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Unit4 What’s the best theater?(Period 1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的意义和用法2.能力目标:通过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用法。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用法。

二、教学流程(Teaching process)Step1:让学生观察三个苹果,引导学生描述这三个苹果。

This apple is big.This apple is bigger than that one.This apple is the biggest of all..Step2:[利用课件]总结The Superlative forms of Adjectives and Adverbs (重点为Adjectives)。

1、This apple is the biggest of all (big)2、This computer is the most expensive of all. (expensive)3、The weather is the worst. (bad)4、This car is the best of the three.(good)5、Blue Moon Cinemais the closest to my home.(close)6、Red star Cinemais the cheapest. (cheap)7、Super Cinemaisthe most popular.(popular)8、Blue Moon Cinema has the most comfortable seats.(comfortable)Step3:归纳形容词最高级变化规律(副词的变化随后会触类旁通)①原级②原级③原级④原级tall largebigoutgoingcalmlatethinbeautifulshortfinefatdifficultwildnicehotathleticquietserioussmallinterestinghighimportantpopularStep4用最高级描述班级之最:eg1:Wen Gang is the tallest and Wang Fei is the nicest .eg2:Li Ping studies best and Pan Fei runs fastest.Step5:(小组协作)运用动画图片描述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The Chang jiang River(the longest ),Qumulangma(the highest ).Taiwan Island.( the biggest ), Xing Jiang province(the largest population).四、小结:五、作业布置:用最高级描述你的家人之最。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课题】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 er?Section A 1a—2d备注【学习目标】1.单词及短语:comfortable,seat,screen,close,theater,2.学会并能掌握形容词、副词最高级的构成方法和用法(难点)【学习重点难点】学会并能掌握形容词、副词最高级的构成方法和用法(难点)【学法指导】1、浏览信息2、作比较3、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启发探究3分钟)1我们曾在Unit3学过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及其用法,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①Who is (athletic),Lily or Lucy?②Peter is (funny)than any other boy in his class.2. 归纳总结①A比B更……:A+be+形容词比较级+the+B.②A和B一样:(as……as)③A是两者中更……的一个:④越……越……:二、自学(自主探究6分钟)1、学习单词:拼读、记忆、听写theater ['θɪətə] n.剧场;电影院;戏院comfortable ['kʌmftəbl] adj.舒适的;充裕的seat [siːt] n.座位;screen [skriːn] n.屏幕;银幕close [kləʊs] v.关;合拢;不开放;停业2、查资料完成comfortable: adj.①The car is ___________(comfortable)than that one.②Which theater has ___________(comfortable)seats in town?③Look! He is sitting ___________in the chair.3. seat: n. sit: vi.①Please take your ___________here. =Please ___________here.②This theater has the most comfortable ___________.4. screen: n.Please ___________(看)the screen. It has a picture on it.5. clos e:①vt. 关闭。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130页~135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完成课堂练习。

2.问答法、点拨法、串讲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感受并学习科学家严谨、务实的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重点1.掌握本文运用事例说明问题的方法。

2.分析本文的逻辑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3.学习本文准确严谨、优美生动的语言。

◆难点1.领会本文的逻辑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优美生动的语言。

◆疑点“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何以此为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对于作者及物候学的基本知识要有相应了解。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约________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师: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2.抽学生回答。

师归纳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有关物候现象的研究及其重要意义。

3.提问: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4.抽多名学生发言,导入对事理性说明文的介绍。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明确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2.回答问题。

3.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与这篇课文作比较。

4.发言,了解事理性说明文的一般知识。

二、熟悉课文,划分段落(约________分钟)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约________分钟)四、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约________分钟)1.请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要求仿照学习第一部分的程序,自行阅读分析(内容、写法),作好发言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Period 1 Section 1a-2d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Words and expressions:theater, comfortable, seat ,screen, close, ticket, worst, cheaply, song, choose.2.Sentences:1)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2)I think Moon Theater has the most comfortable seats.3)It has the worst music.4)They play the most boring songs5)The DJs choose songs the mostcarefully.6)It’s the most popular.7)How do you like your new house so far?二、能力目标1.学会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构成,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掌握不规那么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构成的用法。

