表皮、周皮和树皮 维管系统 包括木பைடு நூலகம்部和韧皮部 基本组织系统 包括各类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分生组织的类型
初生保护组织——表皮
表皮及其附属物
表皮毛的形态类型
周皮与皮孔
薄壁组织的基本特征
基本组织的类型
厚角组织
纤维与石细胞
导管的类型
第二章 植 物 组 织
一、组织(tissue)的概念
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 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或细胞组合),称为组织。
如果组织中只有一种细胞类型的称为简单组织;组 织中有多种细胞类型的称为复合组织。
越高等的植物体,其组织分化程度越高,植物体的 组织结构越复杂。
二、组织的类型
初生生长
初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
次生分生组织 (由成熟组织脱分化而来)
次生生长
次生结构
木栓形成层
初生分生组织
原表皮 基本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
表皮 基本组织 维管束
(二)成熟组织(mature tissue) (永久组织permanent tissue)
1. 保护组织 初生保护组织—— 表 皮
次生保护组织—— 周 皮
植物学植物组织分析

在成熟植物体中,特定部分极少分化,保持胚 性特点,并能继续进行分裂活动的组织称为分生组 织(meristem)。
分生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 大,细胞质丰富,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核蛋白 体等细胞器。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 极小的液泡(维管形成层的细胞例外)和前质体的存 在。
担负吸收、同化、贮藏、通气、传递等营养功
能,又称营养组织(vegetative tissue)。
细胞壁较薄,液泡较大,细胞质较少,但含有
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一
般都具有胞间隙,分化程度较浅,有潜在的分生
能力,可转变为分生组织,也可以分化为其它组
织。
植物学植物组织分析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第二章 植物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组织及其形成
一、组织的概念 形态、结构相似,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担负 着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称为组织(tissue)。 二、组织的形成 组织是植物体内细胞生长、分化的结果,也是 植物体复杂化和完善化的产物。 功能决定形态,形态适应于功能。
植物学植物组织分析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质部薄壁细胞和韧皮
胚乳的内层细胞
部薄壁细胞
子叶表皮
小脉
颖果糊粉层的某些
特化细胞。
植物学植物组织分析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二)输导组织(conducting tissue) 植物体内有一部分细胞分化成为管状结构,专门 运输水溶液及同化产物的组织叫做输导组织。 1.导管(vessel):存在于木质部,由许多长管状 的、细胞壁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组成导管 的 每 一 个 细 胞 称 为 导 管 分 子 (vessel element 或 vessel member),其侧壁上逐渐出现不同纹式的次 生加厚,其端壁的初生壁消失,形成了不同形式的 穿 孔 (perforation) , 单 穿 孔 和 复 穿 孔 (compound perforation)。 穿孔板(perforation plate)。
植物的组织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嘉应学院生物系
植物的组织—概述
组织:许多来源相同 形态结构相似 机能相同 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所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 织 常根根据功能和结构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植物的组织—概述
一 分生组织: 是具有细胞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是分化产生其他各种组织的基础 二成熟组织:分生组织产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 丧失分裂能力;进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各种组 织;也叫永久组织
植物的组织—类型
3 保护组织:
3 1表皮组织 3 1 1气孔
番泻叶下表面气孔
3 1 1 1双子叶植物的气孔类型常见的有: 1平轴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常为2个;其 长轴与气孔长轴平行 如番泻叶 常山叶和马
齿苋叶等
植物的组织—类型
3 保护组织:
3 1表皮组织
3 1 1气孔
3 1 1 1双子叶植物的气孔类型常 见的有:
植物的组织—类型
3 保护组织: 3 1表皮组织 3 1 1气孔
反之;当溶质减少;保卫细胞水势上升而失水缩小;内壁伸 长互相靠拢;导致气孔关闭 这种自主运动可以根据体内 水分的多少自动控制气孔的开闭;以调节气体交换和蒸 腾作用
植物的组织—类型