3.能就个人喜好进展讨论。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比拟分辨能力,使学生相互了解,增强人际交往,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语法难点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

教学过程:Step 1 Presentation1.Ask the Ss: Who is the tallest in your class? Who is the most hard-working in the class?2.Free talk in groups.3.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sentences above.Step 2 1a1.Learn new words first:theater, comfortable, seat ,screen, close,ticket, worst,cheaply, song, choose2.How do you choose which movie theater to go to? Write the things.Step 3 1b Listen1.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2.Check the answers.Step 4 1c Pairwork1.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in 1c.2.Then talk about the movie theaters you know.Step 5 2a and 2b Listening1.Listen and circle the boys’ answers.2. Listen again3. Pay attention to the sentences:1)It has the worst music.2)They play the most boring songs.3)The DJs choose songs the mostcarefully.4)It’s the most popular.Step 6 2c Pairwork:Read the conversations in pairs.Step 7 2d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s1.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find out the difficult points.2.Explain some difficult points:I’m new in town. 我新来此处。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本单元围绕着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进行教学,涉及到服装店、餐厅和超市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引发学生口语交流,了解他人的喜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环境入手,如饭店、服装店等,让学生进行对比,用所学知识描述,不仅限于对话,让学生对事物的看法。

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人、事、物的优点长处,在做事前应有相应的准备。

本单元的重点是掌握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区分,会听说。

难点在于不规划/多音节的读音和运用(前面加the/)。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能够听、说、读、写单词词汇,如theater、comfortable、seat、screen、close、ticket、worst、cheaply、song、DJ、choose、carefully、reporter、so far、fresh、comfortably、No problem等,以及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如good、better、best、bad、worse、worst、biggest、cheapest、closest、friendliest、most等,并运用它们询问和描述个人爱好的程度。

学生还能根据他人对话了解个人的爱憎,会询问和谈论个人的爱憎,能在听、读中辨别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并能运用已掌握的词、短语、句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意思,甚至变化句型。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培养辨别能力,关注事物的优点长处,引发XXX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学生也能够体味英语的魅力,激发研究兴趣,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积极体验和大胆实践。