3 保护组织: 3 1表皮组织 3 1 1气孔 副卫细胞:有些植物的气孔;在保卫细胞周 围还有一个或多个和表皮细胞形状不同的细 胞;叫副卫细胞 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排列关系; 称气孔轴式或气孔类型 这些类型可用于叶 类 全草类中草药的鉴定
3 保护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二者之间的关系:
顶端分生组织
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纤维 特点:细胞细长,两端尖细,略呈纺锤形,细胞壁极
厚,细胞腔小,纹孔小,缝隙状,死细胞。 分类:根据存在部位和细胞壁特化程度不同分为
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韧皮纤维 分布:植物韧皮部、皮层、中柱鞘 特点:比其他纤维细胞长,横切面呈圆形、长圆
形或多角形,细胞腔小;细胞壁上具单纹孔; 次生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木质化程度低, 细胞壁常存在同心纹层。 功能:韧性强,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
面体形;石细胞壁极厚,木质化,渐次死亡。 细胞腔小;形成分枝纹孔道。 功能:增加组织坚硬度和支持力。
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区别与相同点
区别
厚角组织 活细胞 局部纤维素增厚 厚
厚壁组织 死细胞 木质化全面增
相同点:共同担负支持功能,合称机械组织
(4) 输导组织
在植物体内起物质长途运输作用的组织 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两部分
黄菠萝周皮
周皮结构图
2)周皮
皮孔 lenticel: 木栓形成层在原来表皮气孔的下方不形成,而是形
成大量的薄壁细胞,细胞间隙大,可通气,称为皮孔
色木槭皮孔
山杨皮孔
(2) 基本组织(薄壁组织)
构成器官的基本成分,细胞大,壁薄、间隙大等特点
同化组织 贮藏组织 通气组织 贮水组织 传递细胞
薄壁组织(基本组织)
木质部和韧皮部(输导组织)
分布:贯穿植物体各器官。 功能:运输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 分类:根据功能和结构不同分为导管、管胞和筛管、
筛胞。
区别
功能
导管、管胞:水分、无机盐 筛管、筛胞:有机物
运输方向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分布
木质部 韧皮部
特点
死细胞 活细胞
(一)木质部
1.导管 分布:被子植物木质部。 特点:许多管状死细胞上下连接,端壁形成穿孔侧 壁木质化增厚。形成过程属于细胞程序性死 亡。单穿孔;复穿孔,穿孔板 功能:运输水分、无机盐。
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 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组织。
简单组织: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 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
目前较通用的组织分类方法,按 生长发育程度:
分生组织
简单组织
非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 或永久组织) 复合组织
薄壁组织 厚角组织 厚壁组织 分泌组织
表皮 木质部 韧皮部 周皮
形成层。 功能:具分裂能力,使根茎增粗。
(2)按发生的部位 可分为:
顶端分生组织 包括:原分生组织与
初生分生组织 功能:使根茎伸长。
形成新叶,产 生腋芽,同时 有质的变化。
侧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位置:节间、叶基部、花基部。 特点:同初生分生组织。 功能:使器官伸长。例:韭菜、葱叶生
木纤维
分布:双子叶植物木质部中,木质部中主要成分。 特点:比韧皮纤维短;细胞壁上具变形具缘纹孔;
次生壁木质化。 功能:硬度大,抗压,增强支持力和坚固性;韧性
小,造纸原料。 分隔纤维:细胞腔中有横膈膜。 晶鞘纤维:一束纤维外测包含许多草酸钙方晶的薄
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如甘 草、黄柏。
② 石细胞 分布:茎、叶、果实、种子。果皮、种皮中多。 特点:单个散生或群聚而生;形状多近于球形或多
分布:植物体各处。 来源:顶端分生组织或侧生分生组织。 特点:生活的薄壁细胞,较大,近于等径。细
胞壁由 纤维素与果胶质组成,细内液泡 较大,原生质较少,含细胞器排列疏松, 具明显的胞间隙。 功能:同化、储藏、吸收、通气,并具有一定的 可塑 性。
分类: 同化组织(叶绿体) 通气组织(水生物) 贮水组织(仙人掌) 吸收组织(根毛细胞) 贮藏组织(淀粉)
小结
重点: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各自的结构特 征、功能和分布。
作业
P81——1、2、3、4、5
特点:长形生活细胞,具叶绿体,细胞壁仅在一定部位 加厚,由纤维素和果胶质构成。 增厚方式:角增厚;板片状增厚。
功能:以生活细胞兼起支持作用;具有可塑性和延伸 性。
类型:真厚角、 板厚角、间隙厚角
厚角组织
厚壁组织
2)厚壁组织
特点:细胞壁强烈次生增厚,增厚物质除纤维素外, 有的呈不同程度木质化,细胞腔狭长,成熟细 胞为死细胞。
2.1.2 组织的类型
1. 分生组织:具分裂能力的组织
1)按来源分
原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2)按位置分
顶端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1.分生组织(形成组织)
(1)按来源与发展可分为: 原分生组织 位置:根尖与茎尖的最先端。 来源:胚性细胞 特点:细胞小,细胞壁薄,质浓,核大,并含 有线粒体等细胞器,无液泡; 排列紧密, 无胞间隙。 功能:较长期保持分裂机能。
第一章 植物组织
植物细胞的分化 植物组织 纬管束和组织系统
植 物 细 胞 模 式 图
一、 植物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分化和细胞周期
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后发生细胞体积和重 量的增长。
细胞分化:同源细胞逐渐变为结构、功能和生化特征 相异的细胞的过程。
二、 植物的组织
2.1 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1.1 植物组织的概念
2.筛胞
分布:蕨类和裸子植物韧皮部 特点:单个细胞聚集成群,细长,直径小,末端尖 功能:通过侧壁上筛板行使输导机能。比较原始。 3.薄壁细胞:韧皮薄壁细胞,贮藏:蛋白质、晶
体、淀粉等。 机械组织:韧皮纤维
3.2 维管束的构成
韧皮部
蕨类或裸子植物:筛胞 被子植物:筛管、伴胞、韧皮纤维、
韧皮薄壁细胞
概念:在某些植物体内或表面,具有分泌精油、树脂、 乳汁、蜜汁、粘液等分泌物的细胞或细胞群。
外分泌组织:分泌的物质排到体外,如腺毛、蜜腺、 盐腺。
内分泌组织:分泌物质贮在植物体内,或贮存在细胞 中(樟科植物的含油细胞);或贮在 胞间隙中(松树的树脂道)。
分泌结构
能够分泌一些代谢物质的细胞或结构 1) 外分泌结构:分布在植物体表,将分泌物排在体外
2.管胞
分布:蕨类和裸子植物木质部。 特点:一个细胞,狭长,两端尖斜,不具穿孔。 功能:运输水分、无机盐;支持功能。 类型:同导管。 3.薄壁组织:木薄壁细胞,贮藏淀粉等物质。
机械组织(木纤维)
(二)韧皮部
1.筛管 分布:被子植物韧皮部。 特点:多个细胞连接成管状 结构,具原生质体的生 活细胞。 功能:自上而下输送有机养料 伴胞;筛板; 筛孔 联络索 胼胝体
溶生分泌腔:柑桔) 分泌道(树脂道) 乳汁管
树脂道
三、 维管组织、维管束、组织系统
3.1 概念 维管组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器官中,有 一种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 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 合组织。 维管束:维管组织在器官中成分离的束状 结构存在 维管系统:植物体内各器官中的维管组织 (或维管束)互相 联系成强大的输导和支 持系统
木质部:包括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 韧皮部:包括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
1) 导管: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主要存在于被子植物中。 由管形细胞相连而成,每个细胞称一个导管分
子,导管分子是死细胞,端壁消失,管壁加厚, 有纹饰
可分为: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孔纹。
2) 管胞: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主要存在于裸子植物中。 两端狭长的细胞,是死细胞,壁加厚,有
初生分生组织
位置:根尖与茎尖的先端,原分生组织之后。 来源:胚性细胞 特点: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 功能:保持分裂机能;开始分化。
原表皮——表皮 原形成层——维管组织 基本分生组织——皮层、髓
次生分生组织
位置:裸子植物、木本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侧面。 来源:由初生分生组织产生的薄壁组织在一定条件
下恢复分裂机能形成的。 特点:与初生分生组织相似,包括 形成层与木栓
腺毛 腺表皮(腺鳞) 蜜腺 排水器 2) 内分泌结构:分泌的物质存在于植物体内部 分泌细胞 分泌腔 分泌道 乳汁管:有节乳汁管
无节乳汁管
①外分泌组织 腺毛:表皮毛,由表皮
细胞向外延伸而 成,由头部和柄 部两部分构成。 分泌物:粘液或精油。
蜜腺:产生蜜汁。
②内分泌组织
分泌细胞:油细胞(杨树叶) 分泌腔(裂生分泌腔:当归;
传递细胞
(3) 机械组织
起支持和巩固作用的组织,细胞壁不同程度的加厚 1) 厚角组织
细胞壁局部加厚、不含木质素,活细胞 2) 厚壁组织
细胞壁全面加厚,是死细胞 纤维:细胞狭长,末端尖
木纤维:在木质部 韧皮纤维:在韧皮部 石细胞:细胞形状复杂,多为等径
1)厚角组织
分布:正在生长或经常摆动的器官中。如幼茎、叶柄、 花梗和大的叶脉。草本茎中(南瓜)出现棱角。
纹孔,有各种纹饰 可分为环纹、螺纹、梯纹和孔纹等。
3) 筛管: 输导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被子植物中。 也是由许多长管状细胞相连而成,每个细胞称
筛管分子,筛管分子是活细胞,无核,端壁特化 为筛板,有筛孔和联络索。 4) 伴胞:与筛管同源。 5) 筛胞:在蕨类和裸子植物中,运输营养物质。
(5) 分泌组织
类型: 环纹导管
螺纹导管
网纹导管 梯纹导管 孔纹导管
直径小,复穿孔,器官形成初期出 现,效率低。
直径大,单穿孔,伸长生长停止后 出现, 效率高。
寿命:数年 —十余年。
侵填体:造成导管堵塞,疏导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的根本 原因。防止菌类侵害,增加木材坚实度和耐水性。
由于邻接导管的薄壁细胞胀大,通过导管上未增厚 的部分或孔纹侵入导管腔内,形成大小不一的囊泡状突 出物。后来常为单宁、树脂等物质所填充。
1.皮组织系统:包括表皮和周皮,覆盖于植物 体表,起保护作用。
2. 基本组织系统:位于皮层部分,包括各种 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分布于皮系 统和维管组织系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