Unit 4: Going to the MoviesIn this unit。

students will learn and practice the XXX of adjectives and its XXX。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4.听录音,把对影院的叙述和电影院匹配起来,在后面的空格中写上影院的名称。(3分钟)
5.再听一遍录音,集体核对答案。然后熟读1b中的句子。(5分钟)
Step 3问题探究
1.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的构成
1)hardhardestgreatgreatest
2)latelatestnicenicest
3)bigbiggestfatfattest
Teaching
Aims
1.重点单词:worst,cheaply,song,DJ,choose,carefully,reporter,fresh,comfortably
2.重点短语:so far,no problem
3.重点句式:You can buy clothes the most cheaply there.
Teaching
Aims
1.重点单词:theater,comfortable,seat,screen,close,ticket
2.重点短语:comfortable seats,big screen,close to home,buy tickets quickly,short waiting time
4.一人扮演记者,另外一人扮演2a、2b中的男孩,根据听力答案信息,仿照2c形式来编练对话,并邀请几组学生表演对话。(5分钟)
Step 3完成教材2d的任务
1.学生快速阅读对话,了解对话大意,回答问题:What's the name of the newest cinema in town?
2.学生认真自读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完成下列句子。(5分钟)
Step 2完成教材2a—2c的任务
1.阅读2a中的问题和选项,然后听录音,圈出男孩关于两个问题的答案,集体核对答案。(3分钟)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2.“满院狼籍”告诉我们什么?作者当时的家境不好。
3.父亲说“事以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是否表现父亲的乐观?明确:父亲安慰儿子的话,并不是表现父亲的乐观。
4.本段的作用?
5.讨论,明确:点出叙写的中心,交代写背影的背景,为写背影做铺垫。
(六)课时作业:
1、熟读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细节描写,并读背。
2.依据划分结构,我们可以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背影”,文章围绕这个线索,写了四次背影。
(五)问题探究
师生共同研习课文第一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做阅读批注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思考以下问题,做好阅读批注。
学生交流阅读批注,教师作补充:
1.“最”的含义、作用?点出本文的叙写中心;引人思考。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他5岁入私塾,18岁中学毕业考入北大,22岁毕业于北大,1925年在清华任教,这篇《背影》是他在清华任教时回忆在北大读书时的事。
(三)检查预习
着重强调以下字词:
2、仿照你勾画的细节描写:回忆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片段,学习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细节描写。写完后念给父亲听听。
答案示例
片段1:最让我动情的是妹生病时,母亲一口气把她抱上了七楼找医生,气喘嚅嚅的,嘴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嘴唇有些发紫,汗珠从她的额头沁出,我看在眼里,心里非常地难过。(外貌描写)
片段2:让我最动情的是我生病时父亲跑出去给我买水果吃。那天天气不太好,雨刮着风。父亲拉了拉衣领,头缩在里面,手插在口袋里走出去了。也许是路滑,也许是父亲走得太快,刚走几步,“叭”一声,父亲摔倒了,重重地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半晌,才爬起来,双手撑着地,一只脚慢慢往前缩,一膝跪在地上,另一只脚艰难地竖起来,撑住了地,爬起来,双手托腰,浑身湿淋淋的,身上沾了些泥巴。爬起来的爸爸没有回头,蹒跚地朝水果摊走去。看到这一幕,我的眼泪马上就来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背景烘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配套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配套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配套教案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教学。

本教案重点讲授如何综合性学习互联网时代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1.了解互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掌握互联网的特点与影响。

3.理解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4.学会准确理解和使用网络用语。

5.进一步了解亲子关系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调整和重构。

6.提高综合性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2.学会准确理解和使用网络用语。

3.了解亲子关系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调整和重构。

教学内容和过程1. 互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教师首先通过PPT介绍互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是什么以及它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2.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互联网的英文名称是什么?–互联网最初的使用目的是什么?–互联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2. 互联网的特点与影响1.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讨论,总结出互联网的特点和影响。

2.组织小组展示,让学生借助展示的方式巩固对内容的掌握。

3. 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1.以视频的形式播放有关新媒体的相关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评论,了解新媒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2.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总结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之处,并整理出一份新媒体特点的清单。

4. 网络用语的理解和使用1.以团队合作的形式编写一份网络用语的常用列表,并让学生进行背诵。

2.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默写和运用,巩固学生对网络用语的掌握。

5. 亲子关系的调整和重构1.让学生分组讨论家长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的调整。

2.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并提出改进建议。

6. 综合性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1.教师提供一个实际问题:学生在互联网浏览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2.让学生自行分组,通过综合性学习,设计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可以发表个人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教案单元说明:本单元选编的《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等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你一定会听见的》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

学习这一组文章,可以在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课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文章改写而成的。

它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同时提醒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学习这两则短文,不仅可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学到作者良好的思维方法。

《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了解一些生态环境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

《你一定会听见的》提醒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声音世界”,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

学习这篇文章应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以上五篇课文,前四篇都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说明文。

它们都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说明事理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文章中,适当运用了作阐释、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简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娴熟运用,也大大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搜集、运用资料来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设计课时:22课时16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 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1.朗读法。

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

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

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

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

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

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二)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

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三)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

(板书文题、作者)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

声屏显示课文朗读。

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

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学生明确:(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

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

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

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1.学生齐读6~10段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

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业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教师以文字资料的形式提供给学生阅读)什么是智力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像力。

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

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

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

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

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绉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

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3.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6.本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

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参考答案:1.智力2.逻辑顺序3.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4.准确性、严密性。

5.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通过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比较,说明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6.略。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教学步骤]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

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

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

